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脑基础课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脑基础课程教学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E-learning E-learning Class
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将越来越多地在教学中应用。特别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将给课程教学带来新一轮的改革,而数字化校园的教学功能要得到充分发挥,构建一个功能强大的教学平台是必不可少的, E-learning Class正是这样的一个教学软件。
一、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不足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E-Learning概念的提出及迅速流行,正式这种发展趋势的真实反映。但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一些不足。
(一)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学校实施的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滞后
很多高校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仍主要是以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为主,和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一致,使计算机基础知识结构较好的学生感觉在上重复课。
(三)教学方法不足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室(理论课教授)+实验课(课程实践)的教学模式。尽管教师们精心制作的电子教案和课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但这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E-learning Class软件的功能
E-learning Class是一款非常好用的电子教室软件具有丰富的自学、自测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互动,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一)展示
屏幕广播:可向所有学生广播在你的电脑的各种数码材料。
语音广播:进行教学演讲时,可以通过麦克风向学生传输语音信息,并结合屏幕播放,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语音聊天:你可以选择一个学生交谈,也可以执行其他互动活动。
学生示范:可向所有学生或自己广播某学生电脑屏幕,以便作教学分享。
网络电影:对学生播放各种形式的电影短片。
(二)远程控制
监控:帮助教师远距监控学生的活动,并为个学生提供远程辅导。
远程设置:为所有学生的电脑系统做远程统一设置 。
远程操控:远程开放或关闭所有学生的电脑应用程序,并做关机、重新启动等操作 。
(二)学习小组
小组管理:为学生电脑分组,随时做群组管理的修改。
小组讨论:允许各组学生作文字或语音讨论。
小组教学:所有学生生分成小组,然后执行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测验
建立试卷:让教师建立、编辑或保存测验试卷。
开始测验:包括文件分发、测验及测验试卷收集。
测验评分:让教师评价学生的试卷,给予分数,添加注释,并将结果发送到相应的学生电脑。
即时测验:让老师快速建立一个问题测验或问卷,并即时给予答案 。
(四)其他
文件分发:让老师向多个学生发送教学文件。
文件提交管理:让学生向老师提交文件。
三、E-learning Class 在E-learning教学中的应用
1. 通过E-Learning Class的“随堂小考”“作业提交”和“在线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课程总体成绩进行总结和评价,找出规律和共性,依据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评价性,便于教师进行自评,找出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正以提高教学效果。
2. 设计教学案例,分组进行,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四、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对三个实验班和三个非实验班进行比较,发现使用E-learning Class 软件在E-learning教学中学习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掌握较好, 并且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强,更有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吕新平,张华强,冯祖洪 .大学计算机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
[2]王永固,李克东.高校E-learning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开放教育究,2007,13(6):39-45.
[3]华莹,陈志云,王行恒.借助E-Learning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7(2):26-28
[4]曹晓明,何克抗.学习设计和学习管理系统的新发展 [J]. 现代教育技术,2006,16(4):5-8.
