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艺术与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媒体艺术与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媒体艺术与技术

多媒体艺术与技术范文1

一、多媒体艺术作品的创新与启示

生活中有许多常见之物象,人们几乎每天都见却处于熟视无睹的状态下,而本应对一切事物持有无尽的好奇心的学生们也在日复一日的感官接触后变得麻木与迟钝,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被动接受的思维懒惰,而这种不活跃的思维习惯也会对学生的其他功课的学习效率造成不利影响。当我们几乎觉得身边的一切日常事务是自然而然之事物的时候,那些再寻常不过的事物却触发了敏锐的艺术家的好奇与兴趣。迈克尔的作品《冲出表面》《穿梭》《转换空间》和《治愈墙》等都是对人们早已烂熟于心却不曾发觉的居住环境的重新认识与发掘。作品《冲出表面》是艺术家迈克尔在英国的一个港口小镇上的创作。他通过与当地居民聊天,发现当地人有一个特殊的行为习惯——喜欢在当地的超市进行购物之后将超市的手推车推回家,但是卸载完所购买的物品后并没有将手推车及时归还,而是放在小区门口就不管了。然后这些手推车就成了小区居民的孩子们非常喜爱的玩具,这些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们当然没有发扬高尚的、物归原主式的雷锋精神,而是喜欢把手推车推入小区附近的港口水域里,那片看似宁静的水面下潜藏着许多“宝藏”。而大多数人们似乎就觉得只要把东西丢进水里,使那些人们不再需要的东西暂时离开人们的视线就可相安无事了。这引起了迈克尔的好奇,他自费请来专业潜水人员对水下进行打捞,打捞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有101辆手推车、23辆自行车、一套高保真音响和无数小型生活垃圾。迈克尔面对此结果,幽默地说了一句“万幸的是没有打捞起尸体”。他把这一行为过程制成影像作品,并对打捞起来的物件进行清洁处理,通过技术手段置放于那片水域的水面上,并配合冷色的灯光与人们使用那些物件时的声音做成一件不同寻常的装置作品。来来往往的人们在看到这一作品时也不禁感到吃惊,他们从未想过他们熟悉的生活区间还有这样一番景象,而且这公共区间的独特景象是百分百人为形成的。作品《穿梭》是迈克尔对城市交通的新探寻。他用五种不同的方式“走”完伦敦。其中有一种是单纯的走路,耗费了两个月时间,穿破了五双鞋子。是不是很惊奇?我们从未想过仅用脚步去丈量一遍我们生活的都市,我们会抱怨城市那么大,走起来多费事啊,为什么要去吃那个苦呢?的确,日趋发达而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让我们的每次出行都更加轻松而且少走路,那么可不可以说我们被交通工具绑架了,过着几点几线的规律而单调乏味的生活。我们渴望外去很远的地方旅游,却无暇顾及身边的美好。这会不会让我们的学生对社会对生活产生越来越多的漠视与距离感?迈克尔的另一件作品《转换空间》则更立体地表达了他对周围生活环境的生动解读。这件作品用克罗斯双白投影布做成四面约3.5米长2.7米宽的长方形白布墙,围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在一面墙与另一面墙的棱角处开一道进出口,人们可以从那道进出口进入空间内部。白布墙上用影像投射的方式循环播放预先录制好的数码制作的有声影像——专门为展出的地方量身定做的影像。例如在成都市展览,那影像就会开始于写实的成都风景,它会非常立体而瑰丽地呈现一个拥有成都市街道、天空、云朵和汽车且不断流动的如梦似幻的真实空间。这件作品通过三维空间内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使观者重新感叹身边的寻常美景。《治愈墙》则是迈克尔对英国全民医疗系统的再思考,作品曾经在法国多媒体当代艺术中心展出过。九个大小相似的、由霓虹灯管和集成电路板制作的、散发绿色萤光的十字所排列成的正方形构成。作品中的绿色十字代表了英国与法国的医药业的特殊标识符号,在那边的大街小巷非常常见。有点类似我们国家所使用的红色十字,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是全免费的。这些绿色十字在西方社会本该代表一种健康的安全的感觉,但作品所使用的闪烁刺眼和令人不适的霓虹灯却迫使观看者与作品保持较远的距离。作品暗喻了西方民众对医药过度依赖的社会情形下的一种亚健康的生活状态。这件作品对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的启示体现在作品勇于对看似完美的事物产生质疑,发现其背后的缺点。这一点启示对于面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理论,过分乖巧听话的学生们来说弥足珍贵。我们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之内,经济的发展伴随的是环境的日益恶化。学生们对于生态这个“大环境”的担忧也好,关注也好,只能更多地停留在书本报刊所告知的数据及图表的浅薄层次。再冗长深刻且精准的科学文献也几乎没有给学生更多深刻的直观体悟与感受。在迈克尔的另两件多媒体艺术作品《骤降》和《天鹅的复仇》对气候变暖和珍稀动物的保护这两个热门话题进行了全新阐释。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地球气候在变暖,也知道这是很危险的一件大事。但各种关于海平面变化的视图并不能直观地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威胁。作品《骤降》则是将蓝色LED射灯光圈套在伦敦最中心的几处极其重要的历史纪念碑上,它们的高度正是全球变暖临界危险海拔之度3111米,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危险。也是对公众发出的一种提示“在我们还可以作出努力去改变时,请一定要抓住机会”。作品《天鹅的复仇》则源于艺术家发现在一条新修建的马路上,过路的汽车时常压死飞到这里的天鹅,久而久之天鹅感觉到了危险便再也不来这条路段了。而艺术家在另一个废旧汽车处理场里看见巨大的吊车把有待处理的汽车疯狂进行碾压拆卸处理时,他突然发现吊车的形象非常类似于天鹅。艺术家便利用影像器材与计算机处理技术置换了天鹅与吊车的角色,让天鹅在柴可夫斯基的名作《天鹅湖》的背景音乐的鼓舞下在处理厂内对汽车进行疯狂的复仇行动,并以小屏幕播放的形式展现给观者。这个作品的意义有点佛家因果循环的意思。老师给学生讲述要热爱生命,保护动物这些道理时这一作品是否比文字更加有力且生动形象。

