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孝文化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孝文化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孝文化;和谐;师生关系;传统美德
一、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嬗变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集体表达,它不仅意味着人类共同的理想、精神以及目的通过文化产品得以体现,而且必须获得集体、社会以及传统的认同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因此,文化从本质上说具有“社会交往意义上的公共性”。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凝聚着人们公共认同的精神内核及其恒久的生命力。古代有关“孝”的典籍很多,《论语》中有多处谈到孝;《孝经》据说是孔子所作,计有十八章之多,其实合计不过2400个字,后人关于孝的规范多是由此书发挥引申出来的;《弟子规》是古代学堂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其第一章叫“入则孝”,集中讲了孝的要求。
“孝”字从其象形结构层面来说就是“老少一体”,强调老一代与子一代融为一体,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其本质上是强调一种对长辈比如父母的尊重爱戴和给养之“礼”,乃是一种重要的伦理规范。师生关系虽然不同于父母子女关系,但是这种长幼关系和启蒙教育与之有诸多类似,有道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重视非同一般。因此,充分认知并发挥孝文化在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中的作用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二、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分析
师生关系是伴随教育活动全过程的一种社会关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入探讨湖北高职学院师生关系现状与发展特点成为社会与学术界热点课题。尽管研究者甚众,但是网络时代特点、中国独生子女现象、社会市场物欲心态、以及高校扩招、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等问题与师生关系建设交织渗透在一起,给高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带来复杂多变性。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困境如下:
一是部分老师与学生互不认同,关系淡漠。这种冷漠关系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教师数量少而学生人数众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部分同学在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中存在障碍,担心自己找教师被同学说“闲话”进而不愿找教师;三是部分教师较少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偏听学生会、社团以及班干部的意见,而广大学生渴望真诚平等,从而导致隔阂;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方式不当,彼此之间互不了解。
二是部分教师与学生沟通不畅,矛盾突出。针对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时代特征,笔者认为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是主客观统一体观点,构建和谐满意的师生关系不仅体现为师生主体的主观感知,而且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和谐理念在学校的延伸。但是,当前在部分学校里面,部分教师盲目追求职业权威,忽略了与学生的友谊。教师较少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双方利益冲突不断,矛盾迭出。沟通不畅,矛盾突出,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是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功利,感情缺失。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功利化现象长期以来也是广为人们诟病的一个现象。部分教师利用手中的职权在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学生会及社团负责人的遴选以及各类竞赛奖项的评定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如在2015年10月1日百度输入“奖学金、老师、腐败”即可找到相关信息101万余条,由此可见功利化程度之高。而这还仅仅只是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的一个表象和冰山一角而已。
三、孝文化在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作用分析
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孝文化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孝”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本身处于孝文化历史名城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学院充分挖掘孝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紧抓“感恩教育”,提炼感恩心态、品质、能力。感恩教育以“行动体验、成人成才、回报奉献、共创和谐”为主题,将孝文化的内核进行不断挖掘,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情怀、责任意识、创业能力提升,进而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
二是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伦理价值规范。有道是“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文化的充分发扬和传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得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事实上,本文在以前的研究中,从人际关系互倚理论、归因理论与危机理论等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必须注重师生个体认知与外部信息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启发于孝文化的伦理价值规范。
三是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彼此的情感连接。正如前文所说,在当前的师生关系现状中,师生之前情感淡薄,关系冷漠的现象严重,实际上就是反应师生之间缺乏情感连接的纽带,尤其是高职学院中,很多教师和学生之间除却课程之外并无其他纽带连接。孝文化提供了一种文化价值载体,用孝文化教育引导师生之间建立情感纽带,搭建彼此互动交流的桥梁,让孝文化深入人心,进而促进师生之间能够以心换心,教师关爱和指导学生,学生爱戴和尊重老师,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是有利于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当前师生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困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缺乏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孝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孝文化的功用在于通过改造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认知进而改造校园文化,以形成广大师生的基本的个人的自我认同为基础,进而达成文化的校园认同目标。使得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为高校师生在日常交流沟通及相处之中提供了文化层面的规范与价值引导,能够有效提高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项目《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2012G149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的理论思考.曾少武独著.教育与职业.是,2013-06-11
[2]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概念的提出与影响因素分析.曾少武独著.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否,2012年第4期(2012-8-30)
[3] 任超,朱启臻.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念与孝文化的传承[J].学术交流,2014,(12):211-215.
