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范文1

[关键词] 管理价值观;共赢共享;历史;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9-0045-03

[作者简介] 饶颖明,江西省教育厅中招办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江西 南昌 330046)

廖 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管理。(北京 100083)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家与区域经济竞争白热化,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而残酷的市场争夺。作为引导和调节竞争和合作方向的企业管理价值观也处在深刻剧变当中。企业的竞争,滋生了价值冲突和不择手段,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企业管理如何在股东、客户、员工、合作者、社会各方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成了21世纪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崛起的环境中,在解决价值冲突、调节不同主体利益的实践中,隐隐约约催生出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更加符合时性、更能体现人与人的相互关爱和全面人本关怀的共赢共享的企业管理价值观。

一、什么是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

管理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管理的意义、管理所追求目标的总的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对管理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判断。凡是认为最有意义、最值得追求的目标,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反之,就是最无价值的东西。

企业管理价值观首先必须明确区分企业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终极价值观”是对企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终极状态的描述。而“工具价值观”则是企业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方法、途径或手段。我们常常十分关心利润、效率、公平等企业管理的工具价值,忽视了管理作为追求人类幸福的远大理想价值。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们的现实地位和利益规定了人们的价值观。这里的利益不仅是物质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围绕着利益旋转的,只有深入到利益关系和利益观,才能真正理解人们在管理价值观上的差别和对立问题。所以企业管理价值观的核心是如何处理股东、客户、员工、合作者、社会各方利益。也就是说价值的主体怎样把握自己的地位、利益、使命、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等,是管理价值观的实质和核心。

因此,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股东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利益分享机制,达到你赢我赢大家赢,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增进人类共享幸福。

二、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的历史追溯

管理作为探求做人做事的学问,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做事,即提高工作绩效,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做人,即搞好多边关系。应该说在做事提高工作绩效方面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利用人们牟利的动机和赚钱的机制,使社会财富极大涌流。在财富高度集中、一些人暴富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另一些人破产倒闭,被挤到社会边缘,贫困得无立锥之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矛盾日益加剧。因此,如何处理扭曲的社会现象,矫正只关心利润、效率等企业管理的工具价值的短视,剔除单赢和只顾一方价值实现的罪恶与弊端,是管理研究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的首倡者当属美国管理学家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实质就在于:工人和管理人员双方实行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一方面是工人和管理人员对待各自职责的态度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劳资双方相互态度的改变:从对立、斗争到合作、和平,因为只有合作才能互利。他甚至把劳资两利看作衡量一切管理的价值标准。他说,“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案,如果从长远眼光来看,不能使劳资双方都满意,如果不能表明他们的最高利益是一致的,如果不能给双方带来彻底而诚挚的合作,使他们同心协力而不是分道扬镳,那么,这种管理制度就不值一顾。”这就是泰罗科学管理哲学的精神所在。

德国的韦伯(Max Weber)于1904年发表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对基督教新教伦理作了深刻的研究,认为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韦伯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来源。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就是:人以其天职为任务,合理而系统地追求预期利润的态度,作为一种思想方式,其核心是合理性和禁欲,即通过严密的计算和使用正当方式达到预期的目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表现在经济行动中就是利用交换机会以和平方式取得利润。韦伯的这种观点被现代的许多学者称为创造性的见解而加以接受。

行为科学,使得管理者从满足被管理者的需求出发,更好地调动了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劳资双方也均由此而获益。

美国管理学者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在“价值管理”(Managing by Values)一书中,认为唯有公司的大多数股东、员工和消费者都能成功,公司才有成功的前提;为达到此“共好”(Gung Ho)的组织目标,组织必须逐步建立能为成员广泛接受的“核心信念”(Core Beliefs),并且在内部工作与外部服务上,付诸实施,成为组织的标准行为典范,才能获得真实的与全面的顾客满意。价值管理对企业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传承落实公司的远景,更能设定企业员工守则、工作信条等方法,在组织内部进行各种层面的沟通,凝聚组织、团体、团队与个人的目标成为共同信念,以增加组织成员的生活品质满意度,最终做好顾客服务,从而持续增加组织的竞争力和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

20世纪90年代英国城市大学罗尼・莱森首先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的基础型和理性型管理理念不同的发展型管理理念。莱森把管理理念作为一棵生长在土壤上的大树来描述三者的区别:从生长的土壤来看,认为基础型管理生长的土壤是古典经济学,理性型管理的土壤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型管理的土壤是浓郁的人文思想。从三者的根来看,基础型管理的根是政治经济学,理性型管理的根是行政学、行为科学,发展型管理的根是发展生物学和社会生态学。从三者的枝干看,基础型管理的枝干是追求卓越,理性型管理的枝干是成效管理,发展型管理的枝干是发展中的组织,这个组织是学习型组织。从三者的结果来看,基础型管理的结果是最终导致经济的个人化;理性型管理的结果是企业组织化;发展型管理的结果是个人、企业和社会都获得了自我实现和发展。因此,发展型管理理念不再是表现为个人对财富、成就的追求(基础型),也不完全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强调科学和理性、硬性和数量化(理性型),而是在管理中加入非理性因素,强调入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发展:管理的目的是引导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交易行为,促进企业与全球社会的相互依存;管理过程的基本要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信息、资本、设备,而是行动、思想和感情。这三个基本要素不断成长和组合的过程使管理不断优化,而承担这种成长和组合的载体是“学习型组织”。

