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的两个转变;创新型人才;批判性思维;创新

批判性思维是大胆质疑而非愤世嫉俗,是思想开放而非举棋不定,是分析批判而非吹毛求疵。批判性的思考果断但不固执,评价但不苛责,有力但不武断。

――彼得・范西昂(美国批判性思维专家)

美国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c.Levin)曾指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认为,莱文的评论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切中肯綮。在本文中,我将把他的评论当作出发点,探讨如何改善中国的本科教育以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本文由四小节组成:(1)创新型人才的一些特质;(2)什么是批判性思维;(3)批判性思维和创新;(4)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我将阐发的主要观点是:创新型人才具有某些理智和人格方面的特质,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要完成两个转变,批判性思维在培养这些特质和促成这些转变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将厘清“批判性思维”的四重含义,论证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是相辅相成关系,并提出如何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七条具体建议。

一、创新型人才的一些特质

按照我的理解,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创业)型人才通常具备如下一些特质:

(1)自我期许高,怀抱雄心壮志。一个人不想成为什么几乎肯定不能成为什么,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但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想成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人或许可以分为两类,有那么一点雄心的和没有那一点雄心的。对普通人而言,那一点雄心,是把自己拉出庸常生活的坚定动力;没有那一点雄心的,只能无力甚至无知无觉地,慢慢被庸常的生活没顶。在变革时代,那一点雄心或许能导致波澜壮阔的结果。”有雄心的人往往有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及后果:成就自我,造福社会。

(2)开阔的知识视野。孤陋寡闻的人成不了大事,创新型人才必须见多识广。

(3)开放的心灵和活跃的思维。创新型人才通常不板滞不拘泥,脑子活,主意多,办法多,善于发现问题和捕捉机会。

(4)想象力和洞察力。创新型人才常常要“无中生有”,思维必须具有前瞻性。要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最后才能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就像马云通过互联网搭建电商平台,硬生生弄出一个“光棍节”,变成了一个全中国甚至输出国外的购物狂欢。

(5)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优秀的学习能力。光有想法和点子是不够的,还要有实现它们的知识储备和操作能力。当已有知识不够时,知道该学习什么新知识,并能迅速掌握那些新知识。

(6)审慎的思考与决策。投入一项研究,创办一项事业,常常需要巨大的投入和付出,要避免一厢情愿式的思考,从正反两方面反复权衡,通过审慎的思考和决策来规避风险,争取成功。

(7)一往无前,埋头苦干,忍辱负重。一旦通过审慎的思考做出决定,就不再左顾右盼,而是以极大的勇气投入工作,付出极大的辛劳,穷尽一切可能手段去争取成功。在此过程中,甚至要忍辱负重。

(8)与团队成员的良好合作,与社会环境的良好互动。在当代社会,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创办事业,都很难靠单打独斗来完成,需要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需要友善的社会环境,要尽可能取社会资源的协助和支持。

(9)根据环境反馈,适时作出调整。一项研究、一项事业很难按最初的设想来完成,中途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分析原因,适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

(10)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充满自信,能够自我定向、自我校正;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坚忍不拔,等等。

可以看出,上面这些特质中,有些属于理智品质,有些属于道德心理品质,有些属于具体操作技能。创新型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我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要完成两个转变:

(1)知识层面:在进入大学前,中国学生大都是被动学习,一切为了考上大学,具备了初级的知识基础。在走出大学校门时,他们头脑里应该有一个大致的知识分类框图,具备较为宽广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某些专门领域具备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特别是具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有较强的可塑性,能够迅速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他们的期许。

(2)人格层面:在刚进大学时,大学生是一群心智不成熟的少年;走出大学校门时,他们应该是心智成熟、品格健全、独立自主、理性负责的公民。

因此,大学必须完成两个任务:知识教育和人格养成。人格养成主要通过知识传授来完成。问题是:大学本科教育如何完成这两个任务,特别是把一部分或者少数大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我下面仅限于说明:批判性思维在促成大学生的两个转变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二、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按照我的理解,“批判性思维”有如下四重含义:

(1)指在20世纪中后期在北美兴起、后来被世界很多国家所仿效和追随的一场教学改革运动,要求从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育模式,改变成以人格和素质养成以及能力培养为主的模式。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教育哲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中后期,美国教育界逐渐达成共识:在当代民主社会,在信息爆炸和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放在传授离散和陈旧的知识和信息上,而应该放在探究、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本身上。它的首要目瞬皇桥嘌知道很多的“知道分子”,而是培养能够批判性思考、理性地判断和决策、有责任心、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公民。“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教育领域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批判性思维运动’;20世纪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的各层次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目标。”

(2)指现代社会中合格公民和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倾向。批判性思维服膺理性、逻辑和真理,其基本预设是: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可以而且应该受到质疑和批判;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应该通过理性的论证来为自身辩护;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任何思想都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免权。“把一切送上理智的法庭”,可以看作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主张和口号。正如有哲学家所言:今天,除了在所有人面前辩护的必要性是无须辩护的之外,一切都需要辩护。善于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人具有这样的个性特征:心灵开放,独立自主,充满自信,乐于思考,不迷信权威,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力求客观公正。他们随时准备对所面对的各种观点和主张进行评估,以便确定什么样的信念最适合或切近于当下或长远的目标;不断发展出新的阐释,以便改善其对周围世界的理解;积极搜寻对所提出的阐释的质疑、修正或反驳意见;对所搜集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以便更有效地做出决定和选择,如此等等。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哲学联合会底下的一个哲学教学委员会着手一个大的研究项目,运用德尔菲方法,咨询46位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批判性思维专家,历时两年,经过六轮磋商,最终就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诸多事项达成一些共识,写成“德尔菲报告”,其中关于“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共识如下:

・对广泛的议题怀有好奇心;

・注重变得见多识广并保持这种状态;

・善于把握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机会;

・信赖理性的探究过程;

・对自己的理性能力保持自信;

・对不同的世界观持开放态度;

・在考虑其他选择和意见时保持灵活性;

・理解他人的意见;

・公正地评估推理;

・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偏好、成见、成规、自我中心或社会中心的倾向;

・谨慎地悬置、做出或改变判断;

・当诚实的反思表明有必要做出改变时,愿意重新考虑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3)指在面对做什么或相信什么时,人们做出合理决定的一系列思考技能、方法和策略。例如,美国学者恩尼斯(Robert H.Ennis)曾列出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所具有的如下技能:集中关注某个问题;分析论证;提出并回答解释性问题或挑战性问题判定资源的可靠性观察,并对观察报告进行判断;演绎,评估演绎;归纳,评估归纳;做出价值判断,并对它们做评估;给词项下定义并评估这些定义;给未陈述的假设定性(一种既归属于澄清同时在某个方面又属于推理的能力);考虑前提、理由、假设、见解,以及其他那些他们不认同或怀疑的命题,并从它们出发做推理一一而不让他们的不认同或怀疑干扰他们的思考(“假设性思维”);在做一个决定并为它辩护时,整合其他技能和倾向;以一种与情境匹配的有序方式进行;对他人的情感、知识水准,以及精细程度保持敏感在讨论和表达(口头的和书面的)过程中,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包括以适当的方式运用“谬误”标签,并对它们做出反应。在这些技能中,前十二项是构成性技能,后三项是辅技能。

在上面提到的德尔菲报告中,美国专家就批判性思维技能达成如下共识:解释(interpretation)、分析(analysis)、评估(evaluation)、推理(inference)、说明(explanation)和自我调整(self-regulation)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技能。其中,解释是指“领会和表述各种经验、境况、数据、事件、判断、公约、信念、规则、程序或标准的意义或重要性”,包含的子技能有:分类,破解意涵,澄清意义。分析是指“从陈述、问题、概念、描述以及其他旨在表明信念、判断、经验、理由、信息或观点的各种表达形式之间中,识别出所意向的或实际的推理关系”,包含的子技能有:检验观点,识别论证,识别理由。推理是指“找出并夯实得出合理结论所需的因素;形成猜测和假设;考虑相关的信息,从数据、陈述、原理、证据、判断、信念、观点、概念、描述、疑问或其他表达形式中推导出结论”,包含的子技能有:寻求证据,考虑多种可能性,得出逻辑有效的或可以辩护的结论和主张。评估是指“评估可信度和逻辑性,包括评估各种用于说明或描述个人的见解、经验、处境、判断、主张的陈述或其他表达形式的可信度,以及各种主张、描述、疑问或其他类似表达形式之间的实际或所意向的推理关系是否合乎逻辑”,包含的子技能有:考察论断的可信度,考察论证中所用的归纳或演绎推理的质量。说明是指“既要在多个层面陈述和论证自己的推理结果,顾及证据性、概念性、方法论、标准以及背景因素;还要能以合理的论辩形式展示推理过程”,包含的子技能有:陈述结果,为过程的合理性进行辩护,陈述论证。自我调整是指“有意识地回顾自己的认知活动、这些活动中使用的元素,以及所得出的结果,特别是将分析和评估技能用于自己的推理判断,来质疑、确认、验证或修正推理过程和结果”,包含的子技能有:自我监控,自我修正。

