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范文1

近年来,我国在典型工商业企业会计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成绩,有关部门及会计业界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卓越努力。不容否认,会计制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距离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近。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典型工商业企业以外,还有很多特殊领域需要会计准则覆盖,还有许多特殊需要作出规定。中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经历的年头还很少,经验也很少。因此在许多旁门别类方面的差距还相当之大,所以国际经验是必要的。中国将来的会计准则应该既参照成熟市场中的会计准则,同时也考虑中国国情和特色。这至少是资本市场监管者搞好资本市场的迫切需要。

譬如企业改革上市,它关系到中国整体改革的大局。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金融企业出现了较多的不良资产,资本充足率不够,急需利用资本市场。应该说,中国银行业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中国改革的成本,这是改革的代价。但是在金融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很多的会计准则和披露准则方面的问题。因此,金融企业上市比一般企业较为复杂,比如银行在常规贷款之外,还有风险和风险准备方面的问题。的会计准则仍可进一步完善,披露标准还要提高,要参照国际标准对金融企业披露提出要求。

可见,会计准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只有具备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才可能有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讲,会计准则的提高也是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的前提。

二、为证券市场服务是会计准则的一项基本目标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一种规范,其根本目标是通过财务资料,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具有众多的使用者,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投资者(包括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投资者和债权人是企业风险资本的主要提供者,与企业具有直接和密切的联系,他们需要掌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并据此作出相应决策。因此,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会计信息需要至关重要。对此,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

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主体,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风险及期望收益,他们需要通过会计信息去发现证券的价格。好的会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坚持或更正先前预期,从而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好的会计信息还必须有较高的准确度,以使使用者预测企业经营状况和收益情况有更合理的基础。尽管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上,纯粹的会计技术的改变对企业价值没有直接的,但会计政策、会计技术会有利于或有害于企业价值的形成。

在我国,对会计准则目标的认识与国际上存在差别。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首先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其次是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再次是满足企业内部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的用户首先是政府,而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居于次要地位。这与国际上通行的观点有较大差别,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目的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决策服务,为资本市场服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甚至认为,政府和管理部门的特殊需要不在会计准则主要服务范围之内,各级政府可以为实现各自的目标,明确规定不同的和例外的要求。但这些要求不应该影响为了其他用户的利益而公布的财务报表,除非它们也能满足那些用户的需要。管理部门可以决定额外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这些信息的报告不在会计准则框架范围内。

事实上,我国准则确定的三类用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差别较大,共同之处不多。政府作为的宏观调控者需要的是较笼统的统计数据、汇总数据;国家税收的需要与会计目标有很多区别,为应付税收而设计的会计体系是满足不了其他使用者的需要的。管理当局需要的会计信息千差万别,主要是为内部考核服务;而投资者和债权人因投资、借贷的需要,要求会计信息应能揭示企业的投资价值和经营风险。根据这三类用户制定的会计体系明显有别于满足外部投资者需要的会计体系。而我们在根据这些复合目的制定会计准则时,又未充分了解每类用户的需求并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而仅仅是将其他国家为外部投资者设计的会计概念和会计体系借鉴过来,形成了现在会计准则多重目标的相互矛盾与冲突。由此造成会计准则与证券市场的不协调,满足不了证券监管的需要,这就要求区分会计准则目标与政府的政策目标,明确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即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资本市场服务,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服务。

准则服务对象的确定毫无疑问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准则制定者的价值判断。服务对象的确定是准则制定的基本前提。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和九十年代初刚开始制定会计准则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根本的不同。2002年10月底,我国国内上市公司已超过1210家,总市值占到国民产值的50%左右,二级市场投资者不仅有为数众多的机构,更有多达6000万个人的投资场所,已成为亚洲第三大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会计准则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资本市场全球化对会计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化

近10多年来,资本市场全球化的速度逐步加快。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表明,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投资机会;公司则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低成本的资本。然而,这一发展却遇到一大障碍,即作为资本市场基石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因会计准则存在不同程序的差异而缺乏可比性。这使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上升,也使市场作用难以发挥。

