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文1

会计电算化是以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和判断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和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发展的需要。

一、会计电算化是特区会计改革的需要

深圳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各方面都要与国际经济渠道对接,仅在经济法规和技术标准上符合国际惯例是不够的,这只考虑到经济活动的静态特性,还必须使特区经济运作速率与国际经济运作速率“同步”,这是经济活动的动态特性。当今发达地区的经济信息时效性是以分为标度的,差之分秒,失之亿万。现代经济运作速度达到如此高速境界,是由于采用了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缘故。深圳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必须用信息的观念来了解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它本身也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最近,深圳经济特区会计制度改革,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进行:

会计改革要与经济特区的经济特点相适应;

会计改革要与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会计改革要与经济往来国际化相适应;

会计改革要逐步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化和现代化,会计改革要运用辩证法,具一定的超前意识。

这无疑对特区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为满足特区会计改革的需要,就必须采用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的会计电算化技术,来替代落后的手工记帐的会计核算方式,提高微观经济管理水平,跟上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如阿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以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在经济信息管理诸领域中处于领先和核心地位,在整个业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被称之为会计信息系统。它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人们提供会计信息的实体,它通过收集、加工、存储、传送和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具体说来,会计电算化具有如下功能:

(一)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就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会计数据在电算化处理过程中始终由计算机控制,数据输出由计算机打印,使会计信息做到了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解决了手工操作中不规范,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

(二)促进会计人员职能转变

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由计算机处理,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使会计人员从繁杂的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不但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以某企业为例,会计核算由计算机处理后,会计人员有了充分时间去做两头的工作,一是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经营的实际,及时组织节约控潜,二是加强经营分析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电算化前后会计人员的岗位和工作内容有了很大变化:

1.总帐报表岗位改作内部审计岗位。原来在月底,总帐岗位月末结帐、对帐、汇总编表工作忙得团团转,经常要加班,现在这些工作由计算机来做,经验丰富的总帐会计可以改作内部审计工作。

2.出纳岗位改做内部银行工作。原是两人的出纳岗位——管理现金和银行出纳,电算化后,现金、银行出纳工作由一人来完成,另一出纳改做内部银行工作。

3.增设责任会计岗位,加强内部控制。过去成本核算岗位是3人,电算化后减为1人。

另两人搞责任会计,组建起了二级核算、三级管理的责任会计体系。

4.建立决策会计岗位,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过去销售及利税核算岗位的2人中,可抽出1人设立决策会计岗位,对市场、生产、销售、资金、成本、利润等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5.改变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的职能,扩大其工作范围。电算化后,由计算机完成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以及提取折旧、大修、查询、统计、编制明细表等。该岗位的工作转为技术改造,加强专项工程管理。

由于会计岗位的重新定岗,原由14人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现只需5人,其余人员把工作重点由会计核算传向现代出管理,即开展预测和参与决策,从而加强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企业经营决策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

(三)促进会计研究和会计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核算手段和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变革,它还有利于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引进来,建立预测、决策和管理控制系统,更好地为管理服务。

会计工作不但要对经济活动有事后核算和分析功能,而且要发展为进行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这就可利用电子计算机及时处理技术,运用生产过程自控原理,把计划、预算或定额各项数据输入并存储在计算机中,作为标准项。当实际业务发生后,再把实际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自动与计划、预算或定额标准项对比,如有偏离,及时输出信息,对受控系统进行调节,以保证计划、预算或定额的正常实施。为加强预测和决策功能,还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三库为基础,即在日常核算基础上建立的数据库;把量本利分析、线。性规划、价值工程、投入产出、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数学与程序存入计算机,建成方法库;对各项经济业务,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方法库中的方法和数据库中的数据形成各种数学模型,建成模型库。通过数学模型求解,取得各种不同实施方案的预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会计理论研究提出更科学的依据。

