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范文1

【关键词】LEED;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LEED和绿色建筑是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建筑方式,LEED的设计方法主要是用于建造绿色建筑的工程项目中。保证绿色建筑的设计质量是整个绿色建筑项目的重要环节。下文将对LEED和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LEED和绿色建筑的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全球资源的紧张,可持续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建筑的大势所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从 1990 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相继开发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英国的 BREEAM、美国的 LEED、日本的 CASBEE、德国的生态导则 LNB、澳大利亚的 NABERS、挪威的 EcoProfile、法国的 ESCALE 等。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仅可以作为衡量绿色建筑的工具,同时也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开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从 1998 年推出的 LEED1.0 版本到 2009 年 4 月的 LEED2009 版本 (LEEDV3.0),10 多年来,LEED 经过了不断自我完善,至今已发展成为了国际上运作较为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一。

三、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节能设计应从以下几方法考虑:总体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设备设计。

1、总体规划设计

(一)建筑选址建筑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上,为建筑争取日照创造必要条件。

(二)建筑布局合理利用建筑楼群的特征,充分结合特定地点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的特征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我的行为特点等。

(三)环保概念体现对建筑物进行绿化时,应充分考虑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和生物的多样性、植被的生态效应等因素。

2、建筑单体设计

(一)外窗

门窗节能中,改善窗户保温效果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普通外窗的能耗远远大于外墙,提高门窗制作质量,减少冷风渗透等。注意使用隔热条。

(二)屋顶和外墙

传统的外墙围护由单一材料组成,其热工性能指标已经不能满足节能建筑的要求。复合墙体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不同性能,来达到节能建筑所要求的围护墙体的热工作性能指标。

3、建筑设备节能

(一)空调,家用空调选用节能型,空调器的安装 位置不宜受到太阳直射。不设定过低的室温,经常清洗。采用热泵技术。同时满足夏季制冷与冬季取暖的需要。

(二)电气,尽量充分利用自然光,采用高效照明光源及灯具。

(三)卫生器具,尽可能采用节能节水型的卫生器具。

四、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滞后

一些建设者( 甲方) 对绿色建筑理念缺乏深入了解,等到了施工图阶段才会考虑聘请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制定绿色建筑技术方案,对设计方案的修改也只能是以打补丁的形式出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与建筑的冲突,并且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例如绿色建筑对室内采光,室内外通风,综合能耗等有定量要求,如在施工图阶段才进行模拟分析,一旦发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可能需进行较

大改动,甚至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本体设计有要求,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也同样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内容,部分关注点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就需考虑,如场址的选择,场地生态的保护,场地内旧建筑的利用,场地内以及周边的物理环境,建筑周边的交通,与周边建筑的设施共享情况,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下空间的利用等。但因为在项目前期无绿色建筑设计指导人员的介入,此部分因素无法进行合理优化。

2、设计团队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很多绿色建筑技术属于综合性技术,需要多专业以及相关的技术厂家配合设计。例如场地内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如果要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则需要对场地内的雨水收集量和利用量进行用水平衡分析,这就需要景观专业给排水专业提供景观用水数据,同时需要雨水设施厂家给予技术支持。但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建造流程中,景观专业以及设备厂家的介入往往已经到了施工图设计后期"这对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合理设计造成了一定影响。

3、设计团队对绿色建筑理念模糊,职责不明确

现在很多绿色建筑项目中,设计人员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理解有限,且并未意识到自己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职责,而是仅仅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要求放入设计图纸中,缺乏主动设计意识"例如,在最初方案设计时,建筑师多是以建筑美学和功能作为设计目标进行设计,提交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审核,如存在不满足(绿标)条文的情况,则按照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建议进行方案调整,并未在方案设计之初将自然资源、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融入建筑设计中,更缺乏对被动技术的利用意识和对潜在适宜技术的估。

五、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

1、环境评估与能耗分析

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选址以及城市开发改造、褐地再开发需要规划师、生态学家、环境工程师、土木工程师和相近专业的专家进行综合环境评价。