[4] 黄振萍.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J].中州学刊,2014,(5):5-10.
[5] 胡亚慧,胡兴元.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12):87-89.
[6] 姜玉兴.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30):180-181.
[7] 高延安.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原因[J].学术探索,2012,(11):110-112.
孝文化的作用范文2
1高校篮球文化有助于学校自身体育文化制度的完善
为了使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并且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一个行之有效的体育文化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后续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高校内部篮球精神的培养也需要一个完善的体育文化制度作为相应的执行保障。有关部门应该提出相应的建议建议,督促高校内部成立体育活动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组织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且为篮球文化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一般来说,大多数的高校开展篮球运动主要以课内篮球教学和课外自由活动的方式来开展。课内篮球教学主要是由学校内部体育教学的相关部门进行指导下来进行的。很多高校对于篮球教学的制度都进行了重新改革与数理,并且从规定性教学转化为更加灵活的选修课教学。这种篮球运动所带来的对制度发展方面的推动作用,其给予学生带来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并且更加有利于高校构建自身的体育文化氛围。
2高校篮球文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综合素质成长
作为宝贵的人才财富和推动当前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衡量一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身心素质。保证良好的身心素质,可以更好地让大学生投入到社会发展当中,进而有效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水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是高校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篮球运动的开展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提高,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与此同时,长期进行篮球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篮球运动作为校园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着理性的思维、思考,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可以让学生提高对自身状态的认知,并且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提高,从而让学生逐渐成为更能符合、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3篮球文化可以对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行丰富
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想真正的提高群体活动的质量,就必须保持各项活动开展才持续性和整体质量。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他人的善意,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打造坚强的意志品格,使他们一点一点的养成好的运动习惯,培养他们坚韧、顽强、团结、向上的优良品质。通过参与篮球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对紧张的学习节奏进行缓解,放松身心,实现对自我的调节,进而获得一种满足感,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以球会友、增进感情、加深友谊、提高交际能力。而多种多样的篮球联赛的举办,也让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得到了锻炼,并且让当代大学生容易缺失的合作意识和帮助他人的思想观念得到激发,启迪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格。
4篮球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理念
在高校中,篮球文化本身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理念,其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篮球运动也深受广大师生们的喜爱。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目标就是育人,通过长期的运动,培养了大学生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促进了自主学习、锻炼意识的形成。校园篮球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体育运动习惯和意识。在高校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篮球文化的发扬,可以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进行良好的激发,并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户外篮球活动当中,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随着当代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通过篮球运动的实现,可以让学生的压力得到舒缓和释放,并且减少学生心灵上的疲惫,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通过篮球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持续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培养和发展了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自觉性,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并逐步形成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在毕业之后,其本身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体育运动意识,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并且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健康观念和终身的体育文化思想。
5校园篮球文化促使校园体育实现产业化
在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各种产业化的社会资源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符合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高校内部各项篮球赛事活动的开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产业资源,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和形式与社会、企业进行联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内部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式,从而实现更加深入的发展。校园体育产业化的实现,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通过广告效应的实现,提高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力,并且帮助高校形成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6结语
孝文化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作用;关系
