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农电工培训 供电企业 分析与对策
一、前言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重点的国有企业,联合40家控股供电公司、26家控股发电公司、1家物业公司和5家参股公司组建而成。员工人数约达26000人,农电工约占一半的数量。在电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电力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的竞争实质是对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对高技能人才的竞争。集团公司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将培训视为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农电工的全面教育培训工作,农电工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县级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抓好农电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县级供电企业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企业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荔浦供电分公司的实际情况,浅谈如何抓好农村电工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工作思路。
二、当前本企业农电工现状分析
随着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逐步完善,农电体制改革后,供电企业实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管理模式,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农村电工在农村电网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他们担负着农网设施的保安员、农民群众用电的服务员、农村电力市场的推销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形象工程。截止2010年12月,公司员工399人,其中正式员工197人,农电工202人(其中:技师9人、高级工50人、中级工70人、初级工47人,助理工程师6人、技术员4人)。公司人员构成错综复杂,专业知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操作技能差别较大。特别是农电工大多是本乡本土的本地人员,由于他们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知识结构贫乏,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场所分散,纪律约束较少,个别人员还存在着“人情电”、“关系电”、“电老虎”等诸多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刚刚招工进来的。在专业技术方面,大部分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文化程度也比较低,有的农村电工甚至只是小学文化水平。公司员工的技能水平的普遍较低,已经影响到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供电企业在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方面多下功夫,探索适合本公司的教育培训方式。
三、农电工培训的紧迫性
电工属于特种行业。农电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本企业的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农电工在本企业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农村电工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电工队伍势在必行。因此,必须通过不断加强职工教育工作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才可能真正满足日益现代化的电网发展的要求,促进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农电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作为县供电企业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要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工作目标为中心,充分认识到加快企业现有员工培训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农电工教育培训工作,以促进企业的新发展。着重加强对农电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通过企业文化理念、思想观念教育使农村电工员思想意识从普通的农民工、农村社会青年向农村电工员转变,让他们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人民电业为人民”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客户至上”的道德观念,深刻理解服务“三农”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提升供电企业的服务形象,提高农村电工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城乡用电的“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和“同网同价”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农村电工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感
把农电工纳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对聘用的农电工,公司根据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确定用工形式,明确工作岗位及职责,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增强了农电工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公司财务制度和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力所能及为农电工解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劳动保护等“五险一金”福利问题,使广大农电工有归属感,树立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三)建立和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 努力打造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
