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开展传帮带工作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驻村开展传帮带工作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驻村开展传帮带工作方案

驻村开展传帮带工作方案范文1

根据__新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安排和我镇工作实际,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我镇开发任务较重的__村和省级一类贫困村湘江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进一步强化对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管理,确保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见实效,__镇不断利用现有的工作环境为驻村干部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的同时,多措并举确保驻村工作的全面推进。

一是抓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成立了镇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组织办,由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并负责驻村工作日常工作,确保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两村明确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信息联络员,负责本村驻村工作信息情况的上传和上级精神下达,化繁为简,强化沟通,促进镇村两级联动。结合实际,镇制定完善了驻村干部工作例会、工作报告、考勤管理、纪律约束、督查通报、走访群众、信息报送、临时党组织生活等制度,并将驻村工作纳入镇日常工作进行安排,要求驻村干部按时参加相关会议,报送相关材料,建立驻村干部个人实绩档案。

二是抓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结合__镇工作实际,针对驻村干部来自不同行业,对农村工作不够熟悉的实际,要求所有驻村干部按时参加全镇两周一次的工作例会,督促其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情,明确帮扶目标,明晰工作思路,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同时,为让驻村干部适应农村工作环境,全身心投入到帮促工作当中,推行镇机关干部、村干部与驻村干部“二带一”帮带机制,让驻村干部熟悉并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驻村干部履行工作职责、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结合村情实际,驻村工作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调研走访,分别制定了各村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确保帮扶工作具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能够落到实处。

三是抓督促检查,促进工作开展。镇党委采取实地督查和电话抽查方式,重点督查驻村干部到岗到位、吃住条件、人员信息公示和承诺事项办理等情况,督促驻村干部转变角色,找准工作切入点。目前,已开展实地督查2次,电话抽查3次;在驻村工作例会上,驻村工作组要对工作开展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汇报,形成每周有重点工作、每周有明确任务、每周有责任落实,确保工作的开展,督促驻村干部牢记使命,履行好职责。同时,镇党委加强对所驻村“第一书记”的考核管理,镇党委书记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定期谈心谈话活动,与乡镇党委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公开承诺,认真履职。

四是抓宣传报道,营造帮促氛围。通过发放民情联络卡、上传信息到__新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办公室、村党务村务公开栏驻村工作信息等方式大力宣传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重要意义,扩大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群众知晓率,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开展营造浓厚氛围。目前,正在制作驻村干部岗位监督牌、驻村干部公示牌、驻村工作承诺,注明驻村干部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工作责任、工作去向等相关内容,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采取电话抽查、实地走访、村干访谈的方式对驻村工作组到位、服务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督查。各村民情联络卡、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宣传专栏等相关工作正在筹备之中。

驻村开展传帮带工作方案范文2

近年来,兴仁县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重大扶贫工程到村、到户帮扶为抓手,以“四场硬仗”“七大战役”为着力点,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以前所未有的措施和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省级核查,接受了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但脱贫攻坚工作并没有结束,采取“四个持续”形成合力,常态化巩固脱贫攻坚可持续帮扶工作。

持续宣传帮扶。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主阵地作用,在持续宣传宣讲各项方针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同时,进一步宣讲、学习贯彻落实好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州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向广大群众宣传好会议精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采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党员座谈会、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使“文明家庭”创评标准家喻户晓,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家庭卫生、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接受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以来,召开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州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宣讲会60余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张贴标语30余条。

持续结对帮扶。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继续深学笃用习近平扶贫思想,坚定不移推进脱贫攻坚,深入探究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脉络,做到政治上坚决维护。按照《兴仁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印发结对帮扶全覆盖助力攻坚主战场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县全员包保责任人帮扶责任持续到2020年,9000余名帮扶责任人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一如既往对已脱贫群众开展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成效。全县3064户8962人未脱贫的包保责任人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帮扶对象如期脱贫、不返贫。

