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范文1
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社保基金、有效运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稳定社会、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保基金急需保值增值来达到基金的稳定收益。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现状
(一)社会保障基金收付缺口大
据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承认,目前城市养老金缺口在2.5万亿元,在未来30年时间里将达到6万亿元,而世界银行估算我国养老金缺口在3万亿~4万亿元左右。如果假定在50年时间里分摊转轨成本,按3.7万亿缺口和平均利率为4%计算,每年分担的平均转轨成本将为1600亿元左右。”国内社会保障基金的收付缺口越来越大,1997年空账规模为140亿元,而到了2000年有27个地区出现收支赤字,当年拖欠的费用有385亿元,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达到2000多亿元。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营状况不佳
在管理方面,社会保障基金目前已经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专户和收支两条线可以增强对基金使用的监督,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但仍然存在社会保障资金不能足额及时缴入财政和周转时间长的缺陷。
(三)部分政府和地区截留和挪用社会保障基金
据中国国家审计署报告,中国价值2万亿元人民币的社保基金中,共有71亿元被挪用。自1998年以来,劳动保障部会同其他部委共进行过5次大检查,其中2000年发现170多亿元被截留挤占,而到2004年有16个省份有挤占挪用情况。早在06年上海前市委书记被查下台之前,全国十个省区都被查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存在问题,数额庞大的社会保障基金,如今已变成地方政府随意挪用的小金库。
(四)社会保障基金增值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往主要投资于银行和国债市场,“如2001年投向国债264.20亿元,占比32.82%;投向银行存款519.99亿元,占比64.59%。”由于国债的发行量有限,现阶段基金基本上只能存于银行。虽然多数年份银行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但同期的工资增长水平却一直大大高于个人账户的利息率。全国的工资增长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而个人账户的利息率却在连年下降,导致二者的差距不断扩大;而在高通胀的情况下,实际收益率甚至有可能是负的。因此,群众对“保命钱”的增值问题越来越关注。
二、影响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因素
(一)我国目前基金投资模式的单一
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性为主,投资模式单一,除保证正常开支外,其结余部分仅限于存入专业银行或购买国债。由于国债的发行量有限,现阶段基金基本上只能存于银行。而近年来,银行的利率不断调低,虽然多数年份银行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但同期的工资增长水平却一直大大高于个人账户的利息率。尤其是2000年以后,全国的工资增长速度与个人账户的利息率形成鲜明对比,导致二者的差距不断扩大。而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率大大高于银行利率和国债利率,使得社会保障基金非但没能保值增值,甚至事实上是在贬值,影响了基金的未来支付能力。
(二)社会保障基金存款过于分散,损失了利息收入,保值率低,使社会保障基金成为银行拉存款、个人搞关系的一项资金来源
一些基金该存两年的存一年,该存定期的存活期,无形中减少了利息收入。已纳入财政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基金,也只是管理的主体变了,同样也存在内部控制和基金增值问题。
(三)一些保险经办机构经费未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使社会保障基金成了弥补政府经费的主要来源
如某市自成立以来,工作经费一直未纳入财政预算,经费无法得到保障,就挤占社会保障基金来弥补。
(四)地方政府部门、保险机构或个人层层挤占或挪用社会保障基金
中国财政部调查发现,早在2006年以前,就已查出十个省区的社会保障基金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社会保障基金成为地方政府随意挪用的小金库,资产流失非常严重。
三、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基金涉及面广,存储时间长,如果不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几十年过去后,本来“重于泰山”的社会保障基金则会变得“轻于鸿毛”,关系千家万户的养老问题可能变成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以稳定社会为宗旨的社会保障基金甚至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障制度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找准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
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只能是风险小、见效快、回报率相对较高的项目,如购买政府公债,存入银行获利,购买有价证券等。
(二)社保基金要有银行或专业的托管机构进行管理,社保基金的投资人必须是专业的、谨慎的投资人
由政府委托优秀的专业机构在酱市场上投资运营社保基金已经是大势所趋,应降低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直接作用,增强其间接作用。
(三)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营
对社会保障基金应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要在银行开设账户,将基金收入、支出分别管理。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不得擅自运用资金,其经费也不得从基金中提取,而是列入财政预算,由财政比照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基金节余按有关规定购买国债券等,杜绝挤占挪用。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社保、劳动、审计、财政、人事等部门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经常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建立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营。
(四)走多元组合、优化投资,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范文2
[论文摘要]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其的物资保障基础。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存在如何对基金保值增值的问题,最后提出进行社保基金市场化运营的方式。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管理分析
