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课程深度改革;课程内涵建设;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性质;新课程的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9-03
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改,是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尤其是五年制高职,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近年来经过专家的多方论证,参照普教《语文新课标》制定了《江苏省五年制语文课程标准》,其精神实质:既高度重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遵循这一思路,对课程目标、组织实施、评价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二者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基本内涵是:将高职语文的教育目标定位在即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有的放矢地从理论到实践,切实抓好高职语文课程的内涵建设。
一、参照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重新确定高职语文课程培养目标
首先,高职语文课程是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在我校一般开设时间为四个学期,总课时为260~280课时左右。教学对象主要是由初中升入高职的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程式化的考核方法,使得进入高职阶段的学生完全不能自主学习,他们习惯于背诵标准答案,不喜欢独立思考,这些现象给高职的语文教育带来了很多困惑。要进一步贯彻《江苏省五年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就必须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将高职院“蜻蜓点水”式的“人文性”教学置于较为实用的“工具性”教学之后。其次,职校的学生语文知识基础普遍偏差,他们在初中阶段的语言材料多半不是从阅读中得来,因而在应用的过程中这些“生搬硬套”的文字也就少些活的“灵魂”,在这样的前提下,要追求有效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探索新的途径。将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一番科学而严谨的分析,将学生之所欲,变成教师之所求。就目标和方法而言,调整目标,改进方法,切换角度,进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高职语文课程内涵建设的意义之所在。综合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高职语文课程必须借鉴我校专业课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坚持“必需”和“够用”,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将高职语文课程内涵确定为:增强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提高处理事务及人际关系的能力和修养,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二、重视语文“工具性”特点,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关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一些学者坚持认为这二者应是彼此相容不可或缺的基本内涵。但是,传道有先后,没有应用就没有提高。语文教育对人的灵魂的滋养和情感的熏陶是毋庸置疑的,但就高职语文课程而言,其工具性特征显得犹为重要,我们不仅需要具有高尚情趣、丰富知识、文明习惯的人,我们更需要新时代的劳动者。高职语文课程必须肩负起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能力的重任,使他们从语文能力方面能胜任他们即将担任的社会角色。高职语文课程内涵,应有的放矢地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放在首位。在高职语文课程内涵建设过程中,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和摸索第二课堂的建设问题。学有专长,业有专攻,每个教师在自己所学领域内都有自己的强项,都有”个性化”的爱好和研究。我们可以将这些作为高职语文课程内涵建设的精华,并将这些“个性化“的东西集结起来,科学有序地开展第二课堂教育,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应用语文教学模式。
三、认知高职校专业化特征、把握学生的社会角色需要
高职教育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对文化基础课也有相应的要求。高职语文课程应该把握的原则是,在“够用”的前提下,凸显高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从学生社会角色需要的角度出发,我对课程内涵建设的思考是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即培养学生能对一定的社会现象或专业理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写作常用的应用文体,又能思维清晰,主题明确地与人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这些人文精神的传承,是我们在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脱离了高中应试教育的学生非常渴望展现和锻炼自己,所以“口语表达技能训练”受到特别的欢迎,成为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热情的一把收效甚高的钥匙。它不仅暗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顺应了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且有着很实用的前景。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们应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教师不做饲养员,而应该是牧羊人。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之所欲,变成教师之所求。
总之,语文在高职校现有的条件下不可脱离“应用”这个前提和为各专业服务这个宗旨。
四、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建设优秀教师团队
