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虫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虫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议范文1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发展
我国占地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但存在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极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前些年我国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导致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森林资源更加稀少,对我国生态环境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有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与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对森林资源的稳固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森立资源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以及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加强,不断开展造林运动,促使我国森林资源覆盖面积逐年增加,已有大幅度提高和生长,这种现象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保护环境的大力宣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森林面积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种植过后管理不当的现象,这种现象造成森林资源的进一步损失以及破坏,前期的种植工作也成为无用功。造成森林资源被破坏的原因有很多种,管理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而病虫害管理更是森林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1.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对于森林资源的危害损失严重
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秘籍不断增大,增长速度在逐渐加快,病虫害发生发展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给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难度与挑战。引起病虫害发生的情况有很多中,未来物种入侵就是重要原因之一,高发势是这种病虫害发生的显著特点,之前的病虫害还没有实现有效的控制,再次引发该种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更为强大,抑制森林资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发展。所以,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占重要地位。
2.难以治理,病虫害爆发时有发生
对于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来说,由于其环境复杂多变,地域的交叉性强,这就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病虫害种类较多,差异化较大,一些具有较强顽固性难以治理的病虫害,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就极易导致大规模病虫害的爆发,甚至成灾,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森林防治工作带来较大的波动和变化。
二、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人工造林数量的不断增长与加强,致使我国的森林面积不断的增大,但是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维护工作来说,尽管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对于我国广阔的森林面积来说,其治理和维护工作还不到位,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病虫害的产生及环境的影响破坏
由于大规模的人工造林,人工林品种较为单一,以及林龄结构等原因,都极其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由于近些年我国暖冬现象的发生,这就使得害虫越冬存活的基数增大,一到春季极容易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的爆发。另外,由于国内区域贸易与交易的频繁,这就为病虫害的远距离传播与传输带来了极大的可能,使得害虫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不断的开阔与发展,一些新生的病虫害的发生防不胜防,而且缺乏相应的治理管理的经验,这就加剧了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
2.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没有深刻的认识,特别是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危害性及破坏性的认识更是不足,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不仅仅是森林资源的破坏,而且还可能衍生出众多的次生灾害的产生。例如,一旦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就会导致水土流失,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水患,以及可能产生的火灾,这都给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由于其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治理工作需要长期、持续的进行。在实际的森林治理与防护中,更加注重绿化和防火,而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责任感,从而导致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缺乏实际有效的措施。
3.对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措施管理不到位
对于我国目前的林业监测与预报来说,其监测措施和方法还不到位,对于测报工作的重视度还不够,没有具体完善的测报网点的建设制度,而且在人员和制度的配置上还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这就导致森林资源的防护和治理工作不能够及时地开展,使得森林资源的治理与防护较为被动。
4.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不到位
当前,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其力度和强度还不够。在实际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往往喷撒大量的化学药剂进行灭虫,这不仅导致了病虫的抗药性的不断增强,而且还导致环境受到较大的污染,在杀灭病虫的同时,也消灭了一些无害的生物,这给整个林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和治理,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对于目前我国的林业管理工作来说,在确保森林不被破坏的同时,还要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确保林业生态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与维护。对于林业的防治与治理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森林防护工作的科技的应用
对于我国的森林防治工作来说,其森林地域广阔,区域差别性很大,不同区域的防护和治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加大了森林防护和治理的难度。因此要加强对森林防护科研的投入,以提高森林防护的技术水平,并有效地对森林进行治理。其中要重点加强病虫害的科研的攻关和研究,并推广新的林业病虫害的防护技术,扩大宣传,加强林业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普及基本的林业防护的技能。
2.大力发展生物防治
对于林业的病虫害的防治来说,生物防治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重要的技g手段,它能够对林业资源的防治和治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重点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以及以高效无毒的菌剂为主的生物制剂,逐步加大引诱剂和无公害农药的应用,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林业防治道路。
四、结语
增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就要从林业的生产与营造的各个环节加强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降低病虫害的危害范围和程度。
参考文献:
[1] 钱宇航.增强森林病虫防治工作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北京农业,2016(4).
