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管理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管理方法

教育管理方法范文1

一是把好用人关。

首先应对幼儿教师的师资、学历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要公开招聘教师,让教师强烈地感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已进入幼教领域,认识到幼教队伍人才的竞争既是对自己的挑战,又是发展自己的机遇。

二是注重岗位培训。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我们分期、分批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县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听讲座、座谈交流经验体会、吸取新信息等,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除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学历提高外,我们还把幼儿园教师职务培训管理与教育部门职务培训管理同步,聘请外校教师进行短期技能培训,并让骨干教师担负起培训技能和以老带新的重任。通过培训,使教师们树立了新的儿童观、教育观,了解了新动态、新信息,学到了先进的幼教理论与实践经验,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是建构评价机制。

我园制定了教师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评价体系,注重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第一,抓教学常规,强调一个“实”。

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方法陈旧。面对这一实情,我们首先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提出“抓基础,重能力,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变化上花功夫。由于切合实情抓住了牛鼻子,因而变化非常显著,近几年,在办园模式上有了较大进步。其次,教学常规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几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去做,领导觉得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切忌为抓常规而抓常规,搞成形式主义。

第二,抓教学常规,坚持一个“恒”。

抓教学常规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也最容易三日风四日雨,虎头蛇尾,形成一个“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局面。我们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如果园领导对一项工作没有恒心,那么,作为教师就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

第三,抓教学常规,做到一个“柔”。

教学常规,说到底,都要贯彻到教师身上,要教师去落实。因此,教学常规的核心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常规就是抓教师。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心理状态是“要我做”与“我应做”。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有知识,更有责任感、事业心,只要稍加引导,完全能转入“我应做”的状态。

三、让教师成为教育工作的主人

1、个体与统一

如备课的目的是指导教师自己的教育工作,因此最重要就该是写教师想写的,而不是写领导想看的。掌握了这一原则,我信针对不同水平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首先,对在幼儿园工作时间较长、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有效的备课要求。高级教师不必写详细的活动计划,因为她们多年的积累已使她们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写她们早以熟记在心的东西确实是一个浪费。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她们,要求备课时能针对难点备出自己独到的、更有见解的教育方法。备课方面可以精简,但在教育分析上要加大力度,因为她们已具有较高的分析水平,而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又直接影响到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下一步教育计划的实施。其他教师像以往一样备课。我们加大了对备课的批阅,批阅方式采取年级组长批阅或不定时的交叉批阅,并填写评价分析表,对活动计划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分析、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师能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展教育工作,少走弯路。

2、自由与约束

(1)时间的约束。教师主持教学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为保证。每天的户外活动游戏时间、室内游戏时间、教育教学时间……都该给与必要的保证。如果完全由教师自己掌握,难免会因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而产生偏颇,那么全面发展将是一句空话。但如果把时间看得太死,教师又会为了遵守时间的要求而应付每一个时间段的教育工作:画不完就不画,玩不透就不玩。时间的约束不仅没有起到保证幼儿发展的作用,反而会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削弱了教师的积极性。(2)检查与被检查。检查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使教育工作得到必要的保障。然而检查的关系往往使检查者不自觉地“拧眉立目”,使被检查者情不自禁“小心防范”、“心存不满”。给教师造成阴影。因此,在检查中,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只要能给个合理的解释,只要不是强词夺理,就应该表示理解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育管理方法范文2

【关键词】中学教育管理体系 人本化 方法

一、人本化管理的含义

当今社会倡导建立和谐的社会发展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育理念。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活动,是为了实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管理者必须在管理中确立以调动发挥人的主观性、创造性和互补性为出发点,使管理对象在明确学校目标和自身职能的同时,自由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符合的。所以人本化的教育主要是指教学工作中主要是以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为主,而以人为本主要是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二、人本化在中学教育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在中学教育管理中能够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认识到人本化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地管理中学教育,使得中学教育的管理更加系统化。因此,在中学教育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到人本化管理的意义。第一,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深入贯彻人本化的教育管理,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个别性差异,以此能够发挥独特的个性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第二,能够保障中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人本化的管理模式要求学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制定相应的措施,使得人本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而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有利于中学教育管理的顺利开展。第三,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人本化的教育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减轻了压力,而更多的是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这逐渐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从而能够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三、人本化在中学教育管理中实现的方法

1.人本化教育要与教师的教学相结合

实现人本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并不意味着要始终以学生的思想意识为中心,而是要在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授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掌握和思想道德培养的过程。教师要增强课堂语言教学的感染力,创设教学环境,达到“以情激情、以境染情”的境界。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宽松的空间,尤其是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作用。人本化的教育要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