(4)指作为这场运动结晶之一的一门新的大学教育课程。一些社会因素促成了这一改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风云激荡,越南战争、种族隔离、性别歧视、性解放等等,成为各种社会势力竞逐的热门话题,各种观点的交锋与论战空前激烈。学生要求有一门课程告诉他们,如何去分辨关于这些话题的观点或论战的合理性,评判它们是否概念清晰、根据充分、论证合理或有效,等等。批判性思维课程就是一些大学教师为呼应这个要求而尝试开设的,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逻辑教学应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c人们的日常思维相关”。迄今为止,这门课程仍未定型,不同作者所编撰出版的教科书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内容差异很大。按照我的理解,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论证分析理论,谬误辩驳理论,概念定义理论。

作为参考,有必要提及“德尔菲报告”中专家们就“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达成的如下共识:

我们将批判性思维理解为有目的的、自我调整的判断,它导致针对它所依据的那些证据性、概念性、方法性、标准性或情境性思考的解释、分析、评估、推导以及说明。批判性思维实质上是探究的工具。它本身是教育中的一股解放力量,也是人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中强有力的手段。尽管批判性思维不等于好思维,它却是无处不在、自我矫正的人类现象。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习惯上是好奇的,见多识广,信任理性,心灵开放,灵活,能公正做出评估,诚实面对个人偏见,审慎做出判断,乐于重新思考,清楚争议所在,有序处理复杂问题,勤于寻找相关信息,合理选择标准,专注于调查询证,坚持不懈地寻求被探究的主题和情景所允许的精确结果。所以,培养好的批判性思维者就意味着朝这个理想目标努力。它把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培育如下倾向相结合,这些倾向持续地产生有用的洞见,并且是理性和民主社会的基础。

这个表述过于冗长,也不够清晰,好在他们给出了一个更简单的表述: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共识:

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判断,

表现为对证据、背景、方法、标准及概念的合理考察,

以便决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

三、批判性思维与创新

所谓“创新”,大致是指:发现旧理论、旧技术、旧产品等等的毛病与缺陷,提出待解决的新问题,随后提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新理论、新技术或新产品。现在需要弄清楚的是:批判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有一种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即它和创新是相互冲突的。因为有人认为,“创新”意味着“制造”“生成”等,而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否定性的,只能用来发现缺陷和不足,它所强调的“批判”似乎会导致对创造性的破坏,从而不能使人做出系统的理论建构和新的实践操作。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通过严格检验和批判来挑错的探索方式,正是把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做法,是促进认识发展的更有效的方法。阻碍认识发展的不是发现错误,而是不去发现错误;没有什么比发现错误能更快促进新理论的产生。”我下面将论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具体表现在:

(1)新问题的提出需要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问题至少有以下类型:第一,发现了新的事实材料是已有理论不能解释的,或者是与已有理论相冲突和矛盾的。第二,已有理论之间的冲突,如某一领域内一个理论与另一个理论之间不一致。第三,已有技术产品的性能与目标用途之间的差距。第四,某些领域或用户有特殊需要,但尚没有与之配套的相关产品,如此等等。而发现这些问题和困境,则需要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很难想象,一个思维板滞、性格保守、懒于观察和思考的人,他的头脑里会有什么问题。他只习惯于在固有的思维轨道中滑行。相反,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态度和习惯的人,通常视野开阔,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找错和挑刺,能够不断发现旧理论和旧做法的问题、毛病和缺陷,从而产生解决它们的需求、冲动和欲望。

