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1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专业特点 启示

中国民间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中国民间舞蹈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以其绚丽的风采深得中国各民族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和珍视,被誉为世界舞蹈宝藏中的瑰丽之花。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这种历史上各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的不等,以及各族各地文化观念、宗教礼俗和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了中国民间舞样式之多,内容之广,风格之别,动律之异的鲜明特色。

一、民间舞发展与课堂教学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都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而且,对于本民族的形成、迁徙、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民间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自行创作与传承的舞蹈形式,它的传承方式,不是依靠语言文字,而是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为主要特征,而且是在一定环境中模仿长辈们的舞姿、神情、心理、又加进自己的创作,在群众之间一代一代直接进行传承的。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人新的成分。民间舞蹈属于“下层文化”的范畴,它和群众的民俗活动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示出群众的民俗心理;展示出民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中国民间舞蹈无比丰富,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是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与判断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时时要求学生在民族民间舞课堂上做到看、听、想。看、听、想是辨别美与丑,区分正确与错误,是模仿的前提,而模仿能力的强弱又是学好民族民间舞的重要因素之一。舞蹈表现生活,既不能是单纯的模仿,也不能是凭空想象。但模仿和想象对于形象的创造二者不可缺一,在舞蹈中即便是最简单的模仿,也伴随着想象,因为舞蹈是通过演员的身体动作、节奏来模仿生活,它是假设性的,是想象中的再创造。舞蹈的动作、节奏和表情又具有浓厚的特色;民族民间舞蹈在创造形象上有它自己的特点。通过这些课堂训练让学生在有意的观察学习中学会用“意识”“动脑子”来舞蹈,真正做到“人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表现民族民间舞艺术。

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养成在平日生活中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好习惯。一个好的舞蹈者一定是一个会生活的人,因为只有细致的了解生活,观察体会生活,才能将舞蹈跳得更真实更生动。同样,舞蹈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人必然是生活中细心的观察者。因为没有观察便没有好的模仿能力,少了模仿能力,学生们便无法完整地学习好民族民间舞蹈。因此良好的观察能力与区分动作美丑的判断能力是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三、“载歌载舞”教学形式的展望

发扬传统、改进不足“载歌载舞”教学形式展望的关键,首先是开设完善相关的音乐课程,来保证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人才培养的需要。过去只是用口号强调重要性没有具体的行为做法是不符当前教学形式发展的。在具体的课程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乐理知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打击乐》、《中国民族民间舞组合音乐试唱》、《中国民族民间伴奏歌曲演唱》等四门课程有必要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学习,以充当课程的补充。

教学课程的如此安排不仅可以缓解学生自身音乐修养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现时代的学生,许多不仅具有舞蹈表演才能同时还具有歌曲演唱的才能。作为一名文化馆的舞蹈老师,在课间休息与学生们交谈或做游戏时,一些学生的演唱常常让我所惊叹,可以确信的一点是现在的学生们具有这方面的才能,所以我们就要尽可能给他们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尽情的展示一方面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次强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载歌载舞“的教学形式。在一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展示课中,许多组合学生们不仅一边舞蹈同时还一边歌唱,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组合教学课堂上,教师们常常是教动作的同时也在教歌唱。而且在歌唱中还加深了动作运动的气息与轨迹的调整,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常常是非常明显的。它无形中成为课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间现存“载歌载舞”的形式巧妙的对接传承了民间传统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加之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教师教学的主体性特征,他们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非常有威信的,教师以身示范对音乐强化的时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他们对未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载歌载舞“的教学特点进行更好的突破。

四、结束语

总之,民族民间舞是一种舞蹈主题十分鲜明的舞蹈形式,只有在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和判断能力,启发学生想象力,挖掘学生潜力,开拓创新意识,提高智力技能素质才能使民族民间舞教学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成为既有专业水准又有综合素质的全面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美]约翰・马丁.舞蹈概论[M].欧建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7.

