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学的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学的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1],如何有效强化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在创新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以期寻找高效教学模式,从而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一、《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作为《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我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本身的原因。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作为植物保护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本身太过专业,教学内容的信息量过大,比较枯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专业课程的课时大幅缩减,但随着学科的迅速发展,新概念、新观点和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在注重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同时,还需增加一些新的知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但没有缩减,反而日趋丰富,因而授课内容与时间的冲突和矛盾日渐尖锐,专业课教师的授课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面临巨大挑战[2]。
其次是学生本身的原因。目前学生从思想上不爱好专业,思想上存在各种杂念,部分学生专业思想薄弱,存在得过且过的现象,感觉学了也没用,多数工作专业不对口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或根本没有学习动力,认为学和不学一个样,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再次是目前学生实践机会太少,学生的专业技能薄弱。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是专业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较大,使得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大大减少,培养动手能力和积累实践经验是学生求职的迫切所需。
总之,有必要对课程进行全新改革,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摸索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全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一)学生思想的引领
针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轻视、认为学习专业没用这种想象,任课教师有的放矢地安排每届学生的专业课教学环节。首先抓好第一堂课的教学。第一堂课是本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课程的魅力[3]。从第一节课开始,任课教师就注重授课班级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思想引领及管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发展职业能力和对专业的态度等。其次,利用专业课教学的机会,时常提醒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自己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计算机实用技术、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敏锐的思考能力、对某种问题的快速应变能力、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总结汇报能力等。对具有不同专业思想的学生,在专业教学课上就有针对性地锻炼或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培养学生个性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才能真正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4],达到教育、教学双赢的效果。
(二)理论教学环节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首先,师生角色的转换。在理论知识授课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变为“以学生讲授为主导”的“体验式角色互换”学习方式,每位学生挑选1-2种病害由学生自学,制作PPT课件讲解,之后师生共同点评,最后由教师总结补充授课内容。通过角色互换教学,教师帮助学生从一到两个病害的讲解,学会如何查阅文献、归纳总结、制作PPT课件和思想的表达,通过体验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有趣性,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学习任务下达时间的改变。开课前的上一个学期末布置学习任务,利用假前及假期要求学生自学准备课上内容,避免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的弊端。让学生带着问题或任务上课学习。
第三,课程的目的要改变。在任务下达前,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更注重的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等综合能力。例如: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某种病害的分布和危害、症状、病原、侵染循环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同时要求每位同学至少阅读2篇较新专业文献,在课件中使用高质量的图片,文字简洁、准确、有条理等。
第四,教学过程要改变。通过学生的角色互换教学过程,改革原来理论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整个过程,获得亲身经验。
第五,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习惯性“满堂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反应,教师疲劳,学生无趣,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兴趣的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授课的方式。在授课中教师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式学习、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现场教学等,灵活多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化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学环节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传统的实验课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然后以完成作业的方式进行的。实验环节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任课教师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首先是实验内容创新。改革老式实验模式即全部室内观察实验,变为室内室外结合、动静结合,既有室内的观察实验,又结合生长季作物病害发生情况对当季作物病害进行诊断、监测与调查。其次是授课方式创新。改革老式授课方式即教师先讲授、学生再实验,改为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内容,学生独立实施实验,教师监督指导。最后是评价方式创新。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检验手段。改革传统的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报告质量评价,改为实验小组总结、交流汇报,之后各小组之间评价、小组内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教师评分,而且有学生自评部分成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施效果
从2008级植物保护本科生开始,本课程团队就逐步开始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至今已经完成了4届本科生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体验式角色互换教学,学生亲自体验自学、备课、授课、总结的过程,同时真切了解了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优秀教师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责任心,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验实践环节的改革,通过增加学生设计性实验、田间病情调查、室内室外病害诊断环节,让学生独立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六大能力即策划设计能力、动手实施能力、质量评价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乐于吃苦、踏实肯干、勇于奉献、精诚合作等优良品德,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笑宇,胡俊,景岚,等.《农业植物病理学》高效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167-168.
[2]青玲,孙现.超浅析新形势下植物病理学专业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38-241.
[3]张娜,杨文香,杨军玉,等.植物病理学科本专科生教学现状与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2):224-227.
[4]青玲,杨水英,孙现超,等.《植物病毒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170-172.
