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 旅游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

文化旅游资源是否应该大力开发,历来是旅游人类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争论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资源。破坏了这些资源,也就破坏了自然与社会的美好和谐。同时,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髓、象征和代表。如果被破坏了,也将丧失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极强的带动性,能够给该地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效应,和“文化复兴”,增强该民族自尊心,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一、旅游人类学

所谓人类学(Anthropology)是指从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和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科学。从国内外现有的各种研究成果来看,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旅游人类学就是从社会文化和旅游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组织、旅游供给者与旅游需求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的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开端。20世纪70~80年代,研究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是旅游人类学的主流。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关注旅游对西方发达社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达到旅游发展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视角出发,关注目的地社会的人类学者认为旅游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甚至是价值观念。从游客出发,学者们认为旅游活动是一种世俗仪式,是一种人生阅历。所以说,旅游是是依赖于各种社会因素的一种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一组彼此关联的旅游概念,但它们又是一对差异颇大的概念。广义的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包含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 culture)则仅指由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引起的各种文化现象,强调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性,其重心在文化。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动机都有特定的要求,强调旅游活动是依托文化性的旅游资源而发展的独特旅游类型,其重心在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明显区别。详见下表。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一)文化旅游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仿观者福利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旅游者会更广泛、更深入地与目的地居民接触,直接深入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中,这难免会给当地人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得影响,甚至是破坏。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对当地文化的“剥削”。另一方面,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给当地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目的地居民来说是一种“文化复兴”,使当地人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文化重创过程、文化复活的过程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这也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外部性。

(二)文化旅游者需要“真实性”

文化旅游者需要到旅游目的地的“后台”去旅游、工作。与当地人接触,参与到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他们对当地人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有些地方为了迎合文化旅游者的需求,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把传统文化当作商品来出卖,这就出现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商品化问题。只要与文化沾边的资源都进行所谓的“包装”,当然其中也有认真严肃之作,但更多的是哗众取宠,有些根本就是背离其文化内涵的东西;此外,由于商业利益驱使,以“伪民俗”的方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创造“伪文化”和“舞台真实”来吸引游客。比如现在流行的《印象…》和“…故里”。这对地方传统文化来说是非常严重的破坏。面对旅游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在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历史文化的严肃性和旅游者需求的通俗性、大众性以及展示手段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正如科恩(Cohen)所说,如果一种仪式被拿来表演,其文化和宗教内涵也就丧失了。因为,这些表演并不是文化旅游者所需要的文化真实性。海南黎苗风情村经营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旅游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较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另外,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即目的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产生一些冲突。如文化涵化,文化涵化是指两种文化在碰撞和接触中,相互发生影响,发生变迁,其中一种文化要么适应另一种文化,要么抗拒另一种文化。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也必然碰到这个问题。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出现文化适应或文化冲突问题。人类学家把文化适应这种现象称为“帝国主义式的旅游”或“新殖民旅游”。因为他们认为游客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当地原生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四)“文化价值”与“文化素质”之间的矛盾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其本质把处于原生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者对文化资源的价值判断便决定和制约了开发的方向、深度和广度。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开发者文化素质较低,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使资源失去其固有的意韵和内在魅力,导致低级粗糙的商业化景区泛滥,使文化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价值”。这就是典型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旅游者自觉保护文化的意识比较淡薄,保护文化的观念还未形成,高密度的旅游客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文化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与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文化素质”这一矛盾是旅游目的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所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着。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避免“破坏性开发”和“开放性破坏”,在创新中保护原有文化的特色,这样的旅游产品才具有生命力。文化旅游,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利弊。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权衡利弊就成为了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渠 铭.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2

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平时我们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课堂的气氛是压抑的,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手上的粉笔刷刷地写个不停,而学生在下面却显得很疲惫,昏昏欲睡,甚至有的学生已经睡着,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兴趣以及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高中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在上课之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活跃起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这堂课最大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乡土文化作为切入点来营造一个良好的高中英语课堂气氛,比如我在讲译林版《牛津版英语》高二模块一中的Unit1的时候就是通过乡土文化资源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首先,在正课开始之前,我让一个学生给大家讲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生活地方的特点以及习惯等包括食品特点、语言环境等,接下来又叫大家进行补充。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然而我让学生们通过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来了解课文中主人公WeiHua在英国留学时候的作息时间以及生活习惯,并且对比与我们的文化有什么区别。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

