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桑树;病害;虫害;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888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桑树病虫害的种群格局发生了变化[1-3],传统的综合防治措施已不能适应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要求[4-6],为此我们根据江苏省盐城市桑园桑树病虫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在充分研究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编制了《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计划》,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盐城市蚕桑重点乡镇射阳县的特庸镇、盐城市东台市的富安镇、盐城市盐都区的郭猛镇进行实施,节省了防治成本,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保护了桑园生态环境,取得了满意的综合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

设在盐城市射阳县的特庸镇、盐城市东台市的富安镇、盐城市盐都区的郭猛镇,综合防治试验选择病虫害发生较重的田块,以病虫害发生较轻的田块作对照,由课题组编制常年综合防治工作计划,通过广播通知、开设专题讲座、印发宣传材料、开现场会等方式贯彻到各农户,具体综合防治措施见表1。

表1桑树病虫害常年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12病虫害损失统计方法

每个乡镇分春、秋两季测定产量,春季在5月中旬测定,秋季在9月中旬测定,每乡镇随机抽测15块桑园,每个样本桑园5点取样,第个样点抽取5株桑树,测定产量,折算每公顷桑园的产叶量,以一般肥培管理水平标准的无病虫害田块作对照,损失产量0%~09%,计为0级,损失产量1%~10%,计为1级,损失产量11%~20%,计为2级,损失产量21%~30%,计为3级,损失产量31%以上,计为4级,病虫害严重指数=(0×0级田块面积+1×1级田块面积+2×2级田块面积+3×3级田块面积+4×4级田块面积)×100/(4×调查总面积)。

2试验结果

在基层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3年的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园满的成功,从表中调查数据看出,通过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桑树病虫害的发生,节约了农药成本,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防治效果,有效地保护了桑园生态环境,可为其他地区的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计数据为各乡镇基层技术人员提供。3结论与讨论

313a的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推广实践充分说明,只要充分深入研究桑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计划,就能有效地控制好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保证桑园的优质、高产、稳产。只要各级政府生产管理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基层技术人员认真负责、广大蚕农积极实施,不但能够保护好桑园的生态环境,还能节约病虫害防治的农药成本,节约劳动力成本,更能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32本文所述的综合防治计划,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如果某些地区某种病虫害没有发生,涉及到的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简化或免予执行。参考文献

[1]蔡国祥,申小军,王连芳,等.两种增效复配农药对桑螟的防治效果试验[J].蚕业科学,2008,34(04):737-741.

[2]蔡国祥,孙永军.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对部分桑园害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J].蚕业科学,2011,37(03):538-543.

[3]蔡国祥,申小军,王连芳,等.若干因子对桑螟防治效果的影响[J].江苏蚕业,2007,29(04):45-47.

[4]王建新.桑树害虫的系统预测及其方法[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163-194.

[5]段均团.桑树害虫鞍象(Neomyllocerus hedini Marshall)的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治[J].蚕业科学,2009,35(01):131-133.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苗圃虫害;病虫害防治;预防措施;研究分析

苗圃的虫害分为地上虫害以及地下虫害等两个主要类型。地下的虫害主要对苗圃种植的嫩芽、根部以及幼芽等形成威胁,严重之时会导致顶芽出现孔洞或者是引起苗木的死亡,并且进一步的出现侧枝丛生以及苗断等严重情况。而地上虫害威胁的来源则主要是各种食叶害虫,使得苗木的生长出现明显的变缓迹象,逐步的影响越冬物质的储备以及苗木的出圃,在地上虫害当中,主要的虫害类型有黄刺蛾、黄卷叶螟等等。全面的针对病虫害的类型以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更好的预防病虫害,进而保证苗木的生长。

1 地下害虫类型以及防治对策分析

在苗圃种植的地下虫害当中,主要的害虫有蛴螬、小地老虎等两个种类。首先是小地老虎,又可以将其称作为切根虫,属于夜蛾科目。在一些老苗圃种植地以及低洼的地带尤其严重。一般的来讲小地老虎主要威胁的对象是苗圃的幼苗,虫害会逐步的切断幼苗与地面相互连接的根部,进而引起整个植物的死亡,导致出现侧枝丛生等情况,使得种植和培育的价值丧失,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害。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在每年的4月20日至5月20日发病的情况最为严重,在树苗高度长至约5厘米至10厘米之时,也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小地老虎病虫害。其成虫在昼夜之时出现,而白天则全部躲避在阴暗部位。在温度约为20摄氏度左右之时,害虫的活动最为频繁。针对小地老虎的防治,需要很好的掌控其发生规律,并且掌握其出现的时间,进而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预防。首先需要对培育的土壤进行处理,使用杀虫粉加水进行稀释,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喷洒在培育的土壤之上,制作成毒土。其次,则是进行人工扑杀,在清晨之时观察苗圃之内的苗木,如果发现被咬断的幼苗则需要及时的使用小刀沿断面附近刨土,进而杀死幼虫。最后,还可以通过药剂防治的手段,使用敌百虫、灭扫利乳油或者是杀螟松等,对土壤表面进行喷洒,合理的防治虫害。