在总类繁多的课程资源体系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不仅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在课程深度改革的热潮中,教师有着较强的课程建设意识,对课程资源有着极强的敏感性,将自身的经历作为课程资源纳入其教学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处理体现着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的能力。当教师引入新鲜、有趣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时,这一完整的教学过程,就是课程重建的过程。但他决不是“普适”的,是教师的语文素养、人格魅力和情感态度决定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无疑是有效的。因此,在课堂学习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方面,教师具有极大的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应加以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运用。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强化课程建设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重建课程体系服务。职业学校的发展尤其需要在学校范围内去挖掘、重组、生成新资源。培养模式,依照“必需、够用”原则。必需是指:语文教学的延续性,够用,是指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对学生的言语和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以达到能够熟练使用语言的目的。首先,在应用能力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训练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训练划分成若干有效的步骤,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下,赋予学生一定的话语权。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说”、“写”两项训练,在每一学期的授课计划中,除了每个单元的听说训练和习作训练外,都要在授课计划中列入1/3强的能力训练项目。另外,我们还要利用课前5分钟请学生自主上台进行“古诗词解读”,定期组织“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还可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办小报,给学生提供语言能力展示的平台。其次,以课题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在有序进行教学常规管理的前提下,应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科研项目的申报。笔者认为:以课题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做法可以探索科学的施教方法,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造就优秀的教育专家,营造优质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早在19世纪初,在洪堡精神指引下的柏林大学就以贯彻“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而成为现代大学办学理念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倡导学科、科研建设反映的是办学者的理念,是办学者遵循大道、是办学者追求本质的体现。反过来讲,“不抓”或者“无视”学科、科研建设则至少可以说办学者墨守成规,缺乏一定的现代化办学理念。伪命题自可不去理会,而“真问题”倒是需要面对的。那就是,如何把科研成果付诸教学实践,但“教学”依然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的教学水平吸引、征服不了学生,应该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以令人乏味、变味的教学来搪塞科研,硬要牵强附会地把科研作为影响教学的替罪羊,这是语文教师对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知识代言人”之身份的无视,以及责任逃脱的表现。语文教师实在不应该振振有词地以“学校应该教学为本位”的挡箭牌来抵制做科研的职业使命,这个杀手锏扔出去也是毫无杀伤力的。只有兼顾教学与科研,才能杜绝“讲师不善讲”“教授不善教”的怪现象,使我们的教师更好地“以课题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
学科是人才栖息的家,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一个重要平台。以抓学科建设为纲,就易于感召人才队伍,形成学术人才梯队,易于整合学校资源、进行跨学科、跨系部、培养人才。在学科的平台上,能更好地推动高职校的发展,而这些是从专业的视角所难以统摄与实现的。职业学校办学的各种资源还不是很充分,学校的发展尤其需要在学校范围内去挖掘、重组、生成新资源。对教师而言,你的所学所教所做,总是在一个学科发展的系统中的。教师的全部教学——教研——进修——科研活动,全部属于这个学科系统的发展和再发展的“大活动系列”,是这个“大活动系列”里的一个具体的、参与性的“活动子系列”。学科发展系统的界立,使高职语文教育回归性地坐落在“人文”的本土。这是一条“回故乡之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科建设一样,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也是高职语文课程内涵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案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要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在课程的视野下理解语文,搭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平台。为此,本文主要从“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课程资源观”、“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三大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基层的初中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
课程资源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范畴,由于课程资源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所以理论界对此做出的定义并不多.
1:语文课程资源内涵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是较为广泛的。
2:语文课程资源分类
对课程资源的类型,我国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2.1: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2.2: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从哪里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2.3: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语文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语文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
1: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知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总体而言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源意识淡薄;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初于无序状态;
1:1 校内语文课程资源
广大教师对校内各种形式的传统课程资源还是比较重视的,能够有意识地予以利用。但对除此以外的其他教学参考资料的利用则因人而异,相差就比较大了.
