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性服务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性服务业规划范文1
一、发展目标:
坚持把服务业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生产业与生活业并举,着力于提速度、增总量、优质量、上水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在县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5%,服务业从业员占县域就业总数的比重达到43%。
二、发展重点:
1、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综合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切实按照产业特色化,平台专业化,市场纵深化,应用全域化的发展思路,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为驱动,放手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5亿元,网交零售总额占县域社消零总额比重达到10%。
2、现代物流业
(1)加强物流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项目支撑,市场推动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用新机制、新业态,高技术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物流业。推进、完善电子信息网络功能;构建交通、仓储、物流配送,信息交换等物流平台;主动融入成渝物流市场,对接及周边二级城市物流市场。打造成渝次区域生产性物流集聚区。
(2)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规划,加快推进粮药物流园区建设。引进一批驰名物流企业入驻,盘活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市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人才技术支持。重点建设生产性物流集聚区。
(3)全面优化物流体系。切实扶持发展壮大县域物流龙头企业,招商引进国内外品牌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引导工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核心业务逐步实现“主辅分离”,走“归核化”发展路子,为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助力。
3、旅游业
(1)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不断丰富旅游产业内容和内涵。通过旅游产业规划,城乡环境改造和城市景观建设,人文底蕴挖掘塑造,优化组合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打造全域旅游环境。全面推动浪漫地中海、中华梦幻谷、中国慢谷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成达效,逐步形成生态田园景区,现代新村景区,现代工业景区,充满浓郁地域特色的城市景区“四位一体”的旅游产业组合体。做响品牌,做优产业,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2)大力拓展旅游渠道,围绕“游、购、娱、休闲体验,文化创意”做文章,以“中国死海”为平台构建川中旅游环线。
(3)大力发展餐饮酒店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为内核促进餐饮业,酒店业和文化娱乐业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吃住,健身休闲体验,文化创意娱乐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
4、商贸流通业
(1)围绕构建“成渝黄金节点上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产业新兴区”的目标定位,着力构建现代商业流通体系,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市场主导。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以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打造品牌,扩大美誉度和辐射范围为着力点,全面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大型商贸综合体,连锁专营直销,货仓式商场为重点,切实有效地推进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2)创新商贸流通方式。进一步完善县域城市商业综合体、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重点商贸集镇、商业街、特色街、星级农贸市场规划建设。以重点乡镇中心场镇为依托,建设辐射全县城乡的商贸流通产业体系。
5、农村服务业
(1)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2)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种子统供,重大病虫病防治,农业机械等生产项目。
(3)建设健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平台,引进和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构建网络交易和实体店展示销售相结合的现代流通方式,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县域农产品畅销。
(4)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户科学储粮,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生产性服务业规划范文2
(二)、主要作法及措施
1、做出了决策部署。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把发展服务业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省市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后,县委政府立即做出了部署,确定了服务业发展重点,二是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工作的重点。提出了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的发展目标,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增加。三是明确了发展重点。着眼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结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把交通物流业、商贸流通服务业、休闲娱乐业和房地产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县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抓住了我县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对于推动全县服务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优化了发展机制。加快服务业发展,机制创新是关键。一是加快了所有制结构调整。近年以来,我县本着能放则放的原则,放开经营范围,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推进全县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改革,加大了对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入服务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逐渐呈现出多种渠道投入、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发展格局,增强了全县服务业发展活力。二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了对困难企业的破产改制力度,促进各类资本的流转重组,先后对粮局下设的家家乐连锁店、紫云商场等进行企业改制,推进了我县流通企业改革,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注重加强与服务业企业的沟通,努力搭建服务业人才资源开发平台,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育人、留人观念,以多种形式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确保了服务业人才政策落实到位,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
3、培育了一批先进典型。近年来,全县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加快全县经济发展十分必要。一是建设连锁超市、扩大覆盖网络的典型。一峰公司、志高量贩等发挥规模优势,创新运营机制,积极构筑小超市大连锁的日用品营销网络,由城区商业区向社区、由城市向镇村延伸,在日用消费品、粮油、餐饮等方面实现了大连锁。二是依托商务局大企业加快自身发展的典型。*县金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整合农村连锁经营服务网络,20*底在全县建成了309家农家连锁超市,形成了覆盖整个乡村、服务所有居民的县、镇、村三级服务连锁经营服务体系。三是改进服务方式,力求消费者满意的典型。农业部门推行上门服务,积极开展“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及时将农药、化肥、种子等物资送到农民手中,文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县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生产业发展滞后,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严重影响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1、总体规模仍然不大,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仍不够高。近年来,*县坚持“工业强县”的战略思路,把工业经济摆在首要位置来抓,服务业的发展相对高速发展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显得过于缓慢,*县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占gdp比重偏低。据初步统计,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7亿元,同比增长16.9%。第二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49.4%提高到55.9%,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18.4%,占地区生产总值23.5%,全县三次产业比重为20.6﹕55.9﹕23.5。
2、城镇化进程较慢,制约服务业发展。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城镇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载体,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城镇化的进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反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近几年尽管*县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成效也非常显著,但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年,*县城镇化率27.84%,比全市、全省分别低7.95、6.16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偏低,农村人口相对较多,使*县服务业发展空间狭小,客观上制约了服务业总量的扩张。