为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和激励性,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岗位设置对农村电工培训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围绕建立适应农村电力市场经济形势需求的农电教学,培训机制,立足长远,系统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电工培训道路。在培训上应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计划,并将农电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为每个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搭建起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将培训与农电工的发展结合起来。首先,把培训效果纳入对员工绩效考评的范畴,所设置的员工绩效考评制度,包含对员工知识与技能水平提高的目标要求;其次,把员工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改进状况作为动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依据,使员工培训与晋升、职业发展密切关联;再次,把培训作为激励员工的重要途径,依据员工绩效状况及对组织的贡献大小,确定员工受培训机会的多少及所参与培训档次的高低,使员工为获得培训的机会而积极进取。最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联合办学等途径,花大力气,解决好农村电工员的职前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公司、部门、站所三级培训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对农村电工进行培训教育,积极探索农村电工培训的新路子,建立一支高素质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对农村电工的培训往往局限于季节性的速成班培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学内容和方式比较落后,与新形势下电力技术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加上现有企业的培训教材与农村电工所需的实际需求反差较大,制约了农电工对培训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公司领导班子加大投入培训力度,成立培训机构领导小组,并由公司总经理任培训小组长,大力挖掘人才,努力改善现有的技师队伍结构,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提高技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老师队伍的凝聚力,积极派遣兼职教员参加各种教学提升班子培训,更新教学观念,制定和编写确实可行培训教材和内容,使农电工的培训由被动型向主动型、从随意化向制度化的方向转变,从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培训的实用性、计划性和多用性。努力探索培训出一支懂技术,会管理,一专多能的新型农村电工队伍。
(四)严格五项制度,为培训取得成效保驾护航
要想保证培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在日常的管理上下功夫,不让培训流于形式,浪费资源。多年来,荔浦供电分公司按照集团公司职教工作要求,通过五项措施,力保培训效果。一是严格请假制度,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参加培训,严格培训纪律,原则上没有特殊情况都要参加培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的,必须按要求请假。二是严格考勤制度,每次培训都进行签到考勤,凡是参加培训的学员不充许无故旷课、迟到、早退。三是严格考试制度,去年以来所举办的培训班都进行了考试,并做好学员培训考试成绩登记和反馈工作,把培训考试成绩存入员工个人学习档案,通过考试加深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考试成绩列入职教年度考核内容。四是严格考核评估制度,培训评估是一个完整培训流程的最后环节,既是对整个培训活动实施成效的评估与总结,同时评估的结果双是为下次培训需求提供重要信息依据。五是严格培训归档制度,注重抓好培训登记建档工作,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将员工培训的计划、方案、办班通知、学习内容、考试成绩、总结等进行收集整理,并为每个员工建立了职工培训情况登记表,为员工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评聘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五)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源,打造一支坚强的内部培训师队伍
无论什么样的培训,都要通过培训师资来完成。因此,培训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与坏。对于县供电企业,培训师资来源不外乎有两种:一是外部聘请;二是企业内部专、兼职教师。然而,外聘师资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一是费用比较昂贵,二是外聘教师对企业情况不掌握,缺乏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上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县供电企业应尽可能挖掘内部培训资源,充分发掘不同类别、工种、专业领域员工特长和优势,使其经过适当培训后,成为这一领域的培训师。这样,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又可以挖掘企业人才,还可以结合企业生产特点、设备技术、管理要求等实际情况,使培训有的放矢和因人施教,从而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六)重视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离开了安全生产,企业就不能健康、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加强对农村电工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对新招聘录用的农村电工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把农村电工员纳入公司管理后,跟农村电工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更好地调动农村电工的积极性,为适应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组织农村电工员进行有效的特种作业培训、安规知识培训考试和参加一年一度的普法知识学习考试,通过培训考试使农村电工员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自觉做一名守法、懂法、用法的公民,公司农电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公司电网建设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运行,从而有效的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供电企业农电工培训是提升企业工作绩效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坚实保障。县级供电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大批业务技能过硬的农村电工人才来补充偏远地区的供电服务队伍,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提高农村电工队伍素质成为当务之急。搞好员工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后来的工作,只有充分挖掘农村电工教育的潜力,使科学技术与公司电力生产工作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使公司的抄、核、收等供用电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出一条适用本企业员工培训的新路子、新方法,全面提升员工素质,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真正在未来激烈的供电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为企业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雪.浅谈市场化进程中的电力企业培训[J].商场现代化,2009,(06).