1:2 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对校外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一定的基础,但还很不充分,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挖掘。
1:3潜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对隐性课程资源普遍不够重视。绝大多数教师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对成绩好、品行好的学生往往格外喜欢,对成绩差、习惯差学生总在心理上怀有歧视。
2:学生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知与开发利用的现状
总的来说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和具体的方法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调动与指导。
2:1校内资源
在校内诸多语文课程资源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也很大,但教师对于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不够重视,挖掘还很浅显。同时,学生对教科书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兴趣也不太浓厚,忽视了对文本的反复咀嚼。
2:2校外资源
校外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能明显能够感到学生对校外语文资源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行动上却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它的开发与利用。
2:3语文隐性课程资源
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外界的隐性影响比较大,但由于这些语文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于无意识状态,因此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这些原则是根据课程资源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开发条件提出的,对实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操作有很大借鉴作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性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相应的课程资源。
2、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与利用。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必须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3、经济性原则
所有行为都离不开社会劳动与经济支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 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新课程教材及其相关资源具有丰富和开放的特点,所以在落实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
空间。
1.树立“大语文”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是学校语文教学的核心材料,但我们必须摈弃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想法,应该建立大语文观。进行课程改革,必然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模式,合理构建语文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时展的多样化的需求。
2.语文教师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广大教师,教师应当成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没有一流的语文教师就没有一流的语文教育,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3.学生也是重要的语文程资源
教育体系中,学生是主体之一,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没有学生,课程就失去意义,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没有课程资源的概念,也无视各种语文课程资源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意识地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绝大部分教师还不自觉的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狭隘化地理解为语文教材。所以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1.校内语文课程资源
⑴.语文教师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教育理念的变革,语文教师的身份定位也经历了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教学的主导者再到学习的合作者的变化,但语文的本质内涵始终决定了语文教育者不仅要有知识、能力,还要有精神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而言,一个教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既先于教学活动而存在,又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丰富深化。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应该包括语文教师的精神资源、知识资源、能力资源。
1.1.语文教师的精神资源
语文内容自身所蕴涵的精神意义决定了执教者必须是一个有着创新意识和独立思想的人,他必须把课文本身所蕴含的生命形态、精神状态、道德情操等有机地转化为个体的生命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
1.2.语文教师的知识资源
成熟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形成一个合理、规范、完善的知识结构,即不但有精神宽厚的“中心层知识”——专业学科、教育科学、教学法的知识,还要有扎实充足的“基础层知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知识。
1.3.语文教师的能力资源
1.3.1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能力。语文教师不能是现成教材和教参的传声筒,而应该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方式方法,要体现自己教学的个性特征,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3.2课堂调控能力
包括对教学进程的合理掌握,对反馈信息的及时整合,对学生表现的恰当评价。
1.3.3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不能只靠经验教学,而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研究学科教学规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3.4语文教师的特殊才能
语文教师的特殊才能是指与语文教学有一定相关的才能,如写作、朗读、演讲、书法、表演、歌唱、绘画等才能。这些特殊才能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引入课堂,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感染力,沟通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在课外活动中一展教师的风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才能。
⑵.学生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讲,学生的经验、情趣和学生之间的差异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对学生资源的价值是无法置之不理的。
⑶.语文教材
重新认识语文课本资源丰富多彩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认识到课本内容丰富的内涵,变语文教学的单调、乏味为多样性、趣味性,其二,有助于从根本上转变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本丰富多彩的内容不是单靠教师讲出来的,它需要多种灵活的方式来实现,尤其是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其三,开发课本的人文性内涵,通过课本这个窗口,让学生看到文学世界的美丽风景,对开启学生心智、拓宽其精神视野、培育人文精神极有益处。
⑷.校园语文活动
校园语文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对学生语文学习也有着积极的直接影响。
2.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2.1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
包含专家、学者,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亲戚、邻居、友人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的思想观念、见闻阅历、知识技能、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2.2自然性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保持对自然世界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与满足.从而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
2.3社会性语文课程资源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中学生从小就要了解社会,从社会中汲取成长的营养。社会资源广阔无边,其中可以引入语文教育教学中来的课程资源也很丰富。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目的是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创造条件,最终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和运用语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施案例
在此,笔者选取了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案例,希望从这案例中教师能够得到一些参考和启示。
案例:语文课本剧表演: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概述:这属于“语文课本剧表演”的开发形式,对课本上的一些小说和戏剧作品的学习,可以让有热情、有才艺的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在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种对课本进行二次创作的表演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课本剧的排演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家长一起参与,或出点子,或提意见,或参与角色,让家长和学生在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碰撞和磨合,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地审视事物。
注意事项:从编写剧本、到登台表演,中间的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体验,教师可以给予指导,但不要代办。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参与。
优势与局限: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发挥创造力,但易受道具、时间等局限。