课程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课程的实施影响教师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就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要按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素质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地进行规划,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尊重人性,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地调用和科学地搭配,营造一个良好的、人人能够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际、人文环境,是学校人本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另外,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要安排能够挖掘学生潜力的课程,从而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多方面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3.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对于学校的办学模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推进人本化教育管理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要实现创新的教育体系,这直接影响了评价体现的变革。这就要求以人为本,从而发挥师生双方的作用,改变传统的以分数来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因此,人本教育不应该简单地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而是坚持以开发学生优势潜能为动力,把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的,建立多元化和多维度的评价观,从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方面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思想能力和人格方面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才能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实现学生的成长。

四、结语

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对于中学教育教学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上要求对学生实行合理地教育。总而言之,实现中学教育的人本化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需要一个长期不懈努力的过程,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进行人本管理教育,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管理。在健全的体制管理下,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探究人本管理的道路上提升中学教育人本管理的水平,从而推进中学教育的良性发展,这就需要坚持不懈地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以人本化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从教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角度提高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向人本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忠,高明杰,梁艳玲,等.试论中学教育管理人本化管理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 ,2013(10).

[2]刘丽.中学教育管理中对于人本化管理方法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4).

教育管理方法范文3

1.1 学生到课率不高 在南昌工学院工作的这几年里,我接触过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在2012年时担任了2012级两个本科预科班的辅导员,班上所有学生都是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感觉这两个班级的管理比起其他班级的管理,艰难了许多。其中问题之一是学生到课率较差,每次我都会亲自到宿舍去叫学生起来上课,或者处分几个学生等多种方法都尝试过。目的是希望学生到课率能提高,可结果还是不理想,因为学生坚持不了几天。这些问题可能其他老师也都会有同感。

1.2 学习语言障碍较大 在这两个本科预科班中,有几个学生学习很认真,从来没有旷过一节课。一个是柯尔克孜族学生,名叫努尔开力地.加尼巴依,一个是哈萨克族学生,名叫江俄丽,还有一个是藏族学生,名叫格桑平措。每次看到他们,不管是上课还是晚自习,都在很认真学习,可是每次考试的成绩却都不理想。我曾经找他们谈过,他们都反映老师讲的课都听不懂、以前根本就没有学过英语,可是到学校却要学习英语。他们甚至有的连汉语都说不清楚,怎么接受汉语的教学,况且老师授课的进度还比较快。这或许都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厌学、逃课的原因之一吧。

1.3 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 班上每次开展活动,都是汉族的学生积极主动性要高,而少数民族的学生却很少参与进来,情况较好的他们仅仅只会做观众而已。这也是我在管理少数民族的学生时所遇到的问题,要想更好的管理好少数民族的学生,这个问题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2 少数民族学生的两个突出特点

2.1 进取心强,但文化基础较差 由于一些历史、地理等客观方面的原因,我校还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前都是用维语或是柯语来接受教育的,入学后表现出维语或是柯语表达能力强,而汉语听力、会话及写作水平较低。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很努力学习,但是因为入学后接受教育的语言和入学前不一样,导致他们上课时很难听懂,与汉族学生的成绩总是有一定的差距。

2.2 民族凝聚力强,需要理解和尊重 据我观察了解,不同民族的学生基本上不会玩在一起,他们一般都是与本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尤其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绝大多数新疆籍学生平常与自己本民族的学生都很团结,路上碰到了,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会主动去打招呼或是拥抱,表现得很团结、亲密。而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学生,甚至是对自己所在班级的老师从不会有这么热情,路上碰到了能躲便躲或是装着没看见,很少主动去与老师或是其他民族同学打招呼,更别说主动与其老师或是其他民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我所带的两个预科班,一年来,有绝大多数学生都未与他们说过一句话,有时主动找他们谈话,他们只会听,却都一言不发,根本没法交流下去。我们只有分析和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共性和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3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建议

3.1 提高师生民族理论与政策水平 学校针对少数民族的学生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课程,我认为汉族的学生也有必要开这门课,好好学习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宗教信仰等知识,并且对于管理者特别是辅导员老师来说,更有必要去学习、去了解。管理者需要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知识水平,学校可以给老师多组织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理论与政策方面的培训课或是讲座,学习少数民族的一些简单语言。老师只有了解这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更多地去了解他们,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会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3.2 重视辅导员的管理工作 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辅导员充当着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辅导员选择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少数民族的行为管理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爱学生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地方,尊重爱好与严格要求。师生之间情感上的融洽,相互尊重和信赖,也是改变学生消极态度所必需的。

3.3 重视深化情感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离开父母来校求学,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个时候他们接触较多的除了同学就是自己的辅导员老师。学生们都很希望与老师们交知心朋友,希望老师们少一些威严,多一些亲和力。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总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怕会被歧视,心里总有一股自卑感,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们深化情感教育。

教育管理方法范文4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教育管理 方法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 JB)认为,人除了某些基本情感是由遗传所得之外,各种行为模式都是依赖于社会环境[1],通过社会学习形成的。由此,“90后”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与其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1.“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

