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立法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立法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立法的概念

教育立法的概念范文1

1、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 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 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 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 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 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 较全面的认识。

2、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 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 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 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 、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 体残骸即陨星就不是天体。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 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 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 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4、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 ,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 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 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 ,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 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 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 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 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 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 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 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 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教育立法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变革的高峰期,从教学设备,到教学方法,都处于不断革新之中。然而,改革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教学理念。现代高等教育的对象,在成长过程中接收到更广泛的信息和更平等、开放的教育,这就对从教者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和组织教学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适应新一代的教育对象,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在过去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将其当作教育的终极目的,学生则成为被加工、被塑造、被动施加影响的产品,使得学生只是知识的附庸而不能成为知识的主体,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教育并不是一件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应是一个主动和富有建设性的过程,知识只有在学生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只有坚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转变观念,合理组织教学过程,进行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

二、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积极地学习,激发学生个性的发挥,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提倡教师应尊重与关爱学生。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一批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年轻,有思想,有活力,同时充满叛逆,需要被尊重,渴望得到肯定。教师必须和学生多交流沟通,在生活上关心,在专业上帮助,在课堂上给予尊重和鼓励,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QQ聊天、电子邮件等都能作为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可借此加强与学生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哪方面知识有迫切的需求,喜欢的课堂组织形式等,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调整课程难度和侧重点,合理组织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2.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教育活动,学生参与的程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课程等不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与接受知识并举。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开拓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尽管有时候学生提出的观点不成熟,甚至有一些分析没有理论支持,但是通过参与课堂的讨论,分析实操案例,以及参与课堂的准备工作,反过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锻炼实践操作。

3.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

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然而,每个人都能基于本身的特质持续地向前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面临着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对课堂内容接受程度差异较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以一种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将学生视为鲜活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认知主体,公开地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表示赞赏,鼓励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思路和步骤去寻找答案,教师绝不横加干涉或设置条条框框加以约束。通过多次来自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这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思考,必然使得更多学生愿意发表个人见解并理解和感受他人。

三、注重潜能开发,创新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被赋予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即以充分开发个体潜力为核心,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个体潜能,帮助学生在观念的碰撞中理清思绪,独立判断,做出自主的选择,这体现的正是以人为本教育价值的取向。

1.突出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

人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因个体差异,某些能力发展的空间很大,而有些则较小,只要得到开发,这些能力都能表现出来。能力与知识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能力作为一种实践的本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起来的,所以改革教学方法就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以实操能力为核心,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可行性答案的探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等综合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常常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空间,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连续的、发散的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全方位、多角度、联想迁移式地思考问题,使学生经常在打破常规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正是创新思维的特点。通过针对同一来源的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锻炼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分析对比大家讨论中提供的不同意见和解决方案,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又可使学生提高归纳总结能力。这就是求同思维的表现。

四、回归社会生活,实现教育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直接指导学生日后实操,所以必须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进入社会这个真实的环境中。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等教育都过于注重理论教育,而忽略了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时显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教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向社会生活回归才是当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以人为本的教学,除了传授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生活发展。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源。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发扬学生的个性,挖掘潜能,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达到回归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孙群智.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本理念构建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7).

[2]侯艳萍.现代大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探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成黎明,黄艳.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之策略.大学教育科学,2007,(1).

[4]曲海英,王丽萍,孔令玲.案例教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医学教育探索,2007,(10).

教育立法的概念范文3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STSE教育是国际教育教学改革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贵州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STSE 教育理念,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辅导角度探讨贵州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融合STSE教育的策略,为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贵州;STSE教育;教育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47—03

收稿日期:2014—02—26

作者简介:张依裕(1976— ),男,贵州黔西人。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是世界各国科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目标的关键任务之一。近年来,国家和各省份均有针对性地制定了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实施意见,目的都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贵州省高等教育水平与周边省份相比较为落后,与发达省份相比落差更大,贵州省高等教育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状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全国高等教育中如何立足成为了贵州省高等教育部门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STSE教育理念对贵州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改革的途径,旨在为贵州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一、STSE教育的起源与内涵

STSE(science 科学,Technology 技术,Society 社会,Environment环境)教育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也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STSR教育是STS 教育发展的产物。STS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70年展起来的科技教育构想,该构想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环境如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强调科技教育教学活动中把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融合,揭示现实社会中应用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效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的加快,技术更新日新月异,人口、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物质再循环利用等已经成为社会民生中的重点和焦点问题,特别是各国相关环境保护法的颁布更是促使了环境科学教育的发展。[2]在1995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即STSE的教育思想理念。[3]随后,如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在制订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时将 STS 教育进一步拓展为 STSE教育。2001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科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 STSE内容:即注重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与科学教育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科学、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4]

