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1

长期以来,银行借贷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然而,近年直接融资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债券市场为例,2015年交易所债券市场异军突起,全年共发行公司债券2.16万亿元,发行资产支持证券20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当被问及发债用途时,很多企业都表示,用于偿还资金,补充流动性。而这背后,公司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进行债务置换并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发行公司债,公司获得低成本资金的同时,也间接提高了企业其他融资方式的议价话语权,有效降低了公司的总体融资成本。

发展直接融资,能够为实体企业提供较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减轻现金流压力,降低其融资成本。央行某部门专业人士介绍,债券发行利率一般低于贷款利率,股票融资不需要利息支出,直接融资占比上升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不仅是债券,2015年的股权融资同样增势良好。全年共有220家企业完成首发上市,融资1578.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136%;399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发行,融资8931.96亿元,同比增长31%。截至2015年12月,企业融资成本为5.38%,比2014年下降169个基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直接融资比重加大,社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

然而,尽管增幅不算小,但总体看,我国直接融资仍然偏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也不充分,难以完全适应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需求。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不仅明显低于成熟市场,也低于不少新兴市场。进一步显著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也是较迫切的任务。

有“亲和力”才有市场活力――较高的直接融资门槛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直接融资不仅能降财务成本,也有利于投融资双方直接对接,更好更快地将资金“血液”输送给实体经济尤其是创新创业企业,推动经济转型。长期以来,企业对直接融资也抱有很大热情。但是,实际情况中,直接融资显得“亲和力”不足,较高的门槛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主板市场处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顶端,能进入其中的是少数“幸运儿”。以创业板为例,主要是服务于创业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处于快速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较紧迫,对发行上市效率要求较高。与海外市场平均三四个月的发行周期相比,我国创业板市场一至两年的周期显得较漫长,部分企业甚至超过三年。在申请上市期间,企业为保证业务、财务的稳定性,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并购重组等,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发展产生制约。

主板的高难度,让很多企业把目光转向了新三板。然而,尽管新三板更“接地气”,挂牌相对容易,但与巨大需求相比,仍然显得不够,还有大量企业在等待进场。而且,挂牌公司中,能够成功融资的只是少数,其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融资特色有待进一步体现。

适当降门槛,能够激发出巨大市场活力。这一点,在2015年的公司债市场中得到充分体现。2015年1月,修改后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将发行主体由主要是上市公司“扩容”到所有公司制法人。这一改变不仅吸引了大量公司通过公司债融资,发行方式也更丰富,形成了面向公众投资者的“大公募”、面向合格投资者的“小公募”以及面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私募。其中,私募发行不设任何硬性财务指标,资信评级上也不做强制要求,更加便利了企业。

打造更强资本“快车”――加快机制创新,解决“钱从哪儿来,投向哪里去”

如何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让其在金融体系中有更多担当?关键是要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建立一个市场化、广覆盖、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严监管的直接融资体系。

近几年,直接融资市场化机制不断完善,市场效率提高。在上市条件上,2014年5月,创业板准入条件做了适度调整,取消了持续增长的要求,更加适应创新型企业业绩波动的特点。但是,现有门槛仍要求发行人盈利,导致很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创新企业无法进入。2015年6月,国家已明确要求,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研究解决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制度。

新三板是目前多层次股权市场的一大亮点。在经过规模的迅速扩大后,新三板已进入完善市场化制度的关键阶段。如果新三板能尽快完善核心制度,完全有希望成长为一个真正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市场。

有相关媒体称,2016年新三板将优化挂牌审查业务,进一步细化挂牌准入标准,完善发行机制,鼓励挂牌同时向合格投资者发行股票;依托网络平台开展融资路演服务,优化发行定价机制,丰富市场融资品种。

长期以来,直接融资中“股债失衡”“股票大、债券小”现象一直存在。债券市场加快发力,是提高直接融资的关键一环。2016年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研究发展绿色债券、可续期债券、高收益债券和项目收益债券,增加债券品种,发展可转换债、可交换债等股债结合品种,深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等。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2

【关键词】 山东半岛 产业结构 金融支持

山东半岛的地理边界涵盖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7个沿海地市,面积68551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人口356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截至2009年,GDP占全省总量的5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陆上山东”、“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的历史性跨越。从陆上山东到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发展空间的延伸和拓展;从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建设,则是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山东半岛经济区是涵盖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诸要素的复合功能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山东半岛7地市的产业结构及金融结构。

一、山东半岛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和社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若不考虑地区城市个数,从综合经济实力看,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56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7.9%;从增长速度上看,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4.7%。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4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9%,增速是16.5%。山东半岛7地市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620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4%,平均增长速度是16.2%。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还是山东半岛以及全国,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

