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文1

[关键词] 创新教育;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1?0001?05

早在1916年,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就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1],认为传统教育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倡以学生自由发现为主的科学探究式的教学。美国教育家特尔曼(L. M. Terman)从1920年开始探索创造力与智力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吉尔伏特(J.P.Guilford)为首的一批美国心理学家参与了创造力的研究[2],创造力与教育的关系受到重视,创造性教学受到关注。特别是,吉尔伏特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结构模型,并对揭示了创造力和创造性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教育论专家赞科夫(Л·В·Ванков)则从1957年至1977年通过长达20年的教育实验研究,提出了教育应发展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3],即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创造教育趋向了系统化。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4],科学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中国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说出了广闻博览的价值,更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属于应试型教育,各层次教育总体上都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训练。近些年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与实践教学,但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弱仍然是目前中国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5]。因此,变革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创新教育,是中国大学为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一、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广泛意义上的知识包括思想、理论、技能、方法、工具等。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发现、创造与积累的过程。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够进行知识的总结、创造、积累并能加以传承。

知识是对已知世界的了解,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古人云,“知愈博则思愈远”,创造需要知识原料,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创新才能的培育离不开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因为知识可以让人学会如何实践,让人了解未知的事物,从而激发好奇心,然后才会衍生实践与创新。而且,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成功经验往往可以使人少走弯路、快速取得成就。

知识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创新成果应该是知识树上开出来的鲜花。然而有了知识,拥有很丰富的知识,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创新,创新能力与知识是不能简单画等号的。创新往往要在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基础上才能进行,这种学习和积累既包含了知识方面的东西,也包含技能和思维等方面的东西。创新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更需要掌握创新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此外,开展创新工作还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充沛的体力、精力和智力、好奇心,以及坚忍不拔的品质等,这些,实际上就是我们理解的创新思维能力。传统的大学教育只注重知识学习,而不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造成我国大学生普遍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差。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知识与创新之间的桥梁就是实践。知识是一种高效益的创新资源,知识通过给予新的模型、方法、观念等方式参与创新,但知识的创新功能只有借助于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同时,知识积累既是知识创新的活水源头又是其归宿。创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知识的创新,而任何创新成果最终都必将汇入人类知识积累的海洋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

中国古训中有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要躬行”。“悟”强调的是个体经验激活在理解、吸收、构建和掌握知识过程的意义,丰富的想象力、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是知识拥有活力的前提;“躬行”是通过指活动、实践,实现知识的领会、掌握与应用。可见,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实践存在着必然的、有机的内在关系,见图1。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而实践既是知识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桥梁,也是人类创新知识的源泉,还是人类知识积累的目的所在。

图1 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二、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

缺少了创新实践锻炼,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途径有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创新活动、创新基地实习等,此外,金工实习、毕业设计、拓展训练的等其它方式也是大学生很重要的实践方式。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此了解社会、 增长见识、完善人生观,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到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在接近社会和自然中认识事物特征,分析现象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是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然路径。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意义。

社会实践的形式很多,如教学、科研、生产的校外实习基地锻炼,社会调查活动,社区活动,义务劳动,参观学习,自愿者活动,等等。校外实习基地锻炼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途径,往往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的让大学生认知事物、了解社会基本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社会调查活动是了解社会问题,提升大学生认识社会及其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也可以是社团、学校、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活动。社区是城市的基层单位,是与百姓生活可以密切接触的地方。社区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参加各种社区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社区送温暖活动,社区科技环保活动,社区宣传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等。走进社区,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此外,参观学习,参加义务劳动与自愿者活动等对于完善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社会服务精神、创新精神与专业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个体兴趣为导向,学校有组织地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训练与研究实践,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究式学习习惯,提高其观察想象能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论证,可以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计、研制过程,可以改善其动手操作能力、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撰写科研报告、论文,可提高其文字写作水平、科学表达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观念的形成,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改善,有利于增强其沟通交往能力,培养其团队的合作精神,培养其面向未来职业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品质和经验。

科技创新活动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并在大学里将其建设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基本的、常规的机制。科技创新活动是全面综合性的活动,是一项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活动,其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1. 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5年基础上,于2011年正式启动的,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本科生申报,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