历史学的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由原来的毕业教育转向就业教育,要求毕业生要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具有一技之长。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不再是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及取得相应的成绩,就业成为评价毕业生优劣的标准,也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标准[1]。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我国人才培养方面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方面是大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另一方面却是相关用人单位难以找到满意的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是计算机学科教学的难点问题。几年来,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现状分析
从专业的角度,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具备的创新能力应该从计算机软、硬件两个方面体现。我们以培养学生在硬件方面的创新能力出发,推进在计算机硬件环节方面的教育,从课程群设置、教学大纲、实验设置、课程设计设置、毕业设计训练等方面,构建硬件类课程教学与实践体系等,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经过2004年教学评估过程以及近几年的质量工
程实施,我校在相关专业都增加了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从教学大纲、实验内容上都有所体现,但是实际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部分综合设计型实验从实验项目确定、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的开放模式等,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实验。以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提供的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为例,实验室开出了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存储器设计、运算器设计、总线设计等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但是从实验效果来看,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实验内容本身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实验内容本身的可实施性较差,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实验虽然是综合设计型的,但到学生真正操作阶段,难于下手,实验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其二,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实验人员的配备不能满足综合设计型实验的正常高水平开出。实验室虽然列出了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但是这些实验项目大多是从公司引进的装置,对实验项目内容的开发有待进一步深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从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角度,建立一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及实验系统,包括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机制,从实验项目的确定、开发,到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期做好计算机专业硬件类实践性课程综合设计型实验的管理模式,为创新型实验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
作者简介:马礼(1968-),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分布式系统、嵌入式系统;张永梅(1967-),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宋丽华(1979-),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
2具体做法
结合目前的状况和实验条件,通过调研、分析和比较等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2.1研究课程设置与修课序列
以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群相关课程为依托,通过与国内兄弟院校沟通、交流,建立了更趋合理的硬件课程群设置方案。从课程群的内涵出发,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意识为出发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并调整为合理的先后修课程顺序。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结合当前课时数相对紧张的实际情况,将“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等几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合理有机结合,深入探究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设置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通过“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环节,为学生学好硬件类课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对于“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受总学时和课程实际需求关系制约,我们认为以满足后续课程学习够用为止,安排并讲述数字电路的核心基础部分,并在集成电路特性方面重点加强,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应用集成电路芯片完成硬件电路的初步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核心硬件类专业基础课程,需要“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等先修课程支持。该课程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硬件核心的第一门主干课程,以讲述通用计算机原理为重点,包括计算机硬件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组成原理,实现方法等。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交流沟通,学生们普遍认为“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较为抽象和难于掌握的课程之一。我们从课程的内容入手,结合计算机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计算机组成原理”之所以学起来困难,主要原因就是课程内容比较抽象,讲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计算机原理,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却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知识点是“控制器内部组成原理”,同学们接触到PC机时,往往看不到,摸不着其心脏。学起来就很枯燥,不易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将功能部件的实现部分加强,
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采用VHDL(超高速硬件描述语言)描述功能部件,将功能具体化到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电路中,学生在掌握各功能部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设计完成控制单元的设计,并调试通过。这样就把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化,学生就容易接受,从而也就容易掌握。
在完成课内实验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依托“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硬件课程设计。利用VHDL技术和FPGA技术,将组成原理的各功能部件进一步综合和具体化,从而为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完成之后,设置并逐步学习“汇编语言”、“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并逐渐接触并学习具体的应用系统设计,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训练。为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和科技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训练,为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系统结构奠定良好基础。
2.2界定课程内容
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多,技术发展快,而各课程学时数紧张。硬件类相关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交叉和依赖关系[2],单纯考虑某一门课程,从课程的系统性角度,往往力求知识点完备,但结合多门课程综合考虑,课程之间又具有内容重复设置的实际。在这一课程群中,我们认真研究课程的内涵,合理确立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构建知识内容前后衔接、实验环节密切配合的一体化教学与实验体系,写出合格的教学大纲,为教学实施提供具体合理的依据。硬件课程群各门课程的内容界定以基础知识在某门课程中体现即可,避免在多门课程中重复出现相同的内容,从而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炼。通过整合,我们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接口技术”、“嵌入式技术”等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具体如下。
(1) “数字逻辑”主要讲述数字逻辑的基础门电路、逻辑表达式与化简、编码器/译码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集成电路基础等内容。
(2)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讲述通用计算机主要组成部分的组成原理。讲述数据表示与编码,运算方法与运算器实现,一般意义上的指令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控制单元构成原理与实现,存储器基本原理与存储器构成、存储系统的构成,输入输出部件与输入输出系统,总线系统等。特别指出,数据表示中的各种进制数表示与相互转化,由于已经在计算机导论等课程中已经讲过,在本课程中不讲,但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只提示,不深入讲述。
(3) “汇编语言”主要讲述Intel x86系列CPU的内部结构与寄存器组织、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等。本课程中不讲二进制数及其各种编码。
(4) “接口技术”以Intel x86系列CPU为原型机核心,讲述处理器与存储器、与IO设备之间的接口方法,具体存储器的扩展、地址分配等,IO端口及编程方法,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A/D与D/A接口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接口实现方法。
(5) “嵌入式系统”从应用角度出发,直接结合目前广泛使用的嵌入式系统,讲述一般的组成原理,以一种具体的嵌入式系统为例,从其内部结构、操作系统定制、驱动程序编写、具体的IO接口等部分,实现具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3研究创新实验项目
硬件类课程的后续知识点,可以有很多具体实用的项目。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我院聘请相关教师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当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以支持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持续有效地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在实验项目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通过学生参与提出实验项目,教师深入研究设置有意义的、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验项目,通过这些项目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始时,实验项目主要由教师根据实验条件和技术发展状况提供,在学生熟悉实验环境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实验项目,与实验室协商配套,完成实验。这种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完整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2.4研究实践环节的模式
建立一套适合管理综合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的管理办法,为实施创新型实验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实践环节从“课内实验―单独实验课―毕业设计”三个环节贯穿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从第4~5学期开始,逐渐将实践环节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验证型
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设置实验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 基础验证型实验:依托课程,完成课内的基本实验,以演示、验证实验为主。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理念。
(2) 设计提高性实验:通过课内综合设计型实验、课程设计、大型实验周等环节,以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为主,培养学生对依托课程进一步深入理解,熟练掌握课程核心理论,训练综合应用课程知识的技能,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该层次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创新意识。
(3) 综合创新型实验:第三层次的实验结合课程群,综合运用相互关联的几门课程内容,独立完成具有具体应用背景和一定难度的实验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的题目,项目可以渗透到课外和毕业设计过程中,使学生在具体项目的设计中,参加实际的科研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环节的具体安排上,结合课程,以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形式具体体现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经过这一系列环节的综合训练之后,通过参加各级电子设计竞赛等形式,将学习到的能力具体运用,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达到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5综合、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许多方面,在对学生评价时,仅考察少数几个方面是难以做到公平公正的[3]。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无法进行量化,而且存在大量的人为因素这种情况,我们给出了各种创新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开发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建立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确立评价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设计了多级综合加权评价算法,从评价因素中提取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存储、计算,并给出了考核分数进行量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并对比分析改革前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调整改革中出现的弊端。
3结语
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4]。实践性课程的加强和创新能力培养在质量工程
中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硬件方向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对本科生进行培养,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本研究得到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马殿富. 明确定位,培养高质量人才[J]. 计算机教育,2004(8):44-50.