3、内部结构不够合理,新兴行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县服务业的构成仍以传统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20*年这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高达52.8%;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的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规模不大,占服务业的比重仅为12.5%;信息中介、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旅游业开发的程度不够,行业竞争力不强。
4、服务业企业单位规模小,缺乏带动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县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存在单位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形成竞争合力和竞争优势的问题。
三、今后五年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以及重点项目安排情况
1、发展思路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家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不到位,比起牢固的“工业强县”理念,“服务业兴县”的观念仍然薄弱。我们必须实现从强调“工业强县”向强调“工业强县、服务业兴县”和“制造业、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要树立服务是生产性劳动的观念。服务也具有生产性。同时深化对资本的认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决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忽视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就无法发展现代服务业。
(2)抓好思路定位:充分发挥我县区位、产业、资源、人文等优势,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为方向,进一步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投入,重点发展生产业,大力发展消费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努力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升品质、加快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想协调、与国际市场相对接,机制灵活、结构优化、开放度高、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
(3)抓好规划布局。规划就是财富,规划就是金钱。科学规划是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要用超前的眼光搞好阶段性发展规划,要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下,合理制定*县服务业发展规划,要制定*县20*年-2010年服务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二要用科学的方法搞好功能布局规划。根据全县区域生产力和城市空间布局,突出以城市为服务业载体、以园区为生产服务业基地,统筹规划制造业与服务业、城镇化与服务业,配套形成布局合理的服务业空间布局。围绕提升城市中心功能,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发展大物流、大旅游、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服务业,
(4)、抓好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服务业发展也必须扭住项目建设这个总抓手不放,依靠项目的支撑拉动,实现服务业的快速繁荣。一是加大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围绕服务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利用各种招商活动搞好项目的包装推介,瞄准国内外规模大、实力强、管理先进的服务业大企业、大财团,着力引进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引进一批企业总部、金融保险总部、贸易总部和研发总部,引进一批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引进一批家政服务、托老托幼等社区服务项目,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力强的综合性娱乐设施,带动服务业的上当升级。二是搞好服务项目的启动繁荣。服务业项目不同于工业项目,其启动繁荣需要一定的过程。对在建的项目,应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早日建成运营;对基本建成的服务业项目,要帮助搞好二次招商,通过集中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加快业户的引进入驻,迅速聚拢人气,及早发挥效益;对已运营达效的项目,要强化规范管理,确保长期繁荣。三是完成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完成三里沟金鑫商贸城、东城区大型宾馆等项目规划建设进度,带动服务业发展。
(5)、抓好环境建设。服务业本身就是环境经济,能否加快发展繁荣,关键在环境,要害也在环境,必须通过优越宽松的环境为服务业培植繁荣创造“温床”。一是放宽政策环境。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研究落实配套政策,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切实放开放活,努力形成一整套扶持服务业发展、向服务业倾斜的政策体系,并抓好政策的兑现和落实。实践证明,哪里政策优惠、环境宽松、人文和谐、各类生产要素就可能向那里聚集,就会形成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和“消费”的洼地,就能使优良环境成为吸引投资和消费的“引力场”,这已构成现代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要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农业已免征农业税,第二产业也给与了很多税收政策,而给与第三产业的支持却不足。二是优化政务环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部门服务意识,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手续,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三是营造诚信环境。以诚信建设为载体,重点推进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引导业户诚信经营,进一步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努力打造“经济安全区”。
2、发展目标
20*年至2012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到2012年,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年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以上。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使我县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实力较强的区域业中心城市。
3、发展重点以及重点项目安排
生产性服务业规划范文3
一、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者服务业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总量不足,发展滞后,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从结构上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例偏大,新兴服务业比例偏小;传统服务业竞争过度,而新兴业务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狭窄。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则达到70%以上。而我国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6%。这就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而且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二)市场化程度较低,并缺乏发展动力。
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生产者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行业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和垄断现象,竞争不充分、服务质量差、服务方式单一。较高的进入门槛和狭窄的市场准入范围将绝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拒之门外,甚至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进入。所有制结构单一,造成服务业部门资源流入不足,弱化了竞争机制在产业发展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另外,生产者服务业中相当多的企业技术含量较低,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结果是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较低的市场化程度还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不成熟,凸显了市场分工的不确定性,抬高了市场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工业企业外包生产者服务的内在动力。
