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范文1

关键词:再农业化 必然性 发展理念

一、再农业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古代东方传统农业长足发展和局限

古代传统农业发展中,东方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农业发展成就突出,因此率先进入古代文明。它们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其次,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产生。再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二)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化及局限

十八世纪以来,由于工业上的巨大成就,大大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典型标志就是农业工业化。十九世纪,生物学上的巨大成就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二十世纪,化学生的巨大成就,促进了农业长足发展。恰恰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投入大量物质和能量为标志,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将四千年的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带来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但由于高能耗和化学品的污染也带来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困扰着社会社会发展,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现代科技革命与新型现代农业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命科学和其它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使世界农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基因库的建成,遗传工程的崛起,克隆技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的面貌将为之一新。在新科学技术革命中,产生了一批新的技术群,如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等。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正不同程度地在农业中得到应用,为解决工业化农业带来的环境、能源和生态问题,呈现了光明的前景。

正是由于传统农业局限和近代农业工业化导致农业的异化,现代新型农业则要求在深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政府都有必要对“再农业化”进行深刻的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工业化推进到现代农业生态化。

二、再农业化发展理念及特点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角度分析来看,再农业化具有明显的时代内涵,主要概括为:1、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再农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而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2、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3、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之上。现代农业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了化学(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4、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还要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环保化、循环化、标准化等特点。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范文2

尼日利亚人口约1.37亿,是非洲的第一人口大国。与农业有关的家庭比例为:种植业94%,畜牧业70%,渔业2%,林业1%。农业发展条件较优越。

一、农业生产特点分析

(一)农业基础较好,发展历史悠久,发展历程曲折

独立以前的尼日利亚受英国殖民经济的深远影响,农业由单纯的食物生产转向面向世界市场的经济作物生产;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尼日利亚已经形成明显的可可、棕榈、花生和棉花等专业农业地理区。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出口花生、棕榈和可可三项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0%。农业结构单一畸形发展,小农经济,生产技术落后。

独立以后的十多年,农业发展缓慢。1960年,尼日利亚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64%,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85%。农业经历了短期繁荣后,农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倒退的状态。据世界银行统计,农业产值平均每年下降0.4%。到70年代初,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下降至44%。土地分配、利用的不合理,给农业发展带来了障碍。农业生产方式、工具相对落后,大部分的地区农田还实行休耕制,少数地区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式。90%以上的农田没有灌溉设施。稻谷的产量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增长稍快。经济作物基本上是由小农种植。可可是尼日利亚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曾经是非洲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及世界最主要花生出口国和棕榈种植国的尼日利亚,棕榈油却由出口变为进口国。

70年代中期后,尼日利亚的“石油繁荣”对整个国家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农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原油出口几乎完全取代了农产品的出口。农业的衰退,使尼日利亚从粮食出口国变为粮食进口国,传统经济作物产量和出口急剧下降,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业的落后直接制约着整个经济的顺利发展。1970年,尼日利亚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率降至30%,1980年仅占2.4%。农业增长率也呈下降的趋势,1970年至1974年农业年均增长率为8.8%,但在1984年农业增长率-一度跌至-4.8%。80年代,农业产值在尼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下降至23%。面对农业危机,尼日利亚政府采取了增加农业投入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农业发展,实现从进口性经济和消费国变为自给自足的国家的目标。8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

(二)90年代以来,采取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农业生产有所回升

9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生产开始回升。1990―1999年粮食的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但粮食仍然需要进口。农业增长率在2%左右的水平徘徊。近年来,奥巴桑乔政府继续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中心地位,稳定物价,提高农民的福利,重视研究农村现状,制定农业发展目标等,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三)目前农业是尼日利亚重要经济部门,但生产水平低,粮食仍不能自给

目前,尼日利亚农业部门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其中雨养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4%,畜牧、林业、渔业则分别占10%、2%和4%。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耕作粗放,劳动工具简单。全国65%的人口务农,70%的经济活动依赖于农业,90%的人动与农业有关。2001年,农业出口占总出口的份额为小于5%。2002年农业出口和进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分别为0.94%和4.59%。2003年,尼日利亚谷物产量2445.7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18%的份额。农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可可、橡胶、棕榈油及皮革和毛皮。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三大可可生产国,年产量仅次于科特迪瓦和加纳。

二、尼日利亚农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从根源上分析,非洲国家的农业问题是由自然、历史、国际、国内等一系列因素所造成的,根据主导因素作用的不同,归结起来有“外因论”、“内因论”和“环境论”等观点。而农业基础较好也比较多样化的尼日利亚的农业衰退问题,主要作用是“内因”。

(一)农业萎缩,农作物的产量低,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多年来,尼日利亚农业一路滑坡,部分地方由使用联合收割机退步为刀耕火种。农业从主要的出口产业变成主要进口产业。只有可可仍具有一定出口规模,近年来产量在15万吨左右,而90年代初期年产量曾达40万吨。据我驻尼日利亚农业南南合作专家组测算,尼日利亚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例如水稻的公顷产量只有1-2吨,而中国一般在8吨左右,高产纪录已经达到15吨。农产品质量比较低,特别是大米的质量和口味比进口的要差很多。

(二)农业科技落后

在尼日利亚,农业科技推广迟缓,品种更新非常缓慢,杂交种应用极为有限。由于经费不足,科技成果的普及率很低,技术人员对新技术了解较少,推广活动作用有限。良种的供应量偏少,种子质量没有保证。在尼日利亚除玉米杂交种尚有一定播种面积外,其他作物的杂交种应用都很少,普及率低。当地种植和管理技术落后,如在一些地方水稻采用直播,苗龄长,苗弱;育苗的水稻也存在施肥不足、播量过大、稻苗纤弱的问题。田间管理粗放,农田除草、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黄瓜、西红柿不搭架整枝,芒果、柑橘等果树不修剪、不施肥等。尼日利亚人常用的农具主要是传统的短把锄和砍刀,生产工具落后,造成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

