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1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2

一、__镇庙会文化活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得以迅速恢复和弘扬,特别是农村庙会文化活动。据调查统计,目前该镇建有庙宇48座、祠堂26座,遍及全镇21个村社,其中在活动中有抬菩萨出巡的45处、搭台演社戏的45处。活动时间大多在农历八月至来年正月,也有在农历五月。

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主要表现为拜神祭祀(给村社所供养菩萨过生日)、抬菩萨出巡等活动,带有部分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广大群众热衷于拜神祭祀,肆意操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造成铺张浪费,影响社会治安。近年来,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管理引导下,庙会文化活动有了新的变化,在拜神祭祀过程中进行移风易俗,逐步改革封建礼仪,举行舞龙弄狮、大鼓凉伞、手持火灯(耍社火)等民间艺术表演,举办芗剧、木偶、电影等演出,组织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咨询服务,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进了人们情感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二、以往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必竞带有一定的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如果不加强管理与引导,势必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经过全面调查,发现该镇以往的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着如下问题:

1、领导意识不强,认识不足。基层领导对庙会文化活动缺乏理性认识,认为庙会只是农村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活动,没有认识到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没有意识到政府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把它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任其自发、自由活动。

2、管理制度松散,力度不强。虽然各庙宇都有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人员少,文化水平低,组织能力差,加上镇村两级管理机构不健全,政策宣传不到位,寺庙未批先建现象时有发生,庙会文化活动仍有不文明庸俗低趣的形式出现,宗族派系争端尚未完全消除,成为社会治安隐患。

3、审美取向含糊,品位不高。普遍村社认为,庙会如同村民逢年过节一样,拜神祭祀,操办酒席,请来剧团演戏,宴请亲朋好友。把活动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部份忽视掉,致使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如曾闻名闽南一带的古县南音唱腔消失了,明代传承至今的大鼓凉伞表演服装道具也变样了。反之,名为活跃氛围而公开放映格调低下的录相片等等。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使庙会文化活动品位明显下降。

4、文化内涵不够,缺乏开发。庙会既是传统民间集市的一种形式,又是汇集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每个庙会文化活动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挖掘发挥其文化内涵,必将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该镇的白云岩寺庙,是宋绍煦年间朱熹讲学处,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闽南一带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能把该庙会举办成集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经贸洽谈的大型活动,那么将吸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回乡投资建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由于对庙会文化活动没有很好地管理与引导,庙会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挖掘,其价值未能开发利用。

三、对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引导

如何传承和发展农村庙会文化,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值得基层领导探讨的问题。对此,__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活动的管理,正确引导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发挥基层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等要求,设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相应措施。主要体现如下:

1、广泛宣传,增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收集提供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以及庙宇活动管理等文字图片资料,通过镇、村召开的各种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在节庆期间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咨询服务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庙会文化活动的要求规范和目的意义。

2、加强管理,规范对庙会文化活动的行为。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把庙会文化活动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行分工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把庙会文化活动作为年终镇村挂钩分管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重大庙会文化活动之前,邀请文化、宗教、法律等专家举办庙会文化知识讲座,组织全镇各村社负责活动的村民理事会成员参加,使他们统一思想,增强认识,文明有序地组织庙会文化活动。由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宗教、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抵制和摒弃一些低级、庸俗、鄙陋的活动内容,有效地避免火灾和消除治安隐患,使庙会成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

3、因势利导,开辟农村宣传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倡导将村社庙宇(祠堂)改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增加新的活动形式,渗透先进文化内容。结合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举办各种文体比赛,组织法制图片展览,赠送农业、科技书刊资料,营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文秘站

-!体育活动中心,该社的民间武术南太祖拳术及弄狮已成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多次派队参加__市、龙文、__等地举办的民间地方拳术比赛,屡获南狮表演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3

关键词:乡村旅游;村民;参与模式;建议

近些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逐渐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所侧重研究的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和发展模式也就各有侧重。世界旅游组织的出版物《2020年的旅游业远景:全球预测与市场解剖》中估计,到2020年,国际游客中有3%左右时出于乡村旅游动机而旅游的,不算国内游客约2100万乡村旅游者。乡村旅游的年增长率为6%,高于世界旅游增长率几个百分点。国家“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响应这一政策,个国家旅游局将“十一五”的第一年就定为“中国乡村游”主题旅游年,2006年又确定为“和谐城乡游”主题年,可见乡村旅游的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影响十分重大。