[2] 邹逢兴. 关于创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4(2/3):81-84.
[3] 古一,戴晓元,王志法. 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 中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 195-197.
[4] 袁木涛,王孙禺.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58-65.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in Hardware of Computer Major Students
MA Li, ZHANG Yong-mei, SONG Li-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44, China)
历史学的就业方向范文3
为提升历史学科整体教学层次,全国各地各类高校均进行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探索。其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外文资料或文献的引用对历史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此类资源与新的教学方案、大纲及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其具体作用如下:其一,外文文献与课堂教学重点的结合起到了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的作用,能够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起到实质保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授课教师承担着“灌输知识”的主导地位,而学生扮演者“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这样的氛围和模式教学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更无法体现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氛围或文化。为了突破传统的式教学方式,引入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授课教师应在课堂中运用机会与学生开展合作和交流,从而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动向。为了能保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在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特定内容的教授环节时可引入外文文献。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言论时用足够的耐心倾听和引导并针对他们对外文文献的翻译和理解以及与自己观点的比较之后加以补充或引导。外文文献体现着国外学者的理解和思维模式的结晶。引入不同视界和观点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堂思维的空间,并且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在各种观点缠绕的环境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并且走出理论的误区。其二,外文文献本身是历史学双语教学的重要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双语教学已成为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积极倡导及推行的创新教学方式之一。“高校的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类课程中使用外文(主要是英文)原版教材、用英汉两种教学语言讲授专业内容的教学方式。”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双语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领域之一开始逐渐步入各类学校的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类历史学学科对应的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改革的大流中随之应运而生且颇具特色。显然,历史学科的双语教学中根本离不开外语的频繁使用。在外语的大量使用为前提下,包含外文文献的英文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不可或缺的资料成为该种授课模式开展的关键所在。为了其实提升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设计环节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四方面能力。大部分学生对双语课如历史学专业英语、国别史或专题史等课程的授课内容的驾驭能力有限。因此在授课前课提前告知学生应注意的重点问题和难点。在学生课前完成积极准备后,在课堂教学期间就可以发挥思维的作用,做到自由讨论,并且和学生在讨论环节一起体会原作者原语境原汁原味内容中相互交流,并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发音、词语搭配及语法进行及时纠正。
二、外文文献的甄别与使用能够提升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自身具有的独特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学在自身特性未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其所承担的培育新时代历史学专业人才的能力目标确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当前以实用风气为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更加需要实践能力强、社会知识全面丰富以及就业适应面广的全面型、创新性人才。在具备这些基础能力的前提下还需保持历史学独有的专业特性,这无疑凸显了新时代对历史学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在这种新背景下,历史学专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根本武器无疑便是不断锤炼自身的历史学专业素养。在新环境、新挑战的要求下,历史学专业素养便与外文文献的利用密不可分。首先,历史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查阅历史文献及其他工具书的能力。历史学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一面。历史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阅读历史古籍及其他文献的基本能力。“出于正确理解文献文本的需要,认识异体字、生僻字,熟悉古汉语语法,培养发展文字脱漏衍讹的能力,应当是历史学专业学生最基本的文字阅读技能。”在涉及到世界史学科或者相关外国历史方向的学科时,学生还需掌握相应的英文等其他语种的阅读能力。因此,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提升英文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独立自主的氛围中体验原作者的文化氛围和背景并从中获得观点性启发或者能与传统观点做比较的能力无疑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其次,培养学生甄别及使用外文文献能力是专业素养提升的衡量标准之一。众所周知,历史学资料浩如烟海,而人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条件里如何能够对历史学一手资料特别是外国文献做出及时正确的反映和处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研究中这一链条本身就体现了一名历史学从业者或学习者的基本素养。再次,历史学专业教学长期以来注重中文历史资料的参阅与利用,而对外文历史文献的使用远不及前者,使得历史学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无法取得质的突破。因而对历史学专业学生外文历史文献的参阅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此外,历史文献是无数祖辈或前人研究成果的积累,除了纷繁复杂之外,对待各种文献还需具有去伪存真的能力。所有的历史文献包括外文文献必然存在一些主客观因素下不合理的因素。如果在对待原始材料时未作相应的反馈而囫囵吞枣式的接受则无疑失去了历史学研究的严谨和科学性。最后,对外文文献的甄别和处理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学习环节,学生不断接触外文文献的过程也是其外文(英文)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对接触的原始外文文献或资料的翻译和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该资料的使用价值的高与低。