横向上看,山东半岛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第一产业方面,三个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都低于或是优于全国数据。但是,从2004、2006和2008三年的数据来看,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的比重甚至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第一产业比重之和还要大,相比来说更接近全国平均比重,这对于山东半岛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产业方面,从1992年开始,山东省包括山东半岛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例第一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0.68:49.32。此后,重工业迅速增长,轻工业比例逐渐降低,第三产业逐步发展。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要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方面,三地区以及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山东半岛第三产业比重相比于长三角或珠三角来说低10%还要多,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7个百分点。

二、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1、山东半岛金融规模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1988—1991年,山东半岛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还没达到千万,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由70%逐年增加到将近90%。在1991—1995年,当时经济发展迅速并有过热迹象,这时贷款有所收缩,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又从近90%下降到不到60%,之后直到2008年也是在50%~70%之间波动。反观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107.5%,这说明,山东半岛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增长要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金融规模这一角度来说,山东半岛的金融发展还是处于很低的水平。

2、山东半岛融资结构分析

(1)直接融资分析。直接融资主要是指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直接融资主要是靠证券市场即股票为载体进行融资,债券发行量很少,因此本文主要考量证券市场的融资。那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的指标通常选择证券化率。

截至2008年,山东半岛有上市公司39家,流通股总市值2368亿元,占全省GDP的14.62%。从上市公司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有4家,第二产业有30家,第三产业有5家,其中,第二产业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制造业,其次是化工行业。而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上市公司几乎没有,这也妨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图2可以看到,山东半岛1993年开始在证券市场上融资,证券化率是5%,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2000年的时候达到最高的25%,随后进入低谷,尤其是在2005年,证券化率达到6.5%,这一情况在2007年时得到改善,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2008年又随之下降。之所以形成这么大的波动,是因为证券化率与股票市值有关,而股票市值又与经济形势和股票价格相关。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证券化率大都大于100%,我国在2007年证券化率也已达到132%。从这一方面说,山东半岛的证券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与成熟市场还有很大的距离。

(2)间接融资及其与直接融资的比例分析。间接融资主要是指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手段的融资方式。由表2可以看到,在20世纪90年代,直接融资占间接融资的比例平均值在9%左右,最高也就达到16%。在2000年的时候,股票融资很大,贷款增加值明显比前后几年要小,这一年的直接融资占到间接融资的70%,但之后几年又大幅下降到2008年的8%,直接融资规模仍然很小。

表2是2009年山东省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由这个表可以看出,山东省间接融资比例基本上始终保持在90%以上,除了2007年股票市场融资涨幅很大外,直接融资比例上升较快。山东金融业有些畸形发展,即直接融资滞后,企业融资渠道严重依赖银行体系,使得金融机构风险加大,间接融资比例过高也使得企业经营成本加大。

综上所述,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相对于地区发展来说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内部不合理,高耗能的重工业结构亟需调整,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代表第三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本文从该地区金融结构、金融规模等角度分析了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现状,从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金融规模的增长跟不上GDP增长的步伐,且差距很大;融资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比重很大,直接融资比重过小,导致金融市场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

三、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金融支持措施

1、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地方性金融机构无论在政策方面还是信誉方面,往往比外来机构在支持本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上更有优势。因此,要把发展和壮大地方金融机构作为山东半岛金融业发展的一个侧重点,大力培植地方金融龙头企业,全面增强本地区的金融实力。

应该说,山东半岛经济主体分散化、经济结构多元化明显,而本地区金融发展则是受体制的影响,存在诸多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现为金融开放的“内紧外松”现象,即外资银行早已登陆山东半岛,但是金融业对民间资本开放还是举步维艰。金融所有权结构上的缺陷不但有损于多元化的经济成分的融资需求,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对构建高效的金融运行机制不利。所以,要大力推进地方金融资源整合,使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为山东半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2、尝试创新,丰富各类金融工具

(1)中小企业的信贷金融工具。山东半岛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企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这些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但是他们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由于担心他们的信誉,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是惜贷的。针对这一状况,开发一套适合中小企业成长特点的信贷金融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2)股权类金融工具和组合投资金融工具。山东半岛上市公司多达40多家,占山东省上市公司近一半的数量,且大都集中在优势制造业上。因此,开发股权类金融工具适合投融资双方低风险和高收益的偏好。同时,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也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投资金融工具开发的方向,这些可以提高金融支持产业的力度。

(3)产业基金。产业基金以其独到的资金汇集和高效的投资能力,可以为山东半岛在成为工业强省、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过程中所遇到的资金问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当前山东半岛资本市场投资渠道单一,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压力大,一些基础产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工业发展主体性能不强,新兴产业带动能力较弱,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履维艰。产业基金因为规模大,投资专业性强,其投资行为还可以有带动社会资金汇集的作用。因此发展产业基金,将会极大促进半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3、发展资本市场,扭转证券市场“边缘化”局面,丰富金融市场层次

