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结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结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结果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结果范文1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有关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由此引发了对研究性学习的探讨。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推广探究性学习不仅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但率先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因此,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高校研究性学习以及评价的探讨还未深入。

笔者分别在CSSCI和中国知网中以“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教学”等词为主题搜索文献,统计如下表1。表1

发现,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研究论文还只占少数。高校人才的培养,使得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在知识获得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情感等。学习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研究性学习更有效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建构起与高校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提高高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质量,促进高校的教学质量改革。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新观点

当前高校学生缺乏实践观念和创新意识,缺乏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传统评价体系中往往采用总结性评价,对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评价,则需要我们转变当前的评价理念,采用新的评价观点。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张肇丰对研究性学习作过如下定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任长松教授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学者在对研究性学习下定义时,虽表达语句不同,但都明确表明了学生和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相应的角色、各自承担的任务。研究性学习把更大的学习自由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之法,研究性学习的这些特点使得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的问题求解过程,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研究方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所体会到的研究经验都是总结性评价所无法评价到的。研究性学习评价,强调发挥评价的改进和促进作用,希望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改善学生寻求知识的方法,让他们真正学会自己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需要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并存

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往往只注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通常采用试卷考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但在考察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等方面,试卷就显得力不从心。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在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探究知识的方法、以及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合作、学习态度等,我们则可以采用定性的评价方法。如问卷调查或是评价量规等,调查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认识,通过前测问卷、后测问卷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情感态度的变化。也可以是让学生完成体验自评报告,在报告中详细阐述研究成果得到的过程以及情感体验,或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因此,研究性学习评价应当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从多个方面考察学生的研究表现。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方式的多样化

(四)学生成绩的计算

本研究将研究性学习评价分为三个阶段,课题确定阶段、研究实施阶段以及结题阶段在成绩总评中各占20%、50%、30%,每个阶段,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及他人对学生的评价各占50%、25%、25%。

即学生的总评成绩:课题确定阶段的成绩*20%+研究实施阶段的成绩*50%+结题阶段的成绩*30%。

每阶段的成绩:教师分数*50%+自评分数*25%+他评分数*25%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结果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 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计划行为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5-0105-04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变迁,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已成为个人发展的必备基础,成为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这成为政府未来的政策指向。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曾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这一要求主导下,围绕对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1]

研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它以“问题”为核心,具有自主性、合作性、过程性、开放性等显著特征。[3]目前,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多通过课堂研讨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来实现。[4]其中,课堂研讨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地位,体现为授课中增加学生、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以学生为主导的报告;而科技创新实践则是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对已立项课题进行选题、论证、调研、实验、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是以创新为特征和目标的科研全过程。在上述模式的实现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教学效果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参与。但是,由于对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习惯性依赖,大学生发现问题并在问题驱动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仍较欠缺,一旦被要求主动探究问题与查阅文献等,多数学生往往表现出畏难和抵触情绪,对课程要求不能积极响应或是以被动敷衍的态度草草应付。[5]222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不足严重阻碍了他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这已成为影响研究性教学实施效果的重要瓶颈。