显然,发展型管理理念首先强调的是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在未来的管理中,人不是与其他管理要素或对象一样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制度来加以管理和控制的资源客体,而是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的主体;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一种制度安排,而是与社会文化、人的愿望、激情、意志等精神特质密切相关的。管理的境界在于创造一种促进人不断学习的组织氛围,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潜力的外化,即创新,从而使人得到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其次,发展型管理理念强调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在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结构中,个人之间、组织之间、国家之间相互沟通和协作具有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能性。因此,在管理中要树立开放的观念、合作的观念、信息的观念、创新的观念、竞争与和谐统一的观念,开放才能交流与沟通,合作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掌握信息和知识,才能不断创新和完善自我,而创新才能促进人类和人自身的进化和发展;竞争是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压力和动力,竞争与合作的统一,应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发展模式。这些理论的有机综合,体现了个人、组织、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体现了管理中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赢共享共存的价值追求。

三、为什么时代呼唤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

当前就国内来说,中国企业管理价值观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些企业主一是忽视自己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负的责任,尽量逃避缴纳税收以及社保费用;二是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将包袱甩向社会;三是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四是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五是依靠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为自己谋利润;六是行贿受贿掏空国有资产,搞假破产逃避债务,通过虚假包装到市场上圈钱。

就国际来说,国与国之间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平,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在西方现代管理实践中十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在“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竞争战略,夺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压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材料的价格,套住顾客用户等一系列手段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做法。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求生存,就非要与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不可。可以说资本主义自私自利和唯利是图的牟利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企业迫切需要一种社会主义公益精神和利他思想。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企业应当与股东、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竞争对手之间应当寻求和睦相处的可能性,并将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努力扩大及开拓市场,并分享其利益。从竞争到竞合、从单赢到共赢、从独享到共享的制度安排和理念便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

四、树立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的建议

首先要建立合作共赢的管理文化。在知识经济和人格经济时代,应打破传统的“你赢――我输、你输――我赢、你输――我输”的竞争观念,树立“你赢――我赢――大家赢”的共享观。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在的团队,每一个公司,我们与合作者之间,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大家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每个人在寻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应主动考虑别人的利益,以互利、互信、互赖、合作代替独立竞争。倡导追求多赢和共同的成功。树立精诚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观念。只有通过团队精神和合作,才可能达成高目标,创造奇迹,树立开放的心态,促进资源共享、实践共享。

其次要建立共赢共享的制度。应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正式的规则,在制度框架内,每个人都能公开地自由地充分地表达和争取自己的利益,通过充分地沟通、平等地协商,通过规范程序达成利益分享方案,并且在交往双方达到互利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不损害第三者的利益,然后将利益分享方案以契约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

三是要反思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鼓励企业重新确立与现代经济和科技进步相适应的社会责任感,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而调整自己的目标取向。优秀企业的月标定位,应超越经济范畴进入伦理范畴。企业应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对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对消费者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承担责任,如果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应有的收益,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出局。企业要以正确的企业管理价值观来对待生产者问题、消费者问题、投资者问题和环境问题。企业目标应把握“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三原则。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一种共识,即面向未来的企业管理目标,是追求“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满意、社会满意”的“四满意”目标。这个目标体系,是把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体系;是把企业经济效益目标与社会效益目标联系起来,并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体系。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高境界追求,是一种不能回避的目标选择。

四是要发展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又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国际市场竞争的趋势是从竞争走向竞合,成功并不只能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也不需要熄灭别人的灯火以使自己明亮。我国企业在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企业间尤其是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国际间的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整合经济,坚持靠产品创新和服务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达到共赢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勇.管理伦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范文2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分析;探讨

0 前言

近两年来,受国际金融形势影响,政府因扩大内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供电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工程建设任务日益增加,技术和施工水平也不断提高。形势要求供电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进度和经济成本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多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地运用技术、经济及法律等工程造价控制手段,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造价的预测、优化、控制、分析、监督等,以获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建设项目最大的投资效益。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的中,检查是否按预先确定的工程造价和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1 造价控制的重点

1.1 核准工程量

工程量是编制决算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整个工程取费和计税的基础。工程量一旦不准,就会导致整个工程造价不实。审核人员要在工程决算审核前进行认真地调查和实地勘察,摸清施工情况,熟悉施工图纸和变更签证及合同等有关材料,对工程决算进行逐项审查验证。

1.2审查定额套用

在实施审查签证中应按照定额及有关工程资料进行复核,在审查定额套用时,要审查定额套用的合理性、合法性。

1.3把住材料价差调整关

对定额中和招标文件中无明确规定的材料价格,应进行市场了解,并将了解情况与承、发包双方对接。一是确定计差价的材料,不该进行调差的决不进行调差;二是按设计图纸核算定额所需材料用量或按施工实际核定用量;三是核定材料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差额以及规定应取的采购保管费和税金;四是在编制预、决算时,所取定的材料价格,是否跨期高套;五是对普通建材大批采购有必要实行实地审核程序。对于按系数法计算的材差部分,注意材差系数的变化和材差计算的基数规定,以地方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为基准。