2.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该项目于2007年全面启动,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推进创新性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主要面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一部分有较强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大学。资助这些学校的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共资助15000个学生项目,每个项目资助1万元。这一项目注重探索性、创新性,旨在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项目实践中逐渐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

3. 省、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这是在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背景下,由省级教育部门、各高等院校配套实施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其每个项目资助资金没有国家级多,但项目数量大大增加。

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这项赛事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不仅各高等院校重视,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挑战杯”竞赛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旨在引导大学生自觉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5.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该赛事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

6. 其它赛事

由有关部门、地方、协会等组织的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各种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产品创意设计大赛,等等。

7. 校园内的科技创新活动

例如,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专业设计大赛、科技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假期科技体验活动等,还有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发表学术论文、艺术作品的活动等。

(三)实验创新活动

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优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引导下,大学里普遍建立起了校、院级的遵循“兴趣导向、自主实验”原则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或创新教育基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空间、场所和物质支撑。创新实验课题可以包括:结合学校有关重大研究项目或与行业结合紧密的课题;开放实验室或创新教育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自主寻找的相关项目;从课程学习和学科竞赛中引申出的研究课题;社会调查及其它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实际运作中,许多高校通过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有机结合,以创新实验为主线逐渐建立起了完整的实验实践教育体系,见图2,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培养进程。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因为基础实验侧重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认知能力培养,专业实验重视专业素质与应用技能培养,而创新实验专业实验强调专业素质与应用技能培养,三者的有机融合更加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使大学生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系统训练,从而更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图2 以创新实验为主线建立的实验实践教育体系

(四)创新基地实习

创新基地实习是由学校自己创建或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创办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实习基地,它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真实、前沿性的认知训练场所,为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综合性实践平台。

学校自建创新基地实习是开展实训教学的稳定场所,甚至可以成为大学生创新成果技术转化与创业孵化的平台。大学生可在此进行生产实习,完成一些创新性专业设计,或开展科技制作与研发活动。从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实训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

校外创新实习基地一般由企业提供的实习基地,他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可以将学生与社会、市场、就业创业和社会报务实现有效的沟通。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也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在真实的工程训练背景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通过产品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真实的生产性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专业素养、职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这种“产学研”有机结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教育体制、企业、政府、社会等多层面综合思考,构建与完善系统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见图3。

图3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从个人层面看,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牢固树立“实践出真知”的理念,不仅重视书本、课堂的知识学习,更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刻理解各种科学原理、巩固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大学生要追求的自尊、自强、自立、自律人生境界,要以为人类、社会、国家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引导自己的行为。为此,大学生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探究的精神、不怕困难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科学献身的精神,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家庭层面看,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非常重视子女的知识学习,但对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较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发生着重大影响。子女升入大学后,仍与家庭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的思想、言行,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对子女仍有很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有心理上、思想上的很大依赖性。就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而言,学生家长应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大学开展实践性教学、创造性教育。要鼓励子女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支持子女参与科研、科技竞赛、科技制作的活动,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子女帮助,还要从思想上、情感上乃至从创造环境条件上支持子女的创新实践活动。

从学校层面看,现代大学要以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为战略导向,以面向社会需求、服务于国家发展要求培养“崇真求实”、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办学理念,遵循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教研结合、传承与创新的原则构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大学创新型教育体系。大学校园里要形成学术自由、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教学方式上提倡探究式教学、实践创新式教学。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提升研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在产学结合中增强动手能力。

从教育体制层面看,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重传授知识轻知识探究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应用,使得我国大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弊端特别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已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教育体制转轨,但知识型、应试型教育的状况还未得到彻底改观。因此,只有不断进行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继续深化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改革,才能消除不利于创造人才培养的各种障碍。

从企业层面看,要积极变革育人、用人观念,不能只把企业理解为一个用人单位,而认为没有承担育人的责任。我国的许多企业总是抱怨大学生创新意识差、动手能力弱,但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上却很不积极。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他们不仅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许多企业甚至在大学生入学时就签订了就业意向书。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在培养大学生的态度和做法上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学生要走出校门,企业要敞开大门,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学实践性教学需要企业的支持。企业是大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训场所,企业创新实习基地是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因此,提供实习与考察机会、建设创新实习基地是我国企业支持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

