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市场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制药市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制药市场研究

生物制药市场研究范文1

专注做好一件事

近年来,正大天晴不断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2005年研发投入已达5600万元。虽然与跨国制药企业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并没有丧失信心。跨国企业可能每年投入高达几十亿美元,但其研发面广,研发成本高,而我们虽然只有几千万元的投入,但如果专注做好一件事,同样能创出大事业。

攻克肝病在全球公认是一大难关,在我国每年治疗肝病的费用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乙肝患者诉讼案表明,乙肝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疾病问题,而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正大天晴二十年来专注于肝药的研发和生产,以期研制出有效且价廉的药物来。

正大天晴“消灭乙肝”的理想溯源于上个世纪八十代。1986年,当国际上甘草酸治疗肝炎的技术刚刚取得突破性进展时,我们就敏锐地意识到要利用中国的甘草资源,研制世界一流的肝病治疗药物。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终于在1987年成功地推出了甘草酸治疗肝炎的第二代产品――强力宁。不过,我们并没有就此为满足,而是以此为起点,锲而不舍地专注于肝药特别是甘草酸制剂的研发生产。1994年,我们成功地从甘草中提取了异构体甘草酸,并合成了甘草酸二铵盐产品,在中国首家推出了甘草酸治疗肝炎的第三代产品――甘利欣。其后,我们不断地推出治肝护肝药品,公司在保肝降酶、抗乙肝病毒方面的药品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占领了12%的市场份额,“甘利欣”、“天晴复欣”也成为国内植物肝药的两个知名品牌。2005年,正大天晴推出了全球保肝领域第一个手性肝药――天晴甘美,甘草酸的第四代产品在中国问世了。“天晴甘美”是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的新药,是近年来保肝药领域中唯一的国家一类新药,也是正大天晴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专利保护期长达20年。“天晴甘美”的诞生,是公司在肝药研发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正大天晴在国内肝药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二十年来,正大天晴推出了四个甘草酸制剂,其中三个产品为划时代的标志性产品,这辉煌业绩的背后体现的正是正大天晴人的专注和耐心。当然,正大天晴的肝药研发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走过弯路。1992年,国内制药企业纷纷组建集团,主管部门也要求正大天晴兼并一家亏损企业,由于大量资金的输出,影响了正大天晴的自身发展。1995年,公司的产品销售势头很好,但由于商业环境不是很好,大量应收款收不回来,加上企业又从事了一些不太成功的跨行业经营,企业再次陷入资金困境。两次教训不仅让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理财观,更让我们专注于肝药的研发和生产,紧紧围绕以“中药现代化、现代制剂、肝健康药物”为主的思路,走高科技、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之路。2001年设立了“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设立了“江苏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004年又成立了国内首家专注肝健康药物研究的博士后科技工作站,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肝炎防治领导小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庄辉担任正大天晴工程技术中心委员会主任,10多位国内肝病临床和肝病药学专家担任委员。相信今后,我们正大天晴的肝药研发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五维模式聚合力

药物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依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肯定竞争不过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的跨国制药企业。其实,在国内,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同业厂家都拥有一定的研发资源,但这种资源处于分散状况,形不成竞争的合力,如果能够整合这部分资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肯定会大幅度提升。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正大天晴总结出一套研发的“五维模式”,很好地实现了这些资源的整合,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所谓“五维模式”,就是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引进入才,不断完善研发的软硬件,累积企业的研发基础和研发实力,然后寻求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同行企业的研发协同,从而实现“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同行企业”研发资源的五维整合。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将撬起整个地球。我们的研发实力就是一个“支点”,撬动的是一个庞大的“五维”资源。

我们积极推动企业科研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江苏省科技厅共同设立了“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些重大课题也得到政府的立项支持,如“天晴甘美”和“天晴速乐”被国家科技部列入“863”科研计划。我们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通过优势互补,加强基础研究,合作开发新药产品。同时,我们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昆明植物所、中国中医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推出了多项重大创新产品。近年来,我们还与美国埃瑟斯生物制药公司、美国百业药业等公司等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力求产品互补和技术互补。