1.4查对各种数据、票据和变更签证.核实工程造价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对于设计图纸和合同预算中没有包括而现场又实际发生的工程项目和费用。通常是通过签证的形式认可,运用谈判、协商等手段要求偿付费用。如不加强管理,势必增加工程实际投资,降低资金投资效益。所以。核定电力工程总造价既要靠对每一环节的扎实工作,又要按照定额政策据理力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工程总造价,以提高审查质量,有效地发挥审核人员对竣工决算的审查、监督作用。

1.5谨慎从审.探究合同条款的真实性、合理性

对地方矛盾协调费、技术措施费、抢工费等一般以实际发生签证计;下浮比例一般以招投标定的比例计。我国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上,是以定额管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造价管理体系。

2 存在的问题

2.1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力工程的施工企业与电力工程发包企业往往都是电力系统内部企业,因此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开做的还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照顾成分,以及关系平衡,使得招投标的竞争性没有充分体现,招投标流于形式、明招睹定、不公平竞争、条子工程、领导工程以及地方保护。

2.2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此阶段,不能严格执行基建程序以及不能认真履行合同等问题经常发生。在电力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明确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工程项目造价影响的变动因素进行约定,在合同中事先考虑造价变动因素和变动量。对设计变更和索赔处理都有说明。由于业主与承包商站在不同利益角度,通常对工程的合同条款出现不同解释。施工单位通常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或者为了弥补在工程投标阶段报价降低的损失,通常会采用设计变更以及索赔的方式获得利润。同时有些业主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对于应与赔偿的设计变更等项增加费用却不予理赔。从而引起双方未能认真执行电力工程合同。

2.3电力工程的造价评估体系缺失

对各种超支现象缺乏必要的分析方法和体系,对造成造价控制失控的原因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缺乏科学的论证,这样一来,造价控制的力度就大打折扣。其次是不考虑工程的价值和地域的影响,而绝对的去比较、判断和应用。再就是没有一个简单、准确、操作性强的造价预测方法,及时有效地预测未来造价的变化情况,进而达到管理目的在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后,大部分项目法人缺乏对后评工作的重视,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造价过程中出现的各项超支失控,在事后缺乏重视。

3相关的处理措施和方案

3.1完善招标文件的编制

合理分标电力工程适度的工程量。在划分标段时应该考虑各个标段的工作任务量,工程量太大,则起不到分标的作用;工程量太小.则承包商投标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也会加大承包商的成本开支,不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各标段应该相对独立,减少相互干扰。各个标段应该能独立组织施工。尽可能减少各个标段之间的干扰,以免造成索赔事件的发生。

3.2加强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

在施工前耍对准备工作严格把关。比如施工前的征地工作、迁移工作等,由于输变电工程占用大量土地,费用较高,如果项目管理过程中,无法严格把关,没有相应的资金使用标准,就很容易突破原有的成本预算。要制定各种相关工作的费用标准和使用条款,要求执行者按照程序进行,对于管理者,在人员选用上要使用熟悉政策并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使各种赔偿项目在合理适度的情况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实施的预期开展。其次,对各种施工场地的布置,要进行总体规划,采取科学的、可行的办法,尽可能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对土方等调配有合理的计划,避免往返运输,反复开挖。再一个,对于施工图纸.一旦会审后,要有专门的人员对施工进度进行监督,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不按图纸进行的情况

发生。还有设备、材料的采购、管理,以及监理的制度化。这些都是痞须在工程管理体系当中进行的,要有专门对设备的采购招标、管理熟悉和了解管理的人员参与。在监理上,要对人员的素质严格把关,在管理体制上也好避免出现有名无实的现状。输变电在工程造价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是工程过程中的财物控制。

3.3把好结算审查关

认真审核工程预结算,剔除其中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高取费用、不切合实际和签证、不合理的技术措施等增加的费用;应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着重审查是否抬高材料价格财务部门在工程建设中,要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积极筹措资金,在保证工程建设费用的同时,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财务费用,把好工程竣工决算关;审计部门通过审计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杜绝出现计划外项目、高套定额、重复多计工程价款、高标准取费等现象,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4 结束语

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范文3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价值链;价值增值;价值分享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026-02

自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企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随着企业间竞合观念的不断深入,价值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如何在价值链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并实现企业间价值增值的分享是我们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另外,近年来,业务流程管理、价值链作业成本管理等理论不断发展,通过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企业自身创造的价值不断增加,如何实现企业内部价值增值在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享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引言

传统观点认为,股东出资兴办企业,所投入的资本固化为大量的专用性资产,若企业出现财务危机,首先遭受损失的便是专用性资产,其他要素所有者,如债权人、雇员等,由于不承担资产受损的风险,因而只能成为固定收入者,不属于企业的剩余索取者,目前,这一传统观点已受到质疑。实际上,股东在企业只是承担有限的风险,而且股东所承担的这种风险可以普遍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因为他们可以将持有公司股份作为其总投资中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其他人,所以企业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而不应该仅仅是为股东的利益服务。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考虑,共同分享的利益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利润,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企业价值增值。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和分享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价值链上总体价值增值,通过价值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合作或某个或某几个企业的贡献形成的整体链条的价值增值。第二阶段,目标企业在总体价值增值中的分享。第三阶段,目标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增值分享。

二、价值增值与价值分享

1.价值增值

任何组织和个人而言,其存在的目的都是创造价值,但不同的主体对价值增值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对股东而言,价值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而对利益相关者而言,价值最大化是实现利益相关者总体价值的最大化。近二十年来,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发生转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正由建立在客户交易基础上的关系转向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价值链作为价值链条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清晰,可以说价值链反映了价值增值的全过程。

