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伦理学的精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伦理学的精髓范文1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医患关系是在医疗过程中,由医务人员与病患及其家属所构成的一种双向的人际关系。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伤医杀医事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尤如紧绷的绳索,岌岌可危。造成这种紧张关系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可概括为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客观层面上有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主观层面则主要体现为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的缺失。主观层面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如果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不达标,再完善的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制度,再健全的法律法规都难以得到全面的落实和执行。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主要依赖于医学伦理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工作实践中的自觉养成。优质有效的医学伦理教育有利于医务人员高尚医德医风的确立,有利于医务人员自觉努力地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
目前,我国的医学伦理教育需要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医务人员医德养成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
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现状不利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医学伦理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医患之间缺少伦理关怀。医学伦理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学院校忽视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目前我国多数医学院校都是将医学伦理课程设置为考查课,学时少、地位低,而且只在少数专业中开设,医学生缺乏较系统的医学伦理教育;二是大多数医学生只注重医学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医学伦理学缺乏清晰的认识,认为可有可无。这两方面原因在我国医学院校中长期存在,使医学生以及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知识缺乏、医学伦理素养较低。在临床实践中,这直接导致医务人员对待病患缺少必要的伦理关怀,不利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医学伦理教育方式单一,医务人员医学伦理意识淡薄。由于现代医学伦理学在我国起步发展比较晚,人们对于医学伦理教育的认知也更多地停留在仅仅将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课程的课堂教育上。面对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局面,经统计发现,引起患者不满意甚至做出过激行为的原因中,因医疗技术问题引起的摩擦仅占极少数的一部分,而因医务人员医德问题导致的医患纠纷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从认识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程,仅仅通过对在校的医学生讲授医学伦理课程进行医学伦理教育是很难使医学生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医学伦理意识的。
医学伦理教育不接地气,对和谐医患关系导向作用不明显。医学伦理学来源于医疗工作中医患关系的特殊性质,它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医学伦理教育依托医学伦理学的发展,适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医患双方运用医学伦理理念应对医学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但我国目前的医学伦理教育侧重医学伦理理论本身,不考虑生活实际的变化,不能直面社会和医学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只为理论而理论,导致我国医学伦理教育脱离实际,不能有效疏导医患矛盾。
着手医学伦理教育变革,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如何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制度建设、医疗体制改革等,其中从医患双方尤其是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和提高入手,遵循医学伦理素养养成规律,推进医学伦理教育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准确定位医学伦理教育。医学伦理教育是依据医学伦理理论,立足医疗实践,对医学生和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医学伦理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广义上也包括对以患者为主的广大民众的医学伦理理念的宣传教育。无论是医学伦理的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对医学伦理教育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在其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将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作为医疗实践的核心。因此,医学伦理教育应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始终,医学伦理教育所培育的医学伦理素养应是衡量医学生和医务人员是否合格和优秀的标准之一。只有对医学伦理教育目标和宗旨有准确的定位,才能保证医学伦理教育的发展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构建全方位医学伦理教育模式。第一,加强医学伦理学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医学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教育,医学生能够掌握医学伦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医疗活动道德规范和处理医患关系的伦理原则等,从而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但我国多数医学院校都将医学伦理课设置为选修课,而且学时最多为30学时左右。这不仅使医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医学伦理教育、充分领会医学伦理学的精髓,而且学生普遍不重视医学伦理学的学习,使医学伦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医学院校应从根本上重视医学伦理学的课堂教育作用,将医学伦理学设置为必修课,并增加学时,使医学伦理课成为对在校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第二,增加医学生实习阶段的医学伦理教育。医学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课程除作为基础学科在医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学习医学伦理基本理论,培养医学生初步的医学伦理意识之外,还应在医学生临床实践阶段,运用医学伦理理论讨论分析临床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学会运用医学伦理理论指导实践。这样在医学生在校教育的整个阶段,既接受了医学伦理学理论的教育,又接受了医学伦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又通过临床实践将医学伦理准则内化为自己职业道德标准,在成为医务工作者之初就具备了一定的医学伦理素养。
第三,注重医学专业教师的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在医学专业教学中,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授课教师在讲解医学专业技术时,只是对专业技术本身进行讲授,很少向学生提出医学专业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专业老师的带教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这可能也会成为医学生伦理观念淡薄的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医学伦理素养培育,使他们形成自觉的医学伦理理念,才能使医学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医学专业技术问题时能从医学伦理角度引领学生去思考解决运用医学技术所引起的医学伦理问题,从而实现从专业课学习角度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理念。
第四,重视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教育。由于社会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动摇其在学校接受医学伦理教育时已形成的医学伦理观念。因此,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教育应是终身教育,在巩固已有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实际的需要,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理念,全面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医德修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五,定期对包括患者在内的普通民众进行医学伦理理论宣传教育。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医患关系中,患者的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但在实践中,人们对医患关系伦理、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并不是十分清楚。一些患者对医务人员缺少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加剧了医患的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医学院校和医院在对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进行医学伦理教育的同时,也应对患者的就医道德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在普通民众中通过普法讲座、发放传单、街头板报、组织学习参观等形式进行医学伦理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普通民众的就医道德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丰富医学伦理教育方式。