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篮球体育教学

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范文1

关键词:篮球训练;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篮球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处于成长的同学都喜欢打篮球。通过篮球训练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释放学习的压力,增加学生的信心。但是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篮球训练受很多阻碍,存在不少问题,丞待高中体育教职工积极商,研究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一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的特点

近年来,篮球已经成为高中体育的主流,在高中的学校里,经常可以看见很多篮球比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新课程的改革还存有影响。篮球训练的特点是受到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几十年的历史背景形成的。

(一)没有根本上对学生的体育和学习之间进行平衡教学

高中生由于高考的压力,学习任务十分繁重,一部分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都只是把打篮球当做是一项释放压力的活动,没有根本把篮球当做是一项积极的体育运动。体育老师也不重视对学生篮球能力的培养,只是过形式,真正懂篮球的人少,老师们只是把篮球当做学校期末规定的考试项目。文化课的教师又急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学生们除了在下课后可以打篮球,很多老师还占用学生们课后活动课给学生安排习题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会减少,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学生未能真正获得快乐。篮球运动是一项健康向上的运动,和文化课是相辅相成的,学校要将体育活动和文化课之间公平教学,不能偏向文化课的教学。

(二)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篮球教学中没有渗透情感教学,老师上课传授几个期末考试要测验的要点之外,没有对篮球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安排的组织内容不够合理。很多学生对篮球运动有兴趣,但是却没有掌握专业的篮球知识,以及篮球素质的培养。学校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重视,没有深度发掘篮球运动的人才。

(三)训练模式单一

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篮球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篮球打的再好,没有好的团队意识,其在篮球队里就是多余的。但是篮球训练就只重视学生对某个篮球动作的模仿练习,没有从技术层面进行详细的解释,训练的场地也有局限性,这严重违背了篮球体育精神,也不利于篮球运动的普及。

二、高中篮球训练提高教学的策略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和心理还不成熟,个人观和价值观还不够完善,在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还不够重视。现阶段,我国篮球体育训练还存在很多问题,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长进行针对性训练,发掘学生的天赋。高中篮球训练在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重视。

(一)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篮球训练中锻炼学生的篮球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篮球的的积极性,树立积极健康的体育心理,学生对篮球可以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不管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还是在体育活动的教学中,兴趣是关键因素。在篮球训练中还可以引入篮球游戏,多开展脚步练习和运球游戏,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不断优化篮球训练的过程

高中阶段的文化课学习十分紧张,篮球是一门需要时间来训练的教学过程,篮球训练也不是一朝就能立竿见影的,是一个耗时长的活动。体育老师要合理安排学生锻炼和学习的时间,在篮球训练中,学生能真正的放松,在挥汗淋漓过后,就可以有更好的精力来投入到学习中。篮球训练还可以增加室内教学,让学生观看比赛,由老师来进行讲解,在获得篮球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技巧上的提升。

(三)增加和其他学校的篮球比赛

比赛中学生的荣誉感就会增加,为了赢得比赛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参加比赛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球队的协作能力也会提升。在比赛中,人的潜能会被激发,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的优势可以在比赛中的得到凸显,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安排球队的整体运作和配合。赢得了比赛就可以树立球员的信心,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加强。

结语:

篮球考验的是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度,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是高中篮球组成的目的。高中篮球和初中篮球有很大的不同,高中篮球不训练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中生的思想比初中生成熟,如果对周围事物造成不满,很容易剑走偏锋,走上不归路。所以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应该提倡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在培养学生篮球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优化篮球训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爱文.刍议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47-48.

[2]贾义军.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与教学策略分析[J].学园,2013,10:153.