(一)社会保障基金涵义以及来源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了实施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律、行政或市场运营等手段筹集积累的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能顺利进行的基础和物资保障。因此,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问题尤其是如何在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中实现保值、增值是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从具体项目来分主要包括:由城乡企业参保企业和职工缴费建立起来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和个人缴费建立起来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政府财政全部拨款建立起来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依靠企业和职工缴费建立起来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建立起来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等等。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按筹集的方式分可分为一下三类:一是国家强制执行的由投保人和其单位共同缴费筹资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住房保障等。第二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用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区服务的基金。第三是以个人投保,企业投保和互保险形式存在的商业保险基金。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现状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统筹制度,从实施到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渠道单一,流动性比较差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社保基金的增长速度快,在通货膨胀的风险下如何使社保基金有效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社保基金只能投资国债和存入银行,这种投资安全系数高,但从长远来看存在贬值和流动性较差的风险。社保基金贬值的问题来源于通货膨胀。而流动性较差的问题是因为对国债的投资。目前社保基金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法,基金的余额除预留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其余的按规定只能全部用于购买国家特种定向债券,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用于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资。从我国现在发行的债券种类来看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比较高,我国的社保基金基本投资在凭证式国债,但凭证式国债一般不能上市流通,流动性较差,所以社保基金在做这种投资后的流动性也比较差。
2.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保基金面临入不敷出的问题
随着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各国政府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退休福利的问题,特别是社保基金的管理问题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我国也即将面临一场人口的变化,目前我国还处于一个较年轻的社会,2004年我国60岁及上的老龄人占人口总数的11%,但到2040年,联合国估计该比例将上升到28%。我国也将面临老年化问题。随着老龄化问题以及因国企改革退休,下岗职工的增多,用于养老,医疗保障的费用以及下岗职工的失业保障基金大大增多,这使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急剧大幅增长,而社会保障基金却增长缓慢并存在贬值的风险,这使我国社会保障基金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
二、针对以上管理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社保基金筹集问题,我国大部分学者以及社会上从事社保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解决的方法,大致归纳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改社会保障费为社会保障税
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国际上社会保障系统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目前在已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140个国家中有8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采用社会保障税有强制性特点,通过强制征收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能向社会及时足额的供给社会保障基金;使我国经济体制能更好的同国际接轨,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
(二)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累积制过渡
现收现付制是根据“量出为入”“以支定收”的原则,依据当年社会保障的支出来筹措社保基金的。采用此种模式可以避免因物价上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但因为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国企改制大量员工下岗等问题的出现,将会对现收现付制这种筹资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对现收现付制这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进行改革,必须改为基金累积制。基金累积制是以“量入为出”为原则,是将将来发生的费用提前提取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即当期员工的保障费用由自己来承担。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达到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但是采取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漫长的积累过程中会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且我国现在是处于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当代人要付两代人养老保险的双重负担,因此在这种转变模式中关键要解决如何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的问题。
以上两种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方法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解决了社保基金制度改革中的部分问题。保障费改保障税是国家采取强制手段征收社保基金保障了资金的征收效率,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过渡强化了社会保障中公民的自我保障意识。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市场化运营
如何使社会保障基金不贬值达到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重要难题。如果继续采用现在的管理模式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家债券,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的调整,通货膨胀等因素很难保证社保基金的保值,甚至是贬值。因此为了社会保障更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社保基金进行市场化运营方式,在市场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一)社会保障基金市场化运营的内容
社会保障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是指由有关的经营机构将社会保障基金投入市场特别是金融资本市场中,使社会保障基金进入社会再生产领域,从而使社会保障基金在市场的经营中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在市场中运营,要将基金分类根据不同的基金来进行市场化经营。根据流动性可以将社保基金分为三类:第一准备金,第二准备金,第三准备金。其中第一准备金是用来支付三个月以内的社会保障的基金;第二准备金是三个月以上一年以内的用于支付的社会保障基金;第三准备金是那些用于支付较长时期后给付的社会保障待遇的部分基金。根据分类,第三准备金流动性不大可以进行中长期投资,这部分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也要考虑要安全问题,由于社保基金的特殊性需要投资者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目前允许社保基金投资的国家都采用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尽量分散投资的风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方式