(三)我国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抑制了生产者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制造业基本上是基于进行加工贸易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所从事的这一段生产链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或装配活动;即使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我国从事的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序,产品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较低。这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生产、加工、装配、制造环节,其技术经济特征是对资源的高强度消耗和高密集化使用。跨国企业凭借着生产者服务业比较优势,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赚取高额利润,而我国依靠跨国企业贴牌定制的“中国制造”往往产出多,资源消耗大,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很低。长期以来,我国外资拉动型的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生产者服务业竞争力的提高,从生产者服务业各行业的专业化水平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在会计、审计、律师、管理咨询等领域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数量上的突破,但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许多专业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生产性企业集团较少,平均规模较小,在组织规模、服务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内著名的企业集团,与此同时,生产者服务业还表现出国际化水平低。
(四)技术创新和相关产业的制约。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分工越来越细化,生产性企业的一些功能逐步被剥离出来并形成了专业化公司,如研发、设计、物流、采购、总承包、财务、培训等,渐渐形成了生产者服务业。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的根本手段。可以说,科技产业本身就是生产者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对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起到了引领、支撑的作用,也是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力之源。但是,由于对自主核心技术的资金投入和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人员匮乏,目前中国生产者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许多技术创新无法顺利进行,致使众多本士生产者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只能在低端服务上盲目地进行重复性投资和恶性竞争。
(五)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显、产业关联度不高。
生产者服务业有很强的产业特征,主要体现为大城市区位特征、集聚特征和产业关联特征。目前,上海和北京已经出现了生产者服务业聚集效应。例如,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已形成了信息服务、微电子设计和研发服务为主体的生产者服务业,园区正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的聚集地。但就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而言,工业布局仍旧相对分散,城市化相对滞后,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形成有效的集聚。而且城市化进程的相对滞后和工业布局的相对分散弱化了生产者服务的中间需求,导致服务业面临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问题。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支撑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
(六)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政策性歧视。
在分工和专业化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者服务业从工业内部独立出来,通过外包方式演变为专门的产业形态,这既是我国工业发展高级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环节。生产者服务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专业化的服务质量及其成本水平能否使工业生产效率得到改进。显然,这也应是相关政策取向和措施选择的主要着力点之一。但是,目前服务业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政策性歧视问题,对产业发展构成了明显的束缚和抑制作用。其中,反应强烈的主要是服务业用水、用电和用地政策与工业政策的巨大反差。此外,在一些服务业领域的开放上也存在外资“超国民待遇”问题,某些服务业领域对外资开放但迟迟不对内资开放。如果仅仅依靠国有企业和外资,不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介入,必然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二、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完善服务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
目前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大部分为存在进入管制以及垄断的行业,如金融保险、铁路运输、邮电通讯、信息等行业。这些行业要么由于自然垄断的属性,要么由于行政垄断,进入门槛较高,导致市场竞争较弱,结果生产者服务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受到抑制,同时,进入壁垒的存在也限制了该行业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例,导致服务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程度降低。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加大对生产者服务业的扶持与支持力度,降低进入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构建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环境,促使生产者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切实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紧密关系,实现两者协调发展。
(二)加强产业关联,推进集聚发展。
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生产者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者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优化产业布局,集聚扩大生产者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生产者服务业不同的功能区域,以功能区、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实现园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新机制。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支持生产者服务业实现区域性聚集。
(三)推进生产者服务业自主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鼓励生产者服务业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增强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促进各种形式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广泛普及和应用先进技术,加快电子化、自动化进程,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对品牌创立、管理与延伸进行战略规划,由传统的接单经营转向品牌经营。鼓励生产者服务企业以商标、专利等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引导中小企业灵活采用品牌特许经营、品牌租借、贴牌与创牌并行等方式,使自身的劳动力成本、营销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与知名品牌有机结合,借知名品牌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实力。
(四)增大科研投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融合。
制造业的先进性需要先进技术作为支撑,而持续技术创新则是保持技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可以产生极高的附加值,促使产品价值链发生连续突变和飞跃。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促进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融合,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融合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可以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者服务业的虚拟化、网络化成为一种可能。同时,无论对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还是以信息化带动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都将强化产业体系的整合,而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没有大量的前期投入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根据我国目前情况,需要增加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各项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基础和信息等优势,建立服务功能强、辐射作用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五)引入竞争,扩大开放,积极承接国际先进生产者服务业转移。
生产性服务业规划范文4
一、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由来
服务外包(service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 ,或称离岸服务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以保持服务的稳定供应以及最优的质量和最低的成本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通过合同发包、分包或转包等方式向第三方转移非核心的商业技术和服务流程,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和利润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将低附加值的经营环节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则专注于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运作、营销推广、产业升级等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高附加值的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由此发展起来。服务外包的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IT产业的软件服务,在90年代由于“计算机千年虫问题”得到加速发展。随着服务外包这种经营模式在IT领域的成功,本世纪初外包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金融、保险、医疗、资产管理、顾客服务等服务业领域。据统计,全球的服务业外包市场已从2001年的15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3000亿美元,成为一项新的全球性产业转移和增值模式。从外包方式上看,离岸外包将成为服务外包的主要方式,如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提出将把80%的公司外包业务采用离岸方式。着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今后五年内,美国白领工作的离岸外包将增长30%。
