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设计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设计的目的

绿色设计的目的范文1

【关键词】绿色制造;模具设计;设计理念

1.绿色制造的发展中趋势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绿色制造己经成为全球的关注热点和关注焦点。绿色制造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1)绿色制造呈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在范围上,绿色制造己经不是某一个国家或者是某一个民族自己的事情,而是成为了全人类的事情。随着我国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重视,绿色制造的独有优势体现的十分明显。

(2)绿色制造呈现社会化趋势。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绿色制造都在发挥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在农业生产中、工业生产中乃至是社会生活中都体现了绿色制造的作用,绿色制造的社会化趋势明显。

(3)绿色制造智能化趋势。当今的绿色制造己经不再局限于意识领域,在实际的生产领域也体现出来,我国针对绿色制造己经做出了一定技术上的努力,使绿色制造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援助,带动了绿色制造的不断发展。

(4)绿色制造广泛化趋势。随着绿色制造影响的不断扩大,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提倡绿色制造,绿色制造呈现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和作用空间。

2.绿色制造视角下的模具设计理念分析

从目前来看,绿色制造所特指的无非就是环境因素,将绿色制造与模具设计结合起来,需要积极的发挥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以此来推动模具设计理念的发展。从目前来,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绿色制造在模具设计理念中的作用,需要模具设计理念在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2.1模具设计理念要打破传统理念的束缚

一直以来,我国模具设计理念仅仅将模具的质量和功能作为首要考量的因素,其忽视了模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更没有将模具的回收再利用体现在模具设计中来。那么基于绿色制造角度下的模具设计理念的更新首先就要打破传统模具理念的束缚,充分的考量环境因素对于模具设计的影响,从而带动模素,切实的做到绿色成产。

2.2模具设计理念要体现可行性

绿色制造首先要考虑到的因素就是是否“有用”,其次是是否“能用”,最后是是否能够“回收再用”,“有用―能用―再用”是绿色制造理念的核心和宗旨,归纳起来,所谓绿色制造就需要制造的产品和过程都是具有可行性的。那么,以此为基础,模具设计理念也要突出可行性,比如说在用料的选择上,需要考量到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是否有害于环境,是否能够在废弃之后做到回收再利用等多重因素。可以说基于绿色制造指导下的模具设计理念的创新充分的体现了考量因素的综合性,将可行性作为模具设计理念的最终达成目标。

2.3模具设计理念凸显规范化

无论是在模具的设计理念的形成时期,还是在模具设计理念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时期都需要体现规范性的特点,只有在规范性的约束下才能保证模具设计的工程避免浪费。比如说在采购材料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模具的用料说明书来采集,在不同种类却具有相同效果的材料选择的时候,要以环境因素为基础,避免因为用料选择失误而导致环境的污染。模具设计理念的规范化使模具的设计过程呈现出一种标准化的态势,这样既能保证模具设计理念的可行性,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综合的体现环境因素,最终达到绿色制造的效果。

2.4模具设计理念体现长远性

在模具设计理念形成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结合环境因素进行切实的考量,更需要以环境因素为基础进行长远的打算,要对模具设计理念的长远性进行分析,使其作用的范围得到扩展,并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取得良好的作用效果。

2.5模具设计理念体现综合性

所谓模具设计理念体现综合性是指在绿色制造的指导下,模具设计理念需要结合实际生产的全过程,将设计与生产结合起来,突出的展现模具设计理念的实际操作性。比如说模具设计理念要根据制造环境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针对一些污染较为严重,噪音相对较大的模具生产要尽量避免噪音危害;在包装的设计上要突出包装的环保,切忌将一些有害于自然环境的包装大规模的使用于模具设计中。

3.结束语

总之,在绿色制造的推动下,需要新型的模具设计理念,其需要既具备一定的市场因素,产品本身因素,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因素,将对环境的损害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以此来推进模具设计理念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明.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J].湖南农机,2012.