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按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即将目标企业的上下游客户纳入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畴,既考虑内部利益相关者又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则价值增值应以整个价值链上的最终产出的交易价格减除价值链上所有被消耗资源的交易价格后的差额作为衡量。按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只考虑目标企业为内部利益相关者所创造的价值。若一个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仅由股东组成,则企业的价值增值是由扣除了债权人的利息、管理者及员工的工资、缴纳给政府的税金后所剩余的净利润所构成,若一个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既包括股东,又包括债权人、管理者、员工及政府等未突破企业边界的利益相关者,则价值增值的构成应该是净利润加上付给这部分利益相关者的那部分价值。

在这里,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衡量价值增值,与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标准的思路恰好相反,利益相关者所站的角度则是不能只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在衡量价值增值时,不仅包括分配给股东的利益,还包括分配给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价值分享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企业价值增值的所有者自然应该是各利益相关者。按照利益相关者在价值链上的分布,企业价值增值的分享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价值链上各节点企业间分配价值链总体增值;第二步,将目标企业所分得的价值链增值份额分配给该企业除供应商和客户之外的利益相关者,这一步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政府等。

价值分享既要体现效率性,又要体现公平性,在价值分配过程中就需要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分配调整。也正是基于此,何传启(2001)提出,应该在“按贡献分配”的基础上进行“按需要调节”,所谓按需要调节,就是根据社会幸福和社会持续收益发展的需要,对企业分配和国民收益进行调节。

三、价值链上价值增值的形成和分享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考虑,价值增值的衡量分两个层次:价值链上下游企业总体价值增值、目标企业自身价值增值。

(一)价值链上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

1.价值链上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过程。如果将价值链看成一个整体,价值链增值显然应该被定义为:价值链最终产出的交易价格(受客户价值影响)减除价值链上所有被消耗资源的交易价格后的差额,由最上游供应商传递到目标企业,进而到最终客户。至于通过此种方式计算的增值额是否是该环节价值增值的真实反映则主要看定价是否合理,这就取决于供求双方是否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谈判、博弈。另外,如果目标企业通过科学管理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或者目标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并经过谈判适当提高价格,则这部分的价值增值归目标企业自身所有。

2.价值链上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价值链上各企业之间并非一定是一方受益而另一方蒙受损失的零和博弈,通过实施价值链管理,改善价值链上各企业间的关系,实行价值链企业间的联合运作,常常可使各方均得以受益。而实施价值链管理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价值链上各企业间的合作。对此,我们需对价值链按是否有强势企业进行分类。如果价值链上有强势企业,我们以该强势企业作为分析对象,站在该强势企业的角度上,我们就要考虑对上下游企业采取何种态度会使得自身价值增值最大,如果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压低上下游企业的单位利润,提高自身的单位利润,可能会造成上下游企业不堪重负,从而导致自身规模缩小、销量下降,得不偿失。如果价值链上企业地位相当,则采取价值链管理,实行价值链企业间的联合运作,必定会带来价值链增值。

(二)价值链上价值增值的分享

价值链上各企业所应分得的价值链总体增值的份额大小需要通过各企业间的谈判来约定,各企业通过谈判力争该企业产品的售价最高。谈判的基本依据是企业对价值链增值的贡献,除此之外,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价值链的稳定性以及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都会对企业的谈判能力产生影响。

按贡献分配可以激发各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是比较合理的一种分配方式。按贡献分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衡量各企业在价值链上的贡献。为实现某一具体目标相互关联的一系列作业构成某个流程,所有的业务流程构成了价值链。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其自身一系列作业活动中,与某项流程相关的所有作业所创造的增值构成该流程的增值,价值链上所有流程中的作业增值总和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总体增值。价值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贡献即在于通过参与价值链上的某些流程创造了部分流程增值,而这部分流程增值额即其对价值链总体增值的贡献额,亦即该节点企业理论上应得到的价值链增值分享额。在此基础上,考虑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等因素进行调节,最终得出该企业在价值链上应得的分享额。

四、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和分享

1.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及途径。企业价值增值来源于价值链上分享的价值增值,另外,企业价值增值还取决于自身的运营管理。从开源的角度考虑,企业除了通过市场上的谈判来提高产品的价格外,还可以通过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自身销售收入。从节流的角度考虑,企业通过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剔除不增值作业,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价值增值额。

2.企业价值增值的分享。企业价值增值要实现在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政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享,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引入市场化机制来实现,通过生产要素的供求调节实现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分享。(1)员工分享额的确定: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可以划分为各项业务流程,各项业务流程又可以划分为各项作业,员工可以根据其实际完成的作业数及复杂程度,参考其在市场上的价格确定其分享额。(2)管理者分享额的确定。通过对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来实现,业绩评价要区分哪些业绩是由管理者主观努力带来的,哪些是客观环境带来的,剔除客观环境的影响,对管理者的业绩给予公平的评价,这一点可以通过与同行业的经营状况相比较来实现。(3)债权人和政府分享额的确定:通过与企业的谈判和博弈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竹泉,逄咏梅,马广林.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价值增值创造和分享[J].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2006,(1).

[2]安春娟.企业价值增值分享与报告[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逄咏梅.基于价值链的价值剖析与价值分享[R].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2006.

