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

关键词:医学检验工作职责规章制度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61-01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冶疗提供依据。通过系统学习,我们会了解如何鉴定人的血型,确定一个人是否贫血,肝功能是否正常怎样拍人体胸部及四肢的X线片,怎样进行CT扫描等等。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物理、化学基础。

1医院检验科的项目

1.1生化检查9项。①生化全项检查。②肝功能检查。③肾功能检查。④糖尿病检查。⑤血脂检查。⑥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检测。⑦贫血检查。⑧离子检查。⑨血、尿定粉酶,胰蛋白酶原II,血脂肪酶。

1.2免疫检查法。①感染疾病检查。②病毒标志物检查。③肿瘤标志物检查。④特种蛋白检查。⑤自身抗体检查。⑥骨代谢类检查。⑦激素检查。

1.3微生物检查13项。①普通细菌培养+药敏。②真菌培养+药敏。③厌氧菌培养+药敏。④结核杆菌培养。⑤L型细菌培养+药敏。⑥淋球菌培养+药敏。⑦支原体培养+药敏。⑧霍乱胍菌培养。⑨衣裳原体抗原检查。⑩轮状病毒抗原检查。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幽门蝎杆菌检查。

1.4临检检查12项。①血液一般检查。②血液寄生虫检查。③尿液检查。④粪例检查。⑤体液及脑脊液检查。⑥血栓性疾病检查。⑦G-6PD酶缺乏检查。⑧地贫病病检查。⑨陈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检查。⑩自体溶血性疾病。血液病形态学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

2医院检验科的工作职责

2.1在检验科主任领导下和上级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2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

2.3刻苦专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自觉遵守医疗工作制度,严防医疗事故、差错,保证医疗安全。

2.4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廉洁行医,严格遵守公正性改朝换代明和隐私保护制度。同行、同事间,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2.5熟悉各种仪器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检验程序进行检验和质量措施,检测完成后认真核对,严防差错事故,按规定发放结果报告。在上级技师的指导下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参加相应的诊查工作。

2.6指导下级技术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培训。

2.7学习、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科研和新业务、新技术、总结经验,改进检验方法,积极撰写论文。

2.8做好菌株、检验器材的管理,特殊试剂的配制与鉴定。

2.9如何与服务用户(临床、患者)的沟通和联系,持续改进工作。

3检验科工作制度

3.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3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彩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现。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3.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3.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3.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3.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3.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3.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4.1检验科所属各实验室应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发现失控,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4.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准弄虚作假,保证检验质量。

4.3建立仪器档案,加强仪器管理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使仪器处于最佳状态。

4.4协助做好设备运行检查及设备自校工作。

4.5严格执行医院检验报告制度的规定及实施。

4.6负责疾病监测、消毒监测。

4.7负责HIV初筛检测和预防性体检及门诊相关临床检验。

4.8开展实验室的质控,按计划参加实验室的比对和验证及新项目预试验工作。

4.9加强防感工作管理,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按院要求处理。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2

实验室是本公司科研的重要场所,为了使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充分发挥作用,改善实验环境,特制定本守则。

2、适用范围

本实验室为开放实验室,本公司研发人员均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

3、管理条例

3.1 管理规章制度

⑴ 本室原则上实行全天开放。实验者离开时要切断所有仪器的电源,关闭各室门窗。

⑵ 实验室内物品进为科研活动所用,严禁挪为它用。

⑶ 本实验室实行全面禁烟,严禁任何人在本室吸烟;进入本室实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严禁在工作区域展开任何与工作无关的活动(诸如:打牌下棋、读书看报、进餐、饮酒、电话聊天等)。

⑷ 不得携带与实验内容无关的物品进入实验室;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⑸ 实验室及实验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各类设施应布局合理。