在地下虫害当中另外一种类型是蛴螬。蛴螬是大黑金龟子幼虫,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以幼虫危害杨树幼苗,咬断幼苗邻近地面处的茎部、主根和侧根,严重时常造成苗木死亡。(1)发生规律。蛴螬在土中活动情况与土壤温度有密切关系,春季土温达5℃时开始出现并且活动,13—18"C时是最适宜活动温度,超过25℃后向深土处移动。(2)防治方法。1)配制毒士。利用敌百虫以及其他类型等杀虫粉剂配制毒土,在整地深翻前,均匀撒施地面。翻入土中。2)人工捕杀。结合中耕除草,破坏蛴螬适生环境,进行人工式的捕杀。3)灌水减轻危害。5月上中旬杨树苗生长期适时大水浇灌,可使初孵化蛴螬由于表面的湿度大窒息而死,另有一部分蛴螬爬出地面,可以放鸡禽啄食或人工捕捉。

2 地上害虫类型以及防治对策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地下害虫的主要类型、出现的规律以及防治的具体措施进行探析,可以对苗圃培育过程当中地下害虫的主要防治方案有着全面的掌握。下文将针对地上害虫,诸如黄刺蛾、黄卷叶螟等等出现的规律以及防治的措施进行研究,旨在更进一步的提升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针对黄刺蛾,又可以将其称作是毒毛虫,其幼虫会将叶片作为食物,将叶片咬成孔洞状或者是残缺状,进而对苗木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黄刺蛾的发生规律,一般一年发生一次,其幼虫在每年的5月至6月发育为成虫,而幼虫则在每年的7月至8月对幼苗造成伤害,时间为一个月左右。黄刺蛾的成虫一般在昼夜出现,并且有着极强的趋光性。针对黄刺蛾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人工防治以及药物防治等方法,人工防治可以在苗木的枝干或者是侧枝之上将黄刺蛾的蚕蛹摘除掉,而在幼虫发育阶段当中,可以使用硫磷乳剂以及青虫菌等进行系统性的防治,喷洒在苗木之上,减少黄刺蛾带来的损害。

黄卷叶螟也是地上害虫当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可以将其称作是黄翅野螟。其幼虫在苗木之上以叶片为食物,严重之时会将整个叶片全部吃光,对苗木的生长造成极大不良影响。需要明确的是黄卷叶螟的出现规律,一般此害虫每年发生四代,第一代出现在每年的7月上旬,第二代出现在每年的7月中旬,而第三代则出现在每年的8月中旬,第四代出现在10月底。尤其以第三代的威胁最为严重。幼虫孵化出来以后会大量的在苗木顶端,以叶片为食物,造成植物呈枯黄状态,约4天左右即可将叶片吃光。针对黄卷叶螟的防治方式,在成虫的发育阶段当中,可以设置黑光灯进行扑杀。其次,还可以深入的摸索以掌握黄卷叶螟的幼虫孵化时间,进而在孵化的初期使用杀虫双水剂等进行喷洒,根据相关的实践可以发现,此方式对幼虫的杀害具有极强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苗圃主要虫害发生的具体规律以及防治的措施方案进行探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当前阶段出现的地上害虫以及地下害虫等进行研究,深入的探索害虫出现的规律,并且根据实际的操作经验,总结得出防治的方案以及对策,针对各种常见的病虫害诸如黄卷叶螟、小地老虎以及黄刺蛾等等出现的规律以及具体的应对方案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更进一步的促进苗圃种植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为更好的防治以及抵御害虫所带来的损害而作出积极的贡献。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3

关键词:辽河养护管理;油田矿区绿化;化学农药;绿化方案;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133-02

一、绿化方案设计不符合实际

近年来普遍存在在绿化设计中追求以投资数额定方案,以绿化发达城市设计为蓝本,以主观好恶为绿材的突出错误引导,导致在绿化工程最初阶段的失败。究其上述三点,在最初方案设计中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矿区是以新建为主,还是以改造为主。以新建为主就一定以抓基础为先,把硬质覆盖和绿植美化有机结合起来。所谓不能有机结合,是指某些设计是在整体硬质覆盖确定后,根本不到现场,在土建图纸上,按总体绿化投资随意进行绿植填充,乔木画大圈,灌木画小圈。施工完毕后,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苗木拥挤不堪,无法给人以美感,而更为突出的是设计中连最基本的喷灌或浇灌设备也没有,造成日后养护无法进行,浇灌时在场地扯明线,非常原始,绿化主题是美化,不能一味追求他人的模式,应在吸取他人长处的基础上,依照现有地形、地势加以变化,达到最好的感观效果,某些设计仿照发达城市绿化布局作微地型,不结合实际面积,很小范围内突现山丘,十分扎眼,大范围内又凹凸不平,行话叫“起鸡皮疙瘩”。所谓改造是指原有绿化模式陈旧,原有绿材的确不相适应急需淘汰,原有造型与新硬质覆盖相矛盾,所以在设计中应遵循重整块、不分散,投资到位的科学完整的合理布局一次成形,投资不到位的不能像撒“芝麻盐”一样,左右开弓,最后无一亮点,在苗木品种配置上设计不能依照某一个体界定,南柑北桔,南方乔木颜色,干径确实养眼,但北方不适宜,一味追求色形,而不结合实际生长规律,种植必然导致失败,原则上宁要把30分值事做到60分,也不要把100分值事做到20分。纵观油田矿区,渤海事业处石化分公司矿区改造是成功案例,石化小区坚持建一块,亮一块,用有限投资作出一至二个绿化精品,例如:19、20号楼间,整体改造,原有成型乔木、灌木按分类修剪后,移植于未绿化空地(因其已适应当地环境,而且成型,以备再利用)利用原有场地,以微地型加之乔灌木、花卉造型组合做景点,得到了居民和石化领导的认可后,第二年全面铺开,在2008年以服务和环境美化为主打被评为五星级矿区,而且将备用成型乔灌木用于后期造景,大大节约外购成本。

