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设计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问题

1、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要追求人与自然的系统发展,要将建筑科技与仿生学、工程学、自然科学相结合,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绿色建筑类型,更好地实现生态平衡,以人工美的形式补偿自然美,以科学的设计营造出优良的建筑和自然环境。

2、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全寿命周期理念

建筑物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一直到拆除,这是建筑物的一个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就是立足于这一周期,通过对建筑物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设计,在提高建筑设计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的健康、绿色、高效和环保。要在建筑设计建设的初始阶段加大投入,这虽然会增加建筑的初始成本,但是随着建筑的使用会从各方面的节约和环保的角度来收回成本。

2.2 节约资源的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就是对各类资源的节约,绿色建筑设计主要靠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建材等各种资源的节约达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目标,因此,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以污染的降低和资源的节约为关键,要根据建筑的功能进行合理设计,在节约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绿色环保的发展目标。

2.3 绿色建筑设计的功能目标

绿色建筑设计的主旨在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此,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不能以环境污染、使用者健康侵害和自然环境改变为代价,要突出绿色建筑设计的功能,要提倡绿色建筑的适度功能,做到节约和效率,使绿色建筑更好地发挥功能和系统价值,达到设计绿色建筑的目标。

2.4 绿色建筑设计的自然目标

绿色建筑设计中要以对自然的保护为基础,不能为了建筑物的功能而多耗能源消耗及增加污染,在优化传统建筑设计形式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生态和绿色的建设需要,达到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3.1 建筑总平面设计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现场资源,减少建筑能耗以及改善室内环境,合理的朝向设计能使建筑物从阳光中获得大量的能量,居住建筑往往平行布置,并朝向南面,同时彼此之间留出足够的间距保证冬季有充足的阳光。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建筑物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直接影响建筑物能耗的大小,体形系数越大,建筑物耗能越大。在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模式大,故应规划选择合适的建筑层数。建筑平面设计时应减少建筑外墙面积,合理的控制层高。建筑层高确定时,对于一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同时应尽量减少建筑平面的变化,采用规则的平面形式。

3.2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有利因素

自然界的风能、光能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照明用电,还提供更健康、高效、自然的光环境,从卫生的角度看,充分的日照还可以起到杀灭细菌和病毒的目的。良好合理的自然通风能有效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热舒适。还可有效降低过渡季节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节约能源。自然通风和采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增加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进而实现优化室内环境、节约能源的目标。

3.3 改善建筑物的围护结构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点。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改善室内热工环境及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采用外保温技术、内保温技术及夹心保温技术实现围护结构的改善,进而降低建筑物总能耗,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

3.4 改善建筑物的门窗系统

建筑物门窗系统和玻璃幕墙都是维护结构中的能耗大户,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新产品的不断出现,窗及玻璃幕墙的性能已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新型高性能玻璃给窗及玻璃幕墙的保温及防辐射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新的结构形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新型型材及断桥技术的应用对窗和幕墙的整体热工性能及气密性都有很大的提升,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过滤装置,幕墙设计属多功能的,除基本的防护功能外,还应考虑室内环境品质的调节,提高建筑节能效率。

3.5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1) 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建筑设计时应该尽量在己被用过的、建造过的场址上或地表环境已被破坏的土地上建造,而不要去侵占那些没有开垦过的土地和自然环境。

(2) 要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分布极不平均,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在建筑设计中一方面要尽量保护水源,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循环用水,比如目前住宅建筑的中水的利用和雨水的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等。

(3) 可以通过结合各地的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 通过就地取材来节约建筑的运输成本; 通过使用各种节能墙体材料来实现建筑体内的保温节能; 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产生的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热水。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来支持日常生活用电。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合,自动调节风量。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

(4) 绿色建筑是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绿色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绿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将是多样的,尤其是外层材料将是高度综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居民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3.6 做好绿色建筑的绿化

绿化可以满足人们与自然界接触的渴望,同时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同时植物还可以起到遮挡太阳直射光,降低环境温度,减少空调的消耗,从而起到环保的作用。建设用地内的绿化应避免大面积的纯草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乔木是复层绿化不可缺少的树种; 进行屋顶绿化和墙体的垂直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屋顶和外墙的保温隔热效果,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

4、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还具备很多优点,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是值得建筑企业大力投入的发展对象。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绿色建筑设计必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建筑师应注意把握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设

计要点,积极贯彻节能环保理念。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建设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共同树立环保观念,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绿色设计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暖通空调;绿色建筑;作用