社会保障基金的市场运营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社会保障基金的金融市场运营以及非金融市场运营。
1.社保基金的金融市场运营
a.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家债券
这是我国目前采取的最主要的保值增值方式。在我国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一般都是由商业银行或者国家委托商业银行来办理的。政府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银行的利率,而且风险比银行存款还要低,但是政府债券的偿还期限比较长,且流通性也有一定的限制。
b.购买公司债券和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筹集资本时,向股东发行的载明一定股份的书名证明。股票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两种。公司债券也是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是持有者拥有公司债权的一种凭证。债券和股票都是属于有价证券,是现在公司融资的一种手段。社保基金在选择投资于股票还是债券是要根据投资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安全的方式。
c.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采用这种方式来运营社会保障基金,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和金融机构定期存款相当,因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比银行存款利率高,这样可以使基金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在委托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业务时,双方签订的合同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委托贷款的总额,委托期限,贷款利率,偿还期限,资金用途,风险的承担等问题。其别要注意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以及到期后资金的收回问题。
2.社保基金的非金融市场运营
a.直接投资企业事业
社保基金可以直接用以投资企业,事业单位。采用这种方式投资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随时了解生产经营的动向,有较大的主动权。并且这种方式的投资可以获得比贷款和存入银行更高的利润。但是,这种投资方式也有一定的缺点,社会保障基金机构要承担全部的风险,安全性相比较前几种投资方式而言比较低,不利于风险的控制。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范文3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主体多元化;监管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8日
一、社会保障基金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2006年的“上海社会保障基金案”震惊全国,其涉案金额规模、涉案人员及涉案方式前所未有,引发了对社会保障监管主体设置、管理模式和效率的反思。“上海市社会保障基金案”是围绕着社会保障基金的违规、非法操作所爆发的重大腐败案件,涉及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幕后钱权黑色交易。社保基金案件的发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政府在公共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强度和效率,让广大参保人员充分享有社保基金管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面临的重要问题。政府作为社保基金监管的主体,盲目地进行投资运营,缺乏相应的绩效审计和监管,导致目前社保基金监管秩序混乱的局面。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政府监管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障基金政府监管缺乏动力。长期以来,在我国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中,扮演着重大的监管角色,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主体,甚至可以说,政府决定着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范围和管理模式,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进行自我监管。政府作为社保基金的监管主体,担负着确保基金安全的保值增值的责任,由于社保基金的公共性,使得政府部门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很难从中获益,因此缺乏监管落实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动力,导致社保基金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威胁。此外,政府管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直接导致社会保障基金的政府监管的精力不足、动力欠缺。
2、社会保障基金政府监管的寻租与腐败。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的行政监督与基金收缴管理、投资运营管理没有分离开来,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保障基金运行部门以及监督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透明度不高。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主体缺乏规范的执法依据和合理的监督资格认定。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监督呈现缺位状态,仍然存在过分依靠行政监督的单一性问题。行政权力主导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现象,行政权在利益的驱动激励下会发生异化,进而滋生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监督上的腐败行为。
3、社会保障基金政府监管缺乏专业性。目前,社会保障基金在投资运营中包含着许多专业技术和方法,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不可能行行是专家,因而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涉及到专业性很强的基金方面知识时,政府可能无从下手,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过多的行政管理阻碍了专业性监管,从而导致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中出现投资决策或投资方式等专业性的失误,对政府监管的效率和质量造成影响。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中存在许多缺陷,仅仅由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社会保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模式有两种,即谨慎人监管模式和定量限制监管模式。谨慎人监管模式强调基金管理者对雇员的诚信义务和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强调对资产进行多样化经营,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经济发展成熟、金融体制比较完善且监督管理科学的国家。定量限制模式则强调基金的管理机构达到最低审慎性监管的要求,对基金的结构、运作、绩效等进行严格的限量管理,独立性很强,一般适用于经济欠发达、金融体制不健全的国家。目前,我国的基金监管更多地依赖于定量限制模式,单纯地依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忽视了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对资产进行多样化经营。