二、施工无章法,苗木成活率抵

在绿化工程施工中,部分工程存在该施工的季节,施不了工,等到绿化工程季节快要过去时,才安排施工,造成大多数绿化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以致于绿化工程施工无章法,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苗木成活率低下,成本增加,因盘锦地下水盐碱含量高,多数乔木需抬高种植,但大多数绿化工程,由于时间安排较晚,只能草草上马,导致多数乔木在种植后,出现“掐脖土”现象,以致于成活率降低,因此绿化工程应提前安排,最好在入冬前,在绿植栽种前2至3个月左右,结合盘锦当地土质,进行更换种植土,将土层沉实、沉透。避免绿化施工中急于施工,更换土层不到位,施工顺序混乱的现象发生。

要提高苗木成活率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时期,一般北方从3月末开始栽树由于油田矿区绿化工程安排时间较晚,往往直到五月份才开始,常常错过合适的种植季节,因此要提前安排绿化工作。在苗木的选择上要做到适地适树,尽量应用本地树种,减少外地调运。要挑选长势旺盛、植株健壮的苗,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的苗木。同时要做好土壤处理、苗木运输、修剪、栽植、浇水等管理工作。提高苗木成活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障最优设计,最佳效果。

三、养护管理不到位

(一)“三分栽、七分管”是绿化工作的本质

长久以来,在养护管理上总是存在不到位的现象,该除草时不除草,该打药时不打药,以致于病虫害到处可见,杂草丛生,从而导致绿化效果很差,使使用年限降低。以草坪为例,近年来,草坪淘汰主要原因是杂草多,生虫、浇灌浪费水量太大,成本太高,但草坪管理不到位也占很大因素,如设有合理的喷灌设备、科学的管理、养护完全可以降低灌水量,减少成本,如春季的疏草、打孔、施肥缺一不可,夏季拔草及时修剪,冬季的烧荒等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去做,完全可以延长其寿命。现阶段逐渐采取用各类景天代替草坪作为绿化铺垫,成为趋势,因景天耐寒,耐旱成形后规格一致,无需修剪,不生虫,无需打药,节省人力、物力,每年只需除草。同时,苗木修剪作为养护重点部分,很多单位很随意,想怎么修剪,就怎么修剪,不讲方法,不分习性,不分品种,不分季节,一律剃光。要做好苗木的修剪,首先必须了解苗木的习性特点,根据苗木品种进行实时修剪。一般乔木修剪宜在秋末和春初,由于此时乔木落叶,易整型,效果好,节省人力,灌木修剪应根据习性和生长特点,花灌木如连翘、榆叶梅,宜在春季花后修剪,既能成形又能利于积累养分、壮枝,又有利于花芽分化,保证第二年花的开放。在模纹灌木修剪上应减少以往以平面为主,剪齐就好的态度。水腊、紫叶小蘖应修剪成椭圆弧,高度在30公分左右,保持三面见光,利于生长丰满成型。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很多单位往往看到虫子满地爬时,才急急忙忙打一遍药,应付了事,不应等到病虫害出现才去喷施药剂,应以防为主,根据常发病虫害的习性,提早预防。

(二)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首先,要判断园林植物是否发生病虫害,一般可根据园林植物发病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最后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病态特征进行判断。症状按性质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园林植物本身所表现的病态模样,另一类是病原物在寄主体上显现的特征。前者叫病状后者叫病症。病状有增生型病状,如根癌、毛根、木瘤、丛枝、毛毡、卷叶、肿叶、袋果、花器畸形等;减生型病状,如花叶、黄化、萎缩等;坏死型病状,如叶斑、叶枯、芽枯、叶穿孔、焦梢、枯枝、干枯、萎蔫、根朽、花腐、腐烂、器官脱落、流胶或流脂等。病症有发霉、黑星、白粉、煤污、红点、炭疽、锈粉、漆斑、膏药、菌核、菌索、木腐菌子实体等。

虫害的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种:虫粪及排泄物、缺刻或穿孔、斑点、卷叶、织叶、畸形或肿瘤、潜痕、枯梢、落叶或枯死,甚至全株枯死园林植物受害虫为害后会出现各种症状,我们可凭借这些症状予以初步判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最终目的在于防治,以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增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病害的防治原理是通过各种措施控制病状侵染循环的顺利进行,使病害在一定的措施下处于延迟、中断、停止,最后被消灭。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取决于寄主的抗病力、病原物的侵袭力和环境因素的作用。防治病害也不外乎从这三方面入手:(1)增强寄主的抗病力或保护寄主不受侵染;(2)消灭或控制病原物;(3)改变环境条件使其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

一般的防治措施有:(1)植物检疫;(2)改进栽培管理技术;(3)选育抗病品种;(4)生物防治;(5)物理防治;(6)化学防治;(7)病害治疗。有些病害只要用一种措施就可以得到防治,但大多数病害都要几种措施相配合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预防为主”不是不管有虫无虫,虫多虫少都定期喷药,而是通过准确调查虫情,预料到某种害虫在某一时期发生,在没造成为害之前,选择有利时机,进行必要的防治。“综合防治”也称综合管理,它是按照害虫种类的种群动态与其相关的环境,采用适当的合理的技术措施,并尽可能互不矛盾,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处于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以下。