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首要印象更多的可能是外观的美化,但是其本质是更加的环保节能,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需求,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浪费,通过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对暖通空调进行资源供应,让人们享受到环保节能带来的身心享受,与此同时,更为人们提供质量极高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愉悦。

1.暖通空调在绿色建筑中的意义

在建筑行业中,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说法,并且通过环保理念快速的在建筑行业中兴起,对当前的建筑行业以及建筑设计发起冲击,总而言之,绿色建筑的概念丰富了建筑行业的内容,更是建筑行业的巨大进步,其不仅使建筑行业增大了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品质加以改善。

1.1绿色建筑的特征

在当前的建设工程中,绿色建筑之所以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与青睐,主要由于其本身具备传统建筑无与伦比的优点,绿色建筑一般使用天然无污染的施工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并且保护环境,避免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从而促使人与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内涵不仅减少了资源的高负荷,节约资源利用,而且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环保低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1.1新型概念

建筑行业中的绿色建筑的兴起,其不仅是一个发展机遇,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与传统建筑不同,绿色建筑与其材料和技术均有较大差别,而且在环保、品质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如此,在面向全社会群体时,更是一种全新的住宅办公理念,绿色建筑是一个新奇的概念,对于那些想要提高生活品质的人群来说,可谓是“爱不释手”,其不仅将绿色生活发挥的淋漓尽致,更是高品质生活的具体表现。

1.1.2环保自然

绿色建筑在进行室内布局的时候,将会十分合理的进行设计,从而使人们感受到一种自然的魅力,将人与自然的因素完美的融入到建筑中来,并且降低了合成材料的使用率,充分利用无污染的环保资源,比如空气阳光等。

1.1.3节约资源

自从绿色建筑新概念兴起之后,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者,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青睐,促进城乡发展以及建筑行业发展的转变模式,提高对资源的合理运用,并且实现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为全球变暖奉献一份力量,环境友好型建筑环境,切实的提升环境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的品质。

1.2在暖通空调应用中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暖通空调基本符合中央空调的基本概念,不过其并不等同于中央空调,仅仅延续其分户空调的概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央空调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均衡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和分户空调有所不同,传统的空调仅仅能够简单进行空气的制热制冷,无法像暖通空调一样,能够净化空气,并且能够将自然空气进行处理过滤,然后进行冷却,暖通空调可以过滤非常细微的灰尘颗粒,加强细菌的过滤和净化,进而提高人们生活的空气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高品质的环境。当前的暖通空调具有通风、供暖和空气调节三个主要功能,并在合理的运行过程中,极大程度上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暖通空调的通风功能可以有效的降低空气渗透,确保室内外压力的均衡,而且在绿色建筑中使用暖通空调,更是大大加强了绿色环保概念的贯彻,与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的区别一样,暖通空调和普通空调的区别也在于新颖环保,并且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可以说,暖通工程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无异于画龙点睛,相辅相成,对绿色建筑的整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暖通工程在绿色建筑中的设计特点

2.1节约能源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即为节约能源,而暖通空调无疑扮演着节约能源的重要角色。暖通空调包含储冷低温送风系统、趋势空调系统以及置换式新风系统等,新型系统的应用,不仅将节能环保的概念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切合实际的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与传统空调相比,暖通工程提高了其蓄冷蓄热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耗能更低,在需要冷温的时候,通过释放蓄冷以满足空调负荷。当前的蓄冷方式主要有三种,既晶盐蓄冷、冰蓄冷以及水蓄冷。以冰蓄冷的优势为例,首先节约的运行费用,每年可以高达三十万元,与此同时,降低冷水机容量超过百分之三十,空调功率降低超过百分之二十五,节约能源能力十分强大,不仅如此,使用暖通空调过程中,应用的冰蓄冷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高峰电力,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对于保护环境以及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节能环保

一般来说,太阳能制冷通常利用太阳集热器,对吸收式制冷剂提供所需要的热媒水进行供应,如果热媒水温度提高,相应的制冷能力也会得到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也会提高,比如,如果热媒水60℃,那么制冷机的COP会达到0-40,如果热媒水90℃,那么制冷机的COP会达到0-70,如果热媒水120℃,那么制冷机的COP会达到110以上。在任何的自然环境下,都会受到阳光的照射,这种大自然赠与的无偿资源,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的洁净能源,通过利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动能,从而促进暖通空调的运转,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避免产生环境污染破坏,与此同时,暖通空调还能够及时均衡室内的氧气,减少因人们日常呼吸导致的氧气消耗。

