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范文1

[关键词]探究;优化;培养;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新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究性物理教学正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建构知识与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笔者凭多年教学体会,深感要实施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精心设计,准备充分 探究性教学是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复杂多变,可能发生的问题很多,学生实验可能不成功,课堂可能出现失控现象,因此师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老师要根据教材目标,精心备课,熟悉教材,领会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精神,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以探究性的视角去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充分预测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答,思考怎样设疑,怎样把“疑”设在学生不以为疑的问题上,设计好有针对性的思考题,布置好学生的准备工作。预想好相应的指导方法,有效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探究、交淡、寻找问题的答案,扎实有效完成探究任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对所探究的内容进行预习,认真阅读课本和老师准备的实验器材说明卡,结合实物弄清它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及使用注意点,对老师布置的参考题认真思考,并作好相应的实验准备。

2.优化教学程序,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性教学对老师的教学技能、调控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有条不紊地推进探究活动,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优化教学程序,使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得到无形的调控。

2.1 要创设探究情景。 良好的物理情景是物理“魅力”的重要源泉,创造适当的物理情景,突出探究的“主旋律”,让学生看得清,摸得着,充分应用感觉器官,感知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由暂时的兴趣转化为持久兴趣,促使学生以“发明家”的身份积极思考,急于探究,为下一步探索打好基础。具体可以通过演示、举例、提问等创设情景。创设情景要贴近生活且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1.1 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教学中,创设情景如下:

①〔课件〕照相机及其成像情景图。

②〔课件〕电影放映机及其成像情景图。

③〔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以上两种成像情况,你们有什么疑问要问老师吗?

④〔生问〕照相时为什么有时照得人那么大,有时又照得那么小?为什么有时候站得太近了反而照得不清晰?为什么照出的相那么迫真?等等。

⑤〔观察 〕用手中的凸透镜观察自己手指的指纹。

⑥〔实验观察〕用手中的凸透镜使窗户在屏上成像,观察光屏上成像情况。

⑦〔提问〕同学们,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有时成正立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倒立的像?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所成像的正倒、大小呢?

上面一系列的情景都刺激着学生们的感官,引起了兴奋,学生们进入了探究知识的情境。

2.1.2 再如学习《热现象》时可以创设如下情景:

①出示两个相同规格装有热水的热水瓶(提醒:热水同时装入)。

②让一个同学上来,分别提起两个热水瓶比较一下两个热水瓶里水的多少。

③分别从两个瓶中倒出一杯水,让该同学鉴别这两杯水的温度。

到了这里,很多同学都急切地想知道这究竟是想干什么?一不小心就进入了情景当中了,这样“探究热水瓶里开水的多少与保温性能的关系”就自然而然的在同学们兴奋的思维中切入,效果非同一般。

2.2 让学生猜想、设计实验。结合创设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充分发挥想象力,对猜想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讨论,然后根据猜想结果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中:通过海轮在大海中航行(彩画)设置情景,让学生猜想: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大家可以猜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时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生活经验、所见所闻进行猜测,议论纷纷,有人开始举手了。

2.2.1 有的学生认为浮力大小和物体的轻重有关,理由是轻的木块在水中会浮起来,而重的金属块则沉下去。

2.2.2 有的学生认为浮力大小和物体体积有关,理由是:“你看!轮船体积大,在海上能载这么多货物,说明它所受的浮力大。”

2.2.3 有的学生认为浮力大小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理由是在游泳池里游泳,在浅水区感到浮力小,在深水区就感到浮力大,游起来轻松。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即使在浅水中,只要身体全部浸没,受到的浮力和在深水中是同样大的,但是既然是猜想,就允许猜错,让学生在下一步探究中自己去“去伪存真”。

2.2.4 有的学生认为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有关。理由是海水密度大,在海水里游泳要比在游泳池里游泳感到浮力大。

…………

老师归纳:浮力大小可能和物体密度大小有关。

浮力大小可能和物体体积大小有关。

浮力大小可能和浸入液体深度有关。

浮力大小可能和液体密度大小有关。

浮力的大小可能和物体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

(设计实验〕:

为了检验这些猜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先进行定性检验。学生可发现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增多,弹簧秤读数变小、浮力变大、从而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

教师引导:如何定量证实你的猜测呢?为了定量的进行检验,我们必须测量哪些量?