二、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可行性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一直都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历史阶段一样,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于一体的关联度较高的传统产业。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提升,实现了现代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现代高科技、信息化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产品形态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与相关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剧,对原来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造,出现了诸如会展旅游、旅游咨询、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但几乎与此同时,也发生了行业恶性竞争激烈、经营绩效持续下降、行业管理边缘化的不良现象。因此,如何有序、规范、健康地发展我国旅游业,提高行业自身效能和产业层次,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旅游业作为一种高成长性的服务产业,其产业扩张能力和渗透性较好,因此具有外包的潜力。旅游业在原有生活核心业态的基础上,受到生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的明显影响,从而引致旅游业内部结构和能级提升,出现了高增值性、高层次性、高功能性、高技术性、高知识性的新特点。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入世”的呼声日渐高涨,通过外包的方式实现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内在需求已经成熟。
其次,旅游业是服务业经济中一个较为活跃的产业代表,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繁荣的“晴雨表”,包含了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和现代服务业的元素,有着显着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以生产和生活为其要素的产业结构模式。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延伸,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和生产职能的强化,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了生产者,建立以生产为主体的新型旅游业已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按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来重新布局旅游产业,通过“归核化”的战略,将“非核心”的生产环节通过外包的方式加以整合、重组,实现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由于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和高人力资本等现代服务业特征,因此决定了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无形智力投入较高而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引进外包经营方式,不仅能直接创造价值增量,还有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增加无形资产等间接途径和作用。
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性企业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从而形成某种经营功能的规模化效应,促使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又如旅游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外包,可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再如旅游企业形象的策划和营销、旅游广告的宣传运作,将使企业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改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随之上升。
三、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对策和建议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经营实践,将成为旅游业今后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之一。由此,笔者认为,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服务外包,抢占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现代服务业驱动GDP增长的新型发展模式。
(一)加强旅游业服务外包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比生产性企业而言,服务性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更大。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集中建设公共支持技术平台,强化对旅游业服务外包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以低廉的使用成本向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环境、服务环境和管理环境,制定针对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其运营环境。积极构建旅游服务的外包数据库,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外包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使企业能把握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引进世界着名的专业化旅游服务商,优化配套服务措施;鼓励境内、外企业参与旅游相关产业带的基础建设,加快建设进度,提高旅游服务产业的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地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增强旅游外包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已经建立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集成现有法律、法规,构建服务外包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资源,形成对服务外包的支持体系。
(二)旅游业服务外包的组织文化协调和流程再造
企业与外包商的文化协调,是指在外包运作过程中,外包双方能相互尊重,,努力扩大双方产业文化的兼容性和共识面,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降低因文化冲突和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业通过实施服务外包,各相关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都将发生较大的改变,经营职能也将随着外包业务控制权的转移而与以前有所区别,这必然要求企业对自身的组织文化和运作机制进行再造,以确保旅游企业外包业务的正常运营。具体地说,企业应就实施外包的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举行信息会、案例分析会、提交各自的业务报告等,尽量消除交流中的文化壁垒,充分了解外包企业的相关信息,并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化解因组织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纠纷。其次,对外包企业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流程进行监控,及时搜集和反馈业务运转信息,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业务培训,建立外包服务产品的评介体系和质量标准,以使外包企业的服务产品符合自身的质量要求。最后,企业还应本着互助与诚信的原则,与外包商就售后服务、企业CIS的统一化等建立可靠的协商机制。
(三)旅游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保证旅游服务外包成功的根本前提,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离不开大量既熟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又具备相关外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我国发展旅游服务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人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具有相关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同时,由于旅游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较大,服务业外包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会阻碍旅游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服务外包这种快速增长的行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人才供给机制显得更加紧迫。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属的服务外包管理机构,联合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行业工会,为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提供引导与支持;第二,通过举办国际性企业与人才洽谈会,搭建有利于人才与企业交流的平台;第三,推动建立“产学联盟”,支持大学的商学院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包括管理、策划、运作、外语能力等,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和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外包人才;第四,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以提升我国旅游服务外包业的国际化水平。