电脑基础课程教学范文2
【关键词】等级考试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1 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承载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和职责,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上,各专业都极为重视大学计算机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成为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同时也为企业对应聘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有效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实践能力。
2 国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体系僵化,培养方案滞后。当前,各高校在计算机教育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培养方案滞后,不能满足各专业在计算机方面的特殊需要,培养的人才也不适应现代生产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
(2)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随着计算机业和网络的发展迅速,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却多年不变,教学内容滞后于知识的更新,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3)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的教育主要方式都放在了基础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弱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 以等级考试为导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1)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与等级考试无缝对接。传统课程教学大纲,以计算机基础公共类教材为依托,侧重基础理论教学,与等级考试结合性差。我们结合二级科目“MS Office 高级应用”的最新版考试大纲,对以前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将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要求纳入其中,解决了教学大纲针对性较差的问题,改变了原来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自由度大、教学质量难以评测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计算机基础教学。
(2)采用“考点+重点+难点”的教学方式。根据传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把教材重点与难点相结合,深入剖析教材的难点,学生完全理解掌握教材,从而能够通过考试。但要想让独立学院学生完全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在教学中采用“围绕考点,从中发掘重点,进而带动难点”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掌握教材中的考点和重点,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深刻领会等级考试大纲、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等级考试的要求融合在日常教学,增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选择或设计综合性强的实践案例,重点讲解方法,强化技能和应用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
(3)针对等级考试的特点,加强考试模拟实战。实践证明,要想获得高的考试通过率,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考试模拟系统训练是必要的。特别是临近等级考试的前一到二周,模拟训练尤其有效。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都应安排不少于3周的二级专项辅导,让教师带领学生熟悉考试环境,强调重要操作步骤,使学生可以在真正考试时候发挥出正常水平,有效降低出现低级错误的概率。
(4)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交互式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含有大量的实践操作,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上机考试部分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局域网、传奇教室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的教学平台中,教师可以及时地把电脑屏幕和每一步操作共享给每一个学生电脑,现场演示和解答,进行多媒体教学与互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参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5)量化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我们以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既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任课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也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动力。这使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积极的参加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中去。
4 改革策略价值
以等级考试为导向,在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核心框架、整合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模式等方面,实施传授、学习、实践、考核等全过程教学改革,优化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以具体措施和可操作方案,为“课程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对接、以等级考试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建立了长效机制。在示范应用、组织实施、机制建设等方面,创新性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对于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进一步改革,考试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考查的知识覆盖范围越发广泛,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正确认识计算机的教学规律,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统筹规划计算机教学,科学处理好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二者的关系,做到既要保证通过等级考试,又能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让学生双向全方位的发展。
5 结语
以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是通过对学生的特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在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和考试系统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改革,使教学内容与相应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进行接轨,积极发挥等级考试的引导作用,在教师的多样化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以后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多学科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尚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群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3).
[2] 姬朝阳.基于NCRE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公选课建设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5(02).
电脑基础课程教学范文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ixed Teaching of Surface and Admitting Class in Medical Found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MEI Xin-lu LI Hong-wei YAO Xiao-min WANG Fang GUO Qin CUI Xiang-yi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Ningbo Zhejiang 315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in medical basic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setting of teaching standards,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and finally evaluat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reflec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adopts the refined teaching video course,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eaching time and space, improves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asic medical course.
【Key words】Flip classroom;Online and offline;Mu class;Medical foundation
