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文化室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级文化室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级文化室的作用

村级文化室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园林绿化

成本管理 意义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48-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园林绿化项目不断增多,造成管理跨度大,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一个得到行内认可的高质量园林绿化工程,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管理等方面来说,相互协调、沟通以及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高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是园林绿化工作发展的立足之本。

1、园林绿化施工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1绿化施工未完全按标准执行

由于绿化施工的投资者、设计者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对绿化施工概念认识的多元化,相关政府部门无法实地进行掌控,结果使得一些绿化工程,比如大型工业园的绿化、住宅区得绿化等,土地开发商一边要尽力完成规划部门要求的30%绿地率的标准,一边要满足人们对于绿化的时尚要求,若要提高其开发地产的价钱,就不得不进行园林绿化工程,但有些开发商为了节约投资,降低成本,不顾及绿化的整体效果,无规划的让所开发地绿起来。不经过专门绿化设计单位的设计便横空出世,景象不仅差,绿化品味也十分的底下。

1.2绿化施工规范性较差

从政策方面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强制性田块较少,经常会出现:强栽强种,完全不顾及土壤对于施工的要求;树木种后也不及时施肥,只要还是绿色能看就行等等。这样不规范的施工只重视完工后的景观效果,而对于完工后要出现的问题却一再忽视,这为后期景观维护埋下了难以想象的苦果。

1.3绿化施工队技术层次不齐,无法体现园林绿化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园林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搭建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具有很高的严谨性,虽然施工技术不要求很强,但要求对绿化工程设计者的设计有极强的领悟能力。基于技术要求不高这个特点,越来越多的个体施工队伍涌入绿化施工的行业中来,对于绿化施工的误解也越来越深,认为绿化施工工程就是种种花、栽栽树、铺铺草等。其实不然,绿化施工讲究的是施工,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绿化工程需要设计者和施工者共同完成,不仅需要设计者设计出有创意的设计图纸,更需要一支精良的施工队伍。

1.4园林绿化施工项目中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

社会各行各业激烈竞争,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要想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其关键就在于能否提供高标准、高质量且低成本的园林绿化产品。就当前市场情况来看,多数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1.4.1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

成本管理的主要执行人是施工组织和采购者。很多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简单地把项目的成本管理大权赋予项目成本管理主任或者是财会人员。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各个环节相互分裂,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材料采购人员只负责采购材料,施工人员只负责工程进度,这看似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其实造成了成本上升。

1.4.2缺少成本控制的标准

由于工程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对外招商的符号,各个工程间的规模、施工环境均不相同,其成本也同。不能简单的将所有成本都定在同一标准,而忽略了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既不能简单的遵循规章制度,也不能刻板的按照目标成本去施工。其结果不是工程质量差就是工程毫无创意。

1.4.3对于园林绿化施工程组织人员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如今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竞争相当激烈,但是激烈竞争下也提供了“能者上”的机会。将责任和利益结合的原则,奖惩分明,将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大势。很多企业为了节省在员工身上的奖励经费,导致出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常规局面,奖罚不分明,这会导致认真干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而不认真的工作人员得过且过的心态让工程质量无法提高,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必然导致了成本管理工作的艰难。

2、园林绿化施工成本管理要遵循开源节流原则

对于园林绿化施工成本管理,最佳解决方案是既开源又节流,两者中只做一个都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起码不会将成本降到最佳程度。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工程合同所规定的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目标,对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的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以保证工程质量。在明确施工质量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控制方法、质量措施、控制要点,编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监督施工质量以及及时查对在施工中是否按照设计图以及施工规范施工,要验评施工是否符合测评标准;加强调控,监督合同履行情况,保证工程顺利达到预期质量目标,在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也要根据工程实际进行成本管理监控,做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1认真和工程设计者沟通交流

无论是建筑业还是园林绿化业,都必须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设计图是设计单位按照开发商的要求以及工程所在地的天然地理环境设计的,设计图融入了很多设计者的主观意向,设计者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设计图纸,极少会和工单位沟通,不仅不会考虑施工单位,更甚至会给施工单位出难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在满足用户的要求和保证工程进度的情况下,多和设计者沟通和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在得到用户和设计者的同意后,修改设计图,同时根据新图纸办理材料的增减。

