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范专业学生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及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良好发展。相应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使信息时代广大师生更好地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技能,帮助师生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对于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高技能外,还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达到高素质应用型师范生的基本要求。

1.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1.1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对知识的发明、学习、理解、消化和掌握,还是对知识的传播、运用、分配和再生产,都必须依靠人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直接的、有效的契机,信息集约化、综合化、高智能化的特点,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是一个在信息网络系统中以“开展创新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知识创新工程。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科学化,另一方面,就学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学生可以在特定的学习场景中,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反馈,提高学习能力。

1.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要求之一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对于担负我国基础教育使命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是否具备与时代相符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关系到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大问题。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天的教育已不只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单向输入,而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现代教育活动更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多元化,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资源的组织者、过程的设计者、行为的引导者。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又对教育改革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师范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要求之一,只有在校学好这门课程,才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胜任教师工作。

2.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当前,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偏多、实践教学不够、实验设备缺乏等。下面详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旨在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并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2.1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

就我校而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所有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而总课时只有36课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要讲理论又要实践,基本上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的。因此,可以采取“精讲,多练”的原则,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将更多的具体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只讲一些基础理论,把大部分理论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实践教学上。围绕重点、难点开展理论教学,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讲授内容,合理分配学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多媒体和网络的运用,创设情境,展示过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原理。

2.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现代教育技术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那么,教师要从哪些方面来提高自己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次课。教师要上好每一次课,离不开课前备课。首先要针对每次的实践内容,上机反复操作,达到熟练的程度;其次对操作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反复推敲,以便上课时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再次,教师要定期接受培训或专业进修。在学院财力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把相关教师送参加讲座或培训、进修,从而使教师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后,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实践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第二,重视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亲自实践,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多种综合能力。

第三,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实施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高职院校的办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为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该课程内容。实施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训室,并配备完善的设备。②强化实践性的模拟教学,选择或自编实用的教材。为了增强实训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教研室要组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实训指导教材。

2.3学校加强校园网资源的建设

首先要丰富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我校的校园网建设处于初期,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中许多内容有待完善与补充。在保证校园网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学校要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筑教与学环境,如:学习网站,网络教学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使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能够相互交流与学习。其次,学校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教学资源库是指将各种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精选并汇总在共享资源库中。教师可通过校园网教学资源,师生实现资源共享,还可对教学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为教师选择合适的资源,为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提供支持,使优秀的教学信息在全校共享,其主要形式有:教材教案库、素材库、案例库、试题库和课件库等。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本课程的精髓,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提高信息时代师范生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技能,帮助其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钟义信.信息时代宣言,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理科CAI学术会议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1.

[2]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版).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04).

[4]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21世纪,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把人类以惊人的速度带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降临改变着人们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也被称作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手段教育模式会有深刻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现代科技成果为教育服务,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就是达到学习内容的广泛性、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学习范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由性和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实现学生从被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实现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实现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过程。使得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在电子学科教学中,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几点尝试:

一、开展虚拟学习和虚拟实验

电子课程的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到实验室内的做实验,有些内容抽象不易描述,学生难于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职业高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电子课是一门“老大难”课程,学生怕学且不感兴趣。做起实验来因为是一知半解而造成不少“小事故”,往往使实验半途而废或有些学生为得到实验数据而“造假”。为了激起学生对电子课程的兴趣,探索电子电路中的奥秘,我选择了加拿大 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公司推出的“虚拟电子工作台”(Electronics Workbench) 软件,安装在计算机房。从此电子课程的教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Electronics Workbench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电路分析手段,可以完成电路的瞬态分析;时域和频域分析;器件的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等常规电路分析方法,还提供了交直流灵敏度分析等十四种电路分析方法。还可以对被仿真电路中的元件设置各种故障,如开路、短路和不同程度的漏电等。在进行仿真同时,还可以测试电压、电流、电阻等一系列数据,测试相关的波形。当我把学生带入计算机机房的时候,学生竞怀疑是在上电子课。学生通过 Electronics Workbench 软件成功地学会了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工作点的分析、直流稳压电源的故障分析与实际制作等等。通过虚拟学习和虚拟实验着重三个方面的转变 :

