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

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文1

关键词: 特殊教育;残疾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相应对策

关注残疾事业,关注特殊群体,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重大举措,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体,普遍提高了对特殊教育事业的认识。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但由于经济、环境、师资、观念等影响,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处在一个急需发展的阶段。如果不解决,不发展,不但阻碍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容易导致把这项工作引入歧途。因此,及时发现在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当前尤为重要。

一、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

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残疾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只有具备最基本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能力,才能正常从事人的活动,才能从人性的视域来审视作为人的活动,才能使其具备作为人的活动的理想、情感、意志、等个性心理特征。对人心理的培育势在必行。残疾人由于肢体的残疾给他们带来生活、学习、工作的极大不便,再加上他们还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有时还要受到歧视、嘲笑、讽刺、挖苦等,给他们心理和思想带来极大的伤害和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病变。具体表现在;常处在一种紧张或不安的状态下,会有孤独感和胆怯感,常会有痛苦感受和自卑感,常会有内疚感和怨恨感,常会有依赖感和反复无常感,常会有片面感受和猜疑感,思想压力严重,极易走极端。

二、当前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不断地走向完善和成熟。我校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在蓬勃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适合他们特殊人群特点、心理特征的健康教育。但从全国来看,地区发展不平衡、数量不平衡、质量不平衡。南方好于北方,东部好于西部,特殊专业心理老师极缺。从学校看来,我校受到全国上下实行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纷纷根据地情、生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经济原因,投入不够、专业特殊心理健康教师短缺、理论研究薄弱。对一些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尚不一致。对于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不同理解。其理论框架还不很清晰、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理论研究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应需加大投入,组织科研和学校骨干专业人员对实际遇到的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2)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专业化、整体化、规范化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全社会、全学校、全方位、多层次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系统。目前我校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有: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主任或残疾生心理教师同特殊残疾生定期谈话,专业、学科渗透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卡或心理档案,在社会或学校建立残疾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咨询热线、建立“悄悄话”信箱等心理辅导和咨询点,常驻机构和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模式。虽然形式多样,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尝试开设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教材不一致、教授方法不一、课时不一,常常将心理健康问题德育化。如:将学生的情绪、性格、气质等归于思想品德问题。有时只注重于表面和形式,把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专业教师紧缺、急需培养和提高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整体化不够、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心理教育。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是多样的、灵活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老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心理健康课程讲授的内容、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残疾生心理教育的体系和模式。残疾生的心理教育,需要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合力。

(3)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极缺,专业理论有待提高。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完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规模。但数量较少,并且教育水平需要不断地提高。部分专业教师是从专门正规的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系或心理系毕业,他们有扎实的特殊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且专门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教师目前是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和骨干。但随着学科发展、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还有一些从事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他们虽然没有学习专业理论,但是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管理经验,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已基本掌握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更需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还有一部分残疾生心理辅导教师是由非教学人员改行担任,或以前学校没有配备专职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而由德育教师、团委、政教处兼任,很难胜任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当前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全面深入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残疾学生心理异常越来越重、越来越多。在特殊学校展开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材,规范教法、科学安排课时、确立正确的目标、培育他们健康、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培养健康科学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全方位,多层次关心和教育他们。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具有符合我校校情的教育方法。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和借鉴、外国、古代、东南、沿海城市的先进经验。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东南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验。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学习和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快和提高中西部地区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协调、快速、全面发展。对残疾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对个别残疾生进行心理干预、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有效干预创设条件等。注重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探索适合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和方法。开发适合我校校情的咨询技术,测量技术。逐步使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3)加大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人才短缺、理论研究薄弱已经极大地阻碍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目前师资培训、持证上岗还刚刚起步。我们更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多形式地培养、培训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以提高和推进残疾生心理健康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推动特殊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为.残疾人心理问题及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2(3).

