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1
关键词:适时播种;科学施肥;黑穗病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43-1
1 选择优良品种
种植任何作物,品种的好坏都会影响到产量及品质,所以种植高粱应选择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好的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抗病力、抗自然灾害、抗倒伏等性能,在作物生产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青壳洋高粱、水耳红、泸糯3号、泸糯1号等。一般常规高粱(青壳洋高粱、水耳红)亩产250~300千克,生育期较长,适宜于浅丘河谷地带种植;杂交高粱(泸糯3号、泸糯1号)亩产400~500千克,早熟,适宜于深丘及高山区种植。
2 适时播种育苗
当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2℃以上时即可播种。高粱最适宜的播种期是4月下旬,常规种植宜早播,杂交种宜迟播。播种期过早、土温低、出苗时间延长,易导致烂种烂芽现象严重,出苗率低,且不整齐;播期过迟。生育后期易受高温伏旱影响,穗部虫害也重。高粱育苗应选用土质偏沙,背风向阳,肥力中上等的菜园地作苗床。床土要深挖细欠,开好厢沟,结合施肥整平、整碎,做到平整、细软,土肥融合,水分适中。播前要精选种子,筛选出无病虫害、大而饱满的种子,曝晒3~4天,用50℃的温水浸种6小时,晾干水汽后播种。一般一亩土需播种250~500克,其中常规种250克,杂交种500克。每亩苗床播种4~6千克,混泥撒播,播后盖细土1厘米或泼施浓猪粪盖种,再搭拱盖膜保温。出苗后及时揭膜,3叶时定苗,保持株间距3厘米,并追施清粪水2000千克提苗。如有蚜虫,可用10%的吡虫啉5000倍液喷雾防治,雨后及时移栽。
3 合理密植
当高粱苗有5~8片叶时抢雨带土移栽,其中杂交种5~6叶,常规种6~8叶。过早移栽,苗嫩根少,对环境适应性差,返青成活慢;过迟移栽,苗老穗小,产量低。目前生产上种植密度偏稀,应适当增加苗数,一般小麦油菜地实行间套种植,按(40~93)×(33~40)厘米的规格进行宽窄行栽培,田坎土台按50×33厘米的规格进行宽行窄株栽培,每窝栽2株,保证亩有基本苗5000~8000株。移栽时,做到窝大底平,苗直根深,盖土3厘米,可边栽边浇定根清粪水,以提高成活率。
4 科学配方施肥
高粱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应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即有机肥和经配方后的氮磷钾化学肥料均衡施用。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般中等肥力土块,每亩可施化学纯氮4~5公斤(折合成尿素为9~10公斤,或者碳铵25~30公斤),磷素2.5~3公斤(折合成过磷酸钙为20~25公斤),猪粪水2000~3000公斤。施肥方法以重施底肥(约占全部用肥量的70%左右)、早施追肥(约占全部用肥量的20%)、拔节前施完全部高粱一生所需肥料。施肥方法以重底早追为宜,农家肥的70%和磷、钾、锌肥全作底肥,移栽成活后及时用碳铵加清粪水提苗,特别是杂交高粱宜早不宜迟;拔节前看苗酌情追肥,可施水粪30~40担,碳铵或硫铵5~7.5千克。
5 田间管理要加强
主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查苗补缺:当高粱移栽成活后应及时查苗补缺,减少缺窝缺株。二是中耕培土:高粱薅得嫩,等于上道粪。移栽成活后,结合施肥进行第一次中耕,并铲除杂草;拔节前再结合施拔节肥进行第二次中耕,并培土上行。三是施肥抗旱:如遇干旱,叶片发红,可用磷酸二氢钾喷施防治。
高粱的主要虫害有芒蝇、土蚕、玉米螟、大螟、蚜虫、粟穗螟、桃蛀螟等,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防治方法:
(1)土蚕:于苗期,每亩用20%速灭杀酊乳油12毫升和切碎鲜牛皮菜15千克,白糖0.2千克,食醋0.8千克,清水3千克配制成毒饵,于黄昏撒于田间防治。
(2)玉米螟、大螟:于苗期和拔节孕穗期,亩用55%的特杀螟可湿性粉剂50~100克对水喷雾或3.6%的杀虫双大粒剂2千克点心叶防治。
(3)蚜虫:可用10%的吡虫啉5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灭蚜威或40%的乐果3000倍乳液喷雾防治。
(4)粟穗螟等穗部害虫:于灌浆初期用5%的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浸穗部防治。
(5)炭疽病、纹枯病:于拔节前后,亩用5%的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100克对水喷雾防治。
(6)褐斑病:亩用70%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预防。
(7)黑穗病:每千克种子用2%立克锈拌种剂1~1.5克,先将药剂加水少量调成浆状液,然后与种子拌匀防治。忌用敌百虫、敌敌畏、杀螟松、杀虫双、波尔多液等对高粱有害的农药,以免造成药害。
7 及时收获