山东半岛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资产运营质量方面的功能。这里所说的“边缘化”是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说的,证券市场筹资额很低。因此,要实现山东半岛优质企业上市梯次化发展,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企业在主板上市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一批能够代表山东半岛经济发展优势的机械制造、海洋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市场或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促进山东半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4、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协调,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产业及金融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省及以下各市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经济政策外部性日益突出,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重点就在于政策协调,从而打破各种壁垒,从政策上给予经济发展的自由空间。在这一方面,长江三角洲的做法可以借鉴,即建立区域统筹管理机构——长江三角洲市长联席会议,就整个地区的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协商。长三角的学术会议每年必开,珠三角也有了类似的机构存在。因此,山东半岛要建立相关的协调机构,围绕各市在区域中的定位,规划自己的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从整体上确定发展战略和产业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1] 杜迎伟:促进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R].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促进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课题组,2005.

[2] 范跃进、李平、吴宗杰:山东省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08[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3

多层次体系初步建成 直接融资比重显著提高

从2010年的6.7%到2015年前8个月的18.7%――这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测算的直接融资比重变化,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多年来,直接融资比重过低成为中国融资制度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托资本市场。“十二五”期间直接融资比重的显著提高正是基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一组数据可以有力地说明这一点。

――“十二五”时期,沪深两市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总成交金额和日均成交金额分别为367.6万亿元和2928.87亿元,分别较“十一五”时期增加了93.5%和107.5%;

――截至2015年8月,“十二五”时期沪深两市共有747家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累计融资额5849.53亿元;共有1371家企业完成再融资,筹集资金2.47万亿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总金额为4.6万亿元。

――截至2015年6月,我国交易所市场各类债券托管面值2.95万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370.57%;“十二五”时期累计发行公司债券1.94万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447.12%……

数据变化的背后是资本市场不断的改革创新和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由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柜台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股权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债券市场、期货与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层次日益丰富,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有效支持了更多中小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推动了创新创业活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切实服务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制度建设渐趋完善 市场活力得到释放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推进退市制度改革、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化……,五年来,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台,让资本市场的制度基础更加坚实有效,为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年来,随着制度建设的完善,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水平不断提升。

针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低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导上市公司建立持续、清晰、透明的现金分红政策和决策机制,加大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

实践表明,机制效果明显。截至2015年9月,“十二五”时期我国全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累计2.86万亿元,约占公司净利润32.7%,较“十一五”时期分红额增加了1.22万亿元,占净利润比重提高了4.2个百分点。

五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并购重组的需要,中国证监会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大大提高了市场效率。

证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共发生2920单,仅282单需由证监会审批,超过90%的重组项目上市公司履行相关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后即可自主实施。资本市场逐步成为企业并购重组的主渠道,在支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

一个可观的数据是:截至2015年上半年,“十二五”时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总金额为4.6万亿元。201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金额占同期中国企业并购重组金额的58%,其中产业整合类占比达到75%。传统产业整合加速,创新型、中小型企业借力并购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也日趋活跃,资本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作用逐步显现。

监管重心后移 高压执法打造有序市场环境

面对一个迅速发展壮大并创新不断的市场,如何加强监管是一个重要课题。“十二五”期间,中国证监会不断探索新的监管理念,寻求新的监管模式,让监管水平尽可能与市场的发展相适应。

一方面,监管的“权力”之手要往回收。统计显示,自2001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启动至2014年底,证监会已累计取消151项行政审批事项。在减少审批事项的同时,加强行政审批信息网络公开力度,不断提高审核工作透明度,在证监会网站公开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名称、审核依据、办理流程、申请标准、办理时限以及审核结果。

另一方面,事中事后阶段的“监管之手”要更加有力。五年来,证监会从机制建设到队伍配备,再到模式创新,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水平,严打违法违规行为,肃清市场秩序。

截至2015年6月,“十二五”时期证监会及派出机构共审结案件483件,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06项,共对107名个人作出市场禁入决定,罚没款金额总计21.83亿元。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五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执法最严厉的五年,将为今后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经过五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4

关键词:去杠杆;供给侧改革;金融结构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04-02

去杠杆是中国提升金融体系动态活力的重要任务,而供给侧改革则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战略举措。在去杠杆过程中,我们往往关注三大类经济单位(政府、住户、企业)或两种融资体系(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的显性差异,而缺乏对金融去杠杆影响因素的追根溯源。从这个角度讲,有必要展开对金融去杠杆的“供给侧改革”。

