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大学班级文化
知识管理是提高组织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可将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之中。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管理概念,而是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班级文化。对于以知识为主要竞争优势来源的学校而言,如何促进知识的吸收、创造、蓄积和维持,无疑是重要的管理活动。然而知识本身具有无形性,故知识管理活动应着重在人力资源方面,因为人力资源为组织核心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学班级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因此,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建成共享型的适合于知识管理的班级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大学班级作为影响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相对于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班级主流文化而言的,它以班内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体现出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班级凝聚力问题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心理断乳期,摆脱束缚、趋于独立是其鲜明的特点。因此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团队协作意识缺失。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遇到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集体利益。对班级事务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班级各项集体活动。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15%的同学对班级不满意,对班级内同学的团结情况满意度也不高。
1.2以宿舍代替班级,忽视整体沟通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都是学分制,行政班级将逐步被课程班所代替,“班级”的概念将逐渐被淡化。课程班具有流动性大、人员组成不固定、在一起相互交流少等特点,而学生宿舍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具有人员相对固定、流动性不大的特征。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其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以宿舍代替班级,阻碍了大学生之间的整体沟通。
1.3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引导
新生入学之后就要进行班委的民主选举,这个时候同学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选择自己宿舍的人或者是一开始辅导员委派的临时负责人。而一个班级开始建立的班委会对整个班级氛围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在开始时仅仅依靠同学们的民主选举,就会缺乏科学客观的依据。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深深感受到一个新的班级班委会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干部的选拔过程中给予指导。
班级干部因为处于学生干部的最基层,他们的工作往往被忽视,在培养上也往往缺乏适当的方式。有些班级干部只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传声筒;有些不能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导致缺乏工作威信;有些因未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引导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直接导致班级建设难以顺利开展,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动摇。
1.4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概念淡化
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工作的有效载体。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甚至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班级成员聚在一起的机会较少,班级集体成员的生活拥有了更大的可自主支配的自由空间,班级概念淡化。
2构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模型
我们所倡导的大学班级文化模式,是从班级自我管理的角度,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愿景、目标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文化渗透为目的,以班级活动为载体,通过班委会的领导,充分利用班级内部协调机制,而开展的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大学班级文化模式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大学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对班级价值的最大限度挖掘、对班级内涵的积极拓展和对班级功能的充分发挥。班委会是班级自我管理的组织者,其作用在于通过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协调班级各方关系,调动班级各种资源来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倡导的是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班级文化是有效地进行大学班级管理的软环境,要求班级以先进文化为共同追求,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强烈的感情投入,形成管理模式中各个要素良性互动的氛围,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班级文化为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班级活动为班级文化的塑造提供了载体。
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3.1构建班集体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和。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班级有较强的维持作用,可以保持班级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班级成员,提升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班级凝聚力建设首先需要关注班级价值观氛围,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的,任何班级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心理学者指出,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班级文化中的价值认同,其实就是班级成员对其认为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文化进行选择,从而获得归属感。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就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过程。
3.2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班风建设
班风是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班风建设一个突出中心就是在班级里面要建立学习氛围,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班风;而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则是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实现的。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健康成才、主动成才。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目标。
3.3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机制
教育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特别是对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思维敏捷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是构成班集体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高校班集体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
4实施效果
笔者以我校能源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此项研究,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班主任与班委会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有余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班级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4.1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1) 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创造全班同学接触与彼此了解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友谊,为提高同学关心班级、热爱班级、培养集体意识奠定基础。以工业工程2009级3班为例,2010年具体活动项目包括: ① 举办中秋节晚会,元宵节煮元宵,端午节吃粽子等温暖活动,每逢节假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② 组织班级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鼓励大家都有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 ③ 郊游活动,天气好的周末,大家集体到缝针山、神农山等地进行春游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同学之间开始逐步了解并体验到班级团队活动的快乐,从开始的强制参加逐步过渡到自愿参加,集体意识在同学中开始得到强化。