高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2
关键词 高粱;豫粱九号;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042-01
高粱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其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已由过去的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向往天然、保健、营养的食品发展。高粱作为杂粮之一,高粱米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因而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豫粱九号是河南省商丘市农科院以“M08A”为母本,自选商恢6号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于2013年通过鉴定,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1]。经鉴定:蛋白质含量8.98%,赖氨酸含量0.21%,籽粒含淀粉73.27%。豫粱九号,淀粉含量高,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26.99%,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73.01%,是一个理想的适宜淀粉加工和酿酒的专用糯质高粱杂交种,比普通高粱的出酒率提高20%以上[2]。
1 环境选择
对于优质高产高粱的生产基地,首先要选择无污染的环境,要求基地不含有天然有毒物质,基地附近无造成污染的工矿企业,其灌溉水源地、地下水或河流上游无排放有毒物质的企业,使基地所处的大气、水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低于国家允许标准[3]。
2 选地整地
应选择耕作层肥沃、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方便的地块栽植高粱。一般要求耕作层内含有效磷42 mg/kg、有效钾180 mg/kg、全氮8.4 g/kg、碱解氮120 mg/kg、有机质16.6 g/kg以上。小麦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灭茬施肥,用播种机械种肥异位同播,用复合肥(15-15-15)600~750 kg/hm2作底肥。
3 适期播种
在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一般在阳光下晾晒2~3 d,但是不要直接晾晒在水泥地上,以免高温伤到胚芽,影响发芽率。晾晒后的种子用种衣剂拌种,足墒下种,确保一播苗全、苗壮、苗齐。夏播宜早,一般播期在6月15日前。如人工点播每穴下种4~6粒,播种量22.5 kg/hm2,播后及时覆土压实。
4 田间管理
在高粱出苗后要及时、补苗(种);三至四叶期,进行间苗、定苗。科学追肥,根据高粱的生长发育时期,确定适宜的追肥时期和数量。第1次追肥在10~12片叶时进行,追施尿素300 kg/hm2,第2次在16~17片叶时进行,追施尿素150 kg/hm2。
5 病虫草害防治
高粱的主要病害是丝黑穗病,在播种时可用药剂拌种防治该病,药剂可采用40%拌种双或40%禾穗胺,在田间于黑穗病株黑粉散出前,拔除病株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掉。高粱穗腐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4]。虫害主要有高粱螟、高粱粘虫以及地下虫防治。在高粱螟防治上,因其趋光性强,可用黑光灯诱杀大量成虫;也可释放赤眼蜂防治,在高粱螟产卵始、盛、末期各放蜂1次,释放量为15万~45万头/hm2;还可施用白僵菌进行防治,即在高粱喇叭口内施放白僵菌颗粒剂(由含孢子40亿~80亿个/g的白僵菌混合物按每500 g加填充料1.5~2.5 kg制成)22.5~30.0 kg/hm2。防治高粱粘虫,用高效氰戊菊酯2 000~3 000倍液喷雾,用药量4 500~7 500 mL/hm2。出苗后要及时防治地下害虫,一般甲胺磷1∶200倍水溶液拌青菜叶加麦麸皮,撒施于地表防治地老虎和其他地下害虫[5]。注意,在豫粱九号生育内,不要使用敌敌畏、敌百虫和含有敌敌畏的复配农药。
除草一般在高粱播后苗前进行,采用土壤表面喷雾的方法施药,药液用量450 kg/hm2。96%金都尔乳油750 mL/hm2+50%扑灭津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高粱主要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对高粱安全,增产作用显著[6]。
6 适时收获
豫粱九号的适宜收获期是籽粒中营养物质积累结束,籽粒达到最大体积时,如果出现这个标志,要及时收获。一般在蜡熟期收获[7-9]。
7 参考文献
[1] 张福娟,孟,闫研,等.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型夏播高粱新品种豫梁九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15(4):215-216.