(2)新解决方案的提出需要批判性思维,包括技能和精神气质两方面。

对旧理论、旧做法的审慎思考,找准其问题、缺陷、毛病之所在,是提出正确解决方案的先决条件。例如,伽利略在考察亚里士多德的“物体的重量与物体的下落速度成正比”的学说时,就通过思想实验,推出它将导致逻辑矛盾,从而提出了他自己的“在真空条件下,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的新学说。在这个过程中,就使用了归谬推理等基本思维方法,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怀疑、探索和实验求证的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具有批判性思维态度和习惯的人,绝不会把“熟知”看作“真知”,把“司空见惯”视为“理所当然”,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其思维总是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头脑里新观念和新想法像潺潺小溪一样涌流不息。

(3)批判性思维者能够避免“一厢情愿的思考”,后者是成功创新的大敌。

有些人在面对自己的创新时,因为与自身的利益直接相关,总是逃避批判性思维,具体表现在:喜欢听好话和赞扬的话,不喜欢听批评和不同意见;总是找有利的证据,回避或忽视不利的证据,对后者极尽敷衍搪塞之能事,结果导致创新失败。而具有强批判性思维态度和习惯的人,即使面对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或方案,也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在寻找支持性理由和证据时,并不忘记做反向思考,尽可能设想出反面证据或反驳意见,并提前对它们做出答辩或构想解决方法。在自己的理论、方案已经成形后,从两个方面对其做批判性检验:一是做“验前评价”,从逻辑上考察它与已有理论、方案的关系,弄清楚其相对优势和劣势之所在;二是做“验后评价”,即把自己的理论、方案交付实践检验,根据检验的证实或证伪的结果,对自己的理论、方案做出重新分析,或做出调整、补充、修改,使其完善,或干脆加以放弃,提出新的替代方案。这样反复尝试的结果,最终总能导致创新的成功。我常说这样一句话:聪明人总会找到自己的道路。

“德尔菲报告”中提到了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五个基本步骤,从中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并不妨害创新,相反有助于创新,甚至本身就是创新,至少包含创新的成分:

第一步:I=Identify,即发现问题,设定次序;

第二步:D=Determine,即决定相关信息,加深了解;

第三步:E=Enumerate,即列出备选方案,预测后果;

第四步:A=Assess,即评估场合背景,做出初步决策;

第五步:s=Scrutinize,即审察整个过程,进行必要自我纠正。

四、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气质、倾向、习惯、能力的培养,对其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大学里某门或某些课程来完成,也不能仅靠某些教师和管理人员来实施,而需要整个大学体制的协同合作,需要整个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我认为,大学本科教育可以这样改革:大学生在头两年偏重于接受文理通识教育,后两年主要接受专业教育,并把批判性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四年本科教育的始终。我提出如下七条具体建议:

(1)开设一批文理通识课程,分成不同的板块。我提请注意以下事实: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求职的范围广,工作的流动性大,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从事他们在大学校园里所学的专业,很多人将做与他们大学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或没有关系的工作。为了使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毕业以后的职业生涯有所贡献,必须让他们在大学里所学的很多知识和技能具有可迁移性(transferability)。这就要求我们适当地淡化专业,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把后者分成不同的版块,如语言与写作、人文教育、公民教育、科学教育等,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板块中选修。本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由或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旨在培养大学生走出校门的适应性,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特质。

(2)建议给大学生普遍开设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课程,最好是小班教学,培养他们的严格的理性精神:从清楚明白的概念和问题出发,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按程序操作,按规则办事,一步一步来,并且能够识别、反驳诡辩和谬误。由此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及其结果的可理解性和可通达性,促成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促成问题、争议和困境的有效解决。

(3)建议给大学生普遍开设“经典阅读和写作训练”课程,在事先精细阅读的基础上,安排课堂对话和讨论,要求他们就文本提出中肯、相关的问题;在讨论中自信、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在对文本的重要思想作出释义和阐发时,进行逻辑说理和文本支持;倾听并尊重其他讨论参与者的观点;在协作性探索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更丰富的理解;进行持续连贯的思想讨论;将不同文本相互联系,并联系人类经验、个人体验和当代社会现实从事创造性写作。

(4)要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大学之“大”就在于它“无所不包”(universal)。大学校园里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讲座,有电影、戏剧、音乐、绘画等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有活跃的学生社团及其活动,有丰富多彩的信息、知识、思想的流动和传播,有不同观念和思想的交锋和对撞,由此给他们提供众多选择,使他们在其中培养兴趣,发现爱好,启迪思考和探索,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滋养智慧。

