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范文1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功能;特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16-01

在化学学习中,实验是获取知识,进行探究创新的重要手段,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忽视了它的探究功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恢复实验的探究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1.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1.1 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如在高一化学"钠与水的反应"教学之前,采用一个与书本上的演示实验不同的方法,即在u型管中加入少量ccl4,再在u型管两边分别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与cuso4溶液,再分别加入一粒金属纳,点燃产生的气体,u型管的两边产生不同的现象。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促使学生主动去预习新课知识,认真比较两实验的不同之处,积极设计新的实验方法,最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掌握纳的性质。

1.2 实验既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验证假说的过程。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的过程。

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探究性学习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2.1 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的情境,要特别注重化学实验中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现象纷繁复杂,有目的、有条理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才能从复杂的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和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开发成化学实验。

2.2 用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用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和经历用化学实验验证假说和猜想的机会。教师要指导学生,特别是要帮助和指导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如在初中化学中物质构成微粒知识学习时,对"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的假设的验证,学生在设计方案时可能产生一定的困难,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定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方案和"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压缩"实验进行验证。

用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要注重引导学生设计一些与假设或猜想"相违背"的实验方案和采用反证的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演绎的思维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用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说或猜想的实验方案,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要使实验能够用来验证假说或猜想,实验条件必须与题设条件相吻合。通过实验验证过程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选择,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实验条件控制是实验的灵魂,从而有效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2.3 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就要不断研究开发适合于探究性学习的化学实验,要注意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挖掘素材设计实验方案,因为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的实验探究性强,能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钢铁的锈蚀和防护、燃烧和灭火、金属的活动顺序、气体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都可以设计成很好的探究性实验。

3.化学实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探究性学习。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有些内容用探究性学习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特别是对学生具有较多知识背景的内容和物质微观结构的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3.2 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氛围。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学习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自然倾向的激发,教师必须注意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在实验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实验方案,对学生提出的不全面、不完善的实验方案,也要以表扬、鼓励为主。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允许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炼,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范文2

【关键词】探究实验;创新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从考试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发展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那就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以“探究性学习”替代以往的继承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成为今天使用新教材教学的必要手段。因为在新的课程教材中增加了很多探究性实验,这是今天化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教学观念转变的一个挑战,谁在教学中能把握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更好地驾驭探究性的课堂教学,因此探究性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展一些探究性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应更多地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建立一个探究的良好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及实施,同时把握好探究的深度,充分调动学生认知活动的主体,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思维想象的空间给予学生,把认知过程交给学生,把交流和评价的权力也留给学生。

1. 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学生的学习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学生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体会化学这门学科的乐趣。使课堂教学气氛浓厚,激发兴趣,引发探索,满足求知的欲望。

我在讲人教版新课标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课的学习时,课下有一学生问我:“老师,怎样才能知道所食用的盐是加碘盐?”针对这一问题,本人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尝试。教学时,一开始就将此同学的问题告诉同学们,并拿出一袋写有加碘的食盐展示在学生面前。怎样去辨别这袋食盐就是加碘的食盐呢?为了提高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兴趣,我提出问题,在生物课上我们学过用谁滴在淀粉上就可以变蓝色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出是碘,碘遇淀粉,变蓝色。于是进一步问,是不是我们把这种食盐溶液滴在淀粉上就可以看到蓝色了呢?于是让学生做此实验,结果并未变蓝。根据这一事实我问能否断定这袋食盐就是假的加碘食盐,有点头,有人摇头,稍过片刻,持怀疑态度的人多了起来,于是我将碘单质展示于学生面前,请学生看其色、态,再请学生观察食盐色、态,通过对比辨别,学生得出结论:加碘盐中的碘不是以碘单质的形态存在于食盐中。于是我又提示加入的碘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食盐中,能让淀粉变蓝是碘单质。问题现在集中在了如何使化合物中的碘变成单质形态的碘,我进一步告诉学生,能让化合物中的碘以单质形态出现。于是我让三个学生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甲、乙、丙三同学各取一试管,加入一定量的这种食盐溶液后,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H2SO4;乙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丙加入少量的Na2SO4溶液,再向三支试管中各滴入少量的淀粉糊或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在三块刚切好的土豆片上,结果加酸的食盐可使淀粉变蓝,而另外两种则不行,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辨别是否加碘盐的方法。再问没有盐酸的情况下能用白醋代替吗?请学生回家后做好这一实验,并将这一方法告诉家长,任务布置后学生显得异常兴奋。