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2
一、信贷支农工作现状
地处两省三市交界的××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小型城市,现有农户总数×××万户,其中有效农户×××万户,种植面积×××万公顷,养殖面积×××万公顷。××联社承担为全市××个乡镇、××多万农业人口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职能。截止××××年××月,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比200×年实行统一法人改革以来增加了×××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亿元,分别比2****年末增加了×××亿元和×××亿元,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达到××%。三年来累计投放农业贷款××××亿元,农村信用社所发放的支农贷款所占市场份额达到××%,显现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连续两年被省联社评为“全省支农先进单位”。
(一)重点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和区域主导产业。
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的方向和重点。××联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按照“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地方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地方乡镇经济特点,用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引导农民和农村经济部门因地制宜地开展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近年来累计投放农副业贷款××亿元,重点支持了一批品质好、效益高、能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的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市××乡素有种植茶叶、林果的传统,但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始终没有形成规模,信用社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向农民投放贷款×××多万元,拓植茶园××××亩,经济林果×××亩,使该乡形成了“南茶北果”的格局,也成为了“苏中茶果之乡”。辖内××信用社根据草席生产商对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每年投放××××多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一批个体产户生产蔺草席、榻榻米等高档草席产品,扩大种植席草××××亩,带动了全镇草席生产户对产品结构的调整,××镇已成为全国三大草席生产基地之一。辖内××信用社则利用小额农贷“小而灵”的特点,结合当地水广田多利于养鹅的优势,每年投入信贷资金×××万元,引导和支持当地农民养殖菜鹅,目前该镇形成了年产×××万只菜鹅的规模,吸引了鹅业食品生产企业落户××,形成了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此外,××市中山区的茶叶生产和雨花石加工业、中后山区的食品加工业、××地区的特种养殖业等一批农业生产基地的形成,农村信用社投放了大量信贷资金,给予了积极支持。
(二)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培植发家致富能手和发展经济能人。
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支持个私经济已成为金融业弱化信贷风险、强化自身业务的新亮点。对此,××联社及时调整信贷定位,不断加大对个私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出了“全面占领农村信贷市场”的响亮口号,要求农民群众走到哪里,服务阵地就拓展到哪里,服务“三农”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全市信贷人员克服对个私经济财务状况了解难、贷款额度掌握难和还贷措施落实难等方面的困难,深入实际,对辖内所有私营个体经济大户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了私营个体经济档案,掌握了个私经济的规律和特点,对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个体私营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镇的××××有限公司在信用社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的大力扶持下,该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效益良好,不仅解决了周边地区42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职工平均年收入超过××××元,而且每年向国家上缴税款百万元。据统计,近年来××联社累计发放个私经济贷款×××亿元,其中,农村个私贷款近×××亿元,重点支持了玩具、服装、化工、造船、粮油贸易、食品加工等一批龙头企业,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个私经济的积极性,为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积极推行和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解决普通农户贷款难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广大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出现新的特点,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提供方便快捷的贷款方式。对此,××联社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率先在××地区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主要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急需小额资金购肥料、购农药、修农机等实际困难,农户可持有效身份证件直接办贷,手续简便,无需担保。九九年初联社在辖区全面推行了小额农贷业务,对凡从事农副业生产的农户申请贷款均予积极主动支持,重点帮助经济困难、还款能力弱的贫困农户解决贷款难问题。20****年,××联社结合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村镇活动,把推广小额农贷工作推向,进一步完善了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扩大小额信贷服务面,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走上了日趋规范的轨道,被广大农户誉为看得见的“三个代表”。截止××××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户,占有效农户的100%,评定“信用户”×××××户,核发“信用户证”×××××户,占已评级农户的70%,全市有效农户中已有一半以上的农户拥有“信用户证”;评定“信用村”×××个,占全市行政村数的58%;评定“信用乡(镇)”×个,占××大市信用乡(镇)数的64%。全辖信用社发放贷款农户数达×××××户,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户数为×××××户,贷款余额为××××万元。自开办小额农贷业务以来,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亿元,惠及××万农户,走出了一条“政府满意、农民高兴、联社发展”的“三赢”之路。