乡村旅游活动是以乡村景观(包括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农事活动)及传统民俗为旅游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根据定义,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可以这样理解,乡村旅游的资源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当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供游人观赏,考察;二是当地与人有关的景观,如农民的农事活动,当地人对待传统节庆的庆祝方式和才艺表演等,供游人学习,参与,娱乐。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目的地村民在乡村旅游中有着核心的作用。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其特征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粗放经营,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撑,经营制度不够完善,农民参与度不高,参与模式不够先进等等。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全面地发展,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民俗的魅力,提高乡村居民支持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必要对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

一.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

(一)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的特点

基于村民参与的旅游,就是由当地村民主导的,为村民谋求利益的,以促进旅游者对当地生态和文化的了解为方向的旅游发展模式。特别强调村民的广泛参与关注村民整体的福利,特别是农村中相对缺乏发展能力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不是以投资者的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差异性是乡村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关键,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乡村文化千差万别。文化源于生产和生活,地方文化就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为生产,生活的落脚点,村民聚居区最能表现当地文化的原有风貌,其旅游文化吸引物相比于复制物和仿造物更有吸引力。当地居民从外表特征,言行举止到气质性格,代表了地方性的人文形象。基于村民而创造的人文形象是乡村旅游形象构成的重要环节,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的基本原则:第一:外部援助机构,资本,政府与当地社区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第二:要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发展的要点;第三:尊重乡土知识,群众的技术与技能和执行者的主人翁地位;第四:重视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只看重结果。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强调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是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应当是以乡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村民能力建设为目标,由村民广泛参与的,持续不断地发展决策与行动过程。

(二)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的领域

(1)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过程

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济活动,包括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与服务。研究表明,村民从旅游中获得的发展机会和收益越大,他们就会越支持和欢迎乡村旅游。这些发展机会和收益包括:不断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保证本地居民优先被雇佣的权利;旅游商品尽量采用本地原料进行加工;向居民开放为旅游者兴建的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增加乡村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股份份额,提高控股权,使乡村居民既是旅游开发经营的股东,又是旅游经营中的劳动者,成为乡村旅游真正的主人。在旅游设施建设中,因占用农田,水利设施和非旅游区道路等而损害居民利益的部分也应作价入股,待旅游景区投入运营见效益后,凭股份参加分红。

(2)参与乡村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

乡村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和参与,两者相辅相成。乡村社区自然资源,生活环境中的许多景观具有不可再生性。旅游业的发展如同发展工业一样,会造成资源耗费量和污染排放量的增加,损害生态环境。还要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强化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然感,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确保传统文化传承。

二.我国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农民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

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方面更显示初积极地意义,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弄明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

如黄山汤口镇翡翠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2006年户均收入达3万余元,全村老人免费供养在养老院;河南省伏牛山地区19个贫困县,250万贫困人口,很多人已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

(二)促进农村的产业化发展

许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以后,世代以种植业为生的农民,转而开旅馆,办餐馆,摆摊点,搞客运,成为旅游服务的从业者;农民自家种植(养殖)的粮食,蔬菜,山果,家禽等农副产品,就地转化为供旅游消费的商品,使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等加快发展,推动了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

北京市怀柔区的北宅村,周边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有慕田峪长城、怀柔水库、红螺寺等景观,具备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基础和条件。1997年以来,村里通过合作、出租等方式,先后建立起鹅和鸭农庄、龙祥湖旅游度假区、民俗大院一条街等观光点,而后又相继引进了“红太阳”、“农夫苑”、“民博苑”、“小矮人风情园”等十几个民俗旅游、采摘、观光的民俗大院。全村85%以上的村民都能够从事第二、三产业,形成了第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产业格局。

