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究性学习案例

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1

关键词: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一、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要研究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试图通过例子,展示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例题:已知ABC中,AB=AC,D为直线BC边上任一点,DE AB于E,DF AC于F。试求DE与DF满足的关系。

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自己来参与数学发现呢?为此,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明确探究目标

在《几何画板》中用鼠标拖动相关关键点结合“计算工具" 演示:等腰三角形中,DE与DF的和始终是一个固定的值。激起学生疑问:点D、E、F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为什么它们的和却始终不变呢?这个固定的值是多少呢?与什么有关呢?如何来证明呢?

(二)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引导学生正确分类。

(1)你认为点D的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三种:点D在B、C之间或与B、C之一重合或在BC的延长线上)。(2)等腰有几种类型?(锐角、直角、钝角)哪种情形最特殊?(等腰直角三角形)。

2.从特例入手,逐类考查。

在等腰Rt中:

(1)当点D与B、C之一重合时,DE与DF应满足什么关系?请合理猜想。(等于腰长,易验证)。(2)当D在B、C之间时,上述猜想还成立吗?你能就此种情形验证你的猜想吗?

3.从特殊向一般转化,探究普遍规律。

(1)从特殊到一般地推广,若将等腰Rt改为锐角或钝角等腰三角形,上述猜想是否仍旧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类似的结论?请作出合理猜想。(DE与DF之和等于腰上的高线长)。(2)如何验证(1)中的猜想?(用截短法、加长法或面积法)。(3)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DE与DF将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证明?

三、群体参与、合作交流

1.四人一组,充分发表己见,形成小组集体意见。

2.组际交流,交流猜想结论、交流验证方法等。

3.学生概括题中DE与DF在不同情况下满足的不同关系。

说明:由浅人深的问题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并且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猜想,验证”等探究性活动,并教给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这样设计探究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四、反思小结、提炼数学思想

1.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是怎样入手的?为什么要这样分类?(根据点D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位置和三角形的形状分类;在无确定图形的几何问题中往往需分情形分类讨论)

2.在证明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方法?哪一种更优越?(面积法较简捷)

3.本题可以概括出怎样的结论?(等腰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之差)等于腰上的高线长)

4.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整体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等。)

五、类比迁移、引申拓广

应用本题的解题方法和结论,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正的边长为2,AD是BC边的高,点P为AD上任意一点,求PD+PE+PF的值。

本题很容易求出PD十PE+PF的值啊是高线AD的长。

以此题为背景,引导学生猜想并验证下列结论:

1.当点P为正内任意一点时,求PD十PE十PF的值。

2.当点P为正外任意一点时,求PD、PE、PF三者满足的关系。

问题2:根据上面结论任意ABC内任意一点P,PA・BC+PB・AC+PC・AB=2SABC

在空间几何中有没有相关的论断。

分析:

1.应分成以下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1)当点P在一边和另两边的反向延长线所围成的区域内时,连结AP、BP、CP,则;(2)当点P在一边的延长线上时,同法可推出PD+PE-PF=h(此时PD=0);(3)当点P在某两边延长线所夹角的内部时,同法可得PE-PD-PF=h。2.面积在空间类比为体积,三角形类比为四面体,在空间四面体ABCD中任意一点P,若h1h2 h3h4分别为到四个面S1S2S3S4的距离,结论为h1S1 +h2S2 +h3S3 +h4S4=3V四面体。

