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1
付晶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
高,物理学渗透的触角在急剧伸张,物理学应用的领地在急剧扩
大,它已渗透到自然科学各学科,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
天体学、工程技术学科、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影响着人文科学和
社会的进步。所以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发挥物理学科优势,以人为
本,教书育人两相宜,培养出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一个重要
的问题。
由于大学物理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早,教师的言行时
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刚刚步入高等学校的学生,给学生以熏陶感
染,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起作用。每个大学物理课教学教师都
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品德修养,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
的心灵去影响学生。
大学物理课的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着科学和思想道德内容,饱
含着很多育人素材,能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例如:在路程与位
移的教学中,也可进行拓展教育。我们的学习之路如攀登之路,
是曲折而艰辛之“路程”,所有想通过投机取巧、走捷径而到达
目的地的人,不但到达不了目的地,还容易误人歧途。也就是说,
在学习的“路程”上,是没有“位移”可走的,只能踏踏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为了实现大学物理教学与教书育人的和谐共进,我们利用物
理学的学科优势,将“激发学习兴趣”、“产生物理好奇”、“进
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三个方面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物理教学始
终,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把教书育人有机地结
合起来。
一、利用现代物理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
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
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
而提高学习效果。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所教内容向学生讲述现代物理学中的核
能工程技术、激光技术与工程、宇航工程等尖端技术,这些尖端
技术的讲解,能够鼓舞学生斗志,振奋民族精神和自豪感,激发
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二、利用物理学的艺术美产生物理好奇
物理学美与艺术美一样,都建筑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是人类
按美的规律朔造的创造性成果。它既体现了客观自然的本质规
律,又映射出人的本质力量。虽然物理理论不具备形象特征,但
物理学家在欣赏某一物理理论或其它创造性成果时产生的美感,
与艺术家在欣赏某一艺术作品或欣赏大自然的某一壮丽景色时
产生的美感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物理理论和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
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认识世界,因此物理学美的标准和原理与
一般美学的基本标准和原理是相似的。即都追求统一、和谐、对
称、新奇,且物理理论中简单又对应艺术中的质朴性……,成功
的物理理论与优秀艺术品一样,都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不
同之处在于物理美的价值基点在于真,是人类理性的感性体现,
是真和美的统一,由美可以悟真,由真可以见美。
根据物理教学规律,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发现:在物
理学课堂教学中可资美育的因素是十分丰富的。物理学因揭示自
然界物质的存在、构成和运动及其转化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美
感,对称是物理学的重要现象之一。例如,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
定律的对称;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形式对称;正电与负电、吸
引与排斥、粒子与反粒子等对称,给人美的体验。物质、能量、
动量三大守恒律更是物质世界和谐美的完善体现。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派作家杰克逊•波洛克,他 1952 年的作
品《蓝棒》是以线条、斑点和痕迹表现人的自发冲动画作,采用
的是“滴流”技法—用旧罐子中的油漆沿着一根木棍滴洒在画布
上,其油画有着令人愉悦的美,物理学教授把波洛克的绘画扫描
进计算机里,利用计算机产生的方形网格盖在画上,令人惊讶的
是,这些图形都是分形,而且不管在任何尺度范围内,它们全都
是分形,其中最大的图案比最小的大 1000 倍以上。我们不能只
让光辉灿烂的物理之美存在于物理学家的殿堂之中,而应大开殿
堂之门,让它的光芒普照学生们的心田。
三、利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与时俱进,力求跟上时代步伐,使
自己早日成长。鉴于这种状况,可根据物理学的特点和教材实际,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观点:第一,
的唯物论观点,这种观点在物理中无处不在,物理所
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小到原子和基本粒子,从实物到场都证实
世界是物质的,用科学的事实证实了的唯物论。对学
生灌输这一思想,有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客观地看待事
物。第二,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观点。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
它们的大小总是相等的,这是矛盾双方的共同性,即矛盾的统一
性。它们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它们总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方
向又总是相反的。这反映出矛盾的对立性。又如,量子力学的产
生,经过普朗克、玻尔、海森堡、薛定愕等科学家的大量研究、
探索,经过了由旧量子力学阶段到新量子力学阶段的过渡,不断
摒弃、不断完善,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过程。通过这一思想可以教
育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我。第三,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观点。十六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
关于物体下落速度与重力成正比的观点为许多学者所认可,这种
观点是在世界是“我的经验,我的活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支持下
得出的,但是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轻而易举就推翻了它,谁对
谁错在实践中得到判断。通过此例可教育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中,
还是在将来的工作中,都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实践活
动中摸索新方法、新技能、新知识,创造佳绩。
教书与育人是一个辩证的、统一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必
然渗透着对学生思想、灵魂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物理这样的专业基
础课接触学生比较早,对于学生高尚道德和优美品质的形成至关重
要,通过大学物理教学和人生观教育的整合与互动,可以使学生掌
握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做事、做人,并且激励学
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要尊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2
【关键词】自然观 科学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