二、“科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认识

“十二五”期间提出继续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同时,指出“紧密围绕优化结构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把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本科教学工程”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生动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四者间的关系理解,加深对社会环境和现实物质世界的认知和深刻认识,有利于学生脱离大学环境很快地融入社会集体;引导高校建立制度完善的教师教学发展和示范中心及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或高等教育研究所,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研究交流、教学改革、咨询服务、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提升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综合能力。特别要求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下基层如企业、事业、乡村等进行社会实践锻炼,提升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应用与社会生产相衔接,这也是实施STSE教育理论的必然要求。

三、贵州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对学生吸引力不够

集中表现在教龄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以讲授理论为主,书本教学为主,知识拓展不够,多媒体教学内容不丰富,缺乏实践经验、社会经历和环境保护理念,授课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以单向传导为主,单一的“教与学”模式普遍,教授的科学知识大多在远离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呈现。

教师的教案多是几年前的,至今没有多大的变动。填鸭式的教学中缺少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最新的专业技术发展,缺少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应付式的学习态度,即“为60分而奋斗”。教师讲授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多为短时记忆,一旦学期结束,内容大半部分被忘记。“为考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的动力

实验教学几乎都是实验人员按相关的实验项目操作方法详细写出,实验项目不能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学生以按照操作程序完成实验项目为目的,教师以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为目标,缺乏引导学生从实验项目中向下游实验项目延伸的教学思考,许多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单一或相对独立的实验项目来开设,综合性、系统性实验项目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所占比例约20%。调研中,仅有10%的学生真正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学生缺乏主动性。有些偏远地区的高校实验教学,十几年如一日,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很多在生产中被淘汰的内容,教学中还在重点讲解,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有些教师有懈怠情绪,没有实践工作经验、没有科研基础,同样也会导致实验与实践需求脱节。当然,这与高校的教学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能一味责怪老师。

(三)社会实践中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

最能把STSE教育理念融合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然而,贵州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期间,缺乏导师跟踪和指导,很多学生处于自由散漫状态,对社会实践的教育目的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分析和解决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失去教育意义。

(四)缺乏课外辅导导致学生在课外获取知识的资源匮乏

在调研的各学科专业中,都存在学生课外获取知识困难的现象,对很多专业数据库不会调用,分辨网络专业知识的可靠性存在困难,尽管多数专业开设有《文献检索》课程,在调研中不到10%的学生选修了该课程,这更加要求教师或教辅人员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这是实现STSE教育理论的重要措施。

(五)缺乏写作能力的指导,学生科技写作能力差

通过调研发现,仅有5%左右的学生撰写过科技论文,而且这部分学生均参加了教师的科研活动,在科技写作中能得到导师的指导。但绝大部分学生对科技写作相关格式及要求都不了解,写作能力提升已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调研发现,毕业论文由本科生自主写作完成而导师仅需作小修就能达到毕业要求的仅占15%,充分反映了学生写作能力亟待加强这一事实。

四、STSE 教育理念在贵州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体现

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特别是贵州高等教育过分依赖于课程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结构框架的构建,偏重理论性、系统性,与其他学科专业难以相互交融渗透。同时,强调讲授与接受式教学,对科学技术理论和相关概念死记硬背,实验教学中过多验证型、机械型项目,缺乏创新性自主实验设计项目,教学中无法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统一,无法将科技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社会大背景中,往往脱离真实的社会情境而独立存在。高校教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应用能力,倡导学生学习方式与教育教学方法有效互动、主动探究、相互学习与协同合作。[5]STSE教育思想倡导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教授学生如何从生活、书籍、网络等资源中获取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如何使用知识,应该抛弃直接记忆知识的陋习。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指导学生把学校所学的科学理论、实验技术等知识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应用技术结合起来,知道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不能闭门造车,脱离现实。从学生将要面临的社会问题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科研、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帮助学生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类问题,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为此,在贵州省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中,融入STSE教育理论,加强社会环境与学生学科专业科技知识的融合,培养贵州高等学校学生善于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综合科学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价值观。

五、贵州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渗透 STSE 教育的策略

(一)课堂教育教学中渗透 STSE 教育理念

课堂教学是现代乃至今后高等教育教学中最为基本的组成内容,是渗透STSE教育理论最为关键的途径。在贵州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中应不断渗透 STSE 教育理念。STSE 教育应在已有的专业基本框架下进行,应首先破除学校与社会、科技与环境之间的障碍,了解学校、社会、科学、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多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社会背景,了解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应用,掌握专业知识在人类社会中的促进作用,使科学技术融入学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任课教师在授课前就应将STSE与所授学科知识相结合,利用STSE教育理论设计学习环节和内容,采用提问教学法、分小组讨论教学法、模拟生产环境法等,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背景,从听觉、视觉多角度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教学中渗透 STSE 教育

