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客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客教育的意义

创客教育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创意法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创意法教育提出:“最差”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在某一方面也可能是“最好”的学生,即学生无好差之分,要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只有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平衡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本人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有如下几点:

一、从学生的生活例子引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没有兴趣,那怕我们教师有千万种方法都起不到只有。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就连人说话也离不开语文知识。那么我们如何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呢?只有从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例子入手,提出为什么要学好语文知识,怎样去学好语文知识。转变学生的被动学生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例如:本人在教学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修鞋姑娘》这篇文章时,我们农村学生有的可能对修订皮鞋不见过,觉得课本的故事比较抽象,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拐骗的不良行为都有发生,因此,笔者就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事——当你同学骗走了五角钱不还给你时,你有什么感觉——憎恨。激发学生都要做一个诚实、让别人信任的人。怎样去做一个诚实、让别人信任的人呢?让我们学习《修鞋姑娘》这篇课文吧。那么修鞋姑娘到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激发学生只要认真学习这篇课文,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这样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努力转变“差生”

创意法教育提出:“最差”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学生。所谓“最差”的学生是指在老师的标准答案里他(她)是“最差”或在学习成绩上他(她)是“最差”。俗话说:“人无完人;最好的草场有瘦牛,最差的草场有肥牛。”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好。同样,一个人也不可能样样都差。他(她)在某一方面是“最差”,可能在另一方面是“最好”,所以我们作为祖国人才的教育者,在看问题时,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要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万事不是绝对的,而是会在某一方面是好的。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让“差生”发挥自己的闪光点,这样才是把“最差”的学生转变成为“最好”的学生,特别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我在教学科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修鞋姑娘》这篇文章时,在激发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时,寻找机会让“差生”发挥自己的闪光点,学生读到了五年级,经过几年的积累,百分之百的同学都认识写记叙文的六个要素。笔者就根据课文要学习的最基础的知识写记叙文中的六个要素,让学生学习“最差”学生回答。当他(她)答对时,笔者也不失良机鼓励他(她),表扬他(她),人之常情,一个人得到表扬后一定会努力地做好,博得更多的表扬。这样我就把学习上“最差”的学生转变成为“最好”的学生。

三、巧设问题情境,让优秀生勇往直前

创意法教育认为:“最好”的学生也可能是“最差”的学生。为什么“最好”的学生是“最差”的学生呢?其一是说,最好的学生不可能样样最好,可能会在某方面最差。我们常常发现学习好的学生善于思考,听老师讲课,学习差的学生善于动手,诡辩能力强,爱讲话。其二是说人会转变的,“最差”的学生会转变成为“最好”的学生。同样,“最好”的学生不注意也会转变成为“最差”的学生,曾经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注意班上的学生,防止他们有骄傲的情绪,我们要善于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勇往直前。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修鞋姑娘》这篇文章时,有意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如何运用人物形象描写和对话描写来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全班“最好”的学生回答。有的可能回答不出来。因为“最好”的学生不可能样样最好。设置这样的障碍目的在让优秀生不会自高自大,骄傲自满。让优秀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但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也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四、实施课堂均衡发展,营造课堂和谐的气氛

创意法教育认为:“最差”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就是“最差”的学生。即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实质就是提倡课堂教学的均衡发展。素质教育也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而我们党十七大会议也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实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这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这就是创意法教育的要求。具体来说,在学习目标上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程度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求其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理论;对中等生在此基础上熟悉和运用这些方法和理论,对优秀生要让他们去探索和讨论一些更加深奥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助合作的活动中,通过利用学生能力的好与差的搭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全部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讨论方式。一般在小组的讨论中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这样达到人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错了,可以让中等生补充说完整,最后由优秀生进行概括总结,使各层次的学生都照顾得到。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人人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营造了课堂和谐的气氛。

创客教育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创新意识 科学课程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改”的全面推展,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引导学生努力去探索、思考,使学生的知识能迁移,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让学生不仅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具有学习科学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科学课程教育中的创新

创新意识属于心理范畴;“创新”低于“创造”,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最低层面;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创新性的潜在意识;具有联想、想象、幻想等发展性思维特性。