?榇俳?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家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定,高校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使用信息化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在网络慕课平台课程,上传视频课程资料,学生可利用笔记本电脑、手机客户端在线学习平台中的视频课、作业、测验等资源。而在线下课堂,教师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疑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完全学懂、学透教材中的内容[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得到飞快的发展,正逐步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教学中普及。
1 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传统的大班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整体教学效果,缺少对个别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关注,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由于时间和场地等原因所限,不能够充分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没听懂的内容不能反复学习。近几年,为提高各大高校教学资源使用效率,各大视频网站,省市级课程平台都陆续开放了网络课程,让学生近距离学习名校的课程资源[2],但由于大部分学生仍然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没有课堂作业、测验、教师互动的情况下,只有少数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质量难以达到要求[3]。
因此,很有必要将医学基础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与慕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翻转课堂任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通畅。[4]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2.1 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线上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是浙江省最大的高等学校课程共享平台,教师可在该平台上创建课程班课,并在线慕课视频,布置作业、测验,学生可利用笔记本电脑,手机客户端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笔记及发帖交流。该平台操作简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且对师生均免费开放使用,容易得到推广应用。师生均可在笔记本电脑登录,也可在平板电脑、手机上下载客户端登录,该平台主要功能包括课程创建、班级及学生管理、考试管理、视频课程、测验、笔记、发帖讨论、作业等内容。
2.2 包含线上线下互动的新课程标准的建立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面向第一线职业技术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目标就是学习和掌握医学基础的诊断、治疗基础技术、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完成诸如诊断、问病荐药有关的工作任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为2016-2017级药学专业的学生,将医学基础课程安排在1学期,每单数周安排一次网络慕课,总学时为48学时。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对原有的医学基础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形成以解剖生理学、诊断学、外科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学、病理学等六个部分为中心的内容体系,六大单项技术可构成技术链,完成不同岗位的有关医学基础的工作任务。
为有效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不容易讲解的或演示的知识点做成短视频或微课、动画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笔记本电脑、手机上自主学习,遇到不懂的内容也容易不断重新学习,改变原先的每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模式。
2.3 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前,教师上传各章节教学视频及相关测验、作业等,并公告,学生根据公告要求在电脑或手机上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测验,并获得分数。教师可通过线上平台后台数据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记录,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醒未按时看视频或测验的学生。若发现是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而造成进度慢的问题,应该单独辅导;若发现是学生主动性差,惰性引起的进度慢,则与班主任一道分析原因,找出??题所在并予以解决,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在讨论区发帖求助,与其他同学、教师共同解决问题。
针对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面授课堂上进行翻转课堂,学生针对网络课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并提出自己不能理解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巩固效果。
2.4 考试方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考核分为线上学习以及线下学习,按照7:3的比例确定最终成绩。学习主动性评价主要通过视频观看时间,测验次数,作业提交情况,互动与讨论发帖来考察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不是单一的使用期末试卷考察。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将更多的个人时间转移到线上课程的学习。课堂学习评价以发帖、作业、小组讨论、翻转课堂和测验完成等情况作为评价依据。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考核情况,及时给予督促、鼓励及个性化辅导,确保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3 使用中存在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升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要解决好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资源首先要保证是内容是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精炼,能满足学生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特点;教材中可印有二维码,满足学生随地观看视频的需求。
(2)学生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布置一定量的课外作业,例如,PPT,照片,课外阅读笔记。定期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对于做的优秀的同学,给与一定的奖励。
电脑基础课程教学范文4
【关键词】辅助教学;外语课程;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26-01
引言
微博客所代表的WEB2.0技术依托于用户群体所建立起来的网络关系,以新颖简短的文字形式和即时分享的系统功能,进行用户之间的互动沟通[1]。随着校园信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群体访问网络平台的能力持续增强,高等学校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也陆续搬上网络平台。为了保证网络公开课程授课效果,教师群体也开始探索网络平台教学辅助支持的新路径。
1 基于WEB2.0技术平台的外语课程变化
1.1 传统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难题
WEB2.0技术平台不同于传统的WEB1.0技术平台,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基于微博客、RSS定制、实践社区的网络共享平台。以微博客和博客的教学平台为例,由于微博客代表的WEB2.0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博客代表的WEB1.0技术,所以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也遇到了新的难题。以量大面广的外语课程为例,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学习交流瞬时紧凑,必须在140字以内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感受;二是平台兼容多种用户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替代了传统台式机,实现了用户的无缝隙接入;三是学习方式遇到了新挑战,传统学习方式为老师讲授,学生学习,但是新平台的学习方式则注重团体学习和共享。不仅如此,随着教学改革和互联网的紧密联系,也迫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寻找开放式教学的新空间。
1.2 基于新平台的外语教学变化
在现有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WEB2.0技术平台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被忽略,主要使用语音设备和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基于新型网络平台的外语课程辅助支持机制发展也遇到了新的难题。第一,教学目标变化。传统的在线公开课程主要以提供课程教学资源为主,其操作者和维护者多为教师及学校有关部门,这容易忽略个性化的差异和学习者相互间的协同共享,而新型网络平台主要发挥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辅助支持作用。第二,教学内容调整。传统的网络平台主要是发挥数据存储作用,学生们主要是在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复习或预习相关英语内容,或是进行英语应试强化训练,而基于新型网络平台,学生主要是提升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注重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间的相互学习。第三,教学方法创新。传统课堂注重教与学的过程,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课程设计多为单向、问答、控制式的,而基于新型平台的课程学习过程不仅需要组建个体知识体系,还需要通过体验来获得更多知识。