[4]白云霞,吴联生.企业契约的利益相关者模型[J].财经论丛,2005,(5).

[5]吴忠培,施树.企业理论的发展――从“为股东负责”到“为利益相关者负责”的企业理论[J].经济问题探索,2002,(9).

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范文4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起源于人类物质生存的需要,是人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造物活动,造物活动所创制的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基本的物质需求。

    “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1)计划、构思的形成;(2)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①在这个系统中,综合了各个方面的因素,把它们都纳入产品的设计中来。设计者通过自身的一种思维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合理的规划,创制出符合人性的产品,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达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状态。

    二、设计的目的以及生成

    1.满足人的欲望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表现为他的欲望及其实现。欲望是指人对于某个目标或事物的渴望,是需求和向往。因此,欲望表现为一种状态,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以及获得之后的满足。

    2.设计活动的产生

    可以说,设计活动与人的生活世界是紧密相关的,设计师对生活的质疑通过作品去展现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通过设计的产品加以改善。所以,设计是一种造物活动,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具体说来,就是为了满足产品给人们带来的功能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欲望的无限扩大,这也导致设计的产品需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满足人们的欲望。设计作为欲望的实现,同时也指引着生活的方向,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的设计师应该正视对社会的责任,不能助长享乐主义风气。当我们在设计一种产品时,应该考虑产品是为了满足什么目的,而不是一味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3.设计是对欲望的表达

    人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些物质都是人们根据需要而创造出来的,这些物质都是被设计了的,因为它们具有功能性,能满足人们的欲望。

    欲望的实现需要借助于设计的创制。虽然产品的功能是实现人欲望的保障,但是欲望不仅是人对产品功能性的满足,还表现为对形式美的追求。“事实上,就全人类而言,随着历史发展的行程进入现代文明的阶段,物质资料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会极大地刺激需求的高涨、消费的超前,从而全方位地激活人们的各种感官性生理本能欲望,是人们在感性层面上的存在内容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②

    三、如今的设计

    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为人类世界带来了许多惊喜和方便,不断地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设计也不例外。时代的前进更迭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文明的富足繁盛,并未让人们满足于现状,人类总是无止境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自己贪婪的本性尽显无疑。因此,在商业化大行其道的现今社会,设计被错误地当成一种纯粹商业性的牟利手段,已经渐渐背离了它之所以产生的原始意义。设计被表面化的理解和过于功利的应用,显出一种强烈的工具主义色彩,注重包含于设计之中的技术价值和功利价值,并以此作为认知设计属性与成分的依据。

    例如一些大的奢侈品牌通过各种媒体对我们的听觉视觉的充斥,使人们对那些所谓的香水、名表、名包等产生了欲望,这里不是说这些产品不好,相反地,这些国际品牌的产品通过人性的欲望,设计出来的东西极具诱惑力,使人们一看到就有一种想要消费的冲动,从而使一些根本承受不了它的价格的年轻人为了买到这些所谓的名品而饿肚子。当下商业化背景下的过度设计所表现出的偏失,刺激了不恰当的奢侈消费欲望,影响了人们的社会价值观。这些应引起设计师良知的关注与反思。

    四、当代设计师的职责

    1、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设计是连接产品与人之间的纽带,它引导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变更,设计师对此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职责,引导人们建立合理、有序、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必须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设计师设计lunwen.1KEjian.com产品本身的同时也设计了人与人、人与产品的关系,设计师担负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责任,有责任改变人们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因此,设计的产品必须是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设计师在每一次设计时,都要对其设计任务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对于有损于社会利益的都应拒绝和反对;同时设计师不仅要面向市场更应关注社会,关注人们的真实需求,既维护自身的创造尊严又满足市场的需求。

    2、设计以人为本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着人,在设计中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思考,在产品设计考虑人的健康、安全,同时也包括适应人的心理、精神要求等等。从人出发体现服务于人的思想意识的需要,运用文化圈里人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精神追求,来达到设计满足多数人的需求。

    3、设计师与消费者

    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已无所不在地冲击我们的生活,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与归宿,设计为消费服务,设计以消费为向导。这就意味着设计师要研究消费者,了解消费者心理和需求。如何正确引导消费者、引导消费时尚都应是设计师所关注的问题。设计师应将产品纳入“人——产品——环境”系统,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柳冠中说:“我的口号是要设计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突飞猛进,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高质量、环保的、节能的产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④

    结语

    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师是使设计作品发挥社会功用的决定性因素。为人类利益设计,这是设计师的根本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责任,只有实现这个目标,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设计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职业道德,在着手每个设计之前,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设计师应作有良心的设计以防止设计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防止社会过于物质化,防止人类的异化,使人类能健康、艺术地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刘清平:《情理利欲——大众审美中的文化反思》,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范文5

流行时尚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试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多元化的文化寒潮包裹着社会,青少年俨然成为流行时尚的“弄潮儿”。多元化的社会氛围,给流行时尚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其以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了潜在的影响。从实际来看,流行时尚支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主体,混乱、功利的价值取向,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审视好社会的发展,如何依托于流行时尚文化,强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是优化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

一、流行时尚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流行时尚作为当今社会的潮流元素,对青年人的思想行为、成长等方面,形成了潜在的影响。在流行时尚的影响下,青少年价值观的理性逐渐被流行时尚所支配,追求个性、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养成敢于挑战、创造品性的重要元素。但在流行时尚的负面支配下,过多的社会元素,使得流行时尚变得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了消极的负面影响。