所有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实验,特别是对于农学、理学、工学、医学等相关学科而言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实验教育教学还应该贴近实践、贴近科学需求,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可以在“实验动物药理实验”中融入实验动物与动物福利、实验动物与医学、实验动物与人类关系等内容,在实验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一些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养成对废旧物品的循环再利用的可持续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 STSE 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它是实施STSE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式。社会实践活动以课外教育为主,活动开展的主题丰富多样、场地灵活多变、内容贴近实践,深受学生的普遍欢迎,改变了以往单纯的理论讲解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缺陷。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向广阔的知识海洋和浩瀚的科学世界。通过贴近实践的教学,推进了学生对枯燥的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STSE 教育理念渗透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和对STSE教育的深刻认识,应具有一定的基层社会实践经历,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经验,教学中要让学生有一个预期的目标,在预期目标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和实践实验。

(四)课外辅导中渗透 STSE 教育

课外辅导是引导学生实现学科交叉的重要手段。课外辅导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环保教育、节能教育、再循环教育、绿色生产教育、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和教学,开展实践动手操作练习,给学生灌输STSE 的教育理念。将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生产融入到高等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与真实世界建立积极的互动和密切的联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学会关心周边事物的变化、学会关心亲人的需求、学会关心社会的进步、学会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会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

参考文献]

[1]方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STSE教育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0(1).

[2]张志颖,张晓燕,余丹.“STS 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9).

[3]吴永忠.美国大学STS研究与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14).

教育立法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历来是一项艰巨而需耐心、细致的工作。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我们也要随之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确定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学习中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困难面前产生勇气和毅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平等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把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其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给学生确定一个恰当的奋斗目标,因为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时把握目标的进展情况。测试是用来了解、检查学生掌握英语实际水平和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测试不仅可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让成绩稍差的同学不断尝试实现阶段目标的喜悦和幸福,并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质疑,勤思好问,学会反思,注重反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把问题的答案马上教给学生,而应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的思维状态,善于为学生架设“思维台阶”。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好习惯。并善于抓住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同时注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反思、反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关键点,能提高思维活动的自觉性、独立性和效益。

三、精心设疑,注重实践

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每堂课都应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切中要害,有的放矢,难度适当,富有情趣,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通过问题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时常处于问题情境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接触、感受、体验,创造性地使用教学目标中的语言项目。比如,我在上高一新教材《百万英镑》时,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让他们自己排演课本剧,感受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特点,学生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并把那些英语台词说得头头是道。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现自我肯定,展现自己的才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转变评价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尊重学生的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以诚恳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和大胆创新。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曾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发展性评价,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并及时给予评价。在教学中我常常给学生以拍拍肩膀的激励,一个OK手势的赞许、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一种无穷的力量,会让学生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向更高层次目标做出更积极的努力。另外,要注重给予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新课程理念下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评价,让他们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真正主体性和创新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作用。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过几轮课程改革,“哑巴英语”的现象已经大有改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将知识学习,智力开发置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多媒体既能以丰富的形式表现文章内容,还能清楚地表现文章的结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改革使用的教材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和从头至尾“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性、灵活性及创造性。教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先锋,要不断认识、学习新技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分挖掘其优越性,把传统模式与现代技术高效结合在一起,适时运用,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从而真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之,新课改注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发展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突出了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摸索和完善,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的创造思维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教育立法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关注概念的建构过程;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23-02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是掌握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也是进行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培养学生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情境化,捕捉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联系,有意识地在事物之间多建立联系,形成各种联想,凭“联想”向问题情境中迁移,以“质疑”和“创造”认知冲突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达到知识的自主构建。

一、基于教改新理念的教法定位

对于“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的教学,通常老师是对“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合体这一概念进行剖析,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注重概念的理解。而在新课程中,教材的前两章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研究化学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方法和工具,体会他们的重要性,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在不断的应用中,对这些方法和工具的认识也会逐步地深入。所以,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转变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对概念重要性的感悟。