二、多媒体艺术课程助力基础教育

多媒体艺术创作所追求的不是传统艺术所追崇的对艺术技法的表现,也不是单纯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是依托多媒体技术的新颖表达方式来实现艺术家的创意,去引发观看者对生活对生命一点点新的思索,它会让人们生活得更加智慧。这方面的思索在哲学领域也存在,却被深藏在绕口难懂的文字玄机当中。他们往往不会向当代艺术家做多媒体创作时那么直白地显露自己的观点与思维。例如就像黑格尔非常喜欢的一种穿珠子的游戏那样,首先把收集来的各式原料打磨成形,继而再钻个窟窿,好比说把哲学加工成为“逻辑学”,把科学处理一下变成“自然哲学”,再把心理学换装成“精神哲学”等等。也就是说在很多种类的教育范畴里,学者们为了彰显其伟大而不可替代的知识是如此的重要与特殊,往往会转几个弯来进行表述。所以黑格尔也曾非常耿直地说过一句话——“伟大的头脑具备充沛的经验,这才能在五光十色的现象当中看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但问题是我们的基础教育所面对的是智力与经验都稍显稚嫩的青少年群体,他们暂时可能还没有具备足够的“充沛的经验”来消化那么多知识与真理。甚至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现象都是一知半解的。所以现在我们的基础教育很需要普及一下多媒体艺术的课程,打开学生的视野与思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杨翠 单位:四川大学研究生

多媒体艺术与技术范文2

[关键词]现实主义;多媒体;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89-01

现实主义艺术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和流派,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现实主义艺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空前绝后令人炫目的巨大成就,托尔斯泰、司汤达、杜甫、矛盾……这些人像一座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矗立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复活》、《红与黑》、《子夜》、《清明上河图》等艺术杰作更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人类艺术史上发出熠熠光辉。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后,能够做到振聋发聩、妇孺皆知的经典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却屈指可数,现实主义似乎到了一个相对萧条的时期,而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的多媒体技术及衍生艺术作品却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现实主义艺术的不景气与多媒体技术的勃勃生机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主义艺术在当今多媒体时代面临了一定的发展困境。

一、现实主义艺术与多媒体技术的不同特点

所谓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名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现实主义主张艺术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本质,真诚地表现艺术主观世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在创作实践上,现实主义艺术是从现实世界而不是从空想世界中获取它的内容和形式;在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艺术采用相对写实的手法来揭示社会生活的真理。

所谓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概括起来它有信息载体多样性(指文字、文本、图形、图像、视频、语音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交互性(通过各种媒体信息,使参与的各方都可以进行编辑、控制和传递)、协同性(多种媒体之间的协调以及时间、空间的协调是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之一)、实时性(在人的感官系统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多媒体交互,就好像面对面一样,图像和声音都是连续的)、集成性(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媒体的有机集成,它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视频、语音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的特点。