1997和1998年间,亚洲部分国家发生严重的危机,进而引发了俄罗斯及部分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危机的原因之一是透明度不高,会计和审计不可靠。其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要求这些国家必须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否则不提供支持。金融危机促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重视新兴和转型经济国家会计,也推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彻底的改革,以制定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不具备良好准则制定条件的国家使用。

随着加入WTO,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大循环的速度加快,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的数量日渐增多,外国投资者也日益关注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势在必行。中国证券市场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国内外的挑战,必须加强监管、加快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进程。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范文2

    小股民证券投资资金总量有限,股民主要将证券投资作为一种辅助理财手段而并非专业性的投入其中,其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等特征。

    1.证券投资知识的影响

    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证券投资专业知识缺乏,我国大多数小股民都没有接受过证券专业知识培训,甚至对证券投资相当陌生,没有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取专业知识,从而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对业务领域不熟悉等问题。其次,证券投资基本常识缺乏,部分小股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如股票投资资金要次日才能转出,st、*st类股票风险较大等,由于不了解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小股民在购买股票时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差错。再次,证券投资操作软件等相关知识缺乏,部分小股民虽然知道利用操作软件购买和出售股票,但对操作软件中各种技术指标无法识别,或者没有完全了解和把握其中的涵义,无法利用这些技术指标进行决策分析,更难以根据股票的基本情况以及自身的需求对技术指标进行调整。

    2.证券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

    首先,证券投资信息获取能力不足,部分小股民由于工作繁忙,加上投资金额不多,因而对各种影响证券市场的信息关注不够,部分小股民甚至长期性的忽视了证券市场消息,没有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也没用收集网络信息,从而难以及时有效的获取各种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消息。其次,证券投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小股东在获取有关信息后,难以分析出这种信息将带来何种影响,如某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正推进重大重组事项,部分小股民不知这种信息会对股价带来何种影响,因而内心可能会抵抗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管理还不规范,部分证券市场研究人员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一些有关上市公司的消息,小股民无法有效的辨别信息的真假,容易遭受资金损失。

    3.小股民个性行为的影响

    首先,决策的随意性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证券市场时,本着“玩一玩”、一点点钱无所谓等态度,因而在购买股票时没有对目标上市公司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更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而是根据个人喜好、购买股票时上市公司的价格、上市公司股票涨幅情况等决策,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其次,小投资者从众等行为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决策时缺乏自主决策意识,容易出现跟风等问题,什么板块热买什么板块股票、什么股票涨幅大买什么股票,这些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二、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思考

    小股民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如果缺乏小股民的参与,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而要将小股民留在市场当中,除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股民自身因素入手,引导小股民更为理性的投资,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小股民投资体系。

    1.加强证券投资知识宣讲

    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前提是帮助其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证券投资知识,首先,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证券投资知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高校、证券投资行业从业人员编写通俗易懂、不带有偏向性的证券投资资料,同时邀请编写人员开展讲座,通过这种大范围的宣传帮助小股民特别是刚进入股市的小股民全面、客观的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信息。其次,要选拔和培养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证券投资宣讲人才,由于证券知识宣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且国家会不断的出台各种制度法规,这都需要有权威的解读,此外,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使得证券投资知识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建议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独立客观的宣讲人员,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帮助小股民了解、更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

    2.多策并举降低各种虚假信息对小股民的影响

    首先,要加大对各种虚假信息者处罚力度,针对现实中充斥着各种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甚至部分人员还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一些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如推荐某一股票、暗示某一股票会有较大一波行情等等,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前,利用网络各种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影响更加深远,这就要求加大对各种违规虚假信息者的处罚力度,采取行业进入禁止、罚款乃至于追究责任等方式进行处罚。其次,要完善各种虚假信息监督管理体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专门的监督网络,供小股民对各种虚假信息单位进行举报,便于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当中,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真正做到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反馈一例,避免有举报没处理、有处理没反馈等问题。