驻村开展传帮带工作方案范文3

实验中学自2013年3月接到县委组织部文件通知以来,严格按照省市县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派出以冯秋梅、邹浩和龚梦云同志为首的驻村工作组进驻**县共和镇进行驻村帮扶。接受共和镇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和安排,其中冯秋梅负责共和镇银丝村并兼任银丝村党支部副书记;邹浩负责共和白果村;龚梦云负责街上村,冯秋梅为专任干部,临时兼任驻村工作组组长。大半年来,三位同志根据各村实际和学校实际,做了大量的工作;现结合驻村工作开展情况向组织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扎根基层,摸清村情民情。由于三位驻村干部均是党员教师,长时间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没有从事行政工作的经验,加之我校属于新组建,无法抽出匹配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性帮扶,在驻村干部各自帮扶村支两委领导的积极帮助下,三位同志扎根基层,用尽10天的时间对所帮扶村和帮扶对象户进行了详实的摸底,如村里的人口人数,困难户数,地理条件,存在的各项问题和困难等。再如留守学生数,老百姓的心声和想法,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情况----等等。在摸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根据村里和帮扶对象户的实际,积极帮助村支两委、帮扶对象户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发展模式或帮扶方案。帮助他们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燃眉之急。

2、转变观念,首选思想观念政策扶贫。都说百姓的脱贫问题本质就是思想观念问题、政策问题。现在的百姓不是不想致富,也不是不能致富;而是不知道怎么致富。由于所帮扶村的百姓平均文化素养不高,对党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政策不是很懂,立足此点,我驻村工作组首先选择了思想观念扶贫和政策扶贫,具体说来就是通过走访,家访和召开村支两委会、村民大会等多种方式集中宣讲中央、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精神和有关的政策,让其转变观念,鼓励百姓通过辛勤劳动自我发展致富。如学习党的十精神,国家的扶贫攻坚政策措施,党中央国务院的三农政策;省市县各级部门的驻村帮扶精神和目的措施等。让百姓主动支持参与驻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3、立足各村实际,努力争取资金投入,为民办实事。摆在百姓眼前的燃眉之急很多,有自然条件问题;有基础设施问题;有水利问题等。为此,驻村工作人员根据各自联系负责所在村的实际,协同村支两委和其他部门派驻工作人员努力争取资金投入,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如帮助银丝村改造自来水工程,确保村民能有水喝,能喝得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其工程改造已经于7月份之前完成;协同交通、民政和水利部门帮助街上村硬化道路,以方便村民的出行,工程于5月末全部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协同白果村村支两委和其他帮扶部门规划好了村点中心学校的建设,其校址已选定,方案图纸已经完成,资金基本到位,只等择机开工建设。协同教育主管局、城区学校积极帮助当地村民解决孩子进城入学难的的问题,目前我驻村干部已帮助解决三个村进城读书孩子18名,替百姓解决了“孩子读书难、进城读书更难”的问题。

4、深入一线,大力开展智力扶贫帮扶。结合共和镇整个教育情况和办学质量不高的实际,我驻村干部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积极深入一线,大力开展智力帮扶。如冯秋梅同志经常性地利用工作之余到共和中学上公开课,示范课,甚至给教们上理论课;邹浩、龚梦云老师深入自己所驻辖村,经常性地上门帮教,给留守孩子们上课、无偿地补课;驻村工作组主动联系当地教育办公室、中学、中心校或村点学校,以传帮带的方式带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如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转变,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办学特色的打造,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平安无毒学校的打造等。

5、抓党建促创新与发展。村支两委的党建工作就是引领发展工作,党建工作做好了,党的基层组织就强大了,村里的工作就有了希望,百姓也就有了盼头。为此我驻村干部各自根据所在村的支部工作情况,协同村支两委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性和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驾驭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力。如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强化学习创新;实行党务、村务公开;细化学习方式和工作开展;平安、和谐、无毒、零犯罪率社区打造和维稳工作开展等等。

