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1

英文名称: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全国重点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协作组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4233

国内刊号:42-1026/G4

邮发代号:38-106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1982年由教育部党组决定创办,1983年创刊。20多年来,学报一贯坚持探讨教育规律、开展学术讨论、反映研究成果、交流教育信息、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国际交流的宗旨;以其工程应用性、学术前沿性的鲜明特色,深受我国高教界、工程界的好评――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8年11月,中国工程院成立教育委员会,负责指导与协调工程院在工程教育方面(含工、农、医等领域)的咨询研究和学术活动,就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同年决定,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作为工程院教委会会刊。根据工程院教委会的安排,本刊作为重要的研究资料,每个院士人手一册,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全国高教界和工业界的影响。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2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动态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策略

1994年由Teece和Pisano提出了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的概念,将其定义为“能够创新产品和新过程,以及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响应的一系列能力” [1]。1997年,他又从战略管理理论演进角度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是组织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市场环境的能力。其中,“动态”是指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一致而更新组织竞争力的能力,“能力”强调的是使用、整合和重新配置组织内部和外部技能、资源的战略管理能力,以使组织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2]。本文拟将动态能力的概念应用到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通过对高等工科院校动态能力的研究,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一、动态能力对提高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机制分析

以Teece等人提出的动态能力概念为基础,并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高等工科院校的动态能力定义为使高等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知识与能力和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之间动态匹配的一种组织战略性能力,包括环境感知能力、学习吸收能力、资源柔性能力、变革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它嵌套于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整合、构建和重组校内外资源和知识,使现有人才培养能力模式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从而使高等工科院校能够适应动态、复杂、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要。

1.环境感知能力

环境感知能力指的是高等工科院校对人才培养动态需求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3]。通过搜寻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管理部门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导向、同类型工科院校的改革动向等资源、制度和竞争环境信息,并依据已有的人才培养知识和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发现机会与威胁,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环境感知能力是高等工科院校整合、重构资源与能力的基本前提,反映了高等工科院校对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自身教育教学资源和能力的认知水平与认知模式,是学校的视野、洞察力和战略思维的体现。

2. 学习吸收能力

George认为学习吸收能力展现出组织向竞争对手学习的迫切愿望、整合外部的信息并将其转变成嵌入组织的内在知识,是组织运用其能力获得外部的、新的知识的能力[4]。基于此,本文把高等工科院校通过教师、管理人员等个体层面的学习,课程组、教学团队、课题组、学院、职能部门等组织的集体团队学习,以及整个学校层面的学习,将个人知识、团队知识和学校知识进行积累、共享和转换,实现外部知识内在化的能力称为高等工科院校的学习吸收能力。学习吸收能力不仅决定了高等工科院校对自身知识资源的利用和更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影响人才培养知识的创新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 资源柔性能力

高等工科院校要形成动态能力还必须有从外部获得资源和柔性配置资源的能力,本文称之为资源柔性能力。高等工科院校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又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财力资源指维持学校运行的物质资料,包括办学资金、教学设施、实验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获取资源能力是指大学识别并吸纳外部资源的能力,高等工科院校的正常运转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资源,资源获取越多,表明其自我维持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越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柔性配置能力尤为重要。柔性配置并不是单项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互为补充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机制优化调整不同人才培养单元里各资源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并加以重新组合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相互匹配,从而实现资源之间的有机融合,产生“1+1>2”的放大效应[5]。

4.变革创新能力

创新是组织培育核心能力的本质所在。虽然学习吸收能力能使组织迅速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但是组织只停留在学习阶段还不能具有核心能力,因为简单的学习不能产生组织的独有专长,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发展己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更为先进的知识,才能使组织最终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6]。因此,本文将高等工科院校在学习其他高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获得外部资源、优化配置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能力称为变革创新能力。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只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变革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