在研究设计图的时候,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施工难度较高的地方,还要更加认真去审图。再者就是要从方便施工的角度去审图,这样既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又能降低成本,创造更高的价值。

2.2加大对合同预算管理的力度,清晰施工中各类预算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重点加大对合同预算的管理,在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后,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成本费用,将其纳入施工预算。在相关政策规定的允许下,将每个细小环节的费用考虑到预算中。以免施工中出现突然事件,加大了施工成本,这个做法并不是十分周全的,要杜绝以考虑周全为借口的高估预算以及重复预算等。

将合同中规定的“不确定”项目列入增加预算的部分。一般来说,按照施工设计图和预算定额编制的预算,是必须要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几乎没有伸缩的余地,“不确定”项目的伸缩余地则比较大,这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

3、园林绿化工程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园林绿化工程已经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而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队伍也逐渐扩大,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被众多企业所重视。项目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园林绿化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更代表了一个工程的细致程度和施工队伍的精湛技术。所以,园林绿化项目成本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园林绿化项目成本管理在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的大前提下提出的。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费用进行预算和管理,有效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园林绿化工程中成本管理涉及的面十分广泛,并贯穿到整个工程的方方面面,大到项目的中标、合同的签订,小到材料的购买,甚至包括工程完工后的各类养护作业,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

4、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作为新生代的行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和研究,这对越来越多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是机遇也是关键所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不仅仅是要一个居住地点,更对居住环境、办公环境有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融入自然因素,将自然、人文、艺术、时尚相结合。在繁重的生存压力和琐碎的生活下,希望通过园林绿化工程得到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放松。简单的园林绿化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居住和办公环境。这是现代人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外在要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也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成本管理方面做出努力,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工程的质量,让更多的人接受园林绿化工程,也使园林绿化工程向更深更好的方面发展,突出园林绿化工程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甘永力./J、议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J].沿海企业与

科技,2009(7):161.163.

[2]林爵平.园林大树移植与管护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2,5

(20).

[3]谭芳丽.综述园林绿化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市场营销,

村级文化室的作用范文2

一是规范办公,打造村级政务中心。各村统一设立了“五室三点”,即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警务室和党员电教播放点、远程教育点、为民服务代办点,加快村级组织“机关化”管理步伐,实现村干部集中办公,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推动民主,打造村民议事中心。在村级活动场所开辟党务、村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设立意见箱和村干部联系电话。定期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参加政情民意互动会和议事决策会,对新农村建设、扶贫资金发放、集体土地承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决策,民主氛围更加浓厚。对重大决策事项、村“两委”民主评议及述职述廉情况、财务状况、重点工程项目、公益事业、新农村建设情况、支农惠农政策等相关内容及时进行公开,使村级工作更好地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

三是改进作风,打造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了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保证一个周至少有3天以上的时间有村干部在活动室值班,接待上级组织检查、群众来访,帮助群众代办证件、证明,使村干部在处理日常事务中不断地改进作风,提高素质。普遍建立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并统一制作成牌子上墙,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干部服务帮到底”。

村级文化室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村级文化;花果村;文化需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67-02

宁乡灰汤镇,位于县城西南部,总面积48平方公里,境内的灰汤温泉是我国三大著名高温复合温泉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我县一大旅游品牌,成为集医疗、康复、培训、会议、商务、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灰汤镇花果村,位于镇西南部,全村面积约四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00人,分为20个村民小组,随着灰汤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纯收已达12000元左右。物质生活的改善不仅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也激发了他们对文化生活新的更高的渴求,然而,目前村级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与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求不对称、不协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现状,是落实科学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一、花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存在着投入不够足、设施不够齐,文化人才梯队量少质差等难题,而村一级的文化建设又是难题中的难题,至今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具体到花果村来说:

(一)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全村仅有一个活动中心,为村部所在地,由于年代久远,设施陈旧,没有一个图书室、阅览室,也没有一个电教中心,20个村民小组里只有一个健身苑点,健身器材十件不到,文化设施相当薄弱。近年来,灰汤镇域经济的的发展红红火火,土地寸土如金,而群众想在本村搞一个健身点、文化活动室却找不到地方。