四、绿化工作的注意事项

1.以园林经营管理技术防治为基础,把害虫防治贯穿到园林设计、树种选配、养护管理等工作中,造成一个适宜植物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生态环境,将害虫种群抑制在低密度小范围。

2.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使之互不矛盾,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从而发挥出各种措施的最大潜力。园林生态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为开展生物防治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园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对开展生物防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近年来应用瓢虫控制介壳虫;应用青虫菌防治刺蛾、衰蛾;应用核多角体病毒防治舞毒蛾,大衰蛾等生物防治在园林部门得以试验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化学防治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仍是园林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但必须做到合理使用,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二者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面积,提高化防效果,减少不利影响。

3.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昆虫激素、遗传控制、生命表技术应用、害虫发生与防治数学模式的建立等新技术将成为害虫综合防治系统中的重要内容。

例如,油田矿区常出现的苗木白蜡蚧,就应在初春有冻时喷施石硫合剂。以白蜡树为例,在初春有冻时喷施石硫合剂。石硫合剂将枝干上虫壳虫卵冻住,然后用木棒敲击树干,壳卵自动随冻块粘落,快捷有效。近年来油田矿区事业部绿化办的病害防治信息平台的建立对于矿区内病虫害防治起到了很大作用。统一下达防治通知,出现新疑难病害共同找办法、对策。统一解决,给各矿区单位起到了指导性意见,有效避免了病虫害的迁移及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强。

五、结语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4

1.1林牧矛盾

长期以来林牧矛盾一直是影响林业工程项目的主要矛盾。虽然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但封山禁牧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林牧矛盾仍是一个突出问题。

1.2造林投资不足

现行造林投资标准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一是由于苗木价格、社会工资等费用不断上涨,加大了造林成本;二是由于造林地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难度大,也进一步加大了造林成本;三是使用容器苗上山造林,加大了成本。

1.3鼠兔危害

鼠兔危害是造成幼苗难以安全越冬、正常返青的最大因素,尤其是荒山造林,兔子啃食幼苗地上部分现象特别严重,但一直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

1.4重造轻管

由于造林投资的严重不足,造林后后续的抚育管护资金跟不上,导致造林地内杂草灌木丛生,与幼苗、幼树争肥、争水、争光照,林木生长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幼苗、幼树的成活、成林。加上没有落实严格的管护责任制,使工程造林重造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林后期管护的缺位,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1.5设计与实施内容不一致

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都要事先有设计。工队根据设计施工,林场依据设计对作业进行验收。有的单位做设计照搬照抄,敷衍了事;有的单位,栽植的树种与设计上的树种不一致;有的单位,设计的项目明确规定有建设期限,而所有投资当年就支完了。这些都造成造林实际与设计相左。

1.6实施方案与施工实际不一致

实施方案与设计一样,都是一个项目预先的规划,都是项目实施的依据,只不过叫法不同。营造林项目叫设计,其他项目叫实施方案。像卫生院项目、中心管护站项目、木材检查站项目、派出所建设项目、病虫害防治项目、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项目等,都需要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项目实施单位编制,并根据管理权限报批。而很多单位实施方案的编制较为粗放,和施工实际不一致。常见的表现有:地点的变更,规模的变更,用途的变更等。

1.7合同与实际内容不一致

合同受法律保护,具有法律约束力。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合同有: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森林管护承包合同、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场与管护员)管护合同、造林合同、封山育林合同以及建筑合同、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租赁合同等。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合同签订很不规范,不与实际结合,根本经不起推敲和检查,主要表现为:合同要素不完整;合同签定时间不符合逻辑;任务内容与作业设计不符等。

1.8竣工验收滞后

林业工程项目竣工以后,实施单位要及时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由上级部门按照权限组织竣工验收。但是许多工程项目已完工,会计账目上已列支,但迟迟不提交竣工验收申请,上级部门也不办理竣工验收,特别是对于基建核算的工程项目,导致资产长期不能交付,费用长期得不到核销。

1.9工程资金下拨不规范

资金拨付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资金的拨付要与工程进度和质量挂钩。而有些林业单位的工程项目资金的拨付,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统一的制度约束。

2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2.1搞好封山禁牧,加强人工巡护

按照《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规定,加强封山禁牧工作。此项工作,建议以地方政府为主,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使封山禁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封禁范围大小和人、畜活动及危害程度,设专职和兼职护林员,对造林地进行巡护,并在山口、沟口以及交通要道设卡。加强后续管护,巩固造林成果。建议设立造林地专项管护经费,推行造林地承包管护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造林成效。

2.2全面开展未成林抚育

森林的培育应从幼龄林抓起,加大割灌、除草、施肥力度,减少灌木、杂草和幼林之间的竞争,改善林地环境,增加林地肥力,加强后续管护,减少人畜危害,巩固造林成果,扩大森林面积,提高幼林质量,加速林木生长。建议省里出台相应制度,启动幼林抚育项目,全面开展未成林抚育工作,提高林分质量,促进其早日成林,培育优良的森林后备资源。

