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综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管理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管理综述

实验室管理综述范文1

[关键词] 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10

[中图分类号] F2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013- 02

1 引 言

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中,会计盈余一般分为应计现金流量和经营性现金流量。因此,从盈余管理方式看,盈余管理可以被分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公司的会计盈余进行调节。这种方式通常指操控应计项目,这些应计项目不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而应计项目的回转性质使得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不会对企业的盈余总额产生影响,只会对各个会计期间的盈余分布产生作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控制交易的发生时间,或者构造真实交易等方式,来调节公司盈余。这种方式通常既会影响应计利润,也会改变公司各个报告期间的现金流量,不仅不会增加公司的价值,长期看来甚至会使公司的价值和利益受损。然而,由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较为隐蔽,并且计量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大多数针对盈余管理的研究都集中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注还较少。

2 盈余管理方式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和操纵应计项目;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则主要指公司通过安排实际交易来操纵盈余的方式,如关联交易、资产销售等。

2.1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2.1.1 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很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进行选择。例如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运用年限平均法可以降低折旧提高盈余,而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方法则会增加当期折旧以降低盈余。然而,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来调整盈余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同时,我国会计标准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逐步完善的过程,自愿性政策变更和强制性政策变更往往很难区分,对公司盈余的影响也更难确定。

2.1.2 操纵应计项目

企业的会计政策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这样就会产生应计项目和待摊费用。企业的会计人员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来对其进行估计。企业可以通过递延确认费用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来调高其利润,反之来降低利润。企业可以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在公司业绩好时可以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作为秘密储备, 而在业绩差时通过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提高盈余。由于会计估计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对会计估计的合理和准确性很难进行评判,这就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2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早在20世纪80年代,盈余管理的研究初期,国外学者Schipper(1989), Healy & Wahlen(1999)等就已经提出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个概念。Roychowdhury(2006)首次通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保盈目的,更倾向于通过操纵真实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在此之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焦点。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2.2.1 日常经营与投资活动

(1)操控销售。如放宽信用条件、价格折扣、异常地降价促销等。通常情况下,操控销售会导致当前较高的生产成本和较低的经营现金流量。Jackon & Wilcox(2000)以微盈企业为样本,发现这些企业会通过在第四季度降价促销来实现利润增长,避免亏损。

(2)减少可操控费用。如减少研发支出、广告支出和管理销售费用等。Dechow & Sloan(1991)通过研究405家每年发生巨额研发费用的美国制造业公司,发现这些公司的高管在任期的最后一年会通过减少研究费用支出来进行盈余管理。Gunny(2005)以美国1998-2000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管理层会通过操控销售管理费用来提高公司短期的经营业绩。

(3)生产性操控。如利用规模效应,通过大量生产产品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利润。Roychowdhury(200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会通过价格折扣,放宽信用条件和超额生产等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当销售无法增加时,公司可以通过扩大生产的方式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利润。

(4)出售长期资产。当公司的经营业绩无法达到预期水平时,公司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有价证券等方式来获取收益调节盈余。Bartov(1993)研究发现公司会选择一定的时机销售长期资产以平滑盈余减轻债务压力。陈信元、叶鹏飞、陈冬华( 2003) 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会通过出售资产提高公司利润, 以达到配股或增发条件的行为。白云霞、王亚军和吴联生( 2005)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公司为了达到扭亏为盈的或避免业绩下降等目的会处置一部分资产。

实验室管理综述范文2

一、盈余管理与中国IPO公司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新股和股票上市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如“公司必须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为达到目的,企业往往通过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以取得上市资格并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有关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之后经营业绩的变动,在国内外已有多项实证研究成果,其中大多数研究发现IPO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前存在着盈余管理,在上市之后经营业绩则显著下降。

Aharony、Lee和Wong分析了上市公司在发行B股或H股过程中的财务包装行为。他们通过对1992—1995年期间83家IPO公司的研究发现,总资产收益率中位数在上市前的两年内逐渐上升并在IPO当年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意味着中国的IPO公司存在着一定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发现,IPO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取决于每家公司与政府的关系和股票上市所在地。比如,IPO后的收益下降仅仅在非保护性行业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B股公司的收益下滑比H股公司更显著。

林舒和魏明海借用了与Aharony, Lee和Wong相同方法对中国A股公司IPO过程中的盈利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1992—1995年间A股发行公司在IPO前后的收益表现,发现样本公司的报告收益在IPO前2年和前1年处于最高水平,在IPO当年显著下降而非继续上升或略微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类公司总体上在IPO前运用盈利管理手段大幅度“美化”报告收益的结果。尽管伴随着IPO之前利润总额的显著增长,测试样本的应收账款与操纵性流动应计部分增长明显,但对于IPO之后的对照样本来说,在利润总额未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操纵性应计部分的增长依然在5%的水平下显著,从而就无法得出工业类公司在IPO之前运用了盈余管理的明证。因为无论是IPO之前还是之后的公司,在1995—1996年期间操纵性应计利润的表现都非常相似,如果说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话,后者表现更为明显。