所谓自然观,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理解;而科学研究则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哲学每前进一步,都依赖于和伴陪着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同样,自然科学的每一步发展,也都凝聚着和渗透着哲学的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了新自然观的建立与形成,新的自然观又作用于科学研究,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自然科学的建立推动了新自然观的形成
在古希腊时代,哲学与自然科学浑然一体,哲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一身二任,看起来二者的关系很“和谐”,不过,那都是两者本身的发展都还不充分、不成熟的结果和表现。近代以来,科学与哲学的尖锐对立(或者说是完全不搭界的过于统一),是否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机械唯物主义者把自然科学看作反对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以新托马斯主义为代表的宗教哲学,却又把自然科学当作论证上帝存在的工具;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泛理性主义者,妄图建立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体系;还有像柏格森这样的非理性主义者,则蔑视和否定科学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哲学对自然科学始终是疏远的,正像自然科学对哲学始终是疏远的一样。过去把它们暂时结合起来,不过是离奇的幻想。存在着结合的意志,但缺结合的能力。甚至历史学也只是顺便地考虑到自然科学,仅仅把它看作是启蒙、有用性和某些伟大发现的因素。然而,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所以,到了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建立后,这些存在有严重缺陷,或者完全错误的观点才开始逐渐逆转过来。
现代物理学的建立,与传统物理学(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分不开。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形成牛顿力学体系,经过18~19世纪物理学家的努力,所谓的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得很完备了。但是,用经典力学的观点,很多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的预期都产生了矛盾,加上接二连三的突破传统观念的新发现如X射线、铀的放射性、电子等说明物质原子并不总是恒定不变,而是可以变化、可以分解的。这些突破传统物理观念的实验发现,带来20世纪初期物理学理论的两大突破: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力学,它们分别解决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现象。现代科学在各个前沿的推进和这两大理论突破密切相关。如果说现代科学还有第三大贡献的话,那便是基因论――如同中国古老的《易经》描述的全息理论。
这些现代科学的发展,导致新的自然观形成。当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以后,哲学家们往往以他们所处时代人们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所描绘的自然图景,作为其本体论研究的出发点,并通过对科学前沿哲学问题的研究来促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科学家们也通过这种科学哲学的探讨,来加深对科学概念及其思想内涵的理解。自然科学领域迅猛发展和接连突破,撼动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改变着科学世界的图景。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新自然观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现代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已经能够用确实可靠的知识为人们描绘关于自然界发展的全貌,从而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立了坚实的自然史的基础。而新的自然观创立,又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自然观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科学作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的认识和反映,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如果不是受到正确的,就是受到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表现为科研主体对信息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等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不仅是一种再现性认识,而且是建构性活动。
自然观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当今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更多的是微观或者是宇观的客体,它们的性质与规律,已经不可能被人类的感官直接感知,这就必须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这些微观或宇观客体性质与规律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这种认识论便受研究者的自然观左右。比如,在量子力学的赖辛巴哈解释中,赖辛巴哈建立了一种新的逻辑形式,揭示了用传统形式逻辑描述不确定现象时的困难。因为量子物理理论具有高度的辩证性质,“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思维,已不能解释清楚众多的“亦此亦彼”的现象。这新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受自然观影响下科研工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它成为现代物理学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关键。
关于自然观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对世界的认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对此有过非常重要的认识, 他说:“理论物理的公理基础不能自实际经验提炼出来,而是要创想出来。”所以,自然观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对世界的认识,更教会了研究者辩证地认识世界。自然界是辩证的,只有在科学研究中运用辩证思维的观点去认识这个世界,才能更准确、 更真实地认识整个自然界。
自然观影响了科学研究的方法。科研工作者作为研究主体,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客体属性是丰富多样的、无限的。因此,主体总是在某种思想、理论观点指导制约下,按照一定的理论框架有选择地获取信息材料,组织观察、调查、实验及分析综合等研究活动,探索某种客体运动、变化的规律。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研究者的方法,如理论与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类比联想与猜测试验、理想化方法与模型化方法、估算与概算等等。科学的发展总是与方法的更新与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例如近代物理学的诞生,就得益于伽利略、牛顿等人在研究方法上的大胆创造与革新,他们把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与数学、逻辑等理论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甚至还发明新的数学工具――微积分。这些方法上的成就不仅大大推进了物理学的进展,而且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为以后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示范作用。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清楚地表明:科学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方法上的重大革新与改进。在科学研究中,科学的理论陈述和与之相应的数学、逻辑和形而上学陈述一起组成了这个整体的知识场。自然观的改变,必将对研究方法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它还有更高的层次,这就是科学的思想与方法。知识是方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可以自动地转化为方法。
随着自然观的改变,它仿佛打开了一道方法学上的大门:从绝对走向相对;从线性走向非线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确定性走向随机性;从可逆走向不可逆;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我们开始了观察一个现象,再对其进行概括,抽象出概念,再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类比联想,提出假说或模型,然后进行理论推导,最后再进行实验验证。这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更清楚地表现出了理论与方法之间这种联动的关系。当代的科学研究,不仅依赖于理论的突破,也依赖于实验手段的改进,还依赖于在方法学上找到更多相应的数学工具,如非欧几何、张量分析、线性代数、群论等等。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3
