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范文1

【关键词】自学考试;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人力资源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至关重要的战略。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资金、物资和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尤其需要富足的人力资源来支撑。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在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大量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基本专业知识的新型农民,需要一批能正确理解中央农村工作精神、熟悉政府农村工作政策、了解村情、懂农经管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需要精通农业科技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高素质的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但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现状堪忧,在质和量上都亟需通过各种教育途径进行提升,自学考试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无疑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一是文化基础差,全国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3%, 初中占49%, 小学及小学以下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二是科技素质差,大多数人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技术水平很低,平均每1000 名农业劳动力中才有农业技术人员6.14人;接受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农村总劳动力的9%左右。三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四是劳动生产率低,习惯于传统的耕种和作业方式,新技术普及率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民工潮开始涌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87%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出全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这对于本来整体素质就不高的农村劳动力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全面顺利实施。

二、自学考试能有效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

(一)自学考试在农村发展符合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

农村人口分散,农民学习条件差,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决定了农村从业者接受高层次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极少。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农业经济逐步走向产业化,高科技在农业中全面拓展,农民迫切需要掌握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才能适应高科技在农村种植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由于农村存在着社会发展条件、文化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的极大差异,农民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存在极大差异性,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部分农村居民不以系统学习获取学历文凭为主要目标,而以取得专门技能实用知识和职业资格为主,期望较快取得回报。因此,采用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形式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难度较大,对于无力进入全日制高等院校,又想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素质的广大农村从业者来说,自学考试是接受高等教育最便捷的一条途径。

(二)自学考试在农村发展符合其自身特点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面向大众、高度社会化的开放式教育, 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为特点, 在为农村培养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自学考试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考生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身体条件和学习年限的限制,广大农民可灵活掌握和安排学习时间,农闲时多学,农忙时少学。自学考试投入少,见效快,一名自考毕业生只需投资两三千元人民币,还占不到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十分之一。自学考试学习课程少而精,学习知识适用性强,助学辅导针对性强。因此,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以成为提升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村从业者创造接受高层次教育机会、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政府政策支持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

为了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对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鼓励农村青年自学成才和自学考试为农村考生接受辅导和参加考试积极提供服务。”国家考委也从“九五”开始把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政府推动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但使自学考试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而且促进农村、农业、农民和谐发展,也为今天新农村建设战略打下了基础。

三、自学考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障碍

(一)观念认识上的障碍

农村考生对自学考试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考生没有认识到它的优越性;由于上学费用提高、就业压力大等原因,部分农村考生认为读正规大学都不安排工作,自学考试学历更是没用。社会对自学考试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和领导对自学考试认识仍然不到位,致使自学考试毕业生在就业、任职等方面得不到公正对待,严重影响农村考生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主导思想有偏差,城乡自考教育要求“一刀切”,使得农村考生在获得书本知识的同时依然缺乏所需的知识技能,特别是与农村地区传统和资源优势相衔接配套的职业技能。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障碍

目前面向农村的自考定位不准确,难以满足农村人口对适农性知识技能的需求。自考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一般是按普通高等院校设置的,是面向城市的职业需要,过多的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相对削弱了应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难以照顾到所学知识的适用性,考生毕业后难以较快地解决实际问题。农业专业设置仍然显得不够,供考生选择的专业内容少。农村自考特色不明显,与农业需求脱节,没有真正以农村发展为目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考生在农业上发挥积极作用,也给自考在农村的进一步拓展带来了困难。

转贴于

(三)农村客观条件限制

绝大多数的农村考生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文化生活、教育水平比较差;工作环境处在生产领域的最前端,耕作在农田或乡镇企业副业中,绝大多数的时间在从事具体的体力劳动;他们没有学历压力,没有职称需求,能够参加到自学行列中来的人还非常少。农村考生在文化素质上与城市考生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考生都是小学、初中毕业,整体文化学历水平较低, 缺乏一定文化基础和自学能力,让他们来参加现阶段自考有着相当多困难。农村财政赤字严重,农业收入较低,农民以及乡镇干部支付培训和继续教育费用的能力脆弱。