二、盈余管理与中国亏损上市公司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其主要动机是为应对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避免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而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新的问题和现象,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质量,我国证券监管部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以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将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若最近三年连续亏损,且“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同时,又规定,“公司决议解散、被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关闭或者被宣告破产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企业的上市资格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无论从哪个角度,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董事会乃至主管部委、地方政府都会尽量避免上市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摘牌”。为避免这种情况,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操纵。

孙铮、王跃堂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分布存在着微利和重亏现象,即在亏损边缘和严重亏损区间公司的分布比较集中。“微利现象”的存在,使该特别处理的公司未被特别处理,该被摘牌的公司未被摘牌,结果必然是市场风险剧增,资源被低效或无效占用,甚至被浪费。“重亏现象”存在的后果是扭曲了公司前后期经营的真实情况,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进而也损害了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陆建桥研究了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从研究结果看,在亏损上市公司首次出现亏损年份,公司存在着显著的非正常调减盈余的应计会计处理;在首次出现亏损前一年度和扭亏为盈年度,又明显地存在着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表明为避免公司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前后年度普遍采取了相应的能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且这些盈余管理行为主要是通过管理应计利润项目达到,原因是:一方面管理应计利润项目是现行会计准则和权责发生制会计所允许的,另一方面,管理应计利润项目还具有不容易被外部报表信息使用者洞悉的优点。同时,研究发现在应计利润项目中,亏损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项目在亏损及前后年度有明显的被管理的痕迹,由此可见,营运资金项目——尤其是应收应付项目、存货项目等有可能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盈余管理工具。

三、盈余管理与中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

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均以配股作为最佳融资渠道,但配股需要有比较严格的条件。在我国,对上市公司配股有基本条件的规定,如上市公司配股要求“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为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市公司会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此外,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定价由承销商与发行公司协商也会导致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蒋义宏、刘杰、孙铮、王跃堂、陈小悦、肖星、过晓燕等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频率分布进行了研究,均发现在配股生命线(净资产收益率等于10%)上,上市公司具有非常集中的趋势,从而说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达到配股要求,采取了明显的“盈余操纵”措施,形成我国股票市场独特的“10%现象”。

蒋义宏指出,上市公司预期在年度报告中EPS会略低于0或ROE不到10%时,就会有强烈的利益驱动,操纵利润以使EPS略大于0,或使ROE略高于10%,我们将EPS略大于0或ROE略高于10%称为利益驱动的敏感区域。同时以所有上市公司1997年报中的相关数据为样本,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EPS和ROE处于敏感区域的上市公司是否有利润操纵的行为。结果显示1997年度EPS略高于盈亏临界点和ROE略高于配股资格临界点的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利润操纵的行为。

Haw、Qi、Wu和Zhang从证券管制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管理者成功地利用了涉及“线下项目”(在我国的利润表中具体是指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以及补贴收入等项目)的交易来达到监管部门对收益指标的要求。相对于管制政策出台前,处在配股边缘的上市公司来自非经常性项目的收益显著增加。同时,前一年度发生亏损的公司往往通过涉及这些项目的交易在当年度扭亏为盈,而当年亏损的公司则以交易方式进一步降低报告期利润。他们发现具有配股权的临界公司应计利润总额显著高于非临界公司,意味着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

陈小悦、肖星、过晓燕也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他们按照税后净资产收益率将样本分为5%——9%,10%——12%和12%三组,以5%——9%和12%以上的两组公司作为对比样本,考察净资产收益率在10%—12%的公司是否有明显的利润操纵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为获得配股权利,处于临界点的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利用现有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即仅凭净资产收益率决定配股权)对利润进行操纵,从而达到获取配股权的目的,并得出结论,“配股现象”的存在,其直接后果是证券市场中有限的追加资源被不合理地分散化,因而也就降低了追加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陈晓、李静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支持积极参与了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行动。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远远低于33%的法定水平,享受15%实际税率的公司占了上市公司的绝大多数,并且越来越多的公司从地方政府得到直接的财政补贴。事实上,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许多上市公司将失去配股资格。