二、结合乡土文化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

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对于课堂学习的英语印象不深,而课后很少有人会去复习。之所以学生对于课上所讲的内容印象不深是因为课堂上所讲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不深,这样即便是我们在课堂上已经记得很牢靠,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就会很快将知识点遗忘,因此我们要结合乡土文化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利用乡土文化与我们生活之间的联系使英语知识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更加亲近生活,这样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想起课堂上所讲过的知识点。比如,我在讲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中短语的讲解时都会让学生进行造句,这可能是大部分教师在讲短语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而我们会重点要求学生在造句的过程中联系日常生活结合乡土文化,比如对argueabout/oversth.withsb.进行造句时我可能会要求学生联系各地区之间的性格特点来进行。这样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短语的理解和认识,自然也就会印象深刻很多。

三、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深远影响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志,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特有的乡土文化发扬光大。而英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我们总认为学习英文要结合当地的语言环境,这的确是学好英文的重要方法,但是在了解国外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甚至要怀有将中国乡土文化弘扬世界的抱负。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学习英文的同时融合乡土文化,目前已经有很多中国特有的文化被翻译成英文,比如IChing的意思是易经,Tofo是豆腐,Kylin是中国的麒麟等。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这些乡土文化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要注意在英语教学中融合乡土文化,要让学生们明白学习英语并不是因为崇洋,相反的是要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我们今后走到哪里,说着什么话都要时刻记住自己是华夏子孙,并为这个身份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结语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中原根文化 中原文化 根亲文化

中原根文化与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是中原历代先民在中原地区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中原根文化则是中原文化中能够体现中原文化根源性的文化特质。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作为中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原根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有着很大的重合度,他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首先,中原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文化层级不同。在文化层级上,中原文化高于中原根文化,中原根文化从属于中原文化。今天的中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与其他各地域文化一起构成了今天中华文化的整体。中原文化与各地的地域文化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共同的文化特征,但今天的中原文化也有着其自身的特征,而恰是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原文化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被提出的前提。在中原文化众多特征之中,中原文化的根源性是最为突出的特征。在今天中原文化众多内容之中能够体现中原文化根源性的文化特质,就构成了中原根文化。中原根文化包括了宗族血脉之根、精神信仰之根、语言文字之根、城市都邑之根、文学艺术之根、教育学术之根、农耕与商业之根等等,他们都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原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内容不同。中原文化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中原根文化的范围。如前所述,中原根文化包含中原文化中能体现中原文化根源性的文化特质。今天的中原文化包罗万象,也有相当多的内容不具备根源性,也有许多次生文化。比如,中原地区的油画艺术,虽说也很能体现中原文化的风骨,已经有中原画派之称,但它是西方油画艺术传到中原以后所产生的文化,显然中原油画艺术这一文化特质就不属于根文化的范畴。也有学者指出,在当代文坛,存在着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河南作家群。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起源地不在河南,所以当代河南文学艺术也不是中原根文化。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中原,铁路文化也是中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也是铁路进入中原以后形成的文化,也不属于中原根文化。

再次,中原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影响范围不同。中原根文化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今天中原文化的地理范畴,中原根文化的影响不仅及于今天整个华夏大地,而且随着华夏儿女向海外的迁移,中原根文化的影响也扩展到了整个世界。比如起源于中原的儒家文化,不仅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而且也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根文化不仅能在华人世界产生影响,而且也能在西方文化圈中形成强烈的共鸣。起源于中原的道家文化就在西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当中还曾引用过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起源于中原的中华武术,更是风靡于整个世界。当然中原文化之中也有很多内容影响几乎不出今天中原的范围。比如流行于中原一带的烩面,很能体现中原饮食文化的特色,但它的影响始终没有能超越中原的范围。

中原根文化与根亲文化

根亲文化是一种以宗族血脉为纽带,以寻根问祖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现象。根亲文化与中原根文化之间也有着明显不同。

首先,中原根文化中有根亲文化的内容。根亲文化注重的是宗族、姓氏的迁移和流传,看重的是血缘关系的亲疏。至少秦汉以来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原往往成为移民迁播的出发地。移民在迁播的过程中,故乡更是他们魂绕梦牵的心灵归宿。比如永嘉之乱中南迁的谢氏家族,在到江南一二百年后依然宣称自己是陈郡谢氏。而杭州的方言在经过了近千年发展以后仍保留着北方话儿话音的特点。中原地区的饮食习惯,也被移民带往迁移地。比如广东地区流行的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就是中原移民到广东地区以后,没有面粉,就在豆腐中间填充肉馅而制成的食品。福建地区饮食注重羹菜,这也是上古时期中原食俗的孑遗。

作为根亲文化重要内容的姓氏文化,更是中原根文化的重要内容。据《中华姓氏大典》统计的4820个汉族姓氏之中,有1843个姓氏起源于河南。前三百个常用姓氏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前一百个姓氏中,有78个姓氏起源于河南。根据2007年公安部的一个统计,人口前十的姓氏为:王、张、李、刘、陈、杨、黄、赵、吴、周,这十个姓氏之中七个起源于中原。