小学生的创新,只要是创作自己从未见过、听过或接触过的东西的行为,而不是模仿抄袭别人的,都可视为创新。也可以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难题后想出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尽管这对老师来说可能是早已熟悉的,但对小学生来说却是新的、独特的、有意义的、有发展价值或甚至具有社会价值的,这也是创新。可以具体地表现为一条建设性的提议,一个新点子,一种新设想,一种新方法、一个小发明,一个小创造,一个新颖的图案设计等。由此看,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指的是支撑上述外显行为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表现能力的复合体。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顺序

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让孩子们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形成“动力十认知+个性+能力”的低、中、高创新意识培养分段目标:

低段:在教师指导下,能观察、感受事物的表面现象,萌发创新兴趣。经启发,讨论,能独立理解和解决问题,激励创新欲望;

例如三年级科学《水和水蒸气》一课中。老师可先用水板书“水”,接着让学生观察“水”字的消失过程,从而体验到水变成水蒸气的神奇。在这样直观地感受体验中,学生会说出生活中很多水变成水蒸气的例子(如早晨的露珠,下雨后的水坑,洗脸的毛巾等),只是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已。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让水蒸发的快一些,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这就能启到萌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励学生的创新欲望的效果。

中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创新志向,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书本和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爱好。

例如在五年级科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中,先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大胆推测,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并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太阳与地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变化,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在寻找不到最合理的解释时,能联想到可以借助其他手段(卫星拍摄图片、天文望远镜观察、上网查阅等),去得到最合理的解释。

高段:掌握多种学习科学的方法,全方位观察事物,落实创新意图,提高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个人的兴趣特长。

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要定期开展科技节活动。按年龄段,低年级的班级开展纸贴画、布贴画、植物贴画等制作;中年级的班级开展“水火箭”、孔明灯、直升机模型制作;高年级的班级开展舰船模型、橡筋动力飞机模型制作,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校园科技文化生活。从而让科技节这项: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又能提高学生自身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科学课程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1.深入挖掘和张扬科学课程中的创新教育。

例如五年级科学“空气热胀冷缩”一课中,可以先让学生从生活的经历入手,抛出问题:“乒乓球不小心被压扁,你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思考。可是空气是看不到,怎样抓住这无形的东西来实验呢?学生花招百出,有人想用气球装空气,有的想用袋子,还有的想到了瓶子。可是这些抓住的空气要如何验证热胀冷缩呢?有的同学想到了在气球上画一条线,再将气球放入热水中,如果气球内的空气会膨胀,线条会变宽;有的想在袋子内装少量空气,如果空气热胀冷缩,则放入热水中袋子会膨胀;有的想到了在瓶子上套一个气球,如果瓶内的空气会膨胀,则瓶子放入热水中气球会变大。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其实学生的思维是创新的,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他想要探究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老师要改变角色,做一个引路人,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空间,应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究欲望。

2.积极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创新学习的欲望,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一方面“引诱”和“迫使”无创造需要者“卷入”创造活动,形成尝试创新的心理意向,另一方面使具有主体自我表现、创造求新需要的学生形成明确的创新动机。

例如在上《给冷水加热》这一课时,学生对装冷水的袋子加热后会浮起来进行猜测。有的认为是冷水受热后变轻了,有的认为是受热后体积变大了。甚至有的夸张的认为是热水中的水蒸气将冷水包给推到水面来。面对学生种种的猜想,无论是合理的,还是荒诞的,都不能表现出对学生猜测的否定。而应该夸奖“每一个敢像科学家一样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这会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欲望,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等,迁移学科知识方法,解决生活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创新。

比如在学完《磁体有磁性》一课后,同学们懂得利用磁铁在不碰水的情况下将掉入水杯中的回形针取出来;还有懂得设计两块磁铁抹布来擦洗窗户等。

总而言之,在科学课程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潜在于学生身上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做一个“做中学”、“学以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柴西琴.《对创新探究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2]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义务教育课程标;实验教科书(科学)2001浙江教育出版社

[4]A.F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11

创客教育的意义范文3

一、玩着学

现代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商的高低,还受到"情感智商"的制约与影响。"情商"( EQ )是相对于"智商"( IQ )而言的。过去,人们仅依据"智商"测试来判断人的素质。但事实证明"智商"高低与人的成功与否难以划上等号。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还应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促进个体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少年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针对中学生的这一天性,笔者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玩”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到,能看的让他们看到,能摸的让他们摸到,能尝的让他们尝到,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样,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不仅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而且学得快、记得牢,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唱着学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重视直接经验是其中的一种表现。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少年心里特征来讲,中学生在唱歌时,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会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从而产生兴奋情绪。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很大程度地运用了英文歌曲和歌谣,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为英语学习创造了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歌曲和歌谣的作用,让它们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呢?