绿色设计的目的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幕墙;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性开发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这就迫使人们必须在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求得平衡。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玻璃幕墙绿色设计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根据国家公共设计节能标准,由此引申出了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的概念。绿色环保节能型幕墙成为当今幕墙设计的一大主流。

绿色环保节能幕墙就是具有无污染(或者污染很低)、并具有环保和节约能源功能的幕墙,这是幕墙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玻璃幕墙绿色设计的重点

玻璃幕墙的绿色设计不是要高消耗、高投资的设计,也不是仅用高科技的设计。所谓的绿色设计,就是科学合理的运用自然资源,将科学技术和设计思维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建筑的和谐发展,创造出适合时代精神.绿色生态化的建筑氛围。

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对建筑中的所谓的绿色指标有了标准,也就是降低能源的消耗,使用绿色的建筑材料,光、热、声在玻璃幕墙中得到协调扩散的同时,也使得空气质量得到改善。那么,投入到玻璃幕墙的绿色技术设计上,将能够有很好的保温散热的性能,有效过滤太阳光线,拥有遮阳和散湿的功效,维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扩散。在很多建筑物中,它被广泛使用,因此能有效的实现玻璃幕墙的绿色设计构建。

四、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幕墙设计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4.1建筑设计单位缺乏绿色节能知识。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对幕墙进行生产加工以及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幕墙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含量却不高。我国主要是由建筑单位对绿色节能门窗幕墙进行设计,其中对于其设计的追求标准是不相同的,并且定义非常的模糊,因此也就导致其归属权限不够明确。

4.2幕墙设计机制落后。目前,幕墙的设计机制还比较落后,从而对其设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我国对于幕墙的设计则主要是以施工为主,必须要把建筑施工放在首位。就是因为对于幕墙的设计过分的依赖于建筑施工,其也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另外幕墙设计的市场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价格低廉、采光性好以及美观大方等,这也就导致在进行幕墙节能设计中失去了一定的动力。

4.3幕墙设计缺少对建筑设计的沟通。随着人们居住环境要求的变化,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对于建筑基本功能的要求,也开始对节能、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等开始进行追求,对于幕墙的设计要求更高。由于目前在进行幕墙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设计的精魂体现的并不明显,因此也就都导致其设计出来的幕墙和建筑的设计理念并不相符,因而非常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不协调的感觉。所以说在进行幕墙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和其建筑设计理念相互容易,以能够设计出和建筑的整体设计相符合的幕墙。

4.4设计人员对玻璃幕墙绿色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大部分的建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玻璃幕墙节能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度不够,对于玻璃幕墙的节能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哪些是由幕墙公司来完成的,那一部分是由建筑设计单位来完成的。目前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建设单位通常在工程已经开工需要预埋的时候才进行幕墙招标,在等到招标完成幕墙设计开始介入的时候通常在主体施工早已开始,因其玻璃幕墙设计滞后所造成增加结构梁柱、降低选用产品档次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措施

5.1、新型构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节能意识的增强,新型的玻璃幕墙构造技术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双层玻璃幕墙、可进行雨水收集玻璃幕墙、降温玻璃幕墙以及制冷设备玻璃幕墙等。新技术和新型构造技术使建筑护的保温和通风性能得到提升。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包括封闭式循环双层玻璃幕墙、敞开式外循环双层玻璃幕墙以及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封闭式玻璃幕墙需要与建筑通风系统连接,通风系统功率加大,使用的频率不高,而敞开式的外循环双层玻璃应用较为广泛。双层玻璃幕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气流流速增大,室内微气候环境得到改善,室内的通风以及保温性能得到加强。

5.2、玻璃幕墙遮阳技术的应用。虽然玻璃幕墙产生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但是玻璃幕墙在一定时期之内还是建筑护设计的主要形式之一。公共建筑设计者需要对建筑的使用性能进行分析,加强遮阳技术在建筑玻璃幕墙中的应用,减少光污染,改善室内热环境。遮阳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还可以降低光污染,加强建筑的通风、隔热以及散热效果。目前建筑遮阳形式包括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综合式遮阳、垂直遮阳以及挡板式和百叶式遮阳,水平遮阳应用的范围较广。此外,遮阳技术还有内部遮阳、外部遮阳以及玻璃中间遮阳的划分,公共建筑设计者可以根据公共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形式来选择合适的遮阳技术和遮阳形式,提升建筑室内环境。