如何看待中国杠杆率水平?其成因是什么?以M2衡量的中国货币量冠绝全球,货币化水平居高不下,超额货币也是金融领域研究热点。同时,有关中国天量信贷、债务堰塞湖的观点不绝于耳,形成了中国杠杆率居高不下的观感。显性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显性因素之一:企业杠杆率过高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相关测算,截至2015年底,中国总体债务率达到254.8%。其中,政府债务率达到44%,住户部门债务率达到39.5%,企业债务率达到170.8%。从结构上看,中国杠杆率的主体在于企业,企业债务约占总体债务比重的2/3。虽然对BIS的测算还存在细节争议,但对大致结构则不存在异议。表面上看,金融去杠杆的关键在企业,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存在加杠杆的空间和潜力。

(二)显性因素之二:间接融资比重过高

截至2015年底,在138.14万亿元的社会融资存量中,仅贷款(包含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的金额就达到了112.09万亿元,占比高达81.14%。间接融资占中国社会融资的绝大部分,直接融资的占比较少。从这个角度看,间接融资比重过高是中国杠杆率高企的重要因素。更进一步,以银行为主导的社会融资体系成为众矢之的。

(三)显性因素之三:国企预算软约束

在企业债务中,相关研究显示,国企债务占企业债务的相当部分比例,而相当部分民营企业的债务率没有达到国企的高度。从这个角度看,国企债务过高是中国杠杆率水平攀升的重要因素。针对国企债务问题,部分研究将其指向国企预算软约束、规模扩张冲动等因素。

针对高企的中国杠杆率水平,部分观点将焦点放在直接融资、企业杠杆率方面,强调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杠杆率等。从表面上看,这是金融去杠杆的直接应对措施,进一步追根溯源则发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同义反复。去杠杆不能仅仅关注显性因素,也应考虑杠杆率形成的“供给侧改革”,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工具结构

截至2015年底,中国的金融工具总量(不含期货衍生品等)超过240万亿人民币,其中,股票市值53.13万亿,债券余额48.78万亿,本外币银行存款139.78万亿。经济杠杆率水平只是金融工具结构的一个指标,判断或应对金融去杠杆也不应局限于杠杆率,而应根植于金融工具结构这个背景,综合考虑社会财富总量、金融工具总量、金融工具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著名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曾认为,金融结构不仅体现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类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各种金融中介机构的集中程度、经济规模与金融工具数量及金融机构资金总量的相对规模上,也体现在金融上层结构及金融交易量相对于国民财富及经济产值等经济基础变量的数量和质量变化。

(二)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包含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等在内的体系,囊括了政府信用、金融机构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不同经济体社会信用体系的差异将影响到杠杆率水平。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转离不开参与方的信息甄别、筛选、判断能力。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经济体,民间信用、商业信用、个体信用的相关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需要借助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等重点机构维持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转,改善社会资源配置。金融去杠杆不应局限于融资结构或部门结构,也需要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

(三)居民收入结构

金融服务于经济,金融的使命在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结构影响金融结构,杠杆率水平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看,为了从源头上去杠杆,有必要针对社会的居民资源配置、企业资源配置现状展开分析。在居民收入差异方面,基尼系数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1981年至今,中国基尼系数从0.292 7的水平快速攀升,目前在0.47左右的水平。

(四)产业结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上层结构的发展要快于国民生产和国民财富基础结构的发展,但是当经济发展达到某个阶段,金融工具比率会停止增长或趋于稳定,超常的金融相关比率往往只限于短期内存在。产业结构影响金融工具需求总量、结构等。在三次产业当中,与服务业、农业相比,工业在成批量、大规模的资金融通方面存在较大需求。此外,在产业不同发展阶段,金融需求或存在差异。比如,在工业互联网影响下,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端到端工程贯穿整个价值链,将形成一个实时交互的全球生产网络。企业的小型化、网络化成为发展趋势,金融需求的规模、性质将面临调整。

(五)城市化水平

城乡差异不仅仅体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金融需求也存在较大区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19%迅速提升到2015年的56.1%,城市化进程仍将保持较快速度。伴随而来的资金融通、财富管理等城乡需求转换,对杠杆率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总体债务规模在200%―300%之间,从国际比较来看,总规模相对适中,细分领域则存在较大“去杠杆”需求。中国的去杠杆过程应通盘考虑以下几点。

(一)结合经济发展阶段推进“去杠杆”

在中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虽然政府对财政资源的掌控程度迅速下降,但政府部门始终保持着对经济金融领域的强有力控制,通过金融体系大量集中社会金融资源。同时,由于国家信用的隐性支持消除了居民和企业对国有银行的风险顾虑,支撑了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强大金融动员能力。去杠杆也应考虑中国经济特定发展阶段,循循渐进。

(二)基于金融工具结构促进“去杠杆”

债务水平只是金融工具结构的一个反应,金融去杠杆要根植于金融工具结构优化的整体背景,从源头上促进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良性互动,推动包含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业态的健康发展。