病虫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议范文2
关键词:林业经济;病虫害生物防治;管理探讨
1引言
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管理工作是现阶段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实行不同的处理措施是现阶段相关林业部门考虑的关键,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重视。
2我国林业病虫生物灾害概述
2.1我国林业病虫生物灾害现状分析
林业病虫生物灾害是指,树木等自然资源受到病虫等生物性灾害的破坏,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甚至出现大规模的死亡现象的一种灾害现象。根据病虫生物灾害的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这两大种类,本文将分别对其进行阐述。对于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来说,是指在我国林业部门进行检疫的过程中发现的在我国境内产生的病虫灾害生物,由于其产生于我国,因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强,且具有非常强的传播性,因此对其进行彻底的治理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来说,其主要指的是从国外传播到我国境内的有害生物,由于其产地是国外地区,因此大部分对我国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治理起来也相对比较简单。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这两种病虫生物灾害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并严格防止其传播,在大部分地区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仍有少部分地区,不仅不能达到有效地抑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亟待解决。
2.2林业病虫生物灾害的种类分析
根据现阶段我国相关林业部门对林业生态结构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将现阶段存在于我国的病虫生物灾害初步总结为100种甚至更多。目前,我国相关病虫灾害的检测部门已经能够对发现的病虫灾害进行实时的监测,同时对其发源地和发源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解决措施。
3针对现阶段我国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与管理探讨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止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的防治管理案例,将其相关措施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现阶段在我国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与管理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是利用生物手段去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治理,具体来说也就是所谓的“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等等,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性,利用其天敌对其进行消灭。随着现阶段我国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关科研部门还研制出了利用生物有机体对病虫害进行治理,例如:相关林业科技部门研制出了针对松毛虫的黑蚂蚁生物防治手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生物防治法的治理力度相对较强,同时也能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现阶段在我国应用相对广泛。
3.2林业基础技术防治
林业基础技术防治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林业苗圃种植时,根据该区域土质的特点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事先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在种子的选择方面根据病虫害的情况进行严格地挑选,尽量选择那些抗虫害能力相对较强的种类。在进行种植之后,需要相关部门定期安排人员对苗圃卫生情况进行治理,对杂草和枯叶现象进行及时的清除。除此之外,很多地区由于对抚育伐的时间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控,导致病虫害在这一过程中迅速滋生,并逐渐蔓延,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还需要根据林业和苗圃发展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抚育伐计划,并采取一定的防虫措施。根据现阶段我国苗圃及林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其实际的工作中,病虫害生物一般比较容易出现在干枯和水分含量相对较大的树木之中,这种环境下细菌滋生相对较快,因此病虫害繁殖能力也相对较强。对于这一部分的治理措施来说,一般会采用砍伐和焚烧的形式,直接切断整个病虫害生物的传播源头,对其进行彻底的治理,但是由于其杀伤力和规模相对较大,且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因此一般情况来说不提倡这种做法。
3.3化学防治法
对于化学防治措施来说,其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产品来对病虫害生物进行消除工作,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病虫害生物的化学防治法进行调查,将其具体的种类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其化学防治法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药物喷洒或者喷雾剂的形式,工作人员将化学药品稀释,利用喷雾剂等设备对病虫害地区进行喷洒,进而达到消灭病虫害生物的作用,这种模式应用起来较为简便且喷洒范围相对较广,效果非常良好,因此在现阶段已经开始大规模进行使用。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化学防治法就是人工涂抹、撒布和包扎等,这些方式一般都在一些经济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应用,相对来说耗费人工,且效果并不是十分良好,相关林业部门并不是很提倡该种形式。一般来说,只有在一些极其贵重的树木和植被的病虫害生物的防治中才会对其进行使用。
4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未来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
作者:李琼 单位: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林业局永定林业站
参考文献:
[1]冯莹,黄茂俊,许少嫦,等.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工作[J].广东林业科技,2012(02).