(一)从被动到主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于“虚拟电子工作台”进行学习,其主体认知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主动探究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的测量仪器测试电路的电流、电压、失真波形,而不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反复讲授放大电路的频响曲线,不需要反复分析OCL功放的故障原因。教师很多时间是进行测量方法的辅导、多组测试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学生成了真正的意义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剌激的被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从感性到理性

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子学科之间的整合,就是要把现代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把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让学生愉快地进入知识学习、能力提高的氛围中。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上用“虚拟电子工作台”建构的电路完整地绘制出来的;学生也找到了直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内在的关系。学生从亲身体验到总结归纳,有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高。

(三)从虚拟到现实

“虚拟电子工作台”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相关内容,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很快地认识了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并掌握了一些测量方法。学生也通过它完成了很多实验甚至电路设计和创造发明。但这些仅仅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 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的动手水平。在计算机上出现的故障不会造成对零配件的损坏,也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仅在计算机上学会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虚拟回到现实,从“虚拟电子工作台”回到真正的实验台,在实验室内用真正的电子元器件完成一定量的实验,用在“虚拟电子工作台”上学到的知识指导实际的实验。从虚拟台和实验台上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真正做到虚拟和现实相结合。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电子技术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与学生一起选择“直流稳压电源稳压系数的研究”、“调频无线话筒稳定性的研究”、“OTL 功放失真的研究”、 “OCL 功放输出功率的研究”等研究问题进行分组。通过组内协作分工、线路设计、虚拟工作台性能测试、设计调整、元器件选购、安装焊接、通电调试、参数测试、样品展示、总结分析等一系列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对电子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子技术奥秘的欲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转贴于

1.利用学校校园网建一个电子学科研究性学习园地,提供相应的理论知识、技术资料、产品信息、应用设计、实验指导、安装调试、安全讲座等一系列专题讲座。在学习园地上设置各组的研究方案、具体分工、进展情况、问题讨论、总结评价等栏目,便于对研究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2.开放实验室、提供实验用的计算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时间和研究空间。

3.定期进行相应的指导,了解情况,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需要和遇到的困难。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单调泛味、空洞抽象。通过研究性学习将电子与生活紧紧的联系起来,知识即是应用,应用需要知识。

三、优化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与许多学科的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 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具体主要体现在:

(一)电子学科的教学目标分析

不管是课堂讲授、虚拟电子工作台的应用或是研究性学习,都要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二)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

通过研究性学习或虚拟电子工作台等多种手段可以利用生动、直观、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三)自主学习的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在小信号放大器学习时,充分运用前面直流放大器和交流放大的调试经验和理论知识及在虚拟工作台中的体验,让学生对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种假想各解决的方法,然后学生根据学习情况选择进行学习的切入点。显然每个人的开始的方式不同,但最后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四)学习效果评价的设计

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太多的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学习串联室流稳压故障分析时,可选择书面分析、虚拟实验和实际实验三种方式进行评价。从电路原理掌握程度、元器件结构、性能参数、故障现象、故障后果及防止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指标。利用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从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分析、软件模拟、实验操作、具体应用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子学科的整合对硬件和软件投资、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合理配置设备,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又要开发教育软件,建设现代教材体系。既要加强对教师等的培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 又要着重培养学习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既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又要关注学习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相信现代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专业学科的整合必将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J]. 电化教育研究,2001,(8).

[3]李克东.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教育技术研究,2001,(1).