从政府层面看,要牢固树立“教育是立国之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全民中倡导崇尚科学、创新为魂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观念,以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政策引导创新型国家建设。要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并通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激发全民族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层面看,要摒弃诸如“学而优则仕”“惟有读书高”等不良传统文化思想,将尊重科学、实践出真知、科技强国等思想理念融入当代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教育中,在高层次教育中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文化氛围。同时,社会的各阶层、各种力量要从民族兴旺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从舆论宣传、价值观引导、资金资助、条件支持等各方面,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J. P. 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 JI.B.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文2

关键词:环境渗透;提问;激励;引导;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61-01

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对幼儿发展是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期。我认为从环境渗透策略、提问引导策略、激励策略这三种不同策略加以研究,在这些策略的帮助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做好幼儿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在语言活动中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目标:

一、环境渗透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机会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舒适而宽松,并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环境。对于每个语言活动的开展都积极利用环境的功能,把环境不仅局限于语言活动中的教室内,还在走廊、楼梯、角落等多处挂有抽象画、故事连环画和幼儿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议议、想想,并将创新思维的培养渗透于美术活动中,将语言与美术表现相结合,形成一个环境是一道场景,是一个故事,是一个画面,以此激发孩子们表达表现的欲望,孩子们通过自主参与环境,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提问引导策略,为幼儿拓展创新的思维

在语言活动中,幼儿能否成为活动的主人,积极参与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要注意向他们提出多样性、启发性和能激发他们想象的问题,发展孩子的创新思维。

1、 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搜寻以往经验,激发幼儿创新思维。

2、开放式的提问,促使幼儿活跃思维,提高幼儿思维发展水平。

三、激励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基础

“激励”主要指施教者运用言语、动作、神态、情感等诸因素充分调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情景激励:即通过教师创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

2、竞争激励:即运用竞争心理进行竞争激励,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在欲罢不能中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

3、评价激励:即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励幼儿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幼儿积极主动学习。

四、利用多媒体策略,增加了幼儿创新的条件

在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延长了幼儿积极参与的时间 。在本次课题实践中,由于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能引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的策略,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意识强,他们愿意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想象、去表达;因此幼儿对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也就认真地观察,高兴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与老师,长此训练,幼儿逐渐地都能培养出愿意动脑的好习惯,事实上,善于动脑才会善于发现,善于发现才会善于提问,善于提问才会有“创新”。

经过实践:

我认为:

1、延长了幼儿积极参与的时间 。在本次课题实践中,由于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能引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的策略,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意识强,他们愿意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想象、去表达;因此幼儿对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也就认真地观察,高兴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与老师,长此训练,幼儿逐渐地都能培养出愿意动脑的好习惯,事实上,善于动脑才会善于发现,善于发现才会善于提问,善于提问才会有“创新”。

2、具有多变性的思维 。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他有不同思维的。我通过实践后帮助幼儿交流信息,通过交流信息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就如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个思想,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思想,交换一下,你的思想给我,你原来的思想还在,你原来一个思想,现在变成了两个思想,而在思想碰撞过程中,幼儿之间就可能碰出新的思想火花,就有3个思想,4个思想,5个思想出来,通过交流,创新思维就出来了,幼儿的思维具有了多变性。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文3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问题;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189-03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实践证明,思维能力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得到锻炼、发展和提高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课改的推进,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就笔者的教学实践,粗浅谈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引发的,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盐类水解”的教学时,笔者首先提出:纯水为什么显中性?学生回答:水中(H+)=(OH-),紧接着,又问:若将少量的CH3COONa、NH4Cl、NaCl固体分别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的溶液仍然显中性吗?学生反应不一,看法不一致,这一悬念式问题使学生困惑,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这时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后共同交流,初步获得实验结论(感性认识);为了探究实验的本质,笔者继续追问,不同盐(如CH3COONa、NH4Cl、NaCl)溶液为何显不同的酸碱性?能否从溶液中(H+)与(OH-)的大小来分析?最终通过启发、交流、讨论,共同得出结论(理性认识):盐电离出的弱酸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从而破坏且促进水的电离平衡,而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为了拓展认识,笔者继续追问若将少量的CH3COONH4固体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的溶液显什么性?自然地学生沿着原来的思维方法很快得出结论。