(四)大力支持党员干部率先致富。
××联社积极响应和配合市委、市政府“三争”活动的开展,把服务“三农”和支持“三争”紧密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进一步增强支持“三争”的光荣感,在经营上进一步增强支持“三争”的责任感,努力为辖区内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大力扶持党员农户、专业大户、个私工商户的发展,培植发家致富能手,发展经济能人,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年末,××市×××××户党员农户中,有××××户与我社发生了信贷关系,贷款余额达×××亿元。××市××镇××村老党员×××退休后主动承包了90亩荒山种植意杨、养猪养鱼,在遇到了资金难题时,信用社主动上门服务,先后贷款××万元,扶持×××开发荒山,率先致富。×××致富不忘群众,对缺技术的手把手指导,对缺资金的低价转让树苗、帮助介绍贷款,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党支部书记×××,在信用社先后投入×××万元的大力扶持下,该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效益良好,不仅解决了周边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每年向国家上缴税款××万元。××联社竭尽全力支持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
二、主要做法及启示
(一)明确的市场定位是做好支农工作的前提。
为了做好支农工作,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联社通过比较信用社对农业和企业投放产出的社会效益及自身经济效益,看到了支农贷款风险小、易收回、效率高的优越性,逐步转变对“三农”概念的认识,树立起“大农业”观念,制定了“以农为本,与农共兴”的经营战略,把主服务对象转向入股社员和广大农民,积极拓展支农信贷市场,实现了经营观念的根本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制定了“四结合、四为主”的经营思路及策略:一是支持千家万户贷款、扩大农贷辐射面与支持规模大户、提高投入收益率相合,以支持讲信用、善管理的农户贷款为主;二是支持粮食、油菜生产等基础农业与支持种植、养殖、加工个私经济相结合,以支持辖内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为主;三是支持一般性生产所需与支持科技推广应用相结合,以支持流动资金需求为主;四是支持传统农业与市场农业相结合,以市场农业为主。联社制定了详细的信贷支农计划,从广大农民从事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出发,调整服务方向,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做到认识到位、思想重视、措施有力,充分体现出农村信用社社员贷款优先、农户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的原则。在优先满足社员生产和生活资金需要的前提下,认真执行对社员贷款优先和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延伸信贷支农范围,扩大信贷服务领域。
(二)健全的信贷管理是做好支农工作的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要求,促进信贷业务操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强化贷款营销,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联社大力整章建制,确保每采取一项信贷管理措施,必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或规定,通过先行制定的各项信贷管理规章制度,使信贷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断提高信贷管理工作水平,信贷资产质量日益改善。截止××××年末,全社不良贷款总额比2****年末下降了××××元,不良贷款占比为×%,比2****年末降低了××个百分点。
首先,做好贷前调查是贷款发放源头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借款户经济档案。对借款户的家庭财产、资信状况、经济收入、经营规模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建立档案。一方面结合创建农村信用村镇活动,对全市农户全部建立经济档案,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客户;另一方面逐步开展建立个私企业经济档案,对与信用社建立良好业务合作关系的××××户个私企业也建立了经济档案,培植了一批黄金客户。另外,还充分利用政府部门“非典”期间每天的外出务人员返乡情况统计表,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档案,掌握了全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组织资金和贷款营销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推行信贷员“工作日志”制度。要求每个信贷员记录每日的工作计划和结果,并交主任审阅,自此项制度推广以来,信贷员由“专家门诊”变为了“赤脚医生”,下乡调查勤了,贴近农民多了。三是建立信贷调查报告制度。要求对每一笔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贷款,信贷人员都必须提供详细的信贷调查分析报告,并明确自己的贷款意见;对15万元以上的贷款,信用社主任和联社信贷部门必须参与调查论证,促使广大信贷人员深入到一线、深入到客户中去,调查到详实情况。四是充分构建资信资产评估体系。与评估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合作,委托他们对申请贷款企业的资信和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估,为贷前调查的真实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降低了贷款的风险度。
其次,加强贷时审查是确保发放贷款合法合规的重要举措。一是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根据授权授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级机构贷款审批权限,实行“限额控制、分别权限”的管理方式。在全面实行授权授信管理的同时,仍然严格执行“三岗”运作,对大额贷款严格审批程序,坚决杜绝贷款“一枝笔、一口清”现象的发生。二是积极推行贷款操作“阳光工程”。把贷款程序、贷款手续和条件、借款人和担保人须知等内容在全辖每个网点张贴上墙,有效避免了贷款发放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了办贷效率。三是实行贷款会办制度。各基层网点成立由主任、副主任、信贷员、主办会计等人员组成的贷款会办小组,负责对1万元以上的贷款审查和在授权范围内的贷款审批。联社成立贷款审查委员会,有理事长、各主任以及计划、信贷、会计、审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分支机构授权授信、3万元以上的贷款和内部人员承贷、担保贷款的审查和审批,从规避贷款的风险入手,强化科学决策,完善贷款审批程序和责任制度,审贷会上充分民主,坚决杜绝一言堂,真正使得信贷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民主、更规范。四是加大信贷管理科技力度。利用网络技术,自行开发并运用信贷管理系统,实行贷款网络化管理,实现信贷业务柜面处理与内部管理监督的电子化操作,对全辖每个网点发放的每一笔贷款进行全程监控,加强了对信贷业务的监督和指导,解决多头贷款、一户多贷、跨片贷款、超权限放款等违规问题。五是实行“贷款公证”制度。与公证部门签订长年合作协议,对每个网点都派驻公证员,对每笔万元以上的贷款进行实时公证,进一步规范贷款手续和贷款合同,确保贷款合同的合法性和担保效力。