六、一点感想

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2

关键词:数学研究;教育核心;知识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55-03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经济、管理、金融、生物、医学、环境、地质、人口、交通等新的领域渗透,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数学这门学科其本身具有特有的抽象、枯燥性,因此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在心理上很自然的产生出恐惧性,厌学等态度,但迫于考试约束和压迫性,学生们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没有从自己心里产生一种主动的求知欲,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处处被动,布满荆棘。使得数学教育目标和学习效果都达不到预期目的。所以大力宣传与普及一种另类的数学学习,使同学们对数学有新的认识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而研究性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类。这类学习是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身边的自然、所处的社会和自己的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学生所学知识的获取、学习能力的提高、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正确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我们的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要让我们越来越多的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方式方法。而在现有教育环境下、教学条件下,许多老师对学生的知识传输方式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而学生的学习又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掌握得也不很扎实,即使记忆下来,也是暂时记忆。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来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被动的学习态度,在开展有效的主动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学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望和源泉,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越高,发愤图强的学习精神越强烈。老师可以对课例进行实例操作,让学生跟着练习并自由发挥,让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朝气勃勃,这样学生感到学习起来很轻松,同时脑海思维又不断扩展到了新的画面。学生把自己的思想也融合到了课堂上。例如在讲解斜三角形应用题时,我建立的情景模式是:“现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手机的使用已经达到了普及化,无论是公园里晨练的老人还是自习室上课的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可以说,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便捷,但是有时也会造成麻烦,因为手机通讯是要通过网络信号作媒介才能得以体现。如果某一地区没有覆盖网络信号,那么你的通信工具只能当玩具。所以,信号的覆盖显得格外重要。在某一山区,通讯公司为了将该地覆盖信号,想在山(即三角形BED)高ED上架一座信号塔。信号塔太低,盲区太多;信号塔太高,则浪费材料,且有危险,所以塔的高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恰到好处才行。已知条件是山坡BD与水平方向成?坠,从B,C两点测得塔的张角分别为?茁,?酌,若BC=a,求理论塔高为多少?”这一问题是这节课中的解斜三角形的问题,只要掌握解题方法,问题很容易被攻克。在三角形ABD中,利用已知的?茁角和?酌角,可以求出该三角形三个内角,又已知BC长为a,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出边AC的长,再在三角形ACD中求出三个内角,再利用一次正弦定理就可求出塔高AD来。这样尽管这节课的内容是一些繁杂枯燥的角度和正弦定理的计算,但是将同学们所关心的手机通信知识运用在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上很是兴趣盎然。因为刚才所说的情景模式部分,都是发生在学生们身边并且感兴趣的事物,青少年学生求知欲望强,敢说、敢想,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讨论能很好地发挥这种心理优势。有一次在讲空间立体几何中面与面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我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已知其中一个平面和另外两个平面都垂直,则这另外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和讨论,教室里的气氛一下活跃了,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另外两个平面是否垂直,两种意见争持不下,这时坐在后面的一个男同学用手指了一下墙角,站起来大声告诉同学们:“这个现成的模型说明了另外两个平面的确存在垂直的关系,因为地面可以看成是第一个平面,而对着大家的黑板面和靠着窗户的墙面分别都与地面垂直,这符合题目条件,然后黑板面和靠窗户的墙面位置关系显见,它们也是垂直的,所以答案应该是C。说完后我给了肯定的回复,选C的同学们兴奋极了。最后教师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创造精神并理论上证明了这一结论,使另一部分同学心服口服。

又例如,在学习指数和指数函数时,遇到了一道“将纸对折”的问题,我让同学们自己找材料,看谁对折的次数多。很多同学兴致勃勃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有的是作业本纸,有的是A4打印纸,有的是报纸,大部分同学都对折了6次,少数同学对折了7次就再也折不过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用简单的指数运算来解释就可以让大家理解,解释完后同学们豁然开朗,紧接着我又从其他角度引入了该影响问题的因素,纸张的对折次数与其面积、厚薄、硬度有关,细长、柔软、薄些的纸,折的次数会比较多。从力学方面讲,每张纸对折一次,厚度就翻一倍。假如一张纸的厚度为0.01毫米,那么折9次后,纸的厚度约为5毫米。随着厚度的增加,折了七八次后,折叠起来的纸张就会很厚了,继续对折就不可能了。而纸折的次数与个人力量的大小并无太大联系,但同样厚度的纸,面积越小对折难度也就越大。因此刚才那位拿报纸的同学比其他同学折的次数多,原因就在这里。但是9次的结果并不是不能打破。我们在网上搜了一下,有人曾拿50米长的长条新闻纸进行对折,最多折了10次,而用1000米长的长条新闻纸,最多折了11次。据说,创折纸次数世界纪录的是个美国人——这个美国人用4公里长的厕纸进行对折,结果折了13次。如果同学们有兴趣,也可以动手试试,看能否打破世界纪录。听到这里,大家都拍手叫好。这节课既丰富了知识,又夯实了指数的运算概念和性质。

通过实事证明: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的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数学开放题与数学研究性学习