四、盈余管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相关性

无论盈余管理是增加或降低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盈余管理本身会增加上市公司的潜在风险,是毋庸置疑的。当盈余管理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时,它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之间也就存在相应的内在联系。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被认为存在盈余管理现象,其内在的风险将会增加,从风险导向型审计来看,注册会计师就不应当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成为审计质量研究的一个中介或桥梁,审计意见是否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统计上的相关性,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标准之一。如果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质量普遍不高,那么,不仅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系数上也不存在差别。反之,如果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统计上的相关性,我们认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质量并不像外界所批评的只是“盖章收钱”;如果不同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系教上存在统计上的差别,我们可推断,不同类型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质量存在高低、良莠之分。

张永奎、刘峰对中国资本市场上1998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分别选取了128家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上市公司和标准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测试样本,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注册会计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操纵,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越厉害,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但同时,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对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说“不”的情况越来越多,独立性得到显著提高,但这种独立性表现出不对称的特点,就是出现事关配股等关系到上市公司切身利益的事项时,面对部分上市公司比较突出的盈余管理问题,注册会计师仍然出具“清洁”审计意见。最终,导致盈余管理变量与审计意见类型变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当注册会计师面临保持独立性与失去客户的两难选择时,上市公司拥有绝对的选择优势,而审计意见的最终决定权实际上变成了接受审计的管理层。由此可见,仅仅设立审计制度对于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远远不够,完善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机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林舒,魏明海。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J].中国会计财务研究,2000,(2)。

[2]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4,(4)。

[3]陈小悦,肖星,过晓燕。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1)。

[4]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

[5]蒋义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之实证研究-EPS和ROE临界点分析[J].上市公司研究论丛,1998.

[6]陈晓,李静。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索[J].会计研究,2001,(12)。

[7]刘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1999.

[8]蒋义宏。反利润操纵的制度保障[J].上市公司,1999,(110)。

实验室管理综述范文3

关键词: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105-5 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识码:A

全面风险管理是目前风险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它是一种站在整个公司角度进行的整体化风险管理方式,我们平时见到的公司风险管理(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或整体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也是指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的风险来自很多方面,比如,一个保险公司可能会面对由需求变化、利率变化、资产价格变化等带来的种种不同风险,最终对公司产生影响的不是某一种风险,而是所有风险联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只有从公司整体角度进行的风险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目前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组织结构体系全面风险标准化度量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ERM(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ERM的概念是由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和证券公司最先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对整个机构内部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和业务环节的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ERM 要求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各种风险所涉及的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利率、汇率、股票、期权等)以及承担具体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风险管理。第二类是基于风险决策因素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TRM。TRM(Total Risk Management)是从风险决策角度提出的另一种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从系统决策的角度出发,引入风险管理策略的三因素概念,这三个因素包括概率(Probability)、价格(Price)和偏好(Preference)因素。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谋求三要素(3P’S)的最优均衡。目前TRM还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现实生活中建立如此庞大而复杂的TRM系统现在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相对TRM理论而言,ERM具有良好的现实可操作性,本文所讲的全面风险管理指的是ERM。

一、全面风险管理经典文献回顾

(一)国内(中文)文献回顾。陈秉正(2003)在其著作《整体化公司风险管理》中论述了风险管理概念的演进、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各种策略,并对整体化风险管理进行了展望。文章主要是融合了Shimpi(2001)的《整合性公司风险管理》和Doherty(2003)的《整体化风险管理》两本风险管理巨著的精华,论述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阳(2006)《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一书从金融机构的风险角色分析入手,归纳了风险的概念和性质,并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论述了现代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特征,以及现代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构建。该书的特色在于对风险角色的分析和风险、风险管理概念的归纳,但作者只是提出了现代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构建,并没有关于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和风险管理框架的具体应用。(美)尼尔・多尔蒂(Doherty, Neil. A.,2003)《综合风险管理――控制公司风险的技术与策略》,这本由陈秉正,王在2005年翻译的风险管理著作认为随着近年来衍生金融市场的快速成长以及金融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保险市场开始重视在保单内容的设计上将可保风险与财务风险相结合,因此,当前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反映公司的理财能力和增加公司的价值。整合型风险管理是结合保险与金融工程技术,利用创新性避险工具来管理公司的风险,包括可保风险(Insurable Risk)、财务风险、营运性风险和事业风险(Business Risk)。Doherty, Neil. A.还认为考察风险的成本是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对风险的成本做了深入分析,并考察了容易产生风险成本的公司结构特征,指出改变公司的结构特征同规避风险一样属于重要的风险管理策略。该书对如何利用简单的和复杂的财务杠杆对风险进行管理,包括应急性融资工具的分析在全面风险管理领域是一个创新,增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赖志仁(1999)在《风险管理与全球保险之未来趋势》一文中论述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产业间的合并和企业并购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保险、银行、共同基金、资本市场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金融商品之间的差异性变小,替代性变强。因此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能继续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而应该从公司整体的视角上开发一种综合的风险处理方法。该文章还指出多种避嫌工具的风险管理策略会成为未来的潮流,但并没有具体说明企业应该如何整合这些避险工具来处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潘国臣等完成的文章《整合风险管理与会司价值》(2006)指出,新兴风险管理工具有资产避险、负债避险和权益避险三种,这三种避险工具的价格分别为、和,并且三者的关系是>> 。如果采取避险措施之前的资产与负债额分别为与,则在资本结构已经是最优的假设下,采用负债型避险方式对资本结构的冲击是最小的,其次是权益型避险方式,而资本型避险方式对资本结构的冲击是最大的。若是分析损失后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则单纯使用资产型或负债型避险工具都是不利的,应该综合运用多种避险工具。但文章并没有就该理论进行实证研究。