第一,医学伦理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增强教育效果。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保证医学伦理学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打破教材章节束缚,实行专题讲座方式,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扩展学生视野。改变传统的医学伦理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据讲授内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疑难问题讨论法、情境模拟法、名医示范法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进社区、医院做志愿者等多种形式,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伦理教育。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的先导,为医学发展指明方向。在医学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中,从问诊到治疗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技术的使用都有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医学专业课教师在讲授医学技术的选择和运用过程中,应讲授相应的医学伦理理论的应用和依据,以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医疗行为的伦理思维和判断力。
第三,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注重医学伦理教育。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对所学医学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对于医学伦理学教育而言,医学生的临床实习阶段同样也是医学伦理知识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的学习过程。在临床实习阶段,学校应设置与实习期间成比例的医学伦理学的实践课程,结合临床实际,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医学伦理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此外,医学院校对于学生的实习医院和临床带教老师应担负必要的选择和监督义务。实习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和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学伦理素养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将起到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显著成效。
第四,组织医学生、医务工作者走入社区,宣传医学伦理理念。医学伦理教育可以通过受教育者对教育效果的展示和传播而影响和教育更多的群体。作为受教育者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通过利用业余时间以街头义诊、服务社区等活动为载体,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良好的医德修养,宣传介绍医学伦理理念,由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宣传者,在教育他人的同时也是自身完善成长的过程。
第五,在医院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共建的和谐医患关系。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医患关系物化趋势明显,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如何在医患之间构建起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医患关系,应成为医院医学伦理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而这个目标应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医务人员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实践中不仅能不断践行人文关怀等医学伦理理念而且能够不断积累医学伦理道德经验。同时,患者及家属在医院的伦理文化氛围中,通过与医务人员的互动沟通,不仅心理上得到慰藉而且也了解了医学伦理思想,增强了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理解和信任。
完善医学伦理教育评价体系。医学伦理教育的完善与发展需要有制度的引导和保障。探索出一套符合医学生、医务工作者特点和教育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就成为医学伦理教育变革的必要内容之一。
第一,完善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评价体系。将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的课堂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等学习环节都纳入医学伦理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的范围,通过笔试、口试、见习实习单位评价、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医学伦理学科的考核评价。根据不同时期对医学生伦理素养具体要求的侧重点确定各个环节所得分数的比例,形成医学伦理学的最终成绩。
第二,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考核评价体系。医院可以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守则,制定可量化的评价标准,结合医务人员的自评、同行评议和患者评价,定期进行考核。同时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将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保障医学伦理教育有成效。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设立医学伦理委员会,在对医务人员的医德评价环节中,可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委员会较强的专业指导和评价作用。对医务人员医疗活动的伦理正当性给予事先指导和事后评价。
医学伦理原则、规范入法,增强医学伦理教育实效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它既是医学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也是医学伦理原则、规范调整的范围。医学伦理原则、规范是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我国许多医院自觉不自觉地将医学伦理原则、规范作为规范、评价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主要标准。但医学伦理原则、规范毕竟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对违反医学伦理原则、规范的行为只能通过各种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加以约束,这与法律规范的强制约束力相比,医学伦理原则、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就略显薄弱,对于减少医患双方因伦理道德引起的纠纷明显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而我国有关医患关系调整的法律法规又不是很健全。医疗领域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以及不降反升的医患纠纷和诉讼,都与我国的医学伦理道德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法律保障密切相关。因此,医学伦理规范相关条款入法以实现法律对医学伦理规范的支持和保障,是增强医学伦理教育实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措施。
知情同意原则入法,保障和谐医患关系。知情同意原则是在医学伦理教育中要求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在调协医患关系中必须把握的重要医学伦理原则,虽然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但仅仅是笼统的粗线条的规定,在医疗实践中难于把握和具体操作,往往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影响了医患和谐。将知情同意原则的伦理释义入法,明确医患双方在知情同意原则中的权利义务,增进医患之间的交流,从而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患和谐。
有利原则入法,体现医学伦理教育目标。医学伦理原则中的有利原则是医务人员的医疗活动从患者利益出发,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我们进行医学伦理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求医务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但在医疗实践中,有利原则的宽泛性和非强制性使其无法体现在医学伦理原则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立法程序,弥补有利原则的概括性和不确定性不足,更好地发挥其在指导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和保障患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体现医学伦理教育目标,促进医患和谐。
医学伦理学的精髓范文2
关键词:护理专业教育;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12-02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包括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人的道德、文化传统,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做人的基本态度,等等。人文精神既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因而是人类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护理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生命质量和人类未来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因此,护理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