2015年5月,教育局举办了以《我理想中的校园文化》为主题的中小学校长论坛,12月1日又举办了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规划》为主题的中小学校长论坛,通过学习与交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教育乃至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着重大的引领作用。我们也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确立了学校的核心文化:“励志文化”,学校的核心理念:“琢磨淬励,激扬远志”。现就学习与交流浅谈一下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开放的、立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和心理氛围等,被校园全体成员认同和遵循,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染着每一个校园人的信仰、情感、意志及行为;校园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精神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以校园制度为依托,反映校园人追求理念的文化,规范着校园人的行为和作风;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部分,是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实物形态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内容的积淀,校园的布局、建筑风格、自然生态环境等都凝聚了文化因素,它可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好的校园环境文化的呈现,可以使励志文化有更好的承载,可以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更好的诠释;校园行为文化是学校生活中人们最直接感受的校园文化形态,通过师生的活动表现出来,例如,校园人的日常言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文化氛围。校园内各种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健康发展。
二、德育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德育和校园文化的目的都在于育人。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实现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生活在校园的每个人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平台,是教育师生的有效方法,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广大师生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激发师生的热情和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高雅气质和开朗性格的形成;规范的制度文化维护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促进学生文明举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校园精神文化与德育相互促进,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校园精神文化振奋师生的精神,激发师生的追求,凝聚师生的意志,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德育教育,教育思想、校风学风、道德规范都属于德育范畴,各种各样文体活动构成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一道风景,提高师生的人文精神和思想修养,充实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的贯彻离不开德育的保证,构建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文化,规范师生的行为,凝聚力量,统一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制度管理和道德建设相互补充,发挥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思想道德的引导力量,将制度的遵守转化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三、和谐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
德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和谐校园文化具有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作用。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加速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低俗的社会思潮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各种非理性的文化进入校园,所以应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德育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1.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精神风貌最直接地展示了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师生形成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形成强大合力。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在这一教育方针指导下,校园文化要形成有价值的氛围,指引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师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师生的自身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帮助师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引导性,校园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校园人。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自己完整的体系,引导校园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师要理解学生、研究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学生的兴趣,关心教育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形成平等的人际关系。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引导者,应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理解与尊重学生个性,激感共鸣,师生彼此信任,相互关爱。
2.积极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高尚人格的塑造
人格的形成与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校园人人格的发展与学校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校园文化在特定的学校中形成,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不同,校园文化在校园环境中形成和发展。师生处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必然要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和感染,每个校园人心中都会留下校园文化的痕迹,影响着师生人格的发展。积极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为社会的发展前进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谐校园文化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推动教师文化素质的提升,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健康的校园文化引导教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身立教,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以优良的品质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自强不息的品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帮助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3.健康的校园文化榜样示范师生的行为