依靠“五维模式”,正大天晴整合了研发资源,更汇聚起一批专家学者。目前,公司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肝病专家庄辉为代表的肝病专家网络日趋壮大,现已汇聚了全国约三分之二的肝病专家;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呼吸领域专家钟南山为代表的呼吸专家网络正在形成,对我们在呼吸领域的市场拓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专家学者不仅为正大天晴的新药研发及市场推广提供学术支持,而且还为正大天晴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及时与我们交流国内国际的最新技术动态,为我们的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不断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手指的力量不会太大,但五个手指握成一个拳头,就会有很大的威力。“五维模式”就是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将五个手指变成一个拳头。正大天晴的研发资产有一个多亿,通过“五维模式”,正大天晴这一个多亿的研发资产带动了企业外部价值数十亿的研发资源,还有价值不可估量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虽然不能算作正大天晴的资产,但可以直接应用于正大天晴产品研发的战略实施之中,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正大天晴的研发进步。

一掷千金的豪气

中国医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创新产品的企业将来很难立足。我们认为,只有舍得投入,才能把正大天晴打造成真正的“科研型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

“十五”期间,正大天晴研发投入达到了2.8亿元,成功开发了30多个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自行完成专利申报53项,获得授权的专利有17项,另有14个专利申请已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并承担了15个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技攻关项目。其中2005年,正大天晴的研发投入达到560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8%,这一比例在国内制药行业中是极为鲜见的。近年来,正大天晴还投入1.1亿元用于研发中心的硬件建设,添置了一批国内一流的科研装备,建立和完善了药理筛选、质控分析、新制剂研究、分子结构研究等研发平台。目前,正大天晴已拥有南京、连云港两座新药研发中心,其中南京研发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超临界萃取机等一批先进的设备。我们还建成了总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制剂中试车间,能够完成滴丸剂、软胶囊剂、糊剂、贴剂等11个新剂型的中试研究。2005年,我们投入了3000多万元用于GMP改造和生产车间建设。此外,我们还增加了3个科研课题组,设立了专利情报室和注册报批管理部,加强了研发前的市场调研、研发中的市场定位、研发后的市场策划工作,使新产品更贴近市场。同时,我们还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仅2005年,正大天晴就通过各种形式招聘人才350余人,并对新员工和在岗人员进行培训,全年培训员工达2000多人次。目前,公司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55%,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到了11%。

高投入带来了高产出。通过多年的努力,正大天晴的新药研发形成了三个优势:一是设备优势。目前在国内同行业中,我们的科研装备是一流的。二是工艺优化优势。我们在工艺优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植物萃取和制剂提纯方面具备独到的经验和方法。三是科研团队优势。我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市场研究人才一应俱全,人才结构合理,年轻人才独挡一面。同时,我们还逐步构建起三个平台:中药及天然药物新工艺研究技术平台,靶向给药、透皮给药以及缓控释等递药新技术研发平台,肝病新药初步筛选平台。

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加大投入比例,力争五年内达到跨国制药企业的平均水平。同时,我们还计划从2005年开始,每年拿出1000-2000万元用于一类创新药物的开发与引进,用五年时间储备10个左右的创新药物,力争到2010年,使具有专利权或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销售额达到销售总额的40%。

做市场的领跑者

正大天晴如何发展成为百年企业?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按照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只有实现自主创新、不断推出创新药物,才能实现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做市场的领跑者。我们在甘草制剂研发方面是一个先行者,先后推出了“强力宁”、“甘利欣”等产品,但如果我们不能成为领跑者,那么就会被后来者赶上并取而代之。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深刻的应数“万燕”了。“万燕”最先发明了VCD播放机,并将其投入生产,但由于其自身实力不足,且VCD播放机的核心技术――解码芯片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因而先行者没有成为领跑者,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下了,“先驱”成了“先烈”。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要成为领跑者,就要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威廉・诺尔和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利用手性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药物中不起作用或有害的成分,生产出具有单一定向结构的纯手性药物。手性药物成分更纯,在治疗疾病时毒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疗程更短。目前,手性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国际新药研究的新方向之一,手性技术也成为国际新药研究最前沿的技术。在国际制药界,手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领域的药物开发上。手性药物的销售额已占全球药物销售额的4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趁势。有关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手性药物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