6、关爱慰问工作。深入一线,主动关爱空巢老人,关心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教育成长问题;利用端午、重阳、党的生日等节假日进行走访慰问老同志、老党员,关心他们的养老问题、生活问题等。向他们讲解十精神,宣传党的治国理政方针政策。建议他们发挥余热,继续为人民服务。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基层工作的经验不足,需要继续学习创新工作开展方式;

2、对驻村帮扶工作的了解认识不是很到位,对各级部门的精神和工作要求需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落实;

3、未能更好地协同其他部门很好的开展工作,这是需要加强的;

4、对百姓进行思想观念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自己需要更进一步地学习才能解百姓疑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重点

1、继续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政策精神和驻村帮扶工作的要求,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注重落实、细化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

2、努力协调其他帮扶部门,形成合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民解困分忧。

驻村开展传帮带工作方案范文4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攻坚项目的有关规定,确保抓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我县的脱贫攻坚战,实现2018年脱贫目标,我单位以高度重视的态度,抽调精干力量到所包村——xxx村开展扶贫工作。单位的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多次进组入户,为包保贫困户问诊把脉,多方争取支持,寻求脱贫门路。现将2018年上半年驻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所驻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xx村位于五台县陈家庄乡东南部,距乡镇府12公里。该村现有总户数x户,x口人,截止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68口人,其中已脱贫x户x人,未脱贫1户1人。该村于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二、2018年上半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2018年,我单位成立了以常务副校长xxx为派出单位负责人,xxx为驻村工作队队长,xxxx为工作队员,单位半数党员干部为帮扶责任人的精准扶贫工作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帮扶责任人全面抓的工作格局,为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实地走访,入户对接

3月9日,按照xx县委脱贫攻坚春季行动动员会精神,我校负责xx坪村扶贫工作的驻村工作队长xxxx带领新调整的帮扶责任人一行十余人开展了对xxx坪村的帮扶对接工作。

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等方式对两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致贫原因及村情民意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征求了做好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

xx村党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积极配合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对接工作,为帮扶工作队提供了必要的工作生活服务。工作队长xx表示,将一如既往认真履行帮扶工作队职责,尽快投入到2018年帮扶工作中去,根据所帮扶村的需要,积极做好相关帮扶事宜的衔接工作,为该村如期脱贫奔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认真开展宣传调研工作

认真开展宣传调研工作,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根据精准扶贫要求,驻村工作队每月确保15天以上工作在村,其它非常驻干部结对帮扶2户农户,确保每月走访一次,电话联系一次,及时了解帮扶对象存在的实际困难。

工作队多次集中召开了有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发挥了党校作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及时宣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红船”精神和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同时做好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工作。3月28日,工作队一行人在常务副校长xxx同志的带领下深入狮子坪村开展了“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中他们深入群众,与群众拉家常,让他们看到了这些年来生产生活的变化,看到党委政府为此付出的努力,看到县、乡、村各级干部的艰辛和奉献,看到自己享受的各方面优惠和扶持政策,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消除“等靠要”和“应得”思想。村民们纷纷建言献策,表示将积极增强自立自强意识,树劳用双手勤劳致富的观念,更好地配合促进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为决胜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扎实开展低保五保核查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xxx坪村低保五保工作管理,提高低保五保对象准确率,6月20日工作队在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乡里、实地核查等方式,深入该村进行了五保低保核查工作。工作中,大家和困难群众促膝恳谈,问寒问暖,为该村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将核查工作落到了实处,精准维护了群众利益。

(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根据xxx村背靠青山,面临滤泗河,村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地势较低,坡广草丰,饲草资源丰富的实际,6月底,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深入研究、细致分析,共同制订了《xxx村2018年绒山羊养殖种羊改进项目实施方案》,预计项目建成后,将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带动贫困人口5户、18人,带动产业发展补贴资金每千元增收120元左右。

三、存在问题

1、党组织建设偏弱。村里党员年龄相对较大。按照扶贫工作要求和规划,我们将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在现有党员中,吸收新人进村“两委”班子,补充新鲜血液,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发展新党员。