生:要定量检验猜想,必须测量浮力的大小,还要测量物体排开水的多少。

教师引导:怎样测量浮力? 怎样测量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怎样安排步骤,怎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2.3 学生自主探究。此环节是探究性教学的关键环节,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行了设疑猜想、实验的设计、实验器材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学生操作起来比较顺利,比较容易朝着预想的方面进行,目标比较容易实现。基础薄弱、操作能力差的学生操作起来就比较困难,容易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探究实验不应否定老师的指导作用。对比较容易完成探究任务的学生,教师要注意点拨拓宽、加深,对出现实验偏差或错误的,教师不要单纯纠正,而是加强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纠正。比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基础好的学生会很快完成好,这时可适当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验证力和力臂的比例关系。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出现实验偏差,原因可能在挂钩码前没有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或挂钩码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有稍微倾斜。前一个原因可以叫学生自己检查步骤是否正确,后一个原因可以从力臂概念方面引导指出。再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往往由于溢水杯而出现偏差,此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溢水杯中的水为什么要满? 教师引导:假设溢杯中排出的水沿外壁流走,会造成什么结果?你如何利用已有的仪器减小误差呢?物体排开的那一部分水除了用溢水杯还有什么方法?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观察分析实验,找出规律。

2.4 归纳总结,释疑、提高、应用。探究性教学是学生自己探究过程,学生实验结果不一而足,有时会出乎意料,与预想的相差甚远。获得的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结论。因此教师不能忽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除了在探究过程中富有开启智慧的思想方法的引导、点拔之外,关键的作用还是体现在学生获得实验数据以后讨论、归纳总结、释疑提高应用方面上,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完成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澄清一些错误,总结得出物理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得结论去解释先前探究的问题,印证不同的猜想,最后通过应用实例加以巩固提高,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同时,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1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学生实验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实验操作就是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之一。探究性教学重在“动手做”,必须让学生从“亲自经历的科学、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让学生亲自操作、体会、观察、测量、记录、整理数据、讨论交流、做总结报告,真正做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探究课堂应为学生开发学习资源和器材,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真刀真枪”地探究科学。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由于实验仪器少而学生多,学生实验往往是三、四个人以上为一组,这种方法最大缺点是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对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改进实验、分工合作、轮换操作、提高课堂效率来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如:在学习长度测量时候,让学生用刻度尺测一张纸的厚度或测硬币的直径等,实验研究往往要改变条件做几次,学生就可以一人做一次,为提高课堂效率,节约时间,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指导,老师边点拨,学生边学边做,对实验中的共性问题可用挂图、幻灯、多媒体动画课件等配合讲解,提高示范性指导效果。

3.2 激励学生多做课外实验、小制作。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鼓励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自行设计小实验、小制作。例如学习光的色散现象后,可以让学生自制喷泉,观测彩虹,达到学生展开联想,追究成因,找出答案,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学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大大的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求知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3.3 成立兴趣小组,发挥学生个人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成立活动小组。例如学习照相机原理后,成立摄影小组,学过照明电路后,成立照明电路安装小组。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通过实践探索获得结果,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成功的喜悦中再次激发探求新知和应用新知的欲望,克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神秘、胆怯和依赖心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和终身学习习惯,而探究性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转变观念、思路和方法,才能顺利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学物理》