2.3提高营造林投资

建议按实际工程需求及社会价格相应增加造林投资,同时应增加项目规划设计费、工程管理费、招投标费、监理费、工程建设费、后续管护费等,以确保营造林质量,提高营造林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双增”目标,为生态兴省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2.4科学编制设计和实施方案

要搞好规划设计,深入实地进行调查,认真落实作业地块,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合理制定技术方案,精心编写作业文本。做设计既要遵循技术规程,又要结合施工实际,能做到什么,设计什么。如果施工时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设计是可以变更的,但必须按照原来的审批程序进行变更。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设计,由省直林局设计队编制,林局审批,省林管局备案。“三北”防护林造林工程设计,由设计队编制,林局审核盖章,省造林局审批。涉及采伐的中幼抚设计,由设计队编制,林局审核盖章,省林业厅、林管局联合审批。用育林基金、财政返还款安排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其设计由设计队编制,林局审批。可以看出,凡由林局审批的设计,变更程序相对容易。编制实施方案时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切忌盲目铺摊子、上规格,实施时候却大打折扣。这样容易造成实际与实施方案不符。

2.5规范合同管理

合同要根据实施内容签订。订立的合同,要素应当完备。合同应明确签订主体、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中订立的付款方式、付款金额、预留质量保证金是否与会计核算一致,合同的当事人是否与会计上的收付款方一致。如果合同的签署人与会计上的收款人(领款人)属于同一人,看看笔迹是否一致。

2.6严格工程资金拨付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明确各部门责任,强化拨付环节控制,2009年省杨树林局制定了《省杨树林局营林工程报账及资金拨付管理办法》,对拨付资金的条件、拨付比列、分年度比例、拨付程序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2016年,又制定了《省杨树林局经费、借款及专项资金拨付办法》,至此,林局所有资金的拨付都实现了制度化。

2.7积极组织竣工验收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5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措施

1仙米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基本情况

各类有害生物分布地点不同,根据历年监测记录,具体分布情况如下:云杉小蠹虫在仙米营林区克图麻当、青林子,玉龙营林区玉龙沟内有点状分布,主要采用设置铒木及悬挂诱捕器的防控方法,危害程度为轻度。桦树高山毛顶蛾在仙米营林区祁汉开沟、小宁禅沟、绵山湾,珠固营林区红卫沟,玉龙营林区下达日、拉扎沟等地内有点状和片状分布,主要采用人工喷烟防控方法,危害程度为中度至轻度。柏树侧柏毒蛾在仙米营林区留久阳坡、祁汉开沟阳坡等地有片状分布,采用喷雾及人工捡拾虫茧防控方法,危害程度为轻度。小檗黄檗粉蝶在仙米营林区青林子、班固寺村、讨拉口,玉龙营林区尕德门面、拉不卡、元树沟煤场等地有片状分布,在仙米林区出现今年为第三年,目前经过人工摘除虫茧和化学喷雾防治,虫害已得到控制,危害程度为中度。云杉锈病在仙米营林区达隆沟,玉龙营林区玉龙沟有片状分布,主要采用喷粉方法防控,危害程度为轻度。青杨锈病自2018年开始,在整个在仙米营林区、玉龙营林区内有片状分布,主要采用喷粉方法防控,危害程度为中度。云杉矮槲寄生害在仙米营林区聚羊沟、冰沟阴台有片状分布,主要采用人工修枝及喷雾方法防控,危害程度为中度。由缠营林区与冷龙岭相接壤,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气温偏低,因此在该营林区各类有害生物分布较少。

2仙米林区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2.1虫害类

2.1.1云杉小蠹虫。仙米林区目前已知存在四种小蠹虫,较为常见的有两种:光臀八齿小蠹虫、青海云杉大小蠹,其它两种还未具体定种。青海云杉小蠹虫危害树种主要是云杉,属次期性害虫,一般侵入长势较差树木而造成灾害,其后天也会乘机侵入造成更大灾害。自国家在仙米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由采伐转变为保护,由于之前采伐后未及时处理好伐根及残次木,导致林区内小蠹虫危害程度呈增长趋势。2.1.2桦树高山毛顶蛾。高山毛顶蛾3年1代,通常以老熟幼虫下树在腐殖质层下0cm~20cm土层结茧越冬,于第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为化蛹高峰期,开始见成虫。成虫于4月底至5月下旬发生,盛期在4月20日~5月10日期间,因每年气候不同,盛期会有前后日期起伏。根据技术员实地监测,成虫羽化时段主要在上午9时~下午17时,占89%,其中以10时~15时太阳暖和时最集中,约占48.5%。成虫羽化后,日间气温中高阶段活动,成虫飞势较弱,于12时~16时群飞并交尾产卵,产卵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6月上旬,卵期7d~10d。每雌蛾的平均孕卵量为54.3±9.8粒,卵期10.87±1.2d,5月中、下旬孵化,孵化高峰在5月20日前后,遇气温低潮期,对成虫孕卵及卵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在叶肉夹层中的卵发育为幼虫,幼虫潜入叶肉,每叶均多为1头。幼虫残害过程中,随着虫龄增长,潜害虫斑也逐渐扩大,斑内排有旋纹状的黑色或墨绿色粪线。经过周期24d左右的潜叶危害,至6月中旬大部分成熟,于6月中、下旬脱孔离叶,沿枝干下行钻入树冠下腐殖层中0cm~20cm深处,作茧蛰伏。到第三年的早春才相继化蛹,新一代的成虫也将出现。高山毛顶蛾在仙米林区各营林区都有不同程度分布,也会根据每年的气候时节不同,出现不同规模的危害情况。2.1.3柏树侧柏毒蛾。侧柏毒蛾1年发生2代,以初龄幼虫在柏树树皮缝内越冬。第二年3月幼虫出蛰,危害刚萌发的嫩叶尖端,形成叶基部光秃,逐渐枯黄脱落。老熟后,在叶片间、树皮下吐丝结薄茧、化蛹,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卵产于叶柄、叶片上。第1代幼虫于8月中旬化蛹,8月下旬出现成虫,9月上中旬出现第2代幼虫。危害圆柏林木枝梢枯秃,发黄变干,生长势衰退,似干枯状。2.1.4小檗黄檗粉蝶。黄檗粉蝶于8月~9月在小檗树枝上做茧产卵,次年4月~5月为幼虫活动期,5月下旬开始羽化。其危害主要是虫茧在小檗灌木丛上成网状密封性的虫包。根据近两年来的观察,仙米林区各营林区内,黄檗粉蝶虫害呈逐年增长趋势,从点状分布发展到片状分布。2017年在仙米营林区黑林子(24林班),灌木林小檗上发现有点状分布的黄檗粉蝶虫茧,灌木林面积为0.27hm2,发生虫害面积约为0.13hm2,经抽样调查,每10丛小檗上平均分布有4个~5个虫茧,每个虫茧内平均有25条~38条幼虫。2018年黄檗粉蝶虫害在仙米林区仙米、玉龙营林区出现片状分布,主要分布在仙米营林区索尕滩(24林班)、双跨(12林班)、讨拉沟口(29林班);玉龙营林区尕德(45林班)、拉布卡(29林班)、元树沟口(38林班),虫害发生面积达到100hm2,经抽样调查,每10丛小檗上平均分布有20个~36个虫茧,每个虫茧内平均有30条~68条幼虫。

