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育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赋能教育的概念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1

 

一、多元文化教育概念、发展历史及目标

 

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40年中形成了一个有方法、层面、范式、课程原则、教学和评估等在内的知识体系,旨在为针对族群、语言及其他文化多样性的课程设计者和教育家们提供完整的路径,以培养学生在文化多元的国家和世界中成为有知识、技能和良好态度的人。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民权运动大大推进了族群研究和女性研究运动,并推动了单一族群研究进入多族群研究。70年代后期,随着女性主义等文化群体对自身权利的斗争,多元文化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多元文化教育包括了至少三方面的内容: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和一个改变教育的惯性结构为主要目标的进程。(1)作为一种观念的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所有的学生不论性别、社会阶级、民族、族群、宗教、或特殊的文化特质,都应该在学校中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2)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希望凭借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改革使不同的学生获得同等学业成就的机会。多元文化教育概念是与教育平等、教育民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中所存在的偏见和歧视由于族群差异的存在而难以消除,这就使得多元文化教育注定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的文化、族群与语言的选择,减少学校某些族群由于体貌和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痛苦。多元文化教育要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合适的技能、态度与知识,以使他们在自身的社区文化及主流文化中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讲,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制度性的变革,改变学校的整体环境,能够更好地反映并推进社会的族群、文化和语言多样性,使不同背景的学生能够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

 

班克斯提出多元文化教育需要教学方法与学校环境的改变,他阐释了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的五个面向(five dimensions)。这五个面向是内容的整合、知识的建构、平等的教学、减少偏见、赋权的学校文化与社会结构。内容的整合是为了各门课程中成功地整合多元文化教育,教师有必要在所有学科领域中,应用来自各种文化的内容。整合的方法主要包括贡献法、增加法、内容转换法和决策法。知识的建构是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自己种族、文化的经验来建构学校所讲授的知识;平等的教学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促进不同种族、文化、性别及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减少偏见则是对于学校、课堂、教科书中所反映的不同文化,是否含有对其他族群的偏见,进行深刻的反省,教师能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正向的族群态度,以减少偏见;赋权的学校文化与社会结构是指教师不仅要看到教室内族群间的互动,而且要注意到整个学校内的族群互动,鼓励学校行政人员与学生进行族群间的正面互动,创造一种赋权的学校文化。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应从这五个方面考虑,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有效参与全球社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看待事物的观点。

 

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面向,能够综合设计与运用多元文化教育。班克斯认为,在最初阶段,教师应该认识到如何来调整他们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能力、学习特征的多元文化群体。之后,教师应该注意课程的内容整合,而且需要意识到这只是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的一个较为基础的重要部分。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同时推进所有的维度是最理想的。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

 

在美国,课程问题永远是当务之急,它与种族、经济、语言和文化问题一起构成国家话语的主要部分。国家所存在的多样性使得社会的很多问题很难取得一致性。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和道德背景影响着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对课程是重要的?要达到什么目的?谁的观点会成为“主流的”观点?

 

学校课程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美国盎格鲁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增强其与其他族群的文化交流能力。狭窄的族群教育课程不能形成学生的美国的整体族群观,因而不可能推动现代美国的变革。目前,美国的多民族观应该成为学校必须学习的内容。此外,少数群体学生应该在学校中掌握与主流群体交流的技能。班克斯强调课程应该反映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并提高其学业成就。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文化特征来帮助他们获得生活技能。盎格鲁美国学生需要了解少数群体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因此,他们可以接纳世界中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视角,并能帮助他们过更丰富有意义的生活。

 

作者:朱姝 来源:新课程·上旬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资源;资源分配;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267-03

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形成了与计划经济时期明显不同的教育特点。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出现,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全国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高等学校收费政策的出台,给学习成绩好而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家庭带来不少烦恼,等等。正因为如此,学者们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开始认真研究教育现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但一些学者在分析现状、提出对策时,一般采用国外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公平理论作为依据,从分析现状到提出对策,几乎各个步骤都试图和国外的理论相一致。然而,理论的出现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理论的形成还要受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价值取向的影响,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明显。因此,国外的教育公平理论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