生产性服务业规划范文5
关键词:上海;总部经济;现状;重点;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2-0061-06 收稿日期:2008-10-29
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并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全球总部迁移也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对我国而言,现阶段的总部迁移,一方面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境外企业纷纷将其境外总部迁到我国或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另一方面,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也纷纷向中心城市迁移。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城市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实施总部与生产基地的空间分离,向中心城市聚集,客观上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结果;对迁入城市而言,企业总部的入驻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最终提高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引更多企业总部入驻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对我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而言,发展总部经济不仅可以促进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更能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上海总部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模式和建议。
一、上海总部经济的现状
对上海而言,总部经济的概念是随着跨国公司将其研发、设计、采购、物流等中心机构移入上海的过程中,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的。至2001年,上海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527.97亿美元,批准项目2.47万个;而人世后过渡期的5年,引进外资金额翻了一倍,到2006年底,上海吸收的外资累计超过1100亿美元,外资企业达到4.4万家,项目增幅超过80%。2007年,上海吸收合同外资148.6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03%,实到外资7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1%左右,都处在历史的高位(上海市统计局,2001-2006)。加入WTO以来,上海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崛起,外资正在进入更为广阔的市场腹地:2005年,在进入上海的外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07年上海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二、一产业合同外资占比分别为64.47%、35.28%和0.25%。现代服务业的扩张规模和质量提升令世人瞩目。2001年,上海外资商业零售企业不到100家,目前已经超过1600家。先期进入的外资也显示出良好的示范效应。此外。新业态外资也后来居上,例如位于青浦的品牌折扣店――上海特莱斯开业半年就引进国际品牌和专卖店205个,销售超过3亿元。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人才中介、医院、教育、旅游等产业都向外资敞开了大门。同时,外资也广泛进入先进制造业,至今上海引进超过l亿美元的制造业“巨无霸”项目有140多个,在上海的信息、汽车、钢铁、精细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中,外资起了提升能级和加速发展的作用(陈惟,2006)。
可见,上海在吸引外资数量创新高的同时,更注重外资质量的提升,表现在上海吸引外资的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上海在开放的格局中凝聚更多的经济集成“向心力”,并积极拓展产业集聚和市场配置功能,吸引众多国际大资本集团,使他们在上海建立具有辐射和管理调控功能的跨国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大脑型”的总部经济已经成为上海引进外资的亮点。百事、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公司最近将地区总部陆续落户上海市中心的都市总部大楼;而英特尔、3M、本田、思科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也分别落户上海紫竹科技园区和漕河泾开发区。2007年,上海新批外资总部经济项目79家,其中研发中心34家、投资性公司15家、地区总部30家。其中,世界500强公司2007年在上海新设立总部经济项目10家。截至2007年底,上海共有外资总部经济项目593家(吴宇,2008)。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吸引外资总部经济项目最多的城市。另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已经有28家外资银行选择上海作为主报告行,同时还有34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扎堆申城(陈惟,2006)。上海通过金融功能的提升,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强化了对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和经济牵引力,为上海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实际上,伴随着外资企业积聚形成的“总部经济”环境,内资企业也在进行同样的进程。就国内企业总部而言,上海目前已经聚集了300多家沪深上市公司总部,8家中央大企业总部和100多家中央大企业地区总部、重要生产基地或营运部门,以及31家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总部(盛晨成,2007)。
二、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领域
上述分析可见,近年来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使上海的总部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本文认为,上海目前应把吸引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的入驻作为重点领域。
(一)国际行业协会总部
总部经济的日趋走红,推动了城市经营的转型升级,推进了区域经济的辐射发展,已成了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然而,我国各地在倾力构建跨国公司总部经济集聚区,争夺总部经济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即往往一味集聚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的集聚,而忽视了全球另一个吨位更大、功能更强和影响更为广泛的总部概念和总部现象,那就是在全球具有极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国际行业协会及组织的总部。
实际上,行业协会在国外一直被誉为“二政府”。而国际行业协会总部集聚区在我国至今尚未有城市率先构建,这是一个巨大的国际元素导入的空缺。纵观发达国家各城市,都千方百计地引入国际行业协会和组织,已成为全世界各城市扩大影响、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经济战略。例如,在人口不足上海一个区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常驻的各种各类国际行业机构多达数千家:在我国的香港特区,引进国际机构总部也已逾3800多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000个,而导人的国际行业协会和组织,及其地区办事处已超过了1800多个(马季华,2006)。上海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契机,并以此为重点,尽快集聚国际行业协会总部。
(二)国内企业总部
上海在努力吸引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入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发展国内企业总部经济。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上海首先应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其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本土企业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强大动力,积极培育本土企业总部经济的发展。此外,上海要充分发挥经济龙头的作用,整合长三角区域及国内的各种资源,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并率先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的制约,实现人才、货物的顺畅流通。只有把上海的发展放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考虑,上海的总部经济才能加速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发达、企业密集、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制造业基础雄厚。利用长三角区域的资源,以上海为中心形成巨大的磁场,将企业总部集中在上海,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上海的周边区域,使上海成为一个交通中心、服务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创新中心。同时,长三角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工合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率,使创新速度加快,经济增长的效果明显提高,这对长三角周边区域及全国都将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为国内企业总部经济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模式
国际经验表明,通过模式的推动将极大地加快总部经济的发展。上海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区域特色鲜明的特征以及吸引跨国公司多年来居我国各城市前列的现实,为上海采用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发展总部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契机。
(一)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