(1)丰富的社会物质生活。

“90后”成长于一个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时代,较之于“70后”、“80后”,“90后”普遍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社会激变,因此他们相对缺乏生活挫折的体验,易于追求享乐。

(2)社会氛围更加开放,现实问题不断呈现。

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开放性、交互性的社会环境渐渐成型,社会发展愈发明显地呈现出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特点[2]。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生活直接导致“90后”的生活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必然会造就“90后”群体价值观的多元化。

(3)不断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自然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关系直接影响着“90后”的成长,这就强化了这个群体对高品质物质生活的渴望。

(4)教育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使得更多的学子能够跨进高校大门。但是,由于当前的高等教育偏于功利化,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科学、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造成学生整体素质的变化。

2.“90后”大学生的特点

(1)张扬的个性与强烈的个人表达欲[3]。

“90后”大学生一般思想较为独立,个性张扬,不轻易趋同别人。具体表现在:自我中心意识强,追求生活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自我表现和追求自我需求满足的欲望强烈;心理问题也更加突出。由于他们多是独生子女,过于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因而与人合作能力相对较差,团队意识相对较弱,往往缺失集体主义价值观。

(2)较强的国家认同感和维权意识。

上海社科院针对“90后”青少年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4],被调查者中89.1%的表示“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充分体现出由于“90后”青年群体的成长历程与中国的崛起之路相互交叠,对于国家有较强的认同感。比如对于近年发生的新疆“七五”事件、事件、汶川和玉树地震,以及近期的我国船长被扣事件中,“90后”大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纷纷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示抗议和气愤之情;但由于缺少政治敏感性,有时则会存在言行过激、表达方式不当等问题。较之以往的大学生,“90后”大学生民主意识强烈,对有违公平的事情反应强烈。

(3)价值观多元化[5-6]。

由于受多元化文化的冲击,“90后”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既有着东方传统思想文化的根底,又受着西方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了他们多元化的价值观。

3.教育对策分析

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思想特点可知,“90后”大学生具有价值观多元化、信息行为显著化、思想行为较独立、实践能力较强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而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

(1)加强正面引导,改善教育方式。

针对“90后”大学生一般思想较为独立,个性张扬,不轻易趋同别人的特点,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团活动。一方面他们可以在活动中学习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在团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增强团体意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共享的优势,通过浏览QQ群、QQ空间、百度贴吧、校园网等“90后”大学生经常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平台,了解到学生更为真实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关注热点调整教育内容。这样更容易得到他们的响应,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同时,利用网络交流便捷的特点,一些恋爱问题、社交关系等当面不易于交流的问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2)因材施教,构建高效管理机制。

价值观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已有的价值理念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有差异的,在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7-8]:①思想教育管理内容要有针对化。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内容更要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和品行教育;②思想教育管理渠道要网络化。充分利用网络沟通渠道,开展价值观教育,加强与“90后”大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对他们的信息行为给予更多的引导;③思想教育管理重点要有倾向性。要将工作重心倾斜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上来,通过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拉近师生距离,以身作则,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以真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④思想教育管理要项目化。可通过构建项目化活动管理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宽广、更自主的锻炼平台;⑤思想教育管理制度要规范化。根据“90后”大学生思想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并组织大学生们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明确哪些行为是校规所提倡的,哪些行为是校规所禁止的,以此作为判别是非的依据。

(3)把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武汉大学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显示: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而一蹶不振,只有9.4%的学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通过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其次,应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由于“90后”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因而我们可以投其所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后,要注重开展培育大学生良好生命观、生活观、生涯观的教育,促进“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客观看待“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正确分析其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紧密结合时代的特色,不断更新工作思路,实现“90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使他们成为民族振兴的核心、推动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杰.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华章,2008,(9).

[2]刘维利.“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其教育管理[J].潍坊学院学报,2010,(6).

[3]周慧恩.从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看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2009,(2).

[4]于家明.“90后”青年群体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2010,(1).

[5]余海波,伍秀君.“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

[6]刘涛,宫翠萍.浅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7).

教育管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育 网络化管理 策略研究

高职教育管理方法的探究,一直都是高职教育关注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工作效率的高低,还有利于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方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求我们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网络化管理,从而促进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

一、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现状

纵观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的现状,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一,管理工作量大,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控制力不足;众所周知,目前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的基本情况各有差异,造成了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难度的增加,教育管理力量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网络化很多管理人员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其二,管理方式老化,管理效率很低;目前在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方式上出现了新旧交替使用,以旧的方式为主,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使用效率不高,表现出很多的应用不足,操作失误,使得其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其三,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不高,虽然建立了校园网,但是由于认识不清,操作技巧掌握不牢等因素,校园网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概述