首先,要对课本上的歌曲进行教唱,同时选教一些国内外旋律优美、广泛流行、容易上口且受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并配上动作,如《Happy New Year》,《Yesterday once more》等。学生在初学阶段就能唱出一首首英文歌,这无疑为他们的学习增添了较多的乐趣,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语感,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要利用歌曲对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正确的“迁移”。如,在《This is an apple》这首歌中,就能“迁移”到学生学过的多个英语基本句型,如,“This is …”“That is …”“It’s…”“You’re…”等。这样,上课提问时,学生自然会联想到歌曲中有关的句式。

最后,教师可在教学中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用所学句型、词汇创造性地编歌曲,尽量克服学生对较难知识所产生的畏惧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在教唱过程中,教师还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表演,然后从中选出形象动作让大家模仿,从而使学生在唱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单词和句子。

三、赛着学

心理学认为:中学生好胜心强,求成功欲望强烈。应该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进行竞赛,将“任务型”教学溶入其中,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手段。竞赛的方式很多,像“开火车、接龙游戏、脱口秀、小组朗诵赛、小组表演赛”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教师还可提出各种疑难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竞赛,这样,在竞赛中,既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大胆地交流各自的看法,从而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也得到进一步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意识、胆怯等不良心理素质,从而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创客教育的意义范文4

一、“企业预备役”教育理念

企业预备役,区别于作为企业补充人员的“企业预备队”,是在真实环境中训练过,随时可以定岗工作的人员群体。而“企业预备役”则是为企业某一部门或全部生产流程中能够随时顶岗生产的团队,且只需简单培训后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企业预备役”教育理念是一种高校与企业的校企新合作,有效实现了企业用人战略储备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即学生在校期间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从个人定岗实习到团队包岗实习,甚至是形成创业团队。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就是坚持“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兴一份产业,创一个品牌”的专业建设原则,坚定不移地走“学校品牌靠专业,办学经费靠产业”的创业型大学建设之路。学院围绕产业开专业,教师依托专业办企业,变“消耗性的实习教学”为“经营性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用独立创业带动岗位创业,实现了“企业预备役”的教育理念的实际应用。

二、以“企业预备役”教育理念的创业基础课程建设

以“企业预备役”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教学目标相结合,探寻更加符合应用性职业型学生需求的新型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目标,更好地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服务,充分彰显创业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为实现学生能团队包岗实习或创业,创业基础课程“以职业荣誉感为切入点,以提高职业精神为主线,以岗位创业训练为重点”为目标定位,同时依托学院各的专业经济实体,共享校园全真创业实战平台,努力构建全程体认创业基础课程。

学院积极探索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教学原则,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长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以社团为载体、以真实职业环境为背景”的创业教育体系,“分享创意,培育创客,鼓励创新,实践创业”,组织开展了创业体验、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学院创业氛围浓厚,师生创业活跃,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实践者。

(一)以实践为载体,激发创业热情,培养职业荣誉感。

1.激发创业热情

课程内容方面,创业理论课部分以“教学围绕社会、专业、学生实际”的原则设计专题教学,利用晚自习时间灵活机动上课。在基础理论课上,为避免学生单纯学习枯燥的理论创业知识,在每次课中授课者让在校生本人穿插讲述和课程内容相符的学生创业案例,让学生感到创业是切实可行的,又能给学生提供交流创业经验的平台。创业实践课部分,让学生菜单式选择,注重学生的创业体验引导。

考核方式方面,部门教师集学院创业团队之力开发了校本手册《创业基础学习手册》注重理论必修和实践选修模式,这种破常规、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深受学生欢迎。