一、教育公平的概念

在公平研究方面,一是把“公平是什么”和“什么是公平”混为一谈,其实,前者是对公平下的定义,后者是表示某种公平观;二是把公平与平等、均等相提并论,认为公平就是平等,公平就是均等;三是把公平的类型等同于公平,认为公平就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同样,在研究教育公平时,把教育公平的概念和各种各样的教育公平观作为同一个概念进行处理,把教育公平等同于教育平等,等同于教育公平的各种类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为了理解教育公平概念,必须理解公平的一般概念。公平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涉及公平与否的社会现象极其复杂,但是可以归纳几个方面:第一,关于实际生活状况、生活事实的公平。我们说某某社会、某某单位人们在利益分配上是公平的,某某学校教师职称指标的分配公平,等等。这就是实际情况方面的公平或不公平。第二,关于原则、制度、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公平。如上面说的分配公平问题,其实质就是指分配的制度、政策、原则等方面的公平问题。第三,关于做法方面的公平。包括各种评价、评判、裁判等活动,如世界杯足球比赛中,裁判对运动员的处理很公平或不公平等。第四,关于道德方面的公平,这里又可从三个角度进行理解。一是指道德规范,即在处理事情时应遵循大公无私、不偏不倚的道德准则;二是指道德行为,即合乎“公平”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三是指道德品质,即一个能一贯地按照公平的道德规范办事、形成一种稳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的人所具有的品德。

二、教育公平的类型和特点

(一)教育公平的类型

把配置教育资源合理性原则所适用的阶段作为标准,教育公平可以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所谓起点公平,主要是指国家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提供相互之间进行学习竞赛的场所,制定相同的比赛规则,为每个社会成员获得良好教育资源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但是不考虑过程、结果是否公平。

把配置教育资源的主体的地位作为标准,教育公平可以分为――宏观教育公平和微观教育公平。所谓宏观教育公平,是指把国家作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主体、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从全国发展角度而选择的配置教育资源的合理性原则。所谓微观教育公平,是指把学校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主体,学校配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时所遵循的原则,尤其是特指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时的合理性原则。

把学生对教育资源的拥有情况作为标准,教育公平可分为形式上的教育公平和事实上的教育公平。所谓形式上的教育公平,是指教育资源的分配主体从法律角度规定了教育资源的一般分配原则,强调配置教育资源的程序公平,学生拥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所谓事实上的教育公平,主要是指学生事实上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即学生实际对教育资源的占有情况,它注重形式上、程序上的公平性,同时更注重事实上的公平性。

(二)教育公平的特点

美国的丹尼尔 E 格里非斯对1966―1975年的10年间世界教育研究的成果进行了一次总结,列出了10项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其中第二项就是詹姆斯 S 科尔曼等人的《教育机会的均等》的研究,第一项和第十项也都与教育机会均等有关。1977年,美国卫生、教育和福利部提出的“美国国家教育研究所的6个研究领域”,教育机会均等列为第二位。可见,教育公平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教育理论和教育决策的一个核心问题,正如胡森所说:“若干年以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就教育问题进行的政策讨论中,‘平等’已变成一个关键词。”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政治体制与社会历史背景下,教育公平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如美国,其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与实践大多关注多民族的教育平等,关注黑人、西班牙语系人种与白人享有同等教育的问题。而日本,在平等问题上谈论最多的是男女平等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近年来开始关注社会阶层的不平等问题,以及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如何结合现实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问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曾就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发生过一些论争,但是最终并未对之形成一个较公认的明确的认识。在许多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中,教育公平(equityin education/educational equity)、教育平等(团uJityin education/educational equality)、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equal educationalop四rtunity)是三个经常使用的概念,它在内涵上有很大的一致性。但是,教育“平等”(equality,冈ual)在英文文献中更多地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即该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的前阶段(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运动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有相当一部分资料沿袭使用此概念。而教育“公平”(equity)一词更多地运用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即该问题研究的后阶段更多地被关注。两个概念反映出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不同认识与看法。笔者认为,后阶段教育“公平”概念的出现是对该问题的更深层次更为合理的理解。同时,在内涵的范围上,它们之间也存在细微区别。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范围最小,是教育平等的一个方面。教育平等其次,除教育机会均等以外,还包括教育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均等。但也有人把三者都称为教育机会均等。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公平被赋予一种超越传统的教育平等的新的含义,即接受符合个性的教育意义上的平等。教育公平不仅仅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平等,还包括伦理学上的正义的含义,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鉴于以上认识,笔者选择内涵范围最大也较为合理的概念“教育公平”作为本书的标题,而在行文中依据“平等”、“公平”各自出现的历史时期分别使用两个概念。有人说,只要一个国家中的贫富差距、种族差别、文化差异仍然存在,教育公平就永远是这个国家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当今世界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此,对仍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也是这样。