(三)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的贡献

乡村旅游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向非农领域就地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个农民就业。目前,全国乡村旅游约有400万农民直接从业,包括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在内,就业农民则超过1500万人。苏州市郊的旺山村,农庄项目直接或间接解决了200名以上旺山人的就业问题;钱家坞农家乐景区的几十户村民家庭,因出租房屋经营农家乐,家庭年收入增加3至5万元;农庄景区内的各类餐饮、住宿和休闲服务行业本身就提供了超过700个的直接就业机会(厨师、服务员、清洁工、杂勤等),隐含在其后的还有各种间接就业机会(饭店每天用的蔬菜都是直接向当地村民购买,用量相当可观;许多饭店从业人员来自外地需要住宿,旺山村数十户村民家也因此出租了房屋)。另外,因旅游业的发展,旺山村增加了环境保洁员、护林员以及联防队员,这些都提供了旺山村民就业岗位。

(四)促进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先进理念,提高了农民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自觉加强了对生态环境,历史遗迹,古老村落、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俗节庆,传统工艺的保护,通过发掘,整理和提炼,使许多濒于衰落或失传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例如,云贵川藏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云南纳西族的东巴经文,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山西的晋商民居大院,其保护修复和发扬光大都与乡村旅游分不开。农民为了以优美环境招徕游客,更加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变砍树为护树,围栏养畜,兴办沼气,改善厕所等等,使部分农村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向好的方向转变。

三.乡村旅游村民参与的发展建议

我国乡村旅游最典型的代表是成都的“农家乐”和贵州的“村寨游”,分别代表都市依托和景区依托两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成都“农家乐”与北京的“民俗游”这两类的主要特点是依托城市大市场,针对城市居民对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观念的转变而推出的,其主要特色是:(1)依托花卉、盆景、苗木生产基地,这是“农家乐”的发源地。(2)以水蜜桃、枇杷为依托,发展花果观光旅游,旅游收入大大超过果品收入。(3)景区附近的低档次农家旅舍受到中低收入游客的欢迎。另外还包括养殖科普型、农事体验型等。

(一)从战略上进一步重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对“三农”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面貌,而且优化了传统产业结构,培育了新型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新渠道。乡村旅游属于我国大众化的休闲产品,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向休闲转型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监督和管理,在宏观上,把握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发挥村民的作用

村民作用的发挥才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步骤,让村民参与旅游的开发、经营和管理,在政策上为村民参与旅游提供优惠,比如入股的份额有一定的标准,村民可以低于这个标准,银行等信贷机构为村民提供小额贷款,帮助村民开办农家乐等其他旅游服务设施。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尤其是乡村的主人――村民,只有更大程度的重视村民,村民才会以更多的热情来参与乡村旅游。当然,由于农民的现有知识和管理水平不是完全能够参与旅游的建设,相关部门可以为村民展开培训,如景区景点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礼仪礼貌方面的知识,法律知识等。许多乡村游地区为农民免费开展补习班,讲授礼仪接待方面的知识;开展普通话和英语培训班等等。

(三)加大民俗文化活动在乡村旅游的比重

民俗活动是许多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很大的一个因素,重视民俗活动不仅仅是让村民更好更多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一个很好的方法。位于贵州省江口县的云舍,是一个土家族民族文化村,这个自然村寨在民俗方面做的很好,当地保留着古老的民族风情习俗,民族传统节日很多,有土家织锦,土法造纸,还可以欣赏“祭祀土王”。“祭风神”“摆手舞”“哭嫁”等民俗活动,当地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土家第一村”,不仅仅受到了游客的欢迎,也扩大了知名度,进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提高。相关部门可以在规划乡村游时,将民俗表演纳入游客参观、参与的一个项目中,让游客得到旅游中的体验性,而当地村民可以作为民俗表演的演员,也是具有很大的原生态性。面对目前很多地方民俗文化的流失和没有继承者的现状,也可以在乡村中,把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作为一项事业,这样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赛江涛,乌恩. 试论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本质属性[J].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报,2006,(3):102-103.

[2]高舜礼.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新思路[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21-232..

[3]王昆欣,郎富平,陈友军.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33-244.

[4]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3,(18):25-27.

[5]张广瑞.关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1):4-5.