(5)大学课堂不能局限于传授知识,而要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所有大学教师都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而要挖掘引发这些知识的底层思想和隐含预设。要允许和引导学生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交流和对话环节。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讲授“公平和正义”课程时,即使面对上千名学生,也引入讨论和对话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安排一些小班教学,以便于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考试方式也要有相应的创新,少用记忆性考试,多用智能型考试。

(6)引导学生做探索式学习,边学习边研究。可以设置一些本科生小型研究课题和小额研究基金,为他们配备高水平教师指导其研究活动,为他们组织小型研讨会或辩论会。办一些学生刊物,发表其习作或探索性成果。未来的爱因斯坦、霍金、乔姆斯基、哈贝马斯、村上春树等就是从这些初级的研究活动中培养出来的。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2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入手。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要看教师怎么教学引导,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考途径,让学生学会学习,古人说的“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历史学的基本思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思维方法。不管从任何角度对历史学科能力进行分解都无法离开这一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实际上,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对此已有明确的规定。所以,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让学生明确教育目的的双重性。

考虑到中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思维习惯,是一项艰巨任务,必须考虑中学生的实际来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决不可盲目草率,因为欲速则不达。经验证明,在教学的一开始,把它和教学目的双重性一起交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掌握好这门课必须树立科学历史观,这是一把打开历史科学大门的钥匙。同时要求学生做好养成科学历史思维的心理准备,然后,再有理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期通过潜移默化逐步实现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我把基本的原理归纳成五个方面,称为历史思维方法五原则:

1.历史辩证法。专指在认识、评价、分析、判断任何历史现象和问题时,能够辩证地即一分为二地或一般与具体,成现象与本质,或宏观与微观,或内因与外因,或主观与客观,主要与次要,或形式与内容,或个性与共性,或必然与偶然等等全面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开展思维活动,同时既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去思维,又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去客观认知历史现象的本质。

2.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最基本和最根本的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二者相互作用关系

3.历史发展观。要求以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观念为思维的出发点,明确下列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其一,历史发展总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二,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其三,历史发展过程是有规律的过程;其四,在时间顺序上的连续性呈因果循环状态。因此,在思维过程中要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是进步;历史发展的内容是必然;历史发展中的内在作用力是规律;同时注意在历史发展的连续状态中去分析因果,从而实现在明确历史发展方向情况下正确、客观、深入地在动态过程中处理历史问题,提高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4.历史评价法。一方面指具体历史现象所处当时的较大历史范围,另一方面指形成这种历史现象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历史范围。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双向评价历史,明察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时代性两个特征、进而实现全面完整地评价历史。

5.阶级分析法。这是原理中对阶级社会历史中人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活动进行科学分析的思维方法。其一,阶级社会历史中的具体个人、团体、群体都属于特定的阶级,并因其经济利益表现出其政治立场和社会活动。其二,任何阶级都可以辩证地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认识评价。其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因此进行历史活动,并属于当时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其历史活动带有个人品质因素,在认识评价时还要看到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这样的教学实践一方面对教师理论水平要求较高,对教师本人业务能力和工作成效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一方面对于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性十分有益,是最适宜求知心理状态的最科学方法。

二、历史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目前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应该说,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也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所说的:“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综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看来,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注目和关注。第三,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授课方法。

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大量引导的工作。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数学;创新性思维;特点

21世纪中国要快速腾飞,就必须实现核心科技的突破,核心科技的突破在于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最基本素质。中学阶段是我们积累基础知识最重要的阶段,为我们以后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若在这一阶段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对我们将来能否成为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数学是中学的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它一贯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它在我们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性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创新性思维就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在可能吸收古今中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多个层次、多种结构去思考问题,尽可能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新规律、新理论、新观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二、创新性思维的认识

中学生最主要任务之一是学习书本知识,故其学习的过程总体上是再现前人或今人的思维过程和思考的结果,若从独特性角度看,严格意义上讲它不属于创新性思维。

那是不是学生就没有创新性思维呢?不是的。例如,在数学教学时一位学生总是老师讲什么,他就记什么,模仿什么,那我们可基本认为这位学生属再现性思维。若一个学生遇到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教材学习、自己查阅网上相关资料和课外读物,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发现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最佳方案。尽管这位学生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和所得的结论未能超越前人,但与同年龄段一般学生相比,他的思路和发现具有一定的新颖、独特性,故我们认为这个学生的思维具有创新性。