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文2

【论文摘 要】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心理教育模式,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体验式心理教育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和交流达成共识,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最后积累为自己的认知理念,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它由五个密切关联的环节组成: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学生可以在体验式的互动中达到心理教育和心理预防的目的。

体验式心理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教育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学生的感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处于决定、控制、指导学生的地位,而是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是学生的倾听着和帮助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实质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感悟,在体验中成功。体验式心理教育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是一种与传统式心理教育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传统式心理教育以理论的讲授为主,教师比较主动,而体验式心理教育倡导的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经验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学习的提供者关键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景,在这个情景当中,学生能把过去学习工作生活当中的经验焕发出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常识,并在一定层面上得出总结、提升和整合,最终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服务。体验式心理教育不是通过理论灌输的方法,而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具有强大的教育情境意义且优于传统式教学。

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功效

(一)体验式心理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乐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心理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没有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缺乏能够让所有学生直接感知体验的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学生普遍感到厌烦,学生的创造性也就很难激发出来。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则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够在体验中学、在感悟中学,这样学生上课就愿意并且很自然地学到知识,教师也能够轻松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

(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有利于创设和谐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纯粹当“观众、听众”,是一种“师”为教育者,“生”为被教育者的生硬师生关系。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体验”共置于一种情境和氛围之中,通常表现出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共享以及沟通、理解、感悟,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新知,一起领悟情感,相互取长补短,这一切都使教学双方在心理上拉近距离并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学友型师生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三、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应尝试利用体验式心理教育的方法,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们在各种“体验”中获得知识、感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式心理教育要求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活动情境。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体验式心理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操作上要做到:其一,创设出一个安全自由的空间,在此空间里,人人得到尊重,尽量不进行价值判断,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和疆界才能在亲切、互助、坦诚的氛围中逐步消融,每个学生才会投入进来,用自己的方式坦诚地表达自己。其二,教师要在平等的位置上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不能居高临下,要以尊重、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待学生,在班级形成信任、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毫无顾虑地展示内心世界,进行自我教育,达到自助,提高教学效果。

2.情境活动的创设可多种多样。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影视片断,也可以创设一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

第一,以图片、影视片段、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设置教学情境。例如,我们在进行“挫折应对”主题教学时,播放了残疾人舞蹈作品《牵手》,这是讲述两个不幸遭遇肢体残缺的青年相互搀扶、共同奋斗、超越自我,重新找到生命尊严和幸福的故事。通过具体、生动的残疾人舞蹈启发学生思考,并达到情感上的震撼。在“人际交往”主题教学时,让学生欣赏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并带领他们做手语操,让学生们伴随音乐舞动身体,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让内心充满了感恩、信任,幸福。

第二,创设活动情境。设置一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创设活动情境时,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情境活动的设置应与教学目标统一,防止将活动孤立起来,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不能跑题。

教学案例:在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主题教学时,我们让学生采用心理剧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宿舍内的人际交往问题呈现出来,学生可亲自参加演出和扮演,也可作为旁观者去内省问题的根源。例如,现在有些学生晚上睡觉比较晚,有的讲话聊天、有的打电话、有的玩电脑等,影响了其他同学休息,还发生争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找学生做角色扮演,以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大家发现,换位思考是多么重要,同时,情绪表达需要讲究艺术,情绪表达要正确。首先,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其次,情绪表达时,不要埋怨,不要损害对方的人格尊严。最后,要告诉对方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否则只是为争吵而争吵,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

同时也可采用游戏的方式,说明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例如,我们曾经采用“你说我画”游戏:教师让学生自然分组,10个左右一组,让每组的第一个人到讲台前,教师给他们看一幅画一两分钟。然后,让他们回到小组中,要求他们尽量小声(耳语),快速、准确地把他所看到的那幅画的内容讲给各自小组的第二个人,让他根据所听到的画图,第二个又把自己所画的图告诉第三个人,让他来画,依此类推。期间不能有任何交流,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最后,请小组的成员都展示他们所画的画,这时大家发现每个人画的画都大相径庭。教师再将那幅画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经过不同人的传播,画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异,同时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二)交流分享感受

交流分享感受是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能使学生挖掘到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点,并通过分享交流,吸收别人发现的共同点,大大拓宽了经验。例如,在“我说你画”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中,一位学生感言:我看到大家都画得“离题万里”时,我感到很惊讶。感觉自己说得很清楚了,为什么后面的同学都理解错了呢?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在不准有任何交流和沟通的情况下,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画图,当然就“千差万别”了。看来,除了自己表达不够清楚外,没有沟通是关键。在交流分享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体验,使感受更清晰,从而强化体验。