建筑能耗中包括了空调、采暖、照明、办公设备。不同的建筑形式、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因素都会造成各部分能耗的不同,影响到总能耗。因此,能耗分析可以指导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节能。这项工作由于计算工作量太大,必须采用先进的软件;辅以 CFD 模拟,指导建筑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节能建筑。

2、充分使用自然资源,节约使用能源

ASHRAE/IESNA 和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中,对不同地区的建筑能耗均有最低的能耗指标的限值。绿色建筑必须满足这一标准。

优化能源利用,使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热水供暖、地源热泵,高温太阳能和屋顶光伏发电、地热、生物沼气等。 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产品。同样能效比的产品,质量轻的产品节省设备制造的原材料消耗,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和运输能耗,优化寿命周期的经济性能。

能源储备技术、变频技术都属于节能措施,因地制宜采用夜间通风技术、蒸发冷却技术、免费冷却技术。空调热回收和淋浴水热回收,都是节能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一部分。

3、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高水平控制技术

绿色建筑是满足人员居住的,必须首先满足住户舒适、健康的需求,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是保证室内舒适度和住户健康的首要条件。美国 ASHRAE 55-1992以及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对建筑新风量和污染物浓度都有详细的规定,绿色建筑不但要达到还要高于标准要求。例如 LEED 标准规定:禁止室内吸烟、室内二氧化碳监测、采取有效通风措施、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检测、使用低有害物排放的装饰材料、室内化学及污染源控制、室内热舒适的控制、室内自然采光及室内景观等。

六、结束语

总之,在整个LEED和绿色建筑的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设计的规范性,使整个LEED和绿色建筑设计过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姜涌. 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以CASBEE、LEED、GOBAS为例[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11,04:29-33.

[2]张神树. LEED和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J]. 世界建筑,2013,04:110-112.

[3]李涛,刘丛红. LEED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构体系对比研究[J]. 建筑学报,2011,03:75-78.

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生态建筑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为深入的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人类正在遵循碳循环的概念,以低碳节能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生态环境,将绿色建筑推广普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义务从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日益增加,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2.世博会中绿色建筑的设计及应用。

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和生态破坏是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2010年我国上海世博会就是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是全世界共同探讨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平台,更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体现。在世博会内,各馆各具特色,并且在绿色建筑理念上都被广泛使用,绿色建筑的技术也被大力推广。

2.1优化建筑结构,实施节能减排。

在中国馆中,底部的四根支撑立柱支撑着上部逐渐扩张的结构。立柱形成的巨大空间,营造了东西南北通透的场所。上部的延伸结构在地面形成了阴影,对阳光照射进行了屏蔽,这对建筑的降温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立柱空间内,阳光位置高时,无法照射到内部,不会造成建筑物温度升高,可减少制冷设备的运行;在太阳位置低斜时,通过阳光对底部的照射,可提升内部温度,减少供暖设备的运行。通过造型的自身结构,实现了自遮阳,很好的利用了自然环境进行通风,这对馆内、馆体温度控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空气条件系统的能源消耗。

2.2合理利用生态气候,达到节能环保。

世博会中的意大利馆是由20个不规则、可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建筑结构可自由组合、灵活多变。在馆中,环保、可持续被重点关注,通过采取生态气候,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夏天,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进行降温,热风通过自动调节系统进行排除,实现对建筑内部温度降低的作用;在冬天则是利用太阳能辐射,通过对太阳能的控制,将热能集中到带有光电集成模块的透明玻璃上,充分节约电能,既能提升建筑物内温度,又能存储一定的电能,实现零排放。在馆中,还使用了另一种多样化材料—透明混凝土,加入这种玻璃质地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馆内的“刀锋”设计,除了具有光影效果外,还可向展馆内输送自然风。

在日本馆中,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在外部世博会标致上,采用了双层外膜配合内部太阳能电池,实现了高效导光、发电,展馆内将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