2.2云杉锈病

云杉锈病病害初期在云杉针叶上呈现淡黄色斑点,多为粉末状,即病菌性孢子器,其顶部分泌有数根黄色细丝状蜜露,数天后在段斑上出现多数橘黄色微隆起的椭圆状或长条状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包被膜陆续破裂,散出大量黄色粉状镑孢子。剩下的包被膜呈白色,病叶呈土黄色干枯而脱落。病菌冬孢子6月中旬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到云杉幼嫩针叶上侵染,在其他植物及乔木上也有少量发现。在平均气温14℃~16℃条件下,潜育期8d~11d,一般为7月上旬发病,产生性孢子器。3d~7d产生锈孢子器,7月下旬锈孢子陆续成熟,由气流传到转主寄主上侵染,受侵植株的当年生叶不表现症状,次年5月底出现病斑。只有少数病斑在6月初产生冬孢子堆,大多数在第3年6月初才产生大量冬孢子堆,此病害循环中缺少夏孢子阶段。每年对云杉针叶的有效侵染时期约20d左右。2.3有害植物云杉矮槲寄生害于4月份开始萌芽,5月中旬至7月初为花期,7月中旬雌性植株开始结果,8月果实逐渐成熟,8月末9月初果实成熟脱落,引发新一轮的种子弹射。其常见的发病症状是寄主植物表现丛枝乱生,寄主结实率明显下降,甚至不结实,受侵染枝条脆,韧性差,直至死亡。

3仙米林区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措施

3.1综合管理措施

3.1.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为做好仙米林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提高测报和防治成效,保证防控质量合格,形成了完善的三级管理系统,县林草部门是仙米林区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工作的主管单位,全面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指导工作,加强监测与防控工作的协调、管理、督促和检查,确保防控完成。仙米林场作为仙米林区的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依托单位,严格按照主管部门批复的方案、文件进行监测与防控,成立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监测与防控工作的实施,并指导和监督防控实施。仙米林场结合各营林区内天然林资源管护站,与国家级天然林资源管护员形成系统的监测与防控小组,根据资源管护人员的巡查和监测,能够及时了解整个林区内有害生物发生趋势。3.1.2实行责任分工。成立的领导组织结构会根据仙米林区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林区的监测与防控实施方案,上至领导组织的监督与检查,下至资源管护人员的详细巡查路线、监测方法、监测对象,防控跟班作业,发生疫情时的上报环节等。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具体的操作细节。如,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环节,资源管护人员与仙米林场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由管护人员密切监测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定期向仙米林场上报相关的监测信息,仙米林场根据上报信息进行实地监测和勘验,更加有利于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工作。3.1.3进行技术培训。仙米林场会不定期安排技术人员下基层,对资源管护人员及林区居民进行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有关知识宣传,提高资源管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林区居民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使仙米林区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工作得以更好的实施。