[2]吕艺生.动感空间[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2

一、经侦民警“内存”不足的表现

1、理论功底薄弱。公安经侦工作看上去是单纯的业务技能。其实不然,一些经侦民警由于平时没有能认识到知识武装头脑,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放松学习,思想理论水平明显偏低。在工作中,常常发生捉襟见肘,思想“短路”、思维“断路”的窘态现象。不难看到,少数经侦民警思想保守、思想僵化、理论落伍、因循守旧,缺乏敏锐力,没有洞察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常常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查处问题局限或纠缠在无关紧要、不痛不痒,属于“鸡毛蒜皮”、“小打小闹”的“小儿科”问题上,对知识经济和现代公安办案意识很是陌生、很是茫然,不能很好地从经营、管理、机制、体制、法制等高度和角度去评价微观办案中所碰到的问题,并用联系的、发展的、宏观的视野和观点去评价客观事务,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大量地、为宏观经济和领导决策提供极有质地、极有份量、极有参考、极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和建议。

2、文化知识不高。公安机关经侦部门自1998年成立以来,经侦民警来自社会方方面面,文化结构、文化层次、业务水平等参差不齐。显而易见,公安机关经侦民警队伍组建初期,一部分从刑侦部门抽调加盟,另一部分从社会上“招兵买马”充实,之后组织人事部门又从军队转业干部中落实安置。这些人员大多虽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和能力,但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很少有“正儿八经”的像样文凭。随后,虽又从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了“科班生”以此强化,但这些人员专业欠对口,使用“磨合期”较长“对号入座”较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侦民警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资源配置欠缺,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时展对经侦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因此,经侦工作缺少开拓精神、经侦信息抓不住重点、经侦调研论文东抄西载、经侦办案理念陈旧俗套、经侦办案理论缺乏创新意识,所以,努力提高经侦民警的文化知识水平应是经侦工作的当务之急和将来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3、专业技术不精。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是国家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监督部门,不仅要求经侦民警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文化素质,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知识、技术水平。经侦不同于刑侦。不难看到,目前,经侦民警大多是以刑侦“转型”为经侦,业务单一,技术不精是经侦队伍人员现状的一个“软肋”。在办案过程中,经侦民警不可避免地、习惯地用刑侦的眼光和思路,审视、查找问题,不能摆脱或区别于经侦业务的传统办案做法。虽然“角色”从刑侦“换岗”为经侦,但还是“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刑侦的“老套套”束缚着经侦民警的手脚。由此,经侦打不开新天地,开创不了新局面,办案效能低下、办案质量不高、查处问题不透、处罚力度不够的现象时有发生,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经侦工作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

4、科学技术缺乏。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水平及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传统的办案技术、传统的办案手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客观形势要求经侦民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使计算机在案件整理、案件信息的收集、传递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事实上,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普及和运用,不少违法的现象和行为也“努力”向高科技“看齐”、“积极”向智能化

“迈进”,且手法越来越精明,手段越来越狡猾,违纪越来越隐蔽,侦破难度越来越大。可以说,经侦民警没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技高一筹的过硬本领,想作为难作为。时下,经侦民警的科技水平和现代知识不能不说还有不小差距,计算机学以致用还仅仅起步,现代办案技术明显滞后,办案效能急需提高,传统的办案手段和方法已经很不适应知识经济及科学技术对公安经侦工作的需求,已是制约和阻碍公安经侦工作快速发展的

“瓶颈”。知识经济时代,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经济犯罪的数量将大大增加。近几年来,利用互联网进行经济犯罪已发展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法分子进入企业的电脑系统盗取研究成果、生产技术及客户数据,再将其卖给企业的竞争对手或以此对企业进行敲诈。20__年,仅美国发生的此类犯罪案件就达5万多起,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欧洲也有42的大型企业声称受到过此类犯罪侵害。据估计,过去两年,此类犯罪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余亿美元。在亚洲,

网络犯罪和腐败、盗版并成为三大威胁亚太企业的魔剑,其中网络经济犯罪是网络犯罪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北京某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发现,其主机上有一自称“小芳”的非法账户,且侵入该公司的商业网络,造成系统经常出现死机。当该公司将这些非法账号删除后,黑客开始报复了,修改和删除了网络上重要文件,致使合法用户无法上网。后经北京市公安局计算机监管部门侦查,终于发现作案人是该公司临时聘用人员———某研究所在读的研究生张某。这起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案