(四)为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就企业而言,50%以上的会计信息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具有涉及面广,辐射和渗透性强的特点。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信息就能及时、准确、适用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力,从而形成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较大和主要的一个子系统,它能完成向企业外部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企业内部起到反映内部经营管理的作用,这为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全球范围会计电算化,是从50年代开始起步的。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机件价格不断降低,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技术的出现,给会计电算化开辟了广阔天地。会计人员不再把会计电算化看成是技术人员的工作,而是积极参加到这一工作中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十三属世界会计师大会的中心论题就是会计电算化,这标志会计电算化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日本通产省1986年对制造业、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会计电算化的调查表明,在日本大型企业中,上述三个行业会计电算化的比例分别是88.2%、88.5%和76、2%;在中小型企业中,上述比例分别是61.5%、41.3%和55.5%.此外,会计软件产业(包括服务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软件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会计软件的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分别由专业会计软件公司承担。由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服务,减少了用户自己开发软件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加快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另一方面,50~60年代起在日本、西德、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一种服务

于税务审计的计算机服务行业——客户记帐业,即由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联合为中小企业记帐。由于这一方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计算中心三个层次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由于会计信息处理关系到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发达国家对会计电算化管理非常重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76年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实施指南”。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分别于1984年2月、10月和1985年6月公布了3个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审计准则。这就是:“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对会计制度和有关的内部控制研究与评价的”。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1987年后,会计屯算化初步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1988年初,财政部对全国3万多个大中型单位的调查表明,有13.99%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开始向通用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1989年9月和1990年4月,财政部通过了对先锋CP-800和用友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以后陆续又有7、8个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分别通过了各省财政厅的评审。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如1988年8月会计学会在吉林市举行了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讨论会,议题是会计电算化的通用化和规范化问题。1989年12月和1990年7月财政部分别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和“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初步确立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框架,对会计核算软件提出了如合法性、适应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强制性、保密功能、恢复功能等要求。并对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对会计核算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软件使用单位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审批,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单位的会计核算资料的生成和管理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1991年4月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对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通知”。

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些会计电算化专著相继出版。

由于科技投入,电算化专业人才也脱颖而出,并开始广泛地为社会培训各类电算化人才。

各种形式的会计电算化培训班也相继举办,会计电算化的广阔前景就在眼前,正如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副司长余秉坚在先锋软件评审会上所说:“会计需要电算化,这是我国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的方向。”

三、深圳特区电算化现状与前景

在深圳特区,由于它的有利条件,许多单位都配备有机。但是到为止,会计电算化并未昔及。计算机在财会中的大约可分为下面5种情况:

(1)有些单位由于缺乏开发能力,机器闲置,或仅作打字机用;或根本没有计算机;

(2)有些单位计算机仅作单项数据处理,如工资核算、材料核算等;

(3)有些单位曾实现过用计算机来进行会计核算,但由于一方面系统不够完善,另一方面财会主管人员对计算机不够了解和信任,因而长期将手工核算与计算机处理并行。长

此下去,有些单位甚至甩不了手工,而甩掉了计算机,使电算化工作夭折(4)有些单位,会计龟算化工作开展得较好,基本上甩掉了手工帐本。但就整个或单位来说,可能分别都是独立的数据处理系统,如会讨、信息系统、销售系统、人事系统等等。

(5)少数单位已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多年联成,如深圳大学MIS系统等。

综上所述,已全部甩掉手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不多。因此深圳应当加快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步伐。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各级领导应该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推广。直到目前为止,不少人还认为会计电算化不属于会计领域,而是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工作,因而贻误了领域中的进步,和挫伤了开展和推广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积极性。在深圳特区的第二个10年里,要创深圳效益,就一要在提高科技水平方面下功夫,当今新技术的发展特点,是高速化、复合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如何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行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值得当今企业经营者深入思考的。

2.提高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升级中的地位,推进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在企业会计工作达标升级中,虽有些地方已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一个考核条件,但它在升级考评中所占的比重与它的重要性及在会计管理中的地位不相适应。为使企业会计电算化加快步伐,应提高企业会计工作升级考评中分数的比重。如明文规定:升二级的企业,必须基本上实现会计电算化;升一级的企业。