可见,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彼此相关、循序渐进的探究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欲望,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应不断变换问题情境创设,使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得以维持和强化。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注意以下几个要求:①问题要具体明了;②问题要有启发性;③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④问题要适量;⑤问题要有渐进。

二、引发学生提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中的最重要的环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素材,创设条件,注重引发学生直接参与提问,打破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当学生问个“为什么?”、“怎么办?”时,就证明了他们已开动脑筋思考,这个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造思维的火花。

如在教学“Al(OH)3的制取和性质”时,将书上的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提供的试剂:NaOH、Al2(SO4)3、氨水。实验前,有些学生就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提供两种碱溶液,到底选择哪一种好?”,笔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他们用多种途径来制取Al(OH)3。实验后,由各组同学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归纳如下:①Al2(SO4)3与氨水反应,与试剂的加入顺序无关,始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②NaOH与Al2(SO4)3反应,与试剂的加入顺序有关,实验现象不同,且最终有可能得不到Al(OH)3沉淀。为了探究原因,学生讨论热情高涨,各抒己见,不断质疑并提出问题:①是否Al(OH)3溶于NaOH、而不溶于氨水?②为了制取Al(OH)3,实验室用氨水,而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③反应物相同,但试剂的加入顺序不同,为什么现象不同?④NaOH、Al2(SO4)3反应,由于试剂的加入顺序不同,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如此一来,学生在掌握Al(OH)3性质的同时,也自然理解了实验室制取Al(OH)3为何最好用氨水的原因。

三、指导训练思维的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只有通过各种思维方法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身心投入;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关键目标,也是初中数学学科较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更好地实现创新思维培养目标,也为更好地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身心投入,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互动、反思与实践过程,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体培养策略如下。

一、精选内容,奠定创新思维基础

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需要精选出教学内容,并规划好教学方案与策略。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处于知识与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而兴趣影响着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的难易程度影响着他们学习的信心,学习方法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由此,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身心投入,积极展开学习、互动与探究过程,需要精选教学内容,基于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方案与计划,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奠定创新思维培养基础。

“二次函数”的学习,传统意义上教师会讲解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对称性、顶点,及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对应关系等相关知识。选取“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基于小组合作,创新性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展开深入的二次函数学习。通过实验、观察、记录数据、绘制表格,再探讨得出结果,将多学科知识融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

二、巧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动态展示,基于过程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站在整体的角度宏观调控与规划。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潜力,也为了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巧设情境,引导思维发散、动态分析、身心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逻辑性、思维性、过程性和方法性较强,需要创设合适、科学的教学情境,借助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创新、探索与互动,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学习“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相关知识,创设实验情境,借助自制教具(类似于化学分子模型的教具,只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展开动手学习过程。借助教具,分析基础图形的内角和,之后为三角形增加2条边,构成4边形,分析其内角和的变化,再延伸到5边形,记录下相关数据。学生创新思考,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条边,增加了1个小三角形,也就是增加了180度。由此在实验情境导向下,学生创新思考,借助拆分、组合的数学思维,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为180×(n-2)度。基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创设针对性的生活情境、实物情境、多媒体情境、实验情境等,借助巧设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互动激趣,创设创新思维平台

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较为严谨,逻辑性也较强,传统的教学课堂以严肃课堂、教师讲课来呈现,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展开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学生身心的具体表现和过程不能动态呈现出来,如此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需要实施互动激趣,以宽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多元化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辩论活动、实验分析、实地考察、趣味问题分析、课题研究等过程中,挖掘自身创新思维与潜力。

学习“有理数”知识,选取“翻牌游戏”作为创新思维平台,师生游戏互动,设每次翻n张,一共有N张,开始全部正面向上(向下),翻的次数不限,问能不能全部变为向下(向上)?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创新思维,激活潜力,运用有理数中-1与+1的知识,展开解答。给学生预留创新的时间与空间,创设创新思维平台,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实践探究,强化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文5