2、该村的核桃、花椒有一定基础,但是因为地处偏僻,销路不好卖不出去,村民收入低,因而造成农户扩种新植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户甚至任其自由腐烂,造成损失。应扬势避短,壮大其产业,发挥其应有的优势,让农户取得实效。

驻村开展传帮带工作方案范文5

一、单位包村情况

(一)认真落实帮扶责任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我镇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一把手”帮扶制度,并按上级要求,选派一名第一书记、两名驻村队员,长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积极宣传发动机关42名干部与村117户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

2、深入调研,定期研究帮扶工作。镇党委书记先后20余次前往扶贫村,与村委会一帮人,共商脱贫举措,积极开展帮扶;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驻村书记和帮扶联络员有关帮扶工作专题汇报,研究和部署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并及时进行工作总结。

3、镇村共建,全力落实帮扶工作。2020年镇机关党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到包保的贫困户家中,与他们拉家常,同吃同劳动,帮助清理室内外卫生,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二)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1、结合实际,制定脱贫方案。年初,党委书记带领帮扶工作组,深入帮扶的村,走访调研,了解该村基本情况、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近三年的发展规划及致富设想,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根据调研情况,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2020年镇扶贫包保工作方案》。

2、献爱心送温暖。组织我镇帮扶责任人在“春节”、“迎国庆”双节期间为贫困户“献爱心”送米、面、油活动,充分体现党的关爱与温暖。

3、帮助落实好医疗保障慢病免费体检服务。在今年5月和11月,我镇组织人力入户宣传慢病告知书,认真排查贫困户需要体检人员,并上报到县相关部门,我单位提供车辆分两次集中到县医院、县中医院进行免费体检。

4、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养殖业。利用入户宣传政策之机,充分征求贫困户意见,协助村里按照“一村一品”政策,2020年确定种植粘玉米,村委会出资购买粘玉米种子,并与粘玉米收购商达成意向协议回收。

(三)帮扶减贫成效情况

1、“党建帮扶”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战斗力。在帮扶工作中,实行“能人治村”战略,让被帮扶村的群众有了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目前,我镇包保117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2、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党支部一帮人,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利用县级主导产业项目分红、发展庭院经济、协调村民土地流转、积极合理开发公益岗位,使村民增收的同时提升了村民的满意度。

二、干部包户情况

2020年我镇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干部们每到一处,主动与村、户沟通,把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宣传到户,逐户详细了解贫困群众家庭收入、生产生活状况、致贫原因,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及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并为贫困户脱贫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使每个贫困户家庭的脱贫帮扶措施落实到位,每逢年节都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带去生活必需品。在全体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截止目前村117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驻村开展传帮带工作方案范文6

作为最基层的农村干部,驻村干部肩负着帮助农村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广大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任。

但是,伴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精准扶贫成为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与以往相比,精准扶贫对驻村帮扶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如何让驻村干部真正融入农村、扎根农村?如何完善驻村帮扶的长效机制?带着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启臻进行了采访。

《小康》:干部驻村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传统方式之一,在当下推进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与以往相比,对我们的驻村干部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王晓毅: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精准扶贫,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传导氛围。各个地方对驻村工作队都有了一整套责任、监督、评估、奖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在短时间精准扶贫自上而下压力传导机制的畅通。与过去相比,现在驻村干部的压力增大了很多。

在压力增加的同时,驻村干部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参与基层工作的机会。例如精准扶贫有明确的要求,驻村干部必须走访所有住户,在贫困户的建档立卡中,驻村干部需要签字确认,承担责任。并且更重要的是,驻村帮扶不只是引进一些资金、一些项目,而是要帮助贫困村建立精准扶贫机制。驻村机制与第一书记相结合,多数的驻村工作队长同时兼任第一书记,拥有一定权力参与村支党委的决策,对整个乡村治理的力度比过去增强了很多。

朱启臻:精准扶贫有个特殊要求,就是帮扶的人需要精准到户,确确实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它比过去的驻村帮扶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