(三)土壤肥力偏低,肥料短缺,化肥施用量少

尼日利亚土地瘠薄。据尼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调查,尼日利亚80%以上的土地严重缺氮(氮含量0.1%以下),75%以上的土地严重缺磷(磷含量10mg/kg以下),60%以上的土地中度或严重缺钾(钾含量25mlg/kg以下)。由于价格过高,全国实际化肥的年施用量只有100万吨左右(各种

肥料合计),平均每公顷仅30多公斤,远低于中国的农田施肥量。

(四)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费用过高

在尼日利亚,农产品的产地距离大城市较远,农村的交通普遍不畅,运输成本高,缺少大规模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因此单位农产品的中间环节费用过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农民卖出价的数倍。

(五)灌溉面积少,主要是雨养农业

在尼目前的2820万公顷耕地中,水浇地面积仅有20多万公顷。大量缺乏灌溉系统的农田不仅旱季无法耕种,而且因为年际降雨变化很大,雨季的产量也不能保证。

(六)农业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致使食物短缺

随着城市的发展,尼日利亚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主要以玉米、高梁、薯类等杂粮为主,无法满足以大米、面粉为主的城市居民的细粮需求。而尼日利亚受种植技术和资源条件的限制,稻麦产量少且不平衡。导致了城市人口的食物紧张而依赖进口的局面。

(七)农业环境恶化

由于大量树木被砍伐作薪柴,土地沙化现象在北部十分严重。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灌木丛生;另一方面木材储备日益枯竭,急需重新造林,木材大多数作为燃料烧掉。旱季烧荒现象在尼非常普遍,原因在于农民与牧民有一些利益冲突,烧荒可以防止牧民进入耕地。另一个原因是烧荒后土地便于开垦。但是烧荒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烧毁了地面落叶层,不利于培肥地力。

(八)农业发展的资金短缺,政策不当

尼日利亚农业资金短缺,劳动力不断流出,生产资料投入不足,农业发展乏力。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非洲区域性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组织的指导协助下,尼日利亚曾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计划及食物发展计划,但是最大的执行问题就是资金缺乏。此外,政策上的不当也是计划不能实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尼重视出口作物生产和石油开采及与石油有关的工业发展,忽视粮食作物生产,把最好的土地、大部分水利设施、资金、劳动力、肥料和农药等都投入到出口作物生产,而生产粮食的土地则经营粗放,产量很低,价格低,农民负担加重。致使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要,从粮食自给国变为粮食进口国。

三、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思考

(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比较  从农业的发展过程看,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传统农业单纯依靠农业内部的物质循环,现代农业则是依靠增加大量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物质投入的,开放的高效农业系统。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它以科学技术为强大的支柱,体现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它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农业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使农工商品结合得更加紧密;它突破传统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它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

(二)尼日利亚的农业经营方式分析

尼日利亚的农业经营方式有非洲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种。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以分散的个体劳动为基础,采用当地传统农作制或牲畜饲养方式。尼日利亚大多数人经营以小农经营为主的传统的农业部门,农民在固定的地块上实行休耕轮作,个体农户经营分散,生产工具落后,基础设施落后,多靠畜力或人力犁地。还有私人中小农场规模较大,从事集约或半集约的小商品性农业。在人口密度高的省区,小农场一般在2-3公顷,种植多种作物,商品作物与自给作物兼而有之,土地利用较集约,不休闲或短期(一年左右)休闲,实行多种形式的间作。人口稀少的内陆草原带上还存在着灌丛轮种制和草地轮种制甚至游耕农业或称“迁徙农业”。这种传统的落后的农作制自然是很不经济的,也是不持续的。

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是指建立在现代技术和管理基础上的农业生产,主要存在于种植园和大型私人农场中。一般说,种植园拥有连片的大量土地,占地上千上万公顷,资金丰厚,生产管理技术比较先进,园内建有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场房、加工修理系统、供水供电设施等。殖民者所经营的种植园和农场多数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如咖啡、茶叶、剑麻、甘蔗种植园等。尼日利亚经营50公顷到2万公顷土地的私人农场现在开始增多。

(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尼日利亚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尼日利亚的传统农业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传统农业也可以实现粮食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有限度的,只要是在这个限度范围内,所有的增长手段,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可一旦超过这个限度,这些手段措施的效用也会像粮食产量的增长一样,受到强烈的遏制,从而使人们期望着要走出困境的持续增长又中断了。毫无疑问,要改变这种局面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把一般性的农业增长转变到真正的农业发展的轨道上来。所以,只有在实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转变后,现代科学技术才可能大范围地进入农业生产,并充分发挥作用。

从非洲范围看,一方面,尼日利亚是非洲的大国,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农业基础和经济基础,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较好,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尼日利亚原就具有现代化农业经营方式的大农场和种植园,具有一定商品性农业的基础,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的长期经验,亦即具有农业现代化转变的比较优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是尼日利亚农业发展可行的方向。

(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是尼日利亚农业发展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根据尼日利亚目前农业现状和问题,实现农业的转型还存在相当的困难。尼日利亚农业人口比例大,城市化水平低,农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落后,资金缺乏,农业发展水平低,农作物产量低,不能自给,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简单生产技术、遵守休耕制度的传统小农户的农业产出约占其全部农业产出的2/3。小规模分散农产不能获得先进的生产要素,无法提高自身的组织化程度,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农业科研不能根据农户的需求进行研发,不能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无法快速传递技术信息;做不到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还能保证保护