2.3自然通风

暖通空调在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通风应用,规避了传统空调的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病,比如头晕胸闷的现象。因其良好的自然通风性能,能够有效的将污浊空气进行排除,进行空气的换气,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质量,给人们一种身处自然的感觉,呼吸顺畅自如,没有不适的感觉。

2.4持续回收

与传统空调不同,暖通空调可以将其各部分的零件及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在此过程中确保分类的顺序及规则,绝非笼统的回收,从而确保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

2.5独特设计

暖通空调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特别设置,与传统空调不同,可以将其看作是为自家量身打造的空调,能够根据自家需求设置室内的空气温湿度等,更加人性化,方便快捷,突出科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适应人们的更高标准的生活需求。

2.6防排烟技术

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排烟设置十分独具匠心,别具一格,通常来说普通的空调是不会加入排烟技术的,但是在当前的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消防排烟技术是其关键的环节,暖通空调中应用排烟技术时,通常会设置自动切换阀门以及安全电动密闭门。在暖通空调中应用排烟技术时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绿色建筑的合理有效,同时也为居民的生活品质保驾护航。

3.在绿色建筑中应用暖通空调相关设计

在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的合理运用不仅将节能环保的概念充分落实贯彻,与此同时,因其不同于传统空调的陈旧内容,显得更为新颖独特,为绿色建筑的高质量环境锦上添花,加强绿色建筑的设计品质,将绿色建筑更为普遍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来。

3.1太阳能

在当前的绿色能源选择过程中,太阳能无疑是首要选择,因其能源取之不尽,而且没有地域要求以及污染,受到广泛的青睐,在当前的太阳能功能系统中,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为循环控制系统以及集热器,循环控制系统主要由生活热水、低温地板辐射供暖以及温度控制器构成,而集热器只需要热水箱等设备。太阳能的供暖原理主要是通过设备对太阳光进行采集,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经由循环系统进行换热,进而对水进行加热,最后导入室内地板供暖。在进行收集太阳能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阴雨天气对其造成阻碍,这时就需要转换系统,通过相关设备进行加热,从而保证室内温度均衡,即便是冬天也能够更好的享受温暖,在阳光较为充足的夏季还可以提供热水,方便人们生活热水的使用。总之,使用太阳能,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运行费用,还能够节约资源,有效的进行环境保护,体现绿色建筑的价值与优势。

3.2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

与空气热源泵相比,地源热泵技术具有非常大的节能优势,尤其是供热制冷方面尤为突出,比如,地源热泵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破坏土层,仅仅是改变土壤温度,与此同时,更是当前最具实用性的散热方式。一般情况下,换热器的埋置通常处于地下30m-100m范围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温度影响,尽管如此,只要能够更好的平衡冬季低温及夏季高温,就不会影响换热器的性能,所以地源热泵通常应用于冬夏温差较高的地区,或者在高温地区建设冷却塔,在低温地区设置辅助供热。

3.3冰蓄冷系统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冰蓄冷系统的经济效益更为良好,因为其耗电量相对较小,从而促进电力节省,与此同时,其在低能耗的时候,仍然可以进行低温送风,极大的节省了能源。冰蓄冷系统的优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比如在白天用电高峰期进行供冷,从而节约费用,而且,在相同条件下,冰蓄冷比水蓄冷的蓄冷量明显提高, 而且蓄冷池容积相对而言十分小,从而降低了热损失,对能源进行节约,与此同时,当冷水的温度在1-4℃的时候,方可开始低温送风,而且,空调风量的输送能耗也会相应降低,加强节能效果,与此同时,冰蓄冷的COP值相对较高,所以在制冷效率低下的时候也无需懊恼。在夜间的时候,冰蓄冷的效果更为明显。

3.4自然通风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自然风永远都是最为原始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更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而且不必消耗能源,高效环保。当前自然通风主要有风压及热压两种方式:

3.1.压

绿色建筑在选择建设地点的时候,通常要对朝向及格局进行充分考虑,并考虑建筑的平面等细节,总之,尽可能的减少空气阻力,扩大受风的面积。受天气因素影响,室内的风速也会相应发生改变,此时可以人为进行控制,比如百叶窗等。

3.4.2热风压

根据室内外温度差异,从而导致空气密度差异而出现的空气流动,热空气从上方流出,冷空气从下方流进,从而实现污浊热空气和新鲜冷空气的置换。

4.暖通空调在绿色建筑中的设计原则及其要求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够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确保居民生活水平的质量,暖通空调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其设计必须满足绿色建筑应有的原则,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4.1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依靠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相关的零部件及其材料进行回收,而且通过利用无污染的环保能源对暖通空调提供动力支持,从而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4.2暖通空调的设计要求

在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在尽可能的减少能耗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多考虑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实现绿色建筑的高品质生活方式。

5.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的绿色建筑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使建筑行业的革新换代,自此过程中,暖通空调的使用更是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通过将建筑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环保低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收获更高的生活品质,坚持可持续发展,势必成为日后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康智.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4,7(3) :90-91.