(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多元化,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流行时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必然元素,追求流行时尚已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流行时尚元素多以大众媒体的形式进行传播,然而大众媒体缺乏过滤性,混乱的时尚元素迎合了民众的喜欢,却混乱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这主要因为青少年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对于多元化的流行时尚元素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于价值取向表现出多元化而混乱的问题。诸如,追星的崇拜感替代了社会榜样,疯狂的娱乐弥漫了文化精髓等,一些社会的不良流行时尚风,把青少年“吹”的懵懵懂懂,错误的解读的影响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飘忽不定。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意识中被淡化,甚至退出了价值支配的主体地位,随之取代的是流行时尚元素。

(二)青少年的价值观超现实,造成了价值观的功利化

纵观当前的流行时尚文化,以个性的、超现实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为其真谛,带有浓重的商业气息。流行时尚多以消费文化和明星文化为包装,抓住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注重渲染复杂多变文化的重要性。于是,青少年开始丢弃传统文化,一味的追求名牌、享乐,于此产生的攀比心理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功利化。同时,在提倡娱乐休闲的当前社会,青少年被烙上了时尚消费群体的记号,以浓重的品牌意识、享乐攀比心理,认为“金钱是一切”的功利心理特别严重。这样一来,青少年的自我价值观被严重扭曲,过于世俗的价值观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青少年的价值主体自我化,造成浓重的“自我主义”

个性、自由是当前流行时尚的主体,在此催动下,青少年的思想主体也开始发生转变,自我主义的思想主体,使得青少年成为经济市场环境下的“弄潮儿”,并在自我化的人生道路上,使其流行时尚的头脑更加“发热”,缺乏了零星的认识。现代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苹果、肯德基的环境之中,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脱节。于是,青少年表现出前卫、独立、个性的特性,对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逐渐的淡化,进而演变成自我主义色彩浓重的本位价值观。

二、强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措施

流行时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元素,如何利用好社会元素,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净化社会风气,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须的。笔者认为,在强化教育的进程中,要充分审视流行时尚的本质,以更好的引导青少年树立争取的价值观。

(一)落实价值观的教育主体,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价值观弘扬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是健康的、科学的的价值观。在强化教育工作中,要落实好价值观的教育主体,以其思想精髓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价值观。并且,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善于把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流行时尚相结合,以构建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价值模式。所以,在教育中要切实利用好传统文化价值资源,诸如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等价值资源,以形成正面的教育。与此同时,对流行时尚文化进行过滤,并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形成新具有时代气息的机制资源,这点是形成现代价值观体系的关键。

(二)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净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

流行时尚是现代人生活形态的缩影,是青少年内心需求的真实反映,据此,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以先进的社会文化为主导,形成多元化的时代文化内涵。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和理解青少年的追求。于此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挖掘和传承先进的社会文化,以文化的先进性来主导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这样可以从本质上净化好青少年生活环境。

(三)以时代榜样为激励,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无论社会如何的发展,榜样的力量永远是正能量,永远是激励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处于社会链的中端,形成以时代榜样为激励点的社会力量,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同时,复杂的网络环境,空荡的虚拟精神环境,正需要时代的榜样为平台,引导和启迪青少年行为的自我约束、思想的积极上进。诸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等,都是活生生的榜样,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树立健康价值观的重要素材,所以,榜样的正能量,促使青少年朝着利于国家、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范文6

关键词:电视剧文化;未成年人;价值观

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一方面离不开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吸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未成年人作为受众去主动接触和涉入电视剧。在2006—2014年连续9年安徽未成年人的调查中,未成年人在选择对自己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传媒的排序为:“电视”(40.44%)、“网络”(37.83%)、“刊物”(7.56%)、“报纸”(6.75%)、“其他”(4.46%)、“收音机”(2.94%)。“电视”作为大众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吸纳力”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电视与网络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应置于融合的趋势去审视。未成年人选择看电视剧的频率以及平均每天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可以直观地看出未成年人接触和涉入电视剧的程度。在2013—2014年的调查中,未成年人选择“经常看”(42.59%)和“偶尔看”(41.19%)电视剧的比率达到了83.78%,选择“很少看”和“不看”比率分别为12.31%和3.91%。经常看电视剧一方面会加深对电视剧剧情的了解,同时也会不自觉地受到电视剧中所折射的价值观对未成年人已有价值观的冲击和侵蚀,这种冲击、侵蚀程度会随着未成年人看电视剧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加剧。在2013—2014年就“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为:“两个小时以上”(27.17%)、“一小时到两小时”(22.87%)、“半小时到一小时”(17.34%)、“半小时以下”(19.30%)、“不花时间”(13.32%)。总的来看,未成年人每天会花一定的时间去看电视。姑且不论未成年人所看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视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一、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过程

研究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具体理解电视剧文化如何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影响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未成年人的收视行为与涉入程度

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产生影响的原点在于未成年人对电视剧文化的接触,具体表现为未成年人的收视行为与涉入程度。在收视行为方面,2013—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选择“经常看”和“偶尔看”电视剧的比率为83.78%,平均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大于一个小时的比率为50.04%,大部分的未成年人与电视剧文化有较为密切的接触。在涉入程度方面,2014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近八成以上的未成年人认为电视剧对自身价值观产生了影响。收视行为与涉入程度是未成年人接触电视剧文化的原点,也是研究影响过程关键的第一步。