(2) 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能源学院2010年12月份的班级文化建设大赛,以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为主题,即班旗、班歌、班徽、班训、班风和班委会管理制度、学习文化管理制度、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宿舍文化管理制度。让各个班级的同学选出自己班级的班歌,设计出代表自己班级风格的班风,制定出班训和班风。每个班级派出代表,制作ppt,进行比赛,选择出最佳的组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们的积极性。
(3) 寝室文化管理取得成果。寝室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载体。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为了迎接学校百年校庆,丰富同学们宿舍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源学院特举办了“迎百年校庆,创和谐宿舍”有奖征文大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一度的寝室文化节也是同学们展现自己宿舍氛围的一个机会,同时给宿舍评定相应的星级,激发学生建设宿舍文化的热情。
4.2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以工业工程2009级2班为例,针对原来班级中存在散漫、集体意识淡薄、缺乏明确的努力目标,但渴望改变现状的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在过去的一年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对班委和班级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指导之下进行了改造和重塑。
(1) 班委选聘和工作配置。通过对班级管理岗位进行职责和能力分析,将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合的岗位上。具体表现在通过班级管理组织架构重建、工作分析,明确界定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以及各个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对每个岗位所需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职责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同时制定明确的选聘程序,采用科学的招聘方法。包括: ① 通过对应聘同学申请表的分析,关注同学个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②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参加应聘者进行面试,根据班级工作实际情况编写基于胜任力的面试题目; ③ 采用情境模拟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评价。最后选聘合适的人选负责班级管理工作。
(2) 对班委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班委的管理能力。开发与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升和积累人力资本、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和班主任负有培养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责任。由于管理经验的欠缺,班委的工作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为了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承担起班级管理的主要职责,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需的:一是放权,让同学们去组织各种活动并负责相应的管理,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加强与班委和同学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与总结,让他们在总结经验与教训中成长。通过以上工作,增进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班委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3) 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班级干部选拔的过程中。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短时间内用以了解有关工作信息与情况的一种科学手段,在组织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分析是权责明晰的具体体现,工作分析是组织成员绩效考评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做好工作分析是每个岗位设置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为了避免班干部职责不清给班级干部带来的诸多不便,应明确班级干部工作职责,为每个班干部制定工作岗位说明书。2009级工业工程2班班长职位说明书见表1。
(4) 对班干部的考核实行360度考核的办法。对于班委会成员来说,对其主要的考核目标是衡量这一学期对自己职责的履行程度,是否完成了岗位工作说明书中所要求的任务,是否实现了为同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和工作目的。工业2007级3班为了全方位对干部考核,采用了360度考核法对班委会成员进行考核。取得了显著效果。
4.3创建学习型班级
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习型班级是一个可以熟练获取、创造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善于修正自身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处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建立学习型班级并非易事,但是一些班级通过努力,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以工业工程2009级1班为例,采取的措施及结果如下。
(1) 组成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包括体育小组,主要负责组队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比赛和运动会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英语兴趣小组,负责四六级考试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专业兴趣小组,负责专业知识的收集、整理、讨论等;文娱兴趣小组,负责班级各种文艺活动与院系文娱活动的组织工作等;计算机兴趣小组,负责提高成员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力,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计算机类的活动,同时负责督促大家参加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兴趣小组成立后,先后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体育比赛、开展各种讲座、小组讨论等。
结果如下:① 充分发挥班级中具有一定特长与兴趣的同学作用,引导每一个同学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形成不同的人力资本类型,有利于同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② 对活跃班级氛围,引导同学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习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立与强化。
(2) 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升。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与专业兴趣,班主任利用星期天晚上的时间履行导师的职责,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专业指导工作。包括介绍专业市场需求情况、专业学习内容基本构架、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等;为了教会同学进行假期调查与调查报告的撰写,班主任专门收集了相关资料,组织编写了统一的调查问卷,发放了调查报告的范文等。
(3) 建立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了符合同学们年龄特点的同学录网页、qq群以及飞信群等。通过qq传输信息,为班委会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有效的网上信息交流渠道,同时所有同学又可以在此沟通,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同学生活,雅到文学历史,俗到明星八卦,这些都加强了班级成员间的沟通,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5结束语
经过以上实践,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不仅应该在社会组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虽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管理实践中,依然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明. 简析大学和谐班级文化建设[j]. 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2] 赵小剑. 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消费导刊,2007(4).
[3] 于音,许勤周.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讨[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2).
[4] 温恒福. 大学教学质量的概念、问题与改进策略[j]. 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8(2).
[5] 赵雁,龚尤圣,等. 依托柔性开放式动态管理,进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6).