关键词:有机;;怀特海;生态文明;误解
有机是以小约翰?柯布为代表的美国过程哲学家提出的一种后现代的,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和理论旨趣。有机倡导怀特海思想与的联姻,并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柯布的弟子菲利普?克莱顿与贾斯廷?海因泽克在2014年出版了《有机: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一书可以看作是对其理论的完整阐述。在有机看来,面对全球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模式已经束手无策,有机作为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可以使世界免受资本主义的破坏。有机在提出新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同时,宣称其理论已经超越了经典或马克思的。那么,他们是在何种意义上实现的超越?这种超越是真正的超越还是建立在对的误解之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有机理论的认识,还可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一、有机:
与怀特海思想的联姻
有机作为一种正在生成的新流派,其理论的重要倾向就是试图融合与怀特海思想,二者的联姻可以产生两种进路:一是带有色彩的怀特海哲学,二是怀特海式的。至于如何选择,小约翰?柯布指出:“在二者中间做选择是个人的事情,我本人是的怀特海主义者。”[1]怀特海式的与的怀特海思想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建立在的基础之上,并尝试用怀特海哲学拓展,而后者则立足怀特海思想的基本立场,其理论本质并非是。柯布认为,两种路径都是可行的,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并且对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8—0052—02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选修模块,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模块具有教学新增内容多、学习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该模块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研究课程标准,领悟《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的教学功能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该模块是从原子、分子水平上介绍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围绕着“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这条基本主线展开,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其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的基本观念,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一些自然现象,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认识;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和培养未来在化学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本模块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强调选择性,共分为四个主题(即: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统揽教材,明确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要求,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教材设计紧贴课程标准,以必修为依托,内容编排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清晰,整个体系主次分明,主要线索线性化(结构与性质),次要枝节散点化(在正文适当位置以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等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使教材丰富多彩。知识体系构建注重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必修与选修的衔接,避免了雷同和重复,如原子结构内容在初中课堂主要讲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核的结构、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而选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的能级排布。在教学设计时,要重视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一步到位、随意拓展,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教材新增内容,如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配合物理论、手性分子、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等,应采用从最简单物质及其结构的分析出发,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如电脑动画、自制模型、制作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又如,对构造原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应用上,教学时要求学生会应用构造原理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不要求学生探究构造原理中能级次序的原因。
三、优化教学设计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研究课程标准,突出三维目标的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属于化学理论,学习内容深奥、抽象,加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程评价中的缺位,教学时容易把学习重点集中体现在认知目标上,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设计时,要设计多元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利用本模块的主题内容,通过观看影像资料、阅读、交流、讨论,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量变引起质变”、“事物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启发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利用同化原理,做好相关内容的衔接,捕捉新知识的生长点。学习认知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应该找到对应的旧知识来同化,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关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以利于知识的形成、顺应、同化。本模块很多内容在必修2中都进行了学习,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例如,元素周期律在必修2中涉及了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周期性,并且这些周期性变化都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熟悉的,在学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内容时就需要将其进行同化,其实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的本质是有些相同的,而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本质上一致,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很好地掌握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3.