2.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为了更好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在以下几方面还需要加强:
2.1.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因此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投入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去。
2.2.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要多样化
语文课程要想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必须发挥除专家、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2.3.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语文课程资源环境。
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协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收集语文资源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去做。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笔者紧扣住新一轮基课程改革的理念,围绕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意在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研究的过程中,我觉得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能够深入展开,如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中,如何既要体现不同学科的特色,又不能形成学科壁垒。最后引用屈原的话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主要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范文3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1、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是较为广泛的。
2、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这些原则是根据课程资源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开发条件提出的,对实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操作有很大借鉴作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性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相应的课程资源。
2、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与利用。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必须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二)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新课程教材及其相关资源具有丰富和开放的特点,所以在落实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1.树立“大语文”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是学校语文教学的核心材料,但我们必须摈弃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想法,应该建立大语文观。进行课程改革,必然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模式,合理构建语文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时展的多样化的需求。
2.语文教师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广大教师,教师应当成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没有一流的语文教师就没有一流的语文教育,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没有课程资源的概念,也无视各种语文课程资源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意识地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绝大部分教师还不自觉的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狭隘化地理解为语文教材。所以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1.校内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教育理念的变革,语文教师的身份定位也经历了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教学的主导者再到学习的合作者的变化,但语文的本质内涵始终决定了语文教育者不仅要有知识、能力,还要有精神的力量。
2.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包含专家、学者,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亲戚、邻居、友人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的思想观念、见闻阅历、知识技能、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3.自然性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保持对自然世界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与满足.从而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范文4
郑 正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 以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课程。语文课程, 作为一门主要的基础工具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力。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本文就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如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相互配合、有机整合校内外语文课程资源、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等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语文; 校本课程资源; 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
校本课程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于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兴起。学术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有很多争议,这里笔者比较同意徐玉珍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一书中对校本课程开发做出的界定:“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简言之,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所开发的课程。
二、目前国内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迟,对其概念、设计、开发、评价等问题存在较多分歧。实施国家课程有现成的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有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而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各地学校面临诸多的问题,例如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发主体开发能力不足、学校特色没有充分体现等,而其中最大的难题是:课程资源在哪里?
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教师利用的资源基本上是一本教材, 一个大纲, 一册教参, 一个课堂, 导致校校同课程, 师师同教案, 生生同书本, 个个同结果的局面。语文教学内容单一, 形式呆板, 气氛沉闷, 缺乏创新, 生成成果转化率低; 语文教学严重脱离自然, 脱离社会, 脱离学生的生活, 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语文素质难以全面提高。语文校本课程的现状是课程资源缺乏充分的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原本是一个最大限度利用课程资源的机会,丰富的课程资源也给了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无限空间。但是,一方面由于各级学校可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由于自校长到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观念以及自身能力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对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大相径庭。以往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十分单调的。
三、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内涵十分丰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指出:各地区都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以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一) 中学语文校本课程中课程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不仅重视教材的研究,同时又将相关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极大地拓宽了原有狭窄的教育内容,使理论知识一下子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在中学语文的课程资源开发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与盲目。在新课改的实际推行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目前主要依靠的还只是少数语文学科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而大多数一线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面前往往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极其淡薄和微弱。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其他主体如学生、家长等都被忽视了,因此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就显得很单一;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虽有了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缺乏深刻认识,致使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很盲目,开发与利用方式不当,教师一味地利用多媒体填充课堂内容,增设花样,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重视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视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程,从对人影响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语文课程的全部外延,即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所获得的全部经验。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人们常将关注点集中于教科书、活动、新闻媒介、网络、自然风光等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语文课程资源,而忽视了学校制度、学校物质环境、班风、学风等等隐性的语文课程资源,更是忽略了人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学生这一宝贵资源。其实,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语文课程的两个方面,有时处于互补状态,这就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时则是互逆的,那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二者有时是互逆的,就忽略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不能因为隐性课程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特质而不便开发就不进行开发,这样的态度不利于语文课程的建设,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类丰富,但是缺乏系统性,利用效率低