1、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实行主体多元化显得十分必要。首先,社会保障基金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保障是当代社会的缓冲器,社会保障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运行,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为条件,即要以社会保障基金为物质基础;其次,社会保障基金案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反映了政府在基金监管存在弊端,需要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其中,增强社保基金监管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最后,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具有很多优点。实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监管的缺乏动力和专业性,防止寻租和腐败,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及保值增值,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运行。
2、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的可行性分析。实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既是十分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第一,谨慎人监管模式为社保基金监管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思路。我国的社保基金监管过度集中于政府的行政管理,谨慎人监管模式所强调的适度放权,集中多样化的投资经营的理论模式能够有效地遏制行政效率低下,透明度不高等缺陷,为加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法制的逐步健全与完善,公民民主意识也开始回归,社会组织获得一定的发展,所有这些都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创造了社会基础。
三、基于监管主体多元化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构建思路
实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是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健康运行的现实需要。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主体主要包括政党、立法机关、政府、司法机关、工会、企业团体、非政府组织及社会舆论、社会公众等。社保基金监管体系的构建,牵涉到政府和社会监管双方的努力,其中企业团体能否充分发挥对社保机制的监督作用,非政府组织是否可以填补政府管理中专业技术的空白,社会舆论及社会公众能否可以对社保基金的征缴、投资运营和支出等进行广泛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警告,引起关注。因此,面对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构建监管体系,需要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及政府参与其中,尤其需要社会监管主体的参与。
1、坚持以政府监管为主的指导性监督。政府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公共管理者,在广泛的公共管理领域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界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提出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实践中,政府之外的非政府组织等社会性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日显突出。总的来看,现代公共管理都在不断地追求政府、市场及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市场和社会还只是有益的补充。具体到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来说,政府监管还是占主导,社会监管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在加强自身对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社会监管体系的指导监督,有效沟通,正确引导,推动社会监管主体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2、充分发挥社会监管主体的自身优势。对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监督管理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保障基金经办机构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监管作为社保基金监管主体的参与者,与政府监管之间起着良性的互动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二者的作用,推动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朝良好的方向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自身优势和潜力,化优势为实力,化潜力为动力,切实促进与政府的协同治理,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保值增值,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例如目前我国的各统筹层次的保险基金实行政府集中管理,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有明确的规定,对基金的安全性要求很高,但是政府在实际管理中,由于缺乏与金融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人才,无法“做实”个人账户,无法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因而必要时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优势,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确保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增强社保基金投资运行的科学性和收益性。
3、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内部控制制度。该监管要求对社保基金每一项业务的风险点、关键环节、关键部门乃至关键岗位,明确相关职责、考核标准和监督检查标准,实行全程监控,真正做到从制度上堵塞漏洞。通过各部门职能分离、权力制衡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实现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协调,建立起社保基金管理的约束激励机制,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乔洋,王晓军.公共养老基金的委托问题[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12.1.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范文4
成立于2000年8月的社保基金,全称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社保基金的安全,对国人养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面对数目如此庞大的“资金”出海航行,我忧心忡忡。
社保基金为啥“出海”赚钱?专家说,是为了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而我看,除此以外,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如,这么多钱放在国内,仿佛不那么安全。这一说法,不是猜测,有残酷现实为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前不久说,当前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问题仍非常严重。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基金160多亿元,“十五”期间,劳动保障部就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96件,涉案金额33790多万元。
不仅如此,社保基金需要保值增值,但在国内却难赚到钱。3年前,第一次下水中国股市的社保基金,就大大地呛了一口水,其申购的增发新股几乎是逢买必套。此外,社保基金在国内好像还要履行一些额外责任。如,在被问及社保基金为何要对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投资200亿人民币的时候,社保基金的理事长项怀诚就表示,是“为了帮助他们进行股份制改造,降低其不良资产比例”。政治觉悟不高的笔者一直不解,老百姓养老的钱,与降低银行不良资产何干?