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渗透性,校园文化不是规范师生的思想行为,而是把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渗透到师生的身心之中,校园文化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英雄人物,模范典型,常常是人们学习的楷模,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榜样示范,优秀教师、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都是校园文化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和德育具有教育的统一性和互补性。德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德育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德育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中隐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校园文化形成浓郁的德育的文化气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励学生不断求学的精神,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的感染,丰富学生的情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
总之,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悟,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学校的德育教育密切相关,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同舟.校园文化:大学德育的重要途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孝文化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 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大学图书馆承担着学校的科研和教学的任务,传统图书馆是一种被动性质的的服务机构,其主要工作是重复借书还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很小。和大学师资力量、教学仪器设备并列为学校三大支柱的大学图书馆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场地,人员、设备、丰富的藏书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都是吸引读者的地方。大学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应积极的建立起自己的图书馆文化,把自己的一系列工作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更好地发挥教育、学术、文化的一体化功能。校园文化建设与图书馆是分不开的,许多课外活动都需要使用书库进行查阅,科学和技术活动、讲座、阅读鉴赏和指导、阅读小组和其他文化活动,都需要图书馆直接的参与。
一、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指学校文化主体过去和现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是可以看的见、摸得着的实物,主要有学校的各种教学、研究、生产资料以及校园的环境等,它们是由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布置和制造出来的,人们的价值目标与审美意向在其构造和设计中得到体现。如今,大学的图书馆大都建在校园的中央,如果图书馆的建筑典雅、气魄宏伟,试想一下如果大家在这样优雅的环境中读书,体会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使用先进的设备、应用着丰富的馆藏资源,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受。图书馆价值观念、图书馆精神和职业道德要求等存在于图书馆制度文化中。同样也可以列入制度文化层次中,它即充分展示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还展示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精神,表现学术开放的态度等图书馆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的图书馆,它的环境舒适、秩序良好者对培养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友好关系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学校图书馆有必要提供优雅的自然环境,富有创意的现代化馆舍、先进的仪器、丰富的资源、合理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服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师生走进图书馆,才能使图书馆的资源各尽其能,在读者心灵被净化时也在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二、图书馆应该如何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馆藏建设和藏书特色
图书馆最基础的工作是收藏图书,这对图书馆职能的发挥有最直接的影响。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大事是藏书有特色、提供特色的服务,如果图书馆的藏书没有特别的地方,它就不能吸引读者去阅读。所以,学校图书馆应该依据本校的发展方向、专业的优劣、课程设置的情况和读者需求等,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收集、补充藏书,让重要文献和特色资源保持其完整性和连续性,它不仅要满足读者的需求也要满足校园文化多学科、多领域、多层面的知识需求,从而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完善自动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大范围的应用,自动化管理图书馆成为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使之形成一门发展性强、动态性强、综合性强和交叉性强的融入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学科。根据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图书馆要成立中心机房,给每个阅览室要配备服务客户端机器,有必要实现读者借阅手续自动化。投入使用触摸屏,让读者快捷地查到所需图书的信息成为可能。另外,图书馆还要定期的进行网络信息的培训,给老师和学生介绍网络资源的分布和使用方法,借此来提高师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3.增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素质之一是信息素养。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分析信息、提高开发利用信息等方面的修养与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应把信息技能置于核心的位置,以各种专业知识为背景,给读者开展信息导读工作。这不仅要做好专业学习用书引导,还要认真的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和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育,更要定期开展各种专题的培训活动,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意识并增进综合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4.注重特色管理、增强服务意识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被共享,大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也有所改变。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好的服务态度、精准的信息,他们对图书馆的管理也有了更高的更专业的要求。所以,大学图书馆应依托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在提高传统服务的时候还要积极的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服务。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优质的服务呢?这不仅仅是温柔的话语、亲切的微笑、得体的举止,更应该是一种帮助、一份关爱,这也是现在大学生所需要的。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始终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一心一意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当今社会,信息的获取已不再困难,但是对于得到的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这是图书馆管理员面临的新挑战。所以,作为一名馆员必须加强对信息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图书管理知识,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5.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和读书活动