[2]郭丽洁.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3]杨利娜,惠会峰.林业的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
病虫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议范文3
关键词:病虫害;青海;特征;调查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21-02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日新月异,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青海自然条件严酷,经济落后,珍贵而稀少的森林资源虽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整体生态恶化的趋势并未扭转。近年森林病虫害在青海泛滥成灾,不仅对青海森林资源构成了极大威胁,而且还造成了新的生态危机。对于青海省来说,近些年青海地区林业发展迅速,人工林地面积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青海林业病虫害问题也较为严重,病虫害种类和数量也在明显上升,对青海省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保护都造成了不小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对青海林业病虫害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并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
2 青海林业病虫害的特征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青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征,笔者对现状的调查研究主要从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进行,线上主要针对青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历史过程、治理政策等进行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线下则主要通过现场调研与访谈的方式,掌握病虫害所形成的社会影响与环境制约。
2.1 病虫害范围大
青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数量在最近几年明显增加,这直接导致了病虫害数量和规模的显著扩大,范围也在持续扩大。而对于病虫害的治理尚且准备不足,相关的手段措施都还比较传统和死板,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问题具有很大的难度。再者,青海病虫害的范围大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特征明显,虫害的受灾面积比较宽泛,密度不均匀,有些地方非常严重,不同区域的病虫害严重和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青海黄南州泽库县以每年接近7000 hm2的速率增加,而在2011年仅北山林区桦三节叶蜂成灾的面积就达到了3/4,而近些年由于气候的不正常,高温高湿等也促成了虫害数量的增加。
2.2 病虫害种类多
青海近几年成灾种类的病虫害数量不断增多,据资料调查显示当前成灾类病虫害数量在青海范围内从80年代初的几十种上升到了1300多种,其中具有较大危害,发生频率大的虫害种类有60多种。据当地人反应有部分病虫害是从外地引入青海内,有些则是在青海病虫害发展史上从没发生,是近一二年才发现的,其中比较严重的有杨扇舟蛾、天牛、桦尺蠖等,这些种类的危害较为严重,对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都有不小的损失。对于没发生的虫害种类,在相关的资料上也没有很详细的介绍与说明,这使得青海林业病虫害的治理具有非常大的难度。我们专门对同仁县和尖扎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同仁县虫害达到31种,病害11种,鼠害3种,病虫害种类总量为45种;尖扎县虫害为27种,病害8种,鼠害3种,总量39种。结果显示虫害是病虫害最主要的害种,也是治理最难的。
2.3 病虫害频率快
青海林业病虫害除了种类多外,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也比较高。尤其近些年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成灾严重的周期间隔较短,有些虫害甚至年年都要发生2~3次。另外由于树龄的增长,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也会显著加快,需要依靠足够的技术、方法和人力资源才可以顺利去除。另一方面,个别种类的病虫害具有较强的顽固性与再生性,要不很难去除要不去除之后由于天气等因素还会爆发式增长,且成片蔓延,扩散速度与成灾频率特征非常明显。
3 青海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原因
对青海林业病虫害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基础上,我们掌握了青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传播模式,我们总结了相关的原因:
3.1 预防与控制基础工作薄弱
基础工作不扎实是虫害规模式增加的原因之一,虫害的监测与预报机制不健全,紧急处理办法也没出台,当虫害发生时,基础准备工作都很难跟进,对治理的指导和方向没有统一的意见与结论,有些区域对于病虫害的认识不够,对基础防制措施工作跟进的不及时。由于没有投入更多的经费与技术,监测、预防、控制、传播源阻断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基础工作的不扎实也是虫害发生的始作俑者。
3.2 治理手段与方式较落后
对于数量低、规模小的虫害可以采用一些人为办法进行有效控制,但是针对爆发式和扩张式的虫害显然手段落后,不科学,治理效率也不高。针对新时期虫害规模范围大、种类多与频率高的特点,改善和创新治理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可以考虑借助于化学手段、生物防治或者科技手段,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合理控制病虫害。
3.3 林业部门协调能力薄弱
对虫害的治理需要林业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生产环节如果脱节,光开垦不治理,只谈引导治理不谈具体措施,在造林规划的过程中缺乏对虫害影响问题的考虑以至于虫害发生时纠偏很难,这些都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此外相关虫害检疫部门工作不当,缺乏对虫害的检验检疫监管机制,缺乏平衡的检查和中断站,也导致了虫害传播的迅速。
4 青海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青海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有效的治理可以促进青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对以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以下改善青海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4.1 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稳固和提升病虫害基础防治措施建设是阻止和切断病虫害污染的第一步,也是做好以后青海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为此青海政府和林业相关部门可以投入适当的资金与技术,为基础设置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健全的虫害监测与预防机制,出台不同响应层次与级别的治理办法,相关部门要做好对病虫害防治的正确引导。在成灾较为严重的区域要建立足够数量的监测和防治站,尽量做到区域性防治基础设置的平衡。当出现突发性虫害时不至于忙乱阵脚,努力形成监测―预防―治理―阻断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