(二)文化骨干缺失,文化活动单一

村级文化建设缺乏领头人,就花果村而言,真正专职搞文化的村干部没有,而且由于目前的现状是等上面拨款、等上面建设,村里面自主搞文化的意识淡薄,另外,由 于农村人才的流动,部分有一定特长的人都进入城镇或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有的文化骨干由于年龄较大,已没有能力来做这些工作。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走向小康,空闲时间增多,加之对文化意识的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也渴望像城里人那样,有一些高雅的文化活动,但现在村上只是春节期间组织大型龙狮表演外,平常几乎少有什么文化活动。原来已有的农村电影放映队,现在大都销声匿迹,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农民每年用于订阅书刊、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几乎为零,许多农民一年到头难得看到一场电影,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主要是扑克、麻将、纸牌。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较少,文化活动单一。

(三)群众追求文化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文化需求越来越高

新时代的农民群众解决温饱之后,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群众文化需求逐年增大。就花果村言,该村有一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龙灯庙会队伍,这是一个纪念关公的大型庙会活动,传承已有上百年历史,除了春节的舞龙耍狮以及每年的5月13日都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以外,每年还会不定期的组织各种活动,宣传国家政策、倡导文明新风。可以说,每年的活动都很热闹,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活动组织者还会把活动筹集的部分资金用于搭建戏台、修建关帝庙、资助村里困难群众,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和一定影响力。但由于经费不足,活动场所受限,缺乏文化能人将之打造成一支文化的品牌,影响力还只是局限在本镇。

(四)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群体分层明显,活动积极性出现年龄差异

农村节日文化活动,青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相对较差,主要是部分老年人和少部分中年人参与。现在农村的青年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比较多,见识广,农村传统的文化节目无法对他们产生吸引力,而现在针对农村新生代农民创作适合他们文口的文艺节目在当前基本上都是空白,因此,农民对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呈现出年龄差异。

二、目前村级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镇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在目前的政绩目标考核驱使下,乡镇政府热衷于抓经济建设,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有了钱,就一切都好办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忽视了文化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往往是经济当主角,文化作配角,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而就部分村级干部而言,对村级文化建设意识就更为淡薄,认识也比较狭义,认为文化是村民个人的事,文化活动无非就是看看电视打打牌而已,而且文化产业的投入大而见效周期长,对于经济也没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村级文化工作基本上处于等、靠、要状态,对于群众自发的文化热情和潜力未能很好的加以引导和扶持。

(二)村级文化经费投入有限,村级文化设施不够普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成了产业,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比重明显偏低,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这块难以顾及;乡(镇)经费本来就困难,没有精力来办群众文化;农村集体经济所剩无几,无法投入文化活动;社会捐助缺乏必要的投入机制,有钱不愿投入,使农村文化经费十分匮乏。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乡村文化设施不够普及。比如,在城市间的各类社区、街道、居民小区、公共活动场所等都普遍设有公共健身器械、娱乐设施或图书馆、文化馆等,而在乡村,除了乡镇集镇区可能存在上述文化设施,广大的农居村庄拥有量就屈指可数了。

(三)基层文化还缺乏带头人,文化梯队建设也比较滞后

在现在的农村,有兴趣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村民数量相对较多,但由于大多数农民没有相应的技能,同时又没有能够对村民进行组织和培训的农村文化能人,导致农村组织活动很难开展。而且由于文化的表现形式单一,青年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多优秀的传统项目未能得到很好的传承,文化梯队建设就相对滞后。

三、加强农村村级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村级文化事业的认识

村级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加强村级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客观要求,为构建和谐农村中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作用。同时,村级文化建设也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农村干部必须切实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事业,转变“先经济发展后文化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同心协力,在组织、政策、经费、人员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结合当地特色优势,推进村级文化建设