(二)国外文献回顾。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研究部在其著名期刊《Sigma,No3/2005》发表了《产险业资本承保与价值创造的实践》①一文,该文章指出:影响产物保险公司的资本成本因素是投资活动与承保风险的组合。而公司价值比较高的产险公司的承保利润波动较小,这些公司都有较好的风险选择、风险分散与再保险安排,或者使用了创新的风险转移技术。这篇文章的特点是从实证角度出发验证了风险管理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作用。Shimpi(2001)年的著作《整合性公司风险管理》中提到:风险就像一头大象,传统的风险管理就像盲人摸象,“虽然每个人都摸对了一部分,但总体上来讲还是错的”。书中对于传统个别的风险管理与创新整合型风险管理做了比较,其中包括: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公司财务与保险;财务长与风险管理人;众多个别风险与整合风险;众多个别市场与整合的市场。并对整合前后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了论述。该书与Doherty(2003)②的著作是学术界公认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域中最经典的两本著作,两本书的着重点不同,内容各有千秋。Doherty(2003)主要论述了各种创新型避险工具的运作与风险分析。Meulbroek(2002)在其论文“A Senior Manager’s Guide to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中强调现代风险管理的观念不应该局限在可保风险暴露单位上,而应该关注会影响公司价值的所有风险,包括营运风险、法律责任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税收负担风险、监管及合规风险等。并提出了处理风险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是修正公司的营运方式;二是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三是选择适当的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产品)。以此来适应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变化。Meulbroek认为应该用最具成效的方法达成风险管理的目标,使企业在遭受不可预测的意外损失时,可以及时获得融资资金,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进一步发展。Culp(2002)的两篇文章认为,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本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但长久以来的公司财务处理方法总是将两者分开来管理,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损失了管理的效率。Culp建议公司应该采用整体化风险管理,利用创新型金融避险工具来管理风险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流、盈余与资产负债表的不利影响,并避免非预期损失事件实际发生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巨大的冲击。

二、全面风险管理产生的基础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的范围很广,它是在图1所示的三个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涉及保险、财务套期保值、投融资、杠杆管理、薪酬设计甚至税收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③

首先是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论的发展。风险管理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管理“可保风险”而出现的。Robert Mehr和Bob Hedhes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可保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之后,可保风险管理又有了一系列的创新,比如有限风险计划;保险公司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以及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捆绑式保障保单,这种保单不仅包括传统的可保风险(财产和责任风险),还包括财务风险(如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从而打破了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障碍。

其次是衍生产品市场和金融工程理论的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金融创新高速发展的时期,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柯威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夏普和罗斯创立的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布莱克和舒尔茨创立的期权定价理论。衍生产品和金融工程的发展不仅丰富了风险管理用于套期保值的工具,还为公司其他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方便。公司不仅可用衍生产品对特定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还可以将衍生产品嵌入到公司的负债和权益里。而新近发行的巨灾债券和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ART)则是直接出于风险管理的目的而出现的。

再次是公司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风险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1976年David Cummings通过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说明了公司是如何通过对风险进行保险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Mayers和Smith(1983)又基于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摩擦成本,提出了更新的公司风险管理理论(关于风险的成本,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有详细的论述),即风险的摩擦成本或交易成本可以使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增加公司价值的过程。针对风险的成本解释, Doherty Neil A.(1985)又提出了管理风险的“对偶策略”,即公司既可以通过降低风险又可以通过调整财务或组织结构、改变杠杆作用的方式来减少风险的交易成本。

三、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这里主要介绍美国COSO委员会和GARP组织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一)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①。COSO全称为“发起机构委员会”(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它是一个自愿性质的私营机构,致力于通过商业伦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2004年9月,COSO委员会正式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目前已受到国际企业界、金融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新的《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对全面风险管理给的定义是: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企业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之中,目的是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价值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于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 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称REM框架)力求实现以下四种类型的目标:战略目标―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经营目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企业资源;报告目标―报告的可靠性;合规目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来源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企业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这八个构成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企业风险管理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曾经有效的风险应对方式可能会失灵,控制活动可能会变得无效或不再被执行,企业的目标也可能发生变化等。面对这些变化,管理者需要通过控制手段,以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运行是否持续有效。监控可以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个别评价或者两者结合来完成。ERM框架有如图2所示的三个维度:第一维是企业的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第二维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第三维是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ERM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开展风险管理活动。该框架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或机构的风险管理。