社保基金在国内不安全,难以赚钱,难道到了海外就安全了?就能赚大钱了?就能保值增值了?这样的想法显得有些幼稚。很多人恐怕还没有志记“中储棉”、“中储铜”与“中航油”吧。他们是久经“国际沙场”,到头来,不仅没有赚到老外的钱,还亏得一塌糊涂,也败坏了国家形象。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范文5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保资金 证券市场
中图分类号:F406.7 文献标识码:A
最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多次提出了统筹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资金经过多年经济发展积累了很多资金,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起到很大的责任。随着人口老龄化,尤其是退休人口的增多,我国社会保障资金逐渐入不敷出,满足不了社会保障的需要。长期以来,社会保障资金现在在各级社保资金账户上,获得收益很低,不能够满足增值保值的需要,必须要加大社会保障的保值力度,加大有效管理和运行。
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进入市场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为了实现全社会成员满足基本生活的资金储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进行有效管理。而社保资金进入市场就是有效途径之一。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和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第一次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集体企业转型,带来大批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买断工龄,进入社会,职工养老和实际缴费的职工人数锐减,城乡养老保障力度明显不足,基本养老资金明显不足,不得不开始向新兴的私营和个体企业职工开征社会保障资金。十以后,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动力不足,储蓄率逐年低迷,社保资金账户盈利锐减,必须进行试水资本市场。并且满足法律体系在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险法中社保资金管理进行市场的必要性。
2社保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社保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有很多,主要是建立系统性的社保预算和决算体系,国家财政负担的托底工作,起到了国家建立社会保障资金的基本义务。因此,财政集中的基金管理途径,以较高比例购买一级市场的国债。优点、缺点:风险较低、保障收益、易于操作;投资收益较低。此外,还应该提高社保资金的收益率,购买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的基金和股票,实现较高效率、较高投资收益、投资组合、方式灵活。社保资金对基本的机构和专业团队进行资金保值升值。
一般国家允许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保值,社保资金购买股市的股票约占50%左右,基金债券25%,国债15%,抵押和短期贷款10%。我国社保资金目前主要是考虑风险具体的保值很差,甚至某些年份主要是负值。因此,我国社保基金不足以保值增值,根据世界银行组织的预测,中国社保资金总额已经位居全球第三,发展的前途十分可观。从国际上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股市存在三种模式:一是零售(retail)模式,二是高度集中模式,三是适度集中模式。
我国人多地广,零售模式在社保资金入市的初期大规模实施起来极为不易;另外,虽然我国的人才经过近40年储备,但是社保机构目前还缺乏相关的投资和管理高素质人才,也不宜采取全面直接入市的高度集中模式,且高度集中模式极易滋生腐败。综合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我国社保资金进人市场应坚持适度集中和商业化运作为主导的入市模式,可以采取设立社保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其他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及委托证券公司管理等途径。
3我国社保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社保资金来源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方面,但由于个人自保意识和能力还比较弱,国家仍然负担了绝大部分。目前起主导作用的随收即付制筹资方式缺乏事先储备积累,只能适应一般情况下的资金需求,一旦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就容易出现支付能力不足。现在纳入国家预算的仅仅是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保障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军人抚恤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而行政性事业单位的社保经费与经常性支出混淆不清。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支出中社会保障所占比重还太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正在逐步改变。