最后,实行贷后检查是实现贷款收回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贷后检查登记制度。规定对累放在2万元以上的借款户必须每月检查一次,2万元以下的每季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在“贷后检查登记簿”上进行详细记录。二是加强对贷款的催收管理。对贷款到期仍未归还的,及时发出催收通知书,督促借款人偿还贷款,确保法律诉讼时效性。三是静态界定和动态考核相结合,明确清收责任人。20****年,联社对全辖所有不良贷款实行了责任界定,并在以后按季对新产生的不良贷款进行责任认定,使每笔贷款都落实了清收责任。不良贷款责任界定进一步理清了广大信贷人员的工作思路,确立了清收盘活的重点,加强了贷后检查管理,明确了贷款责任。
(三)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做好支农工作的保证。
一是信贷员工作量考核考评制度。为进一步做好信贷支农工作,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切实解决信贷员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促使信贷人员真正服务“三农”,主动营销贷款,××联社于20****年实行了信贷员基本业务量考核制度。对全市农村信用社年龄在55周岁以下的信贷人员进行基本业务量考核,将工作强度、风险、责任与个人收入挂起钩来。具体工作量的核定由联社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对信贷员每年度的农业贷款发放额、农贷利息收入限定最低额、信贷资产质量和信贷基础管理等内容考核,低于限定额的给予处罚,高于则进行奖励。而且硬性规定2万元以下的农业贷款户数占比不能低于80%,鼓励发放小额贷款,防止垒大户。
信贷员业务量考核制度实行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极大调动了信贷人员发放“三农”贷款的积极性。实行考核后,贷款营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信贷人员的工作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市信贷员人均“三农”贷款业务量由考核前的×××万元/人提高到×××万元/人。另一方面,进一步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考核办法对2万元以下贷款户数占比的规定,体现了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信贷特点,为提高农户贷款的覆盖面提供了制度保障。到××××年末,全社2万元以下的农业贷款余额为××亿元,占农业贷款总额的××%。
二是风险责任追偿制度。××联社对年末信贷人员责任清收贷款中不良贷款余额(剔除信贷风险补偿金)超过10万元的、主任超过15万元的收回责任人贷款发放权,实行限期清收,限期内不能收回的实行下岗清收。同时,要求营业网点负责人不再作为第一岗直接发放贷款,只负责审批贷款。对贷款造成损失的,按调查人、审查人、审批人顺序相应承担赔偿责任,其中:责任信贷员直接发放的贷款由其承担100%的责任;经分支机构贷审委和联社审批的贷款,责任信贷员承担90%的责任,分支机构贷审委承担10%责任(审批人承担5%责任,其他人员承担5%责任);联社信贷部门、贷审委负责对各分支机构上报联社审批贷款的审批把关责任,确因审核把关不严或主观意断造成损失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5%以内的赔偿责任。对违规违章贷款按调查人、责任人追究经济、行政和赔偿损失责任,对违法贷款造成一定损失的追究刑事责任,对联社确认的岗位清收贷款,因工作失责而造成贷款损失的由责任信贷员负赔偿责任。
三是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联社针对信贷人员害怕承担扩大贷款规模带来更大信贷风险的心态,认识到市场经济中信贷资金使用的“零风险”可遇不可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了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对贷前调查属实、贷款合同真实有效、贷后检查得力、确因非主观因素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给予一定额度的控制比例。执行比例按照每位信贷员每年末贷款余额的5‰计提风险补偿基金,由联社信贷部门分别按信贷员建立基金台账,对风险基金额度内的资金损失不再实行下岗清收。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极大调动了信贷人员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三、支农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开展支农工作的重要原因。
虽然××联社的组织资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存款逐年上升,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资金需求愈加旺盛,远远超过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组织资金的增长速度。目前××联社的存、贷款比例已经超过了80%,当年增量存、贷款比超过了100%。同时,其他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在基层设立网点,大量吸收农村资金,但其不发放农业贷款,给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信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信贷支农工作成效。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上,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不勤于加强对贷款市场的分析、研究和开拓,坐在家中发放贷款;平时不加强学习,特别是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工作没有计划性,不注重平时对有关信贷资料的收集,制约了信贷工作的发展。
(三)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开展支农工作。
通过调查显示农村信用社面临着突出问题:一是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前一时期行政干预的影响,信贷资产质量总体不高,信贷资产呈现劣化态势,支农资金不足。二是防范风险能力低,资金使用效率差。三是基础设施及服务手段差,竞争能力低。
(四)国家扶持政策较少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农村信用社实际承担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三合一”的服务职能,但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相对于农村信用社承担的责职来说显得比较少。
四、建议
(一)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农村信用社资金不足的问题。
一是农村信用社要加大组织资金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组织资金工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切实把组织资金作为各项业务工作的首要工作抓紧、抓实,不断提升服务手段和功能,提高存款总量和市场份额,增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实力。二是由省联社组织开展县(市)级联社的资金调度,将资金富余的联社的资金适当调度到资金不足的联社,站在全省一盘棋的高度上,扩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提高信贷支农工作水平。三是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信用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尽量把财政性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资金实力。
(二)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改进信贷支农工作水平。