还要具备经济效益综合、资金管理及责任会计的实施等项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3.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工作。现代技术是复合化的。就学科来说,会计电算化是属于交叉学科,也是新学科。技术的发展本身使各学科间互相交叉和融合,然后产生新的学科和新领域,而取胜于新领域的必须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也就是说必须有跨学科的知识。会计电算化的人才不仅要懂会计,而且还要懂计算机及信息和科学、管理科学等。目前这类人才是比较缺乏的。因而我们应当大力培养财会人员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员要学习会计业务,只有培养千百万这样的“通才”,才能加快电算化进程,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

4.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建议深圳市财政局成立关于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专门机构,在深圳市范围内统管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其中包括:全面推广和促进会计电算化在全市范围内的实现;贯彻和监督财政部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等三个准则的实行,对会计核算软件组织评审及评审后的管理工作;组织全市范围内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等等。

5.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会计核算软件的取得有以下三种方式:

(1)购买商品化通用软件,由开发单位负责售后服务;

(2)各级主管部门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会计核算软件,免费提供或仅收取工本费;

(3)在特定单位开发和应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用户究竟来用哪一类会计核算软件,应根据本单位情况因地制宜。

对有开发能力的单位,组织会计人员和本单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研制。

共同参与到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各阶段中去。

系统研制成功后,经过与手工并行运行3个月以上,如运行良好,开发部门应向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提出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申请,经审批后方可甩掉手工帐……

对于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单位,可以购买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购买通用软件,可节省时间,避免花费大量的人力,因而它确是一个方便和省力的办法。但商品化软件多数都进行了加密,维护和修改就有些困难,再则所谓“通用性”并非是绝对的,因而在购买时需注意:

(1)应注意考查通用软件的通用能力。如各种自定义功能是否能满足使用单位的要求,各种编码是否具有增、删、改维护功能等。

(2)应考查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适用程度,对外是否留有接口,它提供的文档资料是否满足现行制度的需要。

(3)应考查软件厂家的维护保证能力。

(4)应考查软件厂家版本更新情况。

(5)应考查软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与本单位物力条件是否适应。

使用上级主管部门推广的软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行业内的通用性,在推广软件的周时,应注意帮助企业培养软件维护力量,还要组织一定技术力量帮助企业做好初始化以及维护工作。

6.建立计算机审计体系,保证会计电算化健康发展。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发展,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靠原有的审计难以完成审计任务,必须建立计算机审计体系,才能实施对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系统的审计;同时,会计电算化离开了审计监督也不可能健康发展。计算机审计一般包括以下儿个方面的:

(1)对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它是通过审查系统设计的文档资料、数据测试和运行观察来进行。

(2)对承担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人员分工是否符合内部编制原则、是否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审计,它是通过对系统管理制度的审查和现场调查来实现。

(3)对系统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的审计,它是通过数据测试和参观演示来进行。

(4)通过查询、重新计算和处理,或利用审计软件,对处理结果和输出是否合理、合法和准确、可靠的审计等等。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文2

根据稽征系统近几年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总结出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分析原因,找寻对策。

一、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结合稽征系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分为三级管理职能部门,三级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稽征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分为四个岗位,各个岗位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2、稽征系统的电算化人员基本情况。

3、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情况。

4、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情况。

二、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

(一)、由于稽征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刚刚启步,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之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仍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用于电算化的资金不足,无法保证电算化的正常发展。

2、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

3、重视会计电算化自身因素,忽视会计电算化环境因素。

4、过分依赖计算机专业人员,忽视财会专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

5、重视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忽视会计电算化制约机制。

(二)、根据目前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拟订以下解决措施:

1、根据本系统的会计电算化现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2、单位领导要更新认识,转变观念。

3、加强基础工作的建设,改善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

4、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以适应本行业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文3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会计工作中逐渐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规范了会计工作,保证了会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文中将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况进行分析,阐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及其实务的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的概况

(一)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有着诸多的特点,下文将对其主要的特点进行介绍:其一,实现了会计信息处理的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通过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将更加准确、其处理的速度更快,通过对原始数据编码方式的运用,实现了对存储空间的合理利用。其二,实现了会计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人员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有效处理,结合了人与计算机,通过程序实现对数据的处理,促进了会计工作的程序化、科学化与规范化。