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范文2
1.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组织者。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引导者和实施者。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建设班级文化对建设良好的班级集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班级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学习状况、兴趣爱好特长出发,把校园文化理念具体化、典型化,逐步形成和发展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传统。不管是班级教室的布置、活动的开展,还是班级目标的提出、制度的制定,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要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2.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班级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建设班级文化要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班级制度、班级关系为保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学生反思、创造、实践、建构人生意义的过程。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着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做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大胆参与。如制定班训,因为班训是班级的总目标,是班级学生共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形成良好班级集体的关键,必须充分发动学生,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热情和创造力发挥出来,群策群力,几上几下,经过充分的讨论、争论、辩论,最终达成共识。
3.班级文化价值观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价值观是如何判断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文化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指导着建设什么样的班级文化、怎样建设班级文化。对此,全班师生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用科学的班级文化价值观指导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应试教育、智育第一、分数至上、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等班级文化价值观是完全错误的,素质教育、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知能行统一、发展个性特长、创新图强、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等都是科学的班级文化价值观。
4.用班级文化建设统领班级管理各项工作。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管总结,不断完善。有人说,不能用班级文化建设代替班级各项日常管理,此话不假,我们在长期班级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坚决不能丢。但是,学校,班级,是教育单位,是文化单位,我们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纲,用班级文化建设统领班级各项日常管理,岂不是更好吗?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一直强调的班主任的表率作用、班干部的带头作用、班风建设、班级量化管理、班级凝聚力等问题,不正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吗?
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范文3
班级人文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得为方式的整合体,它是一个班级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取得成绩的关键,因此,任何班级的建设都要重视班级人文文化的建设。
宏志班是国家“西部助学工程”开办的特殊班级,我有幸担任南宁市第一个宏志班——南宁一中高中04级(13)班的班主任。建班之初,如何塑造宏志班的班级人文文化成为了我和班级的主要功课之一。
班级人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意思是它必然要体现某种主题。而要确定主题必须要遵循特定的原则性的东西,同时还要有实现这一主题的具体的措施。笔者认为这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将无法成功营造出班级的良好人文文化氛围。因此,精心设计班级人文文化的主题和围绕主题制定具体措施,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回避的工作。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教育以人为本理念,提炼班级人文文化主题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班级人文文化是一个班集体的共同理念,它对班级成员的思想道德取向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任何班级人文文化从导向上来讲都应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这是它的共性。但是,每个班级成员构成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背景等条件千差万别,所以班级人文文化具体到各班应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班级人文文化主题前,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而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最大的实际莫过于学生的特点,这是不容忽视的。也就是说,在班级人文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实际并能引领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行为方式才能成为班级人文文化的主题。
宏志生是来自全区各地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在他们身上有许多的优秀品质,如“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作为、特别有志气”。宏志班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班级,有自己独特的班训、班风——“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这些都是独有的难得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更好地利用它们。通过师生们共同努力,班级答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每个同学都要自律地做人、自信地生活、自强地成才、自觉地报国。
二、围绕主题,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采取恰当措施推进班级人文文化建设
转贴于
1、倾注爱心,传承爱心,在班级营造家庭的气氛
马斯洛动机理论研究发现: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原因。人的需要随着个体的发育成长会逐步出现从低到高五个层次,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更深层次的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高中生正处于发育成长的高峰,并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需要有归属感,因而作为班级人文文化建设的引领者——班主任,必须要重视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付出爱,让他们对班级有家的感觉,这样他们才会对班级有认同感,进而才会发出建设班级的激情。