⑹ 根据实验需要对含有挥发性、放射性和生物危害性的物质,应严格设置管理和使用设施。

⑺ 应具备保管实验方案,各类材料,原始记录,总结相应和有关档案文件的设施。

⑻ 卫生管理:

a. 实验人员要对自己的实验过程的清洁卫生负责,不得随便丢弃废物。

b. 电、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严格管理。

c. 每月的最后一天进行实验室大清洁,实验室管理员及清洁人员负责清洁所有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室公共部分的卫生,整理常用元器件,清理废弃物品,清理废弃实验仪器等。

3.2实验室人员

1) 服从管理,严格遵守本室各项管理制度。

2) 不得进行超出公司实验范围的工作。

3) 爱护实验设施,用后清理自己的物品,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仪

器使用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仪器设备管理人员。

4) 不得擅自挪动实验室的公用仪器、物品。自己的物品用毕应收好,不得放在公共场所。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权清理随意乱放的物品,后果自负。离开实验室时不得带走本室任何物品。

5) 未经许可,禁止带其他人员使用实验室任何仪器设备及物品。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

方法:通过分析和总结病原微生物检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结果: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软硬件条件、个人防护意识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

结论: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完善和改进,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生物安全性。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测 安全防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49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72-02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对人和动物产生致病性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放线菌等。检测病原微生物是为了提供诊断的指标,但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因一些环节防护不周而造成环境污染和检验人员自身感染,如非典时期就有多例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SARS的病例,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不仅是对自己、同事、患者和家人的健康负责,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 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安全隐患与防护不足的问题

1.1 “硬件”方面的局限。“硬件”指实验室空间、布局、分区、设备等方面。“硬件”是保障生物安全的基础条件,过去设计建造的一些实验室达不到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表现为房间面积不够、空间不足、布局不合理、三区划分不清,据调查[1]某地区20间二级综合医院实验室面积合格率仅为70%,布局、流程达到要求的只有55%。在设备配置方面情况更加不理想,生物安全柜配置合格的只有35%,配备洗眼器的甚至低至15%,此外离心通风设备、洗手设施、紫外消毒灯合格率分别为60%、60%和50%。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的机会,遇到紧急情况往往难以从容应对。

1.2 “软件”方面的欠缺。“软件”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医疗垃圾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等方面。一般来说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各间医院都有,但多照搬国家或行业的标准、规程或其他医院的管理制度,很少能将每间医院的特点结合进去,另外在制度的执行方面既不彻底也不严格。很多医院对住院患者的感染已经高度重视,但还没有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的感染引起足够关注,由于工作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非检验专业人员(如管理人员、检修人员、保洁员等),他们在预防实验室感染的认识方面不深,又缺乏足够的培训,成为易感人群[2]。另一方面,一些医院领导比较看重实验室质量管理,常忽视安全管理,如对应急预案的管理缺少检查、监督和演练,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处理效果就会打折扣。

1.3 检验人员自身方面的不足。主要反映在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一是如前所述部分工作人员因缺乏生物安全知识,在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时防护不当,容易造成感染;二是在工作量大紧张时,有些检验人员忽视自身的防护,如不带防护用具进行操作,在实验室内饮食,穿着工作衣进入休息间,接听手机时不洗手等;三是检验人员经常接触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器,难免刺伤手部、皮肤,遇到标本外溢或喷溅等意外,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感染。

2 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安全性的措施

2.1 注重实验室“硬件”建设。

2.1.1 依照标准设计、改造实验室。标准WS 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都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防护原则(或风险控制)、分级、设计要求、管理措施等作了详细的规定,是指导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设计与改造的权威性文件。普通医院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达到BSL-2级别的防护水平,并以此标准规划布局和设计,即使建筑面积无法满足要求,也应合理设置分区,规划出清洁区(办公、休息、培养基配制、试剂储存等区)、半污染区(缓冲区)、污染区(操作区),进行有效分隔并标示清楚。

2.1.2 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装备和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按照BSL-2防护要求,应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洗眼器,冲淋器、离心通风系统、高压灭菌器、离心机罩帽、紫外线消毒灯、非接触洗手设备、应急照明装置、备用电源等也必不可少,个人防护装备如隔离衣、鞋套、护目镜、面罩、防毒面具、手套、帽子等必须充足。