(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不足

会计电算化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间,通过不断地发展,对会计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目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急需解决,才能促进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会计电算化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会计电算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虽然我国会计电算化在不断发展,但在其应用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应用也不够充分。在会计工作中,未能实现全员学习与运用,会计工作部分还停留在工作人员手写、手抄阶段,未能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次,会计人员综合能力偏低。目前,会计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不能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要通过培训与学习,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实施与应用。最后,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在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经济趋势的不断增强,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水平要不断提高,才能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会计电算化的水平有限,将导致企业财务方面出现问题,进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制约着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1]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影响着会计工作的众多方面。下文将阐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几方面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会计工作的压力逐渐加大,通过会计电算化,对计算机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对会计数据的电算化处理,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会计电算化能够规范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通过会计电算化,规范了会计工作,保证了会计工作的统一操作,减少了会计工作中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同时,会计工作的逐渐规范,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会计电算化能够保证会计管理

会计点算化实现了会计信息的统一管理,利于会计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会计人员能够逐渐融入企业的管理层,促进企业的管理;同时,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能够对高科技技术进行及时有效地掌握,利于企业对其人员的有效管理。

(四)会计电算化能够促进会计发展

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工作的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着会计工作的改革,促使会计工作逐渐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与科技化的改革。会计电算化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诸多方面,如工作方法、工作理论、工作程序等,会计电算化逐渐深入会计工作人员的内心深处,将利于会计人员不断实现个人价值,将利于会计工作不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2]

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工作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流程方面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流程有着较大的影响,会计电算化运用后,会计核算流程通过对手工核算无误的记账凭证信息进行处理,将其输入到计算机内,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核算,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凭证和账簿内部控制来实现对会计的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开展改善了会计流程,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二)会计核算质量方面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影响着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能够为财政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进而促进财务部门的有效决策。会计工作通过会计电算化,运用计算机实现了对会计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整理与归类,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会计核算的方法更加多样,范围更加广阔,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会计方法方面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影响着会计方法,运用计算机实现了对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的处理,由于计算机的核算速度较高,并能够对复杂运算进行有效的处理,能够解决手工会计工作不能完成的任务。会计人员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降低了工作复杂度,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实现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计算机系统,有利于会计信息的采集,有利于会计信息的核算,有利于会计信息的传输。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明确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与操作权限;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数据与会计软件的安全,促进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3]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方法;影响

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样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一些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帮助会计电算化做到更好的满足不同的企业提出的需求。会计的各方面反映都在渐渐的淡化,并积极的参与在经营和决策中,财务使用的核算型软件在功能范围,以及在信息容量方面都显现出一些局限性的特点,还没有满足企业管理工作方面的需求。这种新的变化满足了现代社会向前全面发展的要求指向,代表着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降低会计工作的强度。

一、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内部控制管理程序化

计算机通过内部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方式提出程序化的要求。同时,因为数据处理的是人与机器相互结合,将内部的控制程序化,让系统控制变得复杂化,控制点从手工会计对人进行控制转向人与机器双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含硬件的维护、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件、人员分工,还有会计档案、会计信息的管理以及保存。

2.数据处理效率高

计算机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对原始数据采取编码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会计数据的效率和速度有所提高。会计电算化在输入会计凭证后自行开始记账、结算、汇总、出报表等着一系列的工作。对于出现的重复业务,可按照相应模式自动将记账凭证生成,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编制会计报表工作,会计电算化可按照既定的程序,运用计算机计算,及时的抽取数据,随时进行报表输出,将会计的核算工作,从复杂变得迅速而简单。

3.信息处理的规范化

电算化会计要在规范化的会计工作基础之上进行建立,对数据处理也可以按照程序规划进行。从会计电算化自身的特点来看,对会计工作具有深层次、多方面的影响。

4.数据处理工作自动化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必须把分散在每一个核算单位的会计数据进行统一收集之后再集中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自动对输入的数据行进过账、转账以及编表处理,其中间环节在计算机内自动进行操作。