关于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现有理论研究多是从教师和管理者的角度关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般模式或保障措施,如探讨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培养体系[6]、开展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和技术支持[79]、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与行为[10]和完善教学管理手段[1112]等问题。但是,大学生――这一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问题尚未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13]因此,探究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愿,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科学设计和改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形成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是以个体信息处理和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意愿的心理学理论。目前,计划行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健康相关行为、投资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中,并且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该理论对个人行为意愿的形成具有较高的解释力。[14]315因此,计划行为理论框架的引入,为分析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意愿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计划行为理论是在美国学者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兹(Ajzen)提出的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理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可以由从事该行为的意愿推断,而从事某个行为的意愿受到行为主体对该行为的态度以及他人对该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的影响。[15]但在后续研究中,Ajzen发现,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意愿往往受到外界资源和条件的限制,这种限制使人感到行为受到了控制,即感知行为控制。通过在理理论中增加感知行为控制这一变量,Ajzen将理理论扩展为计划行为理论。[16]665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个体行为不仅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还受从事行为的个人的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因此,个体行为意愿的形成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变量决定。[17]77在上述三个变量中,态度是人们对从事某一目标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它是由对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以及对这种结果重要程度的估计决定的。主观规范,即人们认为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人(如父母、领导、朋友等)在多大程度上希望自己采取某个行为。主观规范代表了个体在决策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而这种社会压力会对个体实施某个行为的意愿产生影响。感知行为控制是个人对其所从事的行为进行控制的感知程度,即个体对要完成某个行为其所必须具有的能力、资源和机会的评价。总之,对行为的态度越积极、他人对从事行为的支持越大、自身控制力感知越强,个人从事某个行为的意愿就越强烈。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意愿的形成与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主观规范以及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因素有关。第一,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结果的价值判断和重要性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对这一活动的信念和兴趣,从而决定其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也表明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第二,大学生所认为对自己很重要的社会群体,如师长、领导、同学等对研究性学习的看法和投入与否,通过主观规范影响自身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第三,大学生对自身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条件的评估,即感知行为控制影响其完成学习过程的信心,从而影响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愿。

三、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行为态度: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信念和兴趣

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信念包括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以及重要性的认识。有关研究指出,对于大学生而言,生存与发展、求知与自我完善、上进心和成就动机等内部因素是激发其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18]大学生对学习活动是否有益于自我能力提升和未来发展的评价影响其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5]223若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所培养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在未来职业生涯以及深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则他们更容易对研究性学习形成正面、积极的态度。同时,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有助于强化自身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态度。因此,加强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形成积极态度的重要前提,对提高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观规范:重要社会群体对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意愿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采取某个行为的意愿受到对个体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群体看法的影响,[14]315若个体认为对己重要的人希望自己实施某种行为,则个体实施该行为的意愿就会显著增强。[17]78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年期,且生活方式基本以集体形式进行,故具有较强的从众意识。[19]由于生活范围较为局限和封闭,大学生的学习、消费等行为更容易受到与之密切接触的群体,如老师和同学等的影响。这些群体对某种行为的认同和参与往往会显著提高大学生采取该行为的意愿。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老师以及高年级学生等重要群体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肯定和参与对于提高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其中,同学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态度有助于营造学习气氛,促进学生从众学习的意识,强化学习意愿;用人单位领导和老师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高年级学生的示范对于提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意愿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三)感知行为控制:大学生对自身研究能力和条件的评价和信心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认为自身具备完成某个行为所必须具有的能力、资源和机会时,感知行为控制较少,完成该行为的意愿更强。[17]79如前所述,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下,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通过课堂研讨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两大类途径实现。无论何种模式,均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主动、大密度地探究、发现问题,甚至通过查阅文献、动手操作或实地调查从而解决问题。[5]222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达到要求进行评价,对自身能否获得必需的实践条件、参与机会等作出预判。而评价和预期结果则影响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参与意愿和投入程度。所以,适合于本科学生的系统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对自身研究能力的评价,从而提高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

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提升措施

根据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学生参与意愿的提升应从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组织、课程设计三方面来实现。

(一)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应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和启发学生认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信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在教学中,应结合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背景,编写以热点和关注点问题的设定和解决为基本任务的教学材料,结合互联网、大众传媒的信息以及前沿理论和问题,通过增强教材的新颖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深入把握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熟悉研究活动的过程,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活动方案。此外,教师应更大程度地由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引导学习的角色转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中给予指导,包括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与社会现实,使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实施上提出建议,从而帮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和乐趣。

(二)推行学习小组模式,营造积极的研究性学习氛围

对大学生而言,组成合作型学习小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营造学习气氛,进而提升参与意愿。学习小组是由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均应承担一定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如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具的准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等。通过小组成员的个人负责和协同合作,最终完成学习过程。