要使农村文化建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必须抓好自身特色。然而文化建设只有与当地特色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更显得文化艺术的魅力。农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参差不齐,欣赏艺术的水平相对较低,把文化建设与当地特色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吸引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和参与文化活动,提高实际效果。就灰汤花果村而言,灰汤的温泉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吸引了省内外的很多游客,而花果村处于灰汤发展的第二梯队,抓住这一机遇发展旅游特色村,如大力发展农村工艺品制造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村演艺业等,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上台阶、上品位。 这样可以提高村级文化建设的含金量,又增强文化建设的实用价值;既为发展旅游业服务,又展示农村文化事业的力量和魅力,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三)服务群众兴趣爱好,发展村级文化建设

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这本身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农村文化建设归根结底要以群众喜欢不喜欢、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换言之,搞好这项工作不能叫群众来适应文化建设,而要文化建设来适应群众。比如:农民关心的事情是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发家致富,那么村级文化建设就要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村级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另外还可以根据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流动性大、外出务工人员多等实际情况,利用群众在家空间、劳动休息空间等抓村级文化建设。在文化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村级文化不能单单认为是从外面请演员唱唱戏、跳跳舞,它也可以是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也可以是村级文化;可以是文体活动;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国际的。在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宣传窗、书报栏的宣传,可以是广场演出、卡拉OK比赛,趣味体育竞赛等等。只有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农村文化的内涵和水准,才能充分调动各个年龄阶层的农民群众参与。

(四)灵活资金投入方式,创新村级文化建设

村级文化室的作用范文4

一、基本情况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88个农民文艺团队,4个社区艺术团,19个农民文化示范户,2个农家书屋。

2、综合文化站基础设施。

(1)XX年新建综合文化站6个。新营站占地XX平方米,建筑面积257平方米;红耀站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7平方米;什字站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7平方米;西滩站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7平方米;王民站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火石寨站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7平方米。

(2)XX至XX年先后建在乡(镇)政府院内的文化站有:硝河站50平方米,平峰镇站80平方米,将台乡站100平方米,吉强镇站100平方米,兴隆镇站73平方米。

(3)XX年以前建的独门独院的文化站有:沙沟站(XX年)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马建站(XX年)占地260平方米,建筑面积181平方米;马莲站(XX年)占地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平方米;苏堡站(1999年)占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白崖站(1998年)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191平方米;偏城(1998年)占地848平方米,建筑面积165平方米。

(4)已拆除无站舍的有兴坪乡站、田坪乡站。

3、文化站人员现状

全县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有91人。其中男81人,女10人;干部8人,工人83人;回族36人,汉族55人;大专以上学历28人,中专及高中48人,初中15人。技术职称:中级1人,初级34人。在岗80人,离岗退养11人。50岁以上42人。

4、村文化室基础设施。

全县有村文化室(党员活动室)306个。标准化建设的活动室88个,总面积7920平方米。组织部门给306个村活动室均配有电教设备、桌凳等,文化部门配备娱乐活动设施的活动室10个。

全县原有农民文艺团队(村社戏班子)169个,皮影戏班7家,现在正常活动的农民文艺团队88个(包括1家皮影戏班)。XX年以后县城成立社区艺术团4个,建立19个农民文化示范户,2个农家书屋。文化部门给予扶持配发设施器材的农民文艺团队8个,文化示范户19个,农家书屋2个。

二、农村文化工作情况

全县农村文化机构健全,乡镇有专职工作人员,村室有兼职人员。

XX年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举办较大型的群众文体活动总计206次。活动次数最多的吉强站16次,将台站15次,最少的田坪站、新营站、硝河站、什字站、火石寨站8次。举办科普文化培训班总计121次,5901人(次),最多的8次,分别是吉强站、兴平站、将台站、硝河站、兴隆站、火石寨站、沙沟站、偏城站,最少的4次,分别是红耀站、田坪站、马建站、苏堡站。全县19个综合文化站阵地活动均在240天以上。全县306个村文化室每年活动3216次,平均活动都在10次以上。全县88个农村文艺团队年演出总计2735场(次),21个农村示范户(农家书屋)每年活动总计320次,平均活动都在16次以上。农村文化工作建立资料档案的有吉强镇、硝河乡、马建乡,其它16个乡镇均无资料档案。