(二)未成年人对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的认同和内化程度

电视剧文化内含着一定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未成年人对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认同和内化程度,是影响过程的中间环节。这一环节既发端于未成年人对电视剧文化的接触,又进一步影响着未成年人在电视剧文化熏陶下的行为表现。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需要借助电视剧这一内容载体得以呈现。电视剧内容映射着一定的观念,未成年人收看电视剧的过程中会通过自己的外部行为,表现出对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的认同。在2014年对未成年人就“你有过看电视剧感动到哭出来的时候吗?”的调查中,各选项比率依次是:“有”(66.42%)、“没有”(27.15%)、“不知道”(6.43%)。66.42%的未成年人看电视剧会感动得哭出来,感动得哭出来侧面反映了未成年人对剧情的认同,在情感层面达到了共情效果。对于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的内化程度并不仅仅取决于收视时长、时段,还依赖于有效的收视活动。所谓有效的收视活动,是指未成年人在对剧情内容知晓和对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认同的基础上,将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通过意识、情感、态度、信念固化于内心的一种活动。在2014年对未成年人的调查中,62.20%的未成年人认为:对于一个知识点,在电视剧中被演绎出来的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得更让人印象深刻。印象深刻不完全意味着已经将知识点固化内心,但是在电视剧中被演绎出来的知识点能够凭借其作为传媒的特性(诸如:直观性、生动性等)展现出来并易于被未成年人所接受,其特殊的功效不容忽视。

(三)未成年人“受动”行为的表现欲和连续性

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这段话表明,人类的发展需要人类思想觉悟的提高,思想觉悟是制约受动行为的关键要素。未成年人“受动”行为是指在实现有效涵化的前提下,未成年人的外化行为受到电视剧映射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电视剧文化中,未成年人思想觉悟的改变更多的是未成年人在收看电视剧后在价值观上所发生的改变。2014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近八成以上的未成年人认为电视剧对自身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在未成年人“受动”行为的表现欲方面,2014年调查数据表明,48.78%的未成年人会有模仿电视剧中某些角色行为。模仿电视剧中角色行为就是未成年人在收看电视剧后,受到电视剧中角色的影响,遵从角色的形象、心理、意图,刻意表现角色的行为,是一种“受动”行为的体现。真正发挥优秀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还要求未成年人“受动”行为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并不是盲目、刻意模仿电视剧中的角色行为,而是在优秀电视剧文化熏陶下,未成年人不好的行为习惯得以纠正,好的行为习惯在“受动”行为下进一步固化。辩证地看,“受动”行为与人类思想觉悟并不是单一向度的思想觉悟制约受动行为,而是人类在受动行为中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会促进思想觉悟的提高。未成年人在电视剧文化影响下的受动行为,也会随着未成年人见识、学习能力、甄别能力的提高对电视剧中映射观念会发生更高层次的认知,进而影响到自身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特点

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人的个性、习惯、价值观在不同程度上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通过耳濡目染而不知不觉地逐步形成的,这就是所谓的潜移默化。”[2]在2014年的调查中,62.20%的未成年人认为,对于一个知识点,在电视剧中被演绎出来的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更让人印象深刻。未成年人将电视剧中对知识的演绎融汇于自己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电视剧对知识的演绎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未成年人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知识在理解上的加工,使未成年人更易接受知识。同样,电视剧对价值观的演绎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未成年人对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对价值观在接受上的强化,使未成年人更易接受价值观。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未成年人作为个体的成长以及自身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发展。电视剧文化对于未成年人价值观影响深远持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交往方式等方面。在2013—2014年的对老师、家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4个群体就“电视剧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大不大”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为:“大”(63.60%)、“不大”(19.23%)、“很大”(10.04%)、“没什么影响”(4.27%)、“不知道”(2.86%)。这4个群体的大部分人认为电视剧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大,甚至很大。此外,未成年人与朋辈群体的交往有助于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社交观。“未成年人之间最常见的交往方式是‘在一起聚会聊天’(53.76%)、‘到对方家里玩’(35.16%)、‘逛大街’(28.72%)。和同龄人一起畅所欲言是他们学习之余最轻松的事情。”[3]电视剧成为未成年人与朋友、同学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载体。在2014年对成年人就与同学讨论电视剧情况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是:“偶尔讨论”(45.77%)、“经常讨论”(28.62%)、“很少讨论”(18.46%)、“从不讨论”(7.15%)。超过九成的未成年人会和同学讨论电视剧中的内容,通过讨论不仅有助于未成年人交流彼此对电视剧中内容的看法,同时也会进一步加深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助于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社交观。