(四)自学考试管理和助学上的障碍

目前自学考试在管理上重城市轻农村。据教育部自考指导办公室“自考群体特征与需求情况调查报告”显示,长期以来农村自学考试培养模式定位在城市,真正适合农村自学考试的专业及培养模式还没有形成。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方面,条件还不够,在农村没有社会力量办学,没有自考学习的行业优势;助学手段落后,辅导教师的水平较低;农村几乎没有任何助学服务活动和机制保证,广大农村的考生,尤其是边远山区的考生,求教无门,全靠自学来完成学业。

四、加快自学考试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转变观念

自学考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首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针对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改革长期以来沿袭普通高等教育重基础理论的教育模式,建立一套适应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开放式、灵活有序的新型自考模式。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组合、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和农村奔小康、创业致富的实际出发, 精心选择一批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专业,为农村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人才,使自学考试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农民。

(二)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考试部门要加强研究,优化专业结构,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开考一些与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贸易、蓄牧、养殖、林果等,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培养一些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各地应根据地域、经济文化结构、乡土民情等差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模式,突破学科型大纲教材体系,构建职业型专业课程体系,在保证基础课程内容够用前提下,着重加强实用技术方面的专业课程,设计适合农村考生自学的教材。

(三)建立管理服务体系

加强社会助学和自学辅导工作,在农村建立自学考试服务网络体系,在乡镇一级逐步建立自考的工作站、服务站,开展自学考试宣传、咨询工作,为考生代办报名手续、订购和发送自学教辅资料,组织考生参加助学辅导活动和实践环节考核以及到高校或主考院校学习参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下延考点,加强基层办考力量,设立专人管理自学考试考务工作,加强考点管理, 严肃考风考纪。提高农村自考工作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考核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自学考试工作机构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四)政府加大扶持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自觉加大资金投入,全方位完善农村自学考试工作机构的建设,并从拨款体制上予以保障,加强乡镇自考工作站的软、硬件设施建。各级政府部门应针对鼓励自学成才、解决工学矛盾、自学费用分担、毕业后待遇等焦点问题制定合乎当地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取得文凭的优秀毕业生吸收为乡镇脱产或半脱产干部,在种植养殖上有一技之长的聘为技术员,乡村领导班子建设重点从自考毕业生中选拔。

(五)开发多种农村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自学考试在农村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远程教育和多媒体课件模式、高校助学模式、企业培养模式、社会实践基地培养模式、非学历证书考试培养模式等,广泛满足农村各类青年求学求知的强烈愿望,全面提高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兆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2004,(7).

[2]霍云光.发展农村自考工作的若干思考[J].山西教育,2001,(23).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范文2

户县属*市近郊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山区平原各半,辖11镇5乡2个旅游区管委会,518个行政村,总人口58.31万,其中农业人口47.7万。户县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关中“一线两带”和“西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外闻名的“中国民间绘画画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教育、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县等10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近年来,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以来,户县紧紧围绕建设富有现代新区和山水人文魅力的中国第一画乡目标,坚持走“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名县、商贸富县”之路,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农村的倾斜、支持力度,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年,我县先后被列为中国社科院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全国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试点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农机化示范县、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试点县、以电代燃项目试点县、小额信贷组织试点县、农村电网改造重点县、奶牛养殖课题研究示范基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试点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县以及全市整合支农资金试点县。这些都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还较为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贫困人口还比较多、农民增收比较缓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扭转城乡不平衡的现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从农村基础设施来看,全县还有294个村村内街道和345条出村路未硬化,8190亩土地无法灌溉,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从我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来看,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粮和外出打工,增收步伐缓慢,只能维持基本生活。2005年,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9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18元,前者是后者的2.62倍;2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685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325元,前者是后者的2.61倍,二者差距仍然没有明显缩小。

从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分配来看,县城教育资源明显优于农村,一方面表现在基础设施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师资力量上。这些都间接影响到农民技能素质的提高,即使外出打工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从城市和农村卫生资源分配来看,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县城集中,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只能看一些简单的病,农民得了稍微重一点的病,要到县城医院就医,或长途跋涉到市上医院就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是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在农村,有些群众得了大病看不起只能听天由命,有些家庭因一人得病而全家受穷,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不和谐的现象,让人看了很心酸,也更让我们看到,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刻不容缓。

