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改革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改革趋势

课程改革趋势范文1

1.1加大高职院校语文课程重视力度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就必须加大高职院校语文课程重视力度,从上级的教育部门到下面的高职院校与教师都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改革。探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与语文能力的人才,语文教学就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个人修养为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语文课程改革也需要不断地变化与创新。

1.2加大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改革力度

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有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赏析、书面表达训练、语文常识等几个部分,都是比较全面的书面写作部分,忽视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表达能务与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高职语文教学能否发挥其作用主要取决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改革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应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进行考虑,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的语文教学要求与目标也不相同。根据已改版的北大版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取长补短,择优而用,呈现全新的高职院校语文教材。

1.3加大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力度

传统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需求,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是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趋势,应在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内容改革中体现出来。传统的高职院校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板书,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后也不布置作业,或者布置作业也不知是何人所写,导致学生的语文写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教学效果。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在教师的监督与指导下完成写作,课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相应的点评进计入平时成绩当中,这样才能使得语文教学发挥出其实际效果。例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分析研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以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专题性强的图片引进课堂,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

1.4加大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考试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语文考试制度仍然采用传统闭卷方式,学生的成绩分为平时与考试两部分,且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较小。高职院校语文考核的方法有许多种,例如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讨论结果进行发言分析总结。或者让学生以论文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分析与思考能力。考试只是检验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只要把握好考试的内容,将考试题目灵活变通,全方面体现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传统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唯有实行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才有发展的空间。传统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理念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应适应发展的需求,重新进行定位与思考,建立现代化语文教学理念与课程,这样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才会发挥出其作用。

2.1构建高职语文课程自主学习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与学生未来就业相关的新式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掌握语文学习的技能,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推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在文化学作品上,让学生自己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丰富学生的个人的精神素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应逐渐构建学生语文课程自主学习体系。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知识会越来越丰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望也会越来越强烈。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承担着教学的责任,还肩负着知识传递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改善教学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细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广泛阅读课外知识,并通过灵活的语文课程进行学习内容的交流与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建立起一个学生自方学习的语文教学体系。

2.2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应在传统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拓展新的语文教学课程,完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就业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培养,使每一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获得就业能力时,个人文化素质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的普及,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学习条件,将语文课程教学应用到网络当中,引导学生网上学习。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单纯只靠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大量地学习课外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地提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语言与情感,从而丰富自身的语文文化素养。

2.3开展高校语文课程评价体系

开展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目前,现有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不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只是针对教学结果做出一些评价,缺少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改革后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评价体系,要将现代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相融合,开展科学的、系统的、动态的语文评价体系,以综合评价学生语文素质为目标,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全面关注学生的事业、情感以及个人素质的发展,使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相融合。

三、结语

课程改革趋势范文2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趋势;分析与思考

作者简介:张燕飞(1977-),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纺织材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30-02

高职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我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人才保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国家经济在全球经济产业链的位置日渐得到提升,特别是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技术人才日益往高、精、尖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之下,传统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社会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须。

一、高职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一)高职课程设计改革趋势

1.体现在课程设计的背景设置的变化上。在知识经济之前,社会各种职业岗位对特定的职业技能需求都是相对固定的,在比较长期的时间之内不会有大的更新或者是升级换代,传统的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也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背景假设,所以,它注重的是对学生各种特定职业技能的教育、训练和掌握,注重的是职业技能“点”。但是,当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一是技术更新换代加速,原本相对固定的职业岗位已经演变成一个动态的岗位,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也呈现出动态的增长和扩张;二是年轻一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加呈现多元的态势,职业变革更加频繁,这就需要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改变当初的背景设置,从假设固定的职业技能需求转变到对动态职业技能需求上来,要注重对个别职业技能“点”的培训,更要注意对学生职称技能自我更新和成长能力的培养上。

2.体现在课程体系的面向范围及过程上。21世纪的社会总体来看是一个综合化运行的社会,就业工作及其过程对劳动者的方法能力、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关注度不断抬升且日益突出。面对高职教育和创业就业这一实际需求,就必须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改变或转化,遵行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范围及过程都较为先进的课程体系,以使其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和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挥,尽而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其团队合作的精神及能够有力的对相应的学习进行思考、反馈和分析,此外,还应对案例教学等新的或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加以运用,不断提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此种趋势对于知识获取的心理规律进行了适度的推动,其通过相应的发展结构,以最有效的保证学生知识获取的程度;同时,对于直接经验的这一维度较为注重,对于交叉于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都有一定程度的侧重;教学过程中,相关的职业内容、工作环境、专业知识等,其范围与过程需同职业实践所相对应。