[6]张广瑞,刘德谦.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J].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8,(2):221-258.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4

P健词:河南省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节 概况 发展现状

1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概况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但总体上可以简单的分成两大类:一是物质民俗文化,即有实物形态的民俗文化,比如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用具,记载着人文历史原貌、发展过程等图书文献,承载着人们生活情趣的艺术品等;二是非物质民俗文化,形表现形式有:制度礼仪、特色节庆、信仰祭祀、神话传说、口头传说等。

而河南作为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地,其民俗文化更是多采多样,有民间科技、艺术、信仰、演艺娱乐、土特产等,都是非常具有特色风格的民俗,比如开封汴绣的禹州钧瓷、平顶山的汝瓷、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和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棠溪宝剑等,都是承载着民间技术的工艺品。而在民间艺术方面的歌舞、文学和表演艺术等十分灿烂多姿,比如豫剧和越调等地方民间戏剧。三月三时节黄帝故里祭祖、淮阳太昊陵庙会等是极具信仰的民俗文化。武术、少林的太极等都是从古留传至今的宝贵民间体育。而民间演艺娱乐方面更是绚丽多彩,有灵宝皮影、濮阳杂技、宝丰马街书会、开封盘鼓和开封斗鸡等。在物质生产民俗和土特产方面更是举不胜举,如风味饮食类的洛阳水席、郑州烩面、道口烧鸡、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和禹州三粉等等,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特色更是其他地方少有。

2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传承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都十分的重视,从而启动多种保护和抢救的工程,而民俗文化作为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的一部分,也引起当地人民足够的重视。河南作为中华历史文明发源地,其农村民俗文化传承更是受到河南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制定了《河南省文化厅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可以把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产业链来开发,通过加强民俗资源整合和扶持力度,优秀的民俗文化才得已焕发出新生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民俗文化的旅游需求都在不断增多,这不仅增加了民间民俗文化旅游的客源,而且对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同时民间民俗文化及一些民俗节日的生存的环境、空间面临着许多威胁和冲击,管理民俗文化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和弊端。

3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发展现状

3.1 落后于现展

河南虽然是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大省,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于其他地区。河南许多民俗文化的原材料仍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一些民俗的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消失。与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虽然政府已经采取相当多的措施对民俗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但是因为人力缺乏、资金短缺和技术跟不上时代步伐,一些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已经被人们渐渐淡望。比如,豫西垛子和道情皮影戏等极具娱乐性的民间传统艺术都已经失传,在河南地区几乎都已经看不到有表演活动。即使有,到场欣赏的观众也是寥寥无几,而且这些种类的戏剧演出费用花销比较大,紧靠口头理论的传承根本得不到最好的保障。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戏剧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也达不到现代青年人的娱乐要求。不仅如此,年轻人对一些传统的节日已经慢慢淡望,比如具有祭奠先祖意义的清明节已经被部分年轻人改成了踏清节,越来越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寒食节等等,反倒是西方的一些节日比较受年轻人热衷追捧。这不仅消解了文化的内涵,更不有利于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承。

3.2 发展思路的偏差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着,物质达到了人们所需求的标准,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为了市场经济利益得到最大化,民间一些极具开发价值的民俗文化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为了树起当地形象、提高当地政绩,一些官员便大量的投入经济、人力来作文章,举办一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活动,不仅违背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规律,同时还导致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遭到篡改,使优秀民俗文化失去原始的样貌,让人们对民俗文化产生误解。一些地方主群众见识到民俗文化的变相开发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后,便纷纷效仿起来,对一些独特的民俗文化只注重经济利益,对其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自身文化价值拼弃掉。比如,很多地方都自发举办起民俗文化村和民俗节庆旅游,并根据大众的需要爱好对民俗文化及节日进行改革,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如果改革方法得当,倒也不失能起到保护发展民俗文化及节日的目的,还能带动地方经济,达到双赢效果。但是,如果人们眼中看到经济利益,又因为对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审美和观念不同,对民俗文化及节日的理解不足,不够重视等,都将会导致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偏差,让人对民俗文化及节日产生一些低俗的错觉。最终,民俗文化及节日会逐渐失去自身的文化价值走向衰亡。