2 高等学校外语课程的辅助支持内容
2.1 树立新的教学目标
为了不断提升外语教学质量,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外语教师愿意使用新兴媒体技术,但却对其如何整合外语学习和信息技术的认识较为有限[2]。在高等学校中,传统的外语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中的讲授和联系、课后的强化训练三种方式,提升外语学习效果。传统的外语教学改革主要围绕课前教学计划精益求精,课中的教学环节说服力强,课后强化师生互动等方面展开。外语教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整合方法和策略仍处在探索阶段。
2.2 教学内容再设计
外语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也是就业、深造、发展的必备技能。随着微博客、微信等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素质训练。为了贯彻落实素质为中心的外语教育教学,师生主要通过新型网络平台,完成特定情境、特定项目、特定任务的课程练习和课后作业,以此考察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
2.3 教学方法方式创新
外语课程教学辅助支持主要是构建一个特定情境或虚拟情境,通过完成既定任务或达到既定标准,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前的教学单元设计,重新将课程内容集成整合在一起,通过学生课下对相关教材和知识点的学习,保证课上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参与网络平台的合作互动,紧贴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
3 高等学校外语课程的网络平台发展建议
3.1 新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
重视微博客、微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技术设备的应用,主要提升词汇量和口语能力,削减课业压力。随着高校无线网络服务的不断加强,学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可以成为课上课下的学习工具。当然,好的学习硬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配套开发一些应用程序,这就需要提前对讲授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整体设计,统一放入应用程序中。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软硬件结合,主要针对学生的词汇量和口语水平进行课程教学。
3.2 注重素质教育
外语课程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应着重于强化英语沟通表达和应用写作等方面。这就需要重新设计与外语教学有关的管理信息系统,重新录入和优化教学资源;重新突破课程以PPT为课程教学的中心,组织不同情境的教学设计作为核心内容;锻炼学生的网络数据挖掘和信息检索能力,促进其使用英文进行信息搜集、评判、筛选等基础研究能力;利用电子媒体记录口语表达和沟通过程。
3.3 教学方式创新
重视系统性思维、情景教学、技能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虚拟情境中真实表达和沟通。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网络信息的正确解读和有效利用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在培养教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调整的情况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操作能力,而所有技能的培养,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为先。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单元和课程必备沟通技巧,帮助学生分析知识单元,以便针对教材中的语篇内容、结构特征、语用特征、句式用语等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电脑基础课程教学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 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所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 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也为将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一、教学现状
如今各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地如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很多城市从小学开始就已开设计算机课程,这部分学生本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样,来自城市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就普遍高于来自农村或者山区的学生。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计算机教师教学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教学模式更新不彻底,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往往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则始终是一种被动学习的姿态,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像计算机基础这样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不起来,则教学目标将无法实现。
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的学习心态相差很大。在理论课课堂上往往能坚持整堂课都全神贯注听讲的学生不多,学生上课时戴耳机、打瞌睡、玩手机、偷偷聊天等情况时有发生。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急需提高,学习态度急需端正。
(三)计算机教学软、硬件设施落后
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在教师机上安装软件进行广播教学的方法,但有的机房由于没有配备扩音设备,后排的学生仍然是听不清楚,教学效果往往不好。有的机房的电脑本身配置陈旧,维护不到位,故障重重,严重影响教学。
二、教学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各种常用软件,并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取得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在学生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我校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可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学生刚人学时,首先进行计算机水平分层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A班、B班),各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课时,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加强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不断更新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 对所有的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与应用实际相结合,必须尽可能组织和鼓励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创新能力,进而为教学实践带来丰富具体的案例。为了使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主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变化很快,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一般负担较重,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关注教师的业务提高,保证一定的进修时间,并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才能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 才有可能将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三)加强软硬件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对于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上机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经过大量上机操作是难于真正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室或微房进行上机操作教学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室或机房,完全可实现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教师通过操作计算机,直接向学生展示操作效果,学生即可模仿教师进行操作,这相当于教师在“手把手”地指导每个学生。
当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网络的普及应用为网上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是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将邮件地址及部分课件、上机实验内容和素材以及工具软件等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校园网下载。学生的作业可直接上传到网上,为学生提供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同时教师通过网络收取作业,增加了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在课外,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资源继续学习,并可进行网上答疑、作业下载、问题讨论等。总之,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推向新的。
【参考文献】
[1]李曼青,朱东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福建电脑,2008.(5).