[2] 刘勇.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设计[J].能源与节能.2013,8(11) :30-31.

[3] 刘俊跃,卜增文.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设计措施[J].制冷与空调.2014,1(9) :30-31.

绿色设计的概念范文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各行各业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室内设计行业自然也不会例外。当前室内设计现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室内设计同建筑设计搭配不够协调、过分强调装修等等。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绿色设计”这一环保概念必然会成为住宅室内设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在于对绿色环保观念的传输,并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除此之外,建筑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之间的沟通协作也是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绿色住宅室内设计的概念以及相关特点阐述

随着我国完成传统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巨大转变后,节能环保的理念开始在各个行业中广为流传。而“绿色住宅”这一概念也是在近几年被建筑设计行业广泛使用的。至今为止,人们对于绿色住宅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概念,如果广义的将其进行形容的话,绿色住宅就是既可以保证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又能够于周围的环境产生协调性的住宅。总体来说,绿色住宅与普通住宅还是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绿色住宅其自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绿色住宅应当与外部的自然环境保持统一性、协调性,而且在建筑与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周遭环境的影响与损害。特别是对于动物与植物的生存及繁殖影响,更应该注意;其二,绿色住宅应当确保室内环境的健康性,而且在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尽量选取利用一些自然条件进行辅助施工,而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尽量选取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其三,所谓绿色住宅,实则是一个完整的综合性质系统,所以在建造与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所有细节的和谐统一,完全按照系统化进行设计,从而达到最终绿色住宅环保、舒适、健康的效果;其四,绿色住宅的寿命大多要比普通住宅长,所以应当避免短期拆迁等资源的浪费,在建设与室内设计的过程当中应确保住宅的质量,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对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污染。

绿色住宅室内设计的要点分析

1.坚持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首先,设计人员的脑海中一定要有“绿色环保”的设计概念,在整个室内设计的过程当中,始终应当贯彻着绿色环保这一理念,一切都建立起在尊重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充分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对室内空间的构造设计要合乎常理,从而提高住宅的实用性以及利用率。除此之外,在绿色住宅的室内设计过程当中,应当时刻坚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并且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也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心理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对于家庭成员中有老人或者儿童的,更应当特殊考虑。因为这类人对于居住的生活环境其要求是很高的,所以设计师应当充分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喜好,并将其与自身的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全部基于人的角度为出发点,真正创造出一个切合实际的绿色

住宅。

2.绿色住宅建设同室内设计这两项内容应当进行科学有效的结合

总的来说,室内设计大多是在建筑物完成施工以后才会进行的,可是对于绿色住宅而言,其各个细节方面都应当注重节能环保,所以必须在工程设计完整以后,工程设计人员再与室内设计人员进行协商沟通,从而确保设计方案能够达到最佳化。如此也可以避免在后期对室内设计进行返工,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及环境

污染。

3.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当中,尽可能的使用绿色环保家具

在住宅当中,家具乃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为在社会报道当中,因家具造成室内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在对绿色住宅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务必要对选择的家具进行特别的留意和斟酌。在购买家具时,不单要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取家具,且要对该家具的材质、有无毒害等各方面指标进行详细的了解,如此才能选择到真正绿色环保的家具,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健康,减少因家具对人类身体所造成的危害。

结语:

绿色设计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 绿色绿色设计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国室内设计泰斗张绮曼说:“现代的发展趋势第一是多元化,因为是信息时代,手段也多了,各种文化潮流被不同人所接受,对室内样式的要求,室内设计的要求,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都会是多样化的,所以它一定是多元化的;第二是绿色生态设计,大家追求环保,绿色生态;第三是创新设计。这三个就能够概括现代室内设计发展主要的概况。”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道路,是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我们简称绿色方向。室内设计中的绿色方向,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道路,指的就是居室中的健康环保概念。在空间组织、装修装饰方面、在室内陈设艺术中尽量多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自然、质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倡在室内设计中尽量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通过设计开发资源和材料的再生利用,按绿色建材的概念去设计室内,改变人们现有的、世俗的审美判断标准,使室内能源利用和审美景观的创造都能达到新的高度,这就是绿色。