(一)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的含义和优势

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也就是说在计算机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计算机技术,去实现对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其优点主要展现在:其一,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下,信息不再是孤立的岛屿,而是实现了相互连通的整体,无论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还是学生信息、成绩信息都集合在一起;其二,教学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保证了教学管理的准确性,有利于给予决策者有力的资料支撑;其三,教学管理信息实现了多样化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管理,网络化的教学管理方式呈现出多渠道、多方向的特点,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高效的互动,实现了信息的吻合。

(二)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的意义

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更符合现代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作为全新的计算机管理方式,网络化已经在很多领域和行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其一,最大限度使用教学资源,节省教学成本,有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其二,优化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效果,实现计算机教育的最终目的;其三,有利于校园内部的信息共享,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其四,有利于有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为决策者提供有利的资料。

三、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方法

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对于计算机教育的管理将会更加高效,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养成网络化管理意识

现阶段,我们看到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其管理效率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及时转变教育管理观念,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弥补传统教育管理的不足,做到与时俱进,以网络化管理的理念去武装自己。

(二)优化网络资源,实现网络化管理的规范化

要想实现网络化管理,首先就要弄清楚整个程序的运行思路,实现程序与操作之间的优化,以统一的标准去实现设计;其二,积极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在规范接口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共享,建立网络化的管理平台。

(三)保证网络化管理软件的设计合理

对于网络化管理模式来说,软件的设计尤为重要,关系到网络化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设计,在此环节中要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广泛结合学校的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保证其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移植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高职计算机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在新的形势下,高职计算机教育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更加高效的方式,那就是网络化管理模式。在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指导下,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将会越来越顺利,对于我国高职教育体制改革有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傅志红.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特点及采用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教书育人,2010(03)

教育管理方法范文6

关键词:教学管理;网络远程教育;管理方法

1引言

自网络远程教育发展以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且随着网络远程教育成果的逐渐增多,该教育方法在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要。因此,对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网络远程教育教学管理问题

网络远程教育主要是应用多媒体进行课程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互联网等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该教育方法能够应对各种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便捷的教育服务。由于网络远程教育仍然在发展阶段,因此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甚至有些学校并未实施网络远程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虽然网络远程教育在资源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学校在进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从而导致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无法体现出来。比如学校的网络运行速度很慢,甚至无法登录网站;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并没有进行定期更新,有些教学内容甚至沿用了很久,学生学习的知识无法应用于实际;学校建立的课程论坛与BBS等对知识的更新比较迟缓,因为网络平台方面对知识的更新较少,更新速度迟缓,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从而制约了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建设,然而针对网络远程教育队伍建设的方法有些不足。从事网络远程教育的人员的职业素质整体水平较低,因为队伍中存在着职业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从而使整体教育水平降低。对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相对较少,在理论教育、研究能力、调查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在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方面比较缺乏。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以领导的意见、教学管理制度为主,多数是被动接受执行,在工作方面占用的时间较多,对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很少。网络远程教育适用的学科十分广泛,能够满足各类专业的需求。由于网络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发展有些不足,因此在学籍管理、认证注册、考核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比较落后、繁琐,不利于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

3分析强化教学管理的网络远程教育方法

网络远程教育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等进行教育资源的传输,从而打破地域、经济、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使更多的群体能够接受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针对我国网络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环节、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强化教学管理方法的探讨。

3.1加强教学环节管理

在进行网络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时,应该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对教学环节的控制管理,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教务的管理,提高对学生学籍、档案、问题等方面的管理。因为教育管理的质量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满意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学生。因此,想要提高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提高对学生与教师的服务态度。就以学生的学籍管理而言,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管理能力就比较薄弱。因为现代网络远程教育面向的主体比较广泛,在进行学生档案、学籍、学习任务、成绩考核等管理时,容易出现差错。且随着该教学模式的逐渐发展,很多学生都是转专业转学过来的,导致学生学籍变动比较频繁,使工作人员的管理任务增加了很多,比如学生毕业资格审查、学生选课、学生成绩记录等,不利于学生学籍的管理。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重对现代网络技术的学习、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与管理管理,使学生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从而加强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该教学模式从点对点的课堂教学转变成点对面的交互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主观性与积极性的提升。由于当前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还不够完善,因此该教学方法被一些有心人利用,从而轻松拿到文凭。针对这种现状,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引导加强对网络远程教育的管理。

3.3加强教学管理系统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对网络远程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基础设备、计算机技术等新型科技成果的利用,从而构建出全新的教学管理系统。同时,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材管理系统、网络教务管理系统、网络考试系统、在线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等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通过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方法,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远程教育获得真实、可靠、有价值的信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4结语

综上可知,虽然网络远程教育发展得十分迅速,且在教育事业中创造了一些成果,但在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相关从事网络远程教育的部门、学校、工作人员等对该教学模式的管理,不断开拓新型管理方法,从而完善网络远程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