二、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的方法中的影响

1.对数据储存方法带来的影响

传统的企业会计,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大多运用手工的作业方法,利用这种传统的模式记录数据。在企业内部的信息以及财务数据等,通常用储存为纸质的材料,而且企业必须将这些纸质的材料妥善的保管起来。会计电算化就是在以上基础上面,增加计算机储存以及网络储存的先进方法,这样的方法不但提升储存容量,并且在储存成本方面的资源投入也明显减少了。借助计算机开展的数据处理的工作,利用计算机可以快速不断的运行的特点,从而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益。额外,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工作能将实时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其中实时性很好的规避计算机在操作方面的滞后性缺点,保障了及时的反馈和利用信息。持续作业的提升更好的解决了会计工作人员,在长时间持续性中工作产生的疲劳,以及反应迟钝的现象。

2.对会计工作的内容产生的影响

实施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扩展了会计工作的范围,,会计的工作通常是以企业的生产活动作为对象,因为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影响,从而工作对象逐渐开始拓展,包含传统会计的账簿、报表、凭证等有关内容。并且将储存数据的硬盘和软盘都纳入其中。其次,常规的分析及核算方法,在会计电算化中产生改变,一些工作只需要借助计算机,就可以完成。但是,数据审核和会计信息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运用计算机的新处理方式,只需要通过点击鼠标这种简单的操作方式,就可以超越传统会计的工作效率,将分析数据等项目,变得非常的简单。再次,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工作的重点项目,都因电算化带来的影响,传统会计中的会计报表编制、算账、记账这些内容不再是工作的重点。大量的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复杂的工作,简化了繁重的会计工作,监督工作成为了工作重点。审核原始数据,对各种凭证和票据进行检查同样是重要的工作内容。

3.对会计信息审计方面带来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方式逐渐被信息系统审计所替代。在传统的审计中,所有的工作都依赖于会计人员手工登记和记录的账务,不利于审计的开展。而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比较多样化,如数据测试与平行模拟数据测试、抽样测试、嵌入式审计等。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数据进行电子化存储,也致使部分手工记录、纸质资料等逐步消亡,导致部分有价值的传统审计线索缺失。因此,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逐步发展,在设计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时要考虑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优势和劣势,需综合应用传统方式和会计电算化方式的优势,将二者结合应用,保障一切工作都有章可循。

4.财务实现处理自动化、一体化

会计电算化的自动化使数据能够达到同一性的标准,保障数据共享。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以低成本、高速度、自动化、精确地进行数据处理,不仅打破了手工会计的局限性,还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这种方式让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会计电算化使得会计职能由传统的核算职能向监督、管理职能转变,因此与企业经济管理融合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将成为发展趋势。三、结语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带来深层次和全方位的影响。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普及,对会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会计工作带了了巨大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陈颖.关于会计电算化下记账凭证设置问题的思考——以用友U8财务软件为例[J].中国商论,2016(9):58-60.

[2]徐丽,耿荣.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人才培养质量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6(7):48-52.

[3]胡洁,章旭颖,蒋翠,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2(12):118-119.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文5

会计电算化具有全新的特点,传统审计界建立的一系列审计标准和准则已不适应新的电算化会计,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标准,包括会计电算化系统标准、内部控制标准等,并以此作为全新的审计依据,以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传统会计信息的载体是纸质实体,不易篡改,审计人员可结合经验与纸质资料对审计线索进行查阅,获取所需会计信息。但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纸面信息被转换成为虚拟数字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客观上存在审计可视线索自然消失的趋势,因此相对传统的审计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已经不完全适用。

二、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

(1)内部控制措施和方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传统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中,比如科目总汇、凭证总汇、总账、明细账等,需要人工进行逐一编制核对,然后建立同一档案。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电算化系统具备自动运算能力,并且准确率极高,在没有外界病毒干扰的情况下,会自动生成准确的汇总表和总账、明细账,因此,在电算化环境下这些措施已不必要;其二,传统手工会计中,记账凭证里的各种平衡检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被转移到计算机内部,由会计电算化软件自动进行处理,因此这些措施已没有必要。(2)内部控制重点发生变化。在传统的手工会计条件下,内部控制的重点是会计凭证的管理及记账程序的控制,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控制等。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许多会计活动有会计电算化系统自动完成,无需再继续专门控制,因此内部控制的重点由财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