大语文观点认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但是生活中的资源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加工和组织是不能成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语文校本课程既然是一门课程, 在开发过程中就必须符合课程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选
择, 也必须经过科学的理论原则的过滤与筛选。现在学校和教师只在需要课程资源的时候才会去开发,才会去寻找搜集相关的课程资源,利用完并没有进行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所以在之后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显得效率低下。许多高中三个年级的语文课程资源很分散,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语文备课组,整个学科有语文教研组,但三个年级的备课组之间往往缺乏交流和合作,语文课程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各年级语文课程资源衔接机制急待提高
(二) 中学语文校本课程中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1、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相互配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除了语文教师之外,还有学生自身和家长。教师除了引导课堂教学,发挥开发资源的主导作用之外,还要去引导学生和家长。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对自身的潜力进行深层开发,激活自己的课程资源意识;同时要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激活学生课程资源意识;在课外带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的课堂与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密切配合,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利用现有的一切条件,自主去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标。师生和家长可以以活动形态为主,围绕一些课堂教学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那些可以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的书本知识和学生经验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等,组织一些演讲比赛、讨论会、辩论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益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或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和家长到学校开展讲座等。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和讨论,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互动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学生实际的做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有机整合校内外语文课程资源。在新课程理念下, 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 不仅包括教科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 还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话题等。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资源各不相同,各具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当地特点,努力发挥当地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学校各自的角色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类合格的人才
总的说来,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课程资源;学生的差异是课程资源;课堂上师生的互动, 动态生成的内容更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3、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校本课程开发在广大中小学校已经广泛开展。学校需要各种类型的校本课程资源,如果学校只在需要开发校本课程时才组织师生去调查研究、查找资料、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源,就会降低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有时资源太多,杂乱无章,也会降低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更好地实施,使校本课程的资源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最好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库,分科归类,进行有序管理,这样找起来方便,使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戴树贵.浅谈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3,(Z1).
[4]李玉新.中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探索[J].成才,2004,(12).
[5]李全华.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2):83.
[6]刘瑞娜.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教学与管理,2006,(12):56.
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新课程的转型以课程理念的变革为核心因素,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应该发生系统的变化。
对照这一要求我们发现,语文新课程的转型任重而道远,从语文课程外部来考察,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大大超越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心理,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升学招生考试制度为主体的教育机制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改革和进步,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教学管理机制也还没有建立起来。
从语文课程本体的角度进行透视,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重要的情况,这些情况充分说明语文课程还很不成熟,语文新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分析这些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语文课程理论、加强语文课程建设、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本文拟对此作一点粗浅的论析。
一、语文课程本体不明
从一般意义上说,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程是指基础教育阶段一门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尽管大学阶段作为公共课也会开设语文课程,但一般会冠以“大学语文”的名称,以和一般意义上的语文课程相区别。在这一描述性定义中,以“语文素养”这一下位概念来定义“语文课程”,从逻辑上说,犯了显而易见的循环定义的错误。
更主要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什么”,包含一些什么内容,这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其背后还包含着价值取向的问题,有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就会有不同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说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可见其内涵十分丰富,这种规定固然可以在“语文能力”之上找到一个更大的概念来涵盖语文教育目标,也可以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但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显然会导致概念的泛化,以之作为课程目标就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课程实施中会出现许多游离目标的情况,使语文不再是语文。
二、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不清晰
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始终处于摇摆震荡之中。一方面,社会、国家会通过种种政治的形式,对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做出规定;另一方面,课程编制者、实施者等主体也会在编制与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创造与生成课程目标与内容,从而形成形形的语文课程样式。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和规定有很多创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成为新课程标准的鲜明亮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了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内部结构的统一。