2.感悟创业精神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创业教育,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鼓励同学们寻求创业机会,践行学院“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理念,职业发展中心组织举办了“创业榜样”励志故事分享会活动,每年有近500人参与,并从中选拔10名选手入围决赛,讲述名人创业故事及自己身边人的创业案例。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斗志,点燃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活动积极推动了大学生勇于实践、挑战自我,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创业缺少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利用学院提供的机会努力锻炼提高自己,在创新、创业、创品牌的道路上前行。

3.交流创业心得

每学期,学院都会请我校优秀毕业生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获得者开办创业讲坛,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并提供平台让学长与学生互相交流创业心得。

4.提升创业能力

为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营造创业氛围,我们与学生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创业能力体验活动――“奔跑吧,合伙人”。该活动模拟了现在热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和“急速前进”。活动以跑步活动为主线,分为考察创业者对环境认知度的“诗歌寻找学院方位”、体验创业者细心做事能力的“学院寻宝”、体验团队成员分配及创业耐力的“铁人三项”、考核创业者细心及方向感的“奔向大金山”、体验创业者沟通能力的“寻人围圈踢毽子”及考核创业者营销和经营能力的“中环销售大比拼”6个环节。根据活动规则,每个团队的同学在活动中只带20元钱,以让大家体验想要做一个创业者,必须具有理财能力。此次活动每个环节都简单而富有趣味性,小组成员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在活动中感悟创业者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能通过体验式的活动体会到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责任心、事业心、守信誉;能力素质: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交际能力、营销能力;知识素质: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行业相关知识;心理素质:自信心、独立性、坚韧性、敢为性、克制性、适应性;身体素质:身体健康、体力充沛、经历旺盛。参加上述活动相比课上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体会更加深刻。

5.调研创业项目

为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普及创业知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创业前期调研、行业调研,为学生第四学期(寒假社会实践)创业活动引路。学院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创业项目调研大赛”。

决赛规则融入了抽签、抢分、PK等元素。决赛分为调研陈述和团队PK两个环节进行,其中汇报内容70%、PPT制作4%、团队形象10%,其余16%为抢分,即在每个组汇报后设置抢分环节,由对抗组对汇报组进行提问。汇报组回答完毕后,除汇报和对抗小组之外的其他小组,可以通过抢答器抢得一次提问机会,最多可有两组抢得提问机会。每次提问和回答的小组可抢得0-2分。8个小组汇报结束后,最高可抢得16分。在2个小时的创业项目汇报和现场团队PK两个环节中,各创业项目团队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充分展示自己经过调研得出的创业项目及其市场前景。

从方案下达到赛前辅导直至决赛,需2个月时间。每个参赛团队在各系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项目调研活动,不仅学习了调研课程,而且进一步培养了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今后,学院将加强专业教师对不同阶段学生活动的指导,为实现“企业预备役”的团队培养目标不断努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6.规划创业蓝图

我院每年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学院的创业团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经系推荐和组织作品初赛、复赛选拔,晋级决赛。

创业计划大赛旨在为搭建学生展示成长平台、投融资对接平台,发现学生创业创新人才,为我院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推动学生创业成果的有效转化,激发全社会关心学生创业创新的热情,为企业提供创意支持。学生在活动中设计了创业计划,企业创意阶段的学生能够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今后企业的创业计划;而已经进行创业的团队,调研时能够增强自己的创业信心,同时为今后团队的发展考虑更加全面。

(二)以学长为引领,组建创业团队,提升创业竞争力。

创客教育的意义范文5

可是美术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极少有学生能真正地创造性地创作美术作品,绝大多数学生应付了之,部分学生甚至不完成作业。随着学龄段的增加,学生不喜欢画画的人数越多,很多学生觉得学习美术有难度,很难从中获得成就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呢?在阅读了《教育走向生本》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心态。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我最关注学生的结果――美术作业,总希望每个学生的作业有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和谐的色彩。对于不符合这些要求的作品,总希望学生这儿添一点,那儿改一点。添来改去,消磨的是学生的美术热情,效果也并不好。那么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不是培养造就画家、雕刻家,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能力的人。

