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精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的精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的精髓

民族文化的精髓范文1

由于以往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长期受到西方美术教育理念及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思潮的影响,故而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沿袭了以往以西方文化理念为中心而构建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生受其影响,其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往往体现出对西方艺术设计的追捧与崇拜,而忽视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美术文化。学生对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美术文化精髓没有正确体会及认知,因而也就无法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以及民族文化情感元素为其创作或设计服务。当今世界倡导的是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如果我们不能正确领悟或把握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将遭遇传承的危机。

二、当代高校艺术设计素质教育改革探讨

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张道一先生曾在论及民间美术应用于设计时指出:“传统文化的厚积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应该继续发展,使其延续下去……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保存着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秀基因,一旦发挥出来,将会形成无穷的力量,其意义是深远的,无可估量的。”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并将其应用于当代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大力弘扬,更是完善当代高校艺术设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将其与新时代的文化结合而应用于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同时提升高校对未来设计人才的人文素养、民族文化情感及高尚人格与价值观的培养。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对待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统与继承方面已经出现一些断层,如对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及相关资源的忽略,这也导致我国艺术设计素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期受到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以及设计教育思想的影响,进而导致部分院校师生不能对其作出正确判断,形成了不适合国情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趋向,并且在对待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安排上,也表现得相对突兀。另外,一些艺术设计类院校过于强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改革、行动与实践上却做得不够。教育部指出,高校培养人才应“具有人文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使命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善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要达到此目标,仅靠目前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体系的建设与课程设置、课程资源配备等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提升当前高校艺术设计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加强相关素质教育教学课程的建设,把其当成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头等大事提升到教学工作日程上。在大力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同时,对相关艺术设计素质教育课程及资源等重新发掘、界定和认知,尤其是对于本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与美术资源的利用等。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以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为基线、倡导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与美术资源广泛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的课程资源观,努力打造当代高校艺术设计素质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新支点。

三、结语

民族文化的精髓范文2

不仅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之基,同时面对逐日增加的世界一体化程度,人们愈加需要形成正确的文化批判意识,正如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曾指出:“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往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主要是依托于国家课程,凭借课本知识传授,由于升学压力,教师偏重升学所需技巧知识,忽视民族文化价值精髓,结果导致学生中难免出现盲目相信课本权威或是缺乏兴趣者。为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吸引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特引进“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活动形式。但是“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多侧重传承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诸如舞蹈、手工等,而个体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关键在于形成合理的情感认知,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只能作为感悟民族文化价值精髓途径之一。正如著名文化学者殷海光指出:“一个壶并非文化———所谓文化者乃在器物背后的观念。而祈祷和礼仪只不过是一个文化观念之可见及的表现方式而已。”因此,要真正促进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需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达到形式与实质的深度统一。

目前在部分地区,由于初中学校教育倾向单一追求升学率、课程设置单一化、基础设施仅为升学服务,更加由于教师欠缺相关基本知识等诸多现实困难,“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也多是应付上级检查,偶尔请当地居民进行教授,于是活动多流于形式。即便是相对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些学校,却限于自身的认识能力以及客观能力不足,无法改进自身教育不足。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未能带给学生深度的文化反思,这一点不仅得到学界的承认,也在笔者实地调研中得到证实。塑造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需要个体形成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活动流于形式便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理性思考及价值认同。

2流于形式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学生参与认同民族文化价值精髓,然而流于形式的活动无法使学生明白其中价值精髓,导致中学生在其关键期难以形成正确的文化心理结构,对于民族而言则无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2.1个体难以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民族文化传承即各种文化要素的传承,包涵行为传承、语言传承、器物传承及心理传承等,其中心理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中最稳定、最持久、最核心的传承要素。究其原因:首先,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心理传承往往表现为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构成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其次,心理传承限制其他各种文化要素的传承。对初中生个体而言,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是终生持续的过程,但又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尤其以中学阶段的影响最为重要,个体能否形成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个体民族文化适应成败的关键。“正如傅玄在《正心篇》中所说:‘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傅玄所说的‘心’,即指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只有具有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才能‘立德’、正身,才能使个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不仅展现出学校培养目标失衡,更带给学生错误的引导———民族文化毫无价值,使得学生对民族文化形成抵制情绪,最终难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2.2阻碍民族文化建设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理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等地区,发生了‘哲学的突破’。他将这一时期称为历史的‘轴心’,同时指出,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改变成为人类思考与创造的依靠,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不仅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价值,还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中也存在糟粕。正如同志所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文化既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基源泉,也是理解当今世界文化差异的“钥匙”。文化建设要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不间断地“温故而知新”。民族中的个体若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自觉,当代文化建设也会成为无根之浮萍,还会对本民族的文化情感、文化记忆和文化习惯产生排斥情绪,最终阻碍民族文化顺利健康地发展。