宏志生们大多是第一次远离亲人在外求学,他们不仅希望学业有成,同时也渴望老师能像父母亲一样关爱他们。我理解他们的需要,也尽力去帮助他们:天冷了,为他们拿来御寒的冬衣;听说孩子们营养不良了,就要求食堂每天为他们煮鸡蛋加强营养;有同学生病了,及时送去医院并细心照顾;中秋节、五一节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和学生一起搞活动等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使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增进了师生的情谊。在“我的班级,我的家——我成长的乐园”主题班会上,我引导他们:既然班集体就像家,每个成员都要爱家,为家添砖加瓦。他们乐于接受,于是纷纷行动起来,自觉地投入到班级自我管理中。他们在班委的主持下,讨论形成共识: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不久,一部由全班学生讨论制定并表决通过的班规产生了,它凝聚着学生们渴望参与班级管理的热忱,使得班级管理由原来的“要我做”变为了“我要做”。此后,大家还不断地对班级工作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2、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折射班级人文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具有整合性的、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文化内涵的多维性要求多种形式与之相适应。班级人文文化也不例外,它的建设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载体,折射出特定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我们精心策划每一项活动,突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得班级人文文化建设活跃起来了。通过实践,学生们有了亲身的体验,真切地感悟到了许多道理,更加乐于接受活动中折射出来的思想。
3、班级人文文化建设还要重视互助组织的作用,发挥同伴互感教育的功能
在班级人文文化中,班主任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所以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突出学生在班级人文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学生中间组织一些互助组织,让学生互相帮助,发挥同伴间的教育功能,也会对班级人文文化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
在宏志班中,42位学生分成了七个互助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小组长负责,每一周每个小组都要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活动,活动的内容是让每一位组员总结自己本周生活、学习、工作、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得好的大家互相鼓励,做得不好的大家为他指正,并督促他改正。这样使得学生许多的思想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和解决。
在宏志班,学生还自发地组建了“流动阅览室”,就是学生们把自己所买的书或所订阅的报刊集中到班长手中,由班长造册登记,然后供全班学生借阅,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增进了学生间的情谊,成为了班级人文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范文4
“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贯穿于班级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引导着班级班风、学风。
二、主题
树班风学风,建文化氛围,展班级风采。
三、总体目标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四、领导小组
组 长:各班班长
副组长:班委会成员
组 员: 班主任 班级成员
五、工作安排及实施
第一阶段:制度建设阶段,11月12-16日
德育处调研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征求广大师生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推广引导阶段,11月19-20日
将我校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优缺点分析与指导,全面推广《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引导各班建设“一班一特色”,动员班委设计本班特色方案。
第三阶段:班级建设阶段,11月21日-12月5日
各班级填写《班级文化建设申报表》,由德育处统一规划,及时批复。
第四阶段:检查评估阶段,12月5-7日
组建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会干部、班委、学生代表组成的检查评估团队,进行打分评估,合格者给予授牌。
第五阶段:授牌认定阶段,12月10日
将评估达标的班级给予授牌,利用大型集会进行授牌仪式,授牌后,各班徐巩固成果、持续创建,如有后期松懈、不能凸显特色的班级,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者,取缔资格。
六、奖励机制
班级文化建设列入班级量化考核,定为学期评选优秀班级的重要指标,另将给予专项班费奖励:1.凡被评选为班级文化建设特色班级的班级,给予每班适当的班费奖励;2.被评选为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级的班级,给予每班适当的班费奖励;3.未达标的班级不予以奖励,并在扣除班主任量化考核中一星级奖励。
七、班级文化建设要求
1、以人为本。在班级建设中,“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家长素质、家庭氛围和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因素出发,与学生一起自主选择、自主思考,构建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2、实用美观。确立具体可操作的班级公约,室内布置力求简洁美观,力求育人的目的。
3、自主创新。突出班级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学生群体。
八、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一)班级环境文化
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室内外展示牌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老师”。
1、“阳光班级”文化展示:
各班级提供素材:我们的班级特色名称、班级照片、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口号,有学校统一制作规格、尺寸统一的展示牌。
要求:特色主题名称与本班创建特色相一致,照片需高清,如需专业摄影,可联系郝鹏铭老师。
2、班级环境布置:
学校统一制作教室黑板上方的主题鲜明的校风、校训。各班自行制作色彩丰富的黑板报,前黑板一侧有班务栏、班风、班规等板块,可根据自己班级特色设置其它专栏,如班级之星、炫我风采、量化评比、加油站、知识海洋等等(栏目可以自定)以体现班级的个性化布置和班级特色。
每个版块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布置体现“实用美观”,突显文化扭氛围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二)班级日常管理文化。加强卫生管理,设立卫生角、清洁工具摆放处、轮流值日表及爱护公物教育等。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立班风、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课间纪律、午餐、路队、班级存在的问题等)召集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行为达标评比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班级活动文化(该版块可设置在教室外墙):
活动是实现教育的有效的形式和途径,班级文化活动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晨会、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文艺汇演、舞蹈、体育比赛等,学生的爱好、多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配合学校的阳光班级,打造阳光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岗位育人”的理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