一、美术课程学习应尊重学生现有的生命状态

生本教育的最终效能是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儿童的独立个性,培养儿童完美的人格。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我觉得,承认学生的差异,欣赏学生的差异,尊重和理解学生现有的美术水准,就是高度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美术是一种灵性教育,每个孩子的美术天赋明显不同,我们不能像做数学题一样教给学生相同的思维方法,甚至是标准的答案。有些孩子擅长构图,有些孩子擅长涂色,有些孩子擅长想象。现在,只要学生在本子上留下美术痕迹,不管画面是否精美,我都会及时肯定孩子。

三年级五班的钱伟斌,平时的作业本上只勾线,明明带着蜡笔却从不涂色。我建议他涂上颜色会更好看。他对我说:“我就喜欢勾线,不喜欢涂颜色。”那好吧,我就从他的勾线中发现他作品的闪光点,倾听一下他创作的想法。比如画《风》的那一刻,他用线条表现了乌云来了,龙卷风夹杂着闪电来了,两棵柳树上的小鸟焦急地抬着头在叫唤。他对我说:“龙卷风来了,把房子的卷走了。房子旁边的树上,小鸟在叫‘救命!’‘救命!’”虽然没有色彩,却画出了紧张的气氛,画面很有动感。我给这幅作品批了一个优秀,钱伟斌竟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想如果我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潜能,那么,我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维持学生现有的灵性和对美术的热忱,以待学生今后更大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事实证明,我这种看似降低要求的做法,并没有降低学生作业的水准,许多学生变得肯画了,敢画了,想画了。最明显是作业收得齐多了。

二、美术课程学习应催发自我实现的萌芽

美术课程教育,首先要抓住与学生个人向往自我实现的理想有重大联系的活动,当他们还没有足够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和表达思想时,他们就会借绘画来发挥他们的意念,表达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英国学者赫・伯特・里德认为学童们用绘画作为自我表现的方式,有助于消除孩子表现欲望上的压抑感,让孩子更积极地表现自己。在学生的绘画当中,即使表达的意图显得模糊,但也可以从中看到孩子们是把别人难以介入的、各人不同的自由价值观作为目标的。

三年级八班有个叫冯定康的孩子,平时课上的规则意识较差,经常搞点小破坏。一次在写生课上,请孩子们写生画我,大家都很兴奋。作为模特,笔直地坐着,不舒服时动一下身体,却引来了冯定康的抗议:“老师,你一动我看到的就不一样了,你坚持一下!”看来今天这孩子画得很认真呢。下课了,只见他拿着画本来给我看:“老师,不好意思,把你画得太丑了。”我一看,可不是,金毛狮王般的。但是,他的画风非常自由。“没关系的,你不是把老师的特点画出来了吗?你瞧,戴着眼睛,头发黄黄的,嘴巴也挺大的。老师感觉你这幅画还有点外国儿童画的感觉。”“那我可以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看吗?”“当然可以啊!”第二天上班,一经过八班门口,冯定康就冲出来,“老师,我昨天回家又修改了一下,你看怎么样?我以后可以参加你的画画组吗?”“只要你每次画画都像这次作业一样,我非常欢迎你参加。”现在的冯定康可是美术积极分子哦!

教师接受和理解孩子的这种价值观,并持续稳定地加以指导,孩子没有压抑的自我表现,就会催发积极进取的自我表现的萌芽。对于教育而言这是何等的珍贵。

三、美术课程学习应引导自主的表现活动

对孩子们的艺术表现不能仅仅看作是单纯的本能欲望,而应该不断提高他们表现活动的品质,使其更富有感彩。教师应积极地设法排除在表现方面上的种种不适当动机,引导学生更加健康地投入自主的表现活动。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只在于作品完成的结果如何,而应学会如何观察具体的事物,接触表现的材料和用具,悉心选择表现方法。换句话说,美术学习的过程就是目的所在。

在一次集体户外写生过程中,有一个学生要求我说:“老师,我不会画,您替我画它吧。”我感到十分惊讶。“是的,画给我们看看吧。”其他学生也一同请求。我解释说:“那它将是我以自己的方式画的画。大家应该凭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手和脑来画它、美化它。即使你画的线是歪的,画的房子是斜的,但是自己通过观察画出来的,那才是真正的画。”之后,我又讲述了一些基本画法。于是,学生们便尝试着画了起来……