这个价值判断过程一方面可以反映其史学功底的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当学生在不断的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随着对外文文献鉴别能力的提升,其外语水平特别是词汇量和语法的掌握会有显著提升。因此,甄别和处理外文文献的能力与外语水平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了更好的提升历史学的专业素养,历史学专业学生有必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并且应明确认识到提升英语水平与专业素养二者之间有不可割裂的关系。由此可见,训练有素、功底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外文文献的甄别和使用能力,最终真正做到去伪存真,在史学文献里游刃有余的畅游显然是其必备的能力。反之,对于一名历史学专业学生来讲则是明显的技能缺失。在以往的历史学教学环节中,授课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特别是外文文献进行处理的相关技能训练。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体现学生与“活”的历史直接对话交流的重要机遇。在新形势下,鼓励和教授学生掌握与历史对话的能力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学环节。
三、外文文献与历史学科未来全面和深入发展密不可分
历史学的就业方向范文4
近几年,社会学者、高校专家针对地方高校动漫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但较多集中在人才能力结构或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问题方面。在如何将实践教学环境和社会就业环境紧密结合,利用有限的时间,面向产业生态,实现从专业实践能力到就业能力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有效衔接方面讨论较少。本文以笔者工作的浙江万里学院动漫专业工作室制教学为例,结合社会学理论,从“社会关注、交往学习、反思学习”三层面着力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并提出依托工作室制实施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一、依托工作室制,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提出
浙江万里学院是典型的地方性本科高校,隶属于浙江省教育厅。动漫专业创办于2006年,作为典型的应用性专业,一直致力以就业力为导向,培养社会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我院动漫专业经过一系列的社会产业调研后,结合专业发展和长三角地区的动漫产业生态现实情况,认为传统的以课堂、教师、教材为轴线的教学是不能满足现有的人才能力培养需求,为提升专业就业率,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院动漫专业于201 1年构作室制教学。“工作室制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最早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工作坊”,形成集“科学研究、教学服务、产业实践”三位一体理念。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师、教材为轴线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构建面向产业的社会实践窗口,协同校企关系,整合场地、设备、人才、项目等资源,形成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平台。这种多边结构将实践教学环境和社会就业环境紧密衔接,弥补了传统课堂式教学系统的功能不足。
经过二年改革完善,于2013年开始,动漫专业在继承经典工作室制教学理念基础上,以“社会关注、交往学习、反思学习” 三层次构建多维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实施“课程实训实践、行业项目实践、就业能力实践”递进式的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力图将课堂教学、实训实验、社会实践、就业指导,融合贯穿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始终,最终形成面向产业生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工作室制三层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解决动漫人才能力培养与社会产业、就业需求的衔接问题。
二、内涵构建
实践是人类独具的对象性物质活动,是人类生存状态和存在的方式。人类的思维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浅层思维活动逐步走向深入全面的延伸,根据自身的理想价值观改造现状,进而形成能力并迭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实践能力生成于实践思维动态的实践过程,在社会性的场域内,主客体间和主体间性中遵循着否定性自我超越的轨迹,具有主体性、多维关系性、动态性特征。因此,个体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相应的实践环境中展开有效率的实践思维活动,并侧重把握实践思维活动过程中的派生关系。
就业能力是个体实践能力的社会化过程并形成社会性素质。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首先提出。就业能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从社会学的角度,社会包含“群体性、人际交互、利他性”三方面含义。个体通过实践能力的社会化过程获得生存、生活经验,进而建立个体的社会性素质,实现个体本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能力。反映在动漫人才能力培养中,动漫产业规模化后,动漫职业化行为从个体艺术活动转变为群体性生产的社会性、商业性行为,人际交互和利他性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因此,就业能力就不止限于专业性知识和技术的实践能力培养,而是个体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多维度与社会化融合程度。
因此,依托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将实践的主体“学生”培养置于动态性、多维关系性的环境中,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社会化过程从盲从性自然的过渡到自觉性。
三、策略的实施
(一)社会关注——实践教学的社会化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创造环境条件,引导学生以社会性个体的视角主动关注产业经济、动漫职业化与个体实践能力社会化的关系,体验动漫设计服务的人文价值,反思个体学习实践的过程,培养正确的实践能力观念。工作室在大学一、二年级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创建校企协同实训教学授课方式,打破传统的封闭式课程实训模式,聘请动漫产业精英和教师组成工作室教学团队,将课程教学实践的能力培养点建立在设计服务社会化的语境中。通过社会关注,即通过认知体验的“外向性学习”[1]激发师生个体的反思学习体验,即学习者历经充分的实践思维和行动后,感性的体验“实践事件”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及过程,即“内向性学习”[2],以自身为对象寻求内化的反思性学习,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力,并形成实践经验、能力的积累。
(二)交往学习——社会性素质培养
交往学习区别于一般性的以间接经验为直观对象的知识学习,而是以“互动、对话”的方式在实践思维及行动层面构成相互理解、合作共存、共同创造的“能力培养方式”。“互动、对话”建构了群体性、利他性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中达成理解和意义生成,是社会性实践能力和素质形成的重要手段。工作室制教学在高校专业学习环境和社会产业环境间构建了能力培养的“中间地带”,以“交往学习”为手段,在大学三年级开展“行业项目实践“教学,既保护学生主体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免受功利性的社会负面因素冲击,又能让学生感性的体验到群体性和利他性环境中“工作”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素质。实践项目选择与设置需要谨慎,首先教学立项要具有群体性协作的特征,师生团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相互激发、诱导,可以创发性的产生新的视角、问题、思路及解决方案,促进发散性思维创新。其次,项目式教学建立激励与竞争机制,群体性的实践活动需要存在激励和竞争才能产生效能,触发师生群体在交往学习过程中形成协调与合作,进而生成利他性意义。交往学习培养学生个体社会性素质,区别于工具性能力,如沟通能力、自律性能力、群体性适应力、观察理解力,民主平等等能力意识。因此,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具备唯一性,而是关注二个层面,一是项目实践的团队性成果评价,二是个体实践思维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三)反思学习——经验、反思与能力生成