生态环境,真正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缺乏完善的政策机构保证对农业的各种投资和优惠真正落实,以提高农民的福利;农民的观念意识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薄弱,使长久以来的传统经营方式难以改变。种种因素大大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使尼日利亚的农业转型艰巨而曲折。

(五)实现农业转型也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不仅是技术创新和生产力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条件、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和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农业经营产业化、规模化,农产品商品化,农村服务社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结合尼日利亚本国实际综合来看,尼日利亚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在三大战略、四大支撑系统和六大产业方向三个层面上采取措施。三大战略是转变生产方式,拓展农业功能领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四大支撑是政策支撑、科技支撑、设施设备支撑、人才支撑;六大产业是构筑优质粮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健康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农业服务业。

四、尼日利亚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一)扩大食物生产,满足基本需要,实现食物自给

根据尼日利亚的农业问题,比较全面的战略观点应该是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既考虑“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又兼顾“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或“自主自足内向性发展战略”的协调折衷观点。首先,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应力求减少外部环境的影响,把“实现食物自给作为首要重点,减少食物的进口,促进本国食物的生产和消费。把战略目标和重点放在主要围绕国内的基本需要,扩大食物生产;其次,发展出口作物生产,增加收入,缓解自身生产不足。

(二)解决资金短缺,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在“优先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战略思想下,增加农业投资,使其能达到占国民总投资的30%以上。使农业发展建立在比较扎实的物质基础上。解决资金短缺的途径有三种:一是争取非洲以外国家合作,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援助;二是发展国内以及非洲各国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运用集体的力量建设农业项目;三是动员和挖掘本国的资源潜力。

(三)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这涉及价格、税收、收购、汇率等一系列改革,其中价格和收购政策改革尤为重要。制定和执行合理的价格政策是鼓励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显得很重要。还需要实施其他的配套政策和改革。现行的农产品收购和销售有国家控制和垄断,这种垄断的经营方式缺乏竞争,存在许多弊端。改革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在平等的基础上实行竞争。

(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多种经营,实行多样化生产

农业萎缩、食物短缺和农产品出口情势不佳是当前尼日利亚面临的两大难题。在扶持小农的同时,鼓励外资和本国资本投入农业,兴办种植园或现代农场。改变“单一经济”的农业发展状态,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作物种植及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既发挥原有的优势,也要结合本国条件创造新的优势。扩大食物生产和发展出口作物,并作为战略重点统筹兼顾,多元发展。调整片面的结构,以建立起富有弹性和应变能力的结构改善国际贸易的地位。

(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尼日利亚除热带雨林区以外还有其他干旱半干旱区域,在发挥现有工程的同时,继续兴建必要的新项目。加强交通建设和仓储建设对于提高和稳定农业生产,稳定供应和农产品出口都十分必要。

(六)加强农业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发农业科技  农业研究、推广工作薄弱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不利影响,病虫害、土壤肥力、杂草及作物退化等问题缺乏有力的技术措施加以克服。尼日利亚设有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等机构,农业研究也有一定基础,但现有的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后在充分发挥原有机构潜力的基础上,充实各级农业研究机构网络,加强与其他国际农业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开发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发展优势农业产业,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七)改革土地制度

合理的土地制度,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增长,有利于土地的长期投资保护和土地持续利用。尼日利亚要发展农业就必须从体制层面着手解决土地制度问题。改革土地制度,稳定土地权属,加强土地管理,为农业领域的企业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八)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在尼日利亚农业发展中还需要改变不合理的耕作和放牧方式,改粗放利用为集约利用;防止土壤沙化、退化,提高土壤肥力;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保护越来越少的植被。实现农业结构多样化必须遵循生态经济的原则,既要考虑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又要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九)移植中国经验,加强中尼合作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范文3

最近几年国内一些发展良好的企业,例如苏宁、皇明、忠旺,均是在各自领域勤奋耕耘、长久积累终究成就一番伟业的“老农民”式企业。

与那些拿到风投的钱便忘乎所以、认为做实体没前途的“浮萍”企业比较,老农民的精神在后危机时代似乎更显得难能可贵。

我们姑且把这种勤劳、坚韧的老农民精神在更大的中国文化范畴中找一个相对应的词――小农意识。

诚然,小农意识自有其不利之处,比如目光狭隘、小富即安、缺乏自律、宗派意识等。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其有价值的一面。

小农意识在其形成的前期曾创造过“中国奇迹”,在其发展的中期又将中国引入高水平均衡陷阱,导致中国的衰落。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农意识成就了中国企业的大发展、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在未来,它还会成为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真正崛起的支点。

“勤劳革命”铸就中国性格

小农经济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所以被称为“勤劳革命”。中国人(包括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人格特质和整个民族的性格,都与勤劳革命有关。

土地施肥浇水、除草除虫、筛选种子、育苗耕种,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小农经济艰苦的耕作环境下对人力的依赖,形成了农民勤劳、坚韧、努力向上的性格。农民自编的谚语“人骗地一时,地骗人一年”、“只要耕得深,土里出黄金”,正是这种性格的写照。

农民种植水稻,不仅仅需要很多的人力,而且细微的差别也会造成产量上很大的差异。如此一来,农活看起来不是科学,倒像是手工的艺术,每一次生产都是一次创造,都会产生新的生产经验需要积累和传递。

农民只能通过不断的尝试,从每一次的行动体验中寻找那些隐性的耕作知识。只能通过年复一年的经验积累,才能改善耕作,增加产量。加之传统农业体系没有明确的分工,需要农民成为多面手,这就塑造了农民乐于行动、乐于尝试、不断改善的精神,也形成了中国人重视知识和教育的传统。

还有,农民靠天吃饭,要对气候和作物的生长周期了如指掌。农民知道,凭空想象是不可能知道一块地该种什么庄稼的。不到地里实地观察,就不可能知道庄稼的长势是否健康,也不可能知道各种病虫害的情况是否严重。