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范文2

关键词:体育游戏;篮球初学者;教学;应用

在篮球初学者的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学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等特点,这对于初学者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初学者的积极性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公众所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特别是在每堂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由于初学者对篮球运动了解甚少,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游戏方式进行篮球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学生。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游戏是一种遵循简单的规则,可以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它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若将体育游戏合理适宜地运用到篮球教学中,可充分调动初学者在复杂、多变的练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因为它自身的特点符合教学特点,易于被初学者接受。

1.趣味性

体育游戏首先必须要具备趣味性,能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体育游戏中逐渐融入到课程当中去。通过以往的体育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游戏感兴趣,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体育游戏趣味性极强。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2.实效性

体育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而且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为提高教学效果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逐步了解篮球文化,养成科学地、有意识、有目的地应用体育手段来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品质的良好习惯。

二、体育游戏在篮球初学者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学者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对新鲜事物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进入到主动学,而这个过程也正是兴趣所引发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对掌握篮球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2.体育游戏有利于初学者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

篮球的基本技术包括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个人防守、抢球、断球、抢篮板等,由于基本部分的技术教学单调枯燥,此时可以通过篮球教学中的“一人运两球”、“投篮晋级”、“传接球接力运球”等游戏,将篮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丰富教学方法,增加篮球课的趣味性,将有利于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3.游戏教学法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良好的教学质量是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游戏教学中教师直接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协作完成课堂教学,从而产生“情感互动”,创造了“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了和谐师生关系。

三、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要健康

只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塑造学生体型,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对那些无意义的、对学生身心无益的游戏,我们就要坚决杜绝。另外,有些动作过于复杂的游戏也要避免,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2.创编和选择的游戏必须有趣味性、实效性

只有使游戏带有趣味性、实效性,才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游戏的创编要符合学生心理的需要,能比较容易激发他们兴趣,致使他们“磨拳擦掌”“跃跃欲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具有典型性

每种游戏往往都有多种做法,教师在创编和选择游戏时就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多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渐提高要求。如“行进间传球接力”游戏,其基本方法不外乎“两人(男男)一对行进间传球”、“两人(女女)一对行进间传球”以及“两人(男女)一对进行间传球接力”等,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三人一组行进间传球”等一些接力的方法来灵活运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4.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方便教学,简单易行

有许多好的游戏,无论是在形式上或内容上都很有吸引力,但由于组织方法上比较复杂或者需要较大的场地和器材,实施起来实在不方便,这样的游戏我们最好不要选用,以免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创编的游戏要注意安全性

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意要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排查”工作。对于动作幅度较大的游戏,应考虑避免发生肌肉拉伤的具体对策。特别是在游戏过程中有使用器械时,要考虑避免因器械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器材的时机不妥而发生的伤害事故。

四、结论与建议

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是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它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传统体育教学变为快乐体育教学,由原来的教师教学生的单向教学模式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篮球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为构建终身体育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篮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和全民健身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篮球游戏教学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将各种新的游戏手段、方法引入教学中,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篮球游戏教学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创编适合实际情况的篮球游戏,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从而使篮球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得到成功,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技能,既陶冶了情操又发展了身体素质。

2.由于初学者对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会产生一种好奇心,因此,建议初学者的篮球教学应从他们喜欢的、乐学的游戏着手。

3.通过对教学中游戏问题的研究,可以改善和提高原有篮球教学练习方法的游戏水平,使篮球教学摆脱单一的竞技化练习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用练习本身的游戏化和趣味化来吸引学生的练习热情,而不是用教师强制命令和考试达标来强迫要求学生。

4.篮球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运用非常广泛,因此,搜集和创编篮球游戏时要注意其科学性和趣味性,游戏的选择不能脱离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炎明.教学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莹侠.关于体育游戏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范文3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有效性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部分学校提高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篮球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主要球类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且通过篮球教学能够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丰富其业余生活。但是部分学校的篮球教学的有效性不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对动作要领进行学习,课堂气氛沉闷,失去了篮球教学开展的意义。