5.3、新型材料在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的应用。建筑玻璃幕墙不仅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还要加强新材料的应用,通过改变玻璃形式来提高室内环境。设计者可以加强对玻璃参数的分析,在综合考虑传热系数、遮蔽系数、太阳能透过率和相对热增益系数的基础上加强新材料在玻璃幕墙设计中的应用。目前常用的节能环保玻璃有中空玻璃、镀膜玻璃以及带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玻璃,镀膜玻璃可以有效减少太阳能辐射,散发热量。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电技术也在玻璃幕墙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玻璃幕墙绿色节能效果增强。

5.4、保温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在冬天,人们对门窗幕墙的保温功能的要求则随之提升。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门窗幕墙的保温功能越来越完善。其保温功能主要是通过窗框的结构设计以及玻璃的这种类型进行实现的,窗框所采用的材质不同,玻璃的组合不同,所取得的保温性能也是不同的。目前常用的窗框材料包括有钢材、松木、铝合金、PVC以及玻璃钢等,其所采用的玻璃类型为单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三层中空玻璃以及Low-E中空玻璃等。

六、结语

总之,和谐发展,人工环境需和自然环境统一,中国重视功能和造价的玻璃幕墙局势,急需转换为重视高效功能和节能环保的理念,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美。这也使得玻璃幕墙建筑设计向绿色设计转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我们在学合理运用绿色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让绿色希望洒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七、参考文献

[1]胡亮.建筑门窗幕墙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价值工程,2013;

绿色设计的目的范文3

一、绿色金融促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一)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完成及资金筹集到位情况

目前,邵阳市已建成并运营使用的污水处理项目有8个,3个在建项目预计2010年底可以建成运行,另外还有一个拟建项目。

截至2010年5月末,邵阳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11.72亿元,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60公里,其中清污分流管道105公里,截污主干管道55公里,管网完成率80%。项目筹资总额及资金来源详见下表。

(二)主要融资方式及特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邵阳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融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省以奖代补、中央国债资金、银行贷款、BOT引资等。其中,39.8%来源于银行贷款,24.0%来源于BOT模式引资,14.5%来源于收取污水处理费,企业自筹资金占8.2%。

1、自筹资金占比少。该市8个项目总投资11.72亿元,而企业自筹资金只有0.96亿元,仅占总投资的8.2%。据对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调查,这0.96亿元中,还有50%左右的资金都是来源于银行贷款。

2、银行贷款占大头。该市8个污水项目共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11亿元,占总投资的18.0%;向商业银行贷款2.56亿元,占21.8%,这两项共占总投资的39.8%。此外,2.81亿元的BOT引资款项中,有1.2亿元来自商业银行贷款,加上自筹资金中0.47亿元商业银行贷款,故实际上,金融信贷已占整个筹资总额的54.1%。

3、项目融资以BOT模式为主。据调查,邵阳市已建成的8个污水处理项目都是以BOT模式引资,最终由法人公司负责“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根据污水处理能力,给予30-50年的特许经营权,以征收污水处理费回收投资收益。这种方式为私人资本参与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开辟了渠道,同时能够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邵阳市8个污水项目共引资2.81亿元,占总投资的24.0%。由于资金投入较大,因此这些中标法人公司又都以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贷款。如邵东县污水处理厂是由湖南四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污水处理厂区建设,共投资0.47亿元,该公司于2009年9月以污水处理费收入为还款来源,向县农行贷款0.45亿元,占一期投资额的95.7%。武冈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标商对厂区建设总投资0.42亿元中,有1000万元是工行的信用证贷款。

(三)绿色金融支持模式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环境效益。目前邵阳市已经建成运行的8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2万吨,基本可以处理全市生产生活所排放的污水;据测算,8家污水处理厂每年可以减少COD排放约2.8万吨,处理后的污水均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惠及辖区内9县3区的320万人口。据隆回县环保部门初步统计和预测,该县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运行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由2009年初的30%提高到目前的70%,每年可消减BOD5排放约1697吨,消减COD排放约3504吨,消减SS排放约2630吨。

二是社会效益。污水处理项目的建成无疑提高了城区基础设施水平,对保护辖区内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经营投资环境、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财力薄弱,偿债风险加大。除企业自筹和BOT引资资金外,邵阳市污水处理项目投资额达7.95亿元,其中省以奖代补及中央国债资金投入仅1.4亿元,占投资总额12.0%,其余41.4%的建设资金4.83亿元均由地方财政负担,每年光利息支出就要2000余万元,因此以后还本付息将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上的一大负担,并将会明显加剧地方财政赤字及偿债压力。截至2010年末,该市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余额已达32.19亿元,政府性债务余额已超过当地可支配财力的1.5倍,超过当地一般预算收入的0.8倍。可见,相对薄弱的地方财力,将会导致该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融资款项存在较大的偿还风险。