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说:“在美术教育中,美术只是被用来作为达到目的的一个工具,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性的程序来使人们更富有创造性,而不问此一创造性将会使用在何处。”由于年龄的不同,学生的技巧和理解力都有一定的差别。这不是因为他们的绘画能力、天分和手眼协调性发展的不同造成的,而是学生对所见物的解释不同,其实经验是绘画能力的一大部分。根据J・P・吉尔福德的观点:“致力于某种创造性思维所包含的技巧练习会增加能力。”关于儿童绘画与其知觉水平的关系,罗恩菲德说:“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直接体验,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与杜威的“在做中学”的观点完全相同,与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一脉相承。

四、美术课程应为个性的开发提供方向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也是世界上创造教育的最早探索者之一。在他看来,创造教育就其性质来说,是打倒传统教育的现代教育。郭思乐的主体性教学,布鲁纳的发现性教学,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都包含十分丰富的创造教育的成分。

创造教育首先强调直觉思维教育。直觉就是“直接了解或认知”。在儿童绘画时,感性认识就得凭直觉。通常,学生都有一种“不教自明”的直觉理解力。当学生们面对色彩缤纷的大自然时,心中总有难以表现的完整的意境。教师应善于利用与发挥学生的直觉能力,通过目光去比较、体察和领会。其次,创造教育应重视创造性思维训练。小孩子的思维自由度远较成人大,他们的思维无拘束,没有框框,从他们的画中可以看出这点。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一种激扬生命的教学氛围,使受教育者得以自由地、积极地学习思考。只有这样,潜在的创造力才有可能充分地挖掘出来。

美术课程中的想象画创作可以训练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儿童在创造想象画时,常常有新鲜怪异的形象出现,教师不能抹杀它,而应尽量接近它、理解它,从而才能起到指引他的作用。在创造性的生本教育学习过程中,应遵循民主性原则、保护个性发展的原则、直观原则,自始至终地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命发展为主,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设计和引导。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天生的计算者,是天生的艺术欣赏者和实践者。也许当前学校教育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生本教育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激动和快慰,我的美术课程学习让学生有了思想的自由和快乐。课堂上我不会责备学生那规范外的作业,我会静静地品味着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课外我会带他们到大自然去用他们的心灵感悟纯净。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在品味中我总有新的发现――那孩子们流露出的鲜活的创造力。

创客教育的意义范文6

一、政治课创新教学的涵义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问的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基础知识;自主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思想道德品质和竞争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新情况、解决问题;敢于“标准立异”,不断质疑,向“真理”挑战,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不断向前推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引路而不是包办;是鼓励而不是呵斥。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始终是知识的主人。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态的运用能力来推动静态知识进行循环,真正让“知识就是力量”产生良性循环。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一定教学环境和资源,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进行活动所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教学组合方式或教学结构。由此可见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总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主张、理论倾向和理论依据作为支撑;由诸要素有机组合的方式。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教学模式使用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它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我们的组织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按客观规律办事,认真分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好三对关系: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2、有效性原则。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考虑我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考虑教学资源的实际条件,考虑学生的实际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有效可行的模式,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一定的政治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3、目的性原则。教学模式应该为教学目的服务。目的性原则是教学活动总的指导原则,一切教学模式都应服从于、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为实现总体的教育目标服务。在政治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该模式的组成要素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与教学目的的关系,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4、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也称开放性原则或发展性原则。创新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高中政治教学模式需要在遵循科学性、有效性和目的性原则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更好地完成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任务,并在创新模式的潜移默化作用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学习成绩好坏、能力层次高下,都给予他们公平竞争、创造性尝试的机会,要鼓励和称赞学生富于创意、别出新裁的念头和思想。要学会以“正信息”激励学生,使学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激情,渴望成功。

2、进行扩散性提问,突破思维定式。不少学者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思考方法作为思维方式,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智力价值。科学思维方式比某种专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维“开窍”的机遇,教师提出的问题,追求的目标不应是得到一个惟一正确的答案,而应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地独创性地去思考、去探索。如学完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课时,要引导学生梳理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