针对信贷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联社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市场营销理念的培养,把一些能力强、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信贷岗位,以便适应更高要求的信贷工作。要在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中发挥农村信用社植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广泛了解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信贷资金和其它金融服务的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信贷投向,改进服务方式,从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在结算、存贷款等各方面提升为“三农”服务的能力。要完善信贷支农工作的激励机制,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奖惩力度,进一步提高信贷人员开展支农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大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允许农村信用社开办支农专项储蓄,利率适当提高,免征利息税;适当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常年对农村信用社开办不同期限的特种存款,提高农村信用支农的工作成效和积极性。同时,农村作用社肩负着支持“三农”的任务,带有明显的政策性因素,但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成本高,加之还有历年积累的呆账,是否对农村信用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下调营业税税率和免征农业贷款利息收入所得税。
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3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扎实苦干,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现年末将近,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更好地推进明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就做好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谋划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总结主要内容
1、2012年工作完成情况。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各自承担的目标任务,重点对今年以来市、县下达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增减原因,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十六项重中之中的工作,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重点工作及本单位负责的其他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要抓住重点、突出亮点、体现特色,统计数据要真实、准确,语言文字要言简意赅,结构布局要力求创新。
2、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查找问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要深入透彻,找准症结,并提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措施。
谋划主要内容
2013年工作谋划要紧紧围绕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这一中心,围绕争当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这一目标,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三农工作、稳定等各项重点工作及本单位负责的重点项目工程为重点,精心组织,认真研究,坚持高起点、高站位、高要求,思路要清晰、目标要明确、措施要得力,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几点要求
1、各单位要对总结和谋划工作高度重视,单位领导班子要开会专门研究并明确专人认真撰写,成稿后须经主要领导审阅并加盖单位公章方可报送。
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支农资金;金融服务意识;金融服务技术;信贷;信用环境;防范体系
农村信用社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农村金融业务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积极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支农服务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农信社支农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各项存款增长缓慢,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支农资金难筹措。另外长久以来农业地区资金大量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与现代农民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等一些原因,也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对支农工作成效的发挥,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延缓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用何种对策全面增强农信社支农能力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一、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宏观背景问题
1.国家宏观上没有持续重视农业投入。我国仍是农业人口大国,党和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财政上有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但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现不稳定的变化,并有相对下降趋势,部分财政困难的贫困乡县,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更加剧了政策上农业资金缺短的状况。
2.农业投入的科技含量不高。我国农业生成基本还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模式,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农民的文化水平局限,长远发展意识薄弱,在农业技术水平上的局限限制农业生产的回报。同时,农业自发投资能力较弱,造成了农业投资乏力,反过来又促成了农业落后的局面,形成了恶性循环,阻碍了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益。
3.投资的基本要求与农业投资的风险存在矛盾。投资农业投资具有高风险,农业除了市场风险外,还要面临自然灾害风险。这无疑增大了农业贷款的风险度。而农村信用社基于信贷资金的”三性”要求,希望把资金投向效率高、风险小的行业和地区。这与农业效率低、风险大形成了强大反差,自然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信贷资金不易流向支农环节。