2.3环保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和可回收

在中国馆的周围,使用了一种名叫塑木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10年的使用周期,在使用周期结束后可进行回收再利用。塑木不仅仅具有木质材料的纹理,同时具有成本低,产出量高,使用后不需要使用油漆进行涂刷等优点。在中国馆广场的周围,使用了由沙漠中的风积沙通过免烧结成型工艺处理而形成透水砂岩系列产品,该材料耐磨性好、透水速度快、强度高,同时能循环使用。通过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使用,提高材料在回收处理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芬兰馆中的“冰壶”中,也广泛使用了环保材料,在外墙装饰中选择纸塑符合材料,新型轻质墙面以及独特的窗户结构,都减少了日照引起的热强度,配合屋顶种植的植物,进行热量负荷的均衡。

2.4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中国馆在地区馆地下室中,设置有一处雨水处理站,在雨水处理站内部采用了1000吨的雨水调节池和雨水处理设备。通过雨水处理系统,将馆区周围的雨水进行收集至雨水调节池,在经过雨水处理设备的处理后,排放至清水池。清水池中经处理过的水主要用来进行绿化浇水、景观灌溉、空调补给水、车库冲洗以及卫生间冲水使用。通过采用雨水的收集、处理、使用,达到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实现节能环保的功能。

在加拿大馆中,也体现了可回收利用技术,在其展馆外部的墙体上覆盖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雨水使用排水系统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进行了空气流通和资源持续发展和再利用。

在世博会的多个场馆中,都使用了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实现能量从低温源向高热源的转换,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提供制冷或供热的节能空气调节系统。

3.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3.1合理选择建筑材料,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土地资源、材料等,必须要合理的统筹资源的使用和处置,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尽量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3.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使用自然界给与的能源,譬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结构,并且减少采暖空调的使用。利用风能的作用(也可用于风能发电)根据自然风的原理设置其系统,并且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布局及平面形式,这就必须要采用适宜的气候,使风能能够有效的利用到绿色建筑中。通过地热技术的使用,替代传统的空调系统,减少建筑物的污染物排放。

3.3回归自然

人类源于自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污染水资源等,使人均占有量本来就稀少的资源更是稀疏,加速资源匮乏,并造成极大的浪费。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施,主要强调此建筑本身要对环境没有危害,并且在不破坏环境的基本生态平衡下建造的一种节能、节地、节水的建筑。以人、建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尽可能的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4.结束语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日益增加,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更是未来建筑的主要形式。绿色建筑坚持的理念是节约资源、能源并且回归于自然,这就要求绿色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人、能源与大自然的均衡和协调,合理优化建筑物结构,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加强资源的再利用,同时要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刘建勋 徐菁 LIU Jian-xun XU Jing 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探讨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6年7期

[2] 刘青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及方法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3期

[3] 陈新宇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措施及改进方法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5期

[4] 田慧峰 阮建清 张欢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及实践 [会议论文] 2012第8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范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是顺应时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既是形势所迫,顺应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潮流的重要战略转型,又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1、绿色建筑的定义

2004年8月,建设部将绿色建筑明确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过程)中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建筑物。

2、绿色建筑的理念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节能理念:一般建筑能耗严重,在使用能耗的过程中50%的能源被消耗掉,并由此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建筑要求将能耗的使用在一般建筑的基础降低 70%~75%,并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

环保理念:一般建筑实行商品化生产,设计实行标准化、产业化;绿色建筑强调尊重本土文化、自然、气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废水、垃圾处理以及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实现环境零污染。

和谐理念:一般建筑设计理念是封闭的,将建筑与外界进行隔离,无法感知气候变化;绿色建筑与外界交叉相连,外部与内部可以自动调节,有利于人体健康,追求建筑“四节”和环境生态共存。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需要人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思传统的建筑理念,走低能耗、高科技为手段的精细化设计之路,注重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应特别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建造、运行、改造及至最终拆除,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若考虑到建筑的构成材料,这一周期还应前溯至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向后追溯到建筑废弃、拆毁后的垃圾处理等全过程。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就意味着,不仅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还要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且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空间,并将拆除过程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2、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

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生态环境、建筑风格、规模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创建健康、舒适的环境

绿色建筑应合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障安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

4、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绿色建筑应优化设计和管理,选择适用的技术、材料和产品,合理利用并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最大限度提高资源、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延长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增强其性能及适应性。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