件给该公司造成人员、财物方面的巨大损失,其商业信誉也受到了重大影响。

另外,许多单位都在提倡无纸化办公,实践来看,无纸化、数据存储化是一个发展趋势,经济业务无书面记录,全部用电脑操作,资料和凭证的销毁将更容易,因此,许多在账目上做文章的诸如挪用资金、侵占资金的过程记录都将在电脑内反映,这需要我们突破原来的办案思维,从实物证据,变为获取电子证据,但电子证据却是易于篡改而且不留痕迹的,造成作案过程的事过境迁,无案可查。

一、经侦民警“内存”不足的成因

1、自身原因。一些经侦民警认为,办案工作是硬指标,学习是软任务,出了成绩一好百好。在学习上表现为一个“懒”字。懒得学习,懒得动脑,懒得下功夫,往往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满足现状,工作马马虎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完成任务,不求令人信服,只求凑合交差,不求使人满意,只求应付了事,不求开拓创新。少数办案民警“八小时以内”不好好利用,“八小时以外”休闲娱乐,贪图享受,读书“债”越欠越多,工作能力越来越差,工作经验越来越少,工作标准越来越低,工作要求越来越松。看似满腹经纶,却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矛盾怕当头,不愿也不想通过学习、实践来分析问题、解决矛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2、客观原因。一些经侦民警认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完成任务是主要的,学习是次要的。学习上强调一个“忙”字。主观上不努力,客观上不争取,使之因忙忘学,因忙停学,因忙废学。推一推动一动,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觉得自己虽没有文凭却有水平,虽没有职称却有能力,虽没有知识却有经验,学不学无所谓,过度强调客观因素,忽视主观原因,没有认识到学习其本身特点是以业余为主,自学为主,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工作,没能做到学习不影响工作,工作学习两不误。

3、外部因素。一些单位学习制度是有了,但执行起来不认真。在学习上表现在一个“松”字。学习制度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有制度无考核、有布置无检查、有贯彻无落实,制度形同虚设,学习不学习“红萝卜烧南瓜——一个样”。学习好的得不到表扬奖励,学习差的得不到批评教育。一些理论功底弱,思想素质差,知识水平低,业务技能缺,学习不用功的人照常得到提拔、使用。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热情,挫伤了学习积极性,给开展学习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三、解决经侦民警“内存”不足的对策

1、提高认识。学习上之所以表现出“懒”和“松”,关键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没有危机感、紧迫感。事实上,学则进,不学则退;学则主动,不学则被动;学则适应时代要求,不学则被市场无情淘汰。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真正使每个经侦民警平时想学习而没有时间学习的挤时间学;使平时想学习而不知道怎么学的系统学;使那些没有理论和知识需求而懒得学的懂得必须学;使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认识到自身差距和不足加紧学。从而自觉意识到,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满足现状,不求进取,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只有不断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勇于攀登,奋发有为,才不落伍于时代。

2、完善制度。把学习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学习,用制度来约束学习。制度不仅要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更要“写”在思想上,“贴”在心坎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加强对学习活动的领导,做到有组织、有分工、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有要求、有贯彻、有落实,不搞形式主义,注重实效,放眼长远。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3

***年****月加入贵公司,任行政助理工作,之前有过一点相关工作的经验,但来到贵公司后我虚心向人请教和学习,一切都从零学起,从零做起,使自己从零中慢慢成长和完善,使自己的行为标准、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尽快的向公司要求的目标靠拢,希望自己能早日加入设计行业的大集体。

5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这5个月里,我在公司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这次的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网络、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2、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我是5月份来到公司工作,担任公司行政助理工作,主要是做好行政工作。我认为行政工作比较琐碎,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不起眼的事务,而这些事务又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短时间内熟悉了本职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和完成本职工作。概括来说,行政管理在企业中主要有管理、协调、服务三大功能;其中管理是主干,协调是核心,服务是根本。总而言之,行政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