4我国社保基金管理模式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是独立于董事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人的资产,即可以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会保障基金。
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累计权益高达2145亿元,其中有中央财政转移拨款1585亿元,占73.89%,国有资源股权占有资金划入资金占到368亿元,占到17.16%,其他方式占到101亿元,累计收益占到了91亿元,这个比例还是很小的。此外,全国社保保障资金的总额已经高达1026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高达13%,增速有所放缓,这一点是必须需要重视的一大问题。其中,国有股转持和减持共647.7 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作模式:对风险小的(银行存款、一级市场国债承销)采取直接投资模式,对风险较大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采取委托投资模式。到2014年6月底,委托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是24.4%。投资比例限制: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不高于40%,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不高于10%。到2019年12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将46%的资产用于投资固定收益产品,32%的资产用于投资股票,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和现金占到22%。社会保障基金由国债、存款等债权投资转向股权投资,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保值增值?有哪些深层意义?社保基金如何进入股市? 需要什么相关配套措施?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和探讨。
我国目前的基本社会保险基金根据不同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分散在各级政府,它的筹集是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社会保险制度,由缴费单位和个人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交纳,以及其他合法形式取得。按国家和地方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的支付条件、项目、标准支付。按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目前国家规定只能存银行和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收益较低,但安全性较高。实行政府集中管理模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审计及人大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具体而言,对国家基本社会保险基金采取严格的集中管理模式,强调以基金的安全营运和实现既定社会政策目标为第一选择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制度构架;对补充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则可以通过较为灵活,适度分散竞争和注重基金投资营运,以实现较高投资收益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补充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
5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完善和促进经济发展
(1)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的扩大,使社会保险性储蓄迅速增加,带动总储蓄的增长,为资本市场提供巨额资金来源。
(2)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竞争,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3)有利于社保资金实现自身保值增值和规模扩大。
(4)社会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投资,对金融立法和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客观上推动了监管当局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
(5)社会保险基金作为大型机构投资者,要求更好的信息披露,改善会计操作及增加透明度。
6结语
新常态和股市动荡以后,社会保障资金的增值和保值已经成为很大的问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动力不足,储蓄率逐年低迷,社保资金账户盈利锐减,必须进行试水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在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险法中社保资金管理进行市场的十分有必要,要保证社会保障资金有序进入资本市场,为我国即将要迈入的老龄化社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孙国茂.论社保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意义与途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04).