(1)创新性.有无创新性是评价创新思维的唯一标准.有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才能称之为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性的思维就不是创新思维.创新性包含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在没有现成规律和方法可循的基础上进行完全独立的思维活动,能够突破已有的理论权威、规律、方法及各种思维定势等限制思维因素的束缚;二是不论创新的方法还是结果,不与前人已有的理论或实践雷同,具有对各种事物进行新的认知、改造或制作过程.创新思维的成果应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

(2)发散性.所谓发散性,是指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唯一的方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3)灵活性.灵活性是对思维主体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要求.思维主体可以对各种事物不加限制地各种各样,甚至是毫无客观根据的创意组合.灵活性使创新思维活动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随机性和潜在性.

2影响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2.1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重“教”而轻“育”,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中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教育理念与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相差较远.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已习惯性地让学生被动学习,机械性地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存储的容器,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很多教师只满足于课堂授课和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没有及时补充新的知识,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古板,不能适时提出问题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师生间互动少,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2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除了要具有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自然、人文、社会、历史、哲学、农学、工程等各种学科知识.学生不但要学好各种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各国的文化历史、各种园林设计理念、风俗人情、自然地理知识,还要求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后盾,然而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其他各种相关知识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种状况就使得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3学生的创新意识

园林专业在校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不能够很好地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积累.多数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获取相关的证书和更高的文凭上,不加怀疑和选择地接受各种知识,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缺乏主动的创新意识.这种状况造成了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强,导致了他们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和创新激情的缺乏,创新思维受到压抑,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创新活动也缺乏广度和深度.

2.4园林专业课外科技创作平台的搭建

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在园林专业相关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逐渐由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的求知探索状态,促使其敢于去实践与挑战,从而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时,必然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往往能够得到逐渐提高.然而,很多高校对园林专业课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视不够,在资金、场地、人员配备等多个方面的投入较少,使原本已有的创新平台也形同虚设.这种状况大大打击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加强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议

3.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重讲授轻实践的传统教育理念极其不利于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们的思维规律、思维模式及思维结果,以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教学重心.“以学生素质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当成为园林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在这个教育理念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学,还包括了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责任.在教学的互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积极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并要适时地提出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因问题而思考,因思考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教师的教学能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讲课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园林专业的兴趣;通过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促进他们对专业问题的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2不断完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了生物、规划、建筑、工程、美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不断地完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园林人才.首先,在课时的分配上,要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并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让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面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现在很多园林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过于单薄,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强学生文化底蕴和开阔学生视野的专业限选课程,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3.3强化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根据客观需要而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启动创新思维,才能抓住创新机会,获得创新成果.对于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必须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让他们勇于面对学习和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3.4加强园林专业课外科技活动的建设和管理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文6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如何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要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1]按照这一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接纳其意见,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无批判性的学习气氛。另外,实现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必须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必须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转变,进而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师用课改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尽快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当观念自觉地体现在教学行动中,变成教师的精神追求时,才能发挥其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2]

二、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配合课程,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培养其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应该知道,创新性思维教学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成功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第三,教师应具备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掌握一些创造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信息科学及脑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水平。”[3]

三、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应当讲究有主有次,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必须在培养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4]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环境,构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积累”、“注重语文实践”为目的新型课堂,[5]倡导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语文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

例如,多年来的中、高考话题作文,平时的改写、续写、缩写、仿写及想象作文等,就是课文与日常阅读的文章,没有“创新” 几乎是不存在的。

(二)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

例如,在初中学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了“要不要注意生活细节”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杜绝“非此即彼”想法。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写作内容,以“想象与联想”为题。在弄清“想象”与“联想”概念的基础上,可以举《天上的街市》与《“零”的联系》作例子,使学生加深认识。

(三)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强化能力训练。如在改写《木兰诗》、改写《曹刿论战》、改写《十五从军征》、续写《清兵卫与葫芦》等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五、开展各种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尝试新的体验,对于有兴趣的事物作进一步的探究。学校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置身其中,去看、听、尝试、探索及操作,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使创新思维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第84页.

2 李元功,俞军《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出路与困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5.

3 张嘉玮著《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