在这5个月中,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1)公司的两次变更手续(2)公司员工联系单、固定资产、办公明细等电子文档的的更新(3)各类杂志、报纸订阅时间的统计及后续工作(4)工作区域的卫生管理及执行(5)做好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做好办公用品领用登记,按需所发,做到不浪费,按时清点,以便能及时补充办公用品,满足员工工作的需要(6)办公耗材及办公用品的采购、维护与维修工作(7)认真地做好公司领导及行政经理交办的其它工作(8)为了公司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客户之间的工作协调,及时将客户需求反馈给公司领导及设计师。(9)及时将设计任务分配给各个设计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还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

3、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4、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公司及部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结5个月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还有其他工作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希望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事助理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炎炎夏日,我非常荣幸的踏入了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企业——aaaaa,成为了该公司综合部的普通的一员。感谢公司给了我这次施展才华的机会,试用期间承蒙公司领导们的精心教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上一周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以个人工作总结的形式汇报如下:

一、虚心学习,努力进步

我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大学期间主修的是aaaa。虽然所学专业曾经涉及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很多事情都是跟想象的不一样。要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就必须加快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在试用磨合期间我快速的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按照公司的安排,首先是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仔细察看了员工细则和公司所研发生产的产品,并且自学人事招聘等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同时在工作之余,我还主动的寻求更多的知识,为身边的前辈员工们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例如打印图纸,接受和递送文件,整理存档文件等。

二、恪守本职,扎实工作

因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需要,需要面向社会招募市场营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公司对这两种人才做了详细的应聘和职责要求,我的工作就是配合好综合部a经理做好简历筛选和人事招聘工作,a经理对我的培训指导和我从网上自学招聘流程等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和潍aa上投递给我公司简历的应聘者进行沟通之后,筛选出了一部分人才进行面试,等待领导的审批。

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每天工作日志的填写,这是我首次接触工作日志,虽然在填写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领导的认真指正后,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以后我会更加认真的填好工作日志,记录好自己工作的点滴。

三、发现不足,完善自我

工作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和提升自我的过程,在为期一个星期的试用磨合期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比如对一些办公设施的使用缺乏了解,解决问题时有时缺乏果断。认识到不足的同时,我始终坚信,自省是改进提高的前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弥补不足,用自己尽心的工作,为公司各个项目的开展,尽一名员工能做的最大努力。

时光流转间,我到公司实习已一个星期。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给予了我体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这次试用磨合期的工作经历,使我的个人价值得到了由校园步入到社会后最大幅度的提高。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4

创造是一种充分体现人类激情的艺术形式,是人脑精神活动的最高层次。创造力是通过想象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由多种能力组合而成的集合能力,一般包括知识(书本知识、实验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品格等部分构成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有先天的素质,也有后天的教育养成;有涉及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也有创造过程中的认知风格、创造方法;既依赖于人的个性特征,也依赖于他对活动的基本态度,以及环境的约束与外部的干扰。因此,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以人类的智慧作为前提外,必然与或促进或抑制它的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关系,本文拟从这两方面加以剖析。

一、传统文化对创造力的抑制

文化传统是历史构成的,是心理、艺术、道德、社会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与特征的组合体,主要包括民族创造力的表现形态、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传统是历史又是现实,它是历史在现实中的沉积,它以一种强大力量作用于现实和未来,现实的教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影响着青年一代创造力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对青年一代创造力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政治哲学,窒息了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先导,而自西汉董仲舒以来“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就成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思想,因循守旧成了人们言行的典范。与之相适应的是,一千多年来科举考试内容很少超出“四书五经”,学习方法一律是死记硬背。这种陈腐的哲学思想、一成不变的教育内容和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严重地阻碍着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这些观念已经受到严厉的批判,但是经过上千年的沉积,它的消极影响仍然不可低估。