    3.创新方式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于证券市场

    首先,要创新性的设立各种小股民模拟证券投资渠道,如可以开发贴近实际甚至于实况同步的模拟投资工具,并进行广泛的推广,甚至鼓励小投资者在正式进入证券市场之前要模拟投资一段时间,同时在这种模拟系统中嵌入各种证券投资基础知识,通过寓知识与实践帮助小股民了解投资知识。其次,要创新性的帮助小股民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倡导良好的投资习惯,如要求证券投资公司在小股民开户时提供相关的资料甚至组织培训,再如利用各种公益渠道对一些良好的投资行为进行宣传,以此影响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范文3

1.基础理论性较强

《证券投资学》作为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和其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学科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及管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理论等五大方面,并涉及到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因此,该课程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理论高度抽象,这无疑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与此同时,该课程作为基础专业课程,专业性概念较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既要遵循习惯称谓和专业用语,又需要将学生首次接触的专业概念解释清楚,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充分理解运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2.操作实践性较强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和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所涉及的证券投资组合、证券商品交易、上市公司条件、证券投资风险衡量与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时,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增加了学生对于本课程实践操作的期望。在此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与金融工具的实时行情紧密相联;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加一定的实验操作课时,引入模拟实训操作,如模拟交易和模拟炒股大赛的开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3.动态时效性较强

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在快速发展完善的阶段,在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在本门课的授课过程中,既需要介绍国际上一般的通行做法,也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与现实,对国外的成熟经验,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另一方面,由于证券市场行情受宏观、中观和微观及投资者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瞬息万变,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体会这种动态的变化特点,这就要求《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吻合该门课程的时效性要求,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的应用性缺失

目前国内的证券投资学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同小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关于证券投资学的理论研究起步也相对较晚,很多理论尤其是技术分析方面都是借鉴或翻译国外的,但某些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国内的很多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相互抄袭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和时代意识,难以做到根据时展特点和金融发展规律对教材及时更新完善,如对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创业板等都少有涉及,对股票上市制度和交易规则的修改也没有及时更新,这无疑会对学生造成误导。

2.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证券投资学》由于其实践操作性较强,因而在日常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证券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加上真正具有丰富证券投资经验的教师太少,在教学过程中更擅长并习惯于“填鸭式”的理论知识讲解,而较少应用模拟炒股、沙盘推演和证券交易软件行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来熟悉证券交易的操作要领。其结果就是重视了理论学习,而轻视了实践教学;实现了知识灌输,而忽略了技能培养;注重了课堂讲解,而缺失了模拟操作。如此一来,很大一部分学生即便在学完该课程后,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证券交易的实践操作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3.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互动

由于《证券投资学》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覆盖的知识面广泛且内容详细,使得该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如果有模拟实训课时的安排,本门课程的学时计划就显得非常紧张。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将方方面面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课堂时间就很难保障。其结果就是绝大部分的教师上课时间都是“满堂灌”,跟学生的互动较为缺乏,甚至连课堂提问的次数也寥寥无几。这种教学状况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检测,使得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师生互动的缺乏也不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也就缺乏学习的压力与动力去搜集新资料。而证券投资学的动态时效性较强,需要学生主动持续地去搜集相关财经资料,关注当下国内外的最新时事动态。

4.教学手段和考核模式单一

《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到金融工具基本面的分析,还要依靠技术面的分析,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大量的价格走势图表和公司经营方面的财务信息,这就要求必须研读大盘、结合个股,并连接即时行情进行解读,才能得到深刻理解。但很多学校在理论课中没有多媒体及网络平台,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得教师纸上谈兵,学生云里雾里,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很多学校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仅仅是根据理论课的考试成绩,依靠一份试卷来完成,这大大影响了学生模拟上机操作的积极性,认为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就万事大吉,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三、完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元化”教学模式