不过,到目前为止,具体操作中,普遍存在一个难点,因为农村的情况非常复杂,很多驻村干部不了解农村,难以发现具体乡村独特的价值,也很难找到帮助贫困户持续脱贫的有效途径。因此仍采取的是过去的那种引资金、引项目的工作思路。

这种工作思路的转变非常困难,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了解农村工作的工作方法。所以,大力度地进行驻村干部的培训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小康》:人们在讨论驻村帮扶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句话,即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请问“最后一公里”主要问题是什么,造成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

王晓毅:我个人的看法是,现在我们很多地方,特别是在一些特困地区,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村支党委不够有力、健全,使得很多政策措施在当地难以很好的落地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打通最后一公里,我认为主要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在短期内,需要外面派驻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进驻拓展工作;二是通过党建扶贫,完善贫困村村级组织建设。

朱启臻:确实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现在我们很多政策、公共服务、扶贫资源可能达到了乡镇一级,但达到农村还存在许多障碍。那么,谁能把它们送到农村里面呢?驻村干部是重要力量之一。

当然,有些问题,驻村干部能解决,但也有些问题,驻村干部力量有限,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

《小康》:干部驻村帮助当地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欢迎,但是也有很多案例反映,驻村帮扶项目在农村落地容易,扎根很难。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王晓毅:精准扶贫包含两部分,一部分带有更多社会福利、社会救济色彩,比如对没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对接低保,对贫困学生提供教育支持等等。@一部分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精准识别,驻村干部的参与可以提高精准程度,避免优亲厚友。

另一部分则是难度更大的开发式扶贫,扎根很难的项目可能多是指这些项目。

关于开发式扶贫,首先,成功的案例远远比失败的案例要多得多,不能一味的批评。

其次,失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为三点,一是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经济,是一个技术活,并不是我们凭着政治热情,就可以做好的。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驻村干部的培训,只有真正了解农村、农业发展规律,才能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要调整驻村干部的选派方式,应该充分考虑驻村干部的个人专业素养和贫困村的具体情况具体需求,合理选派,从而提高帮扶效果。

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对于整个宏观形势的判断失误和市场波动。一些产业扶贫项目在最初的时候是很成功的,但因为后来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无法继续。只要是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着市场波动,但是过于短期和剧烈的市场波动往往会给产业扶贫带来困难。政府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市场的剧烈波动,特别是农产品的剧烈波动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三,农村如何发展,需要更多当地农民参与决策。现在驻村干部的压力比较大,容易出现一些替农民决策的情况。科学的决策和多方的参与可以减少决策失误,特别是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决策,承担一些责任,形成被帮扶的群众、帮扶单位、地方政府责任共担的良好氛围,多少都能够规避一些风险。

朱启臻: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写了一本书,主题是“柔性扶贫”。之所以提出“柔性扶贫”的概念是基于“刚性扶贫”事实。以往扶贫理念大都是以资源短缺与不足为贫困的原因,而扶贫实践则是以获取外部资源为特征。两者结合就形成了强大的争取外部资源的动力,外部资源的设置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很难适应千差万别的反贫困实践。为了争取到宝贵的扶贫资源,就只能采取削足适履的措施投其所好,使自己的扶贫项目与上级制定的项目相符合,而不顾其是否符合当地实际需要。这是刚性扶贫的最为突出的表现。在以往的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定点扶贫、对口帮扶等诸多扶贫类型中,无论是输血式还是“造血式”扶贫,其注意力都是集中于获取外部项目资源,有什么项目就做什么事,上级设置了什么项目就把它机械地搬到贫困乡村去,不管它是否适合乡村的需求。

柔性扶贫内容不是仅盯着一时一事,而是体现扶贫的综合内容和综合措施,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产业与文化设施、民居等硬件建设,还强调与硬件建设相配套的柔性项目,如社区对资源的配置及管理能力,社^内部对公平性的认知与行动,村民文化、法制、道德与社会责任素质的提高,民俗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活化,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等等,同时也注意对贫困村民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配套与协调,所追求的不仅是收入的增加,更着眼于村民幸福指数的提高。

《小康》:现在驻村干部压力很大,难免会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等,如何规避这种情况?对于驻村干部的考核,你有什么看法?