2、平均主义和中庸思想扼杀了个体创造动机

在长期落后的小农经济中,“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平均主义、中庸之道的民族意识成为一个心理定势,压制着拔尖人材的成长,在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谁都不敢超出别人。平均主义的观念、中庸的意识不鼓励通过个人的奋斗超过别人,而是怂恿落后者去压制掠夺拔尖者,鼓吹不分青红皂白的“杀富济贫”。久之,人们求异思维的能力钝化了,个体创造的动机被扼杀了,而这两者恰恰是创造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和经济高速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认识到了没有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就不会有整个民族的发展,没有个体对有差异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于是国家健全法制以保护个性,完善竞争机制,以激发个体的创造潜力。现在,在否定平均主义和中庸观念上已收效显著,但坐井观天、小富即安、胸无大志的心态依然流行,它正是中庸观念的余音,限制着民族创造力的发展。

3、忽视个性的文化取向妨碍了独立性人格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侧重群体的发展,忽视个性。重视人的群体性和共性的培养,要求人们把群体价值置于个体价值之上,迫使个体的需要服从于群体和社会的需要,以共性来铸造个性。和西方个人主义恶性发展的文化形态相比,这是我们民族道德品质优良的一面,但是它过分地贬低了个体的价值,使人丧失了自主性和独立性,妨碍了个性的自由与多样化的发展。而自主性和独立性、个性自由和多样化的发展恰恰是个体的创造力发展的基础。一个只知依附于别人的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的人,怎么可能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呢?怎么能在科研中实现前无古人的创造?又怎么能在技术发明中跨上无以伦比的高度?现代文明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我们努力培养青年一代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格,为创造性人材的崛起奠定人格的基石。因此,要发展个体的创造力必须在民族文化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强化竞争机制,鼓励个人创造;必须重视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格特征。

二、缺乏激发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环境

心理学认为,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有益的创新活动。缺乏激励机制和环境,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创造型人才。在没有激励机制和环境中长期生活,人的意志就会衰退,智慧就会枯竭,理想就会丧失,才能就会蜕化。只有给予适度的激励,才能激发起人的事业心、责任感、进取精神、求知欲、无穷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激发或抑制人的创造力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激励因素、工作激励因素、自我激励因素和物质激励因素等方面。在社会激励因素方面,整个社会的体制、制度、政治、法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心理状况,工作环境和群体的人际关系等等都应该产生足以“刺激”人才个体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强大压力,创造一种开拓进取的社会环境。在工作激励因素方面,工作富有挑战性,压力适中,负荷得当,有利于人才奋发进取。压力过轻,会使人能量“过剩”,滋生自满情绪;压力过重,又会使人能量“耗尽”,产生畏难情绪;唯有压力适度,人才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和使用自己的创造能量;激励因素是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鞭策、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创造力的一股重要的内在动力:物质刺激因素是人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可以激励人才克服保守情绪、怠惰情绪、知足情绪,不断进取,不断开拓,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转贴于

定的激励机制是人才创造力开发的政策保证,而我国激发创造力的机制相对不成熟。人才所追求的不仅是物质等外在激励,更注重追求内在精神的满足,追求自我实现。适应这种要求,激励方式必须注重内在化。这就要求:1、为人才创业提供条件,要使人才最大限度地产出,就必须提供最完善的工作条件,特别是资本支持,这是人才自我实现的物质条件;2、提供平等、友好的文化氛围,平等的创新环境,能互相沟通,互相讨论,容易诱发新设想的产生;3、不可忽视外在激励的内在化,重视内在激励,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外在激励,相反对人才的外在激励标准更高,保证其付出和贡献相一致,而且,提高外在激励标准,一般也能提高内在激励的强度,外在激励内在化,要重视采用股权期权、知识产权入股形式,形成对人的内在激励;4、引进竞争机制,竞争是发展的动力,更是创造的源泉,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充满了挑战和刺激,激发了人才潜在的追求优越的动机,使人才获得生存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人才潜在的创造力 。