3“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探析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形式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失衡,以及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缺失。

3.1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失衡

首先,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依旧非常明显,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局限于追求升学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仅仅依托于国家课程,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同时民族文化教育途径单一,导致学生、教师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容易形成对教材的盲目迷信。而且由于培养目标的失衡,教师偏重要求应试能力提升,至于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处于何种程度,则无暇顾及。正是学校培养目标失衡,学校中的基础设置、师资力量难以符合民族文化教育需要,以及导致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制度,“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应付检查。其次,中考侧重考查初中生对主流文化的理解,导致学校教育相对忽视对非主流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出现区域差别。当前一些学者在民族教育的发展上过分强调单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忽视教育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多民族初中生群体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应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多元民族文化的认知基础之上。否则,初中生对非主流文化的了解难免道听途说,形成错误认知和刻板印象,最终难以塑造正确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而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被动式的接受与自身对现状改变的预期一旦达不到最起码的维持,便转化为对主流文化的敌视与抗争,这也无助于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正确塑造。

3.2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成分相对于学校教育则更重要。“祭司、长者、家长及周围居民等通过寺庙、市场、村寨、文化站、民间艺人文化室和社区学习中心等场所,通过诞礼、成年礼、婚礼、丧葬仪礼、宗教仪式等以‘濡化’的方式对年轻一代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在濡化过程中,祭司、长者等利用仪式和宗教等方式将民族文化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有意识无意识地传递给年轻一代,使其形成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众传媒的影响、社会组织结构的改变,社区和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逐渐弱化。尤其是“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导致子女过早离开家庭,缺少“濡化”方式的影响。家庭和社区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无助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

4措施与对策

面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种种困境,笔者提出以下改善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正确塑造。

4.1学校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定位

学校教育只有明确目标定位,才能促进教育工作者更新理念,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第一,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初中生由于亚文化影响有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主流文化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得到重点关注,初中学校教育应明确目标定位,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对于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也应适当将其引进。对于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引进,应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尤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加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性。第二,调整课程设置,转变教师教育方法。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依托国家课程,也要依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初中应该加强三级课程的合理设置,同时鼓励教师转变教育方法。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可谓方法层面的转变,这一点弗莱雷的批判教学理论对教师的文化教育方法转变会有积极的启示。

4.2引导家庭、社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文化的精髓范文3

关键词:动漫;民族元素;设计

从当代优秀的动画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成功之处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汲取各国名族文化中的特点,吸引众多的观众,有利于传播传统、具有各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动漫设计也应该不断地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元素,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化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及影响进行讨论,来分析我国动漫设计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1、民族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纵观优秀的动漫片,无一不是在动漫角色、造型、场景的应用。比如,日本著名的动画片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樱桃小丸子》、《机器猫》;美国优秀的动画片《变形金刚》、《猫和老鼠》、《大力水手》、《兔八哥的故事》、《米老鼠和唐老鸭》等风靡全球的动画影片中的角色、造型、场景都具有丰富的民族元素特点。

中国动漫设计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解放初期流行连环画,时期漫画进入停滞时期。在改革开放后,由于日本动漫业及欧美动画的迅速发展,严重冲击了我国动漫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动漫设计中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民族元素,包括人物角色、造型环境、音乐等方面。