一、我国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现状

我国目前初中篮球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较多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本节篮球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示范,之后学生自由活动练习。这种教学现状导致学生在篮球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掌握动作要领,对学习目标较模糊,并且部分女学生由于课下对篮球接触的相对较少,导致其学习动作的连贯性不高,基本动作衔接的不好。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对篮球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虽然部分地区的体育成绩已经列入了总成绩中,但是初中体育课被其他学科占课的现象仍然较普遍,这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内容的正常开展,也降低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地区初中篮球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体现出来,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教师在篮球课刚开始时进行本节教学内容的示范,之后学生可以自由活动进行练习。教师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并带领练习,导致部分女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能力较差,动作要领掌握的不全面,进而失去了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同时,部分男生由于在课下接触篮球较多,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动作简单也会产生不愿意学习的想法,导致篮球教学课堂气氛沉闷,达不到篮球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的体育教学经验较少,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导致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方式与手段产生偏差。在体育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学生内部进行有效的划分,所有的学生均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的实际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部分学校会开展篮球比赛,体育教师在比赛进行前依旧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能有针对性的比赛技巧进行训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部分教师对每节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会进行课程设计,但是在课上不同时间段应该进行哪些内容的训练没进行细致的计划,导致课堂流程混乱,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并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加强其参与及互动的能力。在篮球教学中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动作规范性。例如,在双手胸前传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示范后,再分步骤进行主要的动作讲解。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进行训练,教师针对每组学生动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二次讲解,并在下课前十分钟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按照动作要领掌握程度的不同进行小组的划分,请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这样有利于课堂学习平衡与有效性的提升,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明确篮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教师要根据大范围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行教学内容的划分,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篮球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该设定大的教学目标。例如是针对教学考试还是班级之间的比赛,考试训练主要是加强对学生传球、运球等技巧方面的训练,而实战比赛需要对学生之间的配合默契进行训练,有针对性的训练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带着目的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质量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其次,在每节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划分时间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前十五分钟进行基本动作的学习,中间十五分钟分组训练,最后十五分钟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使课堂结构更加的紧凑,有效性得到更好的提升。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初中篮球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现代化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的设计,同时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逐步达成教学目的,这样能够提高篮球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篮球技能。

【参考文献】

[1]雷美玲.探究性教与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J].运动,2016.06:60-61

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 篮球运动员 弹跳力 训练

前言:

当今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正朝着对抗激烈、攻守转换频繁、高空争夺激烈的方向发展。好的弹跳力对高空作业、扣球、封盖、跳投、抢断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是我国篮球运动的希望,在这一时期,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发展他们的弹跳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他们在篮球运动方向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篮球运动员的弹跳特点

由于篮球运动的特点,篮球运动员在弹跳力方面体现了自己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力量素质,尤其是爆发力的发展水平。在篮球比赛中跳跃动作的各种差别,表现出对弹跳在技术结构上的不同要求。在确定弹跳训练的内容和选择训练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篮球运动员的弹跳特点,即随意性和多样性。

二、弹跳力的训练原则

弹跳力是建立在力量、速度、协调和灵巧素质之上的一种综合素质。影响弹跳力的因素,包括全身骨骼力量,肌肉收缩速度,全身主动肌与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等协同一致用力的精确程度及配合程度。发展弹跳力的重要手段,一是全面发展力量,二是跳的专门训练。篮球专项技术与力量关系密切,提高弹跳力首先要考虑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

1、力量训练

对于年龄小的运动员来说每周可安排两次力量训练,而对于青年运动员每周可安排三至四次力量训练,一般以小、中、大力量负荷间隔训练为宜。因为大力量训练,主要是提高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力量,而小负荷力量训练则是提高腓肠肌和踝关节的力量。如果小队员的大力量安排过多就会影响其正常发育,导致动作变形;大年龄运动员的小力量安排过多就会使大腿缺乏绝对力量,细胳膊细腿,导致力量欠佳。比如一周安排三次力量训练,应在周二安排小力量,周四安排中力量,周六安排大力量,循序渐进,周而复始。

安排小力量主要可以采取下面一些办法,如单足跳沙坑、双足跳沙坑、连续的快速双脚起跳摸高,、60~80kg杠铃蹲跳以及跳绳等练习,也可安排一些纵深跳障碍等;大力量练习主要以负重深蹲练习为主,另外可夹插一些负重深蹲后的快速跑练习,这样不致于把肌肉练“死”。