三、对审计内容、技术、档案的影响

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直面信息的审查,结果较为直观,但在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内容转移到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数字化转化、输入输出、数据存储等方面,整个审计内容围绕在计算机周围进行。

传统会计模式下,审计技术可采用顺查或者逆查,所有工作有人工完成,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针对会计活动的计算机高度参与性,审计技术必须有所改变,采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审查会计电算化软件。审计档案的存储发生很大变化,会计信息是以虚拟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与磁性介质上,磁性介质的特点导致其不易保存,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新换代过快也导致存储介质出现不兼容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导致审计档案管理成本上升,难度加大。

四、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审计风险

(1)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缺陷的风险,这些缺陷是由软件开发中出现的,在审计时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安全稳定性审计测试,由于技术上的缺乏,一旦测试出现偏差,将会大大影响审计结果;(2)为适应会计电算化,审计中逐渐出现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审计,会计软件的不断升级可能导致审计软件出现缺陷,从而造成审计结果出现偏差;(3)审计系统的操作人员由于主观、客观等原因,失去对审计软件的合理控制和操作,带来操作风险;(4)会计电算化系统和审计系统的特点,容易依法计算机舞弊风险,比如利用计算机剽窃、贪污,盗窃、刺探经济情报,传播计算机病毒等。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文6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高校对财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对高校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下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生源构成的复杂化,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学校单位内、外部经济联系的频繁化都使得高校会计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对策,就高校会计电算化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 会计 电算化 问题 政策 建议

一、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会计电算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人的发展过程,日前已逐渐步入正轨。据估计,现阶段全国人约有90%以上的普通高校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随着全行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全国高校都陆续实行会计电算化进行财务核算。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高校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高校会计电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软件、基础、安全和人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二、高校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尤其是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还晚于企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高校财务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高校的重要性。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高校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秀来提高高校财务运作效率。这种认识对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2、高校综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由于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多为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不全面,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

3、没有完全继承手工记账的优点

会计电算化具有工作的自动化、程序化特点,各种手续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统一执行,破坏了应有的职责分工,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大大减弱。手工方式下,高校会计信息存储在纸质上,修改了的会计凭证完全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笔迹和印章分清责任。实行会计电算化后,数据的载体发生变化,主要是各种磁性介质,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且在技术上做到不留痕迹,使高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高校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政策建议

1、提高认识,给予重视。严格的内控是确保高校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高校负责人作为高校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自觉提升对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认识,更新控制观念,大力支持本校的电算化内部控制建设,以防范风险,提升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高校财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要主动适应形势需要,更新认识、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努力掌握新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的功能,充分认识到实行会计电算化是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

2、抓好会计人员的培养教育。高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熟悉更多的业务流程,而且还要熟悉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高校可以将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高校要制定良好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偏离内部控制行为的惩罚力度,促使会计人员严格遵循,防范道德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要求财务人员既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因此,应加强“会计——计算机——管理”型复合人才的培养。要经常性地对电算化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广泛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人员进入高校会计行列。高等学校特别是普通本科院校要积极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培养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

3、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完善。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上机管理、档案管理的体系。高校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高校的实际规模,符合高校总体经营目标。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相分离,需分离的职责主要包括:系统开发、系统应用与操作、系统档案管理。上机管理措施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等。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保存完好,高校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

四、对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展望

我国会计电算化正朝着科学、系统、全面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改进高校会计工作传统的管理方式,强化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高校会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就能更好地应用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日常事务进行处理,为进一步编制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高校会计人员必须结合会计岗位的工作特点,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会计软件的维护知识,保证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的安全可靠,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务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姚晓宇.浅析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27)

[2]何日胜.论会计电算化的局限性及其发展趋势[J].财政研究,2007(8)

[3]黎大均.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