[2] 陈敏菊,袁业帅.高粱新品种“豫粱九号”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10):164-165.
[3] 陈明,景亚杰.无公害高粱生产技术[J].杂粮作物,2006,26(2):105.
[4] 孟,石红梅,陈敏菊.酿造专用型、优质夏播高梁杂交种“豫粱八号”[J].农业科技通讯,2005(6):48.
[5] 商鸿生,王凤奎,沈瑞清.玉米高粱谷子病虫害诊断与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
[6] 董海,杨皓,杨眉,等.高粱田苗前化学除草技术初探[J].杂草科学,2007(3):48-49.
[7] 陆慧玲.高寒地区矮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49.
高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3
关键词 植物药害;发生;预防;补救
中图分类号 S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177-01
植物药害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乃至死亡的现象,表现为植物器官或组织造成伤害或污染[1],主要因为在植物施药的过程中方法不当或施药浓度、剂量、施药时间不当等其他原因造成的。
1 植物药害的类型及其症状
植物药害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慢性药害为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表现症状的药害,一般表现为光合作用较弱、花芽形成及果实成熟延迟、风味变劣、开花延迟、色泽差,植株矮化、畸形,果粒小且不饱满以及产量降低、质量变劣等。急性药害在几个小时就能表现为异常症状的药害,如黄化、枯萎、落叶、皱叶,叶片或果实上有斑点等[2],重者可致全株死亡。
还有药剂(特别是除草剂)使用后会出现二次药害现象,即对当季作物安全,但会给下季、下茬作物造成药害。如氯磺隆在麦田使用后,可对后茬作物油菜、甜菜、玉米、水稻、大豆等造成药害;玉米田使用莠去津,后茬不宜种植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绿豆、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
2 引起植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
2.1 药剂方面
无机农药易产生药害,有机合成农药药害小;同类药剂中,水溶性越大,发生药害的可能性越大[3];悬浮性差,易产生药害;劣质农药(过期变质农药、可湿性粉剂结块、含有杂质较多、乳油制剂中有沉淀或油水分层现象)、失效农药、质量不合格农药等易产生药害;药剂颗粒大、搅拌不均匀易产生药害。
2.2 植物方面
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药剂所表现的耐药性差异极大,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不同生育时期对农药的反应也有差异;植物的形态结构与抗药性也存在关系。高粱对杀虫剂中的敌百虫、敌敌畏等特别敏感,即使有少量的雾滴飘移在高粱上,也可产生严重的红叶现象。杀菌剂中的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对桃、李可引起严重药害。在除草剂中,使用品种不当产生药害的现象则更为普通。
2.3 环境条件
高温、阳光充足易产生药害,雨天和湿度大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药害,此外农药喷洒过程中的挥发和飘移也易引起药害。
2.4 用药方法
使用不适宜的农药品种、使用药剂的剂量或浓度过大、农药混用不匀或药械清洗不彻底等都易导致药害。如用于喷施小麦除草剂的药械,由于清洗不干净,又用来防治瓜果类、蔬菜类防虫防病,极易产生药害[4]。有的农民滥用农药,见虫就治,多次施药,直到所有昆虫死亡为止,造成了虫死叶枯。2006年安徽省稻飞虱大发生时,农户就连续施药5~6 d,很容易遭成药害。
另外,在作物生育阶段、敏感期使用禁止农药,如敌敌畏对瓜类敏感,辛硫磷对大豆、高粱敏感,部分农民不注意用药时期,以致产生药害,如敌百虫对瓜类、玉米幼苗期慎用。
3 植物药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3.1 合理选用农药
根据药剂的性能及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选用适宜的药剂品种,避开作物对农药“敏感”的生育期(花期和幼苗期)用药,掌握合理的用药量,不使用伪劣或失效农药,及时清洗施药器械,合理混合使用农药,并根据作物的长势及天气条件用药,就能有效避免药害的产生。
3.2 注意施药方法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为害特点,采取适当的施药方法。土传病害,可用土壤消毒剂;如果是空气传播的病害,采用喷雾法防治;如果是种苗传播的病害,可用浸种或拌种处理法。
3.3 使用相应的“解毒剂”解毒
如对硫酸铜引起的药害,可喷洒0.5%~1.0%的石灰水解毒;如因错用或过量使用有机磷、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遇碱易分解失效的农药而产生的药害,可喷洒洗衣粉或肥皂水、碳酸氢钠溶液进行解毒,但浓度应该适当,否则会加重药害。
另外,偏酸性和呈微酸性的有机磷类和杀菌类的农药,遇到碱性物质药效会降低。利用这个特性,酸性农药产生药害时,可在清水中加入小苏打溶液或石灰水,冲刷或淋洗作物,加快药剂的分解。