4.2 改变传统防治手段,创新防治新举措
传统的防治手段是在当时经济与社会条件下的思路,新时期青海病虫害有一些以往不具备的特点,如指数式增长、区域范围大、增长频率快,针对这样的特征,防治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在不违背自然规律、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量采取一些科学的防治手段,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手段。
4.3 提升林业部门对病虫害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病虫害发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涉及到林业部门的参与,林业部门如何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价值,最为关键的是要有正确、高效的解决方案,这离不开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林业部门之间要有对针对林业病虫害不同防治工作专门的机构和责任人在负责和监督管理。不同职能机构负责对防治不同层面的监管,造林规划部门要具有前瞻性眼光,科学考虑虫害问题对林业资源的影响,引导部门要从宏观的层面上要让民众与官员有病虫害防治的意识,检验检疫部门要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切防患于未然,海关、森林检查与商业检查部门要建立协同的作战机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问题及时治理,不留后患,及时切断传播源,在治理过程中贯彻执行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马正霞.浅谈青海乐都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制约因素[J].安徽农学通报,2007(3).
[2]吕 嘉.海海西州枸杞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1(9).
[3]孙德福.青海的森林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业,2002(1).
[4]于静波.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其建议[J].农技服务,2015(12).
[5]赵艳萍.如何有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6(1).
病虫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议范文4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综合防治;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原则
1)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首先要强调安全为主,采取物理、 生态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进行综合防治;2)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 ,因地制宜协调好生态、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3)使用化学药剂时,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根据城镇园林绿化特点,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采取一些行之有效、 安全可靠措施,使城市园林绿化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地,从而发挥城市绿化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园林绿化苗木多发病虫害的原因
1、果树、蔬菜病虫害影响
有些园林绿化苗木常常与周围的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相邻,这就造成了园林苗木除了受到自身特有的病虫害威胁外,还会常常遭受到很多来自果树及蔬菜等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多于农林作物病虫害。
2、病虫害种类繁多
由于园林植物在种类上较为丰富,且生长周期不一,再加上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园林在小范围的气候和环境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就给病虫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进而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病虫害物种。
3、化学防治受限
由于城市园林大多是处于城市中人口密集区,因此,为了保证人、环境、动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在进行苗木病虫害防治时,对化学类农药制剂的使用限制较多,再加上城市绿地的线长点多,且交通繁忙、人口集中、树木高大,也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化学防治,从而导致对病虫害的治理速度低,预防效果差。
4、人为因素干扰
城市园林主要是为人们休闲活动提供场所,这就导致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其行为常常干扰到城市绿地系统中生态功能的平衡和稳定,造成同林植物的抗性下降,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多发。同时,街道、工厂、住宅等对城市的划分也削弱了城市生态的互补功能,从而加剧了病虫害的多发。
5、城市热岛效应作用
随着城市中热岛效应的加剧,使得园林绿化中的生态系统在气温、空气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的条件较农林生态系统条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污染严重,导致苗木病虫害的多发。
三、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科学种植,合理养护管理
要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根据园林苗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为园林苗木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生态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园林绿化苗木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目的。通过科学的种植,结合合理修剪、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措施,增强苗木的抗病、抗虫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2、植物检疫
要加强对引进园林苗木的病虫害检疫,以防止有危险性的病虫害侵入到园林的植物系统。例如,潜叶类、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等外来病虫害对我国的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极强的危害作用,一旦发现,必须予以就地消灭。
3、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的措施简单实用,容易操作,见效快,可以作危害虫大发生时的一种应急措施。利用简单的工具以及物理因素(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特别对于一些化学农药难以解决的害虫或发生范围小时,往往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1)毒饵诱杀。利用有些害虫的趋化性特征,在其所喜好的食物当中加入相应的毒素剂,从而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2)灯光诱杀。利用大部分害虫(如蝶类、蛾类、金龟甲等)的趋光性特征,对害虫在成虫阶段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3)潜所诱杀。利用有些害虫具有特定时间通常呆在特定环境中的习性特征,通过人为设置一些类似的环境来对害虫进行诱杀。