首先,民族元素在我国动漫角色及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主要是由动画角色的造型和设计决定的。好的人物角色及造型能突出变现动漫设计的思想及特点,也具有比较强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因此,设计者在对动漫角色和造型设计时,都会考虑动漫角色及造型的独特性。而应用民族元素来打造独一无二的人物角色和造型具有十人份重要的意义。

比如,我国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人物及造型设计就极具民族元素特点。在《大闹天空》中,动画设计者对孙悟空的这一具有民族元素的人物设计了具有京剧表演艺术的造型装饰,这种夸张及具有强烈中国民族特色的造型设计充分体现了孙悟空的大闹天宫这一故事情节的背景,也使得这部动画片获得了成功。

再如美国梦工厂的动漫大片《功夫熊猫》也是采用了中国民族元素熊猫,进行造型和角色的设计。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也因此受到了中国广大观众的关注。通过熊猫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角色及形象,利用影片的情节,使得这部影片连连制作续集且大获成功。

因此,好的动漫设计应适当加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对动漫设计的人物、角色、造型等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不但可以利用民族元素吸引更多观众,还能出神入化地表达出设计的效果。

其次,在动漫设计的场景中应用民族元素。设计者设计动漫情节及故事时都会对其发生的背景有一定的要求和设计。因此,突出的背景设计及场景特征也能使观众对动漫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独特的动漫场景对于动漫作品的成功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动漫场景的设计要将动漫故事的情节背景和人物造型更好的烘托出来,彼此结合,从而使场景的设计与整部影片的风格更加匹配。例如,我国的动画片《宝莲灯》在动漫场景的设计方面就做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由于《宝莲灯》的故事情节及背景具有强烈的古典特色,因此该动漫在设计场景风格时就吸收了我国壁画、古典建筑等特色,使该影片的场景极具民族特色,又与影片的人物造型相互呼应,营造了一个具有强烈中国民间元素的场景,使得影片的大获成功。再比如《功夫熊猫》,该动画片在片头恰如其分地应用了中国的剪纸艺术来表现中国山水特色,让观众一下子就进入了影片,融入到设计者想要传达的艺术氛围中。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元素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动漫设计者营造具有艺术特征的动漫场景,能够更突出的传达影片的效果、增强吸引力,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获得成功。

2、民族元素在动漫设计的影响

从动漫设计对民族元素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挖掘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对于动漫影片的设计及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成功的动漫影片都是根据题材广泛的吸取各国各名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加以艺术加工,利用民族文化的精髓来吸引观众。我国的动漫发展历程不长,更应该努力学习和应用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民族元素来更好的传达动漫的独特效果。以动漫的视角和方式来表现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同时,动漫设计的发展也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只有通过先进的技术才能更好地将适合动漫创作的各类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国动漫设计要想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必须通过先进的技术来体现我国传统的民族元素,从而推动我国动漫设计的发展。

3、总结

综上,动漫设计应该应用民族文化,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应用来发挥民族元素的独特性,更好地创造出具有特点的动漫人物、场景等。从对当代优秀的动画片学习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元素,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作者单位:黄淮学院动画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慧春.谈民族传统文化在动漫角色设计过程中的作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9(12).

民族文化的精髓范文4

1.文化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文化对工业设计的影响极其深远且范围广泛。从宏观角度去看,主要包括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物质方面是指区域环境、历史背景、气候变化、社会发展水平等诸方面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精神方面是指风土人情、政治文化、内在修养等诸方面对工业设计的影响,这一系列文化方面的差异不仅会促使工业设计的风格与形式发生变化,而且会促使人们对工业设计的评判标准产生差异,进而推动工业设计的思维、风格、造型等方面出现迥异,当然以物质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民族精神等也对工业设计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产品竞争更加激烈,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也愈来愈多,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我国的工业设计产品要想在国际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及时的把握国际文化的方向与潮流,将国际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我国的工业设计产品既能拥有稳固的国内需求,同时还要很好的顺应国际需求。