2.2 规范实验室管理。

2.2.1 建立并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并完善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严格控制非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标准化操作规程(SOP)等相关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体系化、文件化,整理成册,人手1份,做到人人知晓、个个遵守。

2.2.2 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SOP)。SOP可以针对实验室内所有安全设施及其相关的安全活动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及细节处理措施,它可以完美地体现5W1H分析法的精髓,解决做什么(What)、在哪做(Where)、由谁做(Who)、什么时候做(When)、为什么做(Why)、如何做(How)的问题。实验室SOP至少包括仪器设备与设施使用SOP(如生物安全柜SOP、离心机SOP等)、生物安全通用SOP(如消毒灭菌SOP、手卫生SOP等)、应急处置SOP、个人防护装备SOP、标本管理SOP、医疗垃圾处理SOP等。

2.3 加强培训、监督、考核,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有了合乎规范的实验室,配备了完善的设备设施,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SOP,是否可以一定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是保障制度生命力的关键,应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安全防护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则必能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3 小结

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要避免“重测轻防”的陈旧观念,就应树立“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在实验室“硬件”、“软件”建设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

(1)为了丰富和完整兽医微生物实验课的内容,在教学中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和录像等,学生可直观地认识各种仪器实物,并利用录相和幻灯片的视频播放给学生演示整个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从而顺利完成实验。如学生在制作完培养基的过程后需要及时灭菌,微生物实验室中一般都只有手提式和立式两种高压蒸汽灭菌器。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单位应用的是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这样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录像给学生放映,让学生对这样的高压蒸汽灭菌器有直观的印象,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学院应在原有实验设施基础上,增加实验教学仪器的投入,如建立独立的显微镜实验室,增加显微镜的数量,提高显微镜的质量。增加PCR仪等分子生物学仪器、细菌自动化检测分析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蛋白层析及纯化装置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方面的需要。

(3)制定完善的学生实验室守则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以身作则,认真履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重点强调实验室清洁以及无菌操作技术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给学生制定上实验课的课堂纪律并和期末成绩相结合,提高实验质量,规范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2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根据动物医学培养方案,结合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及该门课程在生产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改革,主要是去掉一部分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按照临床上病原菌的检验过程,开展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对本门实验课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每个验证性实验连续起来就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生产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兽医微生物实验内容较多,但是受学时所限,课堂只能完成少部分实验内容。尤其对于实验周期较长的实验项目,不能在课堂上开展。针对上述矛盾,学校可以进行实验室开放,让学生利用晚自习和假期进行实验。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有了学生的参与,减轻了承担科研工作教师的负担并培养了科研助手,使学生可以早日承担科研工作,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5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几年来,尤其是九九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全校师主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乡镇级普通中学,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959人,教职工54人,校园面积为31亩。九八年六月,我校通过了自治区“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后,我校加大“普实”工作的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标准要求,切实加强了对“普实”工作的领导,增加投入,不断改善教学装备条件,认真负责又扎扎实实地开展“普实”工作,基本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规范严密,使用注重实效。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实验教学普及达标程度

      (一)人员配备:

        我校属于二类学校,有专职实验员4人,专职图书管理员1人,体育器材兼职管理员1人,这些人员中获中师或大专毕业的70%,其中获中专毕业的1位人员已就读大专,均能胜任本职工作。

      (二)配套设施:

        我校有仪器室____间,面积____rn2;仪器柜33个,总容积_____m2  实验室3间,面积____M2  实验桌凳_____套,图书室___间,面积_____m2;阅览室____间,面积______m2桌凳______套。做到危险品专柜保管,实验室采光通风良好。此外,我校均能按要求设有体育器材室、团队活动室。

        (三)教学仪器和图书的配备:

         1·物理、化学、生物仪器配备:能按标准配备,配齐率达_____%以上。

         2·体育器材配备:能按标准配备,配齐率达______%以上。

         3.图书:共藏书15000册,生均15册。

         4。自制教具:自制教具        种共           件。这些教具全部用于教学。

        (四)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开出率:2000-2001学年上学期,教师演示完成率达       %,学主分组完成率      %,,2000-2001学年下学期,教师演示完成率达100%,学生分组完成率这98%;2001-2002学年上学期(本学期),教师演示完成率达          %,学主分组完成率         %。

          各种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均有记录,学生分组实验基本达到熟练、规范,完成率较高。

          三、经费投入

          自98年以来,配套设施及仪器配备经费达                   万元。

          四、基本做法和措施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学校成立“普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的“普实”工作,指定“普实”工作人员,落实职责。学校”普实”工作领导小组,要对本校的“普实”计划实施, 使“普实”工作有计划, 有步步骤, 扎扎实实地进行.

        (二)确保经费投入,是实现" 普实" 的基本保证

         1·每学期都从有限的经费中提取一定量资金投入“普实”设施。

         2.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收入中, 提取一部分收入用于“普实" 教学设备。

       (三)抓好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1.实验人员的配备,从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 各方面表现较好的教师担任。

        2.由教导主任具体抓好此项工作。

        3. 组织实验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明确工作职责。

        4。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规范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以及各种教学功能室明确管理规章制度、将制度公布上墙,每个室有管理领导和管理人员。全部仪器设备均分类记账,做到账物相符仪器摆放整齐有序,清洁无尘, 取用方便。配备各种仪器维修所需的基本工具,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检查实验室账务管理情况。

      (五)开足实验课,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按照教学大纲开全。开好实验课,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学科的教师每期都有实验计划,学生做实验均有实验报告。经常开展实验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以及实验员的操作技能规范管理的评比竞赛活动,同时组织实验课教师。管理人员自觉坚持自制教具, 为实验教学服务。

        (六)制定奖惩制度

        1.为了奖励在"普实”工作中做出成绩突出的实验员和管理员,每个学年评先进、评优时与其他教学人员一视同仁。

        2.对不履行工作职责的实验员或管理员,不发给岗位职责补贴,有失职行为的, 限期改正或书写整改意见。

        3.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经常了解“八室" 情况,掌握实验员和管理员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加强“普实”管理。

      (七)自觉查找差距,认真自查整改,努力达到验收标准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6

1民族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质量内涵建设不足,实验室文化欠缺。转型发展时期,国家对民族地区高校投入的建设资金更多的用于实验室基础建设及仪器设备建设,对于实验室的质量内涵建设重视不足,且在基础建设方面,由于处在民族地区的特殊关系,对于建设规划的定位和学科建设之间的衔接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实验室文化建设和仪器设备建设是新型实验室建设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统称为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软环境建设是保障,纵观国内外各知名高校,在其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室用于基础教学的仪器设备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其实验室的文化氛围一定是可以推动实验室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1.2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目前高校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部门主要是保卫处及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如设备管理处等,很多从专科阶段向本科阶段转型的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管理处或者专门负责环保的部门,所以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阶段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专门负责的部门少,安全管理部门无专业实验室技术人员,无法对实验室安全进行具体的专业化管理。同时缺少负责校级安全工作的领导,目前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校级领导大多为兼任,实验室安全工作只是其众多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其中之一,处于从属地位,与国外高校负责实验室安全的工作人员相较,我国高校特别是处于发展中的新建高校,负责实验室安全的人员数量极少,且普遍缺少专业训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频发。长期以来,由于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实验室设立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普遍存在可操作性不高,很难落到实处等问题。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建设再完备,没有一套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室安全及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达不到和谐统一,就无法确保安全设备的可持续、高效运行。1.3安全教育不足,安全意识缺乏。自然界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关系可循,对于近年来各高校实验室频发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同样如此。根据李志红对从2001年以来国内高校发生的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事故类型及原因等分析表明,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90%是人的因素。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重视程度过高,但对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严重缺乏,导致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都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只注重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酿成惨剧,这种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同样存在。实验教师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安全教育不足,安全教育内容所占比重太少,且教育形式较单一,使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让学生在安全教育中获得足够的、切实有用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同时,部分教师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于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于学生的不安全行为未及时觉察并制止,对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未及时消除,从而未能尽早阻断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发展。1.4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实验室基础安全设备建设不足。处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高校长期以来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在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存在不足,近年来虽然在国家对西部高校建设专项资金以及各种扶持政策下,实验室基础教学实验设备得到了补充和提高,但安全建设本身在国内起步较晚,又处于实验室建设的从属地位,所以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基础安全设备建设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策略