三、实现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

(一)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教育公平理论家对“机会”和“平等”的理解不同于新自由主义者的理解,他们认为,社会为其成员提供相同的机会,每个人都有权利接受各种教育。但是,就像面对体育比赛一样,每个人都有参加比赛的权利,可是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要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如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具备一定的运动素质,运动员最后的比赛成绩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同样,在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每个个体的条件不同、可教育性不同,所以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年限、等级等方面就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就意味着社会成员不可能完全平等地享有社会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因此,机会均等主要是指每个人在法律上所拥有的平等地位,是形式上的平等,也是起点上的平等。

(二)根据学生智力水平公平分配教育资源

教育的效用和价值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而学生之间又有智力上的差异,既然如此,学校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智力训练时的要求不可能统一,普通的学生接受一般的智力训练,特殊的学生接受特殊的训练。这样,学生之间在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以及未来的发展方面不可能完全一致,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多少以及接受教育的级别应由学生的天赋决定。社会提供一定的教育条件,学生凭个人的天赋和努力程度获得不同的教育资源。天赋高且努力者可以获得较好的和较多的受教育机会。机会均等主要应对高智商的学生提供优越的条件,而不是为其他的学生提供优质条件。以美国为例,美国教育制度包含两个目标和两条原则:一个目标是确保每一个未成年公民受到起码的智力训练,这就是普及教育的原则;另一个目标是为每一个有才华的并且在发展自身智力方面不遗余力的青年提供深造的机会,这就是机会均等的原则。因此,教育公平即包括平等性原则和机会均等性原则,前者是指对每个公民都一致的原则,后者是指对天赋高和勤奋的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原则。在主张平等对待每个人受教育权利的同时,更多地主张重点培养有天赋的学生。

(三)对英才进行特殊教育

为了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即重视天赋好的学生的成长,应该建立示范中学,通过严格考核选拔优秀学生,为他们设置特殊课程并配以优秀教师,同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有天赋的青年潜质的发挥。“示范中学的学生必须通过综合性考试才能获得入学资格;学校的课程独立于其他中学的课程设置,应与学生优良的天赋保持一致;师生比应保持在1:20,实行小班教学;初中、高中课程应提前2年完成,即在4年中完成。”科南特认为,英才在某些学校中人数可能太少,以致不能保证在特殊班级对他们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给这个组指派特殊指导人员充当导师,并应在4年高中课业中自始至终与这些学生密切接触;导师应该尽力使这些学生不仅在课程学习上而且还在发展特殊兴趣上都受到鞭策。“发现极有天才的学生的工作在7年级和8年级或者更早些即可以开始。”如果学生人数足够开设特殊班级,这些学生应在12年级修一门或一门以上学程,这属于超前安置计划。超前安置计划(Advanced P1acement Program)或称作“先修计划”、“高级安置”,是美国在1956年开始采取的一种计划,根据这种计划,中学高年级极有能力的学生,经过考试后可以提前修习取得学院学分的学程。按照这个修业计划,一个学生在12年级可以修诸如学院数学、学院英语或者学院历史这样一些学程,并且通过适当考试后获得学院学分,也可在这些学科上修学院2年级学程。这种修业计划之所以应该采取,不仅因为它给相关学生带来了好处,而且因为它活跃了整个学术性修业计划的气氛,对能力稍差的学生也有良好的影响。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关于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权还是一种权利进行了分析论证。他列出了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他说:美国国内有人提出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权还是一种权利问题,如果是特权,那么高等教育是谁的特权呢?一种就是有钱人、有权人的特权,一种就是社会精英的特权。如果教育是一种特权,那么这种教育是绝对的不公平;如果是权利,那么大家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即高等教育必须普及。这种对立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还是精英化之争,是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平均分配还是根据智力进行分配的问题,是关于平均分配教育资源的原则还是根据智力高低有区别地分配教育资源的原则哪个更公平的争论。