在中学阶段,我们应着力于培养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创新性思维。若学生具备初步创新性的品质,通过高中和大学的继续学习和培养,以后参加工作必然会有意无意用创新性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从而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发现、发明和创新。

三、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为他们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提供前提;鼓励他们学习各种课内外知识,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创新性思维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他们大胆质疑,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和书本,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最优化探索,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最终目的。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这是创新性思维的前提

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哨,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新性思维的形成与否。

2.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创新性思维的基石

学生不仅应掌握好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更应掌握好数学常用的基本方法:(1)逻辑类方法:综合法、分析法(包括逆证法)、反证法、归纳法、分类讨论法等;(2)一般方法:消元法、建模法、降次法、图像法、代入法、比较法、向量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等;(3)特殊方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加减消元法、换元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拆项补项法(含有添加辅助元素实现化归的数学思想)、平行移动法、翻折法等。这些方法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特别重要,不可小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创新性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厚积薄发”吧。

3.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是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利器

发散思维是指在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地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

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联想相关概念和概念间的联系、猜想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结论,让学生讲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举一反三,让学生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从而达到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4.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是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点

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指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直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的看法,尽可能多地向自己提出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问题。

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把重点放在思维过程的探索上。如,在学生解完题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此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技能和方法,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解题过程中哪个地方走了弯路,是怎样克服的?哪个地方最易发生错误,原因何在,我是怎样解决的?目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有无改进措施等。

5.探索最优化,这是创新性思维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最佳思维过程,有无最新方法,有无创新性方法,问题多解时有无最佳结果。并对此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验证。在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仍不是最佳思维、最新结果,就再思考、再探索,直到发现审题和解题的最佳思维过程、最佳最新的解题方法、创新性方法、多解中的最佳结果。

参考文献: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4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教学任务中占的比例比较大。每一个小学生心里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在学习中自己扮演一个主动探索发现奥秘的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基础阶段,阅读是一项特别灵活的思考行为和教学活动,不可以将阅读教学的模式规范在单调统一的标准教学方式中。所以在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索,追求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

(一)在阅读的同时提出问题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比起解答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更重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对阅读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质疑。想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疑问,就要让学生对提问题这件事抱有积极的态度,只有学生积极地阅读才会在阅读中进行思考。思考就意味着对阅读中的某些知识的看法不同,因为不同才会有自己新颖的想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发问,提出质疑。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三单元语文课文“小木偶的故事”,老师先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以后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在阅读完以后学生提出各种新颖的问题,如“为什么蓝鼻子女巫能闻到空气中伤心的味道?”“老木匠为什么让小木偶出去?”“为什么小木偶不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表示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进行思考和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不同,表示学生在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阅读之前老师提出若干问题,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跳动,制约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二)主动参与课堂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还处在孩童时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和老师上课时难免会出现心不在焉的状态,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内容中去。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在思考中发展培养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魏巍的“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如: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志愿者为什么称朝鲜的人民为亲人?”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会进行自己的思考,主动地参与到问题中去,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问题的答案。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统一的标准,学生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老师要听取所有不同的答案,并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想象

阅读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象和感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老师应该在学生阅读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如上述的例子“小木偶的故事”老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前,言犹未尽的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思考,如: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以后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小木偶最后有没有回到老木匠身边?这样言犹未尽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自己想象,学生的想象也许很离奇、很大胆,但这就是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是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体现。正确引导学生将大胆地思考融入到阅读中,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种通过视觉感官传入到心里的一种认知活动。通过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从而通过思考、疑虑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通过阅读语文来挖掘学生身上的创新性思维,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创新型思维有着重要性:

第一,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深一步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创新性思维作为基础,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才会多元化和独立化。

第二,创新性思维可以使得学生在阅读中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可以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方面。在阅读中运用创新性思维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思路,通过对不同思路的感受和总结,得出较新颖和独特的答案。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5