(二)农村金融信贷方面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意识相对落后。随着农民经济效益观念逐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要求,目前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式与经营模式,与当前形势发展和农民的需求不相适应。无法为农村经济提供更高更优质的服务。首先,对于农业产业中产、供、销和各环节信贷服务脱节,信用社只管产前的信贷投人,对产中、产后的信贷服务很薄弱,某些时候导致农民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因资金链断裂出现发展瓶颈。其次,支农信贷仅局限于金融领域,无法提供相应政策、法律咨询、市场经济信息、市场调查及预测、实用农业科技指南等信息。狭小的信贷服务领域既制约了信用社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农村金融服务技术落后。面向农村的信用社只有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和简单的结算业务,贷款手续繁杂,贷款利率甚至“一浮到顶”,而农民别无选择。农村的电子信息网络不完善,农信社一直未能建立起统一的支付清算系统,结算手段落后,其结算只能通过商业银行转汇,资金汇划环节多,在途时间长,资金结算的复杂与不便捷,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3.支农服务存在社会义务与盈利之间的矛盾。支农信贷风险大,由于申请支农贷款的农户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农村,由于贷款农户会计核算资料不健全,信贷员很难对农户的资信进行量化评估。加之有的贷款农户生产资金来源比较复杂,多头贷款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贷前调查难度大,而且在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很大难度,信用社为支农贷款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均比其他业务要多,管理难度和付出成本明显偏高。再加上某些贷款农户的信誉缺失和政府对农信社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农信社经营效益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亏损的现象,严重地损伤了农信社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信贷支农资金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紧张。当前,县域金融市场的基本现状是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分争社会资金,遍布于各乡村的邮政储蓄机构,各商业银行网点机构吸收的资金大部分上存,成为抽取农村资金的重要渠道。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的上收和缺少优质信贷项目是导致资金大量上划的主要原因。除农村信用社外,其他机构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流出县域及农业产业之外,农村资金匮乏,单凭信用社的资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信贷资金的需要。
> 二、改进信贷支农服务的对策
(一)各级信用社机构应进一步提高对信贷支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方式,要倾斜政策,确保支农资金投人增加。根据农业基础地位,国家应对承担支农任务的农村信用社给予较多的扶持政策。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农村信用社营业税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提高农村信用社可用资金比例。从财政渠道或其他途径拨入国家资金,弥补支农资金的不足。对农村信用社在央行或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存款利率适当上浮或在人民银行设立支农存款专户给予适当补贴。农村企业和农村保险存款来源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可以存入农村信用社,以增强资金实力。积极协调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争取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支持,努力扩大支农资金来源。
(二)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突出支持重点
农村信用社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组织资金,增强支农实力。扩展存款营销方式,通过加强和改进柜面服务,完善储蓄存款考核机制,调动员工吸收存款的积极性,在巩固乡镇储蓄存款市场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对公业务,进而实现存款成本合理性与规模稳定性的有机统一。同时在传统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农村的网点优势,努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介入代收业务,创造新的利润来源,积极推进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并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开办寄库、项目代(托)管、委托贷款、债券分销等业务。继续开展增资扩股工作,扩大投资股和资格股在股本金中的比例,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双赢互利。
(三)重塑信用环境
为了给支农信贷创造良性循环,必须在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上下做工作,通过金融业务手段、行政手段重塑良好信用环境。业务上完善贷款方式,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信用考核、记录形式,对贷款农户进行量化信用评级,对不同的信用等级农户核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额度,同时要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方式,扩大农户联保贷款的范围,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专业合作组织联保贷款和专业协会成员联保贷款,积极探索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组建信用共同体,分散农贷风险,切实为农户贷款开辟多种担保抵押渠道。
在重塑信用环境的过程中,要求党政部门起带头作用,提高党政部门和干部的信用意识,使其成为诚实守信的带头人。各级地方政府要坚决制止干部信用缺失行为,建议将诚信列为党政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恶意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不守信干部,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企业信用观念,对不守信用的企业,地方政府要出台惩罚性约束措施,加大打击力度。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农民的信用观念,地方政府要培养农民的信用观念,普及信用重要性的法律经济常识逐步在农村信用社与农户之间架起诚信桥梁。
(四)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的管理难题
强化对支农贷款的管理和监督,健全农户贷款档案,规范各类管理台账、卡片统计口径,定期复核台账、卡片内容,确保信贷信息真实全面,并逐步将档案台账实行电子化、网络化操作管理,实现客户档案动态管理。