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抽象、难度较大,学习起来枯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挖掘、整合课程资源,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背景素材,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生产的联系,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重视化学发展、发现史的教学,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涉及到很多化学发展史,特别是对于概念发展的历史,像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的发展历史、共价键的发展历史等。教材涉及到的“科学史话”就有7个栏目,教学中应注意运用这些科学发现、发展史,挖掘科学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收集、查阅、讨论史料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体验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化学研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与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教育。例如,对于原子轨道的认识,可遵循原子结构的发现史:从卢瑟福模型到波尔模型,然后到量子力学的原子轨道模型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原子轨道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一个科学家把它写出来的,而是经过科学家不断探究、不断完善形成的。这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就会更深刻,对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也就更有体验。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5
1 通过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心理和学习兴趣.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如果能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入,学生将会感到十分的亲切,拉近生活与物理的距离,促使广大师生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所见所闻,力求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自觉地施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充分体验和感悟现实生活,真正做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长期以往,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讲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这一内容时,我举了一个例子:某人坐在行驶的汽车中,观察路两旁的树木,请学生判断树林是运动的还是静止.有学生认为树木是运动的,又有学生认为树木应该是静止的,树木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情绪激昂,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结果,当问题解决后,学生特别是思考正确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理满足是通过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获得,其意义也就不同了,而另一部学生也跃跃欲试,争取下一个问题大显身手.在教学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如果我们采取创设问题情景,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便可大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的积极性,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
2 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其核心是自信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对于面对激烈竞争的高中生学生来说,自信更显得重要.它能帮助学生们克服挫折,战胜困难,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信的前提.在高中教学中如果老师上课一味地“逼”学生学习、念书而忽视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仅靠老师单向传授,那将导致学生不良情绪的大幅度上升,影响教育效果.
根据高中学习生活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过分关注其学习的结果,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并真诚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没有压力,比较愉快,常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自主性得到发展,创造性得到培养,自信心得到提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适应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高一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易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内,千万不能根据高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曾在《力》一章后加“物体的受力分析”内容,并配以比较复杂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结果不仅多数学生没掌握,而且严重影响了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后改为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进行受力分析训练,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人.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教师在组织教学测验或考试时,要精心设计试题,不要让学生考得灰溜溜的,觉得自己怎样努力也学不好,要让学生从考试结果中知道他们已学到了知识,有所收获和提高,这样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诱发出对物理的内部情感动力.教师通过“导之以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抓住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学生,准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学科能力;通过“助之以成”帮助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3 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有过许多发明和创造,对人类的科学文化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可是我们所学的教材中,许多定律、单位的命名怎么是外国人呢?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指出这些科学家大多是十七——十九世纪的人,这一阶段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向前发展的时期,又恰是我国建锁国,闭关自守的阶段.其次,要把当代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的论述向学生宣讲:“中国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然后介绍今天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发挥作用的炎黄子孙.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电脑大王”王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等,特别是我国在原子和原子核物理领域和空间科学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不少辉煌的成就,如1964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两年八个月后赶在法国的前面,我国氢弹又爆炸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五年,法国用了八年,而我国只用了两年八个月!我国又先后发射了几十颗人造卫星和系列运载火箭,我国是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远不如发达国家,却在尖端的航天领域抢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是强大的,是不可欺负的.比如,我国科学家在1987年2月就在实验中获得了起始转变温度为100 K以上的超导材料,说明我国在超导技术领域已获得重大突破,在这方面我国已走到了世界前列.