这就是中国农村流行的“地头力”一词的来源。地头力,指嫩芽拱开田地露出尖尖角的那种看似渺小实则强大的力量,它被形容成头拱地往前走的力量。

地头力是指不靠记忆或经验得来的知识,不受条条框框束缚,不找借口,遇到问题就着手解决。它是一种现场瞬间反应的能力,一种从零开始的思维突破能力,一种对现地、现场、现物、现时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农民身上隐藏着的那股潜在的地头力,弥足珍贵。

所以,地头力,答案在现场,其实中国农民早就是这样做的了。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懒惰的西方农民。18世纪的欧洲农民一年中只有10%的时间在田地里干活。冬天,从11月的第一场雪开始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整个村庄基本上都进入冬眠状态。农民有大把无聊的时光,不再工作,任由自己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在修理完一些常用的工具后,这些精力旺盛的人们就开始在床上度日,为了取暖并减少进食,他们用被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窝在床上不动了。

比起那些体型壮硕、习惯于冬眠的西方“熊瞎子”,瘦小却干练的中国农民却像永动机。

在中国南方,农民的年工作量是西方“熊瞎子”的3倍。农民是不会在冬天睡觉的,他们有忙不完的副业,比如编竹篮、做竹帽、做豆腐、捕蛇、捉昆虫等。

偷懒的智慧和认真踏实的愚笨在此引发了社会的分野。

而后,由于技术的发展,西方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可以通过采用打谷机、混合收割机和拖拉机等农业设备,来提高效率、增加产量。但是中国、日本,农民兜里没钱,买不起这样的设备,如何来提高产量,只能靠勤劳的双手。

和西方的自然条件、耕作方式和农业发展形式不同,中国农民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性格路数,这些遗失的价值和力量,却正是我们整个民族内在的优势。

小农意识曾经创造了中国奇迹

到了近代,中国与欧洲为什么会大分流,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如此大的差距?

因为18世纪之前各自核心地区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相差太悬殊。中国“地少人多”,只能选择以小农为主的经济结构。当然,小农会在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有利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也能养活大量的人口,同样能改善生活水平。

历史上,中国人口曾在达到1亿至1.5亿的高峰后下降,而后又在1800年左右上升到近4亿。1820年,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2.4%,居世界首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据,它对世界GDP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气壮如牛的英国,毕竟1820年的英国在世界GDP的份额还不足6%。

这就是历史上的“中国奇迹”。

这一模式被同样地少人多的日本所复制,虽然农民的劳作更加辛苦,但是收入也增加了,生活水平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和中国一样,日本也形成了严重依赖人力的生产模式。

在历史长河中为小农意识洗冤

“中国奇迹”之后,中国走向了衰落,为什么衰落,人们开始在民族性格中寻找成因,这样,小农意识被指为罪魁祸首。

但是,这个罪名是不公平的。当时的衰落,是因为中国束缚了创造“中国奇迹”的小农经验,而陷于“高水平均衡陷阱”。

高水平均衡陷阱,指的是因为中国家庭由男嗣传宗接代的文化根深蒂固,鼓励早婚早育,导致人口高出生率和人口的急剧膨胀,进而经济条件恶化。与此同时,耕地面积扩大的可能性又是有限的。人地比例的上升,意味着与资本和资源相比劳动力越来越便宜,以及人均剩余的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小农精神缺乏发挥空间,这就像一个优秀的人,无法超越过往令其大获成功的旧模式,因而无法走向卓越。

而那时的西方则劳动力短缺和资本过剩,引发了工业革命,通过资本与资源密集化的工业化方式实现了“优势转移”,于是才纷纷强大起来。

同样爆发了勤劳革命的日本,在1880年基于利用好人力地的传统,通过吸收西方的技术,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工业,更加充分地吸收和运用劳动力,而不是依赖机器和资本,使好处可能扩散到更多的人口中,而获得了成功。这也是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所采取的方式。

小农有其劣势的一面,但也有其优势的一面。成败的关键是能不能利用其优势为我所用。

小农意识是成就今天经济高增长的动力之一

中国在改革之前80%的人都是农民,他们只是懂得如何耕田,工业生产所要求的大规模制造的知识和大范围长程交换的契约意识,他们显然一无所知。

但是,即便这样,并且在当时姓“社”姓“资”问题的争论中,在各种法律制度、治理结构缺失下,中国用短短30年,就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有5亿农民变成了工人、服务员或商人,凭什么?

1982年,一家叫凯达实业有限公司的玩具厂建成投产时,招收了1000多名18岁左右的女工,她们大多是中学刚毕业的学生。25年之后,她们当中有过半的女工自己开公司当老板,而且都承认与最早在凯达公司打工的阅历有关。

中国经济高增长,中国人自己说这是出口导向模式及其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但西方人怎么看呢?他们归结为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视。显然,对人的重视,它的源头正在于中国小农对于教育和知识的重视。

不仅如此,小农经济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叫“无剥夺的积累”,即是整个社会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候,需要必需的财富积累,这个过程往往牵涉到工业对农业的剥夺、城市对农村的剥夺。对比南非和中国的工业化过程,我们看到,南非大量没有土地的黑人背井离乡,成为产业工人,可是由于没有了土地的保障,为避免“剥夺”,南非的工厂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而在中国,由于农民拥有土地,进城打工可进可退,他们对工资的要求就较低,因此中国工业化的成本比较低,这就避免了移民到达城市之后的贫困化。

横向看,小农意识在他乡开花结果

丰田创始人丰田佐吉专注于“自化”的发明。他说“人不做机器的看守奴”,不应该只做单纯的动作,而必须把单纯的动作转化为能创造出价值的劳动。“”是产生附加价值的“动”,是带着智慧的“动”。所以要在“动”字左边加上人字旁,写为“自化”。自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机器,是向人要效益,而不是向物要效益。