1、重视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少花钱的前提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西方多是独立式小建筑,建筑密度小,分布范围广。而我国则以密集型多层或高层居住小区为主。对于前者而言,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热水、供暖都较为可行,而对于我国高层居住小区来说,就是将建筑楼所有的外表面都装上太阳能集热板或光电板,也不足以提供该楼所需的能源。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3、尊重基地环境

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5、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

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对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设计;设备竖井、机房、面积、层高、荷载等设计留有发展余地。

6、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融人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

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范文4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策略

1、某建科大楼项目概况

某建科大楼是我国首创以自主创新技术体系为核心的低成本绿色建筑,它具有1.82万m2的总建筑面积,地上建有12层,地下有两层,包括实验、研发、办公、学术交流、休闲、生活辅助设施和地下停车场。大楼从设计建设的过程中一共采用了4O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其中包括自然采光、人工湿地、风光互补、发电幕墙、种植屋面等。某建科大楼在宣传的过程中始终打着节能环保的旗帜。在2009年4月投入使用以后,建科大楼获得了多个奖项,同时也成为了我国绿色建筑的教育基地。大楼的建设投入使用取得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表1为某建科大楼的计量数据统计。

表1 某建科大楼各项实测计量数据统计

2、绿色建筑的起源及基本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各种建筑也随之增加,众多的城市建筑政策使得环境进一步的恶化。1960年以后,未来建筑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是全世界所有建筑设计者都在考虑的问题。在这种前提下绿色建筑的理念应运而生,意大利的以为建筑学家将建筑学和生态学结合在一起,于是生态建筑学便出现了。

生态建筑涉及很多的方面,它是多学科与多工种的结合,同时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是将人类社会和自然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

3、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原则及策略

3.1绿色建筑整体环境的设计

整体环境的设计是建立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它并不仅仅指某一个建筑。整体环境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①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植被生长等。整体环境的设计方法主要有: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实际情况,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并且利用现有的资源。一方面,调整不合理的布局划分、空间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沿袭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和自然地理特征。②加强绿化。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开始改造环境,绿化不仅可以创造空问、美化环境还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生活氛围。环境协调。在建筑的过程中要从整体出发。例如:靠近城市河道的建筑应当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建设一些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者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建筑,要考虑到景点的视线,使内外景点相互交融;靠近历史保护区的建筑要尊重其历史,让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相互交融,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3.2绿色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建筑的体型系数就是指建筑物的表面积和建筑体积之间的比,和建筑的热工性能关系密切。直面建筑在耗能方面要大于曲面建筑,在体积相同的时候分散的布局模式热耗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的大,设计时要尽量的减少建筑外墙的面积,减少墙体的凹凸变化,最好采用规则平面的形式,同时要采用合适的墙面开窗示意图。

外墙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采光、通风等因素,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使用,设计时采用明厅、卧、卫、厨的设计方法,外墙的设计要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采用好的材料,使用效果更好的隔热砖,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用秸杆稻草研制了稻草板,并推广使用。建筑节能设计。利用不可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同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3.3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

节约能源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并且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布局要适应当地的环境,在设计、建造和材料的选择中,都要合理的利用资源。同时要减少资源的使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生态和谐绿色建筑要做到生态和谐,在建筑的同时要考虑到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的关系。强调和谐相处,和谐一致、动静互补与自然统一。绿色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筑朝着节能的方向发展,绿色建筑便出现了。设计科学,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点的核心同时也是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题,绿色建筑的建设也是为人所服务的,而不能够以牺牲人为代价。要充分的考虑到居住者的健康和居住感受。从而做到科学的设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设计的重要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不能够照搬照抄。目前我国的很多绿色建筑设计都是从西方照搬照抄过来的,这也是目前十分普遍的现象。设计者们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好的,我们就能够拿过来用,但是这是错误的,因而从实际出发就显得至关的重要。绿色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众多的因素,如:气候、光照、通风等。因而在我国很不适应,从而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3.4 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策略