反思学习是指学习主体以自身的实践经历、经验,能力结构为对象,以反身性的方式自我审视、分析、评估、改进,寻求内化并自我重构的过程,是个体在实践能力社会化过程中自我平衡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能动的处理自身及自身面临的对象和环境的能力。反思性学习必须建立在实践主体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行动力”的基础上,通过经验与思维活动的互动生成能力。工作室制教学在大学四年级制定以“就业能力实践”为策略,将毕业设计、实习指导统筹以就业能力实践为内容,依据学生个体的能力特点,为学生提供就业能力实践单位,并组建由教师和行业专家构成的就业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在就业能力实践中“反思学习”,促进学生个体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完善能力建构,自觉融入社会环境。依托工作室聚合社会就业性资源,为学生就业能力实践提供条件保障。工作室根据地方区域性产业经济特色,主动寻找设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的机会,扩展动漫设计服务的领域,构建与地方政府、企业间合作关系,聚合社会性资源,积累相关就业信息,为学生就业开启了方便之门。
四、实践与成果
动漫专业依托工作室制实施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策略至今三年有余,取得丰硕的成果。例如,2015年,动漫专业联合视觉传达专业组建设计团队,通过工作室制平台,主动联系浙江省宁波市松岙镇政府,围绕松岙镇政府“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规划,展开视觉设计服务。工作室聘请宁波市鄞州区锐典动画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郑明杰先生的设计团队担任项目指导,组成以学生为主体,校企协同指导的项目设计团队。依据“乡村休闲旅游”主题规划,构建了四十组视觉设计子项目,经过六个月的实践活动,顺利完成设计项目,其中十八组子项目设计成果被松岙镇政府收购,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得到政府和企业人员的好评。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充分体验了从“社会关注、交往学习、反思学习”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专业设计服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实际工作检验,同时验证了工作室制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历史学的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新闻自由 司法独立
引言
新闻自由源自作为民主制度下的言论自由,但是又不同于言论自由,新闻媒体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新闻记者更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媒体似乎可以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另一方面,司法独立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天然的排斥外力的干预。任何社会不能拒绝新闻自由,否则这样的社会将是极权社会;任何社会也不能缺少司法独立,否则这样的社会将是不存在公正、犯罪横行的悲惨社会。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平衡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权力的有效保障,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新闻自由与公众知情权
在西方,最初的大众传播手段即印刷术的出现,成为推动民主建立的原始动力之一。当时,作为新知识新思想载体的书籍承担起批判传统社会的功能。虽然各国统治者和官方教会都极力实行言论控制,但西方社会具有多元化特征,各民族国家并立但又相互紧密联系和影响、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政教分立、教会内部的分裂等因素,以及思想家和学者追求真理的勇气等,都使思想的控制难以奏效。
同样,那些曾为民主理想而奋斗的政治思想家都认识到言论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基石。民主制度以公民和各种社会集团自由平等地参与为基础,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公平竞争和妥协中形成政治决策。新闻自由是民主价值观在传播领域的表现。民主社会的大众传播不能允许传播手段为政府和少数权势集团所垄断,从而形成对人民大众一边倒的强制性灌输,它要求保障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实现一种不同知识和观念的自由市场。
美国民主之父杰斐逊留下了一段十分著名的话:“民意是我们政府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是维护这一权利。如果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段语录被美国新闻界作为标准高悬于各报社的墙上。杰斐逊坚信:“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向他开放一切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所发现出来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自由。”他认为,“可以放心地信任”人民,“让他们听到每一种真话和谎言,并且作出正确的判断。”(1)
在现代民主社会,公民有获得参政的权利。但人民只能根据得到的信息作出决定,而这些信息主要是由媒介提供的。如果公民没有得到充分、正确、全面的信息,也就没有“充分知情的民主”(well-informed democracy),因此新闻自由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新闻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也就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要求。知情权(right to known),国内又译为获知权、知晓权等,指公民了解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它是在当代西方得到承认的一项新的公民权利、民主权利。知情权连接新闻自由和公众参与权,如果公众不能有效获取新闻信息,甚至不能获取信息,那么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公众在对信息不能有效占有的情况下参与国家和社会活动,必然导致参与范围狭窄,参与深度不够,进而使参与行为表面化形式化。实现知情权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和行政机关主动将信息公开,另一种是便是新闻记者对信息的挖掘。前一种是政府机关应尽的义务,后一种则关系到新闻采访和出版问题。有关对政府不理的事件,政府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公开,但公众又有权知晓,这时媒体就必须担当这个任务。媒体担当这个任务的理论基础就是新闻自由,通过新闻自由实现公众知情权。
二、司法独立与社会正义
另一方面,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也规定在各国宪法之内。司法独立是司法的当然要求,裁判者独立于两造超然于待决纠纷是案件得到公正审理的前提条件。现代法律理论的发展将正义区分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其中程序正义基本内容中就包含着司法独立。司法独立作为程序正义的基本内容,其含义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法官中立,任何人不能充当自己的法官,法官与待决纠纷之间不存在任何可能影响使纠纷公正审理的因素;法官独立,法官仅凭自己的良心和理性以及经验裁判,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制约,法官可以基于特定理由排除该因素的影响;3、消极裁判,法官审理案件严格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不主动审理案件,审理事实限于所控事实,所深被告限于指控书所载被告,裁判罪名限于指控罪名。一般而言,司法独立主要又指法官或法院独立于其它机构和个人,其它机构和个人不能干预法官审理案件,不能对法官施加任何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外力。对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的评论报导,应当受到特别限制,新闻采访只能是纸面的记载,不能懈怠录音机、录像机进入法庭。