由此可见,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除了资金上的硬性差距外,更重要的是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方面的差距。目前,我县农业实用人才需求缺口最大,农技、教育、卫生等农村专业人才也面临着巨大缺口,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切实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支持,去年12月,市政府出台了《*市*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这次“三支一扶”工作,就是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解决长期以来我市农村,特别是涉农区县农村生产发展缓慢、基础教育薄弱、农民就医困难和推动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的现实选择,是在现实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援农村、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转变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这次远派到我县的102名同志,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他们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为我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好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全县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各村、学校、卫生院,以及参加“三支一扶”的全体同志,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主动地抓好这项工作,使之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扎实做好“三支一扶”工作

这次“三支一扶”工作,市振兴办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我县对相关工作也进行了具体安排。这里,我再简单强调四点: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三支一扶”工作的运行机制省实施办已经做了明确安排,具体是,省级负责制定政策和宏观调控,市级负责指导协调,区县负责组织推进,乡镇负责实施落实。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确定一名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把“三支一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资金、人员、时间和其他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做到上下认识到位、贯彻执行到位。县振兴办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三支一扶”的阶段性工作,积极探索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聚集的长效机制,让各类人才感受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大有前途、大有希望。县农业局、教育局、卫生局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各司其职、搞好协调,各乡镇要积极配合、抓好落实,共同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全力做好服务。今天,相关派出单位和负责接收的各村、学校、卫生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都在场,大家都要把“三支一扶”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为“三支一扶”人员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今天把人员接回去后,要及时安排好食宿、介绍有关情况、安排好工作,使同志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工作。要关心派出同志,特别是从县外来的同志,要安排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积极协调落实,确保派驻期间的各项待遇及时足额到位,解除同志们的后顾之忧。县农业、教育、卫生、新农村建设办和各接收单位要大力支持派出人员在农村开展工作,定期了解“三支一扶”工作开展情况,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并经常深入农村、学校、医院调查指导,督促帮助,确保工作取得效果。

三要强化督促检查。今年,县考评办要把“三支一扶”工作纳入县乡机关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之中,加强对目标任务的考核,确保这次活动不流于形式。县振兴计划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县振兴办、各有关部门和接收单位要加强“三支一扶”人员的管理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直接管理责任,多与抽派下去的同志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工作表现及成效。对表现优异、业绩显著的,要进行表彰;对不履行组织选派决定、不到基层工作、未经批准中途返回原单位、私自回家或外出的选派人员,当年考核定为不称职,并进行批评教育。

四要营造良好氛围。县电视台和新闻中心要唱响“到农村去、到基层去”的主旋律,大力宣传“三支一扶”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及时挖掘、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和树立一批真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典型,在全县上下努力营造“三支一扶”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对参加“三支一扶”工作同志们的几点希望

“三支一扶”是一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惠民政策。今天会议之后,全体“三支一扶”人员将奔赴我县农村基层工作第一线,每一位同志肩上既有党和政府的重托,也有农村群众的期盼,任务重大,使命光荣。这里,我对大家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尽快进入角色。参加“三支一扶”工作,大家工作的环境、工作的对象、工作的要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每一位同志都应该加强学习和调研,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开展工作。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文件精神和农村工作基本知识的学习,善于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及时掌握实情,吃透现状,尽快熟悉情况。要把自身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了解农村基层组织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使自己成为熟悉农村工作的“知情人”,与农民群众肝胆相照的“贴心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热心人”。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范文3

       在刚结束不久的对于遵义县远程教育工作的验收中,中央验收小组一致通过了对抽样站点的验收,并对遵义县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给予了肯定,这让我们志愿者很受鼓舞。在刚到遵义县的时候,远程教育就已经开展了近一年,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远程教育的基本框架、组织领导结构、工作流程等正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从下乡了解远程教育的情况,技术人员已经具备了微机操作基本知识,同时一些站点的操作人员能自主下载文件,并进行有序地管理,内容丰富多样。从党员政治理论、农业适用技术到生活常识和疾病防治,均与本地生活、生产实际需求相结合,并成功地组织了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在实际操作当中,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四在农家”活动相结合,扩大了远程教育的实用效果。