综合上述分析,高等工科院校的动态能力是一个能力整合系统,其最基本的分析单元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惯例,以响应高等工程领域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环境感知能力为基础,通过学习吸收能力促进人才培养知识的形成、重构与演变,运用资源柔性能力获取教学资源并优化配置,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变革创新,最终使高等工科院校所拥有教育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知识、能力与外界环境动态匹配,培养出符合工程领域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最终结果表现为高等工科院校通过培育提升动态能力形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通过培育提升动态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1.培育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一要构建高等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信息获取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高等工科院校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只有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全面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使“产品”适销对路。目前,人才市场广泛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真实的市场需求与高等工科院校理解的市场需求之间,求职者真实的知识、技能与用人单位感知的知识、技能之间往往不一致。原因在于高等工科院校往往以其理解的市场需求为取向来培养人才,而用人单位以其感知的知识、技能来选择求职者[7]。因此,要构建人才培养信息获取机制,通过跟踪、预测、预警等手段,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纽带,以随时、全面、准确掌握工程领域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现状、趋势、能力规格,使得高等工科院校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培养与否、规模多少、规格定位做到理性的有度、有序控制。

二要建立高等工科院校与企业界之间的协作组织。行业协会处于学校和企业之间,是同一行业中众多企业的联合体,它熟悉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结构、知识能力要求等各方面的动态信息,还能更冷静地看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及企业与高等工程教育相互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人才需求标准等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因此,行业协会作为学校和企业间的协作组织,是联系企业和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可以在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要完善人才培养议事决策机构,积极吸引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目前,多数高等工科院校设有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协调议事组织,在制定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机构的组成人员来源较为单一,政府部门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行业协会代表参与其中的并不多。因此,要优化这些人才培养议事决策机构的人员组成,使行业部门与用人单位的专家占有一定比例,让他们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四要强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前者反映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后者反映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8]。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评价过程中,要将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用社会评价来完善学校评价的不足。

2.培育提升学习吸收能力

一要注重个体的创造性学习。高等工科院校的每一位教师及管理人员个体是组织学习的细胞,随着环境变化,竞争加剧,对于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通过学习以构建动态完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使该结构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状态[8]。面对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要不断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培训,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和合作导师制,要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研究院所工作或挂职锻炼,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培训、承担企业的科研项目,经常参加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各种活动,要鼓励优秀教师到国外著名工科大学研修学习。

二要重视团队协同学习。教学团队具有共同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团队成员之间联系密切,学科、学术和科研方向趋同,资源共享,团队成员的工作风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术思想相互渗透和影响,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开展各种研讨活动,交流教学、科研工作经验,探讨学术思想,知识技能互补,相互促进。因此,团队协同学习,体现的不单纯是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而是团队组织成员相互协作、优势与技能互补的整体水平,团队整体学习绩效大于成员个人绩效之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要重视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这里“学习”不单指吸收知识、获得信息。在学习型组织,真正学习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积极地培养全新、超前、立体多维的思维方式,人们相互之间参与和协作,获得共同提高,实现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对于组织来说,以个体学习为基础,不断发展组织的群体智力和集体思维,使组织成为灵活的、有反应能力的、高度人性化的组织,最终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的竟争力[9]。

3. 培育提升资源柔性能力

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0]。

二要构建工科大学联盟。高校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校之间,围绕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建立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的相互合作的联合体[11]。2009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多个直接以“联盟”冠名的高校校际合作组织,其中“卓越联盟”是国内9所具有工科特色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组成的“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的简称。联盟高校共同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秉持“追求卓越、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展了全方位合作与交流。高校战略联盟的模式,有机整合高校间各种资源,有助于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4.培育提升变革创新能力

一要强化管理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长迪埃特・伦森教授说:“培养创新人才只有一件事要做,即消除他们发挥创新的障碍。因为我们很难界定什么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大脑。所以只有给他们自由的环境,发挥与生俱来的个性。”[12]因此,强化管理体制创新要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以服务代替管理职能,营造能充分发挥师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文化。

二要强化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就是要选择适合自身特色和发展水平的目标市场,根据工程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资源条件、人才培养能力、办学传统,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实践环节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优化创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采用最适合的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Teece,D.J. and Pisano,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537-556.

[2]Teece,D. J.,Pisano,G.,Schuen,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09-533

[3]迟景明. 资源与能力视角的大学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53

[4] George G. Learning to be capable: Patenting and licensing at the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1925-2002[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5,14(1):119-151.

[5]孙健. 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 [D]. 杭州:浙江大学,2009:83.