体验的分享一般先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小组选一位组长来组织本小组的交流分享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认知周围的事物,学会主动探究。

小组分享完后,可让学生在全体同学面前分享,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体验的成果。一般采用学生的自我评述、学生之间的评述和教师的评述方式,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述为主。要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体验内化应用

将体验内化应用是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能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感悟内化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应用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学生可以在“体验—应用”的循环中不断进步。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但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教师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5)

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文3

关键词:盲童;德育;策略

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对于盲童的教育一直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局限于知识的教学,更多的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指导,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视力存在障碍的儿童本身就存在心理障碍,很多盲童由于环境的压力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状态,进而引发不正常的行为选择,要改善盲童的心理状态与日常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对盲童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的整体素质。针对于盲童教学的整体情况,笔者试着探究盲童德育工作的有效行为。

一、盲童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盲童的德育教育,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盲童是一个弱势群体,由于视力的障碍,使其在生活中受到种种限制,这种限制并非教师能够完全体会的,因为学生大部分是先天性的视力缺失,在视觉感触方面几乎为零,而教师多是健康的,即便是遮挡住教师的眼睛,教师的视觉感触也优于盲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盲童需要克服极大的生活障碍,而障碍本身教师缺很难完全体会到。视觉替代的训练作用的只是其视觉能力,而盲童本身对于生活中的障碍也存在着一定的认识,盲童的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视觉替代的训练,应该增加心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心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处理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消除学生的自卑、抑郁情绪,使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保持一直,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能够培养出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积极地面对障碍本身。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能够从精神层面上帮助学生,扭转弱势心理,通过长期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于自我认识的建立,认识到自己身体条件的障碍,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之后,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最为有利的行为选择,是盲童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让盲童能够更加适应现实社会的环境,建立出自身健康的人格。

二、盲童的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

通常来讲,视障儿童的成长与普通儿童的成长之间并不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他们都属于儿童的范畴,且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遵循同样的规律,但是我们在承认教育相同点的同时,也应该发现盲童教育殊的教学部分。盲童的心理情绪与人格形成与其所受障碍有关,盲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利用自我保护机制,以失明作为借口来规避一些责任,即便是责任的内容与视力障碍无关,外界环境也会以宽容地态度来对待他们。一方面,我们肯定视障儿童需要特殊的照顾;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视障儿童的特殊照顾不应该只针对其视力与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深入到儿童的心理层面,提高视障儿童的整体素质。并且应该指出,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而思想品德教育也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长期以来,视障儿童的教育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这种“忽视”是指将学生的心理教学归结到了品德教学方面上,忽视学生心理的健康水平,将心理调节工作转变成了品行教育工作。在盲校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年龄与身体的双重限制,对于品德教育不能够及时的调整自身,使其健康成长出现了问题。在视障儿童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者本身也盲目的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行为品德问题,没有分清楚心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的差别,用思想品德中的行为引导教学替代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却没有提高学生心理的稳定性,成为视障儿童教学中的隐患。学生的行为品德应该是学生心理的反应,教师应该根据从品德教学开始,逐步深入到心理教学中,提高教学过程的效率,使学生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水平。

三、盲童品德教育、智力教育、体力教育的相关性

对于学生的教学,教育者应该以整体性对待,不能够独立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的教学。要认清三者之间的关联,学生的成长不是独立的,在视障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德育、智育、体育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体育方面,视障儿童有着明显的不足,同时也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出学生健康的身体,并且研究表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关联的,学生在积极的体育活动下容易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自身的精神状态,使心理教学工作更容易开展,在学生克服了身体条件的障碍之后,其内心世界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在身体与性格保持一定健康水平的情况下,学生的生活视野能够从自身的缺陷转移到周围环境上,这时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思想品行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与外界环境进行友好的沟通,外界环境能够向学生进行反馈,在良好的沟通下,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发展,德育、智育、体育三者相辅相成,能够高效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