(三)从社会信用体系、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入手“去杠杆”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格局和体量上来看,没有颠覆整个金融行业,但促进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改造过程,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困境。现代社会正逐步从单中心的信用结构向分布式结构发展,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良好的社会信用生态,有助于改善信息不对称困境,促进更多金融业态、信用形式的充分发展。此外,应结合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规律、资源配置现状及趋势等方面从源头上推进“去杠杆”。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2] 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3] 贺晨.商品房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研究:兼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J].管理世界,2009,(1):178-179.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5

关键词:债券市场;分析;服务实体经济;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4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02-03

一、我国债券市场现状

一个成熟和规范的债券市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低风险投融资工具,也能够为中小企业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开辟融资新渠道以满足其潜在的巨大资金需求。我国资本市场历经了 20 年的发展,建立起一个余额位居世界前五、亚洲第二的债券市场,成绩斐然。2011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7.8万亿元,其中政策性金融债2.0万亿元、公司信用债券2.2万亿元。债券托管总额22.1万亿元,当中的银行间债券市场20.2万亿元的债券托管量占了我国存量债券的97.1%。毋容置疑,我国债市进入了一个规模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债市直融进程中的实业型主力军,仍是国资背景的企业,大多数中小及民营企业还未能充分利用债券融资工具,资本市场“重股轻债”的迷离顽疾依然存在;根深蒂固的“重股轻债”思维,导致直接融资结构不均衡,融资层次单一的行情,使之成为制约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反过来,债券市场又成了资本市场发展的羁绊之一,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债券结构欠合理,产品缺乏创新,债市过多地围绕金融机构融资。

我国的信用债券品种发展历程各具特质,主要包括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以及短期融资债券等,但在很长时期内发展缓慢则有共同性,主要在于制度性因素的制约。一是严格的审批制和募集资金用途管制束缚了市场的发展,用审批的办法来管理市场,使公司信用债与企业自身的经营需求背离财务调整和信用债券主题,仅仅服务于固定投资项目,降低了市场效率。我国的债券市场一直被视为国民经济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于政府的严控之下,政府对信用债券的发行实行严格的审批制。以发改委审批发行并监管的企业债为例,企业债发行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发改委共同审批;企业债如果要上市交易则需经过交易所核准等。企业债发行额度和时间限制使企业不能按照自身的经营和融资需要自主、灵活地确定发债规模及时机,而对发行利率的审批有悖于市场化定价机制,不能充分体现不同发行人资质差异以及市场对信用风险的真实评估。此外,繁琐的审批程序往往错过企业发债时机,加大新债对发行人和投资人的双向不确定性,形成企业实际发债时的市场条件和企业自身经营状况距离申请时情况已发生变化的困局。二是债务融资信用基础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管效率低和目标模糊,相关法律与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之间不配套。按照我国现有债券制度,对信用的内在要求与发达国家标准相比仍然有差距,信用形式和依法监管未能随市跟进。再是市场过度依赖国企背后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政府信用,使企业信用、民间信用欠缺培植,企业和政府间的信用冲突仍然借助资源的重新调整和配置来解决,信用债券自然难以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由于我国债券市场是以政府及金融机构债券为主体的市场,公司信用相关债券品种不丰富,与股票市场不能相提并论。债券一级市场发展缓慢,必然其二级市场一路蹒跚,表现为投资者结构单一、信用类债券流动性不足、变现能力弱,交易所挂牌交易数量不多,场外交易欠发达,由此加大债券投资者对公司信用类债券的风险预期,同时影响和限制了投资者对公司信用类债券的购买,使债券投资变相成了债券投资人的定期存款,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市场发行难免举步维艰。

二、美国债券市场情况

美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债券市场之一,债券早就成为美国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债券市场可流通规模总量大,债券种类丰富,尤其是公司信用类债券产品,品种繁多,举足轻重,成就了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2011年美国债券市场累计发行58918亿美元,其中国债21032亿美元、联邦机构债券7036亿美元、公司债券10055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 16602亿美元、资产支持债券1248亿美元、市政债券2946亿美元,公司直接债务融资占债券市场整体规模50%以上。截止2011年底,美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达36.756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我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的10.50倍。

美国发达的债券市场经验表明,债券市场在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剖析美国直接融资结构,债券市场举足轻重,日均债券交易量庞大,其他任何市场都无法比拟,基本形成了债券融资主导的直接融资模式,债券融资在规模和重要性方面超过股票融资。从证券化比率来看,美国债券市值占GDP的比例大大高于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体会美国经验,债券市场顺应市场演进发展大于股票市场,一是可以避免融资风险积聚在银行体系,分散整个社会的经济波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二是降低融资结构失衡导致的宏观经济脆弱性;三是促进信贷以外的其他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创新,进一步提高金融产品多样化。在融资渠道多样化防范风险上,美国次贷危机倒是很好的证例。次债风波,是美国房地产市场震荡波及美国金融市场,继而引爆全球经济危机。匪夷所思的是,处于风暴中心的华尔街金融帝国大厦至今屹立不倒,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剥茧抽丝,得益于美国笑傲巅峰的国际化债券市场,打造出的全球金融产品多样化,替美国分散了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殊不知欧洲金融机构在资产投资的损失远远大于美国本土金融机构。从全球来看,其他国家的投资者也被殃及,通通为美国次贷危机买单。