在建立学习小组时,应选择小组中学习主动、有兴趣、有组织能力和有合作学习经验的组员担任组长,合理配置小组成员,在组织成员完成研究活动的同时,不断调动组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鼓励小组成员间进行充分沟通和互动,从而在组内形成无形的规范,约束成员活动,这有利于任务完成和保持小组成员积极的参与意愿。同时,可引入组间竞争机制,激发竞争意识和小组凝聚力,以组员间的团结和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强化研究方法训练,提高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信心

在目前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中,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仅仅体现为专业课程中的研讨环节和围绕课题的调研活动。受制于课程学时和内容,大多数学生很少有机会获得系统的研究方法训练,导致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能力和信心不足,影响了学习效果,进而制约了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使其对更为专深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相关课程,全方位强化对学生的研究方法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减少学习障碍的目的。根据现有的课程设置,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依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与要求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使之适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目前,高校部分课程过度强调课本提供知识的真理性,缺少质疑和探究,更适于传授而不适于研究。因此,有必要增加课程中的探索和研讨内容,以树立学生的研究意识,使其明确研究内容和可行性从而提升其参与意愿。

第二,设计旨在专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课程。通过向学生介绍基本研究规范与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帮助其学习和应用研究方法、训练研究能力,从而减少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障碍,使其增强完成学习的信心而提升参与意愿。

第三,开发基于研究课题的课程设计,即结合理论前沿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在不同学科领域选择适当的主题,要求学生完成对研究问题的提炼和界定、资料文献搜集、研究方案设计与执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工作,使学生通过实践有机会运用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在研究实践中得到训练和提高,从而提升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

综上所述,为实现国家“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大学的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强化大学生参与研究性课程的主观动机,即激发和提升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愿。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受到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对研究性学习的信念和积极态度有重要作用;同学间的交流互动,特别是研究小组的形成和有效组织小组活动,影响主观规范进而影响学生的参与意愿;在课程设计中,强化研究方法和技能的训练,通过感知行为控制影响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信心和意愿。

[参考文献]

[1] 耿希峰,马丽枝,曲贵海.教学型大学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48150.

[2] 麻学锋. 基于课题的商科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 文史博览: 理论, 2012(3):69.

[3] 刘智运. 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新体系[J]. 教学研究,2006(5):377383.

[4] 张利荣. 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2:38

[5] 张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及其提升路径[J].学理论, 2013 (20).

[6] 顾建民,楼程富.以研究性学习带动教学方式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1):4142.

[7] 林秀曼,谢舒潇,吴芸.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9):5761.

[8] 汪人山, 邓宗南, 谢婷. 大学生研究型学习对图书馆需求的个案实证研究[J]. 现代情报, 2013, 33(12): 7880.

[9] Donnelly R. Harmonizing technology with interaction in blended problembased learning[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54(2):350359.

[10] Chng E, Yew E H J, Schmidt H G. Effects of tutorrelated behaviours on the proc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J]. 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2011,16(4):491503.

[11] 宋义林,高树枚,陈刚.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42144.

[12] 任良玉,张吉维. 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探索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11(4):2628.

[13] 张达,宋义林,陈刚,等.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影响因素研究――以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工科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5658.

[14] 段文婷, 江光荣.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2).

[15] Fishbein M,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Reading:AddisonWesley,1975:30.

[16] Ajzen I.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locus of control,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6,32(4).

[17] 张锦, 郑全全.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 完善与应用[J]. 人类工效学, 2012,18(1).

[18] 杨彩霞, 谢发忠.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J]. 中国电力教育:下, 2009(3):122123.

[19] 赵玉宝,张倩,冯晓华.从众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277279.