近些年来,开放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热点题型,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该题目有的类型为一题多解;有的同一道题答案却有几种,只要求思路清晰明了,运用手法准确;还有的是数形结合,可谓灵活多样。为了使数学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选择了数学开放题作为一个切入口,开放题的引入,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于开放题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通常是改变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近两年高考题中也出现了开放题的“影子”,如对■-lx≤0,是选择■≥0,还是选择■≥1呢?选择前者则得kx+1≥0,?圯x≥-■,之后的解题道路荆棘丛生,而选择后者则有kx+1≥1,?圯x≥0以后的道路则是豁然开朗。

解答数学开放性问题的几种常用策略:(1)分析所给问题、联想实际应用、类比解决策略。对于由给定的条件寻求相应的结论或是由给定的结论反溯应具备的条件的开放性问题,可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策略,执因索果探求结论或执果索因反索条件。(2)归纳、猜想、证明策略:对于比较大小或探求公式的开放性问题,可先通过特例引路,猜想结论,然后进行证明:或者由特殊到一般,由低维到高维探求结论。(3)假设存在,验证肯定或反证否定策略:对于判断符合条件的某种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开放性问题,可先假设该数学“对象”存在,然后据此进行推理,若推出合理结果,则假设成立。

三、社会实践与数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无疑会激发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1.一块长方形苗圃,长460米,宽30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5米种一棵苹果树,那么一共要种多少棵?

2.赤壁大道的两边每边原有81线杆,每两根间的距离是30米,现改成另一种型号,每两根相距50米,两边共需要多少根这样的电线杆?

3.有一个花坛,是由四个相同的小三角形组成的一个大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边上种了10棵花。大三角形的一周种了多少棵花?一共种了多少棵?

4.用8角的邮票,排列在一张正方形纸的周边,每边张数相等,这些邮票共值19元2角。请你算出每边的张数。

5.有一个报时钟,每敲响一下,持续声音可持续3秒。如果敲响6下,从敲响第一下到最后一下持续声音结束,一共需43秒。现在敲响12下,从敲响第一下到结束,一共要多长时间?

6.甲、乙两个绿化队在3千米的公路两旁栽树,每隔20米栽一棵白杨树,在相邻的香樟树中间栽一棵槐树。甲队比乙队多栽12棵,甲、乙两队各栽了多少棵?

7.在一座桥上,两侧有20块广告牌,每块长3米,宽2米,两块广告牌之间相距8米,靠近桥两端的广告牌距离桥两端都是50米,求这座桥长多少米?

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3

案例一:

师:你会画角吗?请你尝试画一个角。(学生先尝试操作,再交流反馈)

生1(出示下图):用三角板画角。

生2:(出示下图)用直尺先画一边,再画另一边。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2:先画一条边,再斜着画一条边……(二年级学生表达不清楚,说不完整)

生3:我也是先画一条边,再画另一条边。(基本上没有学生从一个点起开始画角)

师:我们可以先画一个顶点……(师示范画角)老师是怎么画的?

生4:先画一个顶点……

案例二:

师:先打开课本第39页,读一读课本上是怎么介绍画角的,然后看老师画角(从一个点起,用尺子画出角的两条边)。

(1)生尝试画角;

(2)画不一样大小的角。

……

案例一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认为数学知识不应直接告诉学生,但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好;而案例二中教师用接受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认为没有探究价值的内容不妨直接告诉学生,效果却很好。从这两个教学案例来看,在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当下,接受式学习仍是较好的学习方式之一。那么,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到底孰优孰劣呢?接受式学习在哪些教学中可以运用呢?首先,我们来了解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二、两种学习方式的解读

1.探究性学习需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的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但并不意味着任意的教学内容都一味地让学生探究。

2.接受式学习不等同于机械(被动)式学习

接受式学习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前人发现、创造的人类社会经验,由学生把这些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使其成为自己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发明创造的工具的一种学习方式。很多人把接受式学习当作简单的机械式学习,甚至把接受式学习当成被动式学习,认为其中没有任何探究性因素,这些看法误解了接受式学习的本质。讲授法的许多缺陷并不是方法本身有问题,而是由于教师应用教学方法不当或是教学材料本身有问题造成的。