在美国的债务融资中,其市政债券值得一提,该项已成为地方政府市场化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19世纪20年代美国在大规模城市建设过程中,开始兴起发行市政债券,由于联邦政府无法满足各州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只得向债券市场融资。截至2011年末,美国市政债券存量37434亿美元,占美国债券总存量的10.18%,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能量不可低估。美国政府还于2009年推出的"建设美国债券(Build America Bonds)",作为当时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之一,该项债券票息享有政府35%的永久补贴,当年发行量达642亿美元,占同期市政债券发行量的15.66%;2010年发行1173亿元,占同期市政债券发行量的27.09%。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提交给国会的2011财政年度预算案中,把“建设美国债券”列为一项永久性项目,将该债券用途扩大至一些债务的再融资,以弥补短期政府运转资金不足,市场反应非常积极。

美国债券二级市场,主要是以场外交易为主,其自由的交易模式给市场带来了良好的流动性和活跃氛围。2011年,美国债券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9087亿美元,是同期纽约股票市场和纳斯达克交易所股票日均交易成交量之和的9倍。从各类型债券发行规模以及日均交易量来看,美国国债是当局货币政策贯彻的主要工具,也是美联储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操作平台,其日均交易量达5678亿美元。其次的是以房地美等政府支持机构发行为主的抵押支持证券,日均交易量在2500亿美元左右,公司类信用债日均交易量在206亿美元左右。

在信用评级方面,则倚重三家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评级机构根据实体经营情况以及长期还款能力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帮助投资人自主决定风险定价。除了必要的监管,主要还是靠市场力量约束规范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另外,在可流通的债券品种中,包含国债、市政债券、公司债券、企业债券、联邦机构债券、抵押支持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等,信用产品风险大于国债,这一点与我国相同。但投资往往玩的是心跳,风险较高的债券对应的市场化收益更为丰厚,不同信用层次债券收益率,可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个性化投资需求。

三、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几点建议

追寻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一、二级市场的特点,对照我国债券市场的现实和发展,实事求是,兼容并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断言,大力推进债券市场发展既是满足我国实体经济需求,也是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的必由之路。对作为资本市场有机组成部分的债券市场建设和债权式融资与投资,则首当其冲,迫在眉睫。发展债券市场,实乃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针对现实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和完善债券市场外部监管体制

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规范各个参与主体的行为,另一方面政府依法对各个主体行为监管。政府对债券市场的监管,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综合学科,如何对那些不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制止;对那些违法违规行为予以纠正;对那些故意或恶意违法违规予以打击,有效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健全债券信用责任机制,扩大市场自主功能,是摆在我们跟前的复杂课题。

2、进一步减少行政控制,释放市场自

市场的发展首先应减少行政过度的控制与干预,赋予市场主体更多自主。回归市场化是市场信用得以滋生发展的前提条件,市场信用也只能借助于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积累。只有消除政府对债券市场在各个环节的计划审批和过度控制,才能使市场主体在自由交易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互信,起到推动债券市场信用发展的作用。赋予市场自并不意味着弱化政府监管,相反,是要求监管找准切入点,通过外部监管严控市场化进程,而非对市场主体行政干预,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债券市场透明度,防范各种投机行为,鼓励市场创新,实现既合理监管又科学培育市场良性发展。

3、健全和发挥资本市场债市功能

债券市场作为一个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子市场,有着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不仅能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改善融资结构,还起到自我降低金融风险的作用。要发展债券市场,就必须坚持以机构投资者为基础,加快培养具备风险甄别能力的个人投资者,积极引入外国投资者,多元化投资者类型,坚持发展场内和场外市场,通过不断创新实现债券市场的规模、产品和模式的跨越式提升。债券一级发行市场是否建立和健全、相对市场化的制度是否完善,二级流通市场功能是否配套,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债权式融资与债券市场的作用的有效发挥。

4、扩大公司信用债券融资比例

扩大直接融资,能够使大规模储蓄转换为金融资产,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改变传统的金融运作方式。2011年末,对银行来说,一个巨大的压力,恰恰来自于贷款余额的54.79万亿元,加大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这就不言而喻。由于我国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导致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就更加需要善于利用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直接融资渠道。但不能把增加直接融资比重仅仅理解为股票市场的扩容,需要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深入开拓债券市场深度和广度。纵观全球资本市场,扩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空间,无一例外主要是通过债权融资方式,债券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也能为信用风险市场化定价提供坚实基础。

5、对外开放,实现债券市场与国际接轨

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固定收益产品地位显著,是投资的基石,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提供多样化。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并与国际接轨,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立足我国的现实,学习和借鉴国际资本市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推动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扩大境内发债的境外主体范围,直接给予境外人民币存款工具的提供方直接进入以本地货币结算的政府债券市场的机会,允许更多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债券。

参考文献:

[1] 李扬、殷剑峰.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规模[J].当代金融家,2006,(04).