3.4 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
如对产生叶面药害或植株黄化等症状时,增施美洲星等肥料叶面肥可减轻药害,促使植株恢复生长;对由于土壤施药或作物地上部分用药造成的药害,喷水和灌水也是冲淡药剂、排除药剂、给植物“解毒”的有效措施之一。
3.5 合理混用化肥农药
肥料与农药混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5]。以肥料与除草剂混用为例,一方面除草剂能增进化肥的肥效,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氯;另一方面,肥料可以使用除草剂分布更均匀,有利于吸收除草剂;此外,肥料与农药混用,兼治地下害虫。目前比较成熟的有阿特拉津、2甲4氯、西玛津等与化肥混合,杀虫剂狄氏剂、艾氏剂、三硫磷可以与化肥混用[6]。
4 参考文献
[1] 田菲菲.植物药害及其防治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2(3):90-92.
[2] 原小秋,王建平,陈鹏.植物药害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16-118.
[3] 梁艳青.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手册[M].1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4] 陶卫东.作物药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151-153.
高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4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63-01
一、前言
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除了用于人类食用之外,也广泛用于畜牧养殖,是重要的饲料来源。除此之外,玉米还具有酿造行业原材料的工业用途。玉米是国内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玉米的丰产丰收对于地方农业经济和群众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玉米丝黑穗病
我国的玉米种植技术还有一定缺陷,玉米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病毒病、丝黑穗病等主要病害、蚜虫、红蜘蛛等主要害虫都没有彻底有效的根治方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灰包、哑玉米。病原为丝轴黑粉菌。该病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玉米黑穗病在北方地区发病比较严重,有的地方能达到50%~60%,对玉米的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1.发病条件
经过越冬的丝黑穗病原菌随玉米种子发芽并从幼芽或幼根侵入。从种子萌发开始至5片叶期间都可能受病菌的侵染,一般在玉米3叶期前,也就是幼芽期侵染机率最大,发生程度与幼芽出土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出苗快慢关系密切。4叶期以后侵染率显著下降。
2.防治措施
2.1加强检疫。做好产地调查,防止从病区传入带菌种子。
2.2 选用抗病杂交品种。根据种植区的实际情况来选用品种,品种要具备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
2.3合理轮作。种植结构的调整对于防治黑穗病及其他病害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要尽量避免连作和重茬,尽量减少田间菌源的残留。
2.4拔除病株。玉米病株明显表现症状时要拔除病株,在玉米6~7片叶时症状表现明显,连续拔除病株3~4次可以实现基本拔净病株。
三、玉米钻心虫
玉米钻心虫是玉米减产的罪魁祸首之一,钻心虫的幼虫进入主茎或果穗内,会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等严重后果。玉米钻心虫一般是说亚洲玉米螟,有时候也包括进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的虫类,比如玉米螟等等。
1.发生特点及规律
大螟常常出现在5叶期到7叶期,越冬代玉米螟一般出现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对春玉米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第一代玉米螟。对于秋玉米来说,玉米螟和高粱条螟的危害更为严重。
2.防治技术
玉米钻心虫防治最为特殊的情况是玉米螟和高粱条螟混发,可以进行一次施药兼治。玉米钻心虫防治尤其要注意心叶期和穗期,最佳防治时期是心叶末期幼虫盛孵而还没有进入茎秆时。大螟灾情严重的地块枯鞘率达5%时期前后。除此之外,大螟产卵以玉米下部第二叶鞘上所占比例最大,并多集中在5叶期―7叶期的幼苗上,进入8叶期为卵的盛孵期,在8叶期施药1次,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桃蛀螟寄主较多,重点应做好玉米田附近桃园桃蛀螟的防治工作。
四、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办法
1.强化监测和预警