丰田佐吉说,机器人有许多局限性,它们无法思考,没有感觉。而作业人员了解顾客想要什么,能从顾客的角度思考该如何完成此工作。

为此,十足现代化的丰田却并不像其他著名汽车厂商那样拥有绝对一流的生产设备。多年来,丰田对技术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态度,任何技术的引入都不可与丰田之道有什么冲突。丰田不是通过利用一流的设备、技术,而是通过为员工的知识和智慧留出了空间,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正因为如此,一个看似奇怪的概念“人财”在丰田并不奇怪。人财,即是说人的智慧是财富。丰田非常善于开发和释放员工的智慧,使其所有的员工都不停地追求效率和质量的改善。自1989年以来因员工提出的改善建议而减少的生产成本已达数亿美元,其中仅1997年一年就减少7200万美元。2005年丰田收到日本本土员工的改善建议就超过54万条。丰田成功地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会思考的系统。

所以,在丰田,你要问什么是最大的浪费,答案是“人的浪费”。

丰田对人的重视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精神。正如其经营成功的七条原则之一所直白表述的那样――“农民精神”,它将农民的淳朴、勤劳、积极向上、不惜体力、不辞辛苦、认真好学等特点视为丰田最大的优点。有人说,通用汽车像个商人,而丰田汽车像个农民。

纵向看,无意识传承何时变为有意识开发?

温情脉脉的小农意识告诉中国企业,应该重视的不是冰冷的机器和技术,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的勤奋、坚韧、向上、乐于行动、勇于尝试、不断改善,重视人的地头力和知识的积累,要尊重员工,开发并释放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应该继承这项传统,建立起一套机制,激活员工重视知识和智慧积累的传统禀赋,并将知识和智慧生产、释放出来,转化为企业的产品价值、客户价值和财富。

中国的优秀企业其实已经在“无意识”中继承了小农意识,比亚迪“将机器变成人”的成本创新就是一个典范。最初比亚迪开始生产电池的时候,一条先进机器生产线就要几千万元,而企业的现金只有350万元,当时既缺资金亦无技术,比亚迪怎么办?王传福认识到,中国的人工成本是最便宜的,没必要采用那些机器流水线。于是,比亚迪自创生产线,将机器还原成中国熙熙攘攘的劳动力市场随便都能抓一把的人。

后来,比亚迪干脆凭借自身技术能力,动手设计制作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用比较简单的人加工具的过程,模拟出了比较低端的机器人概念。这样,相当一部分生产线就变成了手工,而且核心设备也开始逐渐本地化生产,所以比亚迪最大的优势是固定资产投入非常低,折旧成本相应也就非常低。它的折旧成本可能只有3%~4%,而三洋等全自动生产线可能要达到30%~40%。

比如,比亚迪把电池的制造流程分解为很多细节,每组工人只需要做一步很简单的工作,也许只是打磨,也许只是把做好的电池放到检测的机器上……工人无须经过复杂的培训,只要能掌握一两个关键性的技巧便可上岗。最有特点的是在资本不足的劣势下,利用流程改造,把电池制造这一资本密集的产业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限度地将技术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结合,获得了外国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

回到人力资源上,比亚迪的解决方案正是一种中国小农的做法。但王传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高明,他这只是无奈之举,是“误打误撞”的结果。他更看重的是人力带来的成本压缩,而不是人力带来的知识和智慧,主要利用的是“无剥夺的积累”的优势,这不可高估,因为小农精神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扬。

比亚迪在人力资源上误打误撞的成功,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共性,即低估了小农的价值。只是被动地利用员工朴素的知识和智慧,没能积极地开发、释放员工的知识和智慧。这是对小农思想没有全面认识而“无意识”传承的结果。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范文4

    论文摘要:民法的主体制度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资格和法律地位,财产权制度确认和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法律行为制度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基本原则规范和指导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民法对市场主体的规范显示出独特的特征,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对其局限性可以通过经济法加以补充:经济法确认市场主体的特殊资格;强调限制意思自治;规范市场主体的具体人格;限制市场主体的绝对所有权。

    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但商品自己不能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他的监护人,商品所有者。”[1]由此可见市场主体的确定是进行商品交换的首要条件。同时,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没有合适的法律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2]规范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法律制度中,起着最直接、最主要作用的当属民法。探究民法的发展历史,它最初来源于罗马法,而恩格斯曾将罗马法誉为“私有制商品经济关系最完备的法律”。因此,民法是市场经济的的基本法。作为市场经济首要要素的市场主体当然要适用民法的调整,并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一、民法对市场主体的规范

    在经济学上,人们对市场主体内涵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的。就其概念而言,有不同的表述,如“市场主体是指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法人及居民个人。作为经济主体,它是社会再生产活动中各类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经营者或支配使用者。”[3]市场主体是“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即商品进入市场的监护人、所有者。它具有自主性、追利性和能动性等基本特性。”[4]等等。据此,可以认为: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具有独立经济地位,享有自主产权,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组织和个人。这一定义一方面揭示了市场主体的基本特征: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具有自主产权、职能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显示出市场主体的范围,包括自然人、企业、政府、中介组织和非赢利机构。

    (一)民法的主体制度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资格和法律地位

    首先,民法的主体制度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资格。市场主体资格是指一切经济实体进入市场,从事市场活动所必备的法定前提条件,其内容包括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且范围一致。并且据此确立了自然人和法人的责任能力。民法正是从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出发,对市场主体资格作一般性和普遍性的规范。具有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力,能够从事法律允许的各种经济活动而获取利益,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即具有一般市场主体资格。