一、绿色设计的文化背景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上个世纪70年代初,西方科学家关于人类处境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的人口和资本“按照现在的方式继续增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崩溃。”推动了绿色文化的形成和绿色运动的兴起。自此之后,发达国家先后成立了“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组织”和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政党——绿党。世界各国也建立了生态和环境保护机构,出现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新学科,绿色理论不断深化。有学者把绿色理论分为“深绿色理论”和“浅绿色理论”两大流派。浅绿色理论认为,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并不可怕,只要政府“推行一些必要的环境政策和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便可以解决生态恶化的问题。深绿色理论认为,不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价值观念和生产消费模式,人类的危机是无法解决的。

二、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由于其涵义与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意识设计等概念比较接近,都强调生产与消费需要一种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因而在各种场合经常被互换使用。它是当今世界的“绿色环境”命题,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表现。

狭义理解的绿色设计是以绿色技术为前提的工业产品设计。广义的绿色设计,则从产品制造业延伸到与生产制造密切相关的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及产品营销各环节,并进一步扩大到全社会的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文化意识等。

“绿色”的确是具体的,同时对它的体验是更抽象的。“健康、环保、自然是许多人在很长时间内对‘绿色’二字的概念认知,而对细部研究的室内设计师来说‘绿色’的理解可以更深、更广、更细。今天‘绿色’不仅仅象征生命,它是一个非常广义的问题,是对空间设计‘绿色’概念的外延,外延的包容度完全取决于每个设计师对‘绿色’本身的理解”。

三、室内绿色景观的概念

室内绿色景观是构成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室内空间并具有装饰作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合作与友爱的关系,不仅仅是利用绿色植物布置室内空间,而是要呈现出一种生态的室内空间,进而缩短室内外的差距,在室内让人享受身临其境的大自然。室内绿色景观设计贯穿于室内景观的整体、局部、微观细部设计以及实施管理的全过程,综合生态功能和环境美学以及人的需要,考虑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美学原则,是一种塑造室内生态环境的过程,也是一项长期渐进、不断完善及维护管理的过程。

绿色景观通常具有明显的室内路线标识作用和分割空间的作用。绿化不单纯是为了装饰,而是作为提高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心理需要不可缺少的因素。室内多层次的绿化一方面补充了室内地面绿色植物的不足,另一方面,将室内绿化与建筑通风设计、自然调节温湿的处理办法相结合,能大大地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通过现代技术把绿色植物引入室内,使之构成室内的景观,是目前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卓有成效的方法。

从美学角度来讲,绿色景观有着良好的景观视觉美,将绿色景观引入室内,不仅是为了生态意义上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因“过分”装饰而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的现象。在强调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法则前提下,创造的人工生态所具有的持久愉悦性,是提高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心理需求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理念的绿色

绿色设计指的是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将可拆除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等要素融入到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在满足环境要求的同时,兼顾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使用寿命、经济性和质量等。绿色设计不只是物质上的设计,更重要的是理念的“绿色”,要求我们尽可能的延长每一个产品的寿命。

绿色设计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性的生活方式,不赞成室内装饰中的豪华和铺张,把“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目标。绿色设计注重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个新发展,在传统审美内容中增加了生态因素。生态美学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在室内环境创造中,它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可以雕凿。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的法则前提下,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它欣赏人工创造出的室内绿色景观和与自然的融合,它所带给人们的不是一时的视觉震惊而是持久的精神愉悦。因此,其既是生态美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将自然景观引入建筑空间其实就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回归,人们通过把自然的元素植入室内,代替过于秩序、机械的工业产品,这本身就是一种绿色行动,因为景观的构成要素大部分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景观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通过设计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绿色设计不只是改变环境,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绿色”。人们在室内景观设计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绿色:使用的材料是否环保,设计方案是否造成材料的浪费,设计功能是否合理,设计是否繁琐,观念是否新颖,设计体系是否是开放式的、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的。

五、材料的绿色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欧美国家提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针对空间环境设计领域,要求人们不仅要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空间也要绿色。随之人们开始关注设计材料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开始使用经过简单加工的天然材料,运用新工艺技术手段,清除材料中的有害成份。同时人们开始开发对人身体健康无害的新型材料,逐步实现人们对环境健康的要求,这将是装饰材料加工生产今后发展的方向。

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同时它们还要具备净化吸收、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功能。绿色材料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并被定为下世纪人类要实现的目标材料之一。绿色材料包括循环材料、净化材料、绿色材料和绿色建材。