3.体现在课程内容与技能、综合运用等能力相协调的度上。能力本身就与技能较为切合,高职教育实质就是对能力或技能的一种有效提升,其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具体而言,其包括知识、态度及技能三个方面。在工作过程或其工作的发展前景上,学生个体的职业素质对其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与职业素质的地位是不可分的。在1999年UNESCO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工作文件中,提到,“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结合具体的岗位要求,其技能的侧重度也是不一的,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创造性和智力性进行相应的提升与培养。故此,在不同的课程上,对其创造性技能的训练和与实际生产相关的应用课题、创造性智力技能训练等的程度就必须有所加强。

4.体现在课程实施的面向度上。就目前而言,高职教育中通常采用职业、实践、开放等程度相对深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教学的实施由企业技术能手和学校“双师型”教师来负责,其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标准较为宽泛,课程教学大都是在企业或校内实训基地所进行,课程考核则注重其应用技能的熟练程度。通过职业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学习,其技能就能得到提升。

5.体现在课程评价的方式上。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课程实施条件与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合理性与科学性的价值判断,在此评判的基础上以推动其过程的完善即为课程评价。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其课程评价以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判断和对课程教学条件及实施状况的评价为主,至于课程本身价值则未涉及,完全不注重课程体系整体性的评价。故此,其课程评价就必须要选择能够综体现出整体性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程度、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都要有所改善。“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对过程、工学结合、高技能与高素质等层面都有所注重。

(二)高职课程模式改革趋势

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运行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约90%以上的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仍然采用学科式或准学科式的课程模式,这一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单科特性,其也依据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等学科性质来对其进行分段。基于此模式,以公共课、专业课为主,基础课、基础技术课、专业课为次,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并行注重的结构也就得到一定的延伸与发展。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大量学习和引进国外优秀课程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极力寻找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型高职课程模式。较为典型的是北京市朝阳区职教中心蒋乃平等人开发的“集群式模块课程”。这一课程模式有着“宽基础、活模块”的特点,其课程结构依据相应的标准与要求分为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高职课程模式的产生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相互联系。伴随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行,加之“大职教观”的影响,高职课程模式改革的趋向应是一种综合化的、新的课程模式,以代替原有的模式。

二、对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课程的设置受到学科框架的束缚,对社会实际的需求不足。面临“知识本为”的教学思想,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未能有根本的转变,对学科课程教学予以注重,同时,也极力强调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对其实用性关注程度不高。此外,一定数量的高职院校其教学计划中课程多且杂,其课程设置同本科极为类似。其与教学内容及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所不符且脱节,其教材内容也较为古老,职业性和实践性完全没有突出出来。在教学计划中,虽然有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较多环节与实践相关,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实训学时与理论学时存在倒置的现象,重心错位,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没有得到重视,其提升程度就有限。基于此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下的学生理论知识较为丰厚,但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程度不高,也就造成了其与生产实际和就业需要相脱节的现状。

(二)课程及其课程实施者人性化的加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教育,其目的都是培养人。人性化教育的加强对于高职课程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学校及其课程实施者的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对学生的成长予以相应的关注。学生的成长不单需要教师爱的关注和爱的投入,还需要有效课程的启发与教育。高职教所面临的对象其质量与水平相对较低,故此,在其课程的改革中,其课程及其课程实施者的教师要对其有所包容,给予他们成长的信心和勇气。

2.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必须要对其予以一定的尊重且为其创造一个能够平等愉悦地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3.用科学的、合理的、理论与技能并重的理念来看待学生。以能有效的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其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得以有效结合,尽而得以发展。学业成绩与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别,故此,在其课程改革中,一定要将其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评价学生,使其潜力得以发挥,成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第四,注重德育和人格两重的深层次构建。高职课程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对其教育者的人格予以关注和培养,以德育为先,将德育融入具体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其在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道德素材和价值取向、确保教学方法与时代要求的一致性符合教师的道德表率和职业操守的影响力、营造具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生活气氛。

(三)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空”开放化的实现。对于教材内容,面对传统教学对教材的注重及其把教学根本的局限,其在改革中,必须要对其教学内容予以开放,使其充实并有所超越,尽而推动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现与跨越,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利用教材传授内容,需要对既定内容予以一定程度的活化,使其变抽象为形象,深奥为浅显,枯燥为生动,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的活化,便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此外,对于现有内容还需有所改变与升华,同时代相结合,缩短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及实际的距离,将书上死的文字符号激活,推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实践操作的有效融合,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对于教学过程,其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其实践性。学生作为其学习的主体,其通常带着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等参与课堂活动,故此,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立体的过程,对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也要结合相应的实际予以调整和变化,以达到知识的活化与技能的提升,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传统观念,极力扩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使其生活和社会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得以提升,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文化学习,不单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授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的正规学习和正规课程,同时也存在着非正式方式和途径。在改革的过程或方向上,必须要注重文化氛围、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的认知和自我认知等层面,拓展和提升其人生价值,以不断发掘和培养、超越自己,树立起终身学习的信念。