[2] 张克晴.中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与监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3] 钱振伟.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范文6
关键词:金融危机;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47-02
1 目前社保基金的运营状况
社保基金于2003年6月9日正式进入股票市场,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6家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首批140亿元的社保基金。这对于深沪股市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但对于作为老百姓“养命钱”的社保基金来说,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风险。
自2007年中期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以后,全球股市主要指数都出现了20%以上的降幅,社会保障基金所持权益类资产也大幅缩水。房地产市场的深调及金融动荡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广泛,程度也在加深,这将导致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低迷,短期内的恶性循环将打压养老金投资的各类资产价格。由于全球资本市场的高度联动性,我国的资本市场在金融危机中遭受到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2007年年末,延续了一年多的牛市宣告结束,我国股市持续下跌,波动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下跌近70%,从6000点以上回落到今天的2000点以下,深成指也由19600点下跌到现在的不到5500点。来自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2月31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5625亿元,基金权益5132亿元。由于国内股票大幅下跌,导致股票资产从浮盈转为浮亏,基金权益投资收益为-6.75%。这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8年来股票资产首次出现浮亏。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营运不仅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且它的增值还能为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创造条件。因此,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营运管理,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营运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它的安全性、盈利性,并做到专款专用,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不断增值。
2 世界金融海啸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几乎各国家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均出现亏损。损失最重的为美国,约为3.3万亿美元。
第二,从分布看,股票类风险投资份额越高的国家,损失也越为惨重。例如,爱尔兰的养老金投资回报率低于一34%,其投资股票比重超过了66%。
第三,尽管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有大量亏损,但总体上仍低于证券市场上的资产投资损失,这得益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策略。
3 金融风险主要是指期权
期货等衍生品的投资风险和外国股票、债券的风险,我们从三方面来讲金融危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冲击:
(1)是个人上的冲击。当这个问题发生的时候,对社会保障基金本身的投资这方面的冲击是什么?就像前几年安然公司发生问题的时候,忽然当安然公司股票变成零的时候,所有公司的员工的养老金完全就没有了。
(2)是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冲击金融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使得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激增,不仅使得企业年金的受托和投资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也使得企业年金基金受益人的利益受到巨大的压力。
(3)是对整个社会保障的冲击。在金融风暴中,我们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来说,应该如何地调整?
解决中国社会保障基金难题的主要出路之一,在于提高社会保摩基金的投资效率,而证券投资基金以其收益性的优势成为社会保障资金保值增值的重要选择,然而,我国社保体系目前在管理模式、资金运营、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4 金融危机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影响的看法
(1)会保障基金投资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在过去几十年中,受老龄化影响,各国纷纷进行养老金制度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引入私营管理的养老基金。养老基金已成为在不少国家资本市场上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增加储蓄乃至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投资策略上,国际流行做法是放松对养老金投资监管,拓宽投资渠道,投资证券市场的比重大大增加。进入21世纪,养老金制度越来越融入一国经济发展中,从长远看,养老基金投资资本市场是无法阻挡的趋势。尽管从短期看,养老金投资可能出现亏损,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其赢利水平需要从长计议。实际上,如果考察过去十几年间的养老金投资绩效,大部分国家的回报率仍然是较高的。例如,瑞典养老金的年均实际回报率为8.5%,英国和美国都为6.1%。2008年的这场金融危机对那些投资理念“先进”的国家来说,打击更为沉重,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市场的客观发展趋势。
(2)投资管理机构应当反思基金的安全运营。
超前与理性的研究对基金运营机构来说相当重要。我们的基金经理应以全球视野,分析研判宏观经济与投资市场,密切关注各国财政货币税收政策的变化,分析未来短期(1年)、中长期(3-5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周期变化。风险控制比超额收益更重要,这是先保值后增值的管理策略问题。我们需要始终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强化纪律约束,适时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调整操作策略。如在金融海啸的产生与扩散阶段,我们需要强化现金管理,少亏为赢。但是,在各国政府全面救市及世界经济走入复苏阶段,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把握市场时机,理性投资呢?
(3)管理和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
有效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治理结构要求在养老基金的运营和监管中明确责任,确保各方当事人各尽其责,要求负责人员或实体的专业资质满足最低的适合性标准以及避免利益冲突。国际上社保基金投资监管模式一般有“数量”监管和“审慎人”监管,近年来,在采取审慎监管方式的欧美国家,一个倾向是越来越追求养老金投资的效率性,放松政府监管,并开始大量涉足于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危机为这种监管理念敲响了警钟:对于社会保障基金来说,不论在何种环境下。投资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涉足金融衍生品应慎之又慎。
政府的监管体制对个人这方面风险管制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中国,因为社会保障基金是刚刚起步,尤其是企业年金,员工可以直接到社会保障资金,这方面政府的监管非常的严格。比方说在投资股票方面公司不能超过30%,一定要分散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风险。所以这方面监管的话,很多社会保障基金所带来的问题不会直接带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