中国的科学家遍布世界各地正在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这些内容都将激发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完全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大大促进学生勇攀世界领先技术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4 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现象,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以实物、实验为认识研究对象,充实学生的感性认识;教会学生认识的方法,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指导学生多做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认识世界的能力;指导学生认识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使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例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十九世纪末,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尔后,从阴极射线、光电效应现发现电子,打破了原子是组成物质最小微粒的概念.由此,著名科学家汤姆生提出他的枣糕式原子结构模型.后来,卢瑟福及其合作者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提出他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又不能解释氢光谱的规律,跟经典的电磁理论也发生了矛盾.为了解决上述矛盾,玻尔提出他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规律,但对复杂的原子光谱却遇到了困难,到本世纪二十年代经海森堡、薛定锷等物理学家的努力,在量子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量子力学,非常成功地说明了原子结构.可见,原子结构的认识史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育的生动材料.
5 重演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纵观整个曲折发展的物理学史,我们体会到,任何一个物理规律的发现,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有的渗透了几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有的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艰苦奋斗几十年,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为科学而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称颂.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4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多年,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学生单凭兴趣爱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否则达不到目的.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有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可以通过物理教学告诉他们,像居里夫人、牛顿、特斯拉、钱学森等科学家,几乎都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学习目标.坚强的毅力是通过克服各种障碍取得的.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非凡的抗冲力,长期磨练可以使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极端地活跃,耐挫力会更强.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物理学知识背后的这些活生生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物理科学家,他们不仅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科学成就,而且他们的崇高思想、高尚品质、求实精神也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如通过课后阅读材料介绍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说明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本身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外,刻苦勤奋地学习和工作,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更为重要,鼓励和激发学生从现在开始更加发奋地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通过介绍物理学家安培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靠勤奋自学、刻苦钻研的顽强意志,让学生感受物理学家们的人格美、情操美.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提到的物理学家,几乎都有其人格的闪光点.如果结合物理科学史的教学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片段事迹,以科学家的言行为例对学生进行思想点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生态道德观念.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6
经典作家认为,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如果从历史发展的眼光宏观地看,那么,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别。
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电脑的日益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在迈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地、全方位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娱乐休闲方式。基于数字化、虚拟化、时空压缩化的信息网络技术,人们的能动性、自由度较以前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深度、广度得以前所未有地拓展,人类的生活实践获得了新的活动空间。一种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网络社会”正在出现。
虽然“信息社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不是割裂的、对立的,它必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背景,可以看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补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这种虚拟生活愈益独立于现实社会,人们社会生活的某些部分由于网络化而演变为一种独特性的网络社会生活,从而部分地取代现实社会生活的功能。而且,现实社会生活将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网络。因此,如何看待“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地位与性质,如何处理它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成为哲学(如社会形态理论等)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它的认识也成为哲学对时代、时代精神,以及具体理论探索和把握的相关点。