如隆回县负责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隆回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融资余额达2.4亿元,占该县整个政府性债务的53.5%。该公司融资全部来源于银行贷款,其中包括国家开发银行1.857亿元(以县财政担保和省财政统承统贷),农发行4600万(以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农行920万(以县政府办公大院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属于无效抵押贷款)。到目前为止,该公司2.4亿元融资余额中,不良贷款920万,占比3.8%,拖欠利息170万元。

(二)管理体制滞后,企业运作艰难。调查发现,由于管理职能不清,部门分工不明,污水处理未完全按照产业化、市场化运作,致使项目建成后无法正常有效运转。一是收费标准偏低位且到位难,无法有效支撑企业运营。目前该市污水处理费标准仅为0.79元每吨,远低于污水处理平均成本1.6-1.9元每吨。同时,由于污水处理费都是由自来水公司代征,资金难以及时到位。如隆回县自2009年3月由该县自来水公司代征污水处理费以来,所征收款项260万元至今未到达污水处理厂相关帐户。收费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营经费短缺,难以正常发挥治污功能。二是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污水纳管处理量偏少。由于未坚持“雨水与污水并重、管网与厂站同步;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置并举、污水处理与污水再生利用齐步”的原则,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和再生水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无法统筹安排。而且部分城区污水未能纳管处理,又造成污水处理厂整体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如武冈市原设计日处理城市污水3万吨的建设规模至今还只达到1.5万吨,仅占设计能力的50%,因而无法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三)银行信贷意愿趋淡,融资渠道狭窄。由于城市污水管网投资巨大、资本沉淀性强、建设周期长,银行普遍不愿介入。而县城和中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过于分散、规模小、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收慢以及运营企业主体发育欠成熟,商业性银行大多不敢轻易涉足。据调查统计,该市2.56亿元的商业银行贷款,基本都是以市级财政担保、政府保证、公用事业局参与的多重形式下发放的,辖内商业银行直接支持的意愿都不强。即使采取BOT融资模式由社会资本来投资建设,银行信贷支持也极为谨慎。如隆回县华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通过BOT模式获取“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及运行资格后,由于公司没有其它主业,因此仅获得了城市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的800万元信贷支持,而且此笔贷款是以公司价值1000万元的房地产及污水处理收费权作抵押担保,实际等同于传统资产抵押贷款,与真正意义上的BOT融资模式相去甚远。

(四)设计尚存缺陷,后续问题突出。由于经验不足、设计不科学或制度不健全,相关部门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行后污水处理量的保障程度、污水处理费定价标准和征收,以及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移交等方面缺乏法律层次上的明确规定,因此导致BOT融资模式操作性不强,法律效力较低。如征收部门无法解决欠费、逃费、拒缴等问题;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未达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基本需要;运营方与政府及其他管理部门在涉及双方利益时可能出现矛盾纠纷;在项目移交时,政府和项目公司有可能出现政府拖欠污水处理费或污水厂丧失处污能力等现象,最终导致项目的环保效能不足或经济效益无法实现等系列问题。

三、改进建议

(一)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有关部门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从法律层面予以明确限定,杜绝地方政府及财政部门的越权担保及违法担保行为,控制地方政府融资欲望。关键要加紧建立并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设定合理的负债率水平,使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与财力相匹配。作为金融机构必须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全面清理核实,严格把好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审批关,不断加强和完善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工作,并提前做好足够的风险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呆坏账损失。

(二)完善污水收费体系,保障项目高效运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文规定,“各地政府在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标准时,要优先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的水平,满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需要”,故各级政府在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时要按照“成本+合理企业利润+国家税收”的定价原则,逐步将污水处理费调整到合理水平。同时,鉴于中小城镇居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收费政策难以一步到位的实际,建议由上级财政来承担污水处理运营费用,东部地区可由省市两级财政承担,中西部地区则需要中央政府给予补贴。除此之外还须根据当地财政水平和支付能力,对收费不足以支撑建设运营的项目公司进行部分补贴。