四、盲童品德教育的有效策略与实践

1.实践方式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会受到学生视觉障碍的限制,课堂内容不能够直观的反应给学生。所以在盲童的教学中,应该将抽象的教学具体化。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生保持一定的纪律并且保持安静,在无纪律的课堂下,降低教育者的音量,放大噪音对于学生的干扰,使学生了解到噪音对于学习的影响。再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节约粮食,让盲童到田地中进行收割,使其体验生活劳作中的辛苦,让其对食物有新的认识,培养其良好的品德行为。

2.沟通方式的教学

首先要承认的是,视障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自闭,沟通困难。在盲童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沟通教学视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且指导盲童之间的沟通。在沟通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或书本教材,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情况下,通过兴趣爱好来改变学生,例如有的学生喜欢音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技能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与盲童成为良好的伙伴,帮助盲童建立信心,促进德育的对于学生的作用。

3.激励方式的教学

视障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需要有效的激励教学来刺激其对学习的兴趣,在德育教学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应该调动视障儿童的积极性,用鼓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取得成功,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利用现有的残疾人故事来鼓舞盲童的内心,激励学生勇敢的去面对身体上的不足,发掘学生的优点,使其更加从容的面对生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为其日后的生活做铺垫,提高德育教学的长期有效性。

4.家庭方式的教学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与普通儿童的品德教育相比,盲童的学习中家庭环境占据着更大的影响因素,原因在视障儿童往往成为家庭的中心,即便是盲童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做出不当的行为,家长也会以盲童的障碍作为理由而满足盲童的要求,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很难提升。造成了盲童的内心世界始终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且限制了其与外界的沟通。教师应对学生家庭进行了解,与家长共同协商德育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家庭中的品德行为要受到家长的约束,使盲童在学校所学习的内容能够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完成更好的品德行为学习。

五、总结

德育教学工作是盲童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德育教学能够规范视障儿童的日常行为与思想品德,为盲童的个人成长做出更有利的发展。在德育教学中,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德育与心理教学之间的差异,并且有效的与体育、智育进行联合,提高德育的教学效果。在德育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当从学生的家庭环境开始,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的正确选择,并且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教学的内容,通过长期的教学,逐渐培养出学生优秀的品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江洋.树立学校德育整体化观念[J].科学咨询,2005,(03).

[2]王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盲生整体素质[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

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文4

一、尊重残障学生的生命尊严,帮助他们学会关爱生命

残障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心理与身体的残疾,从而造成他们在人际交往、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思维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也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生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学校应该对残障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将先进的心理教育学的理念引入到特殊学校的教学教育中。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每门学科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社会、思想品德、语文、自然等这些学科中,充分的发掘蕴含着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爱生命,充分的体现个人在社会群体的自我价值。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发现残障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能够充分的利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教育环境中学会倾听、表达自己、自主学习、享受生活的快乐。此外,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的相关课程,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教学目标,关注残障学生的心理发展,这样就能及时的发现隐藏的危险,避免给他们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二、在日常的教学中,让残障学生学会体验生命的快乐