[4]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教育技术通讯,2001,(12).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3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财务会计》这么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深入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财务会计教学;应用

1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通常指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数字音像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中,最终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课堂教学信息来源更丰富,容量更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2 《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

2.1 《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会计专业必修课程

《财务会计》是在学习完《基础会计》后开设的课程,主要讲述财务会计的概念及其理论体系,以及会计六大要素的变化的核算,从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职能、基本前提假设到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反映;从特殊的会计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反映到资产负责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整个课程概念多、理论多,并且其中的一些新的专业概念对于初次接触财务会计课程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大好理解。财务会计会计课程内容又有较强的系统性,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使人觉得枯燥无味、不易入门,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畏惧、退缩、厌烦的现象。所以采用我们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应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对财务会计的知识感知效果,以促进学生对学习财务会计知识的兴趣。

2.2 《财务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所以要学好这门课程,最好的方法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会计学有一套完整的财务处理程序和方法,比如:货币资金的结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存货按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等。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列举很多的案例以及需要结合很多表格,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板书,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而且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能力,拥有强大的表现力和良好的受控性与交互性,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优化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3 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财务会计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3.1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结合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如货币资金中,银行各种结算单据的填制以及流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板书大量的银行结算流程图,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把实际过程中的银行各种结算单据制作成图片并配置声音、文字,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可以边听讲解、边看演示,可以强化和帮助学生理解,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3.2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

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形成的教学系统,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通过多种学习形式的交替使用,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财务会计一些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通过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课后问题的互相交流,从而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3.3 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出重难点

财务会计课程体系较复杂,往往一章里面知识点很多,重难点易混淆,对于刚接触的人来说,面对大量的抽象理论知识,更不知如何下手,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突出重难点等方面有着独到的功效,教师可以把握这点,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在讲解固定资产这章内容式可以先把所讲的全部重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上课过程带着重难点听课,有目的地去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4 现代教育技术能通过比较教学巩固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对财务会计课程中很多知识点进行比较教学,如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与按计划成本计价在购进货物时科目设置、入库、发出时的会计处理的比较;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时会计处理的比较;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区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计算的比较等,来巩固所学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使学生恍然大悟而豁然开朗。再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输入输出的优势,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认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4.1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下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是靠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效果技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作的水平高低不一,有的课件只是把课本里面的内容照搬上去,这样就达不到相应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积极的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学习好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相关专业知识,以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

4.2 避免现代教育技术下单向“灌输式”教学

开展多媒体教学,由于投影仪照明度的原因,我们往往要把窗帘拉下、关掉灯光,以保证投影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处在较黑暗的环境里,虽然是面对这面,但是受到光线的影响,教师会把握不清学生面部表情,没法知道学生的掌握程度,会使教师跟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彼此找不到共鸣的感觉。会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并没有认真听的结果。这样多媒体教学就很容易形成单向“灌输式”教学。

5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改进有很大的价值。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将其有机地与传统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相结合,更好的为财务会计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志河,蔺婷,赵瑞婷.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职业技术教育,2013,(5).

[2]赫一洁,朱晓丹,胡晓霞,贺兴虎.财务会计多媒体教学初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液压元件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H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33-0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是21世纪教育模式的一场变革。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工科专业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从事工科教学教改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就现代教育技术在“液压元件”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液压元件”教学实践融合的必然性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1]现代教育技术依托信息技术,把课程教学内容以声、文、图、像多元立体化形式全方位呈现给学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平面文字和粉笔加黑板的枯燥课堂环境,使得课堂形象、生动、具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项感官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致行业专业人士之间跨时空的交流互动。

(二)“液压元件”课程的特点

“液压元件”课程是机械类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及基本设计理论展开,[2][3]课程知识涉及机械、流体、控制等多个学科内容,具有典型的学科交叉性;液压元件包括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辅助元件等多个元件,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形式紧凑、复杂多样,与实际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背景。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液压元件”教学实践融合的必然性