医学人文素养是指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广博的人文知识以及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潜能、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投身社会实践、完善自我的能力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许多典籍中都含有丰富的人文哲理和人文知识,这些都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宝贵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应该继续得到发扬光大。如儒家提倡的“仁” 学思想和易学中的 “人文” 理念,就体现出了爱人、尊重学生、重义轻利的人文精神,是非常值得当代医学生借鉴和学习的。
二、在护理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优势
1.医学的本质是科学的,更是人文的
医学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和维护人类的生命活力和身心健康,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第一,人具有双重的生命属性:一是具有所有生物体所共有的自然生命,二是具有人类所特有的文化生命。自然生命是生命的物质实体,文化生命是生命的精神结构。完整意义上的“人”是由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这“一撇”、“一捺”两笔组成的。第二,人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体。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视阈中,医学不但关注人的自然生命,更关注人的文化生命,其所具有的人文性日益凸显。第三,我国古代把医学定义为仁术,因而医务工作者被赞誉为“仁爱之士”。在古代西方,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名医、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于2400多年前就特别强调医学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操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为医者的首要前提,是良医行事的道德支柱和天然良知。第四,人文关怀是良好的治疗护理方式。医者治病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能用语言不用药,能用药物不用刀;而所谓的语言治病则是人文关怀的突出体现。
2. 护理学是极具人文精神的传统学科
之所以说护理学是极具有人文精神的传统学科,其原因有三。第一,护理学的本源是关爱生命。一般来说,护理贯穿于人生老病死的整个过程。跟踪医学进步的历史,在护理学的本源中仁爱与医术从来都是并驾齐驱的。第二,护理学的人文特征是内在的。护理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和满足健康需求。而人对健康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护理强调的是关怀和照顾病人。护理学本身具有人文内涵和人文追求。护理学的人文特征是内在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第三,护理学的性质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耦合。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护士如何去关怀和照顾患者。护理学不仅要从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躯体微观层面,而且还要从家庭、社会、生物界、地球乃至宇宙等宏观环境上,把握和揭示生命、健康、疾病、衰老、死亡等人类基本现象的相互联系和本质特征。因此,护理学必然会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所以,护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未来的护理学应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整体护理。
三、在护理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当前的“重专业、轻人文”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护理专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在护士资格考试内容调整中增加了人际沟通、护理管理、护理法规、护理伦理等人文学科的内容。为此,应进一步增强人文护理教育的改革意识,加快人文护理教育改革的步伐,促进护理科学和护理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提高各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对人文护理教育的认识,增强人文护理意识,理清人文护理教育改革的思路,形护理教育的基本框架。
1.加强教材建设
好的教材无疑是促进人文精神形成的“点金石”,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医学教育工作者和医学专家们应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编写一些在内容上涵盖人文护理的精髓、在品位上能震撼学生心灵的综合人文护理读本。另外,我们应对原有的专业教材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教材要自始至终体现出人文护理色彩,在内容上要实现专业知识和人文护理知识的有机融合。原有人文护理学科群中的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人文学科教材也要突显出科学、可读、精致、人性化的特点。
2.改革教学方法
把知识体系静态地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体验与参与,仍然是现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主体参与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教师应采用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既具有人文知识又具有医学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匮乏。所以,应加强人文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从根本上转变护理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重新进行定位,实现专业知识、教育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应通过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修养。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应加强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文、史、哲等人文知识的积淀,更要重视良好人格的养成。身教重于言教,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教授的敬业精神、严谨学风、高尚品格、渊博知识、宽广胸怀、端庄举止对他的学生会产生无形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4.创新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美国学者提出,在课程设置方面仅仅追求学术性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学生的情感、社会适应性和身体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应设置包括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在内的综合课程,从课程中挖掘人文精神。应该说,护理学是一门对道德性和技术性要求极高的学科。针对这一特点,应增加人文护理课程的学时。国外的医学课程由医学、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三部分组成,其中人文类课程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最多,约为20%~25%。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8%左右,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所占比例显然偏低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将人文、社会心理科学与医学科学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出系统性和层次性。以三年制护理专业为例,第一学年应开设公共性质的人文课程;第二学年应开设专门的人文护理课程,如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伦理学等,使学生形成科学、完整的人文护理知识体系;第三学年,在临床实习和临床实践中,应逐步将这种知识体系逐渐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人文护理素养。
5.加强人文护理环境的建设
人文护理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全方位的人文策划,如洁净的校园、和谐的环境,富有人文特色的校训、系训、伟人像、宣传栏、标语口号、丰富的人文书籍、期刊以及设施齐全的场地等,使学生在感受温馨的同时,还能体会到一种健康向上的力量。在软件建设方面,首先应从人格的内涵建设到外在形象的表达上对教师进行训练,使教师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感染学生。其次,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社团活动,如高年级学生的义诊、青年志愿者对老弱病人的援助以及对农村卫生状况的考察等。
另外,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各类医学院校应设立专门的人文护理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人文护理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一方面应加强纵向的交流研究,另一方面,应加强横向的联合与交流。所有的护理工作者和护理教育工作者都应参与研究,相互交流经验,并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使得人文护理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展开。
四、结语
无论是实训室的护患角色体验还是临床护理实践工作,都是护理专业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及职业人文素养有效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确保实现其职业价值的重要基础。为此,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职业情感、提高职业技能,将人文素养体现为人文关怀。如在护理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想到病人有哪些需要、会有哪些反应、会发生哪些情况;应做到操作前解释、操作中的指导和操作后嘱咐;恰当运用倾听、提问、沉默、阐释、移情、鼓励、支持、疏泄、体触以及积极的暗示等,充分调动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促进整体护理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登极.医学伦理学[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6.