2.工业设计对文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设计对文化所产生的价值与影响越来越得以显现,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从本质上分析,工业设计作品的色彩、风格、造型、材料以及流派等是文化的一种折射与反映。优秀的工业设计不仅能让人们耳目一新,更能美化人类的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生活环境的构建。工业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类,宗旨即是构建一个更为合理的人类生活方式。工业设计将人类的创新性思维融合在了设计产品之中,并通过各种各样的设计产品提高人类在物质方面的生活方式,而这些物质方面的生活则正是文化的核心载体。精神文化最终体现在人类的生活方式之中,换而言之,工业设计在创造物质财富与生活的过程中,也同时在创造着全新的文明与文化。

3.文化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现状

文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累积而成的能够反映各个民族风格与特征的一种文明形式,其实民族思想观念、民族精神的综合性体现。在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中,不管是物质方面还是文化层次的应用,无论是材料方面的筛选还是颜色的择取等,都是设计产品是否迎合人们需求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社会、技术等多种客观原因的影响,我国的工业设计依然处在模仿的阶段。所以,处理好文化元素与工业设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工业设计的重中之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与不断深入发展,现代化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与开发已经建立,但从实际发展情况去看,针对工业设计观念方面的规划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多数设计者的知识储备与设计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国际工业设计的水平,尤其是面对当前各种产品的国际化激烈竞争,我国的工业产品设计要想在国际工业设计舞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就必须大力开拓设计的创新性发展。因为我国的工业设计起步晚、基础薄弱,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国外的优秀设计思想,潜心挖掘我国文化的内在精髓,充分吸收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与养分,推动国外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工业设计风格与理念,促进我国的工业设计产品走向全世界。

二、文化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1.汲取文化思想精髓完善工业设计理念

产品的根基即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而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发展历程,其文化思想精髓博大精深。如果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工业设计之中,将会有力的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例如,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仁、义、礼、忠、孝等思想,道家主张的“逍遥齐物、顺应天道”等思想,佛学倡导的“慈悲为怀”等思想。深入探究华夏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有助于工业设计更为丰富的向前发展。然而,辩证性的汲取国外文化的思想精髓,不仅会拓展我国工业设计产品的发展空间,更能彰显其包容性、兼容性与多元性,比如,西方文化中的“大胆、开放、夸张”等文化思想可以为我国工业设计所用,注重国内外文化的有机统一,推动我国工业设计走的更高、更远。

2.采用图形符丰富工业设计产品的外观

文化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将工业设计产品的功能与特征相结合,更为深入的提炼出符合产品本身的文化与内容精髓,进而开展设计创作。从设计产品的外观来讲,需要在了解与掌握民族文化内在意蕴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的图形与符号加以运用并深入挖掘,并使之与产品的各种外部元素相融合,这样既能增加设计产品的文化底蕴,同时又兼具时代潮流感。例如,我国白酒的高端产品“水井坊”的包装设计,其不仅选用了国人深爱的“红色”,而且采用了“狮子”形象,非常巧妙的将现代风格与古典风格柔和在了一起,使得产品的外部包装设计十分喜气、典雅、高贵且不失时尚,尤其是地球仪状的酒瓶设计,更是彰显出了“水井坊”走向国际市场的辉煌之路,这一产品的图形符号设计极具代表性的意义。

3.利用生态绿色观提升工业设计的健康和谐发展

民族文化的精髓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族文化;思想内涵

一、引言

民族传统文化对推动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将民族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这就需要及时准变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模式,应用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水平提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现状和重要性分析

1.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现状分析。高中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而将民族文化与之相融合,就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受到教学思想观念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语文民族文化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没有重视。老师对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仅仅局限在对名篇诗词的教学上,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学,这就不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价值更好的理解。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对文言文以及古诗文这些民族文化经典内容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这就影响了实际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对古典文献学习不知所措,往往是依靠着翻译学习,对文言文的内容探究以及思想价值的内涵探究不注重。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这就必然会影响民族文化精髓的吸收。老师在语文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中,对学生在民族文化经典内容的赏析以及自我理解方面的教学没有重视。一些老师在具体的讲解中,只注重对诗词的解析或者是直接采用教辅类工具让学生理解内容,没有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和赏析,在民族文化的内涵思想文化方面的学习还不够。2.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重要性。加强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学习,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想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一环节加强对学生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对促进学生成熟发展,以及思想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都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鉴赏能力以及完善学生品格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教学,对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精华知识内容,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对这些知识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比较有益。同时对这些民族文化内容的学习,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可行性及教学措施