(三)健全完善激励政策,推进产业化市场化。针对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处于产业化、市场化初期,投资缺口巨大;同时鉴于污水处理的公益属性及污水收费体制不健全,市场化体制不能完全支撑污水处理产业的良性循环的现状,积极探索,全面改革我国现行污水处理的投资体制、建设体制和运行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和完善激励政策,制定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强化政府补贴和引导,从体制和机制上激活污水处理行业,确保污水处理产业实现预定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色设计的目的范文4

关键词: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意义

Thinking about green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王定松

Wang Dingsong

湖北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省孝感市 432000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College of Hubei Engineering College,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2000

Abstract: the green building is not a simple architecture, it is a business period longer management process, need to improve gradual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management, to design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ethods, three aspect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implement green project management.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活动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利用能源、低限度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建筑物。绿色建筑的内涵丰富。在能源和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它的保障和实施,需要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业主在策划期间的绿色规划,二是设计师的绿色设计理念,三是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

1.1、绿色规划: 绿色建筑工程应当在业主的要求下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例如,在规划时应要求建筑用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建筑实施过程中应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等自然环境。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应负责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的制订、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

1.2、绿色设计: 指业主或设计方的绿色技术设计方案,目的是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它包括节约生态环境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三个方面的设计。旨在优化建筑内外部环境、保证居住健康舒适、使用高效经济。

1.3、绿色施工: 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例如,在施工期间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环保的施工方法; 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降低材料的储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运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新型材料等。

2、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意义与必要性

绿色建筑的项目管理可以说是一种新型建筑项目管理,是伴随着一系列绿色建筑的出现而出现的。通过在建筑项目的整个周期内,采用整合了传统项目管理与生态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观点进行项目的策划和控制来达到项目建设的环境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以及投资目标。通常来讲,项目管理涉及到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包括项目前期策划、建议书、可研报告、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所以说项目管理在建筑的施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1、有利于项目各参与方协调工作

绿色建筑施工,除了包含有建筑行业的单位和人员,还有别的比如经济、文化、自然等领域的人才,这些人员在项目的整个施工进程中是需协调统一,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通过项目管理,可以明确各自职责,从而各司其职,使得建筑项目的每个环节连贯运行,工作效率提高。同时也有利于集中行业优势,使建筑项目的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诸多因素处于平衡和谐状态,减少建筑项目对于环境的损害和污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2.2、有利于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

新时期,更多的科学技术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处。建筑项目的管理要求是建筑-自然-人能够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实践知识为绿色建筑发展探索新的途径。在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融入绿色理论、观点以及手段等,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有利于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2.3、有利于建筑项目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在建筑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工序联系紧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建筑的发挥作用都必须给予重视。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管理重点的调整,追求建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优化是项目管理的目标之一。项目管理的过程具有链状式、动态式以及渐进式的特点,这就保证了建筑项目从设计到最终立于地面的过程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绿色建筑项目管理难点分析

3.1、建筑定位与经济性能平衡较难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在技术以及理念上还不是很成熟,受到一些原因的影响,现阶段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中建筑物的功能定位与经济性定位不能很好的平衡,主要体现于绿色建筑所使用的新技术,尽管能够达到建筑绿色的要求,但由于技术发展晚、成熟度不够,使得技术实施的费用比其带来的效应更高,这变成为绿色建筑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3.2、建筑周期过程的割裂问题

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是由决策、设计、施工以及营运等构成的,传统的模式下是按照阶段来进行划分,各个阶段是由不同的项目方来完成。而对于绿色建筑,更强调的是各个阶段要体现绿色的这一特点,这就要求建筑项目实施过程具备很好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在项目的规划阶段采用能够体现绿色的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还要应用新技术,最后的营运阶段也要能够达到绿色建筑的预定要求,将其设计目标和使用目标完全、综合的体现。

3.3、专业写作技术融合问题

由于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专业,并且专业之间的跨度和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专业技术的技术不同使得各个专业在项目的施工中考虑问题角度和出发点都不同,这就给建筑项目带来一定的难题。比如,风力发电技术不仅涉及到电气专业和通风专业,也涉及到土建专业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3.4、组织管理问题