[2]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范文2

关键词:“艺与工”;陶瓷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学科交叉与融合更为普遍和凸显,专业设置更为广泛和综合。就陶瓷专业而言,如何将陶瓷艺术与工艺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展示陶瓷材料在艺术上的表现力,正确的处理各种陶瓷设计产品的造型和装饰、结构和功能、材料和工艺的关系,设计出具有完美功能和审美结合的陶瓷艺术作品,需要设计者良好的综合艺术素养,同时具有艺术与工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艺与工”结合的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一、“艺与工”结合是陶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不能长期不变的沿用原有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和模式,我院的陶瓷专业应该向复合性应用型的教育模式转变,使培养的学生不但能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应该要涉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和理论,文理皆通,兼收并蓄,做到不仅能够设计还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也就是“创”和“造”,这样才能够体现创新型社会的优势,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艺与工”结合的陶瓷艺术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和能力的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艺与工”相结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艺与工”结合的办学模式突显陶瓷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陶瓷艺术与工程”专业是艺术与工程的结合,更多强调的是艺术与工程的契合,是科学性、艺术性、工艺技术性三方面内容的结合。陶瓷专业学生更多的以陶瓷造型的视觉效果为主要目标追求,往往对产品的结构与材料的表现等理解不够,缺乏科学性等逻辑思维能力;材料和工艺等专业而言,对形象思维、艺术审美等相对较弱,这就存在艺术和工程的在设计教育方面的偏向性。如陶瓷卫浴产品设计,作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就陶瓷专业而言,在形式美感等方面的把握是他们所擅长的,但往往在成型尺寸结构、烧成工艺、材料上很难实现精确的把握。而让材料类的专业来进行设计,对功能往往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但就算具有完美的功能,失去了优美的外观,不能赢得大众的喜爱和购买,这样的设计往往为零。因此,“实用、经济、美观”是陶瓷产品设计的原则。只有掌握了材料工程技术背景和能力的设计师才能完美地将产品造型设计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结合起来。“陶瓷艺术与工程”专业,注重学生设计创新思维和能力,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和能力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一套全新而完整的设计教学体系。该课题的开展,使我院陶瓷专业特色进一步突出。

三、“艺与工”结合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1.艺与工”结合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艺与工”结合,实现学科知识交叉融合,首先要建立“艺与工”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但“艺与工”课程的结合不是简单地在课程设置上并置与重合,而是学科知识深度的交叉和融合,这样就要求艺术与材料专业的老师共同备课,共同探讨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依托材料工程技术,承载艺术素养,是“艺与工”结合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们打破传统单一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由设计类和材料工程类教师共同承担的形式实现课程的穿插和复合。在“艺与工”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对课程结构、课内学时、实验学时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充分的体现“艺与工”结合的人才特色,增加了“工程制图”、“建筑卫浴产品设计”、“陶瓷工艺材料”等课程。在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制作环节,以综合立体的教学模式,多位不同专业老师共同承担,以期实现学生工程与艺术多方面的知识需求。通过对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研究,陶瓷艺术与工程专业充分实现陶瓷艺术和材料工程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知识体系更为健全。

2.“艺与工”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优化教学内容和缓解、改进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突出“艺与工”结合特色。注重学生对物质材料的应用,对工艺材料熟悉,学会结合材料和技术去思考有关“艺术与工程”的问题,充分发挥材料和技术的优势及特点。通过试教,学生对陶瓷设计“因材施艺”、“物尽其用”有了更好的认识,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其他班级有着显具的优势,其就业率以及单位的社会评价明显的优势,符合新时期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结束语

“艺术与工程”的结合,20世纪初就开始倡导艺术教学形式的改革,就陶瓷专业而言是一个熟悉而崭新的课题,真正完善“艺与工”相结合教学模式还在不断地探索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突出“艺与工”结合特色,培养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这是陶瓷教育永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建勇等.“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联动培养艺工结合

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8月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范文3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索;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必须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主动地对教学的程序以及手段、方法进行有效的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并参考他人的一些经验,笔者探索出如下几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心

在科学教材中,有许多阅读材料,介绍了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些科学家们的发明创造及他们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这些科学家虽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贡献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善于观察,富于想象,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这些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正是我们需给学生培养之处。这些生动的科学史,我们有机地把它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之中,这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最好例证。如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时,讲述伽利略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爱迪生“灯丝”的发现等。通过这些科学史教育,能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的伟大发明来源于平时的生活,来源于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来源于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树立起创新的意识并增强创新的信心。

二、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生长点,具有较强的激发思维动机的功能,是探索、创新的前提和方向,让学生学会提问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一环。教师可充分利用初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如通过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个实验或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创设良好的问题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路,诱发学生产生疑点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质疑、善提问的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质,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由思维引发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可采用:利用情境设疑、启发提问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动口、动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来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多展开讨论,发表不同见解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多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多用不同角度加以综合分析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正确性。通过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和创造能力

科学课程是一门实验学科,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验、实习及实践活动,基本上每一堂课都让学生在实验中度过,它们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容吸引着学生去学习、探索和实践,这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果学生不会观察,就不会有新的发现,也就不会有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时,就要让学生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观察实验的器材、装置、操作、现象等,还应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实验中发生的细微变化,从观察中促进思维,去分析实验的原理及各种变化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材中有不少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条件,可重新设计、改进或补充,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测定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时,在得到测定体积的一般方法――“排水法”后,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方法测其体积,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有的提出将石块切割成规则的形状,有的提出利用面粉或细沙的“掩埋法”等。