三、存在的问题

1、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面积窄小,功能不全。有拆除无站所的、有破旧不堪的、有的在乡政府院内、有的地处偏僻、有的是砖木结构、有的是砖混结构,面积有大有小。兴坪站1991年建,1997年维修,占地650平方米,建筑154平方米,XX年扩建兴坪中学被拆除。田坪站1999年建,占地281平方米,建筑154平方米,XX年扩建市场被拆除。苏堡站、马莲站、白崖站、偏城站、马建站、沙沟站为独门独院砖木结构,面积都在100平方米左右。吉强站、兴隆站、将台站、平峰站、硝河站是近年新建砖混结构都在政府院内,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红耀站、新营站、火石寨站、王民站、西滩站、什字站是XX年按照自治区统一设计建设,结构、功能和使用面积都达标,但没有配套活动器材,围墙、院落没有硬化,目前还不能使用。

2、乡站的阵地和职能作用没有运用发挥

XX年全县19个乡站全部配发了数字电影设施,落实“2131”目标,只有沙沟站、火石寨站专业人员开展农村放映,其它17个乡(镇)站电影放映专业人员闲置,在社会上另聘的人员放映。乡(镇)站的活动阵地一部分出租为门市部,一部分为家属院。乡站的专业人员绝大部分被乡(镇)政府挪用包村驻队,进行其它工作。全县19个乡站都没有正常开展日常业务活动的场所。

3、农村文化工作没有纳入目标管理,指导、协调、配合不够,致使农村文化工作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近XX年来,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文化站移交到乡(镇)政府管理后,业务主管部门就很少与乡镇站取得联系。在本次调研时,乡镇领导和乡站工作人员均提出建议:一是将文化站收回文化主管部门管理,利于开展工作。二是每年部署全县文化工作时,农村文化工作要提出目标并联系指导。

4、村级文化阵地设施器材相对滞后,缺少必要的活动器材和报刊书籍,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引导不够,致使大部分文化阵地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近2年争取项目扶持村级文化室10个,文艺队8个,文化示范户(农家书屋)21个,但对其开展活动、设施的使用没有跟踪调查,致使一部分设施闲置,一部分设施流失变为私有。

5、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多头管理,资源配制等方面各主管部门关系未理顺,各唱各的调,因此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够。

6、乡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学历低。90%的人员为工人,70%的人员无专业技术职称,50岁以上的人员占50%。

四、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对农村文化工作进行分级管理,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管理指导乡级文化站,乡文化站管理指导村级文化室、文艺团队、文化示范户。

2、 将乡镇文化站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积极争取文化建设项目,建设功能齐备,面积达标的综合文化站,并陆续配套文化活动广场和舞台,改善群众文化活动条件。

3、 整合和合理配制文化资源,建设集群众业余文艺演出、体育活动、新农村信息化、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小功率发射点等综合功能的农村文化阵地,并设立专门的村级管理组织,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组织开展活动,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利用现有文化资源。

4、 村级文化室购置一定数量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方面的报刊书籍。以农村文化室为阵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延伸到村级,并坚持送戏下乡,以解决农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

5、 积极组织引导农村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和体育活动,举办较大型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活动,以激发群众参与文娱活动的热情。

6、 对农村文艺和文化方面有特长的农民组织培训,培养农村文艺、文化体育活动的骨干。

村级文化室的作用范文5

一是政府要担负起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将村级文化建设列入政府议程设置之中,加大对村级文化项目的投入。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都进行了相应的财政补贴,并通过乡镇及村自筹资金的方式,逐步构建覆盖农村、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客观地说,尽管各级政府对文化投入力度已极大提高,但经费仍十分有限,如何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能、合理配置基层文化资源与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是进行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覆盖率与利用率的问题一直很突出,有限的经费往往采用“雨露均沾”的方式下拨,在各村全面铺开。这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急需投入的村庄因经费问题无法上规模、上档次,满足不了村民的文化需求,而另一些村则资源闲置、无人过问,导致一些设施接近报废的边缘。所以笔者认为不能片面强调覆盖率,而应在考虑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做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先做大做强一些样板,再通过样板影响、辐射周边,真正解决农民文化需求问题。