对病情重灾区定期调查玉米粗缩病病株率,还要注意灰飞虱的带毒率。玉米播种前,要测量灰飞虱越冬基数,结合玉米种植模式,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进行有效的防治。
2.改善耕作制度
不种面积很小的春玉米。大力推广贴茬直播或收麦后灭茬抢播的种植方式。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样既可有效地避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又能保证玉米的正常成熟。
3.改善玉米生长环境
禾本科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病源,秋收之后及时灭茬,清除田间杂草,路边、田间杂草不仅是来年农田杂草的种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对麦田残存的杂草,可先人工锄草后再喷药,除草效果可达95%左右。
4.选抗病品种。因品种间感病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要选用耐病性较好的品种。
五、玉米锈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锈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华北以及西南地区危害较为严重。锈病发生以后主要危害玉米叶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玉米发育不完全,铁锈色病原菌污染玉米穗,使质量下降,可以造成5%~10%的减产量。其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如下:
1.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加强的优质品种,早熟的玉米品种一般易感病,马齿形品种抗病性较好,要充分利用本地抗病品种的搭配种植;进行科学的管理,控制氮肥的施用,增加磷钾肥的追施,适时喷洒叶面营养剂提高玉米抗病性;控制浇水量,降低田地的湿度;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秸秆,彻底处理后再进行还田。
2.化学防治:农药防治对于锈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00倍稀释液的25%浓度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也可以选择600稀释液的40%浓度的多硫悬浮剂、150倍稀释液的30%浓度的固体石硫合剂等低毒性农药。
六、结束语
要实现玉米的高产丰收,还必须有先进的种植技术来支撑,尤其是科技高效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要从农业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提升,不断玉米种植中化学技术的适应程度,从而使重大病虫害危害最低化,保证玉米生产高效、稳定,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祥 玉米种植模式试验与研究[J] 山东农机化-2012年6期
[2]杨维宇 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浅析[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年7期
[3]刘文远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J] 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9期
高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5
关键词 苗木;防寒;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47-02
我国北方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剧烈的气候变化很容易造成苗木的寒害和冻害;冬季危害苗木的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或移动性很小,正是防治的有利时机。现将冬季苗木防寒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为苗木顺利越冬提供参考。
1 苗木防寒方法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春季干旱风大,气候变化幅度较大,很容易造成苗木尤其是幼苗的寒害和冻害,甚至会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霜冻和生理干旱是苗木早春季节会发生的常见现象,为了减轻对苗木造成的损失,要及时采取防寒措施。
1.1 埋土法
在越冬前将苗木用土覆盖,能够将苗木和周围环境隔开,使苗木处在一个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顺利过冬。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在其覆土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覆土时间。要选择适宜的覆土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覆土过早,苗木容易腐烂;覆土过晚,起不到防寒作用,苗木容易受冻害。二是覆土厚度。一般覆土至不见苗木为止。三是撤土时间确定。要选择合适的撤土时间,一般撤土时间宜稍迟。撤土过早,苗木容易发生生理干旱;撤土过晚,由于气温回升,苗木会捂烂。一般情况下,撤土时间以土壤解冻后、苗木开始生长以前为宜。撤土后应及时灌溉苗木,补充水分。埋土法适用于大多数春季易遭受生理干旱的苗木,如云杉、油松等。