1.高中语文教学民族文化融入可行性分析。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通过从多方面加强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有助于教学水平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将民族文化与之相结合就比较重要,民族文化和语文教学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当前高中生自身的特征也对民族文化融入提供了可行性。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少年时期,在人生价值观上海没有真正的养成,通过民族文化的融入,就比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涉及诸多和民族文化相关的经典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涉猎,就能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有更深的了解以及吸收。通过这些内容只是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对古人思想感情的认识,在审美观念上进行提高。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好奇心比较强,对有趣的知识内容比较感兴趣。民族文化中诸多内容都能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以趣味性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讲一些民俗以及动人的故事作为教学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高中的课程特征也比较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教材中的特点是体现时代精神意识的,通过将传统的民俗和当前的生活相结合,就比较方便学生接受。例如在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内容的时候,其中就涉及到唱戏的内容,老师就可就这一民族文化内容进行趣味性讲述,通过相关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对戏曲文化进一步了解。2.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的措施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思想内涵的丰富化,通过教学手段的科学应用,就能内化成学生的思想内涵。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几点教学措施。第一,加强对语文教材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根据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对每个民族文化经典篇章都是精心安排的,其中的文言文以及古诗文是重要的代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就要充分认识到文言文以及古诗文的学习重要性,从这些内容中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从对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上着手,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加以应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内容感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去。例如:高中语文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中,对《陈情表》的内容学习,就能让学生对忠孝的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在经过文本的依次学习和理解之后,学生通过文言文的语言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述等,都会深深地受到感染。然后老师就要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忠孝方面能找到现实性,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注重经典文化的拓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老师就要将经典的作品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能最大化地接触到民族优秀文化典籍。这就可通过对新教学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语文民族文化教学相结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方便地为学生呈现动态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能实现资源的丰富化目标,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喜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经典。第三,充分重视民族文化内容的选择。在语文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中,为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充分重视,在对民族文化的内容选择上要以积极的情感思想为主。并要能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第四,加强民族文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实施。高中语文教学要从多方面考虑,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性就要加强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单一化讲授,要能从整体上看待,结合语文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方法,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充分重视。在语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的结合方面注重巧妙性,通过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和道德观,让学生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例如在对《孔雀东南飞》的内容讲述中,老师就可将同名的通俗歌曲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歌曲的内容和语文文本中的内容相联系,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通过歌曲的情调来进行体味。这样就比较有助于学生接受,学生也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去。第五,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的融入,要充分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之后,就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对教育改革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民族文化的融入相结合,就能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民族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能起到积极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动态化特征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比较适应,这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以及参与度进行提高,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只有在这些基础教学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更好的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传统民族文化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教学举措,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也有着积极意义,希望能通过此次对语文民族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分析,能更好的促进实际的语文教学发展,为高中语文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庄彩霞 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

参考文献:

[1].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学周刊.2016(30).

[2]魏回春.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3]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4]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1).

民族文化的精髓范文6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会计的职业行为无疑应归属于道德文化的范畴,企业会计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会计主体的主流价值取向的影响。会计行为所产生的利益冲突,是导致会计主体的伦理问题,以及由此反射出的企业价值观层面的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可以说会计行为是由会计主体所主导的主流价值观的直接反映,会计行为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会计主体价值观的取向。会计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是主体道德文化的映射,会计主体的道德文化影响着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与管理行为的发生。这种文化价值观可以渗透在企业文化子系统的会计文化系统中,进而影响会计文化价值观取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相应的会计行为。简单地说,会计主体的道德文化就是通过影响和塑造会计价值观,对会计行为的选择产生内在作用力。反过来,会计行为也必然成为会计主体文化的外在体现。