医学伦理学的精髓范文3
【关键词】关怀教育;护理教育
关怀(Caring)又被称为关心、关爱、关怀照护等。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们渴望关心,呼唤建立关心型的社会。护理关怀是护理的核心能力之一,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提出了关怀及其相关的关怀价值观、关怀态度、关怀行为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1]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是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一种伦理理论。[2]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教育所有孩子不仅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3]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思想正是当今教育改革所急需的,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关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1诺丁斯的关怀教育思想
内尔·诺丁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学家的杰出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她继承了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接受了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而非“我与它”的哲学思想,以教育哲学研究女性主义伦理学,并运用到教学领域中,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1.1诺丁斯对关怀涵义的解释:米尔顿·梅尔奥夫在对关怀的讨论中写道:关怀就是帮助他人成长,帮助他人实现自我。[4]他认为关怀的主体是关怀者,通过助他、满足他人需要实施关爱。诺丁斯认为关怀的两种基本含义是[5]:其一,关怀与责任感相似,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他就是在关怀这件事;其二,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诺丁斯的关怀倡导每个人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作出反应,要培养关怀意识,才能付出行动。
1.2诺丁斯视关怀为一种关系行为:诺丁斯的关怀是一种关系行为,是关怀者把握他人的现实性、尽可能的满足他人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的、并得到被关怀者响应的一种行为。[6]关怀者与被关怀者形成了关怀关系,A关怀B即A的意识特征是关注与动机移植,而且A做出与之相符的行为,而且B承认A关怀B。[7]正如马丁·布伯[8]认为的“关怀是相互的,在我-你关系中,此人不再是他或她,不只是他们或她们的一个样本,不只是世界的时空网格中的一个结点,也不是一个可以预期并准确描述的物体,或者可以明确说出的若干素质的拼凑物。他是独特的、连续的,他是充满苍穹的那个你。若忽视关怀、关爱他人,就生活在我-它关系中。”
1.3诺丁斯的关怀过程是从自然关怀到伦理关怀:所谓“自然关怀”是指或多或少由深情或内心愿望自发产生的那种关怀。[9]自然关怀是人的本能,是人自觉地、发自内心的愿望,进而付出行动。但是,自然关怀能力不是天生的,也需要精心培养,才能将关怀愿望变为关怀行为。“伦理关怀”是进行伦理与逻辑的慎思,近似于康德道德取向的义务式的关怀。[10]社会呼唤伦理关怀,需要人们思考“当某人需要关怀时,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伦理关怀的理性是培养、锻炼自然关怀的方法,最终发展为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热衷于关怀。
2护理关怀的涵义
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11]护理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关系人的生、老、病、死,面临病人的痛苦、,护士关怀、尊重、满足病人的需要尤为重要,把关怀意识转变为关怀行为,将关怀融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精神方面的需求是护理的使命。
2.1护理关怀是一种专业关怀[12]:Leininger是当代第一位研究关怀的护理专家,其理论重申“关怀既是护理,护理既是关怀”[13]的看法,认为关怀与护理是密不可分的。护理关怀与其他职业关怀不同,护理关怀是以促进病人健康为目的,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出发,为病人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14]。护理关怀是一种专业关怀,将护理关怀融入到临床护理实践中,提供病人生理护理的同时也兼顾病人的心理、社会支持,是病人在关爱中促进健康的恢复或安详的面对死亡。
2.2护理关怀是一种治疗手段及措施:Orem提出自我护理理论中指出,护理关怀是护士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的治疗性护理措施[15]。其意义帮助病人恢复或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达到健康的目的。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某些生理功能出现障碍,影响正常的能力,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悲观、绝望等问题,护理关怀通过帮助病人提高自理能力,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帮助病人恢复自强的信心,克服战胜疾病。
2.3护理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Watson[16]认为护理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既义务,以保护和捍卫服务对象的人格及尊严。护理关怀行为或措施,就是对护理对象的一种主观世界及人格的认可和尊重,从而使护理对象的思想及行为向积极的方向转变,同时护士的思想及人格也得以升华。护士接触病人的时间最多,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关怀、照顾病人,即使被关怀者得到安慰、舒适,疾病的康复,又使关怀者在实施关怀行为过程中得到价值感、愉悦感,得到双赢的效果。
2.4护理关怀是一种护理介入:杜友兰博士认为关怀、关爱是一种人性,是一种伦理的章程,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护理介入。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提供病人心理的慰藉与支持,充分运用情动技巧,以“关护”为出发点,没有关爱,也就没有护理。良好的专业性的关爱,可增进人们希望、快乐,并促进疾病痊愈。[17]护理关怀是护理的主要工作,将关怀与专业的有机结合是医学人文本质最好的诠释。
3护理关怀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诺丁斯认为关怀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她使当代的学校能够在这方面生机勃来[18]。在护理教育中,把人作为目的,人至上,人高于一切的理念,建立师生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成全,让关爱的暖流在教育过程中流淌,潜移默化的达到关怀教育效果。
3.1关怀教育在护理课程中的渗透: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19]大力倡导以科学为基础的人文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科学和人文化结合起来,使科学人文主义化,进而使科学“更有意义,更为感动,更为亲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重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让学生在护理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体验关怀,在被关爱、被关注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在实践中关怀亲人、关怀身边的人、关怀动物、植物及环境等。