2.1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体制建设,明确实验室安全责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构五花八门,职责交叉划分,多部门同时管理等问题不仅存在于民族地区新建的发展中高校,长期以来国内很多高校实验室都存在此类问题。同时,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处在转型发展时期,与其他高校一样存在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可操作性不强,实验室的各项安全制度很难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安全工作各项体制建设,完善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顺利进行。2.1.1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框架,对实验室安全做到“全覆盖、高深度、零容忍”管理,在实验室安全建设及安全管理的每个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身安全置于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首要位置。建议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建设方面以国外发达国家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为典范,建立专门的校级层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成员应为接受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的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负责统筹规划及科学引导实验室安全建设和日常的安全管理,承担有专项实验教学任务特别是生物、化学等有危险性、有污染的实验教学的院(系)应该设立“实验安全与环境事务”管理小组,由院(系)主要领导担任小组长,小组成员应具备专业的实验室安全相关技能,具有应对实验安全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该小组负责所在院(系)的实验室日常安全及环保工作。生物、化学实验室要以每个实验室为基本单位,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实验教师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总之,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应该从上到下,建立“校级—院(系)级—实验室级”三层管理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人,学校与相应的院(系)、院(系)与各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室与进入该室的每个学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与实验室有关的每个人,明确各个安全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内容。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2.1.2施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所招收学生的知识层次比经济发达地区同类高校的学生相对低些。基本上学生在初、高中阶段都未进过实验室,所以进入高校初进实验室既好奇又恐惧,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必要的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及安全基本技能培训。学校应该构建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对不同专业、知识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在每年九月份新生入学开始实验课之前,相关院(系)应组织新生及新进教职工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及考核,未通过考核的学生不能如期进入实验室,只有继续培训直至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同时,为提高新进教职工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新进教职工只有通过考核后方可教授相应课程,否则不予通过试用期。2.2推动实验室安全设施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安全建设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阶段性、共享性”的基本宗旨,秉承“目的明确、合理规划、切实可行、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原则,结合新建高校实验室占地面积紧张,安全仪器设备不足,实验安全师资队伍短缺的现状,最大限度的提高现有实验室各类安全资源的使用率。对于之前在专科阶段建立的各学科实验室,为满足本科之后师生对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的需求,将相同或相近学科实验室进行合理规划和整合,改进专科阶段实验室分散、重复的特点,使本科后的实验室更具有系统性。对于新建实验室进行合理统筹安排,既要立足实际,又要满足升本之后实验室对于学科建设、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升本后学生科研积极性高、实验类型多样化情况下的实验安全。根据不同实验室的专业特点不同,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建设和安全硬件设施的购置,并根据实际条件及需要,将现代化技术用于实验室安全基础建设和安全管理中。

3强化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

针对民族地区学生实验室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应采取多种必要途径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实验室安全知识传播的途径有很多,最为传统的是学生进入实验室前统一开展的安全知识讲座或安全培训。这种传统方式的安全教育学生被动接受,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好。为了改变传统安全教育枯燥乏味的形式,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应从软环境建设着手,培育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结语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民族地区新建高校在建设及发展中应置于首要地位的问题。实验室安全建设及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必须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推行科学性、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安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建设无漏洞,安全管理重细节,安全教育有实效”。确保实验室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作者:王仕英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彩红,许宏山,虞春生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88-197

[2]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6

[3]贾贤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