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义务教育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4.高中语文课程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课程结构上,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体现基础性,但更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体现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了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5.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学或者重新学习某个模块的内容。也有利于实行学分制,确立各种不同的学习要求。
6.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规定了一定的目标,可设计若干模块,并在附录中给出了12个选修课程举例。
7.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展开,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8.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然而,问题在于根据这样的思路所确定的语文课程目标仍然是非常粗略、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如下:
1.义务教育各阶段,高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规定的一些具体目标,实际上替代了语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中没有设计和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与其它课程相比,可以说语文课程内容基本如常,只是在附录中给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选修课程举例”。
这样做尽管给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定预留了空间,便于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但缺点在于语文课程背后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门或几门确定的学科作为基础。这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乃至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等都不一样。从课程内容看,语文主要涉及到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但并没有像其他课程那样完成了从这些学科内容的择取和转换,还没有也很难实现从“暗里摸索”到“明里探讨”的飞跃。在这种基本情况下,“课程标准”以课程目标替代课程内容,实际上是延续了过去“教学大纲”时代的做法,这种做法,从课程建设层面上说,实际上是把难题推给了教科书编制者。择定语文课程内容对教科书编制者来说成为一个很难逾越的障碍,这就必然导致语文课程内容陈陈相因,同时也为各种形形粗糙低劣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环节出笼埋下了伏笔。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情况,譬如一些学校和教师对课程内容任意增减,一些学生对正常的语文课堂学习极不重视,少学一点,甚至于在高年级学段不学,在目前课程教学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状况最终对语文课程评价影响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影响。
2.义务教育各学段,高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规定的一些具体目标,在实际上替代了语文课程内容后,缺乏具体的举例说明、分析。
3.义务教育各学段,高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规定的一些具体目标,定量的少,定性的多,各学段之间没有鲜明的层次性,譬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就出现在义务教育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只在文字上稍有改变。定性的目标本来在评价上就很模糊,缺乏精准的可操作性,再加上目标没有鲜明的层次性,表述上也粗放、含糊,势必给课程实施造成极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4.义务教育各学段,高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规定的一些具体目标,尤其是后者,落在具体语言文字应用上的少,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拓展的多,这种规定,固然体现了鲜明的课程价值取向,但也使课程目标泛化,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造成课程实施中弹性太大,以致出现许多游离目标的情况,使语文不再是语文。
三、语文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简单、粗糙
教科书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长期以来,教科书系统事实上顶替着语文课程内容,这就对教科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建议”等方面有两个突出的贡献:一是强调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二是强调“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教科书应有开放性”等。这些建议从理念方面来说,对语文课程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问题在于,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还不清晰的情况下,这些理念还很难落实,只能停留在理念的阶段。
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使用的教科书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教科书的体例等方面实际上仍然蹈袭长期以来的“文选型”,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有些教科书由于仓促之间拼凑编写,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很好的研制,属于“急就章”,以致于比过去统编教科书质量更差,在各地受到质疑,甚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语文课程的实施。
从体例上来看,“文选型”教科书是汉语文教育采用的传统形式,这种体例固然有其优点,譬如能够突出汉语文的特点,鲜明地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吟诵、模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这种类型教科书的根本缺点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始终是“暗里摸索”。
从选文上来看,《语文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提出“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这一提法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譬如淡化了思想性,强调了文化内涵和多样性、可学性等。很多教科书在选文上确实有一些新的气象,富有时代气息。但也有一些选文没有经过认真审查,有的甚至极不慎重,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范文6
一、学科特点的揭示,折射大语文思想
“课程标准”对语文科的性质作了清楚的论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句简洁,意蕴深刻。
首先,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其本身就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整体,正是抓住了语文学科本质特性,折射出大语文思想。
其次,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把语文学习放在大的生活背景之中,树立大语文思想。
二、课程目标的构建,体现大语文思想
“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并不是单指掌握语文的知识体系,也不仅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几大能力,它包含着更深广的内涵,从品德到情感,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可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素质,是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这一目标,单靠课堂上读语文书、做练习卷是肯定不行的,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的素养。
在课程目标的具体设计上,“课程标准”采用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相结合,纵向结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与横向结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一目标。
对于总目标的设计,“课程标准”重点落实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求的是学生的大语文能力,求的是未来发展的基石,这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对于阶段目标的设计,“课程标准”除了我们熟悉的“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外,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充分地体现了其大语文思想。
三、学习方式的倡导,突出大语文思想
“课程标准”极其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把“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打破了以往语文教学和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扣住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特点。同时,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这些思想告诫我们:语文教学绝不能再走繁琐分析、题海长泳的老路,而应该用大语文思想作指导,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天地,关注其个性差异,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多姿多彩,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弘扬大语文思想
“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将“语文课程资源”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课堂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录音带、投影片,以及为语文教学配置的相应设备,如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等等。
第二类是课外学习资源。它范围广泛,包括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各类书籍和刊物;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现代媒体;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各类活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各类馆所;布告栏、报廊、标牌广告等各类信息展示工具。此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以及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