3.适合学生的就是好的

接受式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分孰优孰劣,只要用得恰当,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学情,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合适的,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三、接受式学习在课堂中的应用

1.概念定义教学

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启发,通过师生间的互动问答,引导学生经历思维创生的过程。接受式学习同样也是有一定的探究性因素和价值所在,并非等同于“教师只讲授,学生只接受”的课堂。

2.直观演示材料

接受式学习也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这样的联系来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3.融合探究学习

数学的系统性知识,既需要教师高屋建瓴地讲授,又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两者适度的衔接、融合,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大有帮助的。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必然有探究的价值,如果没有探究的价值,那么学习活动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同样,有的内容适宜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的内容则更适合学生进行接受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4

一、探究性学习的原则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而学生积极参与必须依赖于特定的教学情景,所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成为探究性学习模式构建的关键所在,而探究性学习模式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生活化原则

物理教学中许多规律都建立在对生活现象观察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些抽象的知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需利用生活实例创设真实情景,将物理概念、规律还原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对原有认知与生活体验。例如探究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引入苹果落地、跳高比赛、卫星上天等生活案例。

2.层次性原则

探究性情景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小情景、小问题。同时针对班级学生层次认知状况,探究问题和情景的设计更要贴近不同学生的需求,以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3.师生互动原则

在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活动———体验———表现”同教学的“目标———策略———评价”相结合。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问题和情景,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个人探究结果和小组交流结果进行适时评价,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和自我评价。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景,呈现问题,提出假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情景应该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程度的广泛而综合的系统。问题又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而一定的问题都依存于特定的教学情景,所以探究性学习首先应该立足现实生活,特别是学生日常生活案例,针对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引申出具有思考性和探究价值的教学问题,对学生的探究提出明确的探究指向。

2.分析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就是一个对现实生活问题的假设、探究和验证的过程,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便成为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针对上面的问题取两张相同的纸片,其中一张揉成纸团,在相同的高度下落,看哪一个先落地。

3.互动探讨,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和提升在于小组间的知识交流,得出结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则下落的一样快。

4.回归生活,学会运用,评价迁移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物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回归生活,指导生活,让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解答中,提升对知识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三、对探究性学习障碍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阻碍,比如学生心理因素、知识的储备因素、教师的指导方法因素、自身学习方法因素等。要想合理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必须做到以下要求:

1.课堂互动必须坚持“四把握”

正确把握科学探究与实验验证的逻辑关系;正确把握自主探究与课堂秩序的关系;正确把握合作讨论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正确把握教师的引导作用。

2.正确选定探究课题

课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价值,需要创造性运用已学过多方知识,经过观察、猜想、尝试、验证等多种方法才能解决。

3.探究性教学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对学生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不是从空白出发,已有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教学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例如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利用学生已有的匀变速运动知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讨。

4.营造有利于探究的教学环境

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改理念 WebQuest 探究活动

新课改的主旨是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并且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际语言,其交际性特点更加凸显。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值得每一位教师不断探讨和广泛交流。本文结合高中教学案例,谈谈WebQuest在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和实施策略。

一、WebQuest下,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新课改形势下,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学习方式,WebQuest下,探究性学习旨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WebQuest是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以问题探究为中心 、基于网络的调查、探究性学习活动。笔者将WebQuest引入课堂,以单元的主题作为WebQuest的主题而设计、组织、实施开展探究活动。经过实践证明,有效开展WebQuest探究活动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可行策略。

二、WebQuest下,探究活动的开展

1.WebQuest活动的目标设计。

(1)设计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实践量,丰富知识背景,拓宽知识面。

(2)设计Role-play和team-work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开展网上信息查询活动,通过上网查询,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2.WebQuest活动主题设计策略。

(1)直接使用课文的主题。如Amazing people和Tales of the unexplaied这两个单元,共同的主题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人或事”。这类主题清晰可见,目标明确,布置网上查询活动,也方便开展,使活动有指向性。

(2)设计新的主题替代。学习Behind beliefs,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信仰与宗教的问题,在这个主题下,寻求一个新的主题:How kind of beliefs should we have?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历史意义。

3.WebQuest活动案例分析。下面以Protecting the world为例,说说WebQuest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1)明确活动任务。活动开展前,让学生明确what to do是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这一单元的重点是保护环境,那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就是活动开展的主题,以及为什么现在把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作为新时代的工作重心,与之相应的就是怎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活动的重点问题。为此,设计的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Our home/envrionment is in danger now.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world?