“液压元件”课程由于自身的特点,主要通过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辅助教学,要求学生具有抽象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利用实物模型教学,元件很笨重,不便搬运且结构隐蔽亦无法获知,教学过程费时费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均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低,影响了教和学的兴趣及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和“液压元件”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二者融合的必然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液压元件”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实际应用,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利用多媒体直观、立体、全方位的表现力正确反映各种液压元件的结构特征,降低了知识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了信息在大脑中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加工过程,提高了教学意图传达的效率。比如在液压泵的结构讲解中,可以利用三维剖切图片、三维爆炸图及局部细节放大图充分高效地描述元件结构组成、零件相互位置关系及典型结构特征;其次,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或视频文件形象生动地展现液压元件的工作过程,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原理的讲解中,充分利用组成密封容腔的各运动副零件间的相对运动视频动画,加强了学生对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基本概念的认识及相互关系的理解;第三,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元件学习与系统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系统意识。在“液压元件”的学习中,仅孤立地从元件本身出发去讲解,学生很难全面地理解元件的工作原理、作用和性能指标,较好的方法就是将液压元件的学习与实际系统的应用结合起来,从系统的角度去学习元件,才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原理。比如在溢流阀工作原理的讲解中,把溢流阀分别并联在一个定量泵源和一个变量泵源中,结合溢流阀的启闭特性曲线来讲解溢流阀作安全阀用和溢流阀用时的工作状态,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和其安全保护、溢流稳压的作用及其相应性能指标的意义;最后,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的丰富性,将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与制造工艺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方向虽然属于大机械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有关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专业课,但由于液压元件属于精密元器件,涉及很多精密加工工艺过程,常规的机械制造技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仍显不足,因此,若能在液压元件课程中适度穿插制造工艺内容,一方面可以趁热打铁加强元件结构原理、性能与工艺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实际工艺案例,还可以调节课堂氛围,张弛有度。

(二)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外有关液压技术方面的仿真软件有数十种之多,[4] [5]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即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如Proe、ADAMS等,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如Fluent、CFX等,液压元件及系统仿真软件如AMESIM、EASY5等。在液压元件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这些软件开发辅助教学系统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深化学生对液压元件及系统物理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首先,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开发典型液压元件的虚拟样机教学系统,实现液压元件虚拟拆装及动力学仿真演示,既可解决课堂教学液压元件实物模型不足或携带不便的问题,还可通过仿真的曲线图表结果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液压元件原理及性能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液压元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解析,获取元件内部流场参数如速度、压力、温度等的分布图或动态流动视频以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流体力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使学生对液压元件结构原理的认识上升到对液压元件内部流场结构、流动机理的认识上去,深化学生就液压元件对液压能进行传递、调节及控制这一功能的理解;最后,利用液压元件及系统仿真软件面向对象的图形化建模功能,构建典型元件或系统的仿真模型,结合教材常用的传递函数建模方法,对元件或系统关键结构参数与其性能的关联进行对比仿真分析,既可得到定性结论,又可获得定量数据、曲线,从而提升学生对液压元件或系统结构参数的物理意义的领悟。

(三)利用课程网站的作用,构建多功能交互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6]开发构建“液压元件”课程网站,打造师生、生生、校企等多元化多空间之间的开放交流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液压元件”课程网站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授课录像、教案、讲义、课件、工程实训、实验指导、创新训练、参考资料、液压产品样本以及液压元件生产制造工艺流程等,并具有网上答疑、网上测评、网上提交作业等功能。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下载或在线浏览课程课件、习题库、测验试卷等内容,完成课程预习或课后复习,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论坛留言或电子信箱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课程网站上还有国内外知名液压技术研发机构、液压元件生产厂商、优秀液压技术论坛等网址推荐链接,鼓励和引导学生上网了解最新液压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结语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技术与“液压元件”课程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学设计、现代教学理念、多媒体、专业仿真软件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诸多方面。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技能以及课程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及专业知识素养和水平,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研究,才能逐步找到和完善一条现代教育技术与“液压元件”课程教学实践融合的路径,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教改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林建亚,何存兴.液压元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3]李壮云,葛宜远,陈尧明.液压元件与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王勇亮,卢颖,赵振鹏等.液压仿真软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液压与气动,2012(8):1-4.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数学;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