1.2 盖草
盖草法是指用玉米秆、麦秆、稻草或者其他草类覆盖苗木。盖草的时间一般为降雪后,盖草厚度一般应该超过苗梢3~4 cm。由于所覆盖的草类轻薄,容易被风吹走,可以用草绳压住覆草,也可以覆盖薄土。在翌年春天起苗前1周撤草。与覆土法相比,盖草法成本高,效果差。
1.3 设防寒风障
在冬春风大且干旱的北方地区,可以采用设立防寒风障的方法来防止苗木生理干旱。防寒风障一般是在土壤上冻前用玉米秆、高粱秆等捆扎而成;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架设彩条布或无纺布风障,其挡风效果更好,使用年限长,但一次性投资较大。防寒风障方向应与主风方向垂直,亦可向顺风一面稍微倾斜,宽度和厚度因地而异,每道风障之间随高度增加可适当加宽。撤除防寒风障时不应一次撤完,要分3~5 d撤除。采用该方法能够起到降低风速、减少苗木水分蒸腾、积雪保墒、防止春旱的作用,但是费料、费工,增加育苗成本。
1.4 熏烟法
熏烟是一种提高地表温度、防止苗木霜冻的方法。一般在霜冻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开始实施。熏烟的主要材料是湿度较大的玉米秆、麦秸、锯末、枝条等,一般按照45~60堆/hm2的密度设置,即能满足需要。火堆材料的重量一般为20~25 kg/堆。在熏烟过程中,要做到小火、大烟,保持有较浓的烟幕,直到日出以后为止。
1.5 灌溉防霜法
灌溉防霜法是在霜冻来临前用喷灌或地面漫灌来防止霜害的方法。因水的比热度大,冷却迟缓,在水结成冰时释放出的潜热可以提高地表温度。据试验,地面灌溉后,地温可以提高2 ℃以上。春季灌水不仅可以预防霜害,同时还能防止春旱。
2 冬季病虫害防治
气温越高,各种危害花卉和苗木的害虫活性越大。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病虫都进入越冬休眠状态,为防治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顺利,翌年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状况就较轻。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减轻病虫害发病几率,而且能够减少防治过程中化学药剂的施用量,减少杀虫剂及农药使用量,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农产品安全性。现将实际生产过程中冬季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2.1 清理苗圃
苗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为大多数花卉苗木病虫的病原菌或越冬虫卵提供了越冬场所。因此,减少苗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将其清理后运出苗圃,可以破坏病虫源的越冬场所,减少来年病虫害发生。该方法适用于防治月季、玫瑰、、海棠及柳树等花木的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红蜘蛛、蛾类等病害。
2.2 剪除带病虫枝叶
在冬季对花木进行修剪,不但能够将病虫枝剪除,还能够调整花木形态,减少养分消耗,是苗木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生产中,结合冬季修剪,着重剪除带病虫的枝叶。如月季、玫瑰等花木上的虫卵,杨、柳及花灌木上的介壳虫等,剪下的病虫枝叶要及时清理,运出苗圃集中销毁。
2.3 冬耕深翻
冬耕深翻能够使埋在土层下的害虫暴露于地表,通过曝晒、天敌啄食等方式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如果翻耕后存活害虫较多,还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将其杀死。同时深耕还破坏了原有的害虫生存环境,能够降低害虫存活率。
2.4 涂白保护枝干
涂白不仅能有效防止冬季花木的冻害,提高花木的抗病能力,而且还能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能起到既防冻又杀虫的双重作用。特别是对在树皮里越冬的螨类、介壳虫等作用更佳。要特别注意的是生石灰一定要充分消解,否则涂到花木枝干上易造成烧伤。涂白时间因地区不同而异,一般以秋末冬初为宜。
2.5 药物防治
由于冬季各种病虫多处于休眠状态,对那些在发生季节不易防治的病虫可以采用药物防治。如用废机油、柴油乳剂50~100倍液可喷雾防治介壳虫,晚冬喷施1%波尔多液2~3次能对梨锈病、月季黑斑病等多种病害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3 参考文献
[1] 孙佳军.浅谈苗木防寒与病虫害防治[J].山西林业,2007(4):24-25.
[2] 施晓娟.花卉苗木冬季病虫害防治[J].农村实用技术,2010(2):048.
[3] 冬季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N].云南科技报,2005-09-26(7).
[4] 董文辉.花卉苗木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林业科技,2013(2):68-70.
[5] 张永忠,杨广富,贺洪坤,等.东北地区苗木防寒越冬方法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1):59,61.