How to protect the worl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world.

What should we do with the pollution ?等,这些任务的提出,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查询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从而拓宽课本学习的知识面、提高语言运用的素养和能力,提升创新学习和探究活动开展的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2)任务分工。明确了WebQuest活动,合理分工是完成任务的基础。让每一小组知道做什么,并且组员之间再次合理分工,明确自己的职责,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不过,在小组分工时,应注重两个原则:互补原则和均衡原则。即把兴趣各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工组合,以确保小组划分的公平性,势均力敌,竞争才可能激烈。

(3)探究成员的交流和表达。探究学习是英语课改形势下的主要学习方式,WebQuest探究学习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探究学习,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把探究学习的成果表达出来,是探究学习的宗旨所在。表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制作多媒体幻灯片(ppt),可以是网络形式,制成主题网站或者制作成网页的形式,或刻录光盘等,最简单、便捷的措施是写成文字稿件,在课上交流,既发展了语言,又提升了能力。

总之,WebQuest领域下的探究学习,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和束缚,实施探究学习,使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开展WebQuest探究活动,更有其必要性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的重视,课改势在必行,探究活动的开展应创新和持之以恒,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探究活动在高中英语课堂驻足,让探究学习之风越吹越猛。

参考文献:

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6

一、探究内容的引入――找准“认知起点”

探究内容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载体,离开了探究内容,探究性学习就无从谈起。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同化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引入探究内容时,要从原有的认知起点出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作用。

例如,在教学“对数函数”一课,由于这是学生学习函数的最后一堂课,他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如何研究函数的性质步骤已经比较清楚,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起点。在引入“对数函数”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及指数函数。我们在学习这一些函数时,都要研究它们的哪一些性质?

生:我们要研究这一些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生:我们还要研究这一些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师:是的。这一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函数时,需要研究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函数――对数函数。你们觉得应该研究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

生:也是要研究对数函数的这五个性质?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有着紧切的关系,我们也是在研究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研究反比例函数的。那么,你们觉得我们今天研究的对数函数与什么函数有着紧密的联系?

生:我觉得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有着紧密的关系。

师:这一堂课,同学们就根据函数的五个性质及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自己进行研究,你们行不行?

以上案例中,在引入对数函数这一探究性内容时,紧紧以学生的认知起点即研究函数的五个性质及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可能存在的密切联系为基础,这样,就为学生的有效探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并且有了研究方法的铺垫,他们在课堂上开展对数函数相关知识的探究时就有了“最近发展区域”,能够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探究问题的设计――找准“冲突点”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探究性学习中也是一样,有效的探究问题设计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一课时,我是这样给学生创设探究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用的一张纸,它的厚度大约为0.1毫米。我们如何把这一张纸对折一次,它的厚度为多少?

生: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应该是0.2毫米。

师:那么,如果把一张纸对折2次呢?

生:对折2次应该是0.4毫米。

师:你们估算一下,如果把一张纸对折20次,它的厚度应该有多少?

生:一张纸这么薄,对折20次差不多有2、3厘米吧。

生:我觉得大概有几十厘米。

生:反正不可能太厚,因为一张纸的厚度太薄了。

师:同学们,我们如果把一张纸对折20次,它的高度大约有35层的楼房那么高,也就是大约有100多米。

同学们听了以后,大吃一惊,因为这个结论完全偏离了他们原有的认知经验,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这时候,我再让他们对等比数列进行研究,他们的探究欲望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学习热情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思维也进入了最佳的状态。

三、探究任务的提出――找准“开放点”

现在,一些教师在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往往是教师给学生提出探究性学习任务,对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也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确实能够开展探究性学习,并且能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探究结论,但是,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是封闭的,所以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通过一定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提出开放性的探究问题,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教学“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双曲线”产生的动态过程,同学们仔细看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之后,我提问:同学们,看了刚才的演示,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双曲线”的对称轴应该怎么找?

生:“双曲线”的离心率应该怎么算?生:“双曲线”的方程应该怎么样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