特殊教育学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教学活动的选择,应该根据残障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实际需求,倡导生命安全的教育理念,开展多元的、灵活的、丰富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充分体现生命教育的特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体验到生命的快乐,并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全国爱耳日、国际聋人节、世界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等这些节日上,教师们可以与学校的残障学生形成一对一的帮扶模式,对于学习与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甚至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的进行帮教、帮困、帮学,促使他们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境,以最佳的状态面对人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其日常教学中,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杜绝对残障学生进行人身的攻击与言语的侮辱,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关爱下勇敢、快乐的成长。同时,教师还应该经常组织有关生命安全的主题班会或是趣味活动,例如,生命安全小知识的主题班会,增进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知,培养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或是聘请法制专家,为学生进行安全知识专题讲座、观看教学视频、有关安全方面的小品表演,让残障学生了解一定的法律常识,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或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让残障学生学会在突发状况下,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应变能力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技能。此外,增设符合残障学生实际状况的生活技能课程,设计便于残障学生能够接受与掌握的教学方案,结合生活化教学,强化残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特长培训内容,并且能够获得一技之长,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领,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有效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残障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规章制度与相关评价机制,动员全校所有师生参与到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来,确定实际需求,动员各种有利资源,争取获取外力的协助,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组织整个实践活动。特殊教育学校作为残障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基地,应该充分的利用训练各类残障学生的教育基地与学校公共文化设施,积极的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与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中生命的存在的形态,领略到生命的美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的训练、参加志愿者服务、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援助精神。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家长携手共进促进残障学生的快乐成长,定期的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问卷调查、对家长进行特殊孩子进行教育的相关培训等,利用寒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让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让家长们能够对学校教育满意,对学生充满信心。增强亲子沟通实践活动,为残障学生营造和谐的、愉悦的家庭氛围。适当的给残障学生家长布置家庭训练的任务,如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家庭劳务的训练、良好生活作息规律的养成,家长与教师在共同努力下,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与普通学校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普校学生与残障学生一对一的结对子,相互交流、相互问候等方式,让残障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健全学生的真正友谊、关心,让他们拓宽知识面,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同时,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教育担负着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与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残障学生因为其身体或生理上的缺陷,常常受人轻视,感觉不被别人所关注,被这个世界所遗弃,久而久之,就会让他们产生一种生命毫无意义的错觉。为此,针对残障学生这一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实践活动,对于提高残障学生的价值观与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丁伟 刘丽峰 单位:白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军军,刘忠,杨兰玉.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01).

[2]李桂云.谈聋生安全教育从培养责任心开始[J].读写算,2013.

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文5

一、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进入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逐渐成熟,但还不完善。常常表现为争强好胜,看问题片面自我抑制力不强,情绪急躁;遇挫折易灰心丧气等特点。从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来看,他们对心理压力的随能力比成年人较弱。而且每个学生对失败挫折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各不相同。由于遗传、教育、环境等影响,体育教师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心理随力比较力较弱的学生实施心理辅导和制订目标时,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实际能力,使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能完成教师设置的目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这才真正达到了体育教学目的。

二、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加强随各种压力锻炼

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本学科身体活动的优势,加强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在寒冷的气候里进行冬季长跑,对学生既是耐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毅力的考验。一场精彩的篮球或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学生遇过这种锻炼身体也体验到团队精神;还如:武术、登山、旅游、体操等都能锻炼个体的意志力,使其精神振奋,摆脱烦恼、陶冶情绪。每次体育比赛后针对比赛胜负及时总结,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心理压力,指出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应想方设法占用挫折和解决心理压力。因此教学内容和项目尽可能是学生喜爱的运动,只有他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他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效果。现在我们的选修课,他们自选的课程正好适合这一点。

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首先是提高唤醒水平。一定运动量的锻炼能使个体唤醒水平提高,使其精神振奋。其次是应激反应,第三是增加社会联系。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的锻炼时,可以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

三、多渠道全方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心理压力

1、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为计划有目的长期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压力无处不在,人人都遇到过挫折和心理压力,主要看自己用何种心态面对各方面压力。同时发挥学校校园广播、黑板报以及心理健康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作用,在校园内共同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文6

智障儿童教育现状对策一、智障儿童的教育现状

(一)智障儿童的入学现状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智障儿童的入学分三种情况:一是随班就读,二是在特殊教育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三是被关在家里。

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低下,起点低,发展缓慢,顶点不高,正常孩子很容易掌握的知识,他们往往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学会。而且由于许多接纳智障儿童的普通学校由于班额过大、师资力量有限,教师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等原因,造成智障学生的随班就读很自然地变成了“随班混读”。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30%的智障儿童在正常的学校接受教育,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到二年级或三年级就不得不退学。在退学后,家长就让他们呆在家里。其中有15%的智障儿童是在被正常的学校退学后,又被家长送到培智学校。只有25%的轻度智障儿童直接进入培智学校等特殊教育机构学习。在培智学校,他们只是学习识字和一些简单的数学,大部分学校没有技能培训。即使少量有技能培训的学校,对他们的培训也是搞“一刀切,齐步走”,不是“量身定做”,缺乏应有的针对性。有14%的智障孩子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是智力残疾后,感觉抬不起头,就把他们关在家里,孩子与社会失去了互动的机会。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智障儿童的入学率更是不容乐观。特别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许多智障孩子根本就没有可以接受教育的学校。