(二)“知沟”与前象征文化交融

“知沟”理论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P•J•蒂奇诺提出,“其基本的理论假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量因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今‘知沟’现象呈现扩大化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等以外,对媒体的接触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4]。在2006—2014年连续9年的调查中,40.44%的未成年人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传媒是电视,电视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生活、学习中最重要的媒体。2013—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选择“经常看”和“偶尔看”电视剧的比率为83.78%,平均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大于一个小时的比率为50.04%。电视剧文化不仅内含一定的价值观,同时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未成年人看电视剧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学习积累过程。在2014年对成年人就看电视剧过程中,有没有学习到以前没学过的知识,各选项的比率依次是:“有时学到”(48.13%)、“经常学到”(24.96%)、“偶尔学到”(20.65%)、“从没学到”(6.26%)。93.74%的未成年人认为在看电视剧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学习到自己之前不知道的知识。前象征文化是由玛格丽特•米德提出,她认为“前象征文化是指由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5]。未成年人虽然在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呈现不稳定态,但未成年人在接触电视媒介过程中会吸收学习到新的信息、知识、观念,而且未成年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度和敏感度较高,容易接受新事物。家长、长辈所秉持的旧经验往往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就促成了未成年人与年长一代的“知沟”。“知沟”现象的背后深层次原因不仅是未成年人对媒体的接触,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在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长辈尤其是家长与未成年人之间缺少真正的交流与对话。家长应承认自身的不足,虚心向未成年人的优点与长处学习,承认他们对某些新事物所具有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未成年人也可将自己了解掌握的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家长,家长与未成年人可以就彼此共同关心的信息进行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会拉近家长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三)“涵化”的双刃性

涵化是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方式,涵化效果的发挥依赖于未成年人的收视行为和涉入程度。涵化的双刃性一方面表现为涵化效果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表现未成年人过度收看和涉入电视剧造成的消极后果。在理想的涵化效果下,电视剧文化在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未成年人收看电视剧后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学习与积累,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扭转与新生相交融。既扭转了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错误价值取向,同时蕴藏在整个电视剧中的价值取向也让未成年人新生合理的价值观念。未成年人过度收看和涉入电视剧,除了影响到未成年人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外,更重要的是在收视行为和涉入程度与涵化效果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假设前提下,未成年人尚待健全的价值观念会受到电视剧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冲击。在2013—2014年对中学老师、家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就“以未成年人自身的判断力能够自觉抵制电视剧传递的不良信息”的调查中,选择“能够抵制”占16.67%,选择“难以确定”占27.99%。55.34%的受访者认为以未成年人自身的判断能力,不能自觉抵制电视剧传递出的不良信息,过多地收看和涉入电视剧中的不良信息易造成未成年人价值观念上的混乱。

三、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效果

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效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媒介作用日益凸显

未成年人对传媒的敏感度很高[6-7]。未成年人收看电视剧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在价值观念上得到一定的嬗变。电视剧作为一种影响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其重要性日渐显现。在2013—2014年对中学老师、家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就“是否采用电视剧作为教学(育)手段”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为:“采用过,但很少”(60.40%)、“没有用过”(20.37%)、“经常采用”(19.23%)。79.63%的受访者表示采用过电视剧作为教学(育)的手段。电视剧作为媒介,凭借其生动形象性、及时性、易于接受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其作为教育媒介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学校中,未成年人接受经电视剧作为教育媒介加工的知识与价值观念,其更易理解与接受。在家庭里,家长教育未成年人通过使用电视剧的手段,使未成年人对于家长讲述的大道理理解起来更加具体,对于未成年人自身不良行为与习惯的认识更加透彻。

(二)传导思想中掺杂消极性

一部电视剧传导的价值观应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然而在电视剧市场中出现了诸如过度娱乐化、低俗化泛滥的现象,更有些格调不高的“抗战神剧”在荧屏肆虐。在2013—2014年对中学老师、家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就“电视剧对未成年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是:“利大于弊”(41.03%)、“弊大于利”(36.47%)、“其他”(22.50%)。总的来看,电视剧对未成年人的积极影响占主导,但不容忽视电视剧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弊端和不良影响。造成电视剧传导思想中掺杂消极性现象的原因,除了电视剧市场本身出现的诸如过度娱乐化、功利化倾向之外,未成年人自身对电视剧内容的甄别能力和审美水平存在差异也是关键诱因。提高未成年人的甄别能力和审美水平是有力促进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潜影性与间接织

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触动,甚至会改变未成年人原有的价值观。但总的来看,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成年人在收看电视剧过程中,会对电视剧中的角色、内容产生兴趣,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在观念上产生一定的认同。共鸣和认同感的产生都是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渐进式的潜在影响结果。此外,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在一定程度有间接教育的作用。大部分的未成年人是为了休闲娱乐的目的收看电视剧,在收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电视剧中传导的价值观念与思想立场。电视剧作品的说教显然是不能征服未成年人的,它必须兼具了情感性和艺术性,能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代际间话语权的失衡

未成年人收看电视剧,一方面未成年人的知识和信息容量增加,而且未成年人习惯用电视剧中的新潮语言和词汇同身边的朋辈群体交流,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与时尚;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的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辛勤工作,很少有空闲时间收看电视剧,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共同话语减少,未成年人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也愈来愈远。未成年人与父母的共同话语和有效沟通减少,实质上是代际间话语权的失衡。正视代际间话语权的失衡需要依靠父母和未成年人双方的努力。作为父母应重视与未成年人沟通与交流的差异性,向未成年人学习,努力缩小差异性;未成年人自身也要理解父母,换位思考,转化交流沟通的方式,实现与父母的有效交流,使父母能及时真正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和观念变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

[2]张轸.思想的潜移默化与教书育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41.

[3]王学梦,叶松庆.改革开放条件下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4):8.

[4]叶雷.大众传媒的发展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03(9):41-42.

[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9.

[6]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现状与教育2006—2010[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