      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所处的客观环境和要求

       远程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内容丰富和信息及时,它摆脱了原有固定学习团体、时间和地点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同一时间对不同空间的个人、团体进行个性化教学。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为新形势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党员教育,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新途径。农村的远程教育在具体实施中按学习主体分为两大块: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 1、党员干部培训 党员干部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是国家政策的解读人和宣传人。因此对国家干部的要求是综合性的、高要求的。干部除要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行政知识外,还要具备行政能力、领导能力、干部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等个人素质。农村工作任务繁重,村干部有许多的工作要抓,以致于自身建设都没有足够的意识和实践。现在每星期的干部培训已经纳入了日常规范,成为了基层党员的一项基本要求。 2、农民群众培训 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要让他们运用现代科技去接触外边的世界,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现阶段的工作还是依靠党员干部和站点管理人员来具体操作和实施。因此,为农民提供所需信息的内容尽量要做到简单易懂,清晰明了,易于掌握。致富才是农民的切实需要,让农民改变落后的思想是关键,但是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靠的是发财致富,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用俗话说就是“找钱”。所以农民最关心的是农业技术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 三、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与要达到的目标相比较,现阶段我们的远程教育还可以更深入,学习效果应该还可以更好。有些站点仍存在一些问题,学习计划还缺乏长远的规划,工作缺乏细致性,显得笼统,落实起来有些困难。同时我们下乡了解情况和宣传的力度还没有跟上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硬件开发和软件建设的进展。作为长效机制的载体,一方面是要有牢固的远程教育理念和群众基础、组织管理机制、流畅的信息反馈,就像计划生育政策一样,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要有常备不懈的人力资源保证。站点管理人员远程教育素养、信息技能和应用能力以及相关的农业知识、市场信息意识等,还有农业技术人员,要求具备相当的农业知识水平,能够开展关于农民知识讲座和培训农民农业技能。

        1.做好宣传,持续加强宣传力度 首先让干部接受远程教育观念,让农民群众深入了解什么是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究竟会给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带来怎样的便利。只有认识到了,想学了,才能收到学习的效果。因此对村民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懂得远程教育的意义很有必要。同时在宣传的同时,大量收集农民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地域性的信息资源库。

        2.开展远程教育作为一个长远的民心工程,要长期坚持下去,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运行程序。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是站点建设是快速而且完善的,只是操作人员技能上还没能很好地跟进。

        3.我们志愿者对农村的总体情况还把握不够,下乡了解的次数也 不多,下乡走得多,就能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就能做到工作有干劲,有目标。“党员干部素质”和“农民群众利益”是互相牵制和互相促进,我们从中可以起桥梁的作用,利用好远程教育这样一个好的学习交流机制,争取更多的自下而上的反馈信息,再将远程教育逐渐内化成终身学习的内容之一,通过改变思想来改变农民的生存状态,然后在探索的过程中再逐步丰富远程教育的内容,扩展停它的功能 。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范文4

一、发展现状

从运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农村能人,大户牵头型。这类组织主要是由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民为了使自己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而由少数的大户或能人组织成立的,这类协会由于与农户联系紧密,在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上组成比较紧密的链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为会员组织产品销售,指导标准化生产,提供并引进更新品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组织技术培训,负责产品的贮存等。协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只向会员收取少部分费用作为必要的办公经费。

2.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类组织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协会为纽带,组织引导农民发展原料基地生产,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专业性生产经营体系。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集团绥滨农场分公司。

3.村干部带领型。这类组织是由村级领导把分散的种植户汇集在一起,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收益分配方式,最大程度地抗拒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绥滨县兴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主任何守祥带领下,把分散的村民集中在合作社下,统一经营管理。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几年开始的,有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户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专业合作组织不过是为生产经营而组织在一起的简单联合形式,加上非常成功的典型事例较少,干部和群众由于缺少直观的认识,对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对此项工作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还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指导不到位,没有具体的工作要求,没有示范引导,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然处在一种盲目和自发状态。