三、传统教育对创造力的抑制

缺乏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视,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客体,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育观念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抑制了创造力的激发。传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且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如灌输式教学方法、权威化教学态度、统一的教学模式、功名化教育价值观等。儿童、青少年本是最富于想象的和最爱自由思索的,他们的空间本是无遮挡的,而传统教育逐渐缩小了青少年的空间,逐渐削弱了他们的想象力;常常让他们失去思索的自由,常常让“什么”、“为什么”不再或很少从他们的口中说出,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也许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难,更需要水平,也更需要勇气。甚至可以说,提出问题已经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而传统教育的结果却是让学生逐步丧失了提问的习惯和能力,安于被动接受和盲目服从。无庸讳言,传统教育的确存在着许多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这样造成的问题,在中小学教育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显示出来,因为中小学分别以毕业生的中学、大学录取率作为自己教学效果的检验,而这个检验本身有同样的问题,即两厢形成封闭循环造成自我满足,忽略了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对创造力的要求。到研究生学习阶段,创造性能力问题明显暴露出来后,中小学教育系统又不能得到反馈信息,或认为是大学的问题,却没有认识到根子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小学系统会自豪于有多少毕业生都读了国内或国外的研究生,而不知道国内研究生因为思维方式已定、创新性研究能力短期难以培养,到国外留学的研究生,很多在创新能力方面也有明显不足,常常是只能在别人指导下做研究,而不能独立工作或领导一个实验室开创自己的方向和领域 。也就是说,我国传统教育重视“读书”,倡导“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和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进入到科学研究前沿时,创造力不足的缺陷明显制约了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创新。

四、现代大学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匮乏

1、缺乏尊重“学术自由与创新”的学术文化与学术氛围

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学术是大学的命脉和核心,学术氛围是孕育创造力的摇篮,学术理念可在恰当的学术评价和教师奖励导向的作用下,形成学者的学术信念,引导学者们在知识、目标、方法和程序、创造性地使用资源、有效而良好的交流、重要成果等方面来规范自己的学术工作,并体现于各种教学和学术活动中,形成尊重“学术自由与创新”的学术文化和学术氛围 。美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舍韦说:“美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挑战权威和竞争创新气氛是美国孕育众多诺贝尔奖科学家的重要因素。”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独到地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校风,即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冒险和创业;崇高对事业的追求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强调生活的富有应来自勤奋与努力;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注重理性分析,讲求实际和办事成效等。

与美国相比,我国大学的学术文化过于传统,前辈的观点必须被尊重,挑战权威与竞争创新的学术氛围明显缺乏。2004年3月12日的法新社有文称:“屈从权威,尊崇师长,墨守陈规等……使中国科研深受其害。”“辩论和学术性挑战的匮乏”成了极大的阻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

2、缺乏反思、质疑、批判的专业态度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麦克德尔米德曾说:“中国学生勤奋,但缺乏怀疑精神。”他曾建议中国学生不要盲目地、简单地相信别人所讲的话,或盲目地、简单地听老师教的东西,不要盲目地相信书本、广播里得到的信息。要向一切发问:为什么?并提出教师与学生要‘互教互交’,学生要‘向一切发问’,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然而我们的大学却是让学生只被训练为读懂弄通,却不被训练为质疑和挑剔;教授们满足于学生不再有疑问,却不再担忧他不再疑问;我们的学生以善于解答为荣,却不以不再生疑,不再发问为羞。

做学问一定要有反思、质疑、批判的专业态度,重大的原创性研究来自反思,来自对前提的质疑,来自对潜在性前题的质疑,有时就来自颠覆性质疑。相对论来自对时空不变的前提的质疑;量子论来自对宏观粒子运动性质的质疑;非欧几何来自对平行公理独立性问题的质疑……只有聆听和理解是不够的,只有修改和补充还不够,因为这些都不足以为我们带来突破与开拓 。只有不轻信权威、不轻信权势、不轻言向谁学习,不小看自己,坚持用反思、质疑、批判地专业态度去分析事物,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创造。

3、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科学训练

创造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科学系统地训练,使学生获得激发创造力必备的素质和技能,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创新情感、创新人格的塑造、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新方法的掌握等方面。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缺乏的不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正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造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等方面。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以基本思维技能为基础,开设专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课是一种直接的创造力训练方式,讲原则、讲方法、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极大的锻炼 。美国早在70年代就在大学里普遍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人才创造力开发现已普及到了政府机关、军队和企业。日本在1982年的国策审议中就作出了“开发日本人的创造力是日本通向21世纪的支柱”的决议,把国民创造力开发作为基本国策。我国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上明显滞后,不仅在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更缺乏系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湖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84