三、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以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特殊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将我国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得到国家的充分重视。在这种形势之下,本文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趋势作了有效的思考与分析,得出,在其改革中,必须通过完善其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的结合度、教育主体的人性化及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空等的调整,以调整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方式,寻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崇本,陶剑文.高职课程改革新趋势分析与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4):54-56.

课程改革趋势范文3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高校课程改革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课程改革;趋势;存在问题

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快速发展,导致传统学科高度分化,出现相互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传统课程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社会对人才培养素质和规格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对高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教在继全方位体制改革和大范围布局结构调整后,教改被提上了重要日程。课程处于教学体系的中心地位,直接制约着高教质量的高低,是高校能否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只有加快高校课程改革,才能使高校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1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基本上是沿袭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高教模式,虽几经调整、改造,仍不尽如人意。课程改革只有通过长期改革才能使课程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并且随时代步伐不断变革与发展,不断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各高校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开始整体融合。课程设置受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制约。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始终对课程设置交替产生影响。当前,在课程设置价值取向上,一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一元选择,充分的考虑课程总体功能,追求学生、社会和学科间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其总体价值的融合。主要体现为核心课程、融合课程、科目本位课程和经验本位课程等各类课程优化组织,使之互相补充,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第二,优化整合课程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高校课程始终与专才教育相联系,形成了结构严密的体系,课程编排上采用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的“三段式”线形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学科渗透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大多高校普遍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并开设跨学科、跨年级和跨系别的选修课程。第三,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更新具有鲜明的现代化本质内涵:1)课程内容多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量急剧增加,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改变单向的思维方式,走向多元化,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2)课程内容国际化。随着国际交流不断扩大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教必须要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在课程的选择上,尤其注重对基础学科、相对比较薄弱的新兴学科等国外文化、社会知识的介绍;3)课程内容时代性。由于人类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在课程编制中要及时删除那些陈旧过时的理论与实例,汲取现在科技的最新成果。

2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2.1混淆了“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历来都是高教关注焦点。所谓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而通才教育则是强调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高等教育是具有培养人的公益性和专业素质的功利性相统一的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风行高校的过程中,出现了把通才教育当作通识教育的不良倾向,导致职业至上主义盛行,人人只关心个人以后的职业和前途,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而缺乏共同的责任感,致使高等教育逐渐职业化并进而沦为一种职业教育。高校几乎成为职业培训的基地和场所,失去了它形成“全人”并繁荣学术、引导社会的功能。

2.2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关系不协调高等教育包括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以往我国太注重专业教育学习,课程口径小,设置严格,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以后在“淡化专业,强化课程”背景下,部分高校逐步增大基础课的比例,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课程只是浮于形势,而难以深入,有“量”的增加,却无“质”的提高。在学时数一定时,基础课的增加,必然使专业课学时数受到挤压,其结果是基础教育没搞好,专业教育反受到削弱。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是高教的核心。高校的教学和课程应围绕专业教育而进行,不能偏离专业教育的方向。

2.3“科学”与“人文”学科失之偏颇“重科学轻人文”历来是我国高校“顽症”。为了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高校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人文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着力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与修养。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高校的共识,不定期举行人文讲座,或是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人文科学的课程。这些还不能真正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但实践中,仍出现“偏向”和“形式化”的问题。故人文教育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中,注重社会人文环境建设和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

3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3.1课程日益综合化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总量的高速增长,使得学科表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特点。仅靠某种狭隘的专业知识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设置综合性课程已成为世界性趋势。中国高校在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可借鉴美国等国外高校的做法:课程设置上的文理相互渗透,让研修某一学科领域的学生选学其他领域的课程;开设跨学科课程和综合学科课程;重视边缘学科课程的开发等等。

3.2加大选修课程力度和广度目前,在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满足不同学生不断增长的广泛兴趣与要求,大量设置选修课是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选修课的设置要注重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开拓思维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志愿从中进行选择。加强师资力量,多领域开设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质和量,并实行选修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同时着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学生只有掌握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知识,只有从社会和市场需要出发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具有较强的能力,才能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市场的变化。