(二)扶持力度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发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贷、技术、税收、人才、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现在鹤岗市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形成完整规划,对各阶段的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没有出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培训力度不够,人员素质不高。当前部分专业协会中的领头人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型人才不多,加之有些地方培训跟不上,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经营管理,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宜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摆上位置。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宜传先进典型,加强对农民和农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及合作意识的培养,普及合作社的基本知识,深化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

(二)树立典型,带动农户。充分认识典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扶持和树立几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一方面用“龙头”、合作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扩大规模,扩大影响,另一方面,用事实向广大农民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带动农民组织和参与农民合作组织。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有效需求 充分供给 长效机制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早在1999年,海南省就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安排是不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 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虽然这些职务的安排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但只要能够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权且不去纠缠合法性的问题。我们仅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交易的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1.1 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事业平台

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因素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因素是事业平台。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农村,乃至三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尤其是西部或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吸纳大学生这一人才群体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在以行政主导为特色的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的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以政府需求的方式,搭建一个村官的事业平台,首先在农村村级领导层中引进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人才,作为农村吸纳人才的突破口,无论从成本与效用的比较,还是从可行性考虑都不失为一种立足现实的择优设计。

目前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1.2 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交易的报酬机制

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交易的大学生就岗村官,公平、合理的报酬待遇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来看,由大学生村官的使用村来承担其薪酬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一般的村集体收入缺乏,根本无力支付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即使是现任职的村干部的津贴,往往也是由上级财政拨付的。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村官的报酬都是由省级政府拨款的。陕西省每年每一大学生村官2.1万元的津贴。除了现金报酬以外,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还附加有若干非经济报酬的条件,诸如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等,重庆市规定到农村岗位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直接转正为公务员。

纵观这些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和待遇附加,不难看出具有很强的暂时性和应急性的特征。在陕西,每年2.1万元,对于目前就业状况不佳的大学生来说,考虑先解决目前短期的就业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一刀切政策,能否长期执行以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和奉献才能,都是存在疑问的;对于大学生村官所附加的考研、考公务加分或优先的条件,更是与设计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因为如果大学生村官立志于考研、考公务员,他(她)们根本就不会去就应招村官,因为农村根本就不具备考试的学习或复读环境,加那么一点点分数,根本抵不了留在城市或学校复读取得的进步的幅度。再说,到农村去,每天都复习考试课程了,那还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村官的工作;对于工作几年后能够直接转正为公务员,这倒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这种政策能够长期实施,无疑,大学生村官队伍肯定会壮大和发展。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报酬机制必须要有一种长效机制,否则,现行大学生村安排,也就是毫无意义地解决了一些大学生的临时就业,与真正意义上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

1.3 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除事业和待遇外,吸引和留用人才的重要因素是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其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事业发展前景、职位提升的阶梯、收入增加的预期,以及家庭、婚姻和生活环境。对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熏陶,越来越讲求现实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必然在其抉择村官的考虑之中。然而,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从长远考虑,必需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前景设计出适合其预期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1.4 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的长效对策设计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安排,不应该是一项临时的、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权宜之举,而是借此机遇,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乃至于“三农”发展趋势和变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农村基层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长远的工程和长效的制度设计。

1.4.1 岗位设置法定化

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只限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且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或地方法律确认,这些大学生村官,很容易就被只作为临时性的跑腿打杂工来使用。国家或地方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将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以及岗位职责进行规范,这些岗位不仅仅限于助理,也可以在大学生不是当地村民的情况下,以村官的身份经由村民选举和认可成为合法的村主任或村支书。

1.4.2 报酬待遇常态化

借鉴于行政岗位的报酬待遇,对于大学生村官可以按助理、副职、正职等相应地与科员、副主任科员、副科长等级别予以对应。使得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待遇常态化。其它有关大学生村官的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附加措施完全可以不要。

1.4.3 组织管理和生活保障双重化

在组织管理上,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县级机关,他们以县派干部的身份,在县城和所工作的乡村拥有和安排生活保障条件。

1.4.4 职业生涯通道法制化、正常化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县乡公务员管理渠道,规定在村官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可以经考核和选拔,成为公务员。同时可以将已经被村民选举为村副职以上的正式村官,按相应级别的公务员对待。

2 大学生村官的供给机制分析

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2.1 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知识、技能