    其次,民法的主体制度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承认市场主体作为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独立、平等的地位。民法不考虑经济实力、信息条件、所有制、地区、行业、国别等因素的差别,将各种市场主体都视为平等主体,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给不同市场主体设置同等程度的自由和约束,给予同等力度的保护,任由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二)民法的财产权制度确认和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

    市场经济是不同的市场主体基于各自的利益,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的经济。交换实质上是权利的让渡。这就要求一方面主体对于在市场中供以交换的产品拥有法律上的支配权,另一方面交换产品的法律上的权利能够顺利让渡。民法的物权制度和债权制度对此作了详细规定。物权制度中的所有权制度对产权归属及行使作了明确规定;用益物权制度规定着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使用收益关系及权益归属;担保物权制度规范着商品流通中发生的风险及权益;占有制度赋予了市场交易主体现实的对交换产品的支配力。债权制度对市场主体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合同法律制度中。市场主体通过合法的合同行为,实现产品的顺利让渡,使得受让主体拥有对让渡产品的法律上的支配权利。物权反映着“静”的商品的支配与所有关系;债权反映着“动”的商品的交换关系,物权是债权的基础,而债权又是物权实现的手段,他们共同确认和保护着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

    (三)民法的法律行为制度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

    市场主体通过市场交易开展经济活动,实现经济利益。这些市场交易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间的合同来进行的。民法的合同制度,对合同的订立、成立、内容、生效、履行、无效及撤销,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都作了详尽的规定,使得合同成为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为市场交换的高速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合同制度的确立,不仅实现了让渡商品,实现了商品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商品交换超出了地域的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有力地推动了商品交换的进行,而且使人们的财产观念从小农经济固守静态财产的观念转向使财产在运动中不断增值的观念,推动了市场的培养和发展,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5]民法的制度,使得商品的所有者和现实交易者发生现实分离。商品的交易者根据制度进行市场交易时,拥有独立的意思,可以发挥更专业的知识,使得商品在交易时实现交换价值的最大化。一方面实现了人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实现了商品所有者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

    (四)民法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指导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

    民法通过一系列基本原则指导和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为其提供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平等原则使市场主体意识到各自在市场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进入市场的资格平等,在市场活动中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权益平等的受法律保护。但平等并不等于平均主义。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只是给市场主体提供相同的法律基础和机遇。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由,保证市场主体有对其行为及行为对象进行选择的权利,禁止他人对市场主体的意思进行非法干涉。正是赋予市场主体广泛的自由,极大的激发了市场主体潜在的能量,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个人自由主义下的无条件的自由,它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利益,即必须遵守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它将市场主体的行为及权利限定在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许可的范围之内。公平原则要求市场主体间展开公平竞争,承担民事责任平衡,利益与风险平衡。诚实信用原则约束市场主体不得弄虚作假、欺骗他人、损人利己。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让渡商品与实现商品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大大分离,更要求市场主体要诚实守信。

    二、民法规范市场主体的局限性

    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对市场主体的规范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同时,由于民法对市场经济关系作用的局限性,也导致民法对市场主体的规范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一)民法确认的市场主体资格具有一般性

    民法基于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赋予一切经济实体平等的法律地位,不考虑经济实力、组织形式等,使每一主体都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参与市场交易。在自由竞争时代,由于市场机制的弊端尚未充分暴露出来,所以民法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具有积极的意义,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的广度、深度、复杂性都在增加,民法确认的一般市场主体资格表现出的形式意义上的的平等显现出局限性,导致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市场主体间实质上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民法强调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

    民法作为私法,强调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依据个人的意思决定行为的内容,排除任何形式的强制。在许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思排除法律的适用,[6]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潜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市场主体常常会依据个人的意思行为而侵犯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阻碍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

    (三)民法规范市场主体的抽象人格

    民法从市场主体的一般属性出发,将形态各异的市场主体抽象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区别仅在于以个人名义或以组织名义从事经济活动,是承担无限责任还是有限责任,其最大限度地规范市场主体的共性。[7]但不同质的市场主体间权利义务的相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间的不公平,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四)民法确认市场主体的绝对所有权

    市场经济是商品交换经济,商品交换要求双方对自己的商品拥有明确的所有权,于是财产所有权成为全部财产制度的基础。为保护经济主体的利益,民法在其产生之日起就明确规定了所有权绝对原则。所有权绝对原则在市场经济早期保护了私人的利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达,所有权绝对原则显示出其内在的不足,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制约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民法规范市场主体局限性的经济法补充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都覆盖全社会,与市场调节对应的民法和与国家干预对应的经济法,成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两大法律部门。如果把市场经济比作一部奔驰着的汽车,民法的作用就如起作用的机油,经济法就如起推动作用的汽油。因此,民法规范市场主体的局限性从法律方面可以通过经济法来补充。

    (一)经济法确认市场主体的特殊资格

    民法确认的一般市场主体资格是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必须具备的资格,具备这一资格即可以进入市场。但市场经济关系是复杂的,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面临着千变万化的市场限制,如地域、经济领域、主体职能、经济实力强弱等,任何市场主体的微小变化都会对整个市场经济体制造成巨大影响。因此,经济法确认市场主体的特殊资格,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国家对其干预的力度,对市场主体资格实行差别待遇,赋予不同市场主体能够在特定地域、特殊经济领域从事特定职能的活动,由此将民法规范一般市场主体资格体现出的形式平等进步到经济法规范特殊市场主体资格体现出来的实质平等。可以说,特殊市场主体资格即是法律在一般市场主体资格的基础上的扩张或限缩。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范文5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县域;民营经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96-01

一、当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不优化

1.法制环境不健全,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尽管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再得到肯定,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民营经济的认识存在误区,使民营企业在与集体和国有企业竞争中处于不公平地位。由于目前国家没有较完备的保护民营投资权益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只有依靠地方性规章予以保障,缺乏统一而明确的法律界定,因而对县域民营经济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纠纷的处理和裁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民营企业的利益受损现象屡见不鲜。