关心尊重自然。我们一切的建筑所需都来自自然,在建筑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自然的“感受”。并且正确、合理、高效的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同时还要调整不合理的资源结构,着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做到关心和尊重自然。整体协调设计。整体协调就是把建筑看做自然的一部分,用整体的观念看待绿色建筑。同时要处理好生态环境和建筑的关系。生态建筑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化学、物理、光照、热度、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人类的建筑观是整体的生态建筑观,以科学和技术为保证。可持续设计。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持续设计就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眼前的生态环境而且也要考虑到后期的循环利用和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具有灵活性与弹性。从而来适应未来的发展。构建建筑生态链生态建筑设计在生态建筑工程领域的具体的体现就是构建生态链,同时也是是重要的技术保证。所谓建筑生态链就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为提高效率和以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的物质与能量供需链接进行的设计,并且开创为一种新的系统的创新的活动,它更加的注重效率和可持续性。

4、结束语

发展生态建筑是应对建筑全球化挑战,提高建筑健康性、舒适性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建筑设计、建设方式,缓解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深圳建科大楼的建设具体的分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对我国的绿色建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秦佑国.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外建筑,2005(3):59~60.

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范文5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法探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在对环境保护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这就说明绿色建筑是人们当下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新的要求。绿色建筑就是指的在建筑楼体的建造和使用周期内,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以及节约资源,包括节约用材、节约水电、节约土地以及节约能源等等,为人们提供相对高效、适用以及健康的使用空间的建筑楼体。尽管我国在2006年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我国的绿色建筑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是就给排水方面仍然有很多的挑战和要求。

1 绿色建筑LEED定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风土民情不同,当然绿色建筑的标准也就不一样。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LEED评价标准,LEED是“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简称,它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各类绿色建筑可持续评估标准中,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以及最完善的评价标准,而且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来讲,也是采用LEED的评价标准。

2 绿色建筑给排水的内容

LEED这种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非常系统、非常科学的,涉及到建筑场址、建筑节水、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品质以及创新设计以及流程等方面,要对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就给排水而言,主要涉及到雨水、污水处理与排放,提高用水效率以及节水指标等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用水效率。建筑楼体内部需要很多的水资源,但是每一个方面水资源的供水处和用途也不尽相同,例如饮用水和绿化浇灌的用水就可以采用不同的供水系统,这样分工进行,可以节省用水时间,提高用水效率。

(1)采用分质供水:景观用水、生活用水、饮用水以及绿化用水按照水质以及用水量分别提供。

(2)采用节水设备、节水器具以及节水系统,例如公共卫生间可以采用缓闭冲洗阀或者是感应出水龙头等方法,游泳池或者是空调可以采用循环水处理的系统。

(3)采用绿化浇灌和节水设计,例如可以对自然降水进行收集,来为滴灌系统提供充足的水源等等。

(4)采用节约用水工艺、设施和节水设备,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重复利用水资源,提高效率,避免浪费。

(5)加强节水系统的管理和优化,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定额计量的方法来进行用水管理,例如施工用水。

其次,雨水和污水的处理与排放。很多时候降雨是大自然对于土地的一种馈赠,当然这是在正常的降雨范围内的,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地方都是缺水的,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当地的自然气候,降雨量少相对的缺水情况就较为严重。而污水处理实际上是对水资源的一种保护和再利用的过程。

(1)采用废水、污水以及雨水分流系统,这样污水可以有效地处理和过滤,废水和雨水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2)采用中水回用系统,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排放量。

(3)基地保水性能的有效提高,合理规划屋顶雨水与地表积水的径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的降低地表径流,最大限度的采用多种渗透方式来进一步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能力。

最后,节水指标的制定和落实。任何一个建筑楼体都需要用水,这就离不开节水指标,在我国,很多的城市已经采用了水费阶梯收取的模式,对于绿色建筑楼体来讲,节约用水就是一种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节水指标主要有三个,分别是雨洪水利用率、水使用率以及循环量。常年降雨量与收集或者是使用量之比,就是雨洪水利用率;正常使用量与使用量之比就是水使用率;一次性用水量与循环次数之积就是水循环量。