九、班级文化建设的创建主题(供参考)
自主管理特色:创建学生自主、自治特色班。
和谐家庭特色:创建和谐家庭特色班。集体荣誉致上,展示“人人为班”的局面。
绿色班级特色:创建卫生示范班。展示班级绿色班级、日常卫生效果、体现环保。
常规管理特色: 创建常规管理示范班。展示常规班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级管理形成井然有序的自主管理模式。
合作学习特色:创建自主学习特色班。开展一帮一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文明礼仪特色:创建文明礼仪示范班。开展文明行为展示活动
阅读特色:创建阅读特色班级,坚持晨诵、午读、暮省做到实处,做出亮点,做出成效。
英语特色: 创建英语特色班。开展每日生活英语读、说、写、练活动。
注:特色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再多而在于精,做精做细便是亮点与特色所在。
根据各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管理特点,自选一个主题,也可自已规划创建主题,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做好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体现班级的特色,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
关注班级,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每一个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当然,学校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更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我们要将这三方面紧密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范文5
班级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班级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具有教育、熏陶、凝聚、激励等积极功能,高校要通过创建优秀的班级文化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增进班级创建和谐人际关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一、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资料查询发现,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着颇多问题。
第一,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很多高校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度、方法、措施只是流于形式,效果不佳,有的学校相关的东西很少甚至就没有。有的学校每年评选校级先进班级,也基本上是院系直接推荐报送,学校直接下文表彰,没有良好的评比考核制度,先进班级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不能得到很好的提炼和宣传,更不能形成积极的竞争氛围和机制。
第二,辅导员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都存在辅导员工作量大、压力重等现象,辅导员把大部分时间都忙于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正常工作时间,很多辅导员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很少有辅导员静下心来梳理工作,提炼工作,更不能能够带领班级进行系统的、有序的班级文化建设,而休息时间大多忙于自己的家庭事务,基本上没有太多时间来过问班级事务。
第三,没有良好的班风。其一,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全班同学,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辅导员,对班风的形成不少人存在有认识上的误区:首先,班风的形成取决于班上的每个人,而这每个人都已经是“定型的”,“好就是好,差就是查”。殊不知能顺利考到大学里来的学生能有多少差生?难道一个好的班集体一开始都是“学霸”而所谓的差班一开始都是“学渣”?其次,班风一旦形成,很难干预和影响。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会对班级文化建设直接产生的不利的影响。
其二,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团结协作,起到先锋和表率作用的先进班团干部班子。首先,班干部自身的素质、个人能力以及模范作用发挥与否,对班级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大部分班级在入学时没能选拔出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导致在班级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初始阶段不能带领大家创建积极健康的班风。班干部中,有些干部工作做得很累,吃力不讨好,甚至造成了与同学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矛盾;有些班干部不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很差。这些问题会极大影响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动摇班级各项管理的基础。
其三,班级没有共同的集体奋斗目标,班集体没有凝聚力。首先,班级制度建设不健全,很多班级没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以至于很多工作很难有效开展。比方说上课考勤、自发组织自习、班级各项活动的出勤率等等,没有规章制度就很难约束一些不太积极的同学。其次,没有行之有效的短期或长远的班级规划,更多的是学校布置什么任务和活动,班级就临时应付组织什么活动,缺乏精心策划组织,结果是可想而知,很难取得什么集体荣誉或奖项。再次,班级没有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大家充其量是“各自为战”,各顾各的。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首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1]。一些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上的迷茫、理想信念上的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和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些都对高效的班级文化建设造成产生负面影响。其次,高校自身因素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自身的文化和各级组织和制度上。良好班风的建设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背景,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进行保障。班级文化建设受本学校“校园文化”以及本学院“学院文化”影响,“校园文化”“学院文化”都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或改变的,但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或风气对班级文化建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再次,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极强,做事考虑问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信任感,缺乏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使他们渐渐远离集体,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
三、提升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高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应该通过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引导作用和班干部的核心纽带作用,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更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发挥辅导员引导作用