绿色材料指洁净的能源如太阳能、风水能、潮汐能及废热垃圾发电等的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材料。绿色建材是指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筑材料,其标准是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物,并具有节能、净化功能,有利人类身心健康。

目前绿色环保材料包括绿色墙材、绿色地材、绿色板材、绿色门窗、绿色家电、绿色照明、绿色家具、绿色整体厨房、绿色整体卫生间。绿色室内环境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以保持生态平衡的方式,与大自然、与其他生物保持和平友好的共生共荣关系。室内环境的艺术性与绿色原则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处理生态因素经验的不断丰富,艺术性与生态性之间的结合也将越来越紧密。

六、材料的节能和再利用

“绿色室内设计的科技含量重点体现在节能化方面。倡导节约和循环利用室内绿色设计强调在室内环境的建造。使用和更新过程中,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量低消耗使用。在室内生态设计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现代建筑能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室内绿色设计的基本特征。”

现代的家居设计要考虑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问题,要尽可能的选用节能型材料,如节能型门窗、节能玻璃、节水型座便器、节能型灯具等,要尽量利用太阳能和自然光进行室内采光,降低能源的消耗量。

材料节能首先是指所用材料能够达到生活节能的标准。例如水龙头材质的使用如果不达标,就有可能造成滴水、漏水现象,从而浪费资源。其次就是材料的重复再利用方面,在设计时要考虑材料是否可以重复使用,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延长材质本身的使用寿命,这也是节能的表现之一。

七、现代室内景观生态设计

室内景观的生态设计是对景观各要素组织编排贯穿于设计—实施—管理的全部过程,这也是景观设计的必经之路。探讨从整体出发,物—人—空间共同作用的生理功能、美学功能所改善的空间质量、人们的生活品质,其间还要考虑到它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是一个塑造生存环境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断的完善和管理。这也是一个当代人文、审美、习惯的缩影。

景观的生态设计一方面是对景观元素本身作为独立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延长使用寿命,节约培育成本,重复再利用等方面的生态设计;另一方面是对景观整体的设计、组装、培育、管理等方面整体规划为产品的生态设计。因为,自然景观作为一个元素在室内出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节约成本、长期规划、短期规划、临时使用都是要设计的问题。

综上所述,室内绿色景观设计包含在绿色设计之中,在设计中引入绿色设计,从理念的绿色到材料的绿色、再到设计的绿色,是室内设计一种新的创作思路,也是一种需求,在室内营造一个绿色、自然的环境是现代室内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大林:居室呼唤绿色[J].家具与室内装饰,1997(2).

[2] 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 朱铭、荆雷:设计史[M].山东美术出版社,1989.

[4] 刘晓陶:生态设计[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5] 张绮曼、郑曙光:室内设计资料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绿色设计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节能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要求其在满足其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节能环保的需求。绿色建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然而,绿色建筑设计是以绿色节能建筑原则为依据进行设计的,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对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建筑发展需求。

1绿色建筑概念及设计内容

1.1 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节能建筑是可持续发战略在建筑领域的集中体现,绿色建筑就是那些对环境没有危害、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并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建筑。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般会将人、环境和建筑三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天然环境和人工方法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能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率降至最低。

1.2 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其基本内容是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的运用生态原理和方法,使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协调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创造生态建筑环境的途径及设计方法,更好的体现人、建筑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和美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工与自然美相结合的关系。绿色建筑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生命周期概念、节约环保要求、建筑根本功能需求、建筑与和谐共生。建筑生命周期概念其主要强调的是建筑在一定时间内对建筑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建筑从规划设计之初到后续施工、运营管理到最终拆除,其是建筑全寿命周期。建筑生命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关注其生命周期的时候,是从全方位出发的,在对其设计规划阶段进行考虑的时候,还要兼顾其环境,同时也要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在运营过程中,能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低耗、无害的生活空间,在拆除的时候,能保证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

2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节能的关系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知道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及节省能源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自主建造的建筑内部环境能给使用者带来一定舒适感,但是舒适感也依赖于照明、空调、通风等高耗能设施。然而在满足人们舒适度的前提下,有可能增加能源消耗,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能源和环境危机,严重时会使生存发展和安全保障受到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消耗也越来越多,其能源消耗总量在不断的上升,每一年新建和改进的建筑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自然环境恶化。在建筑过程中也会存在水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严重问题。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再生能源消耗,同时也能促进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3绿色节能建筑概念及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3.1绿色节能建筑概念