[6]任喜峰. 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77

[7]龙青云,吴晓伟,易艳红. 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的研究[J]. 情报杂志. 2011,30(1):51-58

[8]王兴华. 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 天津:天津大学,2003:46

[9]李晓. 高校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7(4):130

[10]郁秋亚.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00(9):46-47

[11]郝一双,赵洁玮. 高校联盟的中美比较[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28(5):69-75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3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1岩土工程教学目标的改革

掌握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应用岩土知识点分析岩土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岩土工程专业的主要目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岩土工程领域的主要知识点与新技术,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岩土工程教学的主要目的。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岩土工程学科教学主要训练学生解决地下工程相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习的过程重在对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掌握与理解,在对基础概念掌握之后,学生能够基于相应的假设、定理、推论等复杂的验证深入分析岩土工程问题。教师教学的内容需要以明确各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为首要重点,使学生在教学前对课程的核心目标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如此学习的过程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掌握要点。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在每个章节的起始页重点讲述相应章节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土力学中土体压缩的章节时,在该章节的首页单独列出本章的教学目标,(1)了解应力历史对压缩性的影响,(2)掌握一维方法计算固结沉降,(3)熟悉压缩的特点以及压缩试验的基本程序等。这些明确的目标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明确学习重点,且教师能够在讲授的过程中强调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知识点的孰轻孰重。

2岩土工程教学手段的改革

2.1动画媒体教学的充分运用

岩土工程的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教学过程涉及的抽象概念较多,有些概念性的知识教师难以具体化讲解,这些原因往往会导致很多学生对岩土工程失去兴趣。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使学生能够感性的理解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仿真软件如Protel、Multisim等等进行实例模拟演示,即将许多概念性的知识点以动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们,如在讲解土体剪胀的时候,可以将密实土和松散土体利用二维动画模拟这两种土体在受到剪切作用的异同之处,学生在观赏动画展示的同时,可以掌握为什么密实土存在剪胀而松散土存在减缩效应。因此充分的动画展示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将理论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进而提高对主要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

2.2网络教学方式的推广

岩土工程的理论知识非常多,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很多公式推导,如果学生们没有频繁的深入复习与预习,一般他们对刚刚讲授的知识难以理解掌握,因此需要一个快捷的方式方便学生复习过往的知识点。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各自学校的网上教学系统,建立一个土木工程主要知识点的网站或网络群(如微信群或QQ群),教师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整合到W络平台上,供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与讨论。

3教学内容的改革

常规的岩土工程的教学大纲往往由浅入深,但在课程后面的章节与前面的联系又环环相扣。

3.1以改进教学内容的互动性改革

为提升教师教学内容的主次分明,教师需要在教师课程内容的同时需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多提建议、多互动,以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的简洁易懂,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抓住重点,有效学习。

3.2以强化课程概念的开放性实验方法

岩土工程的实验教学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如土体基本性质测量的试验、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等等,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将教学实验穿插到教学课程之中。丰富课程内容的直观性。

4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

传统岩土工程教学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这种方式导致学生需要记诵大量的逻辑概念,如土力学里面土体最大干密度、密实度、饱和度、含水量、以及孔隙率等等相互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且较多的学生存有临时抱佛脚的想法,即通过最后的冲刺复习就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针对这种情况,对相应的教学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成绩的评定方式分为开卷与闭卷两种方式,除以常规的期末考外,增加一些随堂的测验,避免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最终的期末考试,如期末考试的分数比重可以调整为50%左右,其余的部分调整为剩下的百分比。为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部分的采用常规的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各种岩土工程相关概念、理论的掌握情况。教师若能进一步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让学生做一些小型的应用课题,即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在图书馆检索文献、或利用数值模拟的方式解决实际的小工程项目,这些小课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在整个岩土工程相关科目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掌握抽象概念以及具备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5结论

从以上的讨论分析中,常规的岩土工程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以满足现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要求,明确的教学目标与重点,可以使学生充分明确学习目的,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声情并茂的理解领会抽象的知识点与概念,结合以针对学科考核方式的改革,系统地改进整体的教学方式,即结合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完善与改革,以改善整体的教学方式,以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4

【关键词】施工技术 教学方法 改革探讨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术课,也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重点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工程施工方法多、理论跨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高职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支持不够,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理念不新,与企业、行业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适合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缺少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基础弱、接触施工现场的机会有限、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步伐的逐渐加大,现有的的教学方法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近几年已经进行了改革,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过去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采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组织现场参观、校内实训、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模式,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的定位和社会对毕业生能力要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目前建筑人才培养的需要,诸如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明显、专业知识系统性差、前后不连贯等。