另一方面,与“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发展相关,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迈入一个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包括资本、金融、生产、贸易、服务的全球化。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商品流通,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的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突破了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性。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世界现代化的最新阶段。尽管马克思已经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初步奠定了全球化理论的哲学基础;但是,由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现代信息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目前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全球化对于社会影响的实质,仍然是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的。它为当代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视野,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富于意义的新课题。社会实践的新发展提出的新问题
科学的实践观是哲学的基石。哲学应该反映现时代生活实践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接受生活实践的检验,随着生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毋庸置疑,相较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当代生活实践的发展有了许多革命性的、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科技的发展、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加强,实践的范围大大拓展了,复杂程度大大加强了。人们已经或正在感受到,许多过去人类不可能或尚无条件亲自进行实践活动的领域,现在正渐次对人类打开大门;而许多过去受到时空、物质手段,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制约的活动范围,迄今为止由于虚拟实在的出现而不再构成限制。
实践方式本身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革命”:由于电脑、网络、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人们的实践活动与学习、生活,甚至娱乐休闲等愈来愈一体化了,有时甚至很难将之区分开来。许多“虚拟实践”活动,如绘画作品的电脑创作、衣服的剪裁、远程教学、远程医疗手术、在线游戏,等等,人们可能仅仅只是动动鼠标、击打几下键盘、发出几个指令而已,并未真的“亲自”去做。而且,一系列知识产品,如程序(软件)、“点子”、秘方、设计思想、工艺流程……都已经或逐渐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生产概念、实践概念与认识、思考、知识、思想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了。联系过去实践与认识、生产与学习、“行”与“知”等的严格区分,且不说对整个哲学的意义,至少对于认识论提出了许多有启示意义的新课题。
同时,实践一方面愈来愈成为一种大规模协作式的劳动,体现出高度社会化、全球化等特点;另一方面,因为大规模重复劳动变得简单而容易,其劳动价值越来越有限,个性因素反而愈来愈重要。这说明,在实践过程中,人一方面可能被高度异化,沦为“机器的奴隶”、“自动生产线的奴隶”,变得无足轻重,甚至丧失自我;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高度自主、高度创造性的趋势,在新的层次上维护人的尊严,高扬人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在变革着的世界,以及这种变革活动本身——实践的发展,使得哲学赖以生长的基础和前提更新了,使得哲学的内容有了许多新的气象。如何以科学的发展的实践观为基础,更新哲学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理论,并反过来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迫使人们认真地思考、反复地咀嚼,并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这同样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马克思创立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三大发现”。100多年来,现当代自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已经产生了许多革命性的新进展,如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第”;以混沌、分形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第三次革命”;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基因重组、克隆技术等给人以深深的震撼;信息技术革命和电脑、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从当代科学技术的肩头望过去,所见到的整体“世界图景”发生了重大改变,甚至有些“面目全非”的感觉。例如,反物质,以及“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信息的出现,使得物质观正在不可避免地深化;人机互动、人工智能等的进展,使得哲学的意识观正在悄悄发生改变;由于相对论、量子力学、概率理论等的发现,使得决定论、规律论受到了明显的冲击……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当然不能无视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发现、经过验证的创新性理论。自然科学基础上的革命性进展,必然导致哲学观、哲学内容、哲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变革。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的每一次进展,唯物主义也将改变自己的形式。”置身当前的科技革命洪流之中,唯物主义将如何站在科学的肩膀上,改变“自己的形式”?作为哲学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拭目以待。当代社会价值危机对哲学的影响
批判性是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哲学的批判性内涵,主要集中在价值批判、文化批判。环顾当今世界的发展,人类正陷入一场新的深刻的、世界范围的文化价值危机之中。例如:
在“人定胜天”等观念的引导下,在追求最高利润的商品经济驱使下,人类将自然视为征服、改造、利用的对象。这诚然冲破了慢节奏、田园牧歌式的农业文明,使人类依次步入了工业化、现代化之境,然而,掠夺性地对待自然,破坏了曾经和谐宁静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步恶化,人们面临着失去家园的惶然与困惑。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商品经济大潮中,面对严酷的优胜劣汰、生存竞争,个人的利益、需要和欲望得以强化,人与人之间不断发生冲突。这种不和谐,甚至冲突的社会关系,使人们的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相对淡漠,并使人们陷入了忧虑与不安之中。
伴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与自然、他人、社会之间关系的变化,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也开始发生变化,“人为物役”成为普遍的事实,这导致人内心的不平衡,普遍产生孤独、苦闷等心理,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已经不能限于某一局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之中,它需要哲学深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地予以考察和反思。通过问题研究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
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将丰富哲学的基本理论,而且将为哲学新形态的构建提出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可以说,今日哲学发展、创新的高度,就取决于它分析和解决重大时代性问题的程度和水平。而对这些问题的合理解答,即是现时代“时代精神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