(二)GARP全面风险管理框架②。GARP(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成立于1996年,是在英国老牌巴林银行倒闭、全球风险重要性开始凸现的背景下由风险专业人士倡议产生的专业组织。GARP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所要做的是了解从金融机构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风险同时去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因而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会平衡风险管理结构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基于这一认识该组织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包括策略、程序、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模组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如图3所示)。

GARP认为,风险管理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六点: (1) 把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结合起来,这样可以确保企业在预测并分散风险方面的优势;(2) 建立风险管理过程,这个过程要便于公司组织内部对风险管理的理解和实施,并能主动支持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 (3) 通过在组织人员指导和风险行为的支持系统之间的合理安排来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4) 对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理性和动态的划分,合理地反映公司商业策略和外部市场环境所对应的风险;(5) 建立一个风险和行为的衡量系统,这个系统要透明、可信、及时,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实现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以及风险管理目标的统一;(6)强化组织的风险管理意识,重视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持续性,提高企业风险承受的能力,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加股东收益。GARP全面风险管理的四个模组协调合作,共同负责完成以上六项风险管理任务。实际上GARP方案与COSO的ERM框架并无实质区别,GARP方案囊括了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并做了重新组合,更进一步来说,策略是中心,风险管理基础设施、过程和环境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三大平台。

四、全面风险管理的四种基本策略①

全面风险管理策略针对的不是单个风险,而是整个公司的风险剩余,它包括下面四个基本策略。不论风险的来源如何,也不管风险是增加了税收成本还是财务困境成本,只要风险对公司价值产生了影响就可以使用这四种风险管理策略来管理风险。

(一)资产规避策略。“资产规避”可以定义为用一项资产为其他资产所存在的风险提供规避。资产规避策略的思想是:一个包括了基础资产和规避资产的投资组合可以有很小的风险甚至没有风险。比如投资组合F,一定量的资金$被投资于两项资产。第一项是基础资产,每投入的一美元的回报为AB;第二项资产,即规避资产,每一美元的回报为AH。资金$按{1h}分配于两项资产,并且两项资产的相关系数ρBH为负,在接近-1的极限时规避效果最好。

资产规避:F= $(AB+hAH) 0>ρBH≥-1(1)

如果ρBH=-1,则存在某个规避率h*使得投资组合不存在风险,此时COV{ $(AB+hAH) }=0。

再保险保单是保险人采用的一种传统的资产规避形式。新型的资产规避工具是巨灾期权,巨灾期权是根据保险公司所要求的指数价值而制定的期权,当指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指数值(执行价格)时,保险公司就可以获得一笔支付报酬。资产避险核心思想是当基础资产遭到损失时可以通过另一项资产的获取来弥补,当然中间涉及规避费用的问题(再保险保费或期权价格)。

(二)负债规避策略。与资产规避策略不同,负债规避是在资产负债表的相反方面实现的,即用一种负债的免除来弥补基础资产的损失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投资组合包括的就不是规避资产,而是基础资产和规避负债的组合。

负债规避:F= $(AB-hLH ) 0

如果ρBH=1,则存在某个h使得投资组合不存在风险,即COV{$(AB-hLH )}=0。许多新型的风险管理策略,如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股票期权和巨灾债券都属于负债规避。

(三)股权规避策略。全面风险管理的目的包括避免风险带来的各项成本,保值公司对突然损失的融资能力和对投资机会的筹资能力。除了获得外部资本注入和借债,还有另一种方式可以达到这些目的,那就是损失后的股权融资。当损失事件发生后,公司为损失或投资机会筹措资金的难易程度以及资金使用的成本取决于损失事件的严重程度、公司的特许价值以及当时金融市场的环境,而公司所关心的一是资金需求数量和成本,二是损失后的杠杆水平。股权融资可以满足筹资需要,而且不会增加杠杆率。虽然债务融资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会增加杠杆率①。当一个公司现有的流动资产无力支付投机性损失(流动性危机),而公司其实还具有一定数量的特许价值,这时候采取的资本调整措施实质上是特许价值的一种变现。

股权规避策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简单的损失后权益融资。这种策略的一个特征就是新的权益资本的可发行价格会由于损失而降低。第二个策略是保险人购买其自己股票的一个看跌期权,这个期权可以在预定规模的损失发生后被执行。这些新的工具已经在市场上发行的“巨灾看跌期权”中被使用。