郑晓年《切实加强博士生的创新性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22期31

张忠仁等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如何保证人才创造力的开发——新世期中国人才发展战略思考之六》[J]时代潮 2002年第13期19

饶毅《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1999年4月17日第7版

顾建民《美国高校的学术反思与学术评价》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3月102

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湖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88-189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5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开放

现代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充分表现出大语文的特点。所谓大语文教育,指的是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范围,不设定教学轨迹,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留给学生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空间,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实现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为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观念上要开放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积累的中心,是 “知识”,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把“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进行贯通和整合,使之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强调“以人为本”。既提倡科学精神,又崇尚人文风格,让学生读懂文本、了解社会、学会生活,实现教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 “育人”。要实现“育人”目标,最基本的是做到学生“自主”。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精神的束缚——“师道尊严”,形成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念,改变传统“教——学”的机械形式,教学不只是关注课程活动的结果,而将更注重富有探究性的脑力劳动,关注课程活动的过程。因而如何提高识别能力,提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创设自由的思维运动空间,设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自我,开拓创新,已成为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所谓教学内容的开放,对语文教学来说,就是在教材规定内容的同时,适当补充课外内容,语文课堂应向生活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于实际,形成阅读能力。课堂上学生逐步形成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与表达能力、技巧,是粗浅的、零散的、也是不稳定的,容易忘却。因此,教师在授课后,要给学生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训练。这种阅读训练选文很重要,要选与课文有相似之处的文章(段)进行训练,才有助于学生运用刚掌握的方法、技巧阅读文章,质疑、析疑、思考分析、归纳概括,从而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2.要学生学会观察。目前很多学生写作文时,材料的质量往往不高,或选材不当,或不够细致、具体,或挖掘不够深刻……究其原因,他们写作时凭的是大致印象,即是通过无意观察得到的材料。要想有高质量的材料,首先要养成有意观察的习惯,即有意识地对某人某事或某物进行观察,无论是刚刚碰上的还是常常接触的,都以“陌生的眼光”和“看清庐山真面目”的欲望来对待。这样坚持不懈,观察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提高,对观察对象就能掌握得更具体、全面,作文时对材料就更有选择的余地。

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多种观察的方法。几何可分为点、线、面、体,观察方法也可以分为点、线、面、体几种。在特定时空对某一对象进行观察,得到的初步印象是点式观察。如某天早上对一棵榕树进行的观察。对观察对象在不同时间进行多次观察的,是线式观察。如同是观察榕树,天晴时、下雨时、下雪时几个时间分别观察一次,得到一个对榕树的综合印象。面式观察就是对观察对象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进行多次观察,使观察更全面、更具体、印象更完整。

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绝大部分篇目是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文章的思路、结构方式都具有可模仿性,所以,首先应在课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比如鲁迅的《祝福》,在把握文章思路、结构方式后,引导学生了解“祝福”中写了几件事,“祝福”过程中又写了那些人,以及他们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就得心应手了。

三、教学方法的开放

1.引进艺术表演,激发学生兴趣。所谓课堂艺术表演就是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和教学的需要,努力创设情境。运用讲故事、唱歌曲、画图像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至于采用哪种艺术形式,则视课堂教学需要而定。

2.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形象性。多媒体教学对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可将《望月怀远》中的“望月的过程”通过录像镜头放出来,那么,诗人的怀远之情就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怀远不得见的无奈也得以充分表现,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不仅讲解课本时可用此种方法,作文教学也离不开多媒体。我们摄制一组关于春花烂漫的景色放给学生看,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选择某个角度,如何组织文字,这样,比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坐在课堂上苦思冥想不知要好多少倍!风声雨声的描摹,大海澎湃景象的摄取;状人之态,写物之形……如果有形有色地呈现在学生眼前,那么教师稍加点拨,学生的作文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四、作业的开放

1.向思维开放。“机械作业”以思激活。抄写、背诵等,历来被称作“机械作业”,其原因就在于教者对这类作业理解的片面和指导的偏颇,只注重作业结果,不进行过程指导,把学生引入了“死抄、死读、死记”的误区。