3.2构建护理关怀教育模式:在护理教育中建构关怀教育模式,设置关怀教育目标,以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为依托,实施关怀教育的外部行动和内心修养相结合的策略,以体验关怀,实践关怀为基础,提高学生关怀能力,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护理人才。在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中注重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求,多方面、多渠道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20]创设关怀教育为护理必修课,包括关怀理论课和关怀体验实践课。也要注重关怀的隐性课程的建设,隐性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护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等。[21]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22]每个学生同时具有九种智力,这使得每个学生智力各具特色,体现一定的差异,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差异、个性化,成全学生不同的的发展目标。教学方法要灵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关怀,培养关怀意识,锻炼关怀能力,正是要有相同的情感、相同的经历,才有真正的同情。[23]在教学评价上,建立护理关怀教育自我评价、欣赏评价、他人评价,灵活的、多元的评价形式达到关怀效果。
3.3加强教师的关怀教育思想:社会学习理论[24]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护理教师应该关怀、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怀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流露,教师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评判,对关怀行为进行模仿,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关怀意识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受到关怀,学校确立“教师第一”的理念,尊重、信任、关爱每一位教师,努力为所有教师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构关怀的氛围是每一位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25]。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The Essentials of Baccalaureate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 Waschington,DC:1998
[2]肖巍,张娣.医学教育中的“关怀”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5):115-116
[3]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
[4~7,9~10]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
[8]马丁·布伯.我与你[M].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1958
[11]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3):5-7
[12]Leininger M.Care the essence of nursing and health[M].NJ:Charles B Slack,1984:12
[13]Leininger M.Care the essence of nursing:Cultural care persity and universality[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1984,1(4):175-181
[14]Leininger M. Leininger’s theory of nursing:Cultural care persity and universality[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1988,1(4):175-181
[15]邹恂.护理程序入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0
[16]Waston J.Caring knowledge and informed moral passion[J].Advanced Nursing Science,1990,13(1):15-24
[17]杜友兰.护理理论与实务的应用[M].台北:华杏出版机构出版,2002:5-6
[18]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0
[19]黄丽英.医学生医疗人文关怀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5.5(18):58-59
[20]朱世娜,王丽杰,刘英利.医学人文课程教学评价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78-79
[21]屠大华.现代教育理证[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90-191
[22]Linda Campleel.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7
医学伦理学的精髓范文4
【关键词】思修课;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高职院校,尤其是医学高职院校每年为我国输送大量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培养医疗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近些年,医疗改革着力于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对于缓解广大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在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疗纠纷案件的时有报道,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绝大部分与医护工作人员自身职业素养水平低下有关。因此,作为医疗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医学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上岗前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既能很好地避免上岗之后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也实现了高校培养高素质劳动技能人才的首要任务。
一、医学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专业的特殊性
医务人员的工作是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命,因此,不同于一般性质的工作,这也就决定了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即医德。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作为培养集医疗技术和科学知识于一体的重要基地,医学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医疗人才。