课程改革趋势范文4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普遍采取的灌输式的讲授形式,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单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缺少实践操作能力,达不到培养学生主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目的。强调数学结论而忽视思想方法的介绍,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数学知识与实际脱钩,学无所用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例如分位数常用来表示分布两侧的尾部概率,在统计学中是一种很直观的表现方式,同时它也是构成置信区间和拒绝域必不可少的知识点,但是作为统计学的重要性知识点,目前的高中数学教材很多没有提及或者只是稍带点过,缺乏系统性的例题与练习使得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

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数学课程的本质,由于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分数,没有充分挖掘学生对于数学本身的积极性,只是把数学课程的学习转化为对分数的追求,学生完全没有出于内心对数学的渴望与热爱,这种压迫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无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忽视了学生内在潜力的挖掘,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枯燥乏味而且学生的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

在课程内容上,教材过于陈旧,内容缺乏选择性,课程设置单一。没有将数学教学的思想跟现代数学的发展理念相结合,教材编制过分重视理论性知识,缺乏对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应用性内容和展示数学思想性的内容,极大程度地淡化了对于数学理解的培养,这样一来也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也就失去了继续进行探索的动力,这样一来降低了学生对于数学整体能力的提升。

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极大程度地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大量的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习惯于被动教学,而且教师的理解能力毕竟高于学生,单纯地进行思想灌输,使得学生面对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时畏惧感油然而生,这也就不可避免的会给学生思想上带来压力,如果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减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没有主动接受的意识,学习效率也相对较低,甚至由于数学知识深奥难懂还容易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新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高中数学是一门讲究应用和逻辑的学科,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灌输式教学则恰恰背离了数学的本质,因此对于现阶段的高中数学课程而言,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模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注重人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数学极富逻辑性的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精髓,也可以将数学教学理解为大脑进行思考的一个过程,重点在于深入浅出强调数学教学思想的内涵与应用,例如对数学公式而言,并不是过分地追求公式本身的应用,而是要从根本上理解公式推导与形式的逻辑思维推理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隐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以及方法。而且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结构严密,强调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缜密、有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方式上新课程标准重点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以往的主导者,而是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点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答疑解难,通过师生之间互帮互助的这种形式,充分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并且通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过程,而且数学理论的学习更加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精力,为了能够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该改掉以往死气乏味的课堂教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施新课程首先要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师能够首先转变角色才能带给学生新的突破。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是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去主动参与的一个过程,而这也正是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正是为了迎合这一新型的教学理念,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教师的指引才能帮助学生真正领悟数学的真谛,同时也能够使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真正意义上达到质的飞跃。

伴随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高中数学课程顺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时代的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发展,并且融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正悄然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夏建刚.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陈渊义.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学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龚运勤.对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实施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课程改革趋势范文5

【关键词】家长学校 体制 对策 新课程改革

一、家长学校的历史沿革

80年代初,很多城镇的中小学校门前挂起了家长学校这种以前没有的牌子。之后,这种完全新型的学校在中华大地迅速涌现。在没有官方直接号召下出现这种社会办学热,在我国教育史上很罕见。目前,各种各样的家长学校的办学热有不断升温之势。家庭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但是,当前的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教育研究者作为教育发展的导向标,有责任为办好家长学校做理论上的探讨。因此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家长学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略陈浅见,希望对发展我国的家庭教育有所帮助。

二、家长学校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家长学校的任务

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有: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使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目前的新课改进一步扩展了家长学校的任务,使家长学校成了向家长宣传新课改理念的重要途径。

(二)家长学校的办学模式

纵观全国多所家长学校,形式多样。实际情况,将家长学校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一,定期制度化的班。也就是针对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使其了解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的具体要求,并使家长学会应如何配合学校做工作。

类型二,结合每学期的中心工作办班。为使家长明确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学校开办了“创造精神培养班”和“学生素质研究班”。

类型三,各种类型的家长学习班。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的开设不同的学习班,力求使家长在短期内就能大幅提高对正确教育子女的认识和理解。

(三)家长学校的管理体制

家长学校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据有关资料表明,湖南、湖北及四川等省的一些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学校。但实际上,多数家长学校是为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只挂了一块牌子而已。这些学校没有固定的专业师资和相关的教材、教学资料,更没有规范的教学。有34%的家长学校从来就没有开过课。有19%的家长学校名义上上了课,但实际上只是召开家长会,公布一下学生的成绩和在校表现,或者安排相关的琐事。还有47%的家长学校虽然给家长们开过课,但每学期仅有一两次。因此,从整体上分析,家长学校半数以上都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目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讨家长学校的有效管理体制机制极为迫切。