(1)具有一定的农村发展变迁与农业经济的知识和信息;

(2)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

(3)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具有农村行政管理,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党和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政策和法规;

(6)具备基本的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能力。

2.2 大学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或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置

我国现行的大学专业设置并没有专门针对村官的管理专业。从能够真正的培养适合农村工作需要,又能够留在农村工作的现实考虑,让重点大学或外地大学培养当地所需要的村官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在高职学院,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或农业院校设置农村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村级行政管理培养村官人才。

现在大学并没有针对性村官专业,或不设置村官专业的情况下,对于已经选拔确定的大学生村官,必须指定相关的大学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的内容。并且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性的考察和训练的科目和内容。

2.3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由于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且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必须以适应当地农村的村级行政管理需要为导向,培养能留得住、用得上的村级干部。在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内容:

2.3.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适应农村基层行政管理需要的管理人才。

2.3.2 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与课程设计

专业的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设计不要求统一,而是根据地方的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村级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当地农村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具有特色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具有侧重经济管理、社会事业管理、农村文化的组织管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管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与管理等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

2.3.3 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应该加大对学生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力度。采取建立实践基地、校村结合的方式,从入学开始,在各个学期都应设置和安排认识实践、调研实践、问题分析实践和具体的专项管理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农村现实的管理能力。

2.3.4 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品格的教育培养

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是为农村村级组织培养管理人才的,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具有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和奉献农村的思想和品格。加强学生对农村,以及农村发展的新认识,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 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作制度安排,只有将其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才可能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这种长效安排中,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考核必须体现为建设和发展新农村事业,以及为了加快我国农村的转型与变迁选拔农村行政管理人才的初衷。

3.1 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在选拔大学生的过程中,首先明确其目的是为农村村级管理选拔行政干部,必须使应聘的大学生清楚,村官岗位设置不是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应急举措,同时就岗村官不应成为择业的过度跳板和再选择的镀金过程,它是奉献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职业选择。其次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必须体现出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村级行政管理的人才需求特点。

3.1.1 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的政府主导

虽然大学生村官是村级需求,但是就现行的农村,特别是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并不具备对外来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还必须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政府承担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全部成本。

3.1.2 大学生村官岗位需求的地方特色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不同的农村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因此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不能够进行一刀切式的计划安排。对于不同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的职责说明。这样就能够保证选拔到适合于当地村级管理需要的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村级管理人才,也能够确保大学生村官就岗后具有其发挥优势的有效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与前景。同时,也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1.3 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大学生村官最终是与村民打交道,对农村的了解、与村民的融合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前提。为了预防所选拔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农村、村民不接受情况、难以同村民融为一体的尴尬境地,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过程中,安排由村民参与的大学生村官面试环节,以使村民了解当代的大学生知识、技能和信仰品格,大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生活状况,双方进行深入、有效的勾通,确保在随后村官工作中的融合基础。

3.2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业绩管理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村级行政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尝试,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一个不断地干中学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应形成融管理、培育与考核为一体的评价体系。

3.2.1 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村官业绩评价体系

大学生业绩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责任、岗位要求、发展通道,评价方式,以及奖励措施等完整的激励内容。使大学生村官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前景。同时,业绩评价体系要既能够保证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发展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也要能够确保村官的工作促进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转型与进步。

3.2.2 业绩考核与培养提高相结合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过程,不应仅仅进行与升迁、奖励等激励相挂钩的单向结果考核过程。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探索性,各级政府组织应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干部知识技能化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他们更多的进行帮助,培养和促进其农村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业绩评价方式是一个目标沟通、形成共识、支持帮助、结果反馈、不断提高的循环进步过程。

3.2.3 大学生村官考评过程中的村民意见表达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考评,必须更多地考虑村民的意见表达。大学生村官的去留、升迁、奖励等,都应以村民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这样,既能够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和作为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又能够促使大学生真正努力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不应是一种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只有从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村级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村级行政管理人才的有效需求和充分供给为基础,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的安排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赵锦山,《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2] 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中).