[2]刘倩.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建议[J].软件导刊,2008.(4).
[3]张铁军.计算机教学中情景的设计及运用[J].信息与电脑,2010,(5).
电脑基础课程教学范文6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主要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日益紧密,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应用广泛、实践性强的特点,该课程以培养各专业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为导向,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良好的基础。
1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方面
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因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不仅班级人数众多而且学生的数量多,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由于学校机房配置的电脑数量较少,而且设备陈旧,往往难以确保人手一机的实践学习。通常情况下,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或者是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自己很少有操作的机会,实训的缺乏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运用,并运用计算机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这些操作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大量上机实训才能掌握。如果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得到实践训练,时间一长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涉及到的办公软件是Office 2003,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而学校中有部分机房的计算机配置过低,硬件和软件落后,而且经常出现故障,这种状况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1.2 教师方面
(1)教学方法更新慢,教学模式落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模板,以“填鸭式”为主要教学模式[1],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像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主体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将难以实现和完成教学任务。
(2)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设置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试也只是凭学生的一张试卷给出成绩,缺乏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核。这种方式重视对理论和结果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使教师无法了解真实的教学效果,而学生也会因成绩不公平而影响学习积极性。
1.3 学生方面
当前,很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都有电脑,而且这些地区的初高中已开设有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操作能力,而一些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学生则很少接触到电脑,其计算机基础水平普遍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各个学生计算机水平不同,影响了该课程教学的实施。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识不足, 思想上不够重视,总觉得自己原本已经具备计算机基础,而高职院校中所学的计算机又过于简单,结果导致考试失利;还有一部分学生了解到该课程只设置理论考试、不重视对操作能力的考核,因而在学习中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常常出现课堂上不认真、考试时死记硬背的现象。
2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途径
2.1 学校要改善软硬件水平,为教学的实施创造条件
(1)在该课程教学中,学校应不断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在大班上课时,针对学生听不到教师讲课的问题,应在学校机房内配备有扩音器。同时,机房内应安装配置齐全的计算机,并定期维护,避免因发生故障而影响教学效果;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使实训内容符合理论知识[2]。
(2)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选定合适的教材。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数量增多、规模变大、专业设置广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已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各专业学生的教材非常重要,最好是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教材内容应该尽量与本校机房的软硬件配置相近,教材里应配有截图说明、操作步骤等形象具体的内容,还应有与理论内容相配套的上机题目,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练,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和训练操作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增加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充实师资队伍,以达到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目的。
2.2 教师实行分层次教学,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1)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新生入学初期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同的状况,可对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在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前,应先调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根据调查的结果,把学生分配到按照不同层次划分好的教学班。
(2)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觉地探索,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
(3)结合情景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以往抽象、枯燥的课本教学,能够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给学生,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3]。例如,在讲述PowerPoint中的模板、配色及插入声音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份编排设计美观、背景音乐优美的、符合年轻人审美的ppt文件,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思考如何制作,然后教师再讲解,即创造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增加实践环节,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针对目前机房紧张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利用机房的电脑资源,学校应当采取错时上课的方法。可以将实训课设置在下午或晚自习的时间,尽量使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进行操作练习,及时地将理论内容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可以结合多种方式,如平时课表现、上机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将各方面的成绩综合起来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全面了解教学效果。
2.3 学生要提高思想认识,多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学生平时从思想上重视计算机的学习和操作,在课后抽时间多进行上机题的操作练习,在这一过程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地请教老师或同学,多看、多练、多动手,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高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教学方法模式更新陈旧等,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当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应当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软硬件设施,实行分层次教学,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其计算机操作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丁丽.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2,3:241-242.
[2]刘文东.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86-88.
[3]李光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