四、注重科学方法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和创新

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能力=知识+科学+方法+技能。可见,掌握科学方法与培养能力密切相关,对方法的掌握是衡量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这些内容的教学,通过分散、集中等把科学方法的教学与科学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去实践、去创新的能力。

总之,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有创新意识,不断地在教学活动和日常交流中表现出这种创造性倾向,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只要教师的工作有创造性,就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范文4

关键词:教学改革;可编程控制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21-03

四川农业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唯一列入“211工程”建设的地方高等院校。自1994年设置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以来,本着建立有效、适宜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宽口径”、“复合型”工程应用技术性人才为目的,在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研究和探索。[1]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首选课程。

PLC是一种新型的工业自动化装置,在工业自动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电力、电子、食品、交通等行业。经验表明,80%以上的工业控制可以使用PLC来完成。在日本,凡8个以上中间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系统都已被PLC取代了。当前,PLC、CAD/CAM和机器人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产业。[2]

本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与生产联系紧密,运用的知识覆盖面宽。[3]教学改革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适应科技发展趋势、成为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PLC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以“一个基础,两个核心”为指导思想,既强调学生对PLC的基本应用能力,同时也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所谓基本能力,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常见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原理、PLC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常用指令、编程方法、PLC在控制中的典型应用。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包括低压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和设计、PLC的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通过对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可以建立学生对PLC的理性认识。[3]

PLC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无疑是课程改革的核心。PLC课程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加强实训环节,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高层次工程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在国家建设创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4]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PLC课程教学改革的又一个核心。

二、PLC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按照“一个基础,两个核心”的指导思想,重点对“三个模块”进行改革和探索,即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对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拟定、本专业学生历年就业情况的调查和招聘单位的用人需求调研,重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且把教学内容模块化、系统化。[3]在掌握PLC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PLC实验课程主要设计思想是,建立一个系统的、多层次的、结构丰富的适应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体系,使该体系的知识测试点具有结构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做到理论与实训合一,实践项目驱动理论。[5]

为了满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要求,在PLC的教学实践中,对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由传统的教学过程,逐步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增强主动性。

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灵魂,只有教学的成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深化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6]即专业课教师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三、教学内容改革与探索

1.理论教学

PLC课程内容包括传统的电气控制基础、PLC的原理及编程、网络通信和软件组态四个模块。在理论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四个模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构成PLC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强调课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减少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中低压电器原理部分的课程内容,突出电气控制中经典电路、典型环节及其设计思路;重点讲授PLC的工作原理及以PLC构成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强调PLC控制系统的网络技术应用;难点是控制系统中上位机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教学内容的调整强调了自动化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了其实际工程应用的属性,加强了实践环节。同时,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先电气,后PLC”的顺序,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形成基本的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

PLC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校外实习。除了这些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习优秀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组队参加各类竞赛和科研项目,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内容上以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为主,基础型、验证性实验为辅。由于PLC的实验内容较多,在规定学时内不能完成的实验,学生可以在开放性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现有条件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提高对PLC的应用技能。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安排在学习完本课程之后的第二个学期,此时,学生对PLC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PLC的应用能力达到初级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PLC的应用能力,达到中级水平,必须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涵盖一些较为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包含了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如联网和组态设计。在硬件上,结合PLC技术的发展趋势,实验室购进了如群控电梯模型、触摸屏、变频器等设备,满足PLC控制系统设计对硬件的要求。有些系统,如锅炉、输煤系统、恒压供水系统等,实验室没有模型,主要采用组态软件进行模拟和仿真,既实现了PLC对大型系统的控制,又大大降低了课程设计成本。而对一些成本较低的控制系统,学生可以使用学校为课程设计所配置的实习经费,购买器件,实现PLC控制系统的设计。[7]

(3)校外实习基地。为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较高实践能力的要求,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现已建立了五个校外实践基地,保证了学生教学实习和课程实践的顺利进行。PLC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学校就近的实习基地进行参观,企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讲解PLC在工厂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学生还可以与车间工人、技术人员交流,了解PLC的实际运行情况。