Abstract:Starting by analysing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higher mathematic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ree kinds of reformatory measure for higher methematics. First is to enhance the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while combines with the students’ major; second is to study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seriously, and strive for a match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asures; third is to concern with the students’ sense of self-efficiency, thu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higher mathematics;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self-efficiency of learning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同时还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分析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入手,探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1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具体表现在教材的内容上,注意与专业相结合。以经济类高等数学教材为例,已经注意到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概念的引入也注意到了以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也注意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数学工具软件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其实,数学工具软件也是教学内容,也引入了课堂教学,数学工具软件的引入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考核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1.1在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

从近几年出版的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材来看,它们基本上是分类出版的,大致分成经济类、理工类和其他。以经济类为例,一个经济管理类,就有几十个专业之多,每一个专业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有一定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有所侧重,有所补充,而不能每一个专业都上同一个内容。

1.2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还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利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是许多教师自己本身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十分有限,制作的课件和教学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其次,由于高等数学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不能完全丢弃,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效率最优化是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中又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课外辅导的方式还囿于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1.3关注学生心理成长方面还做得不够

高职高专的学生尽管他们在中学时代也基本掌握了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但是由于他们在中学时代遭遇了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失败,对是否能学好高等数学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即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教学实践表明,有时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而是缺乏信心,过早地放弃了努力。

2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1注意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完成自己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专业调整和建设,加强了课程建设与

改革。许多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参照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并且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有一些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大量的高等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担任高等数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等数学的教材,把今后要支撑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讲深、讲透,而关系不大的内容,在不影响课程的连续性的情况下则可以删去不讲,充分体现基础课程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专业课中涉及到的数学的那一部分内容,从数学的角度看,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高等数学的应用,一类是高等数学基本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对于前者,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经过适当的改编,作为高等数学教学的例题或习题;后者可以用来介绍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是让学生很直观的认识到高等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热情;二是让学生逐步养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三是在介绍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当学生在学习其它的专业课时,不仅数学知识储备已经足够,而且对那一部分专业知识也有了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会鼓励他努力学好专业课。从这个角度来讲,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结合,不仅在知识点上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了支撑,而且还提供了心理支持。

2.2认真学习和研究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匹配

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都参加了各种师资培训。例如,参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高校教师资格培训、研究生班的学习、数学建模师资培训等,对丰富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们对这些方法的了解还不够,对部分数学工具软件还不够熟悉,课件制作技术还有待于提高。因此,教师们的培训还要继续。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自己积极的探索。对于数学工具软件教师自己要多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进而有所感悟,最后才谈得上如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对于课件的制作,可以多参考兄弟院校制作的课件,学习别人的构思,有好的东西还可以直接借鉴。以河南南阳理工大学为例,他们的高等数学教学使用的课件就有许多可取之处。他们将高等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图形制成了具有交互功能的图形动画库。讲极限的概念时,通过多媒体在图形上对极限过程进行动画演示,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将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既要考虑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匹配,又要考虑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一般说来,内容较抽象的内容,可以使用课件,经过多媒体的演示让教学内容变得直观一些;只需学生作一般了解的部分也可以使用课件,以增大课堂的容量。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好,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当然,有的内容可以二者结合,互为辅助。

2.3关注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信心不足,有的甚至是心生恐惧。实际上,从学生遇到的问题来看,并不是学生没有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而是信心不足,没有对问题进行仔细、认真的思考,过早地放弃了努力。这实际上涉及到心理学上的一个问题,即自我效能感。高职高专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效能期待。良好的结果会使行为被激活和被选择,而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项活动。因此,他特别强调:每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发展水平既受到个体先天、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①创设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增加学生成功体验。②将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③树立学习成功的榜样,充分利用替代性经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④保持高等数学学习任务难度适中,确保各类学生自我效能感都得到提升。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才能,逐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⑥优化评价方式,培养自我效能感。⑦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激发自我效能感。⑧高等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自我效能感。