绿色建筑项目设计的参与主体相对较多,使得项目又具有复杂性。与传统的组织理论强调的任务分工不同,在绿色建筑中由于存在咨询顾问和施工涉及的专业分包单位等不同,项目的组织与协调的工作具有了不同特点。采用该模式,往往会使项目的规模庞大、管理层增多,这就使得工程的沟通出现困难,管理层对于施工层的监督难度增大,项目关系紧张,对统一指挥和调度产生影响。

4、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的措施

4.1、目标控制

在绿色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会对项目的目标产生影响,所以为了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要进行目标控制:首先要将建筑项目的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将贯穿于前期策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阶段的目标进行分解,便于管理和监督;其次是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控制的方式进行目标管理,将绿色建筑项目从粗到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利用动态管理的原理使各个层次间更好的协同统一。

4.2、投资控制

绿色建筑相比传统的建筑来说,投资要大一些并且投资的回收速度相对较慢,初期的投资能够换来的节约资源的效应通常是很多年后才能显现的,而且主要是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形式。绿色建筑的投资控制可以从微观控制和宏观控制来进行,微观控制是采取有效的控制方式降低开发商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并且要充分的考虑国家政策,宏观控制是从社会生态效益角度出发,对绿色建筑节约的生态成本和长远利益进行计算,进一步减少生态成本并获得更大的生态价值。

4.3、人员管理

对于项目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管理知识,还要掌握生态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涉及领域的知识。同时也要掌握建筑项目的现代管理方法,密切关注相关领域内最新的技术发展及应用,从而能够高效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有效的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使得绿色建筑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达到既定的施工目标和质量要求。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有效的项目管理在发展绿色建筑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应仅仅表现在前期的策划设计和后期的施工运营上,它应贯穿在整个项目管理的全周期中,并且不断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段春伟:《建筑项目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建筑科学》2009年10期

[2] 辛洪波 许德秋:《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优化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年04期

绿色设计的目的范文5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指标评价;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177-01

1.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 “需求”和对“需要”的“限制”。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建筑是人类改变和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开发行为, 建筑行为包含了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变和转化自然资源的过程, 显然这些行为在各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影响, 也将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 流行着一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 如“绿色建筑”、“ 生态建筑”、“健康建筑” 等等, 这些概念中多少都蕴涵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概念正逐渐被建筑师、特别是业主所接受。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较,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更注重于事先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尊重与适应, 考虑如何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更高效地使用可再生资源, 同时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设计, 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 资源利用效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m2, 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m2如果仍维持现在的发展模式, 资源和环境的瓶颈作用将使得建筑业的发展难以为继, 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 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的任务。

2.绿色建筑的内涵

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有关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T50378- 2006) 中,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 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定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建筑物。

3.绿色建筑目标的确定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相继推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特别是一系列评估标准的出台, 对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英国的BREEM、美国的LEED、日本的CASBEE 评估体系等等。这些标准一方面对绿色建筑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同时也对绿色建筑进行了等级划分, 使用者可以根据标准的要求, 根据自身项目的具体情况, 确定绿色建筑的目标。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人、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气候、资源、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绿色建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存在差异, 即绿色建筑要根据具体国情来考虑实施方案。相对而言, 中国面临着资源短缺、发展速度快、粗放型发展的特点, 其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应采用有中国特色的标准。

3.1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推动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 我国在2006年3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T500378- 2006) ( 以下简称《标准》 ), 这是我国批准的第一部有关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标准》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 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六点: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标准的条文按上述六大指标展开, 其中住宅建筑的分项指标共76项, 公共建筑的分项指标共83项。

3.2绿色建筑的评定

《标准》 中每类指标下的具体分项指标可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 一般项和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项, 其中优选项是指实现难度较大、绿色度较高的可选项。绿色建筑应满足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全部控制项要求,且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 将其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3绿色建筑的目标

确定绿色建筑的目标, 是开发商和设计师们面临的首要环节, 是实现绿色建筑的第一步。绿色建筑并没有一个绝对一致的标准要求。绿色建筑相对普通建筑而言,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更加关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不同绿色建筑之间可以存在差异, 并不苛求所有绿色建筑都达到一致的标准, 根据绿色建筑的”绿色度”, 可以使用《标准》 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和分级。因此不同的绿色建筑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确定绿色建筑目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建设绿色建筑时, 应注重地域性特点,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般而言, 开发商和设计师可以对照《标准》中各条款的要求, 确定绿色建筑目标, 而当《标准》中某些条文的要求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这些要求可以不列入目标。