2.管理执法部门作风急需改善。有的执法部门(包括上级部门)为了某种利益将“执法”变成“执罚”,以各种名目收费。有的则对民营企业吃、拿、卡、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民营企业审批程序仍很繁琐。通过调查发现,私营工业企业,从考察、立项、审批、筹建、运营到产品投放市场,关卡达二十余个,涉及对民营经济收费(税)的单位38个,收费(税)项目四十多项,正常办理需要3个月,如果不顺利,则时间更长。

3.硬性环境亟待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较快,各地方普遍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象,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增长的瓶颈,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对于硬件设施的投入需加大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环境,也可以采取措施引导民营投资积极参与,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以家族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机制问题逐步凸现

1.家族式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裙带之风,绩效评价不公平,压抑了家族外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引进。民企虽然可以利用亲朋好友的可信度来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但是随着“关系”资源的枯竭,再增加这种资源成本就会很高。

2.县域家族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决策随意化,对企业的发展难有长远规划。在碰到需要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民营企业往往要么凭借自己的经验,要么跟别人学,缺乏符合市场和自身条件的长远规划,还处在小农经济“庄稼人不要问,人家种啥咱种啥”的初级阶段。全国工商联在国内21个城市做过一次抽样调查,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决策中竟然以新闻报道、道听途说作为自己的决策依据。

3.在一些县域家族式民营企业中,由于公司治理结构薄弱,导致公司财务状况复杂,账目混乱,企业信用状况堪忧。

(三)民营企业主的素质亟待提高

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整体看,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粗放式经营,效益低下等情况。个私企业人才缺乏,经营机制落后。为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在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的占0.75%,高中文化的占31%,其余的均为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文化素质低下使他们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同时,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私企很难得到技术精良的工人,因为国企能提供较为有保障的岗位和社会保障,包括住房、户口和医疗等,而私企相应的激励措施有限。

二、当前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政策建议

(一)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要由政府牵头,成立个私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要加强民营企业信用建设。民营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健全会计制度,树立企业良好信用,争取银行信任和资金支持。要建立信用中心以及征信机构,采集和整合民营企业的信用数据,评定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促进民营企业的信用建设。

(二)破解民营企业素质偏低难题

首先要创优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民营企业实现“三个转变”,即不断由家族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由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由个体分散经营向集体、规模经营转变。加强企业管理,走出“创业――守业――败业”的怪圈。要引导民营企业突破所有制结构、地域界限、行业分类,实行强强联合、优势扩张和资产重组,组建民营经济的“航空母舰”。要帮助民营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私营企业资本与人才资源、知识资源合理配置的合作模式。

(三)优化四大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阻碍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和政策规定,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社会保障、品牌保护、投资政策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二是优化经营环境。规范行政执法体系,切实加大对“三乱”和“吃拿卡要”等干扰民营经济发展的人和事的整治力度。对民营经济大户、大型专业市场实行挂牌保护,维护民营业主的人身、财产和经营安全。三是优化信用环境。建立信用公开、信用评价、信用惩诫制度,打造“信用我”,严格按承诺对民营企业、民营业主兑现各项优惠政策,以良好的信用环境带动民间资本投入,吸引八方投资。

参考文献:

[1] 唐明良,宋华琳.行政法视野中的民营经济与政府规制改革[J].法治研究,2007(2).

[2] 黄文夫.走向21世纪的中国民营经济[J].管理世界,1999(6).

[3] 武中俐.社会资本与民营企业[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范文6

关键词:哈代;宿命论;苔丝;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82-02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小说家、诗人。他的小说可分为三类:“性格与环境小说”、“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这些小说都是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作为背景,所以又叫“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作品倾注了对宗教、伦理、爱情、婚姻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作者擅长以独特的男性话语,以悲剧性的感悟方式向维多利亚时代旧有的习俗观念和制度提出挑战,表现了时代的先进思想。1891年出版的《德伯家的苔丝》是其中最为经典的力作。作者以强劲有力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纯洁善良的农村姑娘苔丝被、抛弃,最后因为谋杀罪而被绞死的凄惨故事。本文试图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分析来探讨哈代的悲剧意识以及宿命论思想。

一、社会因素

(一)社会变革造成了苔丝的悲剧

19世纪后半期,英国维多利亚统治由盛转衰,多样化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侵入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面临着瓦解和崩溃,给广大的农民阶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农民阶级的分崩离析,随之消亡的还有他们引以为傲的独立自主、诚实朴素的传统文化。广大农民为了生存纷纷涌向城市,劳动力价值大幅度贬值,贫农的处境岌岌可危。苔丝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破产的小农家庭中。她的父亲是一个懒散无能、嗜酒如命、愚昧虚荣的小商贩,母亲是肤浅庸俗的农村妇女。苔丝姐弟共七个,沉重的家庭负担一开始就给她的悲剧命运笼罩了一层阴影。老马“王子”被撞死后,苔丝一家失去了“最后一根稻草”,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苔丝只能变成一个依靠出卖劳动力来赚取微薄工资的农业工人。苔丝被迫抛下自尊去认“本家”,到养鸡场做工,后被资产阶级恶少亚雷。失身后,苔丝离开了亚雷,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塔布篱奶牛场做了一名挤奶女工。在那里她认识了克莱,并与之相恋。后来婚姻不幸,苔丝又不得不前往棱窟槐农场打工。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经济拮据的农业工人,苔丝受到的压迫和欺凌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有肉体的、精神的,更有宗教的、道德的、传统观念的。为了摆脱家庭的困境,苔丝不得不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拼命工作,不得不与机器竞赛。小农经济的土崩瓦解,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生产资料被剥夺,贫穷的农业工人苔丝的悲剧命运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中展开的。