(四)杠杆调节策略。风险的成本可以通过降低风险或减少风险的交易成本两种方式降低,这是新型风险管理的“对偶性”特征,也是我们进行风险管理策略时考虑问题的两个基本方向。其中减少交易成本的策略可以叫做风险调整策略,而对杠杆率的控制是最重要的风险调整策略,它可以用于降低任何风险来源导致的风险成本,是典型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杠杆调节策略可以用来处理财务困境成本,贷款人和剩余权利要求者之间成本等。此外,如果发生了突然的损失,公司将发现由于杠杆率的降低使得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处于有利的位置,或者对已破坏资产进行重购,或者对新方案进行融资都变得相对容易。

杠杆调节策略顾名思义是对公司财务杠杆水平的调节,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都属于杠杆调节的范畴,只是由于近年来风险管理领域的创新都集中在新型规避工具的使用上,这些新型工具又都属于股权或负债型避险工具,所以把这两种工具单独拿出来介绍以示重视。除了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杠杆调节策略涵盖的内容还很多,比如红利政策的制定、债务和权益间的转换等,这属于更广泛的公司财务管理的领域。

参考文献:

[1]Culp, C.L., (2002, Spring), Contingent Capital: Integrated Financing and Risk Management Decisions,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2]Culp, C.L., (2002, Winter), The Revolution in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A Decade ofInnovations in Process and Products,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3]Doherty, N.A.,(2003).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edition.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

[4]Meulbroek,L.K.,(2002).A Senior Manager’s Guide to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5]Shapiro,Alan C.andSheridanTitman(1985).“An Intergrated Approach to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Midland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3,#2,41-56.

[6]Shelor,Roger M.,Dwight C. Anderson and Mark L. Cross(1992).“Gaining from Loss :Property-LiABility Insurer Stock Pric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1989 California Earthquake”,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5,476-488.

[7]Shimpi,P.A.,(2001).Integrating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NY:Texere LLc.

[8]陈秉正.整体化公司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3.

[9](美)尼尔・多尔蒂著.陈秉正、王译.综合风险管理―控制公司风险的技术与策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0]阳.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1]潘国臣等.整合风险管理与公司价值[J].保险研究,2006,(9).

[12]赖志仁.风险管理与全球保险之未来趋势[J].风险管理学报,1999,(2).

[13]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2004.

实验室管理综述范文4

关键词:客户知识管理 平衡计分卡 绩效评价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而企业的营销模式也由以产品和交易为中心转向以客户和知识为中心。在此背景下,综合吸取知识管理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精髓--客户知识管理这一新兴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开始逐渐被企业所重视。但是客户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前瞻性的投资,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管理起来较为困难。客户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基础之上,开展客户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客户知识管理的内涵

客户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是知识管理和客户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这两种理论的结合。它研究如何有效获取、共享、应用和创新企业所收集到的客户知识来提高企业自身价值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从而使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目前,对客户知识管理的定义,主要是从这样两个角度出发:

(1)采用知识管理研究的观点,把知识看成像数据、信息一样的资源,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客户知识资源进行获取、存储、分析、整合、共享、利用和创造,将知识作为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如美国学者Wayland 和Cole在其著作《Customer Connections:New Strategies for Growth》(1997)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客户知识管理"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指客户知识的来源与应用以及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更有价值的客户关系。它是指在获取、发展以及保持有利可图的客户组合的过程中,有关信息和经验的杠杠作用。Gold A(2001)等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指将知识管理作为手段来处理组织内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进行客户知识的形成、共享以及应用来提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业绩的过程。Gibbert(2002)等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促进企业了解自己的客户,从而使企业在为客户提高质量的服务中学习的过程。台湾学者何雍庆等人(2003)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组织成员透过组织学习,将顾客资料、资讯或接触经验予以组织有效地运用并扩展客户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经过有效的管理作为,使客户知识成为组织的智慧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客户关系管理更好的来应用客户知识管理。如Nonaka(1998)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客户知识社会化过程,与客户互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亲和性,从而获取客户拥有的知识。Alan Cooper(2000) 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利用先进信息与客户互动交流,帮助客户找出问题及其答案进而适应周围环境,客户需求过程与企业的营销过程有力的交织融合在一起,实施"定制化"服务。麦肯锡的副总裁罗树忠(2001)认为客户知识管理就是指有效的获取、发展和维系有利于客户组合的知识与经验,为尽可能的求得最大的价值,客户、知识、管理必须在一个封闭的循环体系中,企业运用这个循环体系中的客户知识,从客户关系中获得最大收益的行动。高倩(2001)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企业在与客户互动的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关于用户的数据、资料以及交易记录,经过分类、处理等程序而形成客户知识,并将其应用到企业价值链的各个过程中,从而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傅建球(2005)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指企业从各种既有的或潜在的客户信息中,萃取转化出可以用来为企业营销服务并发掘出有价值的知识的过程。