3.3.1 基础目标

《标准》中的控制项是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 是必须满足的目标, 因此可以将控制项作为绿色建筑的基础目标。

3.3.2 定级目标

《标准》据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满足程度, 对绿色建筑进行等级划分,开发商项目的定位对绿色建筑目标的选择至关重要, 设计师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有可能满足的一般项和优选项, 作为定级目标。

3.3.3 目标的筛选

初选目标(包括基础目标和定级目标)形成后, 设计师应与开发商一起, 充分研讨各个目标的内涵, 了解目标对项目的影响, 综合分析项目的情况, 进行目标的筛选。筛选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应尽量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确定项目绿色建筑目标的工作, 以避免对项目投资定位的影响和造成后续工作的返工; 二是确定的实施目标应留有一定的余地, 保证在实施过程中避免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三是基础目标是必须满足的, 因此应确保基础目标的实现,而定级目标可以随着工作的开展,进行比选, 以确定性价比最好的目标组合。

3.3.4 目标的技术路线

研究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 就是从技术的角度, 来确定项目目标是否可行的过程。可按以下步骤来确立绿色建筑目标的技术路线:(1)提出目标;(2)针对目标提出设计思路(应提出一个以上的设计思路);(3)区分设计思路的优先次序;(4)确定目标实施的技术路线。

4.绿色建筑策划的工作模式

4.1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特点

绿色建筑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某种技术的运用或某几种技术的迭加,绿色建筑需要各专业之间综合考虑、整体协调才能得以实现。

4.2团队的建立

绿色建筑的策划需要采取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 通过组建“绿色团队”确立项目目标, 是实现绿色建筑最基础的步骤之一。“绿色团队”的组成可包括业主、建筑师、工程师、咨询顾问、承包商等。传统的设计流程,是由每个成员完成他们的职责然后传递给下一家, 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焦点应从分阶段、划区块工作模式, 转换到多学科融合的工作模式。“绿色团队”成员要在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 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整实现。

4.3团队的工作要点

“绿色团队”的成员应尽可能地将利益相关者结合进设计过程中。首先, 利用现有的大量的文献和参考资料, 培训参与者了解综合团队设计的工作特点和益处; 其次, 通过团队协作的方法, 仔细研究每个项目的潜在特性, 从环境效益到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估, 从项目的全过程和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来考虑建筑方案对外界的影响, 确定所有与项目利益相关的人或组织, 了解真实的开发成本, 包括开发对社会和项目全寿命周期方面的影响, 如果可能的话, 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工具。

绿色设计的目的范文6

【关键词】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造价管理

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绿色环保以及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我国的资源和发展的重要标准。在我国的工程建设实施中,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标准设计与控制,从而实现绿色低碳节能的目标。本文通过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对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阶段进行创新,对如何做好造价管理提出了几个的关键要素。

一、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阶段的环节

根据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阶段的理念环节来讲,节能的主要环节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自身节能环节和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环节。自身节能环节属于建筑阶段的节能,具有主动性;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则是通过外部能源进行调节的节能,具有被动性。

1、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的自身环节

根据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的自身环节来讲,根据丹迪的气候变化,对建筑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建筑物的间距,体型以及范围等因素,这些对建筑的自身环节有推进的作用。绿色节能主要是针对环境的变化来改变建筑的能耗。在建筑阶段需要保证质量,另外选用建筑材料的性能一定要好,只有这样才会有效改善建筑节能的寿命周期成本。

2、现代化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环节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环节,是通过外部的能源输送到系统中去,进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节能设计。此外其环节的节能设备主要有:供暖和制冷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的运用等。

二、项目决策阶段中的造价管理

关于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项目是否能在预期中运作成功,工程项目决策的准备阶段是关键性因素。在决策阶段中,需要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策划,尤其是绿色节能部分和选择最好的造价方式进行评估和决策,根据建筑项目的技术经济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此来做出对投资决策的判断。当建筑单位有投资的机会时,会向政府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进行咨询,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需求