总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跟踪数学发展的前沿,并将数学的最新发展适时引入教学之中;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课程的内容,并将他们以合适的形式加入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之中;积极关注当今科技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技术用于高等数学教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的同时确认自己的力量,从而成为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一代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景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7.4(2):23~24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6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法学教学教学法

[作者简介]鲁峥(1968-),女,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政史与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法治问题。(河南濮阳457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42-0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法律工作者具有敢于质疑、富于想象、善于决断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具有批判性、创新性的法律思维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法律和事实、运用法律推理进行思维的能力。这样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性力量,而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法学教育。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法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在法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一次新的教育教学变革。本文针对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根据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法学教育的影响,探讨新型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我国的法学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教学体系,但教学模式却没有大发展并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落后的教学理念。法学教育的传统教学理念是“以本为本”。这种教学理念是以课本为根本,教师主宰课堂,即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学生的任务是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以本为本”式教育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禁锢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材、教室、课堂为中心,课堂成为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根据教材准备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以讲演者身份出现,学生是听众,教学过程缺少能开启学生独立思考钥匙的启发性教学环节。这种“填鸭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课堂下因找不到老师无法交流,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师生之间难以产生共鸣。这种教学模式既忽视了对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和热情。

3.封闭的教学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室为传授知识的唯一场所,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使教学与训练封闭化,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与社会脱节、与实践脱节。封闭的教学环境最大的弊端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阻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这种教学环境导致学生在遇到一些案例时很茫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遇到别人咨询问题,更是手忙脚乱,既激动又害怕,不知从何处解答。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实践能力矮化,动手能力不足。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法学教育的挑战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①主要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也是现代媒体教学法、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设计的综合体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扩大了教学空间的维度。而且给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管理带来了科学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传统法学教育提出挑战,使法学教育发生重大变革。一是从教学规律看,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二是从教学模式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三是从教学内容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四是从教学手段看,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1.现代教育技术必然引起法学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法学教育理念是法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在法学教育中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把“以本为本”教学理念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专才教育”理念转化为“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全新的法学观念,又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2.现代教育技术使法学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法学教育的目标从传统的以知识掌握为中心转移到以创新素质发展为中心,因而教学目标的转变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先进的法律思想观念,使学生养成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法律思维。传统的法学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把对教材中的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形式单调。主要采用演讲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做笔记、被动地接受知识,形成了“讲—听—记”的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开放的、先进信息传输方式,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播放一些典型案例,即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借助法律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模拟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图像、图表、声音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生,引导学生对讲授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地去理解、思考、记忆,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

3.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法学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即通过面授(示范、模仿、练习等),利用黑板、粉笔等简单的辅助条件进行教学。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手段。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概括性强,学生理解起来较为便捷,尤其是作为理论性较强的法学课程更需要这种传统教学手段的强化传授。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制作word文档,PPT文件和教学光盘,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像和声音更形象、生动、逼真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尽可能多地把相关教学内容和资料网络化;另一方面,组织课件设计工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三、面对挑战,积极探索新型法学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在法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它不但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第二,表现在教学手段上,它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由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面对挑战,必须积极探索,根据法学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差异,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把“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整合,取长补短,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教学最佳效果才是良策。

1.“讲”的环节——案例教学法。“讲”是传统法学教学最主要的方法,在目前法学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传统的“讲”是“灌输”。为了在“讲”的环节彻底改变学生“被灌输”的现象,必须在继续发扬法学传统教学方式“讲”的优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法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讲”进行重大变革。而较有益的也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讲”的过程中,用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来分析法学原理,讲解法律知识。案例教学有较强的综合性、客观真实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的实践性、明确的目的性。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抽象的法学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以案说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判断、辨别、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进一步突出法学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堂上有效地组织教学。首先,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教师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案例,然后教师提前将所选案例通过电子邮箱分发给每位同学,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通过网络了解案例、查阅资料等,进行相应的准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僵化模式,采用分组讨论方式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此时教师并非以知识讲授者的角色出现,而是以讨论引领者的身份指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围绕案件的疑点、难点、焦点问题,从各自角度分析案例,畅所欲言、百家争鸣,在讨论中求真知,在争论中辨是非,并最终使法理精神在思辨中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使学生在接触真实的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升法律运用能力,逐渐领悟和把握法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制度框架等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对抽象问题的认知能力。最后,教师点评,要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将案件材料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法学理论结合起来,要突出一定的学术性,通过教师总结归纳,达到提高升华的效果。同时,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论文,以培养其书面写作能力。