3 绿色建筑在不同施工阶段对给排水的要求

在绿色建筑楼体规划阶段,主要是以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为主;在绿色楼体节能创新阶段,主要是针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例如风能、沼气能、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等;在绿色建筑楼体选材方面,最大限度的选择节水型的产品和材料;在绿色建筑楼体施工方面,要尽可能的根据施工规范来进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绿色建筑物业管理方面,有效的物业管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提高利用率。

4 绿色建筑给排水具体方法探讨

每一个城市和地区,由于其地质情况的特殊性以及城市规划尤其是小水道管理规划的不同,在面对自然降雨所产生的雨洪,其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4.1 雨洪设计

这里主要介绍两种雨洪设计,一个是流量控制,另一个就是水质控制。

雨洪设计之流量控制,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场址的渗透效率,尽可能的减少不可渗透的地面面积,这样可以限制自然降雨对水文的扰动,消除或者是减少雨洪带来的一定程度的污染。在绿色建筑楼体的施工现场,可以通过过滤措施来保持地面的雨水通过可透水的路面,或者是利用屋顶花园等措施来最大程度的减少不透水的地面面积,这样收集起来的雨水可以进行再利用,这里的利用指的是非饮用水利用,毕竟这种自然降水收集到的水资源其水质没有办法保证,但是可以进行厕所冲洗、景观浇灌等等。

雨洪设计之水质控制,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对自然水流的污染和破坏。可以采用替代表层和非结构技术的方法来促进透水性,减少不透水性,从而减轻对自然水流的污染和破坏程度,替代表层主要有种植屋面、通透性栅栏人道以及人行道等等,非结构技术主要有雨水花园、雨水回用、植被洼地等等。

4.2 节水绿化景观

其目的就是通过对邻近或者是场址中的绿化景观浇灌,限制其对自然地表、地层水资源以及自来水的用量。根据景观植物的自身特性的不同,选择的节水措施也不尽相同,主要涉及到植物种类、高效浇灌技术、收集雨水、再生水资源利用以及公共机构处理水等等因素。在具体的节水措施上,主要是对气候和土壤进行分析,才能够选择适合本地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才能够达到消除或者是减少浇灌的要求。当一定要采取浇灌的方法时,最好采用比较高效的设备,而且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随时进行调节和控制。

4.3 废水创新技术

水资源是再生资源,这里所说的再生资源并不意味着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系统或者是管理,可以对已经使用过的水进行处理,达到二次利用,甚至多次利用的目的。

例如可以通过高效器具来降低废水的体量,采用废水、雨水进行废物的排放和输送等等。

5 结语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较高的生活水平对绿色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当然这并不是施工团队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一方面我们要规范和管理施工团队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排放,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自己身边的节水小事来为我国的绿色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殷昆仑,谭剑.木材在景观和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1(7).

[2]张红杰,张晓亚,温晓崖,杜靖宇.浅析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J].科技信息,2011(17).

[3]王安罗,赵骏.推广绿色建筑 推进建筑节能[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

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范文6

人类对色彩的认知,如同人类的对历史的认知一样悠久。在中国,对于色彩的认知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形成,这一时期人们会用固体或者液体颜料涂抹在器物及身体上。对于色彩的装饰功能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陶制器皿到家具、建筑装饰、雕像、服饰等方面,色彩装饰逐渐成为装饰的重点。

中国传统室内色彩的重要性,远超出色彩在现代社会的地位,色彩更多的作为政治倾向和主张,以及民族与文化的彰显与表现。当人类产生阶级后,色彩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古代中国室内环境,装饰色彩是很重要的一项,服饰色彩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分。社会思想、民族文化、地域特征、科技技术、礼仪习俗等对于对中国古代室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室内色彩作为装饰色彩的组成部分,从中国传统装饰色彩的影响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

古代室内装饰色彩的文化因素

1.先秦时期的“五色论”

先秦时期的“五色论”影响了装饰色彩的种类,建立了“五色体系”,即“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也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色彩观。其中,古代先民将五色定位正色,其他色彩被确定为间色,而为正色的五色代表了正统的地位,视为特定观念或事物的指代。因此受到五色论的影响,同时又受制于技术与材料的水平,这一时期的室内装饰色彩,也以黑色为主,间以红色。