从项目的需求来看,主要包括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源以及规模,还有项目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另外项目建设的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的价格等相关工程费用。

2、项目状况的确定

从项目的状况来看,项目室内的温度、隔离效果以及通风等效果的预期,这些需要周围的环境状况来确定,另外,项目内的空气湿度,能源消耗水平以及项目的效率等是由项目的能源状况来确定的。

3、项目的备选方案

从项目的备选方案来看,这需要在周期成本最低的原则下,做出项目的备选方案。其备选方案是由经济技术、社会环境、能源、绿色节能技术以及节能可行性的调差数据和资料构成的。

根据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之后,再结合据建筑单位的自身情况以及需求,需要做出合理的备选方案,主要由两种情况:

(1)当项目方案的实施具有可靠性时,就可转交到设计单位,开始进入设计阶段环节;

(2)如果项目的方案没有达到施工单位的要求或者不满意,这就需要进入下一个决策阶段或者放弃项目。当项目的方案确定时,需要利用工程造价进行评估,通常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系统分析评价法以及经济、价值评价法。当项目的方案确定之后,需要编制投资估算表,以此来为醒目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1]。

三、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阶段造价管理的特点

当确定项目的方案并实施之后,进入设计阶段。项目建设计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比较大,可达75%以上,但目前就建筑单位的情况来看,对设计环节的估算往往不会太重视,主要关注报价以及施工后的决算价。资料显示,建筑阶段造价控制只有把设计阶段作为重点,做出全方位的投资控制,会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2]。

根据全寿命周期造价的管理理念,对建筑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另外还需要对所需的相关能源进行审计与处理,其具体的建筑阶段造价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1)采用设计招标投标制。很多招标单位都是根据项目设计、建筑造价管理以及绿色化设计等,以公平公正的方式,主要是以造价管理和绿色化设计进行实施,实践表明,设计招标方式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达到项目设计与造价管理最优化。

(2)采用设计监理制。如果出现设计上的失误造成建筑阶段损失,适合采用这种制度,其作用在建筑阶段非常大。另外设计监理制大大节约了成本,通过合理的选择,来降低成本,减少环境的污染[3]。

四、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分析

工程造价在我国的造价管理中有一个盲点,就是对造价管理的关注主要在建筑的施工阶段,而往往忽略了项目的运营和维护费用,因此,在建筑阶段,项目施工完成之前的成本可以有效地控制起来,而运营成本会跟着施工成本的降低而提高,最终导致全寿命周期的费用不能有效的控制。

随着运营维护阶段的进入,建筑单位需要结合运营维护的方案和运营维护的实际情况,做出项目的周期运营和维护方案。在建筑阶段周期的成本中,建筑造价则会跟着形成,制定合理的运营方案和维护方案是降低建筑阶段周期成本的重点因素。其方案需要提高设备功能、自然资源的采集、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省资源等方面实施。

五、做好绿色节能建筑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因素

首先,在建筑阶段的整个过程中,作为一个成本管理者,需要与其他各个阶段的管理者共同合作,每个项目阶段应该根据该阶段的项目管理作为重点因素,其次,在整个建筑周期中,应把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作为重点因素,设计阶段的影响在工程造价中的占到了75%,规划阶段的影响则在投资决策上占到了85%。虽然在整个建筑阶段项目过程中,设计的费用成本还不足造价的1%,但设计的费用在投资决策方面的影响中来说,影响度高达75%,因此运用建筑阶段中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观念,可以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为起点,指导设计者在设计中系统全面地考虑工程项目的建筑阶段所产生的各种费,从而实现建筑项目策划方案的最优化[4]。最后,建设的类别也是关系到绿色节能建筑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因素。

结束语:

目前,现代化绿色节能在建筑阶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且绿色节能在建筑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在正确有效的选择和实施造价管理之后,建筑阶段开始进入实践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按照决策和设计阶段的管理来实行的。但如果缺少管理者或者管理方式不当,会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造价管理实施阶段,需要部门经理和设计部门等相关管理阶层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合理采取相关部门提出的建议,以方便在未来的绿色节能减这阶段造价活动的顺利展开,从而进一步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方丽萍.建筑节能与建筑造价管理浅析[J].四川教材,2012.4.

[2]李巍.浅析建筑节能和全寿命造价管理[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