(二)医学生自身特点
现阶段,高校在校生基本为90后,在性格方面的共同表现为表现欲强、个性张扬、理想信念缺失,再加上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抗压力弱。因此,多数学生表现为意志力不坚定,进入工作岗位后也很容易出现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由此,对这些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岗位需求
医务工作人员的职责是救死扶伤,由于涉足的专业领域不同,绝大多数病人不甚了解甚至是完全不了解医学知识。许多医生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还热情满满,能够细致照顾到患者的每个需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变得越来越麻木,职业情感也随之淡漠。因此,在校期间学校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强化学生无私、敬业的奉献精神,这对于满足岗位需要、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修课程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一)加强基本理论建设,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高校阶段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医疗行业出现了一些诸如收红包、收回扣、乱收费的不正之风,医务人员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也出现了冷漠、缺乏耐心等现象,医德医风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这种良好医德医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政治课教师,理应担负起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作为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每一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要努力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办讲座、优秀个人事迹展等方式,或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多开展相关讨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医务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这些都会于无形中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重视实践教学
医学教育重视实践,思想品德教育同样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入医院实习是医学生实践的第一步,由于在校期间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学校应注意加强在校生个人品德的塑造,尤其是即将实习的学生,要给学生灌注正能量,使他们能够在实习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当然,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实习期,应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在社会实践中体会道德修养的精髓。
(四)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
高校在校学生青年富有活力,他们的成长过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对这样一类学生的教育应注意引导为主,且形式要灵活生动。研究显示,目前社会中无私奉献精神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广大青年身上,而且这种奉献都是自愿的、非获利性质的。由此可见,对于青年人群来讲,正确地引导会激发其暗藏的公共服务意识。作为思想道德培养者来说,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顺应其特点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值得每一位政治教师仔细研究的一门学问。
参考文献
医学伦理学的精髓范文5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人文素质;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74―4721(2009)02(b)058―02
中国医药不仅是中医药千年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外延,而且还内涵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底蕴,涉及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特别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石,是医学人文素质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内容。因此,重视和加强中医药文化精髓的学习,对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仁心仁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与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文道德培养
在中国历史上,仁学的产生常常以孔孟儒家学派的产生为标志。首先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其次,将医生良好的德行称为“仁心”,鼓励、鞭策医者以仁爱之心,尊重生命、善待患者、博爱群生。第三,将“德性”好的人或医德好的医生称为“仁人”,把“仁”作为评判医生资格及其道德操守的基本标准。由上可见,“仁心”、“仁人”、“仁术”是中医传统文化仁学内涵的三大要素,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
尊重生命是医学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特征。《黄帝内经》指出:“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张景岳在《类经图翼・自序》中论及:“医之为道,性命判于呼吸,祸福决自指端,诚不可猜摸尝试,以误生灵”;“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人参两间,惟生而已。生而不有,他何计焉?”医学生无论在实习或是医疗实践中都要胸怀仁善,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理解其心情,以善良的心地和科学的态度,关心患者疾苦,能一视同仁,高度负责。每个医学生当扪心自问“我是为什么而学医的,是为救人,还是为自己”;在给病家治病时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患者又怎样?
2 清廉洁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与淡泊名利、诚实守信的人文情操培养
祖国医学认为,一个负有责任感的医生在行医中必须具有清廉的情操、洁爱的品格。清廉诚信与仁爱是相关的,一名仁爱的医生在其行医服务于患者时,必须具有杜绝名利、清廉诚信的道德品质。反之,为名为利的医生必然缺乏仁爱的精神,缺乏清廉、洁爱的人文品质,这样的医生是被世人所鄙视的庸医和下工,必然为人民所唾弃,决不可能成为造福于社会的合格医生。在历史上关于医家清廉诚信的杰出事例不胜枚举,有些已成为民间美丽的传说,至今流传。三国时代,江西名医董奉,不但精于医术,而且情操高尚。他隐居庐山,专为贫民治病,不取报酬。患者痊愈后,凡来感谢者,病轻的使其种杏树一棵,病重的使其种杏树五棵,不到十年,董家周围的杏树蔚然成林。杏子成熟后,董奉把杏子换成粮食,然后再接济给贫民。这一美事广为传颂,后人称为“杏林佳话”。患者常用“杏林春暖”来表示对医生的敬意。