(4)技能竞赛或科研活动。学校、学院都十分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2009年,四川农业大学推出了“科研兴趣培养计划”,让优秀的学生组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完成教师科研项目的一些子课题,由学校和教师共同资助经费。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申报各类项目,如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2008年教育部推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之后,2008~2011年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到校级创新实验项目2项,国家级创新实验项目4项,这些科研活动和技能竞赛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项目经验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并安排课程报告,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自主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教学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享有较为充分的“参与权”和“选择权”。既要使学生正确地学习知识,又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开设了讨论式和研究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和研究知识,提出疑惑和问题,共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2.实景教学

实景教学即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实体化,[8]使教学生动有趣、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如讲PLC工作原理时,和计算机控制、单片机控制及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联系起来;又如讲PLC的指令时,和电气控制中继电器的功能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在理解本课程内容的同时,又能找到本课程和其它课程的差别和联系,使所有的课程体系融会贯通。

本课程使用多媒体课件,对抽象的知识采用采用动画演示和模拟仿真。如在讲解指令时,通过flash演示其功能及其执行后观察存储器的存储状态;在讲解PLC控制系统时,通过组态软件演示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动画演示和模拟仿真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既生动又活泼,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鲜活。[7]

3.课程报告

教学大纲修订后,教学课时减少,为了保证完成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报告,在一定的教学间隔,给学生布置读书报告,读书报告随讲授内容而定。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结合本课程最新发展的趋势,要求学生对所选的技术资料提出改进意见和创新点。学生在此命题下,积极讨论、相互交流,从各种媒体和资讯入手,不断积累与自己报告主题相关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觉地走到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紧紧地感受到最新的科技动态,从而增进对本学科的认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得到有益的科研锻炼,掌握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达到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的效果。

五、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规划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必须使教学团队具有“双师型”素质,即要求教师能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既要指导学生实验,又能在课程设计、竞赛、项目中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教学团队定期讨论,形成教学内容的交流机制。让理论课教师进实验室,熟悉每一个实验环节。同时,实验课教师进课堂,掌握实验需要的每一个理论知识点。除此之外,还通过多种渠道来改善师资结构。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邀请专家开设讲座或学术报告;鼓励教师外出攻读学位或留学。随着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PLC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六、结束语

PLC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本着“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的原则,重在PLC教学改革方案的形成和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创新,重在调研、总结、改革、优化和推广。我们以“一个基础,两个核心”为指导思想,对“三个模块”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在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2007级和2008级进行了教学实践,使PLC的教学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培养出了更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能力和较强创新意识,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领域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应用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丽佳等.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新模式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3).

[2]刘.常用低压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谢云敏,李兵.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J].大众科技,2007,(98).

[4]邓何等.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5]夏艳萍.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09,(5).

[6]张世生.《可编程控制器》一体化师资建设探讨[J].教育时空,2009,(9).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范文5

一、 创设情趣,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将唯一性的文字资料,设计转化还原为立体性的生活场景,将教材中机械死板的知识,精心设计成为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活动场景,精心策划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精心准备活动教具和有关情境图,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充分挖掘调动一切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资源。这样上课时学生会在新颖、有趣、熟悉、亲切的活动情境中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将学生沉睡的数学学习潜力发挥出来。同时,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法”时,设计成学生非常熟悉,又乐意参加的“运动会”活动情境,在雄壮激越的《运动员进行曲》中,学生仿佛进入了运动会会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渐渐进入了学习的境界。这时,“机灵狗”引导大家及时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再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然后再动手设计各种不同形状的奖杯,最后老师开车来接大家回家时,再让学生判断车上座位是否够坐。在这样的活动情境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既学习了“两位数加法”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学得有效、扎实、牢固。现在的小学生从0岁开始就开始受到多元化信息的刺激和“爱”的熏陶,学生一方面思维方式新颖,灵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又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个性。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灵活多样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研究新事物,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分析、解决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问题要善于归纳、梳理,从中由自己探索总结出规律来。同时,在教学中既要放手让学生学习,但是又要善于恰当引导,不能放任自流,浪费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引”得巧妙,“引”到穷到好处。