2.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又如课本“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学生学会“制备实验方案设计”、“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还要求学生从反应物的用量和生成物的产率等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所以我在讲如何求出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怎样求算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纯度,请设计实验方案测定碳酸钠的纯度。

首先要求同学们去查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出能测定Na2CO3纯度的方案,方法是多多益善,并把多人的方案设计提交。4人一组的分组讨论,找出尽可能多的和好的方案。小组讨论时,可给予必要性提示。

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后,各小组都有比较成熟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经老师的筛选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1:称取样品m1克,溶于水,滴加过量稀H2SO4,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m2克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反应完全后,称洗气瓶的质量m3克,用m1、m2、m3求算Na2CO3纯度。

方案2:称取m1克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的AgNO3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m2克,用m1、m2求算Na2CO3纯度。

方案3:称取m1克样品,溶于水,滴加BaCl2溶液足量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m2克,用m1、m2求算Na2CO3纯度。

3. 实验验证,选取最佳 对于学生讨论出来的实验方案。由学生选择所需仪器、药品,并提交实验步骤交给老师,通过老师的检查,在实验室为学生们提供实验方案中所需的仪器和药品,这样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仔细观察,称量准确,做好配合,记录及数据的处理,并列出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4. 交流探究,解决问题 通过各组的实验发现一些问题,实验方案有待补充完善。

如:学生在做方案1的实验时,选取的实验仪器。

结果,提出问题,锥形瓶中产生的CO2气体,没有完全进入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实验结果偏小。再有就是原锥形瓶中存有空气,这也会影响实验结果。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带着这两个问题,提示能否用不含CO2空气,将锥形瓶中的空气和存留的CO2气体全部赶出呢?于是讨论又设计了这样的装置:

实验步骤是:

(1)先打开开关a,断开b后面的装置,缓缓鼓入足量空气后关闭b。

(2)关闭a,连接b后装置并将开关b打开,将滴液漏斗开关打开滴入过量稀H2SO4并关上开关,完全反应后,打开a,再缓缓通入过量的空气。

改进后的装置就解决了锥形瓶里存有CO2的空气和留有产生CO2气体的问题,通过与原装置的比较,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如认识到B中为何放澄清石灰水,为何D中放入浓H2SO4。

对于方案2,问题1是Na2CO3溶液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如何消除这部分沉淀呢?

设计方案:

将沉淀洗涤滴加稀硝酸,若有气泡产生,继续滴加稀硝酸直到无气泡产生,说明无碳酸银沉淀了。

问题2是如何证明溶液中的 Cl- 反应完了呢?

设计方案:

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稀硝酸溶液至无气泡产生再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Cl-被除尽。

实验验证结果:此方法较简单。

对于方案3,问题是如何证明BaCl2已过量。

设计方案:

(1)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BaCl2已过量。

(2)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H2SO4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BaCl2已过量。

(3)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点在pH试纸上,若测的等于7,说明BaCl2已过量。

实验验证结果:对于(1)(2)方法,若实验结果是BaCl2未过量,则这部分溶液应倒回原溶液中,否则会丢失取出的这部分CO32-,使最终结果出现偏差。(3)方法合理。

5. 小结评价、优化方案 综合以上三个实验,对比实验结果和操作步骤,学生得出实验二误差小,操作比较简单,但实验二中准确称量成为关键,改进后的实验一虽操作复杂了点,但结果较为准确,且同学们从这中学到了不少相关的知识,增长了才干,体验了实验成功的乐趣,根据这一时机,向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氢气还原氧化铜,怎样证明燃烧管中的CuO被完全还原了呢?若一混有少量铜粉的CuO样品怎样测CuO的纯度呢?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巩固了以上成果,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化学教学改革中,既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规律,又要不断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这种探究性的学习,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又能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当他们处于不断探究的氛围中,学生就回认真实验,仔细观察,渴望成功,积极思考,主动配合,将所学知识尽其所能运用到实验中。因此,老师这个主导学习的指挥者,要努力挖掘实验中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富有创新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范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是以问题为起点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使能力得到培养。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时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理论的记忆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处理信息的新型人才。生物学科大多与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非常适合采用探究性学习。《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去做一个个有典型意义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课题的确立、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查阅,再通过调查研究、实验操作、搜集数据、分析结论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得出结论,运用到实践中。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包含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探究性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现状