医学生要想成为苍生大医,当则淡泊名利,提倡以天下为公、义为利上、先义后利。同时,还将诚实守信作为做人的根本,视为做人不变的信条。在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冲击的今天,培养当代医学生重义轻利、诚实守信的人文素质尤其重要。
3 博识圆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与融会贯通、全面发展的人文知识培养
祖国医学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医家除了要具有仁爱救人之心、清廉洁爱的高尚情操外,还必须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素养。知识素养是衡量一个人才学的重要尺度。古代中医名家的知识素养有着一些共性特点,坚实的医学知识为主干,加上丰富的民间常识,是精专和广博的辩证统一。张景岳涉猎广泛,精通《易经》,并时天文、历法、音律、兵法、战术等皆有研究,其潜心岐黄之术,以医终其身,扬其才,是明代根底较深、知识结构颇为合理的著名医家,也是在中医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难得的杰出人才。
当今医学生人文知识素养包括哲学修养、历史修养、文学艺术修养、心理学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化礼仪修养、社会经济修养等。其中,哲学修养能让医学生用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学习、研究与实践,用哲学思维分析各种疾病现象;历史修养能让医学生了解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激起强烈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文学修养能让医学生深谙人类病痛和治病中的复杂感情和关系,用真情真意对待病人,解决病人的痛苦;心理学修养能让医学生运用心理学方法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激发病人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文素养绝非只是一种知识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特征和行为状态。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作用,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一名即将在医院承担重任的青年医学生,不注重全面发展,就很难应付未来工作环境提出的各种挑战。当今世界,各国有识之士也认识到只有知识与能力、为学与为人、理性与价值有机统一。才能使人达到和谐发展,才能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已成为时代潮流。
4 推陈出新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与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培养
医学伦理学的精髓范文6
关键词:中医意象思维;中医现代化;意象;认知心理学;认知路径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20-03
1 基于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医意象思维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学形成了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其中,中医意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直觉性与变易恒动性的特点,最为深刻地遗传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因。中医意象思维主要体现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之中,运用取象比类,分析人的生理病理功能结构,建立“藏象”学说;对疾病的认识上,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象”,建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所谓“藏象”、“脉象”、“证象”等,其本质就是“意象”[1]。
取象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最具本质特征的认知天地间事物规律的途径,《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这种“观物取象”的观点,奠定了中医意象思维理论的基本原则。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医意象思维的理论基本上是这一观物取象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是面对中医被西医全盘取代的观点,中医思维方式尤其是中医意象思维的精髓含意亟待深入探究。
随着世界整体医学观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世界新技术成就、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会在未来的医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医要现代化,必须时刻注意把相关域外学科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并能做到较好的融合[2]。
目前,对于中医意象思维的研究刚刚起步,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入手,既借助认知心理科学的研究范畴去解释中医意象思维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使人们更易于了解中医意象思维,同时,也能鉴别出基于西方哲学建立起来的现代认知心理科学的不足之处,最后指明中医意象思维应该建立自己独特的东方认知心理学路径,因此,探索中医意象思维的认知心理路径,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2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范畴
认知心理学泛指对意识现象及人类高级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它尤其重视对思维策略等人类复杂认知活动的研究。其涉及一系列心理过程―从感觉到知觉、图象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形成、思维、表象、语言、情感以及心理发展过程。抽象分析法是认知心理学独特的和主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将人脑与电脑进行[HJ3.2mm]类比,认为人脑是处理信息的加工器。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里,意象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形象思维创造与描述环节的基本思维形式”,此定义确认了意象“是由表象概括而成的理性形象,是事物的表象与主体对深层之理解的辩证统一”[3]。简单说,意象就是有意义的形象,其包括了意和象两方面因素。
事实上,意象这一术语在国外是由美国的“E•庞德于1912年创造的”,他提出了“意象是一瞬间思想和情感的复合体”,“从而使其意象有别于一般所说的形象[4]。
Sternberg在其《认知心理学》第2版中指出:“应用心理学家观察设计工程师、生物化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其他学科科学家及工程师使用意象(imagery)来思考不同的结构和进程,以及在其领域内解决问题。发现不是任何人都能流畅地创造和操作意象。研究表明一些人在实验室使用仪器时更善于创造意象”[5]。
苏联学者B•P•伊林娜与A•A•诺维克夫在《科学直觉的世界里》一书中提到,遗觉的直觉以意象模型为背景,在先前已有的概念基础上建立新的直观形象的过程。这种科学直觉的不同形式是按其内容来划分的,表明思维过程中感性和理性不同的交互作用方式[6]。