(四)家长学校受众自身因素

家长文化教育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的城市家长为双职工,平时根本没有时间与孩子相处,即便是有时间也多在周末。他们的子女绝大部分是由祖父母照看。这些老年人去家长学校由于学习能力退化往往无法很好的学习相关的教育孩子的知识。甚至有部分老年人因为健康原因,无法参与家长学校的教学活动。所以尽管城市家长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但家长们的知识大多局限在他们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在如何理解孩子、怎么有效地和孩子沟通、如何教育孩子等方面往往知之甚少。与此相对应的家长学校入学情况却不容乐观。据抽样调查, 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入学率仅 20%左右, 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入学率 5%以下。而家长学校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教学管理及相关的课程所以这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其工作有效展开的难度。

三、家长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初探

(一)家长学校的发展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的融合

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家长学校,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家长学校该怎么办,急需探索与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实践者因地制宜灵活办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普及科学的教育知识,优化家长学校师资培训,优化教材,学校定期为每个家长订购相关的学习材料,供家长自学。

(二)家长学校平台搭建的网络化趋势

当前,网上家长学校已成为家庭教育服务新阵地,它对于实现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家长自身的学习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网上家长学校的办学现状,深入思考其办学方向,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这一趋势,首先,应把握机遇,加强建设互联互通的网上家庭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其次,要实施品牌战略,这是针对网校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而言的。最后,推出的家庭教育服务及其产品必须走精品之路。这一点目前江苏省做得最具特色,既营造出了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又塑造了网校的品牌形象。

四、小结

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育现行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国人的内心,因此探讨家庭教育,确保教育的质量迫在眉睫。家长学校作为这一活动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进对家长学校的认识和发展,为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谭虎. 对家长学校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7(4):36.

[2]赵霞.小学家长学校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9.

[3]. 社区家长学校建设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29(6):91-93.

课程改革趋势范文6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美术教师;价值取向;创新理念

当代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全能型、复合型、创造性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其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育美。它要求美术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绘画基础以及宽泛的美术视野,同时还要求美术老师必须了解和掌握美术教育的规律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一、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一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这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老师的身份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教育的中心,学生则是处于被动接受和吸收知识的状态,并且将课程和知识混为一团,认为课程就是知识的载体,教材是教学的中心。但是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中,明确了课程的内涵,即集知识、活动和经验为一体的课堂实践,主要包括了体验课程和文本课程,它是对老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有机整合,并使之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四维互动。课程的性质也由过去知识的载体转变成了师生探索和研究新知识的一种媒介。学生则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体和自身的主体。学生在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知识。并且明确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等同地位,即均为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为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复合型人才,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进而将此理念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灵活的应用于美术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的培养与发展,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整体能力水平与素质的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二价值取向是“大美术”教育观。所谓的大美术教育观是指在新的课程教育教学思想引导下的美术教学外延,并将美术教学的内容不断地深化、将美术教学的渠道和路径不断地拓展,使美术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不断地优化。传统的美术教育与大美术教育在教育的宗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即工艺与绘画阶段、欣赏阶段以及课外活动阶段,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明确了这三个阶段的共同地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却并没有重视课外活动这一第二课堂的开展。而大美术教育则是关注社会、科学以及技术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关心技术与科学的社会价值,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的精神,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作为了美术教学的整体,并使两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优化了美术教学的模式,同时也将美术教育的延伸性与补充性列为了美术教学的重点。

三、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三价值取向是创新教育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故而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得以发展的原动力。而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个科技、经济、信息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也可以视为是知识创新的时代。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地加大,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老师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之所在,故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价值取向。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老师则可以将此教育理念自觉地转变成为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创新性美术教师是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知识的传授两者共同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并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将培养的重心由知识转变为能力和思维。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四、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第四价值取向是生活化、现代化和综合化。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是创新教育。随着社会和职场竞争的加剧,为了有足够的立足之地,老师必须具别较强的社会适应性、鲜明的个性、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丰富的学识等。而在当代美术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老师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程度。故而,美术教师必须去重新认识和审视基础知识及其内涵,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同时还要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理科各种专业领域,不断地积累和沉淀知识,拓展教学的视野,满足当代社会教育的需求,进而能够顺利完成当代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结语: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的价值取向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各种价值取向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与相辅相成性。在后阶段的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各种价值取向的培养与应用,并将其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正确的渗透与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教育观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将所掌握的知识灵活的应用于问题分析与解题过程之中,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的提升,使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它的育美能力,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塑造学生完美品质与人格的真正沃土,凸显美术教学对现代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