二是村一级组织要转变观念,开源节流。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全省集体经济富裕的村庄并不多,绝大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仅仅来源于承包山塘水库所得,而所谓的集体经济富裕村很多也不是真栽了摇钱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征用的补偿费用。这些收入用于支付一个村的办公经费或是支付村民的福利就已捉襟见肘、疲于应付,相形之下文化支出这种似乎只是烘托气氛的东西,由于缺乏来自上面的考核与来自村民福利的压力,所以往往被排除在议程设置之外。

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发动机和指挥棒的作用。先进的村级文化建设可以为一个村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增强向心力;提供精神动力,形成凝聚力;提供智力支持,开发创造力,因此村级文化建设对各项建设的运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村干部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采用多种办法筹集资金,为村级文化建设创造条件。要充分重视人们在解决温饱奔小康进程中求知、求新、求乐的要求,积极引导,把人们的时间、精力与金钱等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活跃村级文化,丰富村民的精神家园。

三是要丰富村级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让村级文化更活跃。第一,针对农民求知愿望强烈、求知需求多元性的特点,在农村开办“乡村大课堂”,把高质量的历史文化、科技知识、子女教育、健康卫生知识和经商之道等讲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农民特别是中青年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助农民共奔小康;第二,随着网络文化在农村的兴起,文化娱乐受到农民青睐,针对农民求新、求乐的要求,办好村级网络之家、健身之家等活动室,使村级文化设施逐步吸引青壮年人的参与,一改过去仅有老年人与妇女参加的局面;第三,充分利用农村的节庆活动与传统民间文艺,深入挖掘、大力弘扬农村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

农村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淀,这些民间文化十分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与农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民间文化活动的大力开展,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吸引人、融合人、凝聚人与塑造人的目的。

四是要因地制宜,走精品路线。要搞好村级文化建设,应依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脱离现实搞指标化,而是根据各村的特点设立适合本村的文化活动,不能盲目跟风,造成资源的浪费。

同时要尽量培养和挖掘本村的文化亮点与特色,做到各个村庄都拥有自己的“主打产品”。

村级文化室的作用范文6

深刻领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精神,透彻分析当前形势,对于我们抓住机遇,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改革力度,多渠道、全方位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全面提升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笔者认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阵地,筑牢村级服务网底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描述,要求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为此,从直观角度上分析,国家将会对村级建设,特别是对西部地区村级建设有大的投入,必然会形成以村委会为主体和形象代表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

人口计生系统要抓住这个机会,将村级计生办,尤其是生殖健康保健服务室的阵地建设纳入其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统一规划之中,使之不断健全、完善,构建起以区(县)生殖健康中心为龙头,镇生殖健康分中心为骨干,乡生殖健康服务站为主体,村生殖健康服务室为基础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在抓好阵地建设的同时,注意村级服务室设备配置,至少要保证有床、桌、凳、避孕药具柜、人口计生宣传资料等基本物件,形成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能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环境,让广大育龄群众在接受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过程中分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

二、加速先进生育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同时还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乡风文明是各个领域、各项具体工作实现文明化的集合。就人口和计划生育而言,应着力抓好建设先进生育文化,树立文明婚育新风,这既是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在当前,重点要在“一破一立”上狠下功夫。“一破”就是尽快彻底破除“早栽秧,早挞谷,早生儿子早享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及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多子多福等几千年以来形成的传统婚育观念。“一立”就是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农村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强化宣传教育和利益导向,大力推崇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增强其荣誉感和实惠感。运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这一有效载体,唱响先进生育文化主旋律,把婚育新风真正吹进千家万户。建立起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性宣传机制,协调、动员广电、报刊、文学艺术创作等所有宣传资源,从更具深刻的角度、更加广阔的视野关注人口问题,发挥好群体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上用先进的生育文化去影响人、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给广大育龄群众以前进方向,给以精神动力,给以知识支持。

把建设先进生育文化,树立文明婚育新风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中,融入育龄群众身心,使计划生育转化为更多育龄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稳定现有的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持续、深入发展。以先进的生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通过乡风文明展现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

三、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促进管理民主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的、崭新的新农村,包含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部内容。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是新农村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