司法独立被无数次重申作为司法乃至宪法的基本原则不是偶然的。司法最终解决的原则表明司法作为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的终局性、不可重复性,因此司法必须保证绝大部分纠纷得到公正处理,使整个社会正义在司法过程中得到绝大部分的实现,否则司法就会被人们抛弃。在实体法公正的前提下,案件得到公正审理的基础就是审理过程必须公正,无偏私,即程序正义(又称程序公正)。司法独立对社会正义的保障,就是通过对审理案件的裁判者的规范,保证裁判者中立独立的地位来实现,任何有违裁判者独立中立性行为的出现,都是对司法独立的严重违反,法庭必须排除,甚至不惜重新开始审理过程。
三、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
新闻自由保障公众知情权的有效行使,但新闻本身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由于电视新闻必须吸引大量观众和压缩报导以适应节目时间紧凑的特点,所以几乎不可避免地有过于简单化、琐碎和哗众取宠的毛病。由于追求效果,往往热衷于新闻的刺激性。所以很自然,事务的常态不是新闻,变态才是新闻。“好消息不是新闻”,“坏消息才是好新闻”。人们都在工作不是新闻,罢工才是新闻;西方新闻界流行一句很形象的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另外,新闻到底应当深入到社会何种程度,如何解决新闻自由与其它权力(权利)的冲突?在司法方面,新闻自由在何种程度上才是既保障了自由又无害于案件公正审理?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审判公开的同时,又可能对另一重要的法制原则——司法独立构成威胁。诚如有学者所言:“现代大众传播工具如新闻报纸、无线电与电视等之发达,往往对于法官独立性构成威胁。由于大众传播工具对于司法领域之报导,而对司法之影响程度亦日渐上增,因为整个社会舆论,均为大众传播工具所控制,有些法官之审判,就可能受此等组织之传播系统所控制之舆论所左右,而失却独立审判之立场。”可见,对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作一番有效分析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首先,新闻在司法上作用就是新闻监督,以媒体报导间接实现审判公开,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居住分散,不太可能经常以旁听的方式去了解司法、监督司法,因此使直接审判公开呈现一定的局限性,而公民对于法院审判的案件应当享有知情权,这样就为间接审判公开留下了合理的空间。媒体报导和监督恰恰充当了扩大审判公开范围、最大限度实现公民知情权与监督权的角色。另一方面,直接审判公开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许多地区法院由于受审判场所、设施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群众旁听的需要,有时甚至发生影响法庭秩序的情况。通过媒体报导实现间接公开,可以弥补审判场所、设施的不足,成为公民了解司法、监督司法的主要途径。
其次,司法对新闻报导具有天然的排斥倾向。司法的独立性要求法官必须保证自身的超然性,美国法院规定:法庭和法庭的一切设施受法庭控制,法官有责任严格控制法庭和法院处所的环境以确保传媒和公众不干预被告接受公正审判。法官可运用若干程序上的方法来排除报导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一)推迟审判案件直到偏见的危险消除;(二)如果有关的报导尚未充斥整个州,将案件转移到另一县区,或从另一县区引进陪审员以代替转移案件;(三)监督对陪审团成员的预先审核,以确保对被告的清白与否抱有先入为主的候选人不能入选陪审团;(四)隔绝证人或至少警告他们在作证前不要听从传媒对于诉讼的报导;(五)命令重新审理;(六)限制性命令,禁止案件的所有当事人向传媒做出带有倾向性的陈述。保证司法独立是案件审理的前提,无论媒体发表何种言论,只要可能影响案件审理,法庭就必须加以排除。
但是必须指出,虽然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并不表明二者不可调和。美国虽然1972年布朗兹伯格诉哈耶斯一案中联邦最高法院否定了新闻记者享有不披露秘密信息来源的特免权,但是由于是以5:4微略优势票获胜,且投决定性一票的鲍威尔大法官赞同另外四位法官的看法,认为在其它情形下应当给予新闻记者至少是有限的拒绝披露秘密信息来源身份的作证特免权。自此,给予记者作证特免权以保护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就成为美国法律界和新闻界热切探讨的问题。目前美国一共有31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建立了保护记者不披露秘密信息来源身份的作证特免权,一些州通过法院判例也确立了限制性的新闻记者作证特免权,显然如果没有司法独立,法院一定不能确立保护新闻自由的判例比国内影响立法机构立法。(2)司法独立由此对新闻自由产生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新闻监督作为保证审判公开的一项举措,使法官在公开中裁判案件,有力的防止其它机关和个人的不当干预,有力保障了法官独立判案,毫无疑问促进了案件的公正审理,对维护司法独立有着极大的保障作用。
处理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笔者认为,新闻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引申出来的权利必须得到保护,同时司法独立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基础也必须得到体现,在一般情形下,应当坚持新闻自由的优先地位,新闻记者应当享有包括采访、出版司法事件的权利,新闻记者对秘密信息来源应当享有拒绝披露的权利,只有在记者掌握的材料是对案件审理的关键证据时才能被法院强制披露,但是如果新闻自由所保护的利益面对的是司法独立所保护的国家安全利益时,则必须让位于司法独立。总之,披露应当是非常情形才得以允许。
参考文献
历史学的就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应用文科;高等教育;文物博物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147―03
近些年来,文科基础类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过去我们对文科的定位和培养方式有关。长期以来人们把文科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对文科生毕业后的技能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1]。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并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有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下面我们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文物博物馆专业为例,探讨建立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有关问题。
一 文物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在应用性大学办应用性史学专业,需要我们跳出传统史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
历史系建立之初,专业基本上是按照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的办学模式设立的,经历了几年的辉煌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历史专业的招生形势变得日益严峻。当时的系领导经过探讨,形成了两个共识:一是培养目标要与北大等重点综合大学有区别。重点大学培养研究性人才的目标不适于应用文理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院校,专业建设应该面向实际,着力培养实际工作的人才,应发展应用史学。二是专业的建设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及时调整,使历史学专业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能与特定的职业岗位挂钩。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找到了历史学与社会的第一个结合点,既设立文物博物馆专业。经北京高教局批准,从1987年开始,我系开始招收历史学(文物博物馆)专业的本科生。[3]专业方向的改变,意味着培养模式需要大的改变。文物博物馆专业注重实用,因此从这个专业的设立开始,我系就在努力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渐认识到,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与实际工作有关的课程,如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博物馆管理、文物鉴定等课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只有对不同年级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2 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和现实。