3.3 文化产业冲击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文明产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文化进步的阻碍。河南的文化产业给河南从文化大省跨向文化强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其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影响。但同时,由于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缺乏足够的指导、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部分民俗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过中发生了变异,甚至消失,这完全违背了科学发展的初衷。一些人追求的是民俗文化产业最大化的利益,对不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是达不到要求的民俗文化个性进行抹杀,甚至被人们逐渐淡忘,如果得不到恰当及时的挽救,消亡只能是这些民俗文化的最终结果。正是泥泥狗身上所凝聚的古老文化价值,让人们把一些美丽的传说和那时候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才有留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和研究素材。随着国家经济步伐的加快,泥泥狗在世人眼中也失去了观赏收藏价值,制作的人也慢慢减少。

3.4 节庆旅游化

节庆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及节日特色以节庆活动的形式进行重新包装、策划,以形成一个定向吸引游客的旅游地区。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旅游产品,节庆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更有效果,给社会、文化与环境所带来的效益效益也更显著。河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和文化资源的大省,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策略,标明旅游业在河南省所有支柱性产业中的地位。在近年来,河南省还举办了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各种节庆旅游活动,不断挖掘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内涵,从而打造出民俗文化的旅游精品,向海外游客展示出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让世界各地人们对河南民俗文化起到一个正确的认识。

4 结语

河南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对其民俗文化及节日发展现状进行剖析,让大众了解到民俗文化及节日在文化产业化中遭受到的冲击,从而让大众意识到保护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的重要性,并利用河南节庆化的旅游活动方式传来传承发展华夏的历史文明。

参考文献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5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2 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立足农村,面向市民 休闲农业其所在地都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提供服务与休闲,表现为围绕城市发展的特征。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向其提供休闲体验活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生活的认知、体验需求。

    2.2 围绕农业,提供休闲 休闲农业策划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农、林、牧、渔的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展开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2.3 文化教育,拓展功能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其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等功能也逐渐得到发挥。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农业休闲山庄还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3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

    3.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利用资源、提品、开展活动创造价值,带来财富,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功能拓展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休闲农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3.2 休闲功能 休闲农业提供观光、休息、娱乐等休闲活动,这是其创造财富具有经济性的重要前提。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使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3.3 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可以使人认知动植物、农事耕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甚至可以引入亲子教育等活动,尤其可以有效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

    3.4 环保功能 休闲农业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生态和环保功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的重要举措。

    3.5 文化功能 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拯救地方乡土民俗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我国农村蕴含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也是培养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3.6 社会功能 休闲农业开展活动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耳目一新,促进水、电、路、网等硬、软件条件的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3.7 健康功能 休闲农业之地不仅可以让人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和开展体育锻炼,更能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有些特色药膳等食疗项目的开发,也能增进其健康功能的发挥。

    3.8 城乡交流功能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城乡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纽带,有利益城乡一体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4 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发展思路 休闲农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顺应社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改善民生的民生产业,也是拓展农业功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应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按照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营运规划化、服务组织化、社会化。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更加有效的休闲农业资源,策划体验活动、创新产品设计,办出特色和水平,使休闲农业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

    4.2 把握发展原则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农业、扎根农村,利用开发农业、农村土地与文化资源,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讲究科学发展、合理规划、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在结合当地物资、文化的资源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能力、讲科学、上项目。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不能破坏资源环境,要始终相信环境越好越值钱、越能做强做大。要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休闲与乡村旅游融合,休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4.3 做好发展重点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提炼、整理,合理布局分区,完善发展规划,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要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的示范创建,培养优秀品牌,实现样本带动。要强化休闲农业产业人才培训,重点培训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如:企业家、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

    参考文献

    [1]何伟.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6

“江村”是著名社会学家教授进行社会调查为我们江苏吴江庙港开弦弓村所取的一个学术名字,自费教授的《江村经济》出版后,江村已经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开弦弓村了,而是作为世界认识中国农村的一个窗口,被赋予民族标志,是中国农村对外的一个形象表征。

“江村民俗文化”是指太湖流域苏南庙港人民在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指人的精神风貌、观念意识、心理态势和人格风范等。它是本园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具有江村特色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民间游戏等地方资源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开发与利用,而形成的课程活动资源。

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游戏是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它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

我们发现农村民间游戏已成为孩子们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幼儿园准备以江村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的研究入手,由近及远,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的乡土资源,我们通过收集、筛选和设计,尝试在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开展融入民俗文化的教育,使幼儿园教育更加乡土化、民族化、生活化。传统的民间游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