健全可靠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完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保障,即学校和企业要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将证券公司等证券机构引入教学环节。首先,将专业教师派送到证券公司参与实际业务流程。例如派专业教师在暑假到证券公司挂职锻炼,参与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了解证券市场对新进员工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熟悉证券市场上证券品种发行交易过程中的实际运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证券行业的实际运行之中。其次,组织证券公司等专业人员不间断地进入教学环节。例如可以定期邀请证券公司一线员工走进校园开展证券知识讲座、开设模拟交易帐户和举办模拟炒股大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证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理论传授和证券企业实践体验的双重作用。

2.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要构建《证券投资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有完善的实训基地做支撑。一方面学校要不断完善实训室关于证券行业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配备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积极与证券公司开展合作,实现软硬件的及时更新升级,以体现证券投资学的时效性和时代感;另一方面,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每周都要开设专门的证券上机模拟操作课时,要求学生在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证券公司网站上注册模拟股票交易帐户,让学生在模拟操盘过程中真正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积累投资经验,提高证券投资分析能力。

3.拓展知识面以优化教学效果

通常来讲,教学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教学中课程目标核心任务的推进过程;二是通过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形成延伸和拓展的过程。当前,《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定位于培育学生的理财观念和投资能力、为证券行业输送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从业人员。据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结合教材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重合部分展开教学实践,主要包括常用的金融工具(股票、基金、债券)特征、股票交易流程及重要规则、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基础知识部分。与此同时,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多维度的延伸拓展,扩大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学的知识面,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具有灵活性,并形成后续的自我学习能力,为下一个教学过程提供新的方向和目标。延伸拓展的内容则可以基于时效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等多种目的展开,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学生放映与证券行业相关的财经视频,如纪录片《华尔街》、《资本的故事》等,以此让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和特征;也可以向学生推荐资本市场的相关课外书和网络资源等,让学生多渠道地拓展证券投资知识。

4.加强教学手段与考核模式的改革创新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职证券投资 模拟交易教学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教学目的

(1)课程设置的目的。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规范,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显现,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支点,是金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本课程是为了培养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全面了解证券投资及市场的基础知识、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现财能手。使该课程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能和本领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

(2)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按照公司管理的职业工作实际要求,结合现有的条件,要求学生从市场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来进行实践教学,预期效果能实现独立自主的分析市场能力并能较准确的判断市场的波动,并能够进行股票、债券、期货等相关金融证券的投资和融资业务。

二、以培养有理论、懂管理、会实践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来进行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2)课程教学改革后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基本技能要求。 证券投资是一个理论丰富、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对相关理论的教授只是其一,还必须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运作及改革方向,了解证券业的业务流程和实际工作的特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其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只是知识能力的要求。而技能的要求则是必须能独立进行金融市场的分析判断,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最终能进行股票、债券、期货等相关金融证券的投资和融资业务,以及相关的资本运作。

(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师以案例分析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校园网全覆盖,每个教室网络教学设施一流,为通过证券实时交易平台进行讲授课程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首先要运用多媒体课件、VCD录像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互动式教学,不断吸收国内外证券投资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立足中国和湖南资本市场,通过案例等分析讨论,突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提供金融实验室开展证券模拟投资大赛,锻炼学生的投资分析能力与心理素质,同时使学生在学校就能进行证券投资活动;最后,还可利用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等实习基地,通过与专业投资人士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市场的理解。

(4)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的内容。①理论课比重:30%----40%;②实践课比重: 60%----70%;③具体内容

三、以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改革

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现代化的技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手段,网上实时行情和资讯在课堂上的展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门课程在课堂上的生动效果。

首先,学院要组织专业教学团队编制的《证券投资学实验指导书》,用来界定证券实验模拟投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①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性质、实验目的与实验的基本内容;②行情阅读与股票分析软件的使用,主要介绍行情阅读的各类指标与方法,世华财讯行情分析系统、恒泰证券分析系统的学习与使用;③证券交易模拟,这部分安排五大实验,包括证券交易模拟实验、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验、形态分析实验、技术指标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实验。