首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系统的对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在班级组织建设、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等方面提升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班级管理能力。其次,辅导员要抓好主题班会建设,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设计和召开主题鲜明的班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加强对辅导员的考核监督力度,加大评优奖惩制度,激发辅导员、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性和积极性。
(二)完善班级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可行性目标
其一,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集体得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最有力保障。辅导员应组织引导班级成员根据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班级实际情况,建立包括思想建设、学风建设、组织纪律等在内的班级规章制度,为班级成员提供行为准则和行为调控的依据,从制度上塑造班级文化。
其二,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制定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如提高班级平时各项教学活动的“出勤率”、期末考试“通过率”、英语四六级“过级率”、计算机“过级率”、还有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各种证书的通过率等等,同时还可确立清晰的班级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让大家知道条件和标准,如校级、省级、全国先进班级等。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奖励大家努力学习,形成班集体良好的学习风气。
其三,选拔德才兼备的班团干部,充分发挥其核心纽带和榜样作用。从班团干部任职要求的角度看,选拔班干部尽量注重几点考虑:有为集体服务的工作热情,政治觉悟和素养高,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以身作则和团结同学,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平时班级工作开展过程中,辅导员要加强培养,加强指导,注重引导。辅导员要善于鼓励班干部大胆尝试,勤于思考,敢于犯错,善于总结,充分发挥核心模范作用,大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其四,激发班内同学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抓住机遇,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自己事业发展做准备。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活动等等,都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很好的机会。
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范文6
班级的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教室课桌椅的摆放、墙体的装饰、卫生角的设置、教室的其他空间装饰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包括班级制度的制定,班级活动的开展,师生良好关系、生生良好关系的建立,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等等。根据学校的条件,班主任应着重从以下建设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一、让学生做班队会的主人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或队会课是对学生集中进行主题教育的主要形式,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并把握住每周的这一宝贵时间。班主任首先在开学初就应好好学习上级教育部门及本校的政教工作计划,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明确本学期本班的教育目标及内容,计划出每月主题教育的大框架。接着通过学生毛遂自荐和优化组合的形式,选出每次活动的主持人,由主持人根据每月的大主题提出自己的小主题并据此自由发挥,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最后在班队会课上演示或开展活动,从而让全班学生在参与这些形式生动的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这样把学生放到班队会主人的位置,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他们会很乐意地接受教育内容,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根植于心中,学会做人。而且学生们在组织或参与班队会的活动中还能充分培养锻炼各自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还能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增强自信。
二、让学生做板报的创作者
班级板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又一重要阵地,也是教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小学一二年级时,出板报是以班主任为主导的,但要引导学生部分地参与进来。到三年级时,班主任可在示范一两次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完成。首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每一期板报的编辑组,再根据学校确定的教育主题,让组员们查找好相关资料,设计好板报的版面,最后分工合作出好板报。学生自己出好的板报既可以彰显他们的个性,又能美化教室环境,熏陶自己,还能突出班级文化的特点,起到良好的对外展示作用。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
三、让学生做好书的粉丝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但现在某些不良网站的存在、青少年图书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图书让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受到严重挑战。鉴于此,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特别重视培养提高学生对书籍的辨识能力,引导学生热爱好书,做好书的忠实读者,让学生们在阅读好书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净化心灵。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在班级中阅读某本或某系列图书也会产生从众效应。班主任可以在众多的好书中为学生挑选出适合他们年龄与兴趣的宣传推荐,树立阅读榜样,还可以和班级的其他教师合作,开展讲书中故事比赛、朗读比赛、写读后感等等相关活动,并对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给予鼓励或奖励。如此在班级中形成读好书、拒绝不良书籍的文化氛围。
四、让学生做教室卫生环境的保护者
教室卫生环境是班级文化特点及班风建设的又一个展示窗口。地面干净、桌椅整洁、墙面布置恰当的教室会让身处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心情怡悦、会更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而现在城市中的大部分学生因为家长们的包办,自理能力较差,劳动意识淡薄。针对此,我们首先要建立班级卫生值日制度,要求每个学生参加到教室卫生打扫和卫生保持工作中去。同时推选出两到三位管理能力较强又有责任心的卫生委员,轮流值周监督检查,把各项卫生制度落到实处。到高年级,卫生值日还可以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提高积极性和劳动效率。平时班级中还应经常对热心保护教室卫生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树立榜样。而对不注意或破坏教室卫生的行为也必须有相应的教育与惩罚措施。让学生在参与教室卫生环境的保护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锻炼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