[2]中央结算公司债券信息部.2011年度银行间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EB/OL]..

[3] 谢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继续推动债券市场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EB/OL]..

[4] 蔡万科、唐丁详.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国际经验与创新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11,(12).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6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金融市场也仍然存在着很多,如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整体金融风险隐患较大、金融机构违规欺诈行为时有发生,等等。作为中国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身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如何稳步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推进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现有金融资产结构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1、中国现有金融资产的结构特征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有了一定发展,但直接金融发展较慢、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局面没有大的改观。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结构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直接融资发展缓慢。从国内金融市场整体融资结构来看,2003 年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约为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5%,而同期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5340亿元,只占融资总量的15%.可以看到间接融资占有绝对比重,融资结构严重失衡。二是直接融资中政府债券比重过高,政府支配了过多的资源。从国内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直接融资发行量为12515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280亿元(占比50.2%),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发行4520亿元(占比36.1%),股票发行1357 亿元(占比10.8%),企业债券发行量358亿元(占比2.9%)。企业直接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融到的资金仅占13.7%,而政府融资占86.3%,政府拥有过多的资金支配权。

2、中国直接金融发展的落后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中国直接金融的发展相对落后,突出表现在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缺乏,直接融资能力差,并导致直接融资比重低。这就造成一方面大量社会闲置资金缺乏直接投资渠道,投资者无法根据不同风险偏好自由选择投资对象,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根据市场资金与产品供求变化,选择有利融资策略降低融资成本,并及时调整生产规模与结构。

在以商业银行为主导、间接金融占绝对比重的金融市场体系中,企业缺乏适应市场变化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会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基本由银行和政府承担,造成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大量增加和各级政府财政负担的不断加重。把市场经济发展中应由市场主体承担的风险集中到银行和政府,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3、推动直接金融的发展需要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稳步推动直接金融的发展,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措施。市场经济国家的直接融资市场以固定收益工具为主,一般占市场份额的2/3,权益类工具一般只占1/3.在固定收益工具中公司债又是主体,其他为公共债和机构债。而在中国,固定收益工具品种单调,公共债只有中央政府的债券,公众没有机构债的概念,在公司债中公众对项目债和为企业生产经营而发行的债券也没有明确概念区分。(为了适应国内市场的概念,我们仍沿用企业债这一概念,但从规范金融市场来讲我们应确立公司债的概念。)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企业债券的兑付风险之后,目前发改委审批的企业债券基本上是项目债券,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发债受到很大制约,这导致企业发债融资与股票融资之间的发展很不协调。2004年(截至11月底)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资1273亿元,通过债券融资245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五分之一。在股票市场一些深层次矛盾一时难以有效克服的情况下,在财政政策从积极趋向稳健的情况下,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变得更为迫切,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有利于适当分散全社会融资风险的集中程度,减轻银行业的融资压力,也有利于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改善信用环境,培育商业信用。

二、明确风险承担责任,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债发展

1、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明确风险承担责任

债券和股票一样都是企业直接融资的工具,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投资人通过购买债券投资于企业,有权按照约定期限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同时也应承担企业违约欠债的风险。不过我国有关法规的并未体现这一重要原则。如1987 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在很大程度上将企业债券视同国家控制的资源进行管理,没有明确投资人应承担风险,反而强调了债券持有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承担责任。1993年《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保留了相应条款,同样没有明确投资人要承担企业信用风险的责任。现行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更是强制要求担保,且多由国有银行担保,这不仅抹杀了企业债券不同信用等级的本质特性,也将市场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因此,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对现有的企业债券管理规章进行修订,明确企业债券投资人的风险承担责任,并取消强制性担保。

2、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企业债券投资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与承担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债券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只有大额交易才能有效降低成本。企业债券投资的这些特点都表明,具有较强市场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是企业债券的理想投资主体。因此,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风险。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保险、基金等集合型投资工具间接投资于企业债券。