其次,要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每天的行情数据时刻变化,因此,金融实验室要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股票。保障学生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而通过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

再次,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

然后,结合实盘讲评。这里的讲评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技术保障就是使得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参考文献: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范文5

(一)经济来源受限

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有以下几个渠道,主要是父母给的生活费,节假日兼职的收入,奖学金助学金等等。相比社会上的投资者,大学生股民的资金较少,且渠道单一。很多大学生用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去投资,期望以小博大,赚取利益。

(二)从众心理严重

大部分学生认为证券投资是目前很流行的一项活动,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哪只股票又涨了,哪只股票又跌倒了历史低点,哪家公司的前景比较好,中长期投资一定会有不小的增长,时刻关注着大盘的走势变动。原先并没有什么兴趣的同学也受到了这股热潮的鼓动,积极投身进去,希望自己也能像身边的“股神”一样,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

(三)风险意识缺乏

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急于求成,风险意识淡薄。他们认为证券市场相当于赌场,运气很重要,并不对上市公司的前景进行分析,不研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只是盲目的买进或者卖出。频繁的买卖,反应了他们风险意识的缺乏,太过急于求成,重视短期利益。

二、大学生证券投资策略的产品分析

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金融衍生工具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掌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各种证券投资品种的不同其风险和收益水平也不相同。股票的收益不但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而且还受股票交易者的综合素质的影响,其风险较高,收益也难以确定;债券的直接收益则取决于债券利率,而债券利率一般是确定的,投资风险较小;而投资基金则有专家经营、集体决策,它的投资形式主要是各种有价证券以及其他投资方式的组合,投资选择灵活多样,从而其收益就有可能高于债券,投资风险又有可能小于股票。因此,基金能够满足那些不能或者不宜直接参加股票、债券投资的个人或机构的需要。三者的收益率相互影响。从单个股票、债券和基金来看,他们的收益经常会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有时差异还很大。但是,从总体来看,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则它们的平均收益率会大体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证券市场上一种融资手段收益率的变动,会引起另一种融资手段的收益率的同向变化。在社会中要面临的有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等等,假定大学生为风险中立者,一般将资金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获取收益。

三、大学生证券投资的现状引导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模拟教学法;实践能力;《证券投资学》课程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掌握证券学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为学生毕业后进入金融领域从事证券投资实务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就对《证券投资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掌握证券投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在内容的介绍上,大多以教师向学生进行单项传递为主,这种灌输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应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学》教学中显得问题很多,学生对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缺乏感性认识,对投资方法的学习流于形式,最终失去了对该课程的兴趣,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模拟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引导学生按照实施方案,完成模拟目标和要求。它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融合了情景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的优点。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模拟教学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场景主动参与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对证券投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操作,提升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模拟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内容主要由投资工具、证券市场与监管与投资分析方法等几部分内容构成,内容之间以递进的方式构成了该课程体系,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模拟场景和手段展开模拟教学。

(一)证券投资工具篇模拟教学法的运用

证券投资工具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属于虚拟资产,随着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这些投资工具很多没有载体,只能在电脑软件里看得见,摸不着,学生缺乏对这些投资工具的感性认识。这里以股票为例,巧妙设计模拟场景展开模拟教学。对于投资工具,教师可以类似展开模拟教学。在第一次课的时候教师就布置课下作业,要求每位同学至少选择一只股票作为自己的自选股,长期跟踪。要求对自己跟踪的股票名称,代码,行业,区域,主营业务,财务状况,重大事项,股票的价格,股本规模等了然于心,并且每天都要关注该股票的价格走势和信息公告等。为了督促学生能完成这个作业,教师可以不定期的抽查学生对自己跟踪的股票的了解程度。学生通过完成该作业,加深了对股票感性认识,自己跟踪的股票就像自己领养的宠物一样,会产生感情,进而培养学生对证券投资的兴趣。