4、选用无病虫种苗及繁殖材料
在苗圃地的选择及处理方面,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腐殖质多的地段作为苗圃地。在栽植前进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曝晒、土壤消毒后,可杀灭部分害虫。消毒剂一般可用50倍的甲醛稀释液,均匀洒布在土壤内,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约14d后取走覆盖物,将土壤翻动耙松后进行播种或移植。在选用种苗时,尽量选用无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以减少病虫害危害。如果选用的种苗中带有某些病虫,要用药剂预先进行处理,如桂花上的矢尖蚧,可以在种植前,先将有虫苗木浸入氧化乐果500倍稀释液中5 ~ 10min,然后再种。
5、化学防治
即利用有关的化学药剂对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它通常在园林突然或大面积发生严重病虫害时运用。考虑到城市中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在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一定要谨慎,不能长期或者无节制的使用。
6、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当前最为推广的一类病虫害防治方法,它是依据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生物物种之间的斗争,利用有益的生物或生物、微生物制剂,通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手段进行防治。这种方法从自然生态平衡角度来抑制有害昆虫和病变的发生,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治能够大量的消灭病虫害,不会对人、畜、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造成危害,也不会污染到城市环境,能够从根本上遏制各类病害虫的发生,促进和推动城市生态的健康,良性循环。
7、合理配施肥料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平均肥料利用率还不到30%,不同区域的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别,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过量施肥现象,不仅导致肥料资源浪费,也带来严重的耕地污染隐患。因此,合理配施有机肥与无机肥非常的重要。如有机肥如猪粪、鸡粪、人粪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无机肥如各种化肥,其优点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两者以兼施为宜。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施:氮、磷、钾是化肥中的三种主要元素,植物对其需要最多,称为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钙、镁、铁、锰、锌等,则称为微量元素。在施肥时,强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在大量元素中,强调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造成花木的徒长,降低其抗病虫性。微量元素施用时也应均衡,如在花木生长期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则可造成花、叶等器官的畸形、变色,降低观赏价值。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施用有机肥时,强调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原因是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往往带有大量的虫卵,容易引起地下害虫的暴发危害。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要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病虫害预测工作。在园林养护过程中,使栽培环境尽量符合园林植物生长要求, 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病虫害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旦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做到“治早、治少、治了”,把病虫害控制在景观效果允许的范围之内,杜绝扩大蔓延。
参考文献:
[1]孙江南.赵晓梅.关于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N].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病虫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议范文5
[关键词] 林业 病虫害 防治问题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87-01
一、引言
在林业发展中,对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工作重点,而在林业中病虫害的防治大多是系统化的工程,应该将可持续的思想作为指导,保持防治连续性,从而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保证国土生态安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预防作为主要的措施,治理作为辅助措施,始终坚持预防第一,除治第二的原则,将防治与营林相结合,同时不断的增强依法防治水平,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让群众加入到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中来,将科技与资金相结合,实事求是根据各地区的森林情况来进行指导,避免问题扩大和蔓延。在我国防治病虫害是林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考验。文章针对我国的森林资源实际,从发病的特点和根源方面对防治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防治病虫害是整个生态环境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防治病虫害能够极大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林业资源,促进我国的生态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当前,我国的玲也病虫害问题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在林业部门的努力下,基本的资源保护措施不断的完善,但是因为各种实际的原因,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很多棘手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依然十分的艰巨,在我国,病虫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林业病虫害问题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林业病虫害而言,最难解决是因为其具有十分鲜明的不确定性,病虫害的发生时突发性的,随机的,在发生之前很难预测。我国地域辽阔,病虫害突发问题严重,但是林业部门无法对所有的森林资源进行监控。此外,造成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是蝗虫、杨二尾小舟蛾、去南松毛虫等许多品种,在防治过程中,不同的病虫的防治办法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能一劳永逸,所以林业病虫害的避免是十分困难的。