1.任课教师知识的局限性

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已有课本为基点,从教师多年形成的、刻板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出发,不能从社会需要出发,不能从市场需求出发,更不能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方向出发,传授的知识无法与社会接轨、与现实靠拢,无法让学生明确地知道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和社会技能,以及这些知识与技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存中如何体现。

传统高职教师的核心角色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开拓者。作为某个专业领域的学者或专家,他们给学生传授的是相对高等、精准、尖端的知识。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起点,高职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时,二者的关系仅仅为“施”与“受”的关系。教学形式通常是老师教授,学生记笔记,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已有的知识水平及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养成。作为学科知识的开拓者,传统高职教师的学科知识往往具有单一化的特点,跨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很少,同时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此外,时代的发展需要高职教师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角色,高职教师要对角色重新定位以便更适应社会发展。

2.选用教材内容滞后,距规范较远

目前,市场上形形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材很多,但较缺乏合适的教材。现有教材内容没有准确定位于高职院校本身特有的现实地位,即培养职业能力,没有反映不同的地区特点,因为高职学生就业大部分局限于本省及邻省地域;同时多数教材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体系,缺乏系统的工程案例;在章节知识点的衔接与整合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案例本身应有的作用;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内容不多。教材更新速度慢,所以造成教材陈旧过时,一些已经淘汰的工艺、技术依然找有很大的比重,而一些已经成熟推广且广泛应用的技术和工艺却在教材中反应不够甚至尚未反应。这样,学生学完课程后一接触施工现场,便觉得很多工艺很陌生,根本没学过。

3.教材方面与教学手段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模式普遍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主动性差,很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课程设计、实训教学没有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或与实际脱节,最直接的体现是课程设计中生搬硬套教材上的内容,或是毕业设计中照抄照搬实际工程中的施工方案。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现施工现场实景,引入工程案例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

4.目前的教学体系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该课程教材章节之间相互独立、内容跨度大,且多媒体课件、视频、工程案例等教学资源又不完善,相互之间缺少联系。而不合适的课程学时数、场地条件的局限等因素也制约了课程教学效果的改善,影响了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后续环节的培养质量。

5.教学资源的片面、局限性

教师知识的更新尚未得到重视,教师学习机会甚少,知识更新困难。教师过时和陈旧的技术及工艺已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培养,况且实训基地少,实训时间短。高职院校实习经费短缺,造成校内实训基地不完备;许多施工企业处于经济效益和安管管理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从而造成校外实训基地相对较少,学生实习从事施工实训的时间不足,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任然没有很好地掌握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6.高职改革中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与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据统计,某高职院校授课教师平均每周理论课时数在18学时以上,这些教师还要承担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指导和管理及成人教育等等多项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班主任工作进行班级管理。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导致了教师精力不足,过于疲惫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保障。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的设想

1.准确界定课程教学标准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在此先要准确界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它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新课程标准关注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大纲

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大纲编写完成之后,应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3.安排负责人组织加强教材建设,精选教材内容活动

针对教材内容之后与工程实践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及时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增加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不断更新的国家、地方标准、规范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针对高职学生生源质量相对不高、理论基础弱,就业领域偏重于施工、监理等现场工作的特点,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较少理论分析、计算的内容,较少不常用的工艺介绍,增加常见的、典型的工程实例,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可组织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及项目为载体的校本教材。

4.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是教育部颁布的[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的高职教育主要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基本上还以“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难以满足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距教育部提出的“教学模式” 差距较大,教学方法亟待更新。(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采用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和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5.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加强理论联实际的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课堂与实训基地、施工现场相结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为此与建筑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为施工单位培训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单位接收学生和教师到现场实习,并指定专人负责指导,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办学模式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首先是“请进来”,聘请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知名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授课,举办讲座,内容主要针对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现代建筑施工中的最新知识,因为有些问题学生毕业之后就可以遇到。其次是“走出去”,带学生走出教室到试训基地,对照实物讲解;并通过砌砖、抹灰、钢筋绑扎及工种质量验收等实际操作,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育人理念,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如我院新校区建设使得学生有机会对工程基础施工至竣工的全过程进行了解,为此,教师可额外增加校内工地教学环节,每隔1~2周安排一次现场教学,实时跟踪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使得在课堂上难以表述的内容变的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掌握。