2.“看”的环节——“影视观摩”教学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曾指出:“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方法产生了革命性变化。许多用传统方法讲授起来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东西,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易懂地表现出来使人们在充满趣味性和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②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将影视元素渗透到法学教育的“教”与“学”的实践中去,“影视观摩”的教学方法便应运而生。“影视观摩”教学法是指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手段,教师采取把教学内容与影音视频资料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富于创造性、充满时代气息、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现代教学方法。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播放《今日说法》《庭审现场》《经济与法》等多种法制电视节目和法律电影,通过电视、电影文字语言展现的法律条文和法律事实更加清晰、明了,展现审理一些大案、要案的真实过程更加形象,观摩办案具体程序更加准确、具体。影视播放后,教师结合法理和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影片背后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精神等,以传达法学思想,进行法治教育。然后,由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影片和教材的内容展开讨论,并写出总结。

3.“练”的环节——模拟法庭教学法。“学以致用”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模拟法庭教学法则是贯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用”的能力的一种新型法学教学方法。它是指为了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办理案件的实务操作能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精选的典型案件,由学生担任不同的法庭角色,以法庭审判为参照来模拟审判,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法庭审判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庭前准备、法庭审理。与此相对应,模拟法庭教学法应当包括庭前准备、模拟庭审、模拟庭审总结和反馈。首先,庭前准备具体是指在模拟庭审前的准备阶段,由指导教师精选真实案件,在模拟开庭前1~2周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案情;然后对学生分配相应的角色,并按照角色的要求分别进行准备;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办案规定的方法、步骤规范实施,如授权委托、、立案、取证、司法文书送达等,确保模拟法庭的实战性和逼真性。其次,模拟庭审就是要求学生在模拟庭审过程中,对真实的法庭审理做一次全程的演示,仿真性是模拟庭审的最基本要求。法庭设置审判席、原告方席、被告方席、证人席等,配备法警,法官、律师等必须按规定着装;庭审过程严格按照诉讼法规定的庭审程序逐步进行。逼真的庭审效果,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现场感受法律程序和法律适用的基本方法。最后,模拟庭审总结是指庭审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当对本次模拟法庭活动进行点评,对角色的表现进行评议,指出亮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次完美的模拟庭审,实际就是一部诉讼法律的展现。模拟法庭教学法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分析法律问题的能力、辩论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4.“干”的环节——法律诊所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是现代法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法学实践性教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正确把握运用法律知识与解决法律问题之间的平衡点,具有单纯的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设法律诊所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实践实训的重要平台。法律诊所既可以在校内实地设立,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上设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法律诊所“坐诊”。一方面,由教师结合其办案经验教授学生办理诉讼业务的基本方法、诉讼技巧、诉讼文书的制作技巧、证据规则等,全部以真实案例分析,讲授实战经验。另一方面,法律诊所的同学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案件实践,如接听来电咨询为学校的师生解答法律咨询,应他人要求撰写法律文书,参与谈判、起草合同,主持参与调解,参加诉讼,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服务,也可以通过网上法律诊所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法律诊所教学法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践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学生在体验中不仅掌握了法律的职业技能,而且成为一个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者。最终把学生造就成既具备法律理论素养、社会责任感,又具备法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新型法学教学法的探索,是一个任重道远而又艰辛的任务,需要教师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使法学教学方法不断得以完善。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