(二)智障儿童的家庭现状

1.家庭条件的限制

我们调查发现,智障孩子家庭条件一般都非常差,生活极度贫困。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儿童要低得多,如父母离婚、“爷爷奶奶”托管、多人残疾、过于愚昧等,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普遍存在。

2.家长思想、观念落后

(1)过分溺爱

许多家长感觉孩子智障是自己的错,老是觉得对不起孩子,于是对孩子过分溺爱,担心孩子被送出去后“受罪”,感情上不能割舍,把他们牢牢地“保护”了起来。造成了许多智障孩子无法走出家门,没有机会接受特殊的教育。

(2)家长观念落后。

有数据显示,85%的家长认为:“孩子没什么希望,是家庭的负担,”对孩子“只养不教或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于是,孩子落到了“奶奶不管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尴尬境地。

还有些家长觉得家里有智障的孩子,是上一辈子没做好事,是一种耻辱,有种家丑不可外扬的狭隘观念,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更不愿意让孩子入学。

(三)培智学校的教育现状

1.课程体系陈旧,严重不适应现代特教的需要

目前,供智障儿童使用的教材还是1988年编写,已经有20多年,现在看来,它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智障教育的多维目标;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同一,忽视学生智力差异的多样性;注重教师的主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它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已经不适合当前智障教育的需要。

2.培智学校教育内容普通化,没有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改革教材

有80%的培智学校无生活自理教育,缺乏系统训练,康复课根本就没有开展过。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情况亦不容乐观,学校对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学生管理松散,有的还将不同程度的听力语言障碍学生和智力障碍学生“集中起来”看管,随班就读则成了“随班就坐”“随班就混”。

3.专业教师的缺乏

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一线老师只占了25%,有75%的老师在此之前对这一行的教育是“门外汉”,一窍不通。专业教师的不足、现有教师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缺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康复和发展。

4.智障学生自身的原因

从智障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来看,他们心理起点很低,成长非常缓慢,顶点也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简言之,智障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整个心理活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低下。

二、智障儿童的教育对策

(一)开发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生的康复训练

2007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张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具体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既要使学生在实用生活知识、技能以及习惯等方面得到培养与发展,又要让学生体验愉快的学习过程。简言之,就是学生学习的东西要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以生活为核心”,开发、整合课程教育资源,革新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法,开展康复训练。

(二)改革智障教育的评价体系

智障教育效果的衡量,并不在于学生学习了多少系统、复杂的知识,而在于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生活能力得到多大程度的提升。比如,智力得到多大程度的开发、行为得到多少矫正、自我服务水平得到多少提高,等等。

(三)改革学校教育方法

1.教育具有针对性

在培智学校,有的学生可能学到一定的程度就再很难有进步了。随着年级的上升与正常学生的差距会逐渐拉大,这就要求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每季度)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估。具体标准可参考中国残联编写的《智力残疾儿童系列康复训练》进行评估。评出“优势项”和“劣势项”。针对“劣势项”制定和调整每月康复计划。康复老师将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训练反馈等情况每周至少进行记录一次。

2.把握智障教育的实用性

培智学校应给智障学生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技能训练。轻度和中度智障学生的教育,应该知识与技能并重,他们的学习内容要“以生活为核心”,与生活密切相关。

如在学生教洗手时,可以每天在洗漱时拉着孩子的手一起做,并逐渐减少协助,也可以把它编成口诀,一边做一边说,帮助其记忆。

(四)改变家长的观念,鼓励家长参与教育康复

1.家长参与

教师要鼓励家长参与智障儿童的教育康复,不断地向家长传授教育康复的基本知识和缺陷补偿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切实承担教育的任务。家长的参与,能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丰富和情绪的稳定,起到很好的心理平衡作用。

2.送教上门

对身体残疾程度较重不适合入校的智障儿童,教师可以上门服务,定期培训家长,让他们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家里给孩子完成康复教育和训练。

参考文献:

\[1\]银春铭.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