布鲁贝克认为,大学教育是一种特权或权利,学生有权上公立大学,并不意味着这种权利是人人都有的,一个人必须达到入学考试标准才能享受这种权利,进大学后还必须满足一定的学业要求,让每一个人都有条件尽可能地发展他的潜能,这是一种良好的公共政策。这种观点的理由是,高等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好的公民、更有生产能力的工人、更有欣赏力的闲暇利用者,等等。显然,布鲁贝克主张给每个社会成员提供相同的入学机会,即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结果不一定平等。因为一方面学生在智力、能力方面有差异,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经费不足,因此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只能是那些通过入学考试的优秀学生。

四、结论

教育公平理论,是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原则的一种理性认识,或者说是一种关于教育资源配置原则的知识。我们研究当代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目的就在于考察其理论中包含的解答教育公平问题的一种方式及其一种答案,并批判地吸收其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公平理论准备理论基础。但我们要从平等权利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提出接受教育权的平等性,要求重点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确实具有合理性。

总而言之,教育公平理论中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无论如何论述,无论从什么角度研究,无论保护社会中的哪个阶层成员的利益,都具有其理论的合理性,因而对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能产生一定的效度。但是,由于它是特定社会的产物,是特定理论家的思想成果,它总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局限性和有限性、相对性,因而不可能有适合所有社会情景、符合所有社会需要的教育公平理论。各国在处理教育资源的配置时必须根据各国的特殊情景选择合适的配置原则。

参考文献:

[1] 翟悸灵.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前沿,2010,(11):49-50.

[2] 周德群.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夯实和谐社会基础.[J].辽宁警专学报,2010,(3):5-7.

[3] 卜爱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2):4-6.

[4] 郭训武.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12.

[5] 冯建.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3):9-11.

Thinking about actualizing fai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HEN Su-su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Hunan province committee,Changsha 410006,China)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农村 素质教育 实施途径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解释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偏僻的农村小学,但素质教育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现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新生入学进行成长档案建档:

新生刚到一个新的校园环境,在开学初就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第一步是做好性格测试,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记录。(当然不一定很准确)。然后老师慢慢观察,有时也通过同学之间的座谈了解,再及时的进行补充。第二步是做好家庭完整性调查。检查一下是否有特殊家庭,及家庭教育方式。像一些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要进行暗示性教育,鼓励他们坚强生活。但又不能触及他们敏感的神经。第三步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一是有没有先天性疾病、重大病症及传染病。二是平常有没有一般性的增强体质性劳动。三就是平常的饮食卫生习惯。四是有没有特殊的体质天赋专长。农村中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那么宝贝,经常有一些重大的健康问题都是在很严重了以后才知道。一些家长也怕因为孩子有什么问题受到歧视也隐忍不说。但是做为教师,这些都应该知道。教师在教育的时候才不会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

二、确定每一个新生的素质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不能成为一种扼杀个性和天赋的教育。更不能是一种平庸化教育和狭窄式唯分式教育。

农村中的教师可以平凡而不被人重视,但从另一方面想,我们可以从容的去学习,和最有朝气的人群在一起,去思索人生的问题,这又是农村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农村学校的教育,是最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可以避免“办家家”式素质教育。

(1)确立情商目标:

其一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格和从体性格,做一个性格培养目标方案。分析学生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寻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在他(她)的逐步成长中,不断扩大性格优点,淡化性格缺点。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性格有了清楚的了解,那么在教育中,也可以省下很多力气。

其二是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制定一个正确做人目标方案。讲诚信,有爱心,自尊,自强,自信,这些都是每一个人要努力做到的。这也是学生和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这既要有榜样的力量,也要有实践的行动。而且每个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但一些共性不能丢。特别是维系美好和谐社会的共性。其三是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吸收先哲思想能力、接受时代思想能力目标方案。这四个能力,小而言之,是为自己,大而言之,是为社会。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学生能不断进行自身学习、主动上进的教育。所以教师的“导”,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暗示教育和激励教育,用“心”去教育。

(2)确立学生体质目标

第一点是学生的体能目标方案。对于体能训练的指标和项目,我不是很清楚。但学生要跑的快,走的正,坐的稳,有力气,有耐力,能蹦能跳,这是我在教育学生时是要他们做到而必须进行适当锻炼的。当然有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如残疾患者)除外。