3.2具体有害生物的监测与防控措施

3.2.1云杉小蠹虫。小蠹虫防控要采取以营林措施为基础、饵木诱杀和信息素诱杀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防控。①信息素诱捕,对云杉小蠹虫频繁发生地悬挂设置信息素引诱器,设置时间为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和新成虫羽化期(4月中旬~5月初和7月底~8月初),设置诱捕器时尽量在公路沿线、林缘空地、林中空地、集中受害区、沟、山梁等处设置。信息素悬挂后,每5d~7d调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认真填写调查表。②饵木防控,饵木规格为每段长2m,每3段为一堆,按立“△”和平“△”型设置,饵木选取范围为小头直径12cm~20cm,根据立地条件、小蠹虫危害状况因地制宜,合理设置饵木。对交通偏远不便,地形陡峭、饵木设置不便的发生区,以信息素防控为主。8月下旬,小蠹虫侵入饵木后,饵木表皮出现坑道及大量幼虫,未羽化前进行饵木回收,进行剥皮处理,在入侵繁殖小蠹虫扬飞前及时进行除害处理,将树皮及诱集到的小蠹虫集中烧毁。后对饵木采伐后剥皮的伐根和回收后剥皮归楞的饵木,进行苦参碱药剂喷雾除害处理,除害处理率达100%,防止发生二次侵害。③营林措施,通过营林措施使作业区虫源木、虫害木、带虫枝梢进行集中清理,得到有效除害处理,使林分内害虫虫口密度、种群数量得到控制,危害逐步降低[1]。3.2.2桦树高山毛顶蛾。根据高山毛顶蛾3年1代规律,4月底至5月初为成虫羽化高峰期,因每年气候不同,高峰期会有前后日期起伏。监测最佳时间为上午9时~下午5点太阳暖和时段,也是成虫羽化最集中时段,如发现有成虫杨飞便可进行防控。高山毛顶蛾防控主要分两个阶段,4月底至5月初成虫羽化期,通过苦参碱和柴油配比进行喷烟防控,以灭杀杨飞的成虫为主。5月底至6月初,高山毛顶蛾幼虫在侵害叶片时采用渗透剂和苦参碱配比进行喷雾防控,主要通过渗透剂作用将苦参碱药液渗入叶肉,达到灭杀幼虫的目的。3.2.3云杉锈病。云杉锈病监测主要在5月下旬6月初,观察云杉针叶处是否有淡黄色段斑,不同林分因子、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树势寄主抗病性有显著差异,通过这一现象对病情发生区及毗邻地区进行详细的实地监测踏查,掌握有无病害发生[2]。防控措施主要以喷粉防控为主,药剂采用三唑酮,在晴朗无风的早晨或傍晚用三唑酮和滑石粉混合进行喷粉防控。

4仙米林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建议

4.1完善建设体系

根据国家投资资金,合理设计实施方案,完善场、站、点三级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引进先进监测设备、仪器、基础设施以及交通工具等。不断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设备,技术更新,充分发挥基层森防部门及技术员的主导作用。

4.2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技术员培训,开展有计划、有针对地专业培训,提高监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不断趋于向健康发展的林业生态事业。引进先进防控技术、科学防控方法,应用新型防控器械,使用安全有效的防控药品,使技术员熟练掌握防控专业技能,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能。增强当地居民的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控的意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方法及防控技术的宣传,使当地居民参与到林业生态健康发展的事业中来,更加便利于我们的工作,更能够提高我们的防控能力。健全人员激励机制。实施科学合理的工作责任制,对各级监测防控工作技术员制定合理的工作数量和工作目标及工作质量考核机制,责任到人,上下联动,从而带动技术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4.3推广应用监测防控新技术

科学技术不断在发展,林业生态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为提高监测防控能力,可使用如传感技术、遥感技术、“3S”技术等监测技术,实现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5结束语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是林业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相关部门、机构、企业和个人全面参与,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技术员专业素质、器械设备更新,提高监测预报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促进林业生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仙米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建设工作在整个门源县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保护好仙米林区内森林的生态安全也是每一位基层林业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张胜俊.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2(9):185.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范文6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大城市”的战略目标和“特色建市、生态立市”的总要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依据城市环境机理与功能,充分利用山、河、江、湖、城等自然资源,强化以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努力把台州市建设成为具有山水特色、生态型的国家园林城市。

二、 总体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争取每年扩绿200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80万平方米,到2005年,全市绿地率达33,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达8平方米,形成组织管理到位、规划设计规范、景观保护得力、绿化系统完整、市政设施配套的建设格局。到2005年实现创建省园林城市目标。力争在2008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三、 主要任务

(一) 修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完善的绿地系统规划是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绿地合理增长的保障。要结合我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充分采用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植物地带性风貌特色,高标准修订《台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经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时组织编制《台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通过规划手段,引导全市建成区内的山体林地向城市公园过渡,指导城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的合理布局,确保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

(二) 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1、 多管齐下,增加城市绿量。实施每年新增人均公共绿地1平方米,每年新增其它绿地200万平方米的“绿色行动计划”。通过规划扩绿、见缝插绿、租地造绿等途径,保持城市各项园林绿化指标的逐年增长,到2005年使人均公共绿地从现有的6平方米增到8平方米,绿地率从现在的29.8增加到33,绿化覆盖率从现在的33增加到37以上。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地率不少于25,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绿地率在30以上,旧城改建项目绿地率不低于25。

2、 讲求特色,提升绿化品位。充分利用我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特有条件,坚持“求精、求美、求特、求雅”打造城市绿人的个性品牌。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绿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绿化理念,使绿化植物群落错落有致,公园的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70以上。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建筑小品、城市雕塑作为重要内容,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赋予绿地建设人性化的内容,丰富城市绿化的韵味和品味。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抓好沿山文化带、沿江景观带、沿路森林带、沿海工业带的建设,加快黄岩永宁江北岸滨江绿地、大环线绿色通道、椒江白云山公园、路桥石浜公园拆建重点项目建设,使之成为城市绿色景观亮点。