二、教学设计

1.科学诱导:首先拿着五百克的蔗糖和二百五十克的食盐向学生提问,五百克的蔗糖和二百五十克的食盐那个多?学生们的第一感觉是:“这还用问,当然是蔗糖多,它体积又大又重啊!”接下来,我继续引导说:“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它通过探索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原子、分子、离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引导人们认识整个物质世界。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因此,在化学研究中比较物质的多少,更多的是比较物质的原子、粒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数的多少。”学生这时就会想:“那我们怎么才能比较呢?”原子、离子或分子不仅肉眼看不到,也难以称量。如何比较物质中这些微观粒子呢?那么必须将可称量物质和原子、离子或分子联系起来,这个工具就是“物质的量”。接着就继续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量”的概念,建立“物质的量”与微粒数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两个计算公式——n=m/M、n=N/NA。得到公式后,继续向学生提问:你们能计算500g的蔗糖和250g的食盐中分别含有的粒子数了嘛?那么算算看,用数据说明五百克的蔗糖比二百五十克的食盐要少。等学生计算后,总结本课时,提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知道,由于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所以在化学上得到物质的质量意义不大,将其转换成“物质的量”(本质上是微观粒子的数量),这样才更有价值。

2.重点突破:这一节课,我们回归了化学的本质,把教学的重点落在了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量”这个工具的重要性和概念的形成上,而不是反复地练习,使学生熟练地计算。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自觉、主动地应用这个工具。

3.教学感悟: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跟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比,我的感受是:以前学生学习“物质的量”总是感觉很难,不能够理解。到了高三很多学生还用质量作计算,怎么强调都不行,而现在大部分学生计算时能够主动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思考其原因:在以前的教学中过分地注重了概念、公式的本身和学生的熟练使用,没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的量”是化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具。

三、结束语

作为新课程的教师,更要深刻地领会课标的要求、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教材内容的功能和作用,要把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的落实转化为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建立上。总结起来就是要:改变思维定式,充分体现新教材的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关注概念的建构过程;改变教师角色,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毕华林.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①(必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人教课程教材研究中心.高中新课程化学.化学一》培训[M].2010.

[5]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5-56.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68-179.

[7]陆昌然.小学数学说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2-11.

[8]罗晓杰.试论英语说课讲稿的撰写[J].课程教材教法,2002,(5):35-38.

[9]徐敏,刘春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学习中思考生活[J].化学教学,2006,(1):40-41.

[10]方洁.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甘肃省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教育立法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围绕生活实际,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还要不断地创新探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1.创新学习情境、教学氛围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化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要靠思维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活动,按照一定程序展开或收缩。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导向主要通过提问来调控,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对学生具有制约作用,而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提问题的内容和结构。问题的提出在语句结构上对学生的回答方式和内容不应有严格限制,不要形成像“是”或“不是”标准化格式。提问应注重了解学生看待、研究问题的方式和想法,避免老师个人的明确倾向,有意无意将自己对事物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方式暗示学生。例如,像提出“对这个结论你怎么想,怎么看?”“为什么不这样”的暗示问题。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设问要有指导性,使学生的回答有连贯性、系统性;设问还要有深度,使学生真正做到发现问题的实质,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首先,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应成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动开拓进取,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动机,善于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幻想报以热情的肯定、鼓励和积极的引导态度,而绝不应用僵化的思想来束缚学生。因为创新往往是意外之作,不少是出于机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设轻松、愉快、竞争、活跃的气氛,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新创。例如在讲授新课时,先放手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学的东西先尝试着解答出来,然后各自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小组内发表,也是一种好的做法。

2.联系生活,巧妙运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时应尽可能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在学习“初步认识角”的时候,我最开始让大家在教室中找到角,看着角的形状了解到角有两条边,且这两条边的一端相交在同一个顶点。认识到角的样子,我让同桌见相互帮助用自己的小小手摆出角的样子,一下子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应该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初步认识长度时,同学们总是很难理解“厘米”、“米”之间的差别,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将1米和1厘米画在黑板上,让同学轮流上台用手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别。同学们加深印象后,适时提出“填单位”的小问题:文具盒的单位、小朋友身高的单位、床的单位、楼房的单位。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去后,同学们加深了印象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难为易,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知识有限,缺乏生活经验,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有的优势,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联想,在形象——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化解教学难点。《秒的认识》的教学难点是分针与秒针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1分=60秒?如何揭示分和秒之间内在的联系?在教学《秒的认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建构1分=60秒,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特大的钟面,边讲龟兔赛跑的故事边演示,红色的分针代表乌龟,黑色的秒针代表小兔,它们在同一地点,相同方向,相同时间,但所跑到路程却不一样,利用龟兔赛跑形象比拟秒针和分针的行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秒针和分针行走时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当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了一大圈,由此建立了1分和60秒的等价关系。这样利用多媒体动态图像演示,给学生以更生动、更直接、更具体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缩短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知过程。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多媒体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又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二者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视、听、触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课堂容量,减轻学生负担,加大活动强度,节省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我们教师要坚持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切实做到讲、学、练相结合。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