第二点是学生的健康目标方案。在农村中学来说,就是手脚勤快,讲究卫生。皮肤健康,没有传染病。知道四季养生和防病。身体能自然发育成长。这一切目标都是以健康、实用为原则,不用也不必去搞一些好看不中用的东西。

(3)确立学生的智商培养目标。天赋与生俱来,但智商却是可以通过培养来提高的。从教学实践出发,把学生的智力教育目标,分为有一定顺序的三个过程:接收过程消化过程再生过程。首先是接收过程:是学生的观察力、领悟力、接受力。这是学习的第一步。很多学生成绩欠佳,就是在这一步就摔了跟头。然后是消化过程: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对于这些能力,每个学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心里对每个自己教导的学生,哪些是长处,哪些是短项都要清楚。清楚了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才能轻松从教而不迷惘,才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最后是再生过程:是指学生把知识展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绘画能力、舞蹈能力、操作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又包括音乐、演说、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办(1997)29 号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直觉儿童美术教育传统美术教育视觉训练视觉表达

一、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直观知觉和理智分析路人类的两种认识程序,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直觉是一种为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识能力,儿童的认识主要靠直觉发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儿童依靠直观知觉作画有以下特点:

(一)儿童依靠直觉把握物象基本特征儿童观察物象时眼睛最先接触到的并不是可度量的现象,而是接受视觉刺激后得到的直接的、原初的感染力,他们把吸引了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加以选择和强调,从而表现出对象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看,被感知的意象就是感知物的本质。比如4岁幼儿看一辆车,他知道车身近似方形,车轮是圆形,这是车的基本特征,尽管有时他们在一个方形下面画许多圆,但仍能看出这些圆是代表滚动的车轮,在这里数量并不重要;儿童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喙,在圆的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强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他们表现形的能力由简单到复杂,这是他们认识发展的自然过程。

人类认识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感觉器官。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是儿童认识发展的重要方面。艺术要求儿童注意世界的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共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个性。艺术表现要求不是画物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有个性特征的物象,是这个物象和那个物象的区别。因此,在艺术教育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儿童去注意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提高艺术表达能力,把儿童从概念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起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儿童依靠直觉能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儿童的早期艺术形式,含有高度抽象的几何图形,它们并不是对大自然的复制,而足对大自然本质特征的反应,有人认为这样的概念不可能产生于观察过程本身,它只可能是更高级的、非观察性的层次上推敲的结果,他们认为儿童对现实情况的思维不是靠直接的感觉,而是靠非感性的智力的升华。其实,儿童与成人的艺术概括相反,是非理智的思维活动。概括在所有的知觉中都会自动发生,因为简化的形象是被记住的形象,儿童所表现的视觉意象,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主观需要上。比如,儿童画一条公路上行驶着的车辆时,运用折式构图,在一条线的上下画出两个天空,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上下颠倒地画在这条线上。再如,儿童画一个人在洗头发,他把伸进盆里的头和地面用俯视表现,以便让人看清洗头发的情景,把人的身体用平视表现,以表示人站立的动态。所以,儿童在表现世界的根本性结构特征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力。

(三)儿童依靠直觉能体现美的自然法则对自然中存在的平衡、秩序、和谐等现象的体验和追求,是人类的审美本能。在儿童的绘画中,均能得到自然显现。如儿童在线画中能自由运用各种形态的线通过疏密、繁简变化表现节奏和韵律,他们用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三角形在人物、动物、植物上自由组合装饰,做到繁而不乱,繁简有序;在线描写生画中,能把复杂的景物组织得井井有条。儿童在色彩画中,常用补色对比表现强烈而和谐的色彩关系,依靠直觉他们能感觉出一块红背景前的人脸是绿色的;在黄色背景前把人脸面成紫色;他们还可以根据物象受光的影响所产生的明暗变化,用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色块进行表现,这些并不是在理性知识指导下的艺术表达,而是靠直观感受,靠主观感情支配所做的自然表达。教学中教师只需要把儿童画中表现出的这些优点加以肯定,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儿童由无意识的显现发展为艺术表现,认识就会得到升华。