(二)证券市场与监管篇模拟教学法的运用

证券市场包括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学生对证券市场的认识比较抽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对股票发行上市的流程的认识,可以设置如下情景:设置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监会、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学生真实地充当上述模拟机构中的任一角色,学生可以参与股票发行及上市的一系列流程,从而较为熟练的掌握改制,IPO,股东大会,路演等专业术语。为了加深对流通市场的认识,可以组织学生去证券公司参观,安排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相关岗位的实习,学生在参观和实习的时候可以了解具体的开户、委托、买卖、清算等一系列市场交易行为,了解证券公司各部门的职责,熟悉证券公司的运作机制。根据课程安排,学生要进行模拟交易平台的注册,注册成功后,学生就可以用模拟账户的虚拟资金进行模拟交易,通过模拟交易加深了学生对证券流通市场的认识。在证券市场监管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播放相关的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模式变迁等视频资料的方式开展模拟教学,加强学生对金融监管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证券投资分析方法篇模拟教学法的运用

证券投资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求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平台选股及买卖的时候,要写出详细的投资分析报告,分别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基本面的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中观行业与区域分析以及微观的个股分析,要求学生首先从基本面的角度分析选择股票。技术面的分析包括K线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和技术指标等一系列内容,很多股票软件还支持自己编写指标,导致技术分析种类繁多,对技术分析的应用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最终能够从技术面的角度构建自己的选股思路和买卖依据。通过模拟操作,可以让学生体验股票交易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证券投资的兴趣,将证券投资分析的知识应用于投资实践中去,切实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模拟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运用时注意的问题

模拟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模拟毕竟不同于现实,模拟交易与实盘操作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另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模拟教学法也会出现新的模式,所以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法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尽量缩小模拟与现实的差距

模拟交易使用的资金是虚拟的,没有风险与成本,学生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往往随机性强,频繁买卖,满仓操作,风险增大。这就要求学生要端正态度,认清模拟操作是没有风险与成本的前提下对选股思路和买卖技巧进行验证的方法,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努力缩小模拟与真实操作之间的差距。一方面要控制模拟资金的规模,过于庞大的资金会直接影响现实股价的走势,如果虚拟资金过大会使得模拟操作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建议学生在自己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小规模的实盘操作,这样学生能够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体会模拟与实战的区别,减少投资的盲目与随意性。

(二)科学合理地选择模拟内容

《证券投资学》课程知识点众多,而课时非常有限,能够开展模拟教学的内容也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合理选择,课上课下合理安排模拟实践的内容。例如金融工具的学习与金融市场的认识,证券公司的参观与实习等就可以安排为课下内容,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同学展示模拟的效果。对于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要精选案例进行模拟教学,可以综合把握以下几点,以保证模拟教学的效果:第一,内容的趣味性,尽可能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内容要新颖,具备很强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二,模拟的适当性,模拟情景应当针对学生的层次量身定做,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难易程度要适中,既不能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也要防止太简单让人索然无味,教师可对教学内容适当拆分,精心设计,以追求最好的课堂效果。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是对专业知识的横向整合,通过模拟教学法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以学科竞赛为辅助载体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的证券投资人才。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科学缜密的竞赛指导方法与管理体系组织院级或校级的模拟炒股比赛,学生通过参加模拟比赛,可以综合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比赛,寻找差距和不足,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校级的模拟比赛,选拔队员参加全国性的模拟操作比赛,例如参加大智慧杯全国金融精英挑战赛,通过比赛,大学生的投资能力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升。还有希望获得丰盛的奖金和含金量超高的证书,提升大学生学习和投资的信心。

三结论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应用模拟教学法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在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方面都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模拟投资毕竟与实盘操作有很大的不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分析与探索,弥补其不足,使这种方法能更科学合理地服务于金融教学,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建江.模拟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56-57.

[2] 张继红.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金融法课程中的应用[J].金融教育研究,2016,29(4):74-78

[3] 丁璞.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互动,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5(11B):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