3、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吸取经验教训

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需要以往在市场管理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才能对症下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行政干预严重。上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在信贷资金实行规模管理的情况下,对企业发债也实行了规模管理。规模管理下的审批制使企业债券成为地方政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补充贷款规模不足的工具,造成在低效益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下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大大增加;企业债券清偿时,部分地方政府又强令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代为偿付,留下大量后遗症。二是以个人为主的投资者群体与债券风险等级不匹配。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债券投资人一直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目前我国企业债券也主要面向中小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发行。这类投资者缺乏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意识,一旦发债企业发生违约不能按期偿付,这些投资者往往会要求政府或金融机构承担责任与损失,形成沉重财政负担和大量不良金融资产。三是缺乏健全的企业债券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现有企业债券市场中,债券发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人的风险意识淡薄使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形同虚设,这既不利于市场信用基础的建设,也不利于在优胜劣汰中培育合格的评级机构。此外,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也没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由于没有正确地总结历史的教训,在后来的企业债管理中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发行管制。由于担心企业债券违约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现行企业债券发行管理以零风险为目标。为保证到期本息兑付,管理部门对发行人资质、发行额度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强制要求担保,这样使得只有极少数资质好、且并不缺乏资金来源渠道的大型国有企业才能发行债券,而大量一般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三、培育中介组织,完善服务,促进债券市场健康

1、健全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培育信用评级机构

根据国际先进经验,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信用评级结果成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市场需求是市场供给的催化剂,只有在企业能够真正自主发行债券、同时投资人自己承担风险的市场环境中,才能产生对债券信用评级的真实需求,使债券信用评级发挥其评价优劣、揭示风险的指标性作用,也才能让信用评级机构珍惜信誉,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改进与提高。

2、顺应企业债券交易需求,完善市场管理

在金融产品的交易中,主要存在撮合式交易和询价式交易两种交易方式。一般来讲,小额交易和交易要素简单明了的金融产品适合运用场内集中竞价、自动撮合的撮合式交易,而大宗交易和交易要素相对复杂的金融产品适用于场外询价、逐笔成交的询价式交易。,的金融市场既有交易所债券市场所采用的撮合式交易,也有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询价式交易。企业债券涉及的交易要素较为复杂,对投资者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是适合机构投资人和大宗交易的金融产品;根据国际发达市场经验,包括企业债券在内的债券发行与交易,95%以上都是在场外市场完成的。让企业债券发行人和投资人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市场发行债券及进行交易,是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最好选择。

在实现市场主体自由选择发行市场和交易方式的基础上,监管部门还应完善市场管理,逐渐放松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管制,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证资金自由流动、市场竞争充分、透明度高。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其他参与主体的作用,保证市场透明度,除建立有效的债券发行信用评级制度之外,还应该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其中信息披露制度应该明确规定信息披露的、标准、程序、频率及严格的违规处罚措施。

3、完善债券托管和结算服务,提高债券交易效率

债券是由投资人自担风险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只提供中介服务,因而必须对债券和客户资金实现严格的第三方托管。目前的债券托管方式和客户资金的托管方式,不能从技术上保证客户资产和资金不被挪用,必须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

市场参与主体对交易结算方式的不同需求导致了对应交易结算系统的差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同时存在,并在两家登记公司之间建立便捷高效的转托管制度,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促进适度竞争,提高服务效率。登记结算公司现有的席位托管制,存在着客户债券与资金可能被挪用的风险,应将其改革为客户托管制,并完善制度堵住漏洞,这样既能提高债券转托管的效率,又更有利于客户对发行、交易场所的选择。

四、加强监管协调,实行功能监管,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

1、完善现有债券监管体制,实现功能监管

中国债券市场目前由多个机构分别管理。国债发行由财政部管理,企业债券发行由发改委管理,金融债券发行由人民银行管理,在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交易由证监会监管,在银行间市场上市的债券交易由人民银行监管。由于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存在,导致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形成多重监管,造成监管效率较低,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发展。

要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应该明确债券市场监管以功能监管为主,债券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市场准入和市场日常监管由相应的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避免出现多重监管或监管盲区。要实现功能监管,应该转变监管理念,调整监管定位。监管部门应该有如下定位:一是制订债券发行、交易规则;二是完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制度,制订信息披露标准,并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对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的行为予以惩处。在此前提下,取消对发行主体资格、发行额度和发行利率的限制,把企业债能否发行、发行多少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并对企业债券发行实行真正的核准制,并尽快实现注册发行管理。

2、建立监管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为了提高监管效率,促进企业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该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加强市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实现监管协调机制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统一监管理念。各种规则的制定和履行监管职能的出发点是尊重投资人、筹资人的自主权,保证信息的充分披露,保证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让投资人承担风险。

统一制定规则。在发行市场应按照公共债、公司债、机构债和外国债分别制定发行规则;在交易市场不能按发行主体,而只能以交易方式制定共同的规则,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统一和效率;各种规则的制定必须有对违规者的严厉处罚,否则规则难以被遵守;对市场的管理应以自律为主;监管者的职能是检查市场主体行为的合规性和对违规者依法惩处。

相关信息共享。在监管职能分散的框架下,信息共享是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的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