二、宁夏企业民族文化对会计行为的影响分析

从宁夏小企业成长的环境及驱动因素来看,宁夏企业民族文化是影响宁夏中小企业成长最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一方面,宁夏企业民族文化作为宁夏回族聚居区的一种社会无形资本,形成宁夏中小企业的环境激励因素,融入到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并与企业建立的内部组织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企业的内生文化,以此影响企业作为会计主体的价值取向及企业内部会计组织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宁夏企业民族文化作为回族自治区域的文化子系统,作用于区域内各个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形成了区域内企业人员深具宁夏企业民族精髓的文化倾向,从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和业务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势必会对企业的会计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了企业会计文化的底蕴

宁夏企业民族文化作为宁夏回族聚居区的一种社会无形资本,形成宁夏中小企业的环境激励因素,融入到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并与企业建立的内部组织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企业的内生文化,丰富了企业会计文化的底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实现了会计人员的个人价值,并收获了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这不仅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而且使会计行为趋于理智。团结协作、和谐谨慎的宁夏企业民族文化精髓也使会计人员在思想上得到了道德关怀和文化激励,产生了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奉献精神,客观上加大了会计不良行为的心理成本,从而形成了使会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的内在动力。宁夏企业民族文化对企业会计文化的影响,不但提高了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和规范的执行效力,还弥补了正式制度约束的漏洞,解决了在企业组织及会计规范变迁中会计人员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消除了在日益复杂的利益关系中会计行为的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冲动。

(二)培育了诚实守信的会计职业道德价值取向

优秀的企业民族文化能培养会计人员正确的、理性的文化价值观,并通过文化的价值观来塑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并将高尚的道德要求要植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行中,赋予他们正确的职业评判能力。另一方面,宁夏企业民族文化内生为企业组织的精神文化,而组织的精神文化又以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会计精神和会计职业道德等非正式规则的形式实现了对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柔性约束。宁夏企业民族文化的诚实公平和信守合约的原则及个体奋斗与群体意识共存的文化理念,能在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管理中营造以会计诚信为内核的会计文化,它不仅能使会计人员在意识形态上拥有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团结协作的精神状态,还能将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群体意识要根植于企业的会计组织内部。宁夏企业民族文化蕴含的个体应在逆境中不畏缩、不悲观,勇往直前的精神,实现了会计人员的自我激励。使会计人员拥有了高度的自我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自觉保持会计的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并自觉维护自己的职业声誉。个体的优秀的会计文化决定了企业财务乃至企业经营活动整体的道德风貌,为会计人员高尚思想和优良的品行创造了共同的价值准绳,同时也监督和评价了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使其在群体价值观念的督导下,能严以律己,认真执行会计规范、原则和制度,自觉维护自己的职业操守。

(三)和谐会计环境的构建

宁夏企业民族文化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浸染的会计人员能够在教义的启示下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公正和信任,这能促使会计人员之间在文化背景、精神信仰及价值倾向上趋于的一致。长此以往这种价值取向就会转化为互助、融洽的企业学习环境。这种良好的职业与工作环境,能在会计人员中形成积极进取、共同进步的氛围,使会计人员之间形成团结协作的和谐关系。同时,和谐的文化理念容易培育出和谐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避免会计信息因外部监控不力和内部会计决策的个人独断专行而导致的信息失真。这既能培养会计人员对公认会计标准的认同感,又促进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从而形成公允的会计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行为准则,实现会计行为的外部监督约束与自我约束的有机结合。

(四)绿色会计行为理念的形成

宁夏企业民族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在该文化理念的影响下,以绿色消费、绿色生产为主导的经营理念在穆斯林企业中得到了很好实践。纵观宁夏乃至全国知名的穆斯林企业,从管理者到企业的员工,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勤俭节约都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品质,一直提倡并惯彻实施。企业在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将人与自然的平衡放在首位,以生产促进技术更新,以技术的更新推动绿色生产,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措施。企业只有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才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绿色消费观的潜移默化中,会计人员不仅能以成本与效益原则指导会计行为,而且会以此作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财务衡量标准。

(五)强化会计职业判断的意识

宁夏企业民族文化强调绝对的平等性,既无圣职阶级的存在,也无种族尊卑的区分,在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宁夏企业民族文化的权力距离比较小。在此文化的影响下,会计人员的行为更倾向于灵活性,即会计人员在会计操作上,会根据具体的会计环境与交易事项的特点进行灵活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