历史系自设立文物博物馆专业后,向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市文研所以及北京市属博物馆等文博输送了大量人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但是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虽然每届毕业生除个别外,基本都分配出去,但去往文博单位的比例越来越低。北京是中国的教育中心,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毕业,其中不少大学也开始创办文博专业,我系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陡然增加。与文博有关的事业单位,近几年逐步提高了录用门槛,一般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这对于我系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又是一个不利因素。特别是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公司大量裁员,一些文博专业的用人大户也缩减了进人计划。种种不利因素,促使我们必须调整现有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培养目标上,要打破过去那种认为文博专业主要是为北京市的文博单位培养人才的想法,拓宽培养目标,积极培养学生在文物鉴定、文物拍卖、文物旅游、古籍交易等与文博有关行业的能力。另外,我们的传统北京文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需求上也发生了变化。经调研发现,北京市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高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早期的修复人员多是学徒出身,现年岁已大,所带徒弟学历又不高,发展乏力,造成了文保人才的严重断层。甚至出现像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博这样的大馆也急缺文保修复人员,致使大量文物标本无法有效保护而无法展陈或损坏。[4]一方面是就业难,一方面是人才短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培养的学生只会“屠龙术”,没有文物博物馆工作所要求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以上这些严峻的现实,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文物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的变革,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文博专业毕业生才能在就业的寒冬中脱颖而出。
二 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探索
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主渠道是教学,而实践教学是教学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个链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5]过去二十余年来,我系在实践教学上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联合大学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方式。以今年为例,历史系各个年级共有142人参加社会实践教学,组成10个社会实践团,从事的实践内容包括文物普查、社会调查、服务奥运、科学研究、专业讲解、旅游策划等。历年的实践教学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以补充专业课教学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我系每年都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利用“15+2”的时间去各地实地教学考察,涉及的京外地区有内蒙、宁夏、陕西、甘肃、新疆、四川等,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在参观考察文物古迹和博物馆的过程中,同学们对过去学过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效果良好。今年我们组织了学生在系里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进行集中文物修复实践教学。文物博物馆专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课程每星期有3个学时,但涉及陶、瓷、金、银、铜、铁、纸质、丝织品等门类繁多的文物保护和修复,仅仅靠上课期间的教学和实践很难数量掌握,许多学生虽能应付考试,但真正让其修复一件文物,往往束手无策。另外对于修复书画和丝织品,由于设备和场地所限,一直未能很好地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为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我系决定利用“15+2”的时间,让开学后即将学习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课程的学生,先在这两个星期里由老师辅导先集中动手操作。两个星期的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星期在我系文保中心进行,主要学习陶瓷器的粘接和做模、青铜器的做旧、除锈、刷镀金银等基本的文物修复知识。第二个星期则在首都博物馆进行,由专门的文物修复专家带领学生修复文物,并利用首都博物馆先进的设备学习纸质和丝织品的修复。这样由分散的课堂学习,变成集中的实践教学,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以服务首都、开阔学生视野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2000年我系学生参加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等10个单位组织的“逛北京、爱北京、建北京”大型文化活动,并承担导游工作,丰富了学生的相关文物历史知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6]今年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知识特点,分别组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实践教学,目的是服务首都、服务奥运、开阔学生视野。我们组织2007级的低年级文博专业学生到历代帝王庙、大钟寺、孔庙、北京古动物馆进行旅游讲解社会实践。这是他们初次走出校园,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在讲解过程中他们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今后要好好利用大学时光学好专业知识。2005级的十余名学生针对北京市十八区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调查。整个团队共分为7个小组,分别负责北京市的十八个区县。他们首先对各区县已成功申报的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大体了解,并进行记录,然后到各区县文委进行调查,主要是针对申报工作的步骤、申报后的保护情况、以及当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等。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还对当地其他的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进行了登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北京市非遗中心的内部杂志《文脉》第一期的约稿――《中国故事》,内容主要为奥运祥云小屋中“北京小屋”内的各种展品的项目发展历史、艺术特色、传承人的事迹和展品背后的故事,共分景泰蓝、荣宝斋木版水印、北京雕漆、金漆镶嵌、京绣、宫毯、抖空竹七篇。