认识不足。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都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结论,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去探索真理的方法。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已经提了多年,在生物课上着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有的老师因为习惯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授知识模式而迟迟不改变教学方式,没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

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是有少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动手、动脑能力欠缺而不愿去探索。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由于组织不严密,活动目标不明确,把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变成了放羊,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就会造成大家干得热闹却没有收获。其次是有的老师又放不开手,让每位学生都按照老师事先拟定的框架去做,失去了个性的培养。另外由于现在的班额大,人数多,课堂时间有限,使教师在组织实施探究性学习中,很难关注到每位学生,尤其是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更是容易失去探究的信心。还有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以往经验不够重视,等不到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就急忙告之正确结果。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措施

教师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探究性学习的规律,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探究的过程。具体措施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景,确定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励学生学习。营造积极互动、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与研究内容有关的生物标本、图片、故事、动画、生活经验、环境问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情景,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启迪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认真设计探究方案

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动手、动脑能力等不同进行平衡分组,分工负责,确保每个成员都能融入其中,有事可做。通过探究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根据探究的内容设计可行的探究方案,方案设计得是否合理是保证探究顺利完成的关键。这个方案可以按照课本是的进行,也可大家集思广益,通过讨论商量出更好的探究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他们从材料用品、方法、步骤、原理等方面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分析、论证中完成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把知识给读出来,析出来,悟出来,品出来。

再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究方法的引导。高中生物的学习已经要求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在认识过程中要教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如观察、归纳、总结、演绎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像观察法,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进行观察比较。比如在进行探究活动时,观察一株完整的植物体,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各种不同植物体的特征,找出共同的特征,总结出一株完整植物体器官的构成。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记录、分析总结,讨论、最后归纳出一株完整植物体器官的构成。如果缺少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在探究时把次要问题当成了主要问题,结果时间浪费了,结论也没得出,就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既享受了探究的过程,又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和技巧,使能力得到提升。

(三)求真务实,正确对待实验结果,及时总结

正确对待实验数据和结果。并不是每一次探究或者每一组的探究都能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实现,可能在探究活动中有的组成功了,有的组失败了。但不论成功与失败,都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实验记录和数据,切忌不要为了怕别人的笑话或老师的批评,或为了自己所谓的自尊而随意乱改记录和数据。一旦在探究的失败中失败了,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摆正心态,把失败当成是走向成功的一次练习。

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范文4

在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和社会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学生必须具备发现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学习新技术,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发现性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师只要提供合适的探究实验项目,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生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操作、调查、数据处理、交流和总结等活动,经历探究实验全过程,从而获得知识与能力。在发现性学习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主动性,体验了探究性学习乐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物理学科,它是一门很强的实践性学科,只有通过不断实验,才能不断获得物理现象、规律、公式等方面的认知。所以,物理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科学实验与综合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物理实验中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动手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数据处理、总结报告等主要方式,最终完成探究实验项目的学习任务。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体验到了发现学习中的探究乐趣,所以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性学习。笔者认为,实验教学改革不仅要重视学习内容、教学体系的更新,更强调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根据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个性特点,探索适应未来社会的新的学习方式是高校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二、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

(一)体现目的性原则

教师应充分备课。认真设计探究实验内容项目,找到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实验问题。集中力量,组建集体备课小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问题障碍,设计各种问题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之间讲解和讨论,在必要时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学生只有通过一系列教师设计的“问题”或自己碰到的“问题”的锻炼,充分认识了自己,才会查漏补缺,才会主动学习,真正成长为一个有探究精神的学生,并在探究学习中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敢于“放权”,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学生可大胆说和做。教师在实验项目、实验原理、方法等选择上,要有把控能力,但不能过多“介入”,更不能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探究式实验教学要注意思维的开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质疑,师生间的讨论尤其重要。平时课堂上不断设问、争问、回问,师生间通过多问多答多质疑等交流,引发思维发散,在多种方法中比较最佳方案,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日益得到培养。