不难看出,现实主义艺术属于抽象的艺术流派范畴,而多媒体是形象的实用技术领域。

二、现实主义艺术与多媒体因各自不同的特点导致的矛盾差异和冲突

从现实主义艺术的特点不难看出,现实主义艺术从价值取向上来看是一种对自然现实的客观反映,通过对自然现实的客观真实的反映,从而实现其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价值。无庸置疑的是现实主义艺术从起源到起发展的鼎盛时期,媒体传播技术都还处在一个相对简单的时代,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相对较慢,信息需求量和获取量都相对较少,从审美方式上也就更多的习惯于从静态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和思考,能更从容的感悟艺术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容,从而达到作者与鉴赏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的强度越大,共鸣的时间也长,该艺术作品的成就和价值也就越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日臻完善和发达,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习惯于过去也有了巨大改变,大家更多接受的是诸如《忐忑》、《阿凡达》等作品带来的审美愉悦,多媒体技术由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予最大量的信息,受众也能通过多媒体实现多个方位的互动,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任意的编辑或加工取舍等等,才会在我们今天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因此,由于艺术受众的变化,很多传统的艺术在今天的确已经丧失其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土壤。对于现实主义艺术流派来说,同样要面对艺术受众审美方式、审美情趣变化及多媒体所带来的各种冲击,这也就是现实主义艺术在今天多媒体时代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多媒体艺术与技术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意义 不足

一、多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营造了理想的学习情境。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四个“一”的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借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大量的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影视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了语文课堂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人文性的熏陶,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营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

比如,我对《再别康桥》一诗的处理是,在学生熟读全诗后指导他们进入诗歌网“诗歌鉴赏”栏目找到《再别康桥》一文观看图片,品赏动画,入境绘形,将那十分凝练、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语言形象化。“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河畔边的树在夕阳的照射下镀上了一层明丽的金色,那金色般随风轻轻摇曳的柳条,倒映在康河的绿水之中像一位美丽娇艳、妩媚动人的新娘。“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那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天上的彩虹甜美而文静地卧于潭水里,轻柔而飘然地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我彩虹般的梦——梦想悠悠,美好永远。通过音像与诗句的融合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徜徉、畅想,使同学们情感怡悦,与诗人轻悄同步,与作者一道把美景共享;或将自己化为诗人,漫游于康河畔边,漫步在康桥之上,悠然自得,轻声歌唱!

再比如教授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几组春意盎然的画面,伴之以轻松悠美的轻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逐层展示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欣赏课文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等等。在充满诗情画意图文并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实感,对春天的感受更深刻,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必定会大大提高。

2.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将促进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法的变革等。教师要会熟练地操作多媒体,能够快速地从网络上查询教学资源,能够制作精美的课件。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素养不过关的教师如何能够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现在的语文教学大家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老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由于网络的存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料,主动学习,这样,就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自主性、自我学习能力。

3.搭建写作教学平台。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我们通常运用的方法是出示题目,写前指导、学生作文,至于学生积累了些什么材料,积累了多少,积累的材料对训练的题目有多大帮助,我们无从得知,只有在作文批阅的时候才能“查漏补缺”。而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利多媒体课件,激活写作背景。教师可在屏幕上显示一些迷人的画面、关键词语,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然后有所感而写。在写作评价方面,现代多媒体技术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多样的,所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借助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不仅学会了对作文内容本身的修改,更主要的是感悟了修改作文的态度和过程。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和合作,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和评价能力的提高。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也有一定的不足

1.不能取代传统语文教学形式中的精华部分。传统语文教学注重以真情感染学生,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只有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些因素,才能叩击学生的心弦,点燃智慧的火花,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这其中包含深刻的思想感情,是网络难以演绎的。一个好的课件也许可以有助于对课文理解,但它哪里比得上眼前老师一段深情并茂的优美的朗诵来得真切?