三、合作学习,动手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实践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取长补短,吸取对方的长处,既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还可以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动手操作演练中,可以将所学知识激活,转化为实践能力,学生在动手中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理解和消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桌子有多长》一节课时,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亲自动手,合作测量桌子的长度,学生在合作中可以互相观察学习别的同学的测量方法,还可以互相纠正缺点,发现新的问题。学生在动手测量中,既巩固记住了新学的长度单位:厘米,又学会了测量的正确方法。另外,在合作动手中,学生还有可能探讨研究出出人意料的方法。譬如,有几位学生的尺子少了一截,该怎么量?聪明的学生会探究出如果从刻度“几”开始量,那么要从量得的总数里减去“几”,这种方法如果不动手测量,不合作讨论,是不容易发现的。教学实践说明,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立体性,培养了创造性。

四、多元评价,激励学生

在教学中及时、有效、恰当地评价鼓励学生,可以促进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形式良性循环,高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根据现在小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特点,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和合作探究的潜力。学生的学习是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思维和身心的整体全面参与介入,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结果的单一化评价方法或者形式主义走过场的评价方法。教师更要侧重于对学生学生过程的评价,并且要情真意切地用多种方法真心实意地表扬学生,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充满爱的氛围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例如,引导学生学习“两位数加法竖式”计算时,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自己列出算式,再自己用竖式计算,学生进行了一连串的活动,如果其中出错导致结果错误,教师应该肯定学生作出的努力和正确的地方,而不能因为计算结果错了而全面否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范文6

关键词:实践能力;核心;创新创业

经过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与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本科毕业生的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科技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平台建立不完全,与专业教育不能有效的结合;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能力不足,培养形式单一,指导帮扶不到位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实践为核心的就业教育模式两方面,进行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

一、构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以实践为核心,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变以往单一的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培养”的理论教学模式。注重通识教育,增加综合性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在学科教育方面,强调拓宽基础性课程,将基础教学与专业培养紧密衔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培养方面,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文化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调整原有课程设置比例,适量增加选修课比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业理论与实践”“创业心理和技巧”“商务沟通与交流”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的创业意识。

二、构建符合高校大学生特点的“平台+模块”就业教育模式

1.构建三大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为依托,以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科研、素质拓展为牵引,整合学校内外各种创业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三个平台的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创业知识普及与创业能力提高相结合,使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每一名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2.构建“教学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块

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教学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块,通过三个实践模块之间的综合实践,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1)教学实践模块的建立。教学实践模块是指在理论教学内容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第一,进行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调整理论课程、应用型学科课程的结构及课时量。调整课程结构,适量减少理论型学科课程,增加应用型学科课程,增加实践课、实习课、考察课的课时量。课程设置以教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为重点,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出发,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与渗透性。

第二,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注重与专业领域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置以知识性、讲授性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学术讲座、实地参观等;针对已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开展以应用性、实践型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以学科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的科学研究、专业实习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及实际动手能力,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针对毕业生,可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如将毕业设计(论文)与生产实际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等,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多样化。

第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及自身业务能力,以适应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不可分,应加强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考察、培训、学术交流、赴企业实践等措施,提高专职教师对创新创业实践的认知度。多渠道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能力,选送青年骨干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构建实践教学的考查及评价体系,推行将实践综合素质学分计入总学分的规定,学生参与的专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专业讲座、学术报告等均可计入实践综合素质学分中。规定实践综合素质学分与学位挂钩,与奖学金评定、推优挂钩,使之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园实践模块的建立。校园实践模块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对教学实践模块的有力补充。以校园为实践载体,丰富校园实践形式和内容,营造校园创新创业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一方面,扶持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社团建设。通过社团组织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有利于各种专业人才的有效整合。学校支持和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并且对社团在场地使用及活动经费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使各种学生社团成为在校学生了解创业、体验创业的大课堂,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另一方面,搭建高校课外科研创新活动平台,营造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相互碰撞的科研环境,激发创新的氛围。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及科研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学科技能竞赛、科研训练计划、互动式参与教师课题等方式(如挑战杯、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等),激励学生积极承担科研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3)社会实践模块的建立。社会实践模块即以学生进行专业社会实践为主。针对专业社会实践,学校应有效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将企业岗位实践引入创业教育中来。联合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聘任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且在高年级设置“社会岗位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基地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专业、了解行业,充分检验自身专业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针对自身专业不足的地方进行训练,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及对工作岗位的不适应性,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社会生存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社会服务等活动,以帮助学生提前认知社会,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促进就业。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精神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造优越的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搭建以实践为核心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制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以此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的主动意识,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阚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张莉,曲振涛,鲁啸军,章刘成,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9).

[3]丁新泉,魏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