(二)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造成了苔丝的悲剧

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书名之后加了一个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无疑是对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苔丝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是美的象征、爱的化身。她勤劳美丽,淳朴善良,坚强忍耐,为了家庭可以摆脱困境,勇于自我牺牲。苔丝的灵魂是高尚的,道德观念是纯洁的。然而在虚伪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面前,她被看做是伤风败俗的典型,不忠不节、堕落罪恶的化身。在传统的男权主义社会,如果一个女人失贞就会被认为是一个堕落、不洁的女人,就会遭到世人的冷眼和唾弃。亚雷是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恶势力的象征,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猎艳高手。苔丝在被他之后,村民们开始对苔丝冷眼相看,苔丝那趋炎附势、庸俗肤浅的父母也曾一度幻想亚雷会来娶自己的女儿。然而任何人都不会关心整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只是一味地对苔丝进行伤害。如果说亚雷・德伯是人类生理欲望的象征的话,安琪・克莱就是人类心理欲望的象征。如果说亚雷对苔丝的伤害是身体上的,那么克莱则在精神上给苔丝以致命的一击。作者哈代对克莱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出于对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观念的痛恨,深刻批判了克莱;另一方面,出于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同情,接受、美化了克莱。克莱看起来思想开明,蔑视传统,但实则是一个道貌岸然、虚伪自私的伪君子。当苔丝在婚前把自己那段不幸的经历讲给克莱时,克莱并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他不止一次地对苔丝说:“你以前是一个人,现在又是一个人了。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并不是你,是另一个模样儿跟你一样的女人。”最终克莱抛弃了苔丝,远走巴西,尽管他也曾和一个不曾相识的女人放荡地生活过。

二、性格因素

叔本华认为,个性在我们的生命中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工作,它使我们在面对生命中不同的抉择或问题时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命运。苔丝的悲剧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和她的双重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她淳朴善良,坚强忍耐,勇于自我牺牲,为了家庭,远走他乡,踏上了“认亲”的不归路,惨遭亚雷的蹂躏。同样为了家庭,在山穷水尽、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她又回到了亚雷的身边,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得家人的温饱。她具有反抗精神,在她的孩子死后,为了使孩子的灵魂得以安宁,她冲破了传统封建宗教教规的枷锁,自己动手为孩子洗礼。然而,她的这种反抗是不彻底的。残留在她骨子里的宿命论观念和旧道德思想,使她的性格又有一些软弱的成分。她对安琪・克莱的爱已经达到一种痴迷的程度。甚至在安琪抛弃她之后,她仍然愿意去做安琪的奴隶,只要安琪愿意和她在一起。她很渴望爱情,但之前面对安琪的求婚,却一再自我谴责,觉得自己是“罪恶”的化身,强大的愧疚感、犯罪感使她迟迟不肯接受这份爱情。最后安琪抛弃了她,她也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默默承受命运对她的不公。在山穷水尽,家人陷入绝境的情况下,虽然她也怀着希望期待安琪的回归和原谅,但最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善良的本性促使她回到了亚雷身边。一方面体现了她的单纯无知,情感的脆弱;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并未彻底摆脱传统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观念的枷锁。这也正是她性格双重性的写照。

三、宿命论思想奠定了悲剧基调

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哈代运用了大量的巧合和暗示、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来说明苔丝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两处最具有代表性,一是苔丝的父亲在得知自己是英国最古老最富有的贵族德伯维尔家族之后,头脑简单并有封建思想的母亲期望女儿可以去攀这门亲;作为家中长女的苔丝,面对家庭的困境,不得不做出牺牲,答应了母亲的要求。这是苔丝悲剧的根源。之后老马被撞死,被恶少亚雷,生下私生子……一切都源于苔丝的这个无法逃避的决定。二是苔丝结婚的前夜,出于善良纯洁的本性,苔丝不想欺骗克莱,想把自己曾被的不幸经历告诉克莱,期望得到克莱的原谅。但不曾想信却被放在了克莱房间地毯的下面,使克莱没有在婚前知晓这些事实。最后导致新婚之夜,苔丝被抛弃,克莱远走巴西。此外,哈代在小说中充分运用各种红色的象征,来表明他的宿命论倾向。红色在西方代表的是犯罪、暴力、危险和鲜血。苔丝到德伯维尔家认亲那天,头上戴着一个比平日里宽很多的红色发带;由红砖砌成的德伯维尔家的墙;苔丝最后杀死亚雷之后,仆人发现天花板上多了一个像是红色斑点的东西等等,这些意象表明,苔丝的命运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控制着,不管苔丝如何抗争,如何努力,终究逃脱不了命运的魔掌。

其实,哈代的宿命论倾向的形成是受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影响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哈代亲眼见证了资本主义入侵落后农村地区的整个过程,农民纷纷破产,涌入城市。哈代很同情广大农民的遭遇,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无力改变这一现状。所以把一切都归因于命运。另外,哈代在外出求学期间,阅读了很多莎士比亚的悲剧、古希腊的悲剧,深受叔本华“唯意志论”、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这一切都为他的悲剧主义基调、宿命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虽然苔丝每次都不甘于受命运的摆布,一次次地选择与命运做抗争,但每当苔丝离幸福只差那么一点点时,就会突遭不幸。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一步步将她推入绝望的境地。哈代悲观的宿命论基调深深地贯穿在哈代的小说中。当我们以时展的眼光审视哈代的作品时,他的这种试图改造社会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是一种自我的积极逃避。

――――――――――

参考文献:

〔1〕聂珍钊.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波特.R.英顿.《德伯家的苔丝》:新达尔文主义解读[J].南方评论,1974(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