2.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课堂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理解太绝对,太片面,总认为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往往当制作的课件较为新颖时,看似丰富多彩,学生反而会杂乱无序,不去思考,只看热闹。一节课下来很热闹,但老师和学生的收获并不多,学生是占了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点没体现出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多媒体艺术与技术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我们当今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实践的紧要课题。在学校教育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指在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课程教学过程中融进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设计出图文声并茂的课件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语文教育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新途径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创设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仅可以使记忆力增强,而且能活跃思维,发挥潜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适当的教学情境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 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突破重难点。

难点的形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某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化枯燥为趣味,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真正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二是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传统的课堂形式单一,教法缺乏多样性、趣味性,造成学生分化。而多媒体手段能使学生接受信息的载体由课本中的文字变成了可感知的声音、可视的情景,解决了由于认知水平不足而无法完全接受信息的问题,使更多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利用多媒体,丰富积累,提供素材,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所以阅读、写作时会感到最苦恼的是“没啥可写”。但由于将多媒体广泛地引入课堂,各种电教媒体的应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客观事物在课堂上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感知事物,为情境作文教学解决了不少困难。

4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语文学习。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还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的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它对于构建以创新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处理教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忽视语文教学目标,技术占据主要位置。

我们不妨看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引出的一个案例。有一节小学语文课《葡萄沟》,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询生产葡萄干的工艺,教师还设计了学生画葡萄、品尝葡萄干的教学环节,忙活了半天,唯独忽略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感悟,这节课因技术应用得不合理而支离破碎,在有意无意间使语文课变成了活动课。这位教师在整合过程中,语文教学目标出现了偏移,信息技术占据了主要位置。语文课程成了技术和资源的展示,而没有突出培养学生的语文各方面的能力。这种缺乏目标的技术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几乎没有多大的作用。

2课件制作追求时髦化,过度追求感官冲击。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设计核心是立足于人的发展,不能片面追求课件档次。不能以课件为中心,而应以立足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为中心。不能出现人灌或机灌,加强有利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积极实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但没有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多媒体运用呈垄断之势,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多媒体艺术与技术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医学教育 教师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高新技术,它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主体,包括数字化信息技术、音频和视频技术、通信和图像处理技术等等。以多媒体辅助教学(CAI)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并融合到医学教育领域。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为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是指将多种媒体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信息。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是指人能方便地与系统进行交流,以便对系统的多媒体处理功能进行控制。例如,教师能随时点播教学课件中的医学音频和视频片段,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多媒体教学课件,给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妇产科学中分娩部分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技术,动态地演示胎头在骨盆各个平面做适应性转动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分娩的各个步骤,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总体容量

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教师板书和绘图的时间,教师课堂授课时间相对加长,与传统教学相比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教师的授课容量,满足了医学教育的知识量大、知识点繁多的特点。

(三)长期保存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实现资源共享

经过长期的实践教学,教师对所授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反复地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一批优秀的、专业的教学课件。利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可以把这些优秀课件加以分类、整理和保存,以供老师们进行观摩和学习,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多媒体教学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有利有弊,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课堂上忙于多媒体课件的操作,完全替代了书写板书。这样不仅减少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直接交流,而且授课内容超负荷增加,不利于学生学习。其次,多数课件的内容基本上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流水式制作,教师的课堂教学变为“照屏宣科”,学生仍然只扮演听、看、抄的角色。再次,多媒体教学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和点缀。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忽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使多媒体课件过于花哨,学生停留在音乐和画面的浅层感知上,弱化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如何在医学教育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 我们要明确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它要以服务教学为前提,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如何在医学教育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焦点。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优化了医学教育工作

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合理应用,在授课过程中发挥了教师的灵活性,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控制教学进度,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同时,适当穿插板书,放慢授课节奏,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眼神交往。在医学教育中,尤其是教师讲解具体的病例时,教师应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最后,教师应采用传统的课堂提问和启发式教学方法,避免学生由于忙于抄写笔记, 或沉溺于课件华丽的色彩和变化多端的视频画面,而忽略了教师讲解的内容。

(二)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育对象,应科学地、有区别地安排课件内容

教师的授课思路、讲课风格因人而异,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大相径庭。首先,多媒体课件应遵循科学性的设计原则。教师按照教学计划, 结合自身的特点, 制作出适合教师课堂讲解、利于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课件。课件的内容简明扼要、层次清楚, 尤其是医学模拟实验的视频片段, 更要符合科学性,生动逼真,重点突出。其次,多媒体课件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大纲来设计。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之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件设计要明确反应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有区别地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后,多媒体课件应有效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按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 非线性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在课件的设计上要多样化, 如采用超链接的方法, 可以向前引用或者向后引用, 这样既突出了知识重点, 又强调了知识的连贯性,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

总结,多媒体技术有效合理地融入医学教育工作中,实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它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共同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从而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宇艳,刘胜,任喜枫.多媒体CAI对教育的影响及其应用.中国高教研究,2001(1).