其实这类作业只要强化了思维参与,就能变“机械”为“灵活”,变“死记”为“活学”,使其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2.向个性开放。实施素质教育须承认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个性而因材施教,促使其个性的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加特长的新型人才。据此,语文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使作业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6

关键词:教学方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探究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hang Qinghua, Zhao Shengli, Chang zhenzhen, Chen Chunmei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looking for a breakthrough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in order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achieve consensus.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mbin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alyze problems,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s;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quiry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有更强的动手能力,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验教学。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相对封闭,学生只是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和教师的讲解来完成实验内容,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对实验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也很少创造性地改变实验步骤。学生始终被动地接受,对实验逐渐失去兴趣与激情,同时也打击了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突破这种相对封闭和落后的实验教学模式,各高校不断地进行探索,提出了开放式实验教学这一现代化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开放式实验教学含义和意义

1.1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含义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封闭性弊端提出的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它是在学校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实验的前提下,不局限于特定的实验室、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验基础、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实验时间,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方案,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并对其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验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达到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目的,也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

1.2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的意义非常重大,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享有自主选择权,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选择实验课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实验工艺,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放性实验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自由的学习氛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提高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

开放式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存在以下特点:

(1)实验时间、空间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时间的开放是开放式实验教学有效实施的保证,空间的开放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内容的开放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完成教学规定的实验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再选做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3)实验结果的开放。实验结束后,学生独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总结,教师再对其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行指导,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现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验。在现代的教育思想中,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依然存在,认为实验的重要性低于理论,仅为理论的验证,没有把实验的重要性提升到相应的高度,表现为部分学生理论课学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不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目的相悖。

(2)实验内容缺乏创新。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主要开设验证型实验,缺乏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项目。这类实验仅仅是验证课本上的内容,使实验变得枯燥乏味,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管理体系不健全。实验室开放后,随着实验内容的多样化,对实验室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除了熟练地完成实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之外,还要与先进科技相接轨。而现在的实验室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要求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由于开放式实验的实验时间、形式及内容比较灵活,也不便于统一管理。

(4)实验经费不足。实验室经费主要包括实验设备的管理维护、材料使用消耗等,实验室全方位开放后,随着实验内容和数量的大幅增加,加快了仪器老化速度,加大了材料的消耗,原有的实验经费不能满足实验室开放后的需要,势必会产生经费不足的问题。

4具体的解决措施

针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转变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开放式实验教学突出改革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重理论轻实验的传统观念,否则开放式实验教学就很难达到真正的实施目的。

(2)实行多元化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不应局限于验证型实验,要实行设计型、综合型等多元化的实验体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具有设计型、探究型并符合实验教学规律的题目。此类题目应力求创新,并能够将所学不同科目内容综合起来,自我设计、自我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抛弃传统实验思路,开拓创新思维及创新意识,并将其付诸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3)建立合理的实验室管理机制。为了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根据对实验室内容、开放方式、开放时间等方面实行有效的管理,要制定出合理的实验室开放制度。由于实验室的开放,实验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学生是根据科技研究方向而选择课题,课题均是一些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也会提出很多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问题,这就要求实验室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实验室要加强队伍建设,吸纳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实验教学人才。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实验人员的培训,派他们出去学习,与外校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全面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根本要求。

(4)加大投入实验教学经费。实验室开放后,随着实验内容和数量的大幅增加,会加快仪器老化速度,加大材料的消耗,实验费用也会相对提高。为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实施,学校应加大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实验室也要利用自身的条件和资源对外开放,获得一些经济效益,来缓解实验室经费不足状况。

5结束语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时间、内容和空间的开放为学生实验提供了便利,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也将会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邓攀,王涛.对学生开放实验教学的探索[J].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2010,3:147~148

[2] 付江辉.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0,6:178

[3] 霍文兰.高校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10,1:105~107

[4] 周志祥.高校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的探究[J].三江学院学报,2009,11:24~27

[5] 张鹏.加强实验室开放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8,12:36~38

[6] 郭尚义.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