节能建筑是在节能设计标准下进行相应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建筑消耗的建筑住宅。而节能住宅则是指能更好的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在此基础上也能使能源、土地及材料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住宅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绿色节能建筑不仅仅是一个指标,也需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兼顾其节能和绿色。

3.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在绿色建筑过程中其是以资源利用率要达到最高、对环境影响最小和对生态环境最好为原则进行设计。因此,绿色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建筑设计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原则就是对各种建筑资源高效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在选用建材的时候尽量选择本地建材,这种建材不仅对环境影响小,同时也能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即便建筑材料拆除,也可以循环利用。在建筑的时候,要尽可能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这样能更好的提高使用寿命;对生态环境最好原则就是对人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健康都有益,具体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也要兼顾其他物种,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要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的关系,以保证可持续发展顺利进行。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问题原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节能环保意识不断的增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当代建筑的主题。要想更好的满足这一主题,就应该对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进行分析,毕竟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联系的。绿色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绿色节能建筑,而绿色节能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绿色设计提供相应依据。

参考文献

[1] 潘梅青.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的结合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绿色设计的概念范文6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我们最先考虑的应该是把绿色环保节能摆在首位。过去那种追求形式主义的室内设立理念已不符合如今的家居装修设计理念。如今的室内设计理念更侧重于人性化、可持续发展这种亲近生态环境、符合环境发展的理念。

1于设计中加入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原则最先被盖茨的设计所提出来,也是最近这几年有关室内设计史上的重大突破。人们在追求与室内设计中加入美学的原理以外,还强调要与生态美学相结合。这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环保意识上的觉醒,也是时代设计潮流发展所流行的趋势。尤其是在如今一个全民提倡环保,全民环保意识觉醒的年代,家居设计中参入生态美学无疑在这种大潮下成为人们最推崇的室内设计理念。生态美学强调的是,设计不离开生态平衡所强调的和谐。不违背生态原理,不离开以人为主的意识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一切以人与自然环境出发。

2适度消费原则

贯穿于整个设计理念中如今,房价高昂这些已是国民中的全民问题。这是时展的趋势也是国家经济在实现自我调控下的结果。随着房价的攀高,与房屋建设有关的一切也在水涨船高。人工费用或者物料成本这些在最近几年都连升好几个价位。适度消费原则重新回到人们的设计理念中是出于提倡适度消费,不铺张浪费。最近几年大吹的简洁设计风格正迎合了当下的简洁环保理念所提出的。适度消费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于用料物料上有所把控,一切以精打细算为标准。

3以人为本和技术先导

家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概念,依旧强调以人为本,因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的居住和生活,而绿色设计和绿色概念,无论如何也要围绕着“给居住者提供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的最终目的,这是绿色设计的“根基”所在。当然,在此基础上,强调“绿色”的概念,低碳生态、节约材料、减少消耗,真正融入生态美学的理念和元素,让绿色概念真正融入到室内设计中,而要实现这些目的,需要强有力的绿色环保技术支撑,技术性原则也是绿色室内设计的重要原则。如今,在实践应用中,真正兴起的绿色设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防水处理、无土栽培、腐烂植物再生、绿色涂料、室内无杂味处理”等,这些技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仍旧存在提升和改善的空间。

二绿色设计概念在家居设计的应用

1利用自然采光完善室内环保光源

对比之前的如何改变室内空气内循环这些话题,自然采光是室内设计中基于绿色环保概念上提出的又一重要设计理念。日常生活中,我们家居里所用到的日光灯,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建筑设计中人们常会用到光污染这些名词。过量的日光灯照射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辐射,甚至会比日光带来的辐射危害要大,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长期下去,对人的伤害也是很大的。由于我们居住的空间是相对有限的,日光灯带来的辐射粒子难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被及时带走,而且室内空间的空气内循环相对比室外环境的空气玄幻要差很多,所以日光灯在室内的污染不利于人类身体健康。但在新兴的室内设计原理中,人们鼓励尽量利用改造室内格局这一原理,达到室内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自然采光。以减少照明在家居中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最大程度的避免照明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如今的建筑施工与设计中更加注重于绿色节能相结合,室内设计在这种新理念下,一部分也由最初的能源消耗过度到能源科学调配方向的转型。