高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6
关键词:有机高粱;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有机高粱的生产应用
随着绿色理念的不断普及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有机高粱已经成为未来高粱种植的发展趋势。目前有机高粱的主要用途是作饲料、能源和制糖。就现阶段状况而言,我国的有机高粱在科研、生产与应用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一些地区还建立了以高粱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加工厂。例如在制糖方面,湖北省建立了中州皖农场糖厂、广东省建立了甘蔗糖业研究所糖厂等;在制酒行业方面,有山东省的莘县糖酒厂、内蒙古的托王集团酒厂等。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单位与地区,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规模。如内蒙古托王集团在原来酒厂的基础上建造了纸浆厂、板材厂和制糖厂等。河南省冬夏集团为了申报国家星火项目,开发种植了0.33万hm2高粱,并且建造了一个大的奶牛场,年产实用酒精万吨以上。湖北省长江三峡宜昌生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种植了0.67万hm2高粱,年生产酒精1000万L以上,并用高粱的秸秆作为材料来生产食用菌。
二、选用良种
酱香型酒用有机高粱应选用“红缨子”“青稞洋”等通过提纯复壮的高粱品种。品种属中熟中粒酒用品种,具有种皮厚、玻璃质高、支链淀粉多、单宁含量适中、酿酒不易糊化的特点。春播生育期130—140天,夏播生育期120—130天,下面就以“红缨子”为例,对它的品种特点进行以下介绍:
“红缨子”高粱是贵州省仁怀市丰源有机高粱育种中心采用本地传统高粱品种“小红缨子”与特矮秆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品种。该品种属糯性中秆中熟常规种,春播生育期130d左右,夏播120d左右。株高2.4m左右,地上部伸长节8~9节,叶宽7.2cm左右,总叶数13片,叶色浓绿。散穗型,穗长32~38cm,穗粒数2800粒左右,颖壳红色,籽粒红褐色,较易脱粒。该品种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是符合酿酒工艺要求的优质原料。该品种抗病抗旱能力较强,一般产量6000kg/hm2左右,最高产量可达8250kg/hm2。
三、育苗移栽技术要点
①苗床选择:选择水源方便、土地平整、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无化学污染的沙壤土。
②苗床面积:根据大田面积计算所需苗床面积,每亩大田所需苗床长5丈左右、宽4.2尺。
③苗床的整理和培肥:一般在育苗前25—30天,将苗床翻犁、整细,除去杂草和石块,每平方米苗床地用优质农家肥3—5公斤,让其自然腐熟,培肥土壤。
④播期:春播高粱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育苗,夏播高粱在5月上、中旬育苗。亩大田用种量0.5公斤。
⑤种子处理:播种前要将种子进行筛选、风选,除去杂质及饱满种子并凉晒种子1—2天,提高发芽率。
⑥育苗方式:
营养球(块)育苗:制作营养球时,用适量清粪水或沼液将沤制好的营养土拌湿(标准: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用手轻捏成直径1.5寸的营养球整齐排放在苗床内;在制作营养块时,先在苗床底铺一层废纸或细沙等隔离物,然后将沤制好的营养土加足水分后,在苗床上平铺5—6厘米厚营养土,刮平压实,用木板和刀划切成1.5寸见方营养块,每个营养块(球)播种2—3粒。
撒播育苗:将培肥的苗床地切细,开沟作厢,厢宽4尺,沟宽1尺,将种子分厢计量均匀撒于厢面上,浇上适量的清粪水或沼液,盖上1厘米厚的细土。
苗床管理:春播高粱在苗床上需加盖塑料薄膜,防止倒春寒。高粱出苗后要注意匀苗,移栽前根据气候适时揭膜“炼”苗、浇水及中耕除草。
⑦精细耕整
要求:①时间适当。在适宜的墒情下,一般在栽植前5—7d耕整,选择旱整工艺时,犁耕耕深为12—15cm、旋耕耕深为10—15cm,且深浅一致,无漏耕、重耕现象;同时也要注意土壤不能耙得过烂。②整地要平。要求做到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异不大于3cm,表土硬软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③秸秆还田数量应该适量。一般还田秸秆量不超过3000kg/hm2。
四、大田移栽