2. 林业病虫害具有地域广泛性
对于林业资源来说,病虫害的发生大多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发生病害影响的面积是很大的,加上我国的林业大多是集中种植的方式,如果在林区内树木品种单一那么传播的速度更快。所以由于我国森林种植中品种单一,而北方气温逐渐升高,这就造成了害虫越冬的成功性增加,最终造成病虫害高发,当前林业防治工作还因为技术、资金及人员的问题受到限制,防治难度增加。
3. 我国林业资源防治过程中物种进化速度快
最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发展迅速,很多杀虫药物不断的被研发出来,药物让很多以前难以控制的害虫得到了控制,但是药物也为林业的发展埋下隐患。由于药物的频繁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和适应能力都吧、会不断的增加,这对于防治病虫害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三.针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首先要重视育苗工作
对于林业而言,病虫害的防治,育苗是根本措施,必须要选择优质的苗圃地来育苗,还要选用土质好的土壤,地势要相对较高。因为地势低的地方是比较容易发生苗病的,最好是实行休闲轮作制度,这样可以一致病原物和害虫繁殖。初期的培育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要做好除草和施肥的工作,这对于减少虫卵,增强林业抵抗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育苗的过程中要重视修剪工作,及时的清理虫害枝叶,将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然后在树苗生长的后期,要做好保护工作,及时的进行加固和保护,防治恶劣天气带来影响。
2.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
防治病虫害,不能忽视农药的作用,当前使用的农药大多是无机农药,是矿物原料加工而成。药物防治病虫害是我国最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生物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最长久的措施,既可以消灭病虫害,又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的天敌,例如山雀、啄木鸟等等来消灭看、害虫的防治办法。这样的防治方法既省力又不会污染环境。
四、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建议
1.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
要建设完整的病虫害防治体系不能单纯的依靠某个部门,而是需要政府和各级部门共同努力来完成的。要建立各级病虫害的检测机构,及时的掌握当地有害物种的情况,完善病虫害检测体系。对于病虫害的情况,监测站点要动态的实时跟进,并且有专业的病虫害防治人员进行处理。
2. 在林业的病虫害防治中必须重视防治
坚持“经营与防治一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各级政府作为主导,国家进行补助,并鼓励人们积极的参与到防治中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防治工作,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五、结束语
通过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总结可知,在防治工作中,必须要坚持生物防治为主的办法,同时通过多种措施防治并行,这是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最显著的办法,这样也能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华.浅谈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09(06)
[2]潘宏阳.我国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 2002(01)
[3]孙红梅,马金彪,王淑双,张晓春.林业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 2011(08)
病虫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议范文6
一、无公害蔬菜研究与生产现状
1.研制开发了一批高效、无毒生物农药,总结出一套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所谓生物防治,笼统地讲,是指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防治或植物保护的生物学防治方法。确切地说,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危害程度的方法。我国广大的蔬菜科技工作者和蔬菜种植示范户在长期的研究与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即:在加强农业防治的前提下,在蔬菜病虫害发生期使用高效、无毒生物农药,并设法保护天敌;万一上述措施不奏效时,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降低用药浓度。
2.初步探索出治理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办法,蔬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途径。蔬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早就引起我国蔬菜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同时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环境容量、迁移规律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富集状况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增施有机肥,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还原能力,从而可以使铜、镉、铅等重金属在土壤中呈固定状态,蔬菜对这些重金属的吸收量相应地减少。另外,根据菜园土地的环境条件,利用排土工程法和就地表底土翻换工程法等工程措施,对各种重金属污染,均不失为良好的治理对策。
3.对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从1979年开始,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的科研人员就对蔬菜中硝酸盐的分布水平、累积规律和控制途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北京地区常见蔬菜品种中硝酸盐的大致含量,指出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除与蔬菜的种类、品种及蔬菜的生长部位有关外,还受外界光照、施肥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利用荫棚遮光栽培菠菜,与露地栽培相比,其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施用化肥,大白菜叶片中的NO3含量明显提高。上述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实践中,从蔬菜品种选择、施肥技术、栽培环境控制等多途径综合控制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污染,效果明显。
二、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