Factors on the Intentions of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ion in

Inquiry Learning: Analysis and Promotion Measures

ZHANG Y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结果范文3

一、认识语文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的彻底反叛,二者是对立的关系。我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是作为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相对应,并作为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补充的一种学习活动。传统语文教学的确有不足之处,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妨碍作用。但是传统语文教学也有它的优越之处。比如系统知识的学习方面。而研究性学习是以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依据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不只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自主地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发现、创新的积极欲望;学生通过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的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习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学生靠什么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特别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经验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不解决,研究性学习将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不能把学生从一个极端引向另一个极端。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在系统学习书本知识,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品味语言、获得间接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人们对研究性学习产生的种种误解,在实践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两种偏差:一是对研究的泛化,二是对研究的神化。有着这种思想认识,语文教师就会把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和研究性学习完全剥离开来,自然就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初衷。前者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冠以研究的美名,后者则只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的收集、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活动才归为研究性学习。这两种理解都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更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这同时也是传统教育方式所摒弃的。

语文研究性学习,前提在素质,内容在生活,研究在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性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它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是一般的讨论,而是有课题、有研究、有总结、有报告的研究学习的过程,是语文学习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过程。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不仅仅是启发式的问答,而是要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将这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一些资料,答案就不这么简单了。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经针对研究性学习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不能什么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因为学习的间接经验是很重要的,在学习期间,这是重要的途径。”他再一次给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教育的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合情合理”地坚实地走下去,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将影响几代人。

二、认识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只重“过程”和“结果”的内涵

许多观点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因此,导致了许多错误的观点的产生。如: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变传统的证明结论式的教学方法为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悟自己得到的结论”的学习方法。还有人认为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要让学生自身的感知和实践来取代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的条分缕析”。诸如此类形而上学的观点都让人难以接受。

我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只是作为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体验的过程,还必须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结果,要把学生学习的结果与前人的经验进行比照,从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探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违背认识事物的规律,才能达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根据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特点和已有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获得亲身参与语文学科的科学探究的体验或情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过程,在传统教学中将知识传授作为唯一或者首位的目标,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再现来自教科书上的语文知识和教参中的情感体验,获得间接的经验。语文研究性学习则注重让学生把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亲历运用知识、获取理智、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强调实践,注重体验,不仅是克服理论脱离实际倾向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将语文研究性学习与探究、体验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理所应当地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列为主要的目标。

同样,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所必须重视的。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能力不同,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多渠道采集相关信息,分析与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并进行思想表述和成果交流活动。它十分注重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存,学习并掌握一些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形成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新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当然,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产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肯定也是研究性学习所必须注重的结果。

三、认识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结果范文4

数学是中小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龙头学科,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探索中的新课题。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了切实的落脚点,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着手点是转变教师教的观点和行为方式。

一、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数学研究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得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并应用于实践,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它的功能在于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相互争论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从而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教师不仅仅要提供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实践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辅导和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获得了哪些创造性的见解。要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做到定量的评价与定性的评价相结合。

二、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质疑、悬念、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实践证明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数学开放题与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如初中数学第二册《学习指导》上的有这样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如右图“在ABC和DBC中,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AC=DC;②AB=DB;③∠ABC=∠DBC。请你将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就是一个开放性习题。学生可以任意组合进行猜想,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及猜想进行证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3.社会实践与数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通过学生实践,培养学生数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严谨性,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动手操作和画图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如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关于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一长为40m的塑料网,要围成一个一面靠墙的长方形鸡栏,当它的长、宽各为多少m时,鸡栏的面积最大?此题通过学生操作与实践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数学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

1.数学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定位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为少数优秀学生开设的课程,它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鼓励学生介入数学学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结果有科学性,但并不强求每个学生的最后研究成果都必须独一无二。强调这样一种课程定位,有助于防治数学研究性学习变为新的数学学科竞赛。

2.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结果范文5

关键词:高校研究性学习;现实误区;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28-02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反映了学习的规律性,也符合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很快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而且迅速从中小学扩展到高等学校,从全日制教育延伸到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高校研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已经有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与误区。

一、高校研究性学习的现实误区

中外教育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应该非常明确而具体,并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事实上,由于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加之其本身的复杂性,所以对于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定位不准、认识模糊、把握不住等问题。