(三)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可以有机结合一些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如实验模拟演示、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等,利用计算机作图和处理数据等,大大增强了教学的时效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成立探究实验兴趣小组,让学生享受学习

成立探究实验兴趣小组,提供专门的实验场所,由教师负责值班指导。学生通过管理员的批准可以进去做实验。师生的旧电器,学校已报废的旧仪器我们会回收起来,学生通过拆卸、重装、设计、更新元器件等活动。师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加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主动学习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拟订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

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范文5

探究式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习惯于去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也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不相符。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尝试对一个问题进行识别和解说,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是或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解决问题则是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其实质是重新构建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使其更加充实和协调。课堂上学生从事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大致分为: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评价等基本环节。但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要墨守成规,照搬硬套,否则只能造成教学的公式化,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努力倡导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观察、再观察”,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探究始于问题的发现,而问题的发现旅游多源于观察。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其二,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详尽的计划。望不可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处看,这样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最终一无所获。一定要带有问题,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同时,在观察时,要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不要受到已有的结论的影响。最后,观察时,要伴于积极的思考,要求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客观地加以分析,并得出结论。

2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成才。探究性学习不仅注重问题的结论,更重视问题研究的过程。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对学习生物学和从事生物学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生物新课程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给出了实验设计方案,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有的探究活动,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产物吗?”只给学生提出问题,其他部分如何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都要靠学生独立完成,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探究能力。

3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探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范文6

一、抢抓课堂教学主阵地,开展探究性活动

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章节和设置的各个栏目之中,首先要把教材规定的探究活动做好。课堂永远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多年来,我始终立足教材,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主要开展了课题式的探究。有以下事例:

探究活动一、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正常情况下,石灰水很快变浑浊,可有时会好长时间无浑浊,此时我充分利用这一机会,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思考自身实验失败的可能性:一是石灰水可能有问题;二是吹的方法不正确。通过学生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新配的石灰水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二、将吹的导管伸到石灰水下面,正确操作,通过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探究活动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由于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后设计了不同的方案进行探究。

归纳为两大类:(一)只要取反应的溶液,往其中分别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加石灰水有沉淀产生;加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均可以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反应。(二)根据反应前后容器内气压改变,亦可证明。

通过课堂专题探究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来推测物质所具有的性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实验创新与动手能力二者并驾齐驱、相得益彰的有机结合;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又留有思维的空间,并能体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二、深入挖掘教材,获取探究性学习信息。

学会探究性学习,必须深挖教材内容,为探究性学习寻找信息源。?

问题一、CO2与H2O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课本P118页实验6-5步骤,上课时,我调整为:首先喷稀醋酸,其次喷水,最后喷水后放入CO2中,看到紫花变红,适时提出问题,使紫花变红的是CO2、CO2和H2O反应的物质?再将干燥的紫花直接放入CO2中,这样做学生易于理解,思路清晰。

问题二、十一单元学后,归纳除油污方法一是用洗洁精;方法二是用汽油或者酒精,方法三是与油污反应。

思考一、吃火锅时,容易把油溅到领口或者胸口,怎么也擦不掉,而且越擦面积越大,如何解决呢?

思考二、做为家庭主妇,每周至少要清理灶具一次,如何快速洗净呢?

思考三、如果你将来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经常与油污打交道,怎样才能把手上、衣服上的油污洗掉呢?

这些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身边化学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探索性,虽然超出了教材范围,但我认为,课本上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探究情景和信息源,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去探究呢?也许每个问题花了10分甚至更长,但学生知道怎样从已有知识中去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

立足教材而不掬泥教材,才能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相似课题,才能充分体现实验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种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一旦掌握就将受益终身。这样的题目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利用身边实验室,拓展探究性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灵魂。探究性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特别是探究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