[关键词]医学类研究生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52-03

高等医学教育肩负着培养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的重任,而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医学本科教育与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中间环节,起到承上启下、开拓创新的重要作用。硕士阶段的学习,不仅需要更为细致深入的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其地位的特殊性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独立科研能力,为今后专业性更强的博士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从国家层面而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落实到医学发展战略上,培养高层次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将极大有助于我国未来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的、高度原创性和先进性医学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创立,不仅可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在世界上的地位,更能广泛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

就硕士研究生这一承上启下的培养对象而言,其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又有一定的特殊重要性。

(一)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医学硕士生大多具有很好的医学本科阶段的学习经历,但目前医学本科教学基础学科分别教授的现状有时会使得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点比较散乱,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理解,因此,这就要求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抓住今后临床与科研可能涉及的方向,巩固与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把握最新科研方向与进展,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融会贯通。

(二)科研兴趣的发现与落实

科研热点和前沿的把握是一个长期、系统的积累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而这对于研究生而言,既是一个训练过程,又是对其今后发展方向创立的初级基础,也只有发现了自身的科研兴趣落实点,才能给自身树立今后临床与科研进步的目标,才能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为今后成为“大家”打下坚实基础。

(三)思维模式的开发与拓展

从中学到大学,是一个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的过程;而由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则更是学习思维模式的转变与培养的过程。独立科研思维的培养、失败中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以及研究方向的拓展和创新,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也许是个痛苦艰辛的过程,但却是成长经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与训练显得尤为必要。

(四)团队意识的形成与培养

团队合作意识是现代社会中事业成功的基石和保证,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渺小的,分工合作、协调共进才能取得研究的突破和创新的成果,这也是研究生人格发展和培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本科生阶段科研训练不足

大多数本科医学院校在本科生教学中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填鸭式教学为主,缺乏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和科研思维的训练。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参与基础学科各课题组研究机会少,动手能力培养不足,学生考试能力强。进入研究生院后,导师发现学生科研思维薄弱,并且对科研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就迫使导师必须从头开始培养与训练,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间又很短很宝贵,这也一定程度上客观造成了研究生毕业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参差不齐。

(二)攻读学位的动机与学习态度

目前医学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大城市小地方、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医疗待遇和成长空间客观来说,差异很大,这也造成了医学本科生攻读研究生的目的与动机不一,不少学生受迫于就业压力或者追求名校情结。而以对学术追求为目的的学生人数不多,又因为经过艰辛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的疲惫感,认为进入了名校了任务就完成了,客观造成了学习态度的不明确以及主观能动性的不足。

(三)医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缺陷

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模式客观分为“临床型”或者“科研型”,以我校而言,临床型在前半年课堂学习后即进入临床各科室轮转,最后有半年的科研时间;而科研型在半年至一年课堂学习后即进入各导师课题组开展科学研究,其间有半年临床训练时间。这两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就临床型硕士研究生而言,平时大量的病房工作可以培养临床能力,但同时繁重的临床工作也使得平时创新思维的培养及科研能力的训练成为一句空话,而最后半年的科研时间又是极大的不足,也就造成了毕业时,独立科研能力、科学论文及科研标书撰写的能力不足,这对于当前培养“复合型”医生的大趋势和目标是非常不利的。

(四)各院校各课题组之间学术氛围参差不齐

研究生阶段的学了要求学生多查阅文献、撰写综述以外,还要创造机会及引导学生多参与各级学术活动,把握本学科、本领域前沿和热点,并且要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多与著名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与请教,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和视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当前各级高校学术氛围不一,各课题组之间差异也很大,学术开拓精神不足,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气氛和科研创新风气。

(五)研究生科研创新动力不足

科研能力培养和创新开拓除了要有很好的科研热点敏感度以外,导师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但是当前,有的导师科研经费不足、导师研究生招生过多导致照顾关注学生不够,临床学科导师要忙于临床工作等原因,也造成了培养计划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师没有精力去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客观导致了研究生科研创新动力不足。

(六)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先进性不足

当前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理念包括研究生教学,在课堂授课模式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成绩评估重考核轻实践,这就极大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将受到极大影响,这也使得探索时间新型的研究生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具体举措

(一)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打下科研基础

本科生在基础医学院学习期间,正值各基础学科学习时机,在学习间隙应参与基础学科各课题组研究和进行简单的实验室操作;同时,学校可以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并招募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老师,让一部分掌握一定实验基础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比如我校的“正谊学者”计划,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对科研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并有助于科研能力的训练与科研思维的培养。