关于意象最早被人注意的问题是它和知觉的关系。而对这个问题的最朴素的看法就是益二,认为意象乃知觉的翻版,认为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明晰度。铁钦纳的学生拍凯(C•W•Perky)于1910年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检查,证明当知觉刺激物的强度微弱到临界于阂限时,被试会把微弱的知觉误认为意象[7]。
3 中医意象思维独特的认知心理路径
中医意象思维是中医最根本的思维策略,属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中医意象思维中的象,指的是在天地人三才为一体,内部各事物间相互联系、不断变化并相互作用的大生命观下,与生命病症相关的、经过抽象化了的象,是“藏象”、“脉象”、“证象”,比如在藏象中,《素问•五脏生成论》提出了“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的原则,而《素问•金匮真言论》则从直观经验入手,按照功能行为的相同或相似归为同类的原则,将自然界和人体分为五类,然后发掘出蕴涵于“象”中的深层的藏象理论。首先,以五行之象类推五脏的功能作用。如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象水而润下。其次,以五行之象类推五脏外合体窍、通于天气的理论,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
而中医意象思维的意,是抓住了一元论中天人合一的本质,融会贯通地去理解一个病象或证象,此中的“意”不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所谈到的意象中散落在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与意义,而是基于系统整体观,通过直觉感悟生命与病症征象的精微内隐的思维动态和心理活动过程,其中包含心理与意识的因素,更包含着下意识的成分。比如南朝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云:“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得言也。”在此,东汉名医郭玉所用的“意”是能过息心涤虑,细细体察感受病家的藏象,脉象和证象,专志于诊病。当代中医学家裘沛然先生也曾解释说:“医者意也,就是用意以求理,理有未当,则意有未惬,医理难穷,则意有加”[8]。
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达到“慧然独悟”的状态,实际运用更多的是偏向于“意念”、“心悟”的“意解心知”的思维方式,《素问•八正神明论》曰:“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个俱视独见,视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而明代名医谢肇渊认为:“脉之候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五杂俎》),在于医者凝神静虑,体悟精微,以意为解并与神相通的辨识,通过直觉完成[9]。
4 突破现代认知心理学范畴的中医意象思维
科学的进步与知觉和意象的转换紧密相连,科学的历史也正是知觉和意象理论的历史[10]。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保留中医的传统文化精髓,不应该拒绝西方科学化,更不能与西方科学与西方哲学思维严重冲突与对立,而是要不断与西方科学中的认知心理论――思维哲学相结合,才能真正显明中医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中医意象思维方式的深奥内涵。
现代认知心理学超越了片面而机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承认人的意识,重视认识过程的研究,尤其是高级思维策略的研究。然而,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还存在着严重局限和不足。例如,把计算机与人脑进行类比,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器,而人的心理、意识要受自然界、社会实践活动及内部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方面计算机如何能灵活精确地模拟?这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基本方法论,不能从整体上揭示思维本质。
西方先哲亚里斯多德[11]提出:“显然,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一部分。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的东西。”中医意象思维把天地人三才观作一个整体并且其中的关系不停地变化,把整个世界的本质被称为“道”,再采用被抽象了意义的“象”去取象比类,在“坐忘”、“心斋”的直觉思维中去体悟大道,与道会意,因此,中医意象思维的“意”与“象”,不是针对具体某个事物的形象与意义的具有整体性、直觉性、变易恒动性的特征,包含并突破了感觉到知觉、图象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形成、表象、语言、情感等认知心理学的范畴,是医家以四诊了解患者的证象开始,将心境、物境与道相互交融,使心灵处于无所束缚的状态下,让下意识直接拥抱客体,融化于客体,获得对道的感知,这种状态只能用直觉,不可分割,一旦引入理性,运用判断和推理,就意味着分析和割裂,因为,认识与意向统一于主体的实践,心理活动是人们实践活动的“枢纽部分”和“主观活动部分”[12]。
中医意象思维是基于先人总结的范畴与医学理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理论等,进行取象比类,以象尽意,立意言象,其背景为整个宇宙的所有信息,理论基础是前人已确定的理论,正如梁启超先生进行的“一个早熟的婴儿”的比喻,中医意象思维理论一开始,就采取了宏大的宇宙观为背景与基础。对中医意象的认知模式和规律进行实证研究,挖掘其深刻内涵,是中医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中医拥有鲜活生命力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认知心理学视域下重要而崭新的课题,二者必会相互促进融合,对东西方思维哲学的交融、对世界临床医学与心理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通过中医临床观察分析,进行系统科学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如能找到最适用、最简捷、最方便的临床辨治方法,找到最直接体现人体病变意象的临床思维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而且在现实社会环境下对于养生、防病均具有重要价值[13]。
参考文献:
[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导论[J].医古文知识,2004,(3):6~8.
[2]刘亮.“现代中医”――中医现代化的实现者[J].医学与哲学,2007,28(10),61.
[3]田运.思维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629.
[4]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53~1554.
[5]SternbergR J.Cognitive Psychology[M].Thomson Business Information,1998:217.
[6]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8~119.
[7]E•B•Titehener.A Text一Book of psyehology[M].1924:198.
[8]裘沛然.壶天散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9.
[9]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25.
[10]李醒民.创造性科学思维中的意象[J].哲学动态,1988,(2):38~42.
[11]亚里斯多德.《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0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196.
[12]潘菽.心理学简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