6.改革课程设计内容,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教师每学期对实习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讨论和修改,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了防止所作设计大同小异、互相抄袭严重等现象,可安排每组学生4~6人,每个学生负责1~2个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学生通过每人负责一部分设计,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7.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5

根据我国的国情,教育部先后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

>> 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加速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越南高等教育改革趋势探析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卓越计划定位下企业对卓越英语人才能力要求研究 坚持教学模式改革 培养卓越创新人才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商法教学改革 从权变理论视角来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解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创新性卓越人才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矿业类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卓越产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视角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的研究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论我国高等教育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支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

[3]教育部,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4]清华大学教务处.清华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5]张桂林.加大协同创新力度造就卓越法律人才[EB/OL]. .

6]新华网.首都医大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顶天立地”培养理念[EB/OL].http:///edu/201107/22/c_121706094.htm.

[7]总理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谈教育问题[J].西安

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6

关键词: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32-02

收稿日期:2013-04-29

作者简介:魏天路(1970―),男,黑龙江甘南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装备研究。

基金项目:2012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工科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课题 “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KA2012-05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为加快培养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需要的大批应用型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佳木斯大学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形成高校和行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一、“卓越计划”实施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的时期。但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状况来看,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缺口较大;企业普遍反映缺乏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最缺乏的是既懂现代科学技术,又懂经营和管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培养并促进此类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高等工程教育加快改革步伐,也要求企业加强人才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共同构建起现代化的、立体交叉的教育结构和终身学习体系。

通过“卓越计划”的实施,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放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加以全盘考虑。科学设置合理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增加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逐步形成科学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成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创新发明、创业模拟、创业指导、咨询服务的综合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国外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美国的国家战略是“加强科学、工程和技术教育引领世界创新”;欧盟实施“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加强欧洲工程教育”、“欧洲工程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三项大型工程教育改革计划;日本高等教育重点集中在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关系的理工科教育。

国际工程教育共同发展趋势是:1.强调工程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加强工程师综合素质培养(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管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3.实施领导力培养计划,培养工程师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和借鉴能力。目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自学能力,这有利于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创意与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

(二)“卓越计划”实施的意义

我国工程教育在过去60年取得巨大成就,培养本专科生1500多万人,研究生58万人,现在校本科生370多万人,研究生47万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人才素质达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是第一批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之一,佳木斯大学是黑龙江省第一批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之一。

二、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建构

本课题研究目标是突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型教学体系,进而培养具备广博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思维,勇于开拓,善于沟通与合作,具有良好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胜任工科专业工作技能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搭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培养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突破传统课程设置,搭建课程新体系

在总体思路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佳木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龙头,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服务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为重点,借助综合性大学优势,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作用,联合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对外开放,探索适于区域与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重点大学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方法,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形成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具有龙江特色应用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推动黑龙江省从工程教育大省走向工程教育强省。

(二)调整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平台上,搭建 “实验、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递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借助现代教育资源,减少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减少课堂教学学时数,增加课外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和实训,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培养辐射到“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使课内和课外形成良好互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工作,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方式由“活动主导”向“项目主导”转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增加创新学分(含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实践学分)对学生予以认定和鼓励。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的预期结果

佳木斯大学在2011年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2011级和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已经招收两个“卓越工程师”实验班,采取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四年制本科,采取“3+1”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在企业累计学习和实践一年,即在企业学习阶段,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中短期课程学习、工程实践以及长期的专业实习、工程实践,并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真刀真枪”开展毕业设计环节,重点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以及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实践。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向计划学生开放;加强与产业的合作,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专用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预期研究成果:通过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搭建,满足“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多方向、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以道德养成为根本,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实现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高级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获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训练,可获得见习机械工程师技术资格,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2012“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实施工作指导全书[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张君威.新时期高校院系自主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实务手册[Z].北京:中国社会教育出版社,2010.

[3]刘志强.高校院系自主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使用手册[Z].

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卓越计划”实施探索与国家创

新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全书[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最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工程实施操作[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

与国家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Z].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2.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实施操作指导全书[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