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是当代大学生的特性,他们渴望互相交流。但是当今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学生不可避免的要被各种思潮所影响,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如果引导不全面,学生的前程必将受到影响,学校的声誉因此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正因为这样,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学生在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图书馆给那些热爱书籍,希望表达和乐意倾听的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的身心在大学四年里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结束语
可见,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实践证明,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教书育人中的功能和优势,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学习,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孝文化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校园媒体;文化建设;高校
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更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支撑。宣传激进的精神文化将会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使整个学校的文化风气逐步提高。
1校园媒体传播方向和模式
校园传媒,既是一种媒介机构,把高校和社会连接起来,起到桥梁作用;又是一种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与企业联系就业的机会。它可以使某家企业创办的校园媒体,也可以是学校内部自己创办的,更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团体组合创办的。它包含封闭、集中、延续性;容量大;开发成本低;具有文化独特等特点以下我们将就校园媒体的传播特点做出总结。
1.1校园广播
通过在课间休息、午间休息、晚间休息,播放校园广播,为在校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媒体人可以选择广播的内容,除去一些避讳的党政内容,国家违反内容,例如,暴力,黄色等不利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校园广播不仅锻炼了在校学生媒体支持能力,也使得听广播的学生收获到一份额外的知识。现今的校园广播,已经突破传统校园广播的形式,即只能人工在线广播。随着科技发展,已经制造出智能的广播器,可以录音,并按人们设置的时间自动播放,极大的提高了校园广播的效率。
1.2校园展板
校园展板,由学生设计制作,其将会展示每月发生在校园的重大事件和国家的重大政策,例如,国家提出的“两学一做”,学生团体以此为主题,做出宣传海报或其他有宣传效果的展品,把它们张贴在展板上,供来往学生和教师观看。通过校园展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校园内部发生的事件,了解到学校的文化风气,加强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同时,也会使得学生了解到我国颁布的重大政策,对我国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是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事情,而现今大学生对于政治的兴趣,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显著,通过校园展板,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我国政治的掌握水平。
1.3校园外联
校园外联是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学生组织的一个部门。它是学校与外加社会商业联系的商圈。通过学生自主寻找外界商业或政府,或者学校找到外资公司,派出学生,与相应公司部门人员联系、沟通,并说服他们投资学校或学校的项目,从而为学校获得资金,并对外宣传学校。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人士交流、沟通的机会,也为学校增加了声望,让更多人了解到学校。同时,外联部更是学校走入社会的一个代表,在与其他单位进行合作,树立起学校学生会的招牌,让各大单位乐意与我们合作,扩大我们学校的影响力和活动开展的社会效应,获得人气。
2校园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逐渐进入信息化的社会。媒体就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之一,现今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实现了一秒共享的特点,即世界互联网化,数据可以一秒上传、下载。发生在世界某一角落的新闻,全世界都将轻易获取。同理,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以下是我们对其所起到作用的总结。
2.1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风气
大学生活相当于小型社会,但对于大学生来讲,对于社会和自我的认识,仍处于局限的境界。优质的校园媒体将会在高校中引领好的风气,通过宣传好的人文知识、文化;帮助学生积极与外界社会建立联系等,建立起大学生对于自我和社会的认识,并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大学生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也为学校奠定了校园文化的基础,使得校园逐渐得以笼郁深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好风气的校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耳濡目染,培养好的文化和精神,并为学校增光加彩,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前来就学。
2.2为大学生提高能力提供机遇
为校园媒体工作的学生,例如,工作于校园广播的学生,设计校园展板的学生,还有学生会外联部的学生等等,虽然他们提供了辛勤的义务劳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广播主持的能力、设计创新的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等等。不仅为校园媒体工作的学生获得了提高能力的机遇,其他处于校园的学生,通过学校的名声而将会获得相应的工作或者机遇,从而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化为实践和动力。这都依赖于校园媒体的对外宣传,因此,校园媒体对于校园内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进而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
2.3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中心人员
在校园中生活得的主体是学生,校园文化作用的结果对象和受益者是学生,而校园文化的创立者之一也是学生。通过校园媒体团体进行活动实践和对新闻的采编,,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又可以使一些大学生通过校园媒体团体的新闻采编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增长对于新闻的辨识能力和活动实践的能力,并逐步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和人格素质,进而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中心人员。好似接力棒一样,一届又一届大学生接过校园媒体的责任,主动承担起建设校园文化的重任,并将良好的学校风气和校园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斯文.校园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长江丛刊,2016(26):224-224.
[2]赵文欣.浅析新、媒介影响下的校园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J].神州,2013(5):26-26.