王晓毅:形象工程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形象工程比实实在在的脱贫更容易完成,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实实在在的考核。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是脱贫,也就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以考核还是应该更多地放在脱贫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上,减少形象工程对脱贫的干扰。给真正帮助贫困户脱贫的驻村干部更多的正向激励,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朱启臻:要规避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要把精准扶贫当做一场运动,而应以持久战的心态来对待它。脱贫,并不是2020年脱贫目标实现后,扶贫事情就结束了,2020年以后还是会有贫困的问题。驻村干部要将扶贫作为一项事业去做,而不能以“镀镀金”,或者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的心态来做这项工作。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驻村干部面对成功案例的典型,却不清楚为什么别人会成功,所以学习经验,经常会学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东西,甚至是被扭曲的东西。因此,对扶贫的研究应该跟上去,帮助大家分清楚成功与失败案例的本质是什么。

在我看来,驻村帮扶成功的核心要素就是一点,驻村干部知道乡村发展规律,了解农业特点。尊重规律是个前提条件,但目前能做到这点的人却少之又少。

扶贫其实是一个对老百姓再教育的过程,素质提高的过程,但是我们现在的这种考核制度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比如说修马路,驻村干部找来了资金,找来了施工队,就把马路修起来了,但是这个路花了多少钱,怎么花的,怎么修的,和老百姓没有一点关系,群众的参与程度等于零。这样怎么能够培养脱贫的积极性呢?

所以只看结果,评估考核的标准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小康》:近日,陕西榆林有4位官员因为精准扶贫帮扶工作不力被免职。并且当地出台了一项措施,计划对驻村干部进行GPS定位管理。对于这件事情您怎么看?我们应该如何对驻村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王晓毅:短期之内采取非常手段,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通过技术手段在对人的监管方面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是却解决不了驻村帮扶干部的能力问题。第一,短时间内大量干部被派驻贫困村,对于干部的专业素质强调不足,但是扶贫需要专业知识,仅凭政治热情是不能做好工作的。而且一年一轮换的派驻制度也不利于干部的知识积累。所以核心问题是驻村帮扶干部的能力建设问题。

第二,长远来讲,我认为还是要将精准扶贫放到农村发展的大框架中。解决什么样的干部才能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应该推动驻村帮扶的精细化、专业化,只有真正懂农村、爱农村的人,才能把农村工作做好。

朱启臻:这种管理方式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让其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帮助村里脱贫,如果没有思想,没有主意,没有资源,即便天天守在村里也没用。

加强管理,应该是让有能力的上,没有能力的下,做不好就免职,不仅驻村干部要免职,派遣驻村干部的上级领导也要负相应的责任,增强大家的责任心。不要把扶贫当儿戏、走过场。

另外,激发驻村干部工作热情,最根本的还是要让他们了解农村,按规律办事,当驻村干部掌握了乡村发展规律,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在工作中就会获得成就感。只有他发自内心的想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好。

《小康》:不同帮扶机构因为自身的资源禀赋不同,带来的帮扶力度也不同,由此造成的帮扶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能否解决?

王晓毅:这种情况确实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钱有权的单位和没钱没权的单位,帮扶力度差别很大。特别是过去,大家都很欢迎财政部门、农业部门等有项目的机构到当地帮扶。即便是在现在精准扶贫时期,这种现象也没有完全杜绝。

我们在看到这种差别所带来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其积极作用,通过有效的机制扬长避短,例如有些地方会将帮扶力量最强的机构派驻到脱贫难度最大的地方,恰恰是利用了这种帮扶力量的不平衡。

另外,为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国家投入不断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相应地减小了帮扶单位的影响。

朱启臻: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对此中央也曾多次强调,要将帮扶资源纳入基层政府的统一规划中,使大家利益均沾。但是因为我们的一些考核要求,谁做好了就是谁的政绩,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小康》:如何完善驻村帮扶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