关于客户知识管理的概念,通过综述有关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客户知识管理给出了不同的表述,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不管如何阐述,如何给出定义,其共同思想可以总结如下:1客户知识管理是对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和创新等一系列流程;2从知识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两方面入手,把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应用工具,融入到客户关系管理之中,形成客户知识管理;3客户知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竞争资源,企业通过客户知识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客户知识管理绩效评价

实验室管理综述范文5

一、观念创新是动力

先进的观念总会带来先进的行为方式。观念支配行为,思维决定出路。

只有当我们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把项目管理看成是一种常建常新的管理科学,而不是看成依行政手段推行的权宜之计,那么就会主动地去参与项目管理的创新。事实上,项目管理是一门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即工程项目管理学,它的应用性特别强,并在不断发展。但是,许多项目管理的从业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就带来了随意性管理,有“大干苦干拼命干”的口号型管理,严管严罚的整顿型管理,听之任之的自由式管理。总之,不是科学管理型的项目管理。

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项目成本的高低,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变。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环节,加强项目财务、现场、分包和设备管理,规范管理行为,有效降低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二、制度创新是前提

项目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并开拓源源不断的市场。

审视我们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其低效、亏损的根源,管理落后是重要原因,尤其是管理制度的落后,导致了项目管理的失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如现场管理混乱,材料浪费丢失;工程质量管理把关不严,返工现象时有发生;人工费超支,工资含量居高不下;工程预结算工作松散,分包工程管理、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使施工企业竞争力受到严重制约。所以,通过项目管理制度创新,着力解决项目管理水平低下、项目管理风险加大等问题,已刻不容缓。要创新项目承包考评制度。完善项目承包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责任制的考评,以此来规范项目部及项目经理的责任范围和行为。要建立健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推行项目经理责任承包,必须逐步建立“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由项目经理按工程产值的一定比例,拿出一定量的风险抵押金,对项目全责经营,赢利重奖,亏则重罚,形成一种“责任、风险、权利、利益”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要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目前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基本上停留在“事后”被动控制为主,尚未建立起较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因此,要侧重于对实际成本的控制,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和牵制制度,抓好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基础工作,强化项目成本费用的日常管理,实施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建立成本考核的预警机制,保证项目承包责任制落实到实处。

三、技术创新是源泉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科技昌明的时代。项目管理要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首先要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是国内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我们在许多项目工程中已应用推广。昌吉世纪花园工程,2003年荣获自治区优质工程新疆建筑工程天山奖,因在施工中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妇保院二期扩建工程,应用了8项新技术,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示范工程,该工程继获得市优、省优工程后,已申报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其次是项目中开展群众性的QC攻关活动,是技术创新的又一重要手段,我们在这方面常抓不懈,取得显著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有5项成果获国家级奖,11项成果获省级一、二等奖,8项成果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其三是加快人才培养,为项目技术创新提供保证。为适应建设项目领域不断发展和项目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需要,必须加快高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以重点工程为舞台,加快培养青年人才群体,委派他们担任项目经理助理、项目工程师等职务,让他们在施工第一线挂职锻炼。

四、方法创新是保障

管理方法创新是项目管理有机处理和协调好工期、质量、成本多项目标的关键,是项目管理成败的重要保证。

进度控制手段创新。作为进度控制来说,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性的控制点,并从阶段性的成功取得最后的成功。

实验室管理综述范文6

关键词:动机;盈余管理;契约;资本市场

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被称为市场参与者的游戏,近年来也日益受到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本文将从动机角度,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盈余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契约动机

(一)管理报酬契约动机

Holthausen 等人(1995)发现,相对于有可比经营业绩但是没有设置奖金上限的企业,设置了管理人员奖金上限的公司在盈余达到上限的情况下更可能通过递延收益的方法来向下盈余管理。Guidry(1999)对企业部门经理人员基于盈余红利计划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与 Healy(1985)利用企业数据不同,他们利用的部门数据得到了与 Healy(1985)相似的结果。他们发现,大型跨国公司分部的经理人员在无法达到其奖励计划规定的盈余目标时,或者按照报酬计划达到规定的最高奖金限额时,他们有递延收益的行为。DeAngelo研究发现,在人考察期,现任经理人将运用会计判断来增加报告的盈余。

(二)债务契约动机

瓦茨(Ross L.Watts)和齐默尔曼(Jerole L.Zimmerman)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指出,那些违反债务契约或有可能违反债务契约的公司将会作出调增收益的会计选择,来减轻或逃避负债契约的限制。