孝文化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发挥;高校图书馆;和谐社会;校园文化
高校图书馆凭借丰富的文献资料、高素质的馆员、现代化的设备、宽敞明亮、雅静的馆舍,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方法的引导、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积极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在校园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一新的时期,高校图书馆也正在经历着伟大的变革,因而,对高校图书馆进行正确的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总认为高校图书馆只是一个服务性的机构,它的工作只是工作人员和师生读者之间借书和还书这样一个简单的往返重复过程,而大学校园文化也只是师生的课外活动,与图书馆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服务机构,而且更重要的是教育机构。在校园文化建设这块领域里,高校图书馆应该重新定位。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活动必要的条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1]
(一)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首先,高校图书馆是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形势下,各高校都十分注重教学实验大楼和图书馆的建设,把它们作为学校风貌的标志,也是吸引学子来校求学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图书馆的图书文献资料又是构成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阵地。尽管当今时代电子信息飞速发展,但是书籍报刊杂志仍然是人类文化遗产最重要的载体,通过它科学研究和文化发展才能追根溯源,延续积累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发扬光大。正是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设施,以及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的系统化学科文献的收藏,即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又成为与教学实验和科研开发并列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推动作用
高校图书馆从来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源于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图书馆拥有阅读环境、人文科学知识、人性化管理、耐心细致的多方位服务,在这里,读者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汲取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尽情享受文化、知识的熏陶,提高他们对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的认识,争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所有这些都使得高校图书馆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形成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独特氛围,对塑造读者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精神气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
(三)高校图书馆为文化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图书馆职责必须做到:第一,开发自己的文化产品,在对信息的有效开发,有序化组织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功能。第二,过滤文化信息。互联网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它所展示的无疑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往往良莠不齐,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素质。[3]
二、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一)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对启迪学生思想,开拓视野,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学术交流,强化学术氛围的导向功能是其它教育形式所难以替代的。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和谐校园文化是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图书馆是实现知识更新和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这里为学生敞开着走向新世纪求知大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求知天地,在这里可以开发潜在智能,锻炼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满足自己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和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可以说,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教育的作用。
(二)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
图书馆从图书整理时代、经营管理时展到信息技术时代,从图书的整理、图书的管理到高效率利用,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文献,而是提供充分地利用文献。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读者在丰富的资源与有效利用之间困惑,图书馆服务意识和读者对个需求成为图书馆追求的理性目标,为书找到阅读的人,为特定读者找到所需要的书,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并积极推荐提供相关的优秀书目,不仅使读者通过阅读变得更聪明,而且更具有洞察周围事物的能力,馆员充当信息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教育者、领航者的角色是必然趋势。
(三)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营造一种充满生机、奋发进取、赏心悦目的环境氛围,当首推图书馆,从而形成大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模式,透其图书馆外表可以看出其所彰显着文化底蕴和内涵。图书馆为师生提供安静肃穆的阅读氛围和清新、整洁、明亮的阅读环境;另外图书馆的风尚、馆员的素质、作风、言行及至仪表、衣着等,对读者思想、意志、道德品质、情操以及校园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馆内员工要讲究礼仪,善待读者,努力创造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以取得读者的尊敬和信赖。
三、加强高校图书馆内部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顺利进行
(一)心系读者,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去。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因素中,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精髓,要求深入研究“如何以人为本”的理论。以人为本,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原则,是指导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一方面要以馆员为本,另一方面要以读者为本,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关系是否和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每个馆员要心系读者,处处给读者以亲切和关怀,充分考虑读者的意愿与习惯,以方便读者利用文献信息和进行交流活动为出发点和归宿,多为读者办好事、实事,及时了解读者意见和情况,以最大的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要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这样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才能不断深入下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图书馆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集中辐射地、思想领域的震源,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发挥其作用的重要途径,可以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三)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
在某种程度上,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与学校的校风、学风的改善密切相连。因此高校图书馆一定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馆员队伍,这支队伍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热爱图书馆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甘为他人做嫁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勇于奉献,满腔热情地为师生服务。此外还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馆员为读者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才能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师生的信息需求,改善服务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总之,高校图书馆以自身独特的文化环境、丰富的知识载体,打造了一个浓郁的、高层次的文化空间,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要主动配合学校,深系师生,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服务育人中的整体功能和潜在优势。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高度,改革创新,进一步繁荣高校图书馆,[4]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影.试论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19(5):107.
[2]刘界.高校图书馆和谐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文化阵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3):38.
[3]梁雅玲.关于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地位和作用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l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