[3] 李包庚等,《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2007年第6期.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范文6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农学 师资队伍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62-03

The Strategies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Path of "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 in Our Agronomy

Liu Xiaolin1 Chen Jipeng1 Tu Yulian2 Liu Ling1 Yu Chaoying1 Zhou Guohua1

(1.Yichun University; 2.Yichun People's Hospital, Yichun Jiangxi,336000,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ing of "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 Related to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nd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he articl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our agronomy in fostering the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 Meanwhile, it proposes its main strategies of the "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

Key Words: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Agronomy;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Strategy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有机结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其独特的地方属性而导致其在教育竞争中面临诸多生存和发展困难。因此,重视人才质量的培养,实行人才兴校、质量立校已成为学校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能够主动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其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和客观要求是培养和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2]。该文结合该校农学专业的实际,提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 “双师型”教师的涵义

长期以来,“双师型”教师是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高职专业课教师的需求,而对高职专业课教师提出的一种素质规范,也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关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学术界曾提出了“双证”说、“双能”说、“双素质”说、“叠加”说、“双职称”说、“双层次”说、“双资格”说、“特定”说、“双师型”说等不同称谓[3-5],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王义澄1990年在其发表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双师型”这一术语。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部门最早指出了“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而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后来,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进一步指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实质,就是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2013年,学者宋睿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概念[6]。他指出所谓带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中国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教育行政命令色彩浓厚的教师。并进一步提出,“双师型”教师是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高职专业课教师的需求,对高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这一素质规范。综合以上内容,我们认为,所谓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是指必须具备高校教师资格所要求的基本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学理念,懂得教育心理学,能够运用基本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且在专业上必须具备丰厚扎实的专业特长,尤其是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这里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二是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一定是拥有良好行业态度,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的教师[7]。他们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专业理论课教学,还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性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双师型”教师培养对农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介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之间,它综合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方面的特点,培养既有扎实的学术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职业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发挥地方和国家之间、不同层次院校之间“中间站”的作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农学专业是以“服务地方农业生产、提升农学专业水平”为办学宗旨,以“拓宽农科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农科学生创业素质”为目的,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农科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r学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种子科学与工程的技能和方法。(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具备作物学的基本技能,具有自主创业的基本能力。(7)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农学专业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必须培养出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因为“双师”型教师能够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对农学专业的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突出作用。

3 该校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3.1 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三专一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成立宜春学院。宜春学院现设有16个教学院、71个本科专业。经过十几年来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是宜春学院的一个主要分院。其设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艺、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生物科学8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专业是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的传统专业,是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2006年被列为宜春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农学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11人;有博士11人,硕士3人,大学本科7人。在21人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仅为30%。“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非常严重,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师来源比较单一,造成“双师”型教师先天性缺乏。如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主要是从农业院校毕业后直接就上了讲台, 没有经历生产实践锻炼, 对生产、经营和管理不熟悉, 缺乏工程技术素质。而来自生产一线且具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尤其缺乏。 二是学校和分院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认识不足,长期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计划,而且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三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双师”型教流失现象严重。四是受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如日常的教学任务繁重,学历要求和评聘职称面临的压力,科研任务重等造成教师提高“双师”能力的主动性缺乏。五是受其他外界因素如企业认识的影响等。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该校农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

3.2 搞好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

“双师”型教师培养无论是对学科发展还是对人才培养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专业来说,其“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认识,积极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及早做出规划,制定培养计划,出台培训政策和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落实培训措施,建立校内“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要鼓励教师不断参加各种培训,特别是生产实践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力度,以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通过建设各种工程如师德工程、“强师”工程、校企合作工程、人才引进或合作工程、“以老带新师徒结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等,打造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教学技艺精湛、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自我加压,端正认识,提高“双师”能力建设的主动性,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积极投身到生产一线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技术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学校要主动与农业部门或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对接。生产企业或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一切便利,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或到企业挂职锻炼, 锻炼其熟悉掌握生产环节和技能操作,并加强指导服务。教师也要帮助生产单位解决面临的实际难题。

参考文献

[1] 葛敏.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培养机制探索[J].高教论坛,2013(10):88-97.

[2] 吴耀兴,陈政辉.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123-125.

[3]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86-88.

[4] 沈嘉.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能力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微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6-27.

[5] 华大龙,华山.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36):9545-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