上海在制造业方面有很强的国际比较优势,具体表现在:上海有着比较强的生产技术基础、技术开发力量、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和科技人员队伍,基础设施也较好。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跨国公司。为利用上海的制造业优势来壮大自身的竞争力已经陆续把一些高技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上海转移。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从这些产业的退出也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腾出空间。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在加工制造业和某些资本密集型工业上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已经表现出较强的国际比较优势。
较强的制造业优势是上海采用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的基础。实际上,随着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已陆续将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生产性总部经济已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因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繁荣本身就会扩大总部经济的投资空间。上海部分制造企业率先建立的生产性总部基地,集管理、研发、设计、采购、物流和营销等多种总部功能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以设计为例,包括模具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玩具设计、印刷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设计平台,这些制造业企业将设计外置,形成设计总部,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取得了巨大成果。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将极大地促进上海生产性总部经济的发展。可见,以上海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为基础,利用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发展上海总部经济潜力巨大。
(二)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区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中央商务区)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CBD,即总部经济集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CBD到微型CBD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CBD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CBD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分阶段逐步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CBD;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CBD,很好地适应了总部经济空间集聚且多元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可见,总部经济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集聚区为载体、将相关的总部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新颖、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总部经济集聚能力的区域。依靠区域特色和功能,形成产业集聚是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的特点。尽管总部经济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基础,但其产业特色的形成则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特定功能。总部经济的发展依托由资源、禀赋、区位、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功能,突出其区域优势和特色,建立起与区域功能相吻合的总部经济产业体系,从而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增强服务业的辐射效应。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集聚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和品牌效应的特征,客观上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而通过品牌效应,服务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合机制,又提高了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
在总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上海区域特色鲜明,为建立总部经济集聚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事实上,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建设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规划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海力图在2010年前打造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总部经济集聚区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何骏,2008a)。上海鼓励在各区符合条件的专业产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内建立总部经济基地,各有侧重发展总部经济。例如,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凭借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交通便利,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成为奉贤区新一轮发展的载体和抓手:江湾一五角场科教商务区充分发挥杨浦区大学强势学科的优势,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形成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科教商务总部集聚区:金融要素市场本来就已经集聚的外滩和陆家嘴地区集中发展金融贸易总部集聚区等。这些点状的集聚区通过产业链或创新链彼此相通、有机相连,使上海的总部经济整体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和放大。目前,这些总部经济集聚区对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聚功能效应得到拓展提升,更好体现了微型CBD作用。
(2)空间形态布局上,由上海市中心地区逐步向周边重点地区分散化、多极化发展。
(3)产业功能布局上,各集聚区初具特色,逐步呈现功能错位。
(三)外资拉动模式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高导致以总部经济为
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00年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只有104.6亿美元,2006年为173.8亿美元,分别只占当年实际吸引外资额的25.7%和27.6%。至2006年底,我国服务业共有外商投资企业7.5万户,占整个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7.2%(何骏,2008b)。
2002年以来上海每年合同利用外资一直超过百亿美元,2007年上海合同外资148.69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共批准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60项(上海市统计局,2001~2006)。这些都为上海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采用外资拉动模式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创造了机遇。总体上看,上海已经具备了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上海对跨国公司总部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例如,2007年1月,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l)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落户黄浦江畔,成为沪上2007年第一家总部经济外资企业。截至目前,落户上海总部经济的外资企业总数达到500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4家、外资投资性公司150家、外资研发中心196家。上海成为中国内地总部经济数量最多的城市。更多的国际机构已将上海列为对跨国公司总部经济转移有潜力的重要目的地(何骏,2007)。
就当前而言,上海采用外资拉动模式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要培育一大批具备国际化水平的总部,积极承接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财会核算、售后服务等国际总部经济的转移,特别是逐步拓展一些具备优势和条件的高端业务;另外要继续开放现代服务业市场,不断提高吸引FDI的质量和层次。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来上海设立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积极引进国际现代服务业的新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上海服务业提高水平。
四、上海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建议
以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为重点领域,以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为推动,必将极大地促进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发展总部经济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如区域优势、综合环境优势、现代服务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等等。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暂时吸引了一些总部入驻,也不意味着就形成了总部经济,所以上海必须找出相应的对策,完善上述条件。
(一)打造长三角总部经济发展机制
长三角区域土地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陆地面积的1%,但是,其间吸纳的跨国公司总部却数量惊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长三角落户,长三角区域已成为在华跨国公司最集中的地区。同时,长三角区域也是国内大型企业最重要的集聚地,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长三角地区就有120多家,约占全国的25%,其中,上海44家,浙江42家,江苏40家。上海应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的总部经济发展机制(何骏,2008c)。