人的直觉不是少数超人和艺术家才有的特质,直觉是人所共有的天赋,依靠直觉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开启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直觉发展。

二、我国传统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只重视理性知识和技能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根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向儿童灌输知识,儿童只能被动接受一套死的表现方法,从而抵消和压抑了直觉的认识作用,也抹杀了儿童的灵感和天赋。我从许多儿童在不同的状态中所画的截然不同的图画中,惊讶地发现了不同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认识所起的不同作用,证明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既可以培养人的能力,也可以阻碍人发展才能。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主义;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管理主义浪潮的流行趋势不可逆转。近年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往往将私营机构的管理方式和背后的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中,使得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发生重要变化。这种现象被冠以新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NPM,New Public Management)。

在新管理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着重于经济和效率、成本抑制和分散化管理。后期则引入市场概念,着重于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注意到使用者的期望,这就是现称的“新公共管理主义”。之所以引发新管理主义的变革,主要是原有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与能力受到质疑。有学者指出,大而无当的公共部门消耗了原已稀少的资源。因此,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提出,应该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例如由中立机构来提供各种服务与劳务,公共部门的部分功能,改善原有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缺乏效率、浪费资源的情况。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效法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二是运用一些手段,将官僚、权威式的作风转化为有效率的、顾客导向的新管理典范。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

一、关注市场,追求效率的高等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全球市场已然不是传统大工业生产时期的市场概念,它更强调的是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因此它更关注高校能否培养创新性人才。“通过教育投资,可以造就人才,而人才质量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为了要应对市场化的浪潮,提高科技发展的水平,都在不断改革高等教育。

在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新管理主义者发现,20世纪60至90年代时期的高校扩张带来了问题。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受到福利国家政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为满足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需求,纷纷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多非大学部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法国的技术学院)纷纷涌现,以吸纳迅速增长的本科生数量。如1980年,韩国、新加坡、泰国、瑞典、美国等的高等教育在学率分别为15%、8%、15%、31%、56%,到了1997年,则各飞速提升为68%、43%、22%、55%、81%。 我们再以OECD国家的入学指数为例,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OECD国家其高等教育入学指数都在65%以上。

虽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出于对效率和效能的关注,以及对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重视,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们纷纷对高等教育机构之课程狭窄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学者们认为,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改善高等教育的品质,强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引入中立的私营机构,以追求效率的管理方式理应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效应并未带来高等教育质量效益的提升,相反,学术竞争力、师资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就提出了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的管理思路。例如,2000年后,中国香港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灵活应变、善于沟通和精于分析判断的通才,以及各方面的专才,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维持国际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都会”[6]。

同时,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对市场化也作了重新的解读与思考。他们主张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育机构尝试将其学术产品,推广至企业与商业领域。这被称为“由内而外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inside-out)。二是按照企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对教育机构进行重组,此被视为“由外而内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outside-in)。[7] 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认为新的市场化会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优势(如表2所示)。

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所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主要应由市场来调控,开放市场与自由竞争。“市场化”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强调的重点是教育权威下放,教育系统向下授权,加强机构自主和学校本位的行政和管理,加强家长的选择和社会的参与。

二、充分赋权,追求自主的高等教育改革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主张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使科层体制的组织更为扁平化,并且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新公共管理主义者特别重视大学的自主性,认为大学的思想应该是活的思想,创生的思想, 开放的思想。“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性与自主;大学不能外在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以烛照社会之方向。”[9]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传统管理主义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比较中发现后者对自主的追求。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古希腊就已开始宣扬教育的自由精神。它强调,“不为其他目的,只为知识本身的知识”,认为这是最高贵的知识。高等教育的建立,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探索这种“纯理论”的知识,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使人成为自由人。从大学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赋权与自主是很多高校追求的目标。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吾爱柏拉图,吾爱亚里士多德,吾更爱真理。”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更要发展学生运思的品质: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超越偏见与迷信;批判和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充分的赋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自由精神。“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不管这些事实多么有价值。”[12]缺乏自主与赋权精神的大学,其学生往往也少有独立的思考意识,少有自我明辨的勇气与意志力,往往听从于外在的约束与摆布。例如,2006年,一项对葡萄牙高校教师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所在大学的自很缺乏、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缺乏、官僚作风等是造成高校决策过程无效的主要障碍。