2利用建筑内部空间架构

实现绿色环保构想建筑物内部并不是简单的二维空间结构,它是由各种剪力墙以及框架组成的。所以,日常生活中的建筑物都是以三维空间架构呈现。如何在这些三维空间架构中实现绿色环保节能构想,这需要在后期通过改造室内空间架构来协助完成,创设真正富有绿色概念的室内空间架构。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常常利用小天井进行采光,这是通过在室内开设天窗,通过与室外环境形成一个接光模式,把外光通过天井路径引入到室内来完成室内采光。通常小天井这个设计模式最常运用到室内的厨房、厅、卫生间这些地方。它可以利用间接采光,透过改变采光窗户的朝向来对一些封闭式走廊或者厅来完成采光。在一些家居设计中,设计师还会通过改变门窗的大小和建筑内部结构,使建筑外部的光源进入到建筑内部中央。另外,在过道里布置光源,改变光檐的朝向,让照明的光透过光檐利用顶棚的隔层反射,把灯光的光源直射减弱、发散,让光变的柔弱而不刺眼。或者可以适当的在室内选用玻璃、金属类的装饰材料,玻璃可以尽最大程度的把光往室内收集,因为玻璃不像墙壁,墙壁是隔绝光的,但玻璃是直观而且没有阻挡性的,所以在室内适当的选用玻璃作为建筑材质,利用玻璃的感光度与通透度,可以为室内进行采光。现代家居装修中,不难看到,有些室内装修在门上面都尽量选用玻璃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尤其在一些与大厅悬接的阳台或者房间处最常看到。这样的设计原理就是为了方便直接把外来光源透过玻璃门的通透性实现光源直接引入到大厅从而减少照明的使用。部分室内设计师喜欢尽量减少使用墙壁,因为他们认为在相对受限的环境中如能减少使用墙壁,那么光就可以尽最大限度的从外界直射入室内。这也是为何如今那么流行阳台与大厅悬接在一起的室内设计形式。总的来说,透过改变室内空间架构,可以最大程度的把外光进行采集。天井、天窗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而组件被广泛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的。建筑内部可以由它的摆设或者阻挡物来改善内部光源的采集情况,如果不希望室内的光线过强也可以透过空间摆设来实现光线调剂的愿望。

3利用家居装饰物料来增加室内环保性

依照人们过往的室内设计理念,人们在追求自己喜欢的装修风格时,也会相应的对配备装修所选用的耗材而作出考虑,以前较为流行的室内设计风格为吊顶这些,现今多数人都不再考虑这种设计方式,首先它不利于室内光源的采集,再而就是吊顶会使室内实用面积减少,空间看起来相对压抑。以前大部分用于吊顶的建筑材料为木制品,木制品针对部分地区部分气候来说不是都适用的。虽然说木制品相对绿色环保,但它的实用性不大,而且随着时间与空气中酸碱度的变化,它很容易老化或者被腐蚀。如今用于室内设计的大部分建筑产品都是遵循绿色、环保、节能这一理念的。比方说,厂家在生产这种建筑产品时首先会考虑到如今国家政策要求的标准,其次是市场的需求,最后是消费者的关注。尤其最近这几年,大量的由于建筑物料带来的污染成为人体健康杀手的事情的曝光,建筑物料的标准与是否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再一次被推到峰尖浪口上。在选用哪种物料用于室内装修时,除了美观,我们最需要考虑到的是它的实用性与环保性。如何判断建筑物料是否符合环保性能,首先我们先要了解清楚合成建筑物料的成份是否符合无毒性标准。有些建筑物料上会明确标出所带成分的标准含量,而且还会注明哪些数值以下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例如,平常用于刷墙的ICI,里面部分化学物质成分如果过度超标的话很容易会引发患血癌的风险。其次,是建筑物料的可循环与再生。由于国家现在提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在家居装修或者室内设计中,人们出于自身考虑或者环境生态方面的考虑,都会率先以环保、节能方面出发。

4利用室内现有材料来实现绿色环保理念

在强调了家居装饰物料的环保性与节能性以后,还要强调另一方面的装饰性能。在布局方面我们强调最大程度的进行自然采光,但也要考虑到如何进行简单的布局,最大程度的为实用空间节省出更大的可用性。在布局上我们又可以透过小居室和大居室这两种区分来进行。小居室的话,我们可以采用局部重色点缀,利用地砖的色彩与灯光形成对比使光度进行自我调节。这种方法是根据室内的现有物品进行自我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了对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或者透过质感通透的装饰材料来进行自我调节。比方说玻璃或者金属材料这些,都是最常用于室内设计中的。西方国家很多室内设计里就流行用玻璃作为建筑物。玻璃材质的建筑物感光度高,而且可以很好的接受光源。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光线较为柔和的照明。

三结语

免责声明

中文期刊网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期刊咨询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