1.研究与学习割裂

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其着眼点应指向于学习,研究只不过是学习的一种状态,是学习的限定语,与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是一致的,其目标应指向学习的效益和质量,指向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并非研究和学习本身。学习是研究的前提和追求,研究是学习的方式和状态,我们惟有将学习的基石垒得更扎实、更雄厚,研究才会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我们惟有持久深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学习才会显现成效、有所归依。纵观现实中的高校研究性学习,往往把研究与学习割裂开来:一是只要学习不要研究,用常规的学习代替研究性学习,或把技艺的简单模仿当作研究性学习。有的学校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知识技能搬进教室,有的教师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知识大加灌输,甚至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当成了研究性学习。“许多学校一旦离开传统知识学习的据点,便告别了固有的知识储备,踏上了‘天花乱坠’的务虚之路。”[1]二是只要研究不要学习,认为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么就像科学家一样得出独创性的研究成果,要么使学生们根本无法企及。他们不知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是人人都可以掌握和运用的。他们偏离了将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提高学习者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根本目标。

2.结果与过程分离

目标就是人们预期的结果,结果因其外显性、实在性、可测性在目标追求中很得人们青睐;过程就是人们追求目标的经历,过程因其内隐性、潜在性、难测性在目标追求中易被大家忽视。在现实的高校研究性学习中,人们往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表现在:一是注重结果性目标,以是否出现了预期的结果为研究性学习达成目标的标准,过分看重论文、发明、发现等,而忽视“生活的智慧”、“精神的力量”和完整的人格等因素;二是注重表现性目标,以学生在活动后所表现出的教育结果为基准,看重的是“唱唱跳跳”、“热热闹闹”,研究活动仅有形式,没有内容,表面轰轰烈烈,丰富多彩,实质上根本不能触动个体的内心世界的成长和成熟;三是忽视体验性目标,体验主要指过程中的教育经历、情感陶冶、意志磨励、性格锤炼和品德修养过程。没有自主的体验,就不可能有“悟”,不可能有“智慧”,也就不可能知人认事,不可能对人、事给予足够的敬意,因而也就不可能具有高尚的德行。

3.事实与价值脱节

研究性学习要在实际调查以及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开展活动,活动本身及探究的结果并不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活动背后的价值,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塑造,关注个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许多学校以事实研究为目标,缺乏价值的观照。一是满足于“找寻已有答案”,表面上是进行探究,实质上学习者所获得的都是间接经验,都是单纯的事实,远离了他们的生活与心灵;二是局限于“是什么”的研究,很少考虑“应该如何”开展,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何在等;三是停留在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探究,缺乏对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素材的深入挖掘。这样虽然注重了对事实和规律的探究,却忽视了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手段的价值关怀和伦理观照。

二、高校研究性学习的创新策略

作为一块新开辟的处女地,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姗姗起步阶段,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对于研究性学习本质和目标的研究,不论是作为课程也好,还是作为学习方式也好,虽然提出了很多观点和看法,作了不少的努力和尝试,但总有难尽如人意之感,难以指导研究性学习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笔者借助于各门学科的理论启示,透视实践过程中的偏差,感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创新:

1.过程目标和生活真实的彰显

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在于把丰富的教学过程简化为单一的认识活动,将教学与真实的生活割裂,并将其从整体的真实的生命活动中抽离,教学过程成为整齐划一的流水线似的标准化过程,教学目标体现为静态的死板的数量化的结果目标。研究性学习认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教学与真实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教学本身就是师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人、生命、生活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2]正如布鲁纳所说:“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习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3]这一过程中情况千变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目标应随着过程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内容的调整而调整,不应被固定和僵死的目标所束缚。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过程,探究过程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所要追求的目标,“一种对过程而不是对固定知识的信赖,是现代世界中惟一的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目标而具有意义的东西”。[4]