上海是全球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而杭州也是较早提出总部经济的城市之一,企业总部效应已逐步显现出推动作用。杭州老城区已引人150多家公司总部,涉及商贸、旅游、制造等各个行业;南京更明确地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的战略。至今,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00多家在南京投资,南京已具备了一定的总部经济发展优势(谢卫群,2006)。
事实上,长三角区域之所以能成为总部经济最集中的受益区,有许多先天因素,如城市化水平较高,具有海洋、长江、陆地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雄厚等。此外,长三角区域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是上海作为总部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和江苏、浙江一带的昆山、苏州、无锡、嘉兴、宁波和台州等作为加工制造资源密集的腹地之间的“总部一加工基地”区域功能分工与合作的机制。这样的机制也决定了未来长三角区域总部经济的发展走势:以上海为核心,发展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国内大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省内本地企业总部;而宁波、无锡、嘉兴等城市则可重点挖掘自身特色优势,主要是留住本地企业总部,并适当吸引省内大企业总部,从而使区域合作的分工更加明确,规避长三角区域的现有劣势,以形成长远的竞争力。
(二)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
除了形成发展总部经济的长三角机制之外,上海还应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综合环境。事实上,上海的综合环境优势是其它城市不可比拟的,这些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比较均衡,门类配套齐全;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职能的转变,办事效率的提高;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良好的社会安全稳定体系:国际化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法制建设也正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已经拥有了一批高端人才等。以上海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发展总部经济对上海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上海将拥有两个国际机场,两个火车站,开辟近20条国际集装箱航线,通达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600万标准箱,首次超过香港跃居全球第二。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61亿吨,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王玉君,2008)。上海还将建成连接黄浦江两岸的7条隧道,6座大桥,以及内环、外环和交环三条环线。在2010年世博会之前将建成规模约400公里的轨道运营网络。随着上海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将为上海发展总部经济奠定重要的硬件基础。
此外,上海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也注重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因为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紧密联系。政府从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三个方面来进行努力,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是上海综合环境优势的具体体现。上海市政府结合上海的具体情况,注意从优惠政策逐渐向发挥上海的综合环境优势来吸引国内外总部人驻,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另外,为注重政府的信息公开,上海市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发言人代表市政府对外新闻,各种政务信息,和解释政府的政策,并就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回答。在信息化的时代,搞好政府的信息公开既是一种投资环境,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信息公开以外,上海市政府正朝着办事公开和规范,提高办事效率的方向努力,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上海综合环境的改善以加快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
(三)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
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城市的总部集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
充分的发展空间,企业总部成为现代服务企业的重要客户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总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部密集的地区则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为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总部经济赖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总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总部经济的生存环境要求必须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配套。
为加强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效应,上海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近年来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其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及新型服务业的行业规模,已成为全国的领头羊。这些,无疑都增添了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砝码。虽然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和细化,现代服务业的范围很广,涉及银行、证券、租赁、通信、网络、咨询、策划、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几十个行业,上海要做的努力显然还有很多。以上海的物流服务业为例,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物资集散基地。但目前上海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增长速度与总部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加快上海物流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发展成为:(1)从上海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出发,在本世纪初期将上海建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一流物流中心城市,成为长三角区域和全国的主要物流枢纽;(2)依托上海的地理优势,实现长三角的区域物流在一天内达到的目标。建设上海到南京、上海到杭州和上海到长江流域中上游三条主要物流通道;(3)建好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综合物流三大物流园区。
(四)集聚总部经济人才
生产性服务业规划范文6
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
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化,是专业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进一步深化与应用,是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就业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二、国际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及思路
(一) 国际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我院物流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条件的
改善对于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和物流专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意义。立足广州,辐射广东,结合我院专业建设现状,建设具有多功能的国际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训条件,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思路
1.建设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训练,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引入企业行业专家参加实训课程设计,将课堂与实训合一。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实际职业岗位技能训练空间,使学生就业时,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职场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岗位适应期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2.通过政府、企业合作共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产学研实训基地
学院通过利用政府资源、企业资源以及行业专家资源共通过“实训与生产合一”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政府搭建桥梁将企业引进学校,共建直接与企业对接的实训基地。经过培养学生能直接进入该合作企业实习、工作。同时,学院老师与企业共同设计教学计划及进行科研项目研究,使得实训基地与生产相结合。
3.建成开放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服务社会