(1)民间游戏种类比较繁多,玩法各式各样。如能让幼儿手脚灵活运用的“抓子”“跳房子”“滚铁环”等;有锻炼跳跃、奔跑的“跳绳”“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有训练平衡的“踩影”等……

(2)民间游戏的科学性不仅在于它的活动发展了幼儿各器官的功能,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民间游戏的创设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规律,每一步骤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如“抓子”游戏中全套游戏就有八九种抓法,每一种抓法编配的歌谣不同,随着抓法难度的增加歌谣也由短到长,谁先抓完最后一种抓法,谁为胜。又如“跳房子”游戏,我们在楼道走廊的地上先画出一种由格子组成的图形。第一步:先用脚踢着沙包跳,然后用头顶着沙包跳,再分别把沙包放在额头、肩、膝盖、背等部位上跳。步步深入而又严格地训练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及动作的灵活性。

(3)许多民间游戏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的趣味性。内容生动具体,形式轻松活泼且伴有节奏,有的还配有儿歌口令,儿童边游戏边吟唱,兴趣盎然,始终沉于欢乐之中,如“丢手娟” “老鹰抓小鸡”“套圈”等。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到不同的游戏心情,从而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下。因此,民间游戏成为幼儿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的运用

(一)过渡环节是平时在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各个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如午餐、午点后那段较长的时间,每个教学活动后的过渡环节,它虽然是零碎的、短暂的,却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是每个活动的中转站,也是孩子们身心休息调整的契机。既然如此,何不顺应其特点,营造一种宽松、自主、利于交往、有序的氛围呢!

《纲要》中道:“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我想到,利用过渡环节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和学习,不仅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有利于幼儿自主自律能力的形成,同时也能让过渡环节变得自然有序。如民间游戏。其目的是通过游戏,决定胜负,以利角色分派等其他游戏活动的起始。“包剪锤不受场地的限制,花样又很多,当时很受大家的喜欢。”小时候玩时常会选择以台阶、地上画的格子为比赛场地,双方选手一起站在台阶旁,一方每赢一格就往前进一步,而对方同时向后退一步,谁先走完台阶谁就是胜利者。 如今在幼儿园里小时候的游戏活动依然在玩。

一天跟往常一样,组织完集体活动后,孩子们入厕,然后整队,这时候王云天和吴悦龙在那里你推我,我推你挤来挤去,王云天还生气地说:“是我先来的,我是排在前面的!”吴悦龙也不甘示弱:“是我先来的我应该当排头!”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其他的孩子也过来围观。我灵机一动,对他们两个说:“不如你们来包袱剪子锤吧!谁赢了谁当排头,怎么样?”他们两个抬头看看我,点点头说“好!”“包袱剪子锤!”第一局未分胜负。“包袱剪子锤!”“哦!我赢了我当排头!”小小的争吵落下了帷幕……没想到小小的游戏能化解孩子们之间的争吵和矛盾。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帮孩子们解决纠纷的情况,我们不妨试着用孩子们喜欢又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既达到了目的又营造了和谐的气氛。还让孩子们明白了解决矛盾时只用粗暴的方法是不行的。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把民间游戏放入过渡环节要灵活掌握!首先它源于民间,从实践中来,内容广泛而丰富,普遍受幼儿欢迎;其次,游戏形式活泼、易懂、易学、易传,幼儿能轻松掌握;再次,游戏随机性强,不受空间、人数的限制,不受场地的影响,只要想玩,随时随地都可以玩;最后,游戏材料很简洁,源于身边,易收易放。由于于诸多条件,民间游戏正适合在低结构、低密度,宽松、自主的短时间过渡环节中有效地开展。

1.幼儿来园活动是幼儿愉快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为丰富活动内容,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发展幼儿小肌肉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民间游戏。如“挑棍”“弹蚕豆”等。

2.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各环节过渡时,这时可以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翻绳”找“东南西北”“包剪锤”等。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灵活地贯彻在一日活动中,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得到充分的自由。

3.户外小型分散活动一般以玩运动器具、小型体育玩具和小游戏为主。这期间,一般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适宜,或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