2.自主探究和开拓创新的张扬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知识接受和简单的技艺训练的方式,让学习者通过调查、访问、考察、测量、实验、劳动等主动的探究活动进行学习,让学习者充分拥有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机会,使学习者不囿于对材料的记忆和堆砌,而是从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观点出发,对事实和现象发表个人的创见,展现个体的智慧。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只能是学习者自己,教师只不过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教师不能用事先预想好了的答案去框束学习者,而应该充分肯定每个学习者的努力和价值,鼓励学习者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意与设想。只有真正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可能成为充分的主体;在研究性学习中,目标由学习者自己独立确定,由学习者主动地、创造性地去达成,从而形成学生的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才是研究性学习的真谛,也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

3.整体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提升

传统教学把学习当作是单纯的认知行为和封闭的个体行为,因此目标直指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忽视了情感、意志、兴趣、品德和人格的培养。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5]研究性学习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在生活中的不断成长和不断发展,学习作为一种生活必然渗透着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是“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以及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holistic learning)和“全人活动”(whole personal activities)。因此研究性学习要以知识为基础,这是研究的前提;要以能力为核心,这是研究的关键;要以情感为方向,这是研究的升华,是学习的最高层次,它们共同构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体系。我们在教学中追求的应是这一目标体系的全面达成。

4.亲身体验和主动尝试的追求

传统教学注重学习结果,把知识看作目标,一个明确的问题,一个真理,主要是通过传授的方式获得。研究性学习把学习看作是行动或过程,看作个体在出于各种目的而试图理解所生活的社会或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的认知建构或创造的过程,主要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这种体验是全方位的,既有对显性知识的习得,也有对隐性知识的感悟;既有成功的兴奋与欢乐,也有失败的苦闷与沮丧;既有可以言传的,又有只能意会的。体验是学习,而且是一种更重要的学习,是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一种更有意义的目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体验能够“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在亲历探究过程中,也可能学习者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也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回归了生活的本质,有助于深化学习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5.价值关怀和伦理关照的回归

传统教学强调获取事实和规律,偏向科学主义,迷失了知识所蕴涵的伦理价值。研究性学习不仅要探究事实和规律,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更要注重探究过程中的价值关怀和伦理关照,避免把探究的事物作为被动性的对象世界,任由自己掌控、役使和享用。一方面,学习者要具备伦理意识,把世界作为一种生命,一种需要通过悉心保护和倍加珍视才能获得再生力的生命,并怀着敬畏的善意热爱生命。另一方面,学习者要充分挖掘知识中所蕴涵的伦理价值,不断转换研究视角,使学习者在研究过程中有机会直接面对并处理“生活、生存、生命”等一系列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总之,研究性学习要让学习者在亲身体验、切实感受中培养善待自然、善待生命的德行,学会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谐相处,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关心现实社会,学会思考社会问题,主动承担起解决自己身边的现实社会性问题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7-128.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8.

[3]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62.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结果范文6

一、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它的功能在于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作用。

二、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如讲黄金分割时,介绍了华罗庚教授的“优选法”以及“优选法”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中实现最优化目标的巨大作用,并介绍它在建筑、艺术、语言、生物等方面的奇巧应用,使学生惊叹数学无所不在,神通广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感到应极快掌握这一知识。讲授新课之前,先设置一个疑团,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

实践证明: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数学开放题与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开放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题型,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为了使数学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选择了数学开放题作为一个切入口,开放题的引入,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于开放题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通常是改变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而数学开放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创造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

3.社会实践与数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数学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

1.数学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的定位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为少数优秀学生开设的课程,它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鼓励学生介入数学学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结果有科学性,但并不强求每个学生的最后研究成果都必须独一无二。强调这样定位,有助于防止数学研究性学习变为新的数学学科竞赛。

2.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从初步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情况看,凡是认真参加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影响数学学科内容的学习。个案显示,因为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学生“用然后而知不足”,常常自觉地加深或拓宽了与课题相关的数学学科课程的学习,有的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加加深了对数学学科课程的理解和热爱。数学研究性学习和现有数学学科教学两者之间,不是一个反对一个,一个否定一个,而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总之,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