国际物流实训基地建成后,可为社会提供的各类型服务,如“大学生爱心创业园”为从化区域经济提供服务;立品校内生成性实训基地可以为学院、外贸等行业经济提供服务;用友学院使校企联合申报的项目具有选题前沿、范围大和市场需求结合紧密的特点,其科研成果帮助高校科研人员完成了单位科研业务评价体系,实现自身价值;让企业解决了生产技术的困难,实现自主创新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三.国际物流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近年来,国际物流专业先后与广东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广州赛时多式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佛山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成立了苏宁班、赛时班,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机会,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社会认可度高。目前,国际物流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有大学生爱心创业园、校内立品公司、顺丰速运生产性实训基地、金圣斯生产性实训基地等。这些实训基地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我院高职教育创新项目的大学生爱心创业园,在2012年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质量评估回访中得到了评估专家的好评,吸引了多所高校相关专业的人员前来参观、取经。
经过多年的建设,国际物流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通过这些平台,学生从中学到了很多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以后踏入社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国际物流专业现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四个,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 国际物流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概况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面积(m3)
基地简介
实训内容
1
大学生爱心创业基地
80
通过建立从化特色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从化本地现有农产品资源,以线下销售+网络团购平台拓展新的发展模式,致力公益扶贫,服务区域经济。
政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校内仓储基地,开发产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2
校内立品公司
80
立品公司是在校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由各个专业组成的实训基地。由学生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老师监督,根据各专业教学特点,提供实训机会,让学生结合营销知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学院以工学结合为目标,以股份有限公司为模式搭建的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平台。主要开发仓储管理系统。
3
顺丰速运生产性实训基地
80
为我院物流专业全体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生产实训环境,为我院物流专业全体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生产实训环境。
学院与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负责校内和周边小区快递业务收发。
4
金圣斯生产性实训基地
80
学院与金圣斯皮具有限公司共建网上外贸平台,在阿里巴巴速卖通建立网上外贸销售平台,让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线上开展对外贸易活动。
学院与金圣斯公司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负责产品后台物流分销,产品跟单等。
但是,随着专业规模的扩大,现有的校内实习基地,将逐步显现数量不够、规模不大等问题,实训课程排课出现拥挤、实训设施功能单一、实训室独立运作,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无法体现社会化服务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也将逐步凸显。
四、主要举措
我院计划在现有实训设施的基础上,从实训设备、实训功能、实训服务三个个方面对国际物流专业的实训基地进行改革。在规划期内,将通过引进政府扶持和企业参与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争在2-3年内建成一个辐射广东的开放式、多功能、一体化商贸流通综合实训基地。
一是巩固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增加实训设备配置,加强与基地相关人员的沟通与协调,使基地的运作更加规范化。
二是扩展现有实训基地的功能。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不但培养学生的物流操作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工作态度,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是实现院基地的多元化用途。将实习基地从商业流通领域逐渐扩展到生产、专业服务领域,以扩大学生的实习面与就业机会。规划期内,要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苏宁电器、凯迪网络、顺丰速递等企业为依托,建立一个具有市场调研、报关业务、产品销售、外贸跟单、国际货代业务、会展服务、物流仓储、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实习培训功能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五、阶段目标及预期效益分析
1、提升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国际物流专业群将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通过“工学结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一批掌握国际商贸专业最新知识和最新技能根据该领域企业岗位群需要开发课程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教育,保证对学生进行充足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专业群发展
国际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国际商贸专业群的品牌优势,引领群内其他专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实现群内专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群内各专业课程交叉、师资通用、实训设施与实习基地共享,既可以促进各专业办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又可以减少重复投入、提高办学效率。
3、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对外辐射与服务能力可以得到大幅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对外开放,可以为广东省区域经济产业承担一线员工的培训任务,对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训导、技能鉴定考核,为广东省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4.实训基地的具体建设内容和预期成果如下:
表2 未来三年国际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进度与预期成果表
建设内容
总体建设规划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1、大学生爱心创业园
实训室面积为200平方米,包括营业面积、库房面积和办公室面积。
预期目标:完成创业园制度建设,完成人员配备。
验收要点:每学年轮流容纳100名左右学生实训。
预期目标:进入正常营业。
验收要点:1、公司运作流程、各项规章制度;2、承担100名左右学生的实训任务。
预期目标:全面承担客户管理、品牌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等岗位能力的培训。
验收要点:1、设备的养护管理;2、承担200名左右学生的实训任务;3、接待省内同类专业的参观访问。
2、校内立品公司
实训室面积为200平方米左右,包括超市营业面积、库房面积和实习公司办公室面积。
预期目标:完成改建工程,完成仪器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完成团队建设,超市进入正常营业。
验收要点:1、土方工程、设备购置与安装;2、超市组织结构;3、承担200名左右学生的实训任务。
预期目标:完成超市制度建设,满足经营性实训的需要,使超市运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验收要点:1、超市操作流程、各项规章制度;2、承担200名左右学生的实训任务。
预期目标:全面承担营销团队建设、商场管理、商品采购、存储、陈列、销售等岗位能力的培训。
验收要点:1、设备的养护管理;2、承担200名左右学生的实训任务;3、接待省内同类专业的参观访问。
3、顺丰速运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训室面积约200平方米,运营办公室和资料室,能同时容纳100名左右学生实训。
预期目标:完成场地建设,完成仪器设备购置、安装、调试,承担部分实训任务。
验收要点:1、设备购置与安装;2、承担学生培训任务300人课时左右。
预期目标:全面承担物流专业技能岗位能力的培训。
验收要点:1、设备的养护管理;2、接待省内同类专业的参观访问。
预期目标:全面承担物流专业技能岗位能力的培训。
验收要点:1、设备的养护管理;2、、接待省内同类专业的参观访问。
4、金圣斯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训室面积约200平米,包括电脑等办公运营设备。同时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预期目标:完成场地建设。
验收要点:1、设备购置与安装;2、承担学生培训任务300人课时左右。
预期目标:完成仪器设备购置、安装、调试,承担部分实训任务。
验收要点:1、设备正常使用;;2、承担学生培训任务300人课时左右。
预期目标:全面承担学生外贸技能岗位能力的培训。
验收要点:1、设备的养护管理;2、承担学生的实训任务达500人课时左右;3、接待省内同类专业的参观访问。
深入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更广阔的实习实训平台。不但满足我院物流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而且辐射国际商贸专业群,并逐步成为广东国际物流专业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地,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实训岗位,为学生参与企业实战提供支持,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3]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4] 申屠江平.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职教论坛[J],2010(9).
[5] 吴砚峰、李建春.高职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评价指标研究?.物流技术 - 20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