多媒体艺术与技术范文6

关键词 多媒体;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27-02

教学的信息化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主潮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多方面受到多媒体技术的挑战,所以,多媒体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开始。那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其生动形象性、便捷性及资源的丰富等优势,展现了促进教学改革的良好局面,有传统教学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对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或者过分使用,也造成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和现象。

1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语文教学借助的手段非常简单,教材、师生的口耳、黑板和粉笔是主要的媒介,学生在相当封闭的教室里开展课程,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教师的课堂得不到学生的互动,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效率和时效性比较差。在教学效果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限制了课堂效果;学生的兴趣不够浓,影响了教学的深入开展;学生和教师无法形成互动,使得学生的情感无法形成共鸣;等等。

2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媒体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载有信息的物体。它能够通过网络联系电视、电影、广播和出版物等,使几方面信息同时交流。多媒体技术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弥补了传统中学语文课堂的不足,体现了特有的优越性。

2.1 课堂形式更开放

多媒体技术借助网络的力量,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情景、事物、过程等一并展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构成声、色、形共同参与的课堂,让学生获取知识更直观、更便捷,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课堂教材从教室扩展到网络媒体,课堂形式更开放,教学也变得更容易。

2.2 课堂内容更生动形象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资源,多媒体的动画、影视效果则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展现,可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可以感受真实教材内容,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便于记忆。还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3 课程容量更丰富

语文教学自身具有很强的弹性,内容可多也可少,少可以只讲教材,多可以扩展很多课外知识。在教学学时一定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在语言描述和板书中要占用很多的时间,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需求。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使教师语言描述及板书的时间大大减少,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有时间进入中学语文课堂,通过便捷的多媒体演示,满足学生更多的需求。

2.4 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学习,多感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现代网络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的讲述,自主寻找学习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增强自主学习的独立性。

3 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进入中学语文课堂,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1 中学语文教师课件制作的水平不够高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够完成教学资料的收集,包括图片、动画、文字、声音、电影等内容的下载和编辑。如果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够,会大大影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还会耽误很多的时间,使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不成正比,与制作效果不成比例。更有些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直接翻版教材上的文字和图像,只是让学生看看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情境,没有任何新意,好像是为了赶时髦用PowerPoint制作文本,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2 过分使用多媒体现象

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出现过度的现象,处处都用多媒体,忽视了中学语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要义没有充分明确。这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一是语文教师成为现代设备的操作者,丧失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中出现教师坐在椅子上播放课件,学生听不到教师往日生动且富有感情的语言;二是阻断了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再加上多媒体技术使得课堂容量很大,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记笔记,更没有了交流互动的机会;三是影响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沉湎于对课件的欣赏,忽视了对文本意义的独立思考,使得语文教学成为单纯的画面欣赏,学生失去自主思考的积极性,使其想象能力退化,学生语言能力也会受影响。

4 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在积极推行中要科学合理的布置,利用在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下,不要因为不合理的过分应用,出现一些负面效应。

4.1 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学的定位要准确

多媒体技术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进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在课堂中只能起辅助作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生动、直观、多样的特性为教学内容提供场景,渲染教材内容,但不可以代替教学的全部。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和思维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多媒体课件只能提示学生更深入地探索新知,教师的点拨和启发不能完全让多媒体课件代替。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欣赏精美的课件,更重要的在于学习语文课程。

4.2 多媒体教学要结合教材内容

语文是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的学科,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媒体技术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紧紧围绕着这两个任务,并服务于这两个任务。语言能力是在锻炼、实践中慢慢培养和提高的,所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要取代学生的各种实践锻炼机会,要通过设置各种场景,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另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在情感的交流中培养的。所以多媒体技术不能仅仅提高各种生动的形象画面,更要通过这些形象画面唤起灵感,学生以意境领悟主旨,以真情感染学生。

因此,中学语文课程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从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明确教学的目的,趋利避害,讲求实效,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以提高教学水平为总目的。

4.3 提高教师的多媒体制作技术

教师的多媒体制作技术和水平关系到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既不能代替课堂的全部,又不能蜻蜓点水,要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引领课堂的进程,辅助教学的目的,服务于中学语文课程在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上的功能要求。

5 小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变化,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优化,教师的多媒体技术也要不断更新,所以,相应的教师培训是不可缺少的。要结合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使多媒体课件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灵敏.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6):327-328.

[2]易葵向.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8):182-183.

[3]周芸华.多媒体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B):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