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文博专业学生对北京市的非物质之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重新认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的重要性。“东城区第三次文物普查”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部分。历史系13名文博专业同学则是负责协助东城区市文委的老师对东城区民居四合院的保护现状进行普查性的调查研究。主要任务是对东城区第一次大面积的普查中所确定的300多个民居四合院进行进一步细致的调查、登记,覆盖了东城区的所有街道。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北京的城市规划、文物保护与利用和旅游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通过本次暑期实习,他们学到了许多平时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虽然实习时间紧,任务重,但是他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实践学习的意义,同时还锻炼了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有学生在总结中这样写道:“我们将难忘这段意义深刻的经历,牢记我们的所见和所学,我们也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种15+2的学习与实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他让我们不拘泥于课堂,让我们能学有所用,并且激发了我们的再次学习。”
3 以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今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特别是各大博物馆的录用门槛再次大大提高,大部分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考取研究生,则很难找到特别对口的工作岗位。过去文博专业的毕业生有部分进入旅行社工作,特别是拥有丰富历史文物知识做起导游来很容易上手,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让毕业班的学生早日接触社会,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我们组织了文博专业有去旅游部门意向的大三学生和文博旅游专业的学生一道分别在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城市分会、北京青年旅行社、龙润国际旅行社、玩转地球网、神州国旅等单位进行了专业实践。目的是让他们尽早体验旅行社的工作,积累经验,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 以培养科研能力为目的实践教学。
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主要围绕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的。其实在学期中,一些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已经开始帮助老师搜集相关资料,在“15+2”期间,他们充分利用整块时间,去实地调研,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建设。先后参与的科研项目内容涉及北京地区宗教研究、北京近代史迹的调查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 今后文物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 实践教学基地和涉及的行业需要扩展,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建立一批长期合作单位。
文科的实践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走出学校自身的圈子,充分利用校外的人力资源,将高校的学术、理论优势与校外的务实优势结合起来。[7]同时,利用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有利于推动实训室建设,有利于推动产学研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8]过去我们虽然与一些相关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从现有的形势看,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和范围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博专业日益增长的实践教学需要。许多单位与我系只是通过老师、校友的个人关系来维系,往往在“15+2”之前,临时抱佛脚,缺乏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计划性。前面我们已提到,还应扩展实践教学的行业,与书店、拍卖公司、文化创意公司、文物类公园建立联系,扩展我系学生实践教学的范围,从而扩展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2 逐渐培养稳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我系专业教师,二是外聘专业教师,三是实践教学合作单位业务骨干。本系多数专业课老师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但对于实践教学内容确并不是很了解,往往只能充当带队老师的角色,无法做到既带又辅导,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能及时对我系老师有针对性地送到相关单位培训,或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增强交流的机会。培训的资金和时间都需要有相应的保证。外聘的专业教师往往是某个方面的专家同时又精于实践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课时待遇,调动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对于实践教学合作单位的业务骨干,我们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要利用高校的优势,经常请相关实践教学单位的业务骨干到学校举办讲座、座谈会或实地辅导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些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有详细的计划,不一定只在“15+2”时才临时组织大规模的实践教学。我们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文博培训班,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这些文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校外技术合作,为加强与相关实践单位的联系与交流。
3 整合现有资源,挖掘历史系实训中心的潜力。
我系实训中心经过两期的大量投入,已拥有超声波清洗仪、洁牙机、显微镜、电焊机、电刷镀、整套陶艺设备、书画装裱台、装裱机、金相分析仪、洁净工作台等一大批文物分析和保护仪器。目前就仪器设备而言,实训中心完全有能力对外承接文物修复和鉴定的相关业务,同时也可为金属分析、陶器烧造、微痕分析等相关科学研究提供设备支持。在对外承接文物修复、鉴定的业务中,可让部分学生参加,提供更多实践教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向立志.把握智力技能的特点,加强高职应用文科的实践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总第476期.
[2] 卢扬奎、唐贤秋、张晓勤.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论,高教论坛[J],2007,10.
[3] 朱耀廷、司美丽、韩建业.艰难的探索光明的前景――应用史学专业改造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设想[A],建设应用性大学研究(三)[C],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4] 张经、余超.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的功能与建设,实验技术与管理[J],2008,4.
[5] 姚晓峰.高校实践教学的失真与策略,卫生职业教育[J],2007,25(13).
[6] 陈朝雁.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建设应用型大学办学历程概述[A],建设应用性大学之路[C],孔繁敏等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