(二)注重学生思想交流,培养学术追求目标

目前入学的研究生进入“90后”为主阶段,个性上更为独立,思维也很活跃,这就要求导师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多交流谈心,培养他们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确立学术追求目标,而不是单一的工作式的布置和指挥。同时,要塑造良好的性格和团队协作精神,要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认识,发挥互相交流和协同工作能力,这将有助于更为优良的科研成果的取得,也利于研究生今后科研工作的组织与开展。

(三)培养学术氛围,加强师生学术研讨

学校层面,良好的学校学术氛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塑造和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原动力。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开拓科学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科层面,要打破各课题组之间的壁垒,定期组织各学科组研究生进行活动与交流,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可以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并做到交叉学科的融合。课题组层面,导师要与知名学者和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协作,定期邀请他们进行讲座与组织学术交流,导师与学生打破师生隔层,相互为师,积极交流,鼓励与引导学生多参加国际国内权威学术会议,积极发言与交流,这也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拓。

(四)加强对导师考核,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才的核心,也是研究生学习的榜样和动力。学校层面,要定期对研究生导师加以考核,对导师自身的科研成果和课题取得加以评价,对所培养毕业生的成绩加以考评,以保证优秀的导师引领学科发展,同时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导师自身,应积极把握所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临床学科的导师在繁忙临床工作时要注意定期与研究生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结合临床实践和难点热点开展转化医学研究,以导师相对成熟的选题为依托,规范指导,共同探讨,调研汇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研究生开拓科研创新思维,使研究生在科研能力深度与广度上有极大提高,最终推动研究生毕业时具备一定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五)重视研究生学术成果与创新,建立有效保障机制

一方面,积极鼓励研究生将取得的科研创新成果在国际国内权威学术会议发言交流,并积极向高影响因子期刊投稿;另一方面,也应积极鼓励研究生将自己的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在实践中吸收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形成厚积薄发的态势。同时,导师也应尊重学生的成果和工作,引入课题奖励机制,重视学生最为关心的毕业后问题,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避免后顾之忧。

(六)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专题研讨式教学蕴含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内在要素,有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本科生的教学中,特别是在研究生的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模式,并结合床旁教学、PBL等新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发展、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74-82.

[2] 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0-11.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范文6

(贵州省盘县大山镇中学553507)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实施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从学生特点、教学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出发,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它是培养情感教育和创新思维的摇篮,“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拓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教学的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情感教育;创新思维;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引导

教育与创新在人类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情感教育是教学的根本,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往往重视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了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往往会把学生的情感和陶冶情操忽视。在教育的基础上,老师也应该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能有自己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独特的学习方法,下面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应抓住几个重要的环节。

1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下学习, 课堂的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观,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并相信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开拓。教师每天应该用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来面对每一位学生,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情感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这样一种情感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不可能学好,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一些新课的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找答案、问问题等方法,激起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导他们认真仔细地思考。

2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创新思维是思维智力品质之一,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充分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发。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帮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一些启发教导,使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创造探索解决问题。

(1)在课堂上,也要培养学生一种读的情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每个学校一般都会有晨读,早晨的记忆力是一天里最好的时段,所以晨读是事半功倍的。晨读是一个增长知识、探索知识奥秘的大好时光,让学生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晨读,并且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让学生选择自己读的方式,这样往往可以更好的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讲讲,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教师应尽量让一些学生尝试自己独立思维讲解的能力,让学生到舞台上讲给大家听听,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共同学习,使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更多讲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才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激发学习的兴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了最大信息量,有效的优化了课堂结构,加大教学容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提高,而且可以因为视频、音乐以及图片的介入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

3实施情感教学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情感教育密不可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正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成为真正具有“高素质、创造力”的人。

情感教育是愉快教育的前提,是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使语文教学在亲切、愉悦中进行,当教学具有这种氛围时,学生的思维就进入了一个十分活跃的状态。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自由而充分地发挥时,创新意识,迎新思维才有可能发生。

4结论

情感教育和创新思维可以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和自己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情感和思维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将情感教育和创新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心理健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和学生融入到一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他们激励,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成才,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对各方面的知识接触的累加,对什么事情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容宾.新课本新问题需要新思维新方法—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之我见[J].

[2]岳小林浅论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J].

[3]张桂霞.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

[4]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