1、移栽时间:苗龄30天左右,当苗长至4叶一芯至5叶一芯时即可起苗移栽,营养块育苗宜在4—5叶时移栽,撒播育苗宜在5—6叶时移栽。起苗时防止伤根,除去病苗、弱苗、杂苗、大苗、优势苗,用中等苗带土移栽。
2、移栽密度:净作亩栽7800—8000窝;分带套作亩栽3000—4000窝。
3、移栽规格分净作和套作
净作:高粱株行距0.5:1.5尺,打窝移栽,每窝2株。土壤肥力差的适当密植。
分带轮作:1.7米—1.8米开厢(绿肥—高粱)移栽,上年秋种时将土地按1.7米—1.8米开厢,用0.8米—1.0米带种绿肥,绿肥翻压后移栽2行高粱,行距0.6米—0.7米,窝距20.0—26.7厘米,每窝栽2株。
4、化学除草
秧苗活棵后,及时化学除草。用50%苯噻草胺可湿性粉剂450-600g/hm2或14%乙苄可湿性粉剂750g/hm2,按照说明书拌细土撒施。
5、水分管理
除草工作结束后,灌上1—2cm的浅水,然后等水自然落干后再灌浅水,保证田面薄水或没有水层,但要一直保持湿润状态。当茎蘖苗达到预计穗数的80%时,即达到225万/hm2。左右时,就要开始排水搁田。搁田方法:“轻而多次”,首先及时开沟排水,然后晒到田边起细裂缝,人站在田面上,虽有明显的脚印,但不下陷时,再灌上1cm左右的浅水,落干后再晒,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分蘖数不再上升。
五、施肥时期
1、苗床期施肥:高粱苗床地播种前,用充分腐熟的适量有机肥堆腐发酵土壤制成营养泥,待高粱播种出苗后至移栽前用适量腐熟的优质沼液或清粪水淋苗,保持苗床地湿润不露白,高粱苗健壮生长。
2、大田期施肥
A.基肥:基肥是固态有机肥(牛圈肥,堆腐肥,沼渣,绿肥,秸秆,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可选用琨恩牌有机肥),在移栽前结合整地施入田土高粱移栽窝中,秸秆还田和绿肥翻压入土须在高粱移栽前7—10天进行。秸秆还田可采取直接还田、翻压还田、过腹还田、覆盖还田。绿肥在盛花期翻压,翻埋深度16厘米左右,盖土要严。基肥是液态肥料(人畜粪尿、清粪水、沼液),在移栽时施入根际附近土壤并覆土作定根肥水。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1200—1500公斤或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50—80公斤。
B.追肥:苗肥,高粱移栽成活后,结合查苗补缺、中耕培土进行。时间在移栽后15天内,主要施用清粪水,沼液。苗肥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清粪水和沼液)以上。
C.穗肥:在高粱拔节孕穗期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施用。可施清粪水,沼液,或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亩施用优质农家肥750公斤以上或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10—20公斤。
D.粒肥:在高粱抽穗扬花至灌浆时期进行。可施清粪水,沼液,或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亩施用优质农家肥500公斤以上或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5—10公斤。
六、病虫害防治
高粱主要病害有高粱黑穗病、炭疽病、纹枯病、紫斑病,锈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粘虫、红蜘蛛、玉米螟等。高粱炭疽病在病害发生初期用0.5%卫保水剂500—6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水剂300—4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在拔节前后百株蚜量10—20头、孕穗抽穗期百株蚜量200—250头时,用10%烟碱水剂1000倍液或1.5%天然除虫菊素水乳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粘虫掌握幼虫三龄前,用0.3%印楝素乳油-绿晶600—800倍液或0.6%清源保水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七、适时收获与贮藏
酒用高粱在蜡熟末期收获最为适宜,因为此时期营养物质停止积累,千粒重最高,淀粉含量也多,其特征是穗基部茎杆变黄,植株下部的4—6叶枯死,穗上下两端小穗外颖呈棕色,此时收获的高粱籽粒经晾晒后呈棕黄色,经济性状较好。高粱籽粒的干燥是保证贮藏期间品质不变的关键,收获脱粒后,晒到含水量在13%以下方可入库。收贮时要专收专贮,贴上标签。
八、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