Healy和DeAngelo,Skinner(1994)考察了临近执行契约的公司是否改变其会计方法、会计估计或应计项目以避免做出代价高昂的重组决策,结果显示,很少有证据表明临近债务契约条件边界的公司会进行盈余管理。而Defond 和J iambalvo(199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样本公司在违反债务契约的前一年提高了利润,得出结论:有证据显示临近债务契约条件边界的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受到债务契约限制而可能从事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目前对于存在盈余管理假设的证据还非常有限,尽管有少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这种盈余管理的存在,但是结果显示无论是程度还是频率都还较小。

(三)政治成本动机

Boynton等(1992)对美国年税收改革法案中的账面条款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证实了盈余管理的避税动机。Han,Wong(1998)研究了1990年海湾危机期间石油公司面对油价上涨而作出的会计反应, 结果显示炼油公司在199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通过存货和特殊应计项目来调减盈余, 以降低由于石油价格的突然上升导致政府采取相应行动而带来的政治成本。

综上所述,政治成本动机主要体现在反垄断监管和避税两个方面。在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将采取会计程序或会计选择来减少财富转移,以使公司表现出较低的获利能力,而对另一些希望寻求政府帮助和保护的公司,他们也有动力进行盈余管理来降低报告盈余,以达到政府扶持和保护的目的。

(四)资本市场动机

1.IPO(InitialPublic Offering,股票初始发行)和SEO(Seasoned EquityOffering,季节性股票发行。

Teoh,Wong(1993)检验了股票初始发行前经理人是否有高估盈余行为,发现公司在股票初始发行前报告了正的(增加收益的)非预期应计项目,股票初始发行之后,公司转回了非预期的应计项目,这一现象被称为股票初始发行(IPO)。

Rangan(1998)检验了股票季节性发行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股票发行当季的盈余高于其他时候的盈余,且这一高估的盈余是通过随意性应计项目取得的,这一现象被称为季节性股票发行(SEO)。

2.避免亏损

Hayn, Burgstahler(1995)发现,披露利润微亏和盈余微降的公司数目远远小于披露微盈和盈余微升的公司数目,从而得出结论:经理人有避免亏损和盈利下降的动机。

综上,盈余管理在股票发行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已经成为企业资本市场行为在的普遍现象。

二、国内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的实证研究成果表明,契约安排动机、政治成本动机总的来说不如资本市场动机明显。因此,本文对国内盈余管理研究现状的归纳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动机。

(一)IPO动机

林舒、魏明海( 2000)对1992-1995年108家A股公司IPO前后业绩波动进行了研究,作者考察了同一时A股上市公司的收益表现,发现在整个考察期内,样本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在IPO前两年或前一年处于高水平,在IPO当年显著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业类公司在IPO前后运用盈余管理手段大幅“美化”报告收益的结果。

(二)配股动机

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2001)对1999年配股政策第一次修改后到2001年配股政策第二次修订前上市公司配股融资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符合2000年配股要求的143家上市公司中,接近70%的公司提出了配股要求,没有提出配股方案的44家公司中,有超过半数(29家)在1998年已实施了配股。因此,符合2000年配股条件的143家沪市上市公司中,在近三年没有进行配股的公司仅有15家(占10%左右)。

上述的研究都证实了上市公司存在为取得配股资格的盈余管理动机, 但并没有定量的测定出中国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程度。笔者认为通过定量分析并揭示中国配股上市公司在宣布配股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 将会有助于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和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完善。

(三)防亏、扭亏和保牌动机

张田余采用案例分析法,对1997年的22家扭亏公司(15家1996年首次亏损, 7家公司1995年、1996年连续亏损)进行分析,揭示出这些公司扭亏的手段有:巨额冲销,潜亏挂账,重组受益,短期投资收益,补贴收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长期投资处理方法及合并范围的改变,会计方法的变更,出售和出租资产,关联交易和其他。

陆建桥(1999)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没有一家出现过连续三年亏损的情况。它们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份,作出了能显著调增收益的操控性应计会计处理,以尽量推迟出现账面亏损并因此而陷入被管制困境的时间。在首次出现亏损年份,则作出了能显著调减收益的操控性应计会计处理,而在扭亏为盈年份,又作出了能显著调增收益的操控性应计会计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了公司连续三年出现亏损。

三、国内外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现状简评

通过上述从动机角度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介绍,可以看出,国外盈余管理研究成果较全面,而我国盈余管理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中西方会计学者都采用实证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来证实盈余管理的存在和为什么会存在,初步建立了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较之西方的盈余管理而言,从制度背景到表现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并不能完全沿用西方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1,9

[2]林舒,魏明海.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0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