2、快速力量练习

快速力量是发展和提高速度的基础,各部位快速协调爆发用力和提高运动成绩是密切相关的。若力量和快速力量结合起来进行训练,能促进最大力量水平和力量速度水平的提高,达到快速用力弹跳的效果。而且,只有通过快速力量训练,才能把获得的各种力量能力转换成弹跳的能力。发展快速力量的有效方法是各种跳跃练习,如立定跳远、多级跳远、纵跳、单足跳、跳台阶和跳绳等。在完成这些训练时,要强调动作协调、准确、有节奏和快速爆发用力,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弹跳效果。

3、跳跃练习

可采用超等长练习,因为超等长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快速收缩能力。各种快速跳跃练习有:触胸跳,弓箭步跳,半蹲跳,直腿跳,立定跳远,蛙跳,连续双脚跳栏架,连续在沙坑上单、双脚起跳摸高等。可采用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跳高练习,如徒手的双脚高台跳下后紧接跳上、负重(身穿加重背心或腿绑沙袋, 6~10公斤为宜)由上向下跳台阶、负重(6~10公斤)由高处向下跳成半蹲等,通过以上这些练习方法和手段,提高膝关节、踝关节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同时还可以结合篮球比赛或训练中的技术动作,做跑动中突然性的急停跳投,突然性的向侧、向前、向后撤步跳起做断球投篮等徒手动作练习。

4、腰腹背肌肉练习

可利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或利用器材,如在肋木上悬垂举腿,肩负杠铃体前屈、体侧屈、转体等,手抓杠铃(30公斤左右)作直臂直膝抓举,或40公斤左右的箭步抓,还可以采取收腹曲腿跳、分腿跳、跨步跳、蛙跳等,以此来提高腰腹背肌力量和全身协调用力。

四、结束语

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时,教练员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处在轻松、和谐的训练环境之中,从而增强其克服训练中的障碍和干扰,达到提高弹跳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清智 浅谈如何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2,(2):58-60。

[2]王加强 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及其生理依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77-80。

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范文5

【关键词】初中体育 合作意识 篮球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10-01

自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政府便提高了对国民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视度。体育课作为指导学生身体锻炼的关键性课程,对提升国民的健身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课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乃至出身社会以后,体育课始终影响着人们的身体素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课程。篮球运动的灵活性极大,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多个人进行对抗。篮球运动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有着显著的成效,5个人只有通过合理的合作,才能赢得比赛。篮球活动的本质,增加了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方式的可能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篮球教学在初中体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大中小学校都在篮球教学中积极应用合作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合作学习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案例对初中篮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作了阐述。

一、合作学习简介

合作学习是指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组员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组员分工明确,同时又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混合组合。在组建小组的时候,必须要对组内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形成互补,以确保小组的稳定性。同时,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要均衡,水平要保持基本一致,确保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其二,目标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学习的共同目标为基础,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以实现目标为动力。其三,相互协助。对于学习小组而言,每个成员都对小组的发展至关重要。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沟通、合作,相互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总目标。同时小组成员也承担着不同的子目标,在子目标的完成过程中,小组成员也要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二、初中篮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笔者以自己任教的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初中篮球教学中合作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笔者选择了50名男生,分别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实验班为25人,对照班为25人。实验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分组合作式;对照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传统教学式。两个班每周均安排两节课,课程时间为45min,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运球、传球、三踏步上篮、投篮。

(一)教学实验阶段

1.实验班

(1)分组:笔者对实验班所有学生上学期的体育成绩做了分析和对比,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间存在着差异,同时还要保证小组间水平相当。每组5人,共分5组。

(2)授课: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共设置了12课时,每3个课时传授一次新技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然后留下足够的时间分组练习,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3)小组合作:教师在授课之前,给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小组成员自行收集资料并汇总,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在课堂上,老师随机抽取小组进行检查,查看小组成员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授课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练习的项目要保持一致。