三、讲求绩效、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改革

讲求绩效是新公共管理主义者非常重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97年,OECD就出版了《追求成果绩效管理之作法》(In search of results: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报告,探讨各国推动绩效管理之经验。可见,无论是行政机构还是私人企业,均将提升行政效率,做好绩效管理,列为首要改革目标。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效能,落实绩效责任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成为当代教育思潮之焦点。”[13]

近来,在欧美各国,已将绩效管理列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例如,美国在《教育责任绩效法》(Education Accountability Act)中明确规定,通过实施绩效责任,要求高校坚守高的学业标准,确保本科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14]2006年,美国教育部进一步公布了“2007 年绩效计划”(2007 Program Performance Plan),主张以改善高校学生的成就为目标。以弗吉尼亚州为例,研究发现,某些两年制学院的绩效甚至高于学术型的大学。

与美国相似,很多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都采取了绩效责任模式。例如,英国1997年公布教育白皮书《卓越学校》(Excellence in Schools),强调教育成就对国家经济发展之重要。[16] 很多国家通过绩效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校的办学质量。绩效责任要求通过建构一系列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根据高校不同表现予以拨款和奖励,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效能。绩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的效能和学习的效果。当绩效机制合理化时,能够对教职工和院系层级形成全面影响。

四、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视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新公共管理主义的理论与思潮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特别是增强了高校的绩效,赋权增能,从而提升了竞争力与办学质量。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公共管理主义在改革高校的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挑战。

赋能教育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 高中物理赏识教育学生潜能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高一学生开始对物理是很有兴趣的,也想学好这门学科,也曾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但一些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随着知识的深入,在物理学习中接连遭遇挫折,而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了他们学习失败的情感体验,因此他们对物理的学习由主动到被动,甚至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发挥出来?

赏识教育是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教师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可以为学生驱散积聚在心中的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学生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

一、赏识教育的前提――热爱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渴望老师的关爱和呵护。一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历过太多的失败的体验,受到过太多的批评、指责,得到教师的关爱较少,因而自卑心理较重,对自己没信心,在物理学习上表现出麻木、冷漠、无动于衷。他们需要教师用真挚的爱包容他们、理解他们,客观正确地评价他们,使他们找回自信,重建精神的大厦。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教育。只有真挚的爱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有成功的教育。

二、赏识的意义

1.赏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在当今学生中普遍存在,是过高的要求、过多的批评和不正确的评价造成的,轻者不自信,重者产生心理问题。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自信心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其他人的评价而产生的。赏识是用慧眼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潜能,用期待和肯定给学生积极的暗示,使他们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从而找回自尊和自信。

2.赏识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强项,有的人在这方面有突出的才能,有的人在那方面有惊人的天赋。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发现亮点,真诚赏识,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成功将会调动人身上蕴藏的潜能,形成自我激励的机制。自我激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人不断完善,勇于接受挑战,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3.赏识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

赏识教育强调了教育的人文性,在思想上通过不断激励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态度上通过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评价,使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合理公正的评价,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学生就会在今后学习中表现出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4.赏识能够融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接纳、赞许他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不同的需求,真诚地关心、爱护、理解各种类型的学生,用自己宽厚的爱去赏识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教师只有赏识学生,才能建立以爱为本、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三、赏识教育的注意点

1.热爱本职工作。

教师只有对本职工作充满热爱,才会在物理教学中投入满腔的热情,以饱满、向上的精神引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

2.了解学生。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识记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对知识理解识记得快,而有的学生对知识感知得很慢。因此,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确定每个学生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才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学生,才会真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

3.创设情景。

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分层次制定学习目标;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创设吸引学生参与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敢讲、敢问、敢质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4.发现亮点。

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和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的学生上物理课不认真,但反应快,接受能力强;有的学生虽然粗心,但完成作业的速度快;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平平,但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没耐心,却有创意……教师只要注意观察、学会发现、不断挖掘,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

5.体验成功。

成功和失败在不同的学生心中会引起不同的感受,对学生的情绪和学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成功使人产生兴趣,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失败使人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进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如可将教学内容形成梯度,由浅入深,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并增加对下一梯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学习的愿望并不取决于天赋,而是在日常学习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自我激励、自我期望。

6.赏识不能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