(五)创新金融产品,扩展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推出“致富通”专业大户生产经营贷款、“产销通”和“公司+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创业通”失地农民创业贷款、“小康通”公共事务农户贷款等产品。针对不同贷款对象确定贷款种类、利率标准、办理方式、审批程序,根据农村农时特点和客户需求,灵活确定贷款期限、担保方式,提供个性化服务,吸引和巩固优质客户。改善服务方式,实施精细化服务,推行客户经理制,设立“农贷专柜”,建立“个人客户信贷服务中心”、“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资金兑付,扩展业务功能,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5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受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茭道镇一季度以来的工业经济运行总体表现为:“存量企业总量下降,增量企业未及体现,区内企业投资增速,预计后期增长可期”。
3、今年以来新开工建设企业4家,共占地59644平方米,全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3053万元,同比增9.51%。实施转型提质,辉煌工具、星星泡沫、美辉工具、永奉铸件都实施技改,新增项目有5个。
4、加强服务,配套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县工业经济大会后召开了全镇党员干部大会,镇政府拿出54.6万元对符合镇出台的2012年工业奖励政策相关企业进行兑现,进一步激励企业共渡难关的信心。根据县委办“千名干部进千企”专项行动相关要求,镇干部纷纷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听取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宣传涉企扶持政策。镇政府还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主干道两边的绿化工程,召开了胡宅垄工业园区保洁村企共建会,对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完善,工业园区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转变。
从一季度运行情况看,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受国际环境影响,企业出口下降迅速,出货值一季度同比下降26.23%,若剔除出口下降因素,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期比去年还略有增长。二是招商引资势头明显减弱。今年以来除同4—5家企业实施意向洽谈外,其余企业主在洽谈中表现平淡。三是受各种因素制约,我镇新增部分增量,虽实际已投产多时,但一直未能在我县得以体现,某种程序上影响了效益的实现。四是我镇近250亩工业用地,2008年已完成报批,2009年已完成政策处理,但受各种因素制约,至今尚未能实施场地平基和招商引资,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后续潜在的发展速度。
对此,下步工业经济工作重点:
2、抓政策推进。针对金融危机,帮助和指导企业积极运用好县级各项政策扶持杠杆,苦练内功,在转型提质上下功夫,化“危险”为“机遇”。同时镇党委、政府也将积极配套相应政策,与企业一起共渡难关。
3、抓持续发展。充分利用义乌公路拟将兴建之契机,以及土地总规调整的机遇,谋划长远,提前规划和准备,为茭道镇及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4、抓环境建设。企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给予最大的关心。一方面加强服务,特别是在企业员工培训上下功夫,为企业解决一些遗留问题和配套服务事宜;另一方面加大园区配套服务,在环境卫生、亮化、美化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的外围环境,努力做到留得住厂,留得下人。
二、重点项目及“三农”工作情况
1、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6
一、金融支持“三秋”情况
灵宝金融重点支持农村农民在秋季的种子、农药、化肥和农产品收购上的资金需求,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积极支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秋种秋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至目前,灵宝联社发放“三秋”支农贷款5630万元,投放农民种子、农药和化肥投放贷款2170万元,农机具贷款116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贷款23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秋季农业生产,为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继续认真做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授信及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工作,严格做到“贷前早调查,资金早落实,计划早安排,贷款早投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农资供应部门、生产企业和农户家中进行走访调查,详细了解秋作物资供应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提前落实贷款资金计划。一方面加大资金组织力度,开展支持秋作吸存工作劳动竞赛,强化优质高效文明服务,努力拓宽增存渠道,为信贷支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加大收贷收息力度,依法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满足“三秋”资金需要,使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灵宝金融既着眼于当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放眼长远,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既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又通过为农产品收购企业提供资金,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增收。在贷款营销中,农村信用社将资金重点用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储运购销和农户生产费用合理资金需求,支持农资农机部门经营适销对路的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及农机具。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信用社强化服务手段,向农户散放支农名片,提高工作效率,并组织金融下乡活动,将金融知识、业务品种和科技信息送到农民手中。
二、存在的问题
在大力支持“三秋”信贷资金需求的过程中,灵宝市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环境裂变,前些年的顶冒名贷款经过深度排查,全部暴露,诚信客户占比少,一时难以形成一种新的农村绿色信用体系,制约信用社信贷投放。信贷人员管辖区域大、农户多,在信贷服务上没有细化,未对“三秋”信贷支持开设“绿色通道”,不同程度上对信贷需求构成一定制约因素。
三、对策建议
开设贷款“绿色通道”:在农村信用社网点开设贷款“绿色通道”,对三秋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实行上专柜办理,提高办贷效率。
实行灵活授信机制:提高农信社的信贷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中间环节,提高办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