(4)小组竞争:在每个小组都掌握了相关的动作要领以后,老师可在课堂上安排不同的小组进行对抗,比赛的项目有传球、投篮、运球等。对获胜的小组,应该予以适当的奖励。

(5)测试评价:在课程结束之时,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试。测试的方式主要分为单人测试和小组测试,通过测试方便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如果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予以补救,对测试中表现优秀者予以鼓励。

2.对照班

对照班的教学方式完全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学程序是老师统一讲解和示范,学生先进行集体练习,再自由练习。在测试时,以测试个人的成绩为主。

(二)对比分析

1.实验前后的体育兴趣对比分析

为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实验前后的效果,笔者在实验前后对50名学生进行了体育兴趣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如下:

实验班在教学实验前后,学生的体育兴趣对比,如表1。

表1 实验班学生体育兴趣前后对比

对照班在教学实验前后,学生的体育兴趣对比,如表2。

表2 对照班学生体育兴趣前后对比

通过对上表中调查数据的分析可知,教学实验前后,对照班的兴趣变化不大,而实验班的兴趣变化极为明显。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对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兴趣的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学生如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那么学生就会对该教学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每个小组成员都期望能够证明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故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验前后的合作意识对比

笔者通过对50名学生合作意识的调查得知,在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没有较大的变化。而实验班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当前很多中学生都属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通过合作学习,使得他们必须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经过这个过程,在无形中培养起他们的合作意识以及互助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之路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李翔.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范文6

一、体育游戏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要想切实提高体育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需要选择合理适当的游戏活动,将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效结合起来。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好奇心较浓重,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开展体育活动。一方面,体育游戏活动的选择要生动有趣,充满竞争性或娱乐性,不仅激发学生的积极和主动参与其中的欲望,同时有利于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另一方面,要选择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游戏活动,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立足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和发展特点来设计活动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状态都不尽相同,故其认知能力、兴趣所在、思维发展也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就像男生更喜欢活动强度较大、竞争性更强、对抗性更浓的活动,而女生则偏好于活动强度小、艺术性较浓的游戏。教师需要注意到这一点,立足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和偏好特点来选择游戏,因材施教,合理教学,适时引导,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做到以教材为基本

任何教学都要以教材为基本来展开,体育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就以人教版初中体育教材为例,其要求体育游戏的设计目的在于服务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故教师设置游戏活动时,要考虑到教材与教学间的关系,因教施学。这要求游戏活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根据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来选择,避免随意性,提高教育性。

4.注重安全性

教师要时刻牢记的是,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体育课程有着运动性、健身性的特点,活动强度有时可能过大,对学生的安全健康有一定的威胁。教师在选择设计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将活动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同时在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体育课程中游戏活动的开展

1.要精心组织,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在游戏活动开始前将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方法、活动规则等讲解清楚,要了解到学生的体力状况,对体弱者、伤病者予以特别对待,帮助学生做好游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一般的准备活动可以采取助跑类的游戏,如螺旋跑、蛇形跑等,或者采用跳绳、跳皮筋、传球类活动,使学生达到热身的效果,学生既活动了肢体,提高了积极性和注意力,也利于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展开。或者是专门性的准备活动,例如在进行篮球课程时,可让学生先进行带球体操、两人传球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熟悉球性,激发兴趣。

2.注重学生体育技能、身体素质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在。合理采用游戏活动辅助教学,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运动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性,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例如中长跑活动,其本身是一项有效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提升学生意志力的活动。但若是一味地要求学生绕田径场一圈圈地跑,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体罚感和恐惧感,更谈不上积极性和趣味性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如果采用一些追逐类的游戏、越野跑等,为长跑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公正裁判,适时总结

体育教学的过程,虽然是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但教师也要时刻保持着公平公正的心态,做出适时、准确、合理的评价,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学生情感目标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对竞争性和对抗性的活动,教师的裁判更要公平公正,让学生得以信服,对活动充满信心和动力。活动圆满完成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认真的总结,公平评定活动的结果,对参加者进行讲评,指出双方在规则遵守、技术技巧、集体协作方面的优缺点,鼓舞学生的精神志气,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总之,在体育课程中开展游戏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这需要体育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创新,使游戏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