2.无色之美的道家色彩文化

在色彩的应用上,道家有“无色而五色成焉”的说法,即追求无色之美。庄子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虚”,“无”、“空”黑白是道家的色彩观。道家因此崇尚黑色,认为黑色是高居于其他一切颜色之上的色。因此也使得黑色逐渐成为“正色”,使得所用家具髹漆以黑色。

3.外来的佛教因素

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引入,使得佛家的色彩观也开始影响到古代室内的装饰用色。佛教的引入使得家具也由席地而坐而向垂足而坐过度,视野的开阔也使古代先人更注重色彩的装饰。受佛教影响,金银珠玉等开始出现在室内装饰之中,金色的宫殿、室内运用逐渐开始推广。建筑壁画逐渐蓬勃发展,朱红石绿的对比色运用,深色浅色的明暗衬托丰富了室内装饰色彩的运用。

4.等级森严的儒家文化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室内的装饰色彩开始出现了独特的文化特征。儒家思想的“礼”、“仁”观念,使“正色”与“间色”赋予不容混淆的尊卑、贵贱等级象征意义。这一等级森严的色彩特征在明清时期影响十分严重,从建筑到室内环境都受到其影响。在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北京故宫为例,其室内色彩的应用可以提现其独特的色彩特征,赤黄成为等级最高的色彩应用,应用在皇室的建筑室内之中,以及太和殿内大量黄色金饰的应用,而相较于文人雅士则更多崇尚淡雅,选用材质本身的色彩不做过多的彩色装饰,室内多呈现以白灰之色,鲜做过多色彩装饰。

古代室内装饰色彩的其他因素

1.古代室内装饰色彩的自然因素

地域因素是影响古代室内装饰色彩的另一因素,地理气候条件带给手工艺生产带来便利和适应发展的条件。装饰色彩在地域上的反映能够充分证明色彩与地域文化的的紧密关系。每个地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特征,当地地域文化的特征决定了不同地区人的不同色彩审美观。而审美观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反映在当时当地装饰色彩上。染料的产地广泛分布,植物染料、矿物颜料因地制宜,人们就地取材选择颜料对服饰进行染色。装饰色彩在地域上的反映能够充分证明色彩与地域文化的的紧密关系,在中国的方位均已“五正色”命名,因此奠定了五色的重要地位。黄顶红柱色彩艳丽,又在檐下阴影部位所有这些都是在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下,呈现出无限丰富的色彩世界。

2.古代室内装饰色彩的技术因素

在染色技术方面,先秦时期就己经掌握了两种染色工艺,用矿物颜料着色的石染和用植物染料染色的草木染。唐代时染色工坊设有六处,分别专门染青、绛、黄、白、皂、紫,分工己经非常细,经验也是非常的丰富。而到清朝设置的有江南织造局,染织技术就更加繁荣发达了颜料颜色也更加丰富。红色系的有大红、水  红、朱红等,黄色系的有明黄、储黄等等蓝色系的有天蓝、宝蓝、湖色等等,青色系的有天青、雪青、石青,藕荷等等二十多种。各种染料的丰富,也使得室内的色彩逐渐丰富。故宫的殿顶多为黄色的琉璃瓦,室内则以青绿色油饰与描金彩绘装饰顶部,彩画以青绿色为主,再点染鲜明的红黄彩点,题材广泛,色彩效果极为强烈。门多为朱红色装饰,殿宇的墙壁涂以红色。

总结

中国传统室内环境的装饰色彩在应用上因为备受“五色论“的影响,使得古代室内色彩始终以正色为尊,注重色之纯;由于传统道家无色之美的传统使得室内色彩趋于黑白两色;受佛教因素的影响,色彩逐渐开始丰富;受儒家文化影响使得室内色彩,在古代中国具有森严的的等级制度且不得逾越,且这种思想观在中国传统室内色彩中与“五色论”相互影响,形成独特中式传统的色彩观;加之自然和技术的因素使得中国古代的室内环境装饰色彩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