3、 全民参与,拓展绿色空间。以每年三月份的“植树节”为依托,广泛发动,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方位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建成一批“共青林”、“新婚林”、“巾帼林”、“红领巾林”。广泛开展群众性绿化活动,进一步搞好庭院绿化工作,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活动,大力推广城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和室内摆花养草,构建立体型 、复合型的绿色空间。继续开展园林式居住区、花园式单位、园林示范村、绿色小城镇的创建活动,到2005年,园林居住区达到60以上,园林式单位达到70以上,其在先进单位占20以上。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和绿化基地,提高生产绿地面积和绿化苗木自给率。到2005年,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花木自给率80以上。

(三) 加强城市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1、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遵从“重在保护、合理开发”的方针,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重点搞好椒江北新椒街和章安古城的保护修缮、黄岩孔园扩建以及古建民宅的保护、路桥十里长街的保护和开发。落实保护的具体措施,尽可能保护原有历史文化古迹的遗留历史信息,保存完整的历史脉络和风貌。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设施,使之成为城市新的亮点。

2、 严格保护城市古树名木。颁发《台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进一步健全古树名木保护档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有力措施,严禁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积极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做好古树名木的复壮、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古树名木保护水平,发挥古树名木的良好景观特征。

3、 实施城市景观工程。以争创“街容示范路”为抓手,开展街容街貌的综合整治,到2005年,建成15条以上“街容示范路”。继续实施城区亮化工程,制订具体的建设和管理办法,推进临街已建建筑的亮化改造,促使新建项目亮化工程的同步实施,不断增强城市夜间景观效果。城市主次干道灯光亮化率达到97以上。制订实施市区户外广告管理规定,结合城市街景改造和环境整治,对城区的户外广告、店面招牌、地名路牌、公交侯车亭等实施规范管理,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台州山、水、海及绿心等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分片拓展、绿脉相连、结构整合”的原则,搞好城市大环境绿化,营造山环水绕、绿村成荫、空气清新、四季有花、风光优美的生态城市。以总面积60多平方公里的绿心保护性开发为核心,实施城市绿

楔工程,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缓解台州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市山体植被保护,开展林相改造,提高阔叶林、次生林比例,增强山林季相。加大对海门河、南官河、永宁江、西江城区河道的整治,运用疏浚清淤、污水截留、河岩、铺草驳坎植树等综合手段,使河水开始变清、河岸开始变绿、环境开始变美。在抓好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到2005年,城市大气污染的指数巩固在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五) 配套城市基础设施。

要把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创建的重要内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城市的总体功能和承载水平。突出抓好污水管网改造与建设,到2005年形成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相适应的污水集纳体系,管网面积普及率达到90,污水进网处理率达到80以上。按照“鼓励焚烧、支持制肥、允许填埋”的原则,跨区域规划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到2005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研究落实解决市区供水矛盾的综合措施,加快启动台州供水二期工程,实现城市供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增长,到2005年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继续加强城市管道燃气建设,做好天然气利用准备,到2005年市区燃气普及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40。继续抓好公共交通城市道路及停车场建设,到2005年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10辆(标台)以上,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保持在12平方米以上。

四、 主要措施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实现预期目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 统一思想,狠抓落实。

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园林城市,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切实增强责任感,树立全新的发展观,把行动、措施落实到创建工作中去。市创建园林城市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有关单位要成立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下配合、多方联动、分工负责”,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加强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 深入宣传,广泛动员。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需要全市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和有关城市绿化的法规政策,使创建工作成为各级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要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作为年终考核、文明单位评比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查。设立举报电话,开展明查暗访,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 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深入贯彻执行《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认真把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绿化审核关,加大城市绿化补偿的收取力度。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绿化工程方案审查、实施管理和竣工验收制度,加强城市绿化的全程跟踪监察,促使建设项目绿化指标的全面落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化用地,对任意侵占绿地、非法砍伐、破坏绿化的行为予依法查处。

(四) 理顺体制,强化管理。

按照“管养分离、管干分离、作业放开”的要求,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市场化改革力度,改变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建设、施工、监督、养护混为一体的状况,把园林绿化企业推向市场,在竞争中增强实力,提高绿地施工水平。实行城市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化养护改革,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将养护作业推向市场,同步跟进养护质量监督,切实提高城市绿化养护水平。充实加强园林绿化管理队伍,按照建设大城市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充实、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和技术管理人员,使园林绿化管理队伍能适应当前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和创建工作的要求。

(五) 广辟渠道,加大投入。

要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各方筹资为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突破园林建设由政府包办的模式,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

的政策,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园林绿化事业,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对有收益的园林建设项目,努力开辟和利用融资渠道,通过合资、合作、推行股份制等市场运作的形式多方筹资建设。通过宣传和引导,鼓励动员工商企业、苗木生产大户发展城市苗木基地的建设,特别要结合城市生态林带建设和农业生产结构高速建设大型苗木基地。要严格各项绿化收费,对政策规定收取的易地绿化费、绿化补偿费、绿地临时占用费和毁坏绿化的罚没收入等要按规定收足,全部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六) 依托科技,提高水平。

要充分发挥台州市风景园林学会等有关学术、科研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城市园林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和园林造园造景方面的科学研究,提高选种育苗、栽培管护的科技含量。要大力维护城市绿化的科学成果,加强城市绿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促进科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城市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 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