如今,河洛郎成为很多中原移民共同的文化记忆。泉州地区就有一条江被称为洛阳江,洛阳江入海口被称为洛阳湾,在洛阳湾有一座跨海大桥被称为洛阳桥,如今洛阳桥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血浓于水,散居四方的中原游子始终都记得自己根在河洛、根在中原,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来中原寻根问祖。根亲文化是中原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原文化与各地域文化之间建起了血脉联系的桥梁。

其次,根亲文化并非中原根文化所独有。根亲文化并不仅属于中原,根亲文化在大中华范围内都广泛地存在着,慎终追远是我们民族共同的特征。

在中国不存在着笼罩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宗教,但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解决了诸多宗教才能解决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了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宗族观念告诉人们自己的生命源于祖先的繁衍,而自己也有义务将祖先传递的血脉延续下去,《孟子·离娄(上)》中宣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个体生命在终结之后,也将回归到列祖列宗的怀抱当中,正如《礼记·檀弓(上)》中所言:“狐死正首丘,仁也。”“叶落归根”是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以,对于传统的中国人而言,死后不能入祖坟是莫大的悲哀。根亲文化之于中国人,具有着一定的宗教情结。因而,众多移民迁出地都普遍存在着根亲文化。比如河北、山东地区与今天东北地区之间的血脉联系也属于根亲文化的范畴。数百万闯关东的开创者来自于山东、河北等地,一二百年过去了,东北人当中依然有很多的人清晰地记得自己的祖居地。在历史上,山西也是移民重要的迁出地,洪洞县的大槐树成为许多移民心中故乡的象征。“湖广填四川”也在今天四川人的灵魂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寻根、叙谱等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华人分布的各个角落,宗祠往往是每个村落最为核心的建筑。属于根亲文化范畴的姓氏文化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标签。

再次,中原根文化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越了根亲文化。中原根文化中既有根亲文化的内容,同时中原根文化也超越了根亲文化。

仔细考察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就会发现,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更多地体现在文化上,而非血缘上。如同韩愈就曾说:“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今天的中华民族是民族融合的结果,民族的融合不仅体现于血脉的融合,更多地是文化的融合,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中原根文化发挥了融合核心的作用。今天我们甚至可以说,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存在着“纯种”的汉人。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而非一个单纯的血缘组织。所以,中原根文化远远超越了根亲文化的范畴。比如,今天的广东人,除却客家人以外,大多是粤人后裔。如果单纯谈论根亲文化,似乎他们与中原没什么关联。但在思想观念上,文化信仰上,他们与中原大地的血脉联系依然非常紧密。起源于中原的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影响及于全部华夏儿女内心深处,中原大地也是广东人精神信仰的根源地。

因而,中原根文化要比根亲文化广阔许多。根亲文化有着非常明显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比如祭祖是根亲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但祭祖总是有一定的限定范围的。《论语·为政》就有:“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河南新郑黄帝故里前姓氏广场中罗列了大量属于黄帝一系的姓氏,但显然无法包括属于炎帝一系的姜、申等姓氏,也无法包括属于东夷之后的任、宿等姓氏。与其强调黄帝是我们的血脉之祖,不如强调他是我们的人文初祖。而且,历史上的移民迁播大多是在乱世完成的。详细考察移民迁播的路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看今天根亲文化所表现出的寻根热之中,附会的成分有很多,乱认名人为祖宗,争抢名人故里。也有一些糟粕需要扬弃。单纯地强调中原文化的根亲性,不足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

同样,中原文化根源性也不体现在一定要将文化名人的籍贯或族谱追溯到中原。由于典籍记载的缺失,许多文化名人的籍贯无从考证。或者至少在没有新材料发现以前,很难有重大的突破。比如关于老子的籍贯,虽然我们可以证明安徽涡阳说不能成立。但是我们同样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他是鹿邑人。道家文化的形成与中原大地的联系,并不是依靠老子的籍贯而建立的。无论老子是哪里人,那个春秋末年的思想家长期生活在洛阳则是可以肯定的,他的史官经历对于道家思想体系的诞生有着促进作用。类似的,还有墨子,有学者宣称墨子是河南鲁山人,其实,墨家文化与中原大地之间的联系,也并非仅体现于墨子的籍贯。不管墨子是哪里人,墨子长期担任宋国大夫,这一点在所有的墨子研究者那里都没有异议。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墨家学派与夏文化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联系。这些都说明,墨家学派的渊源在中原。还有一些学者花费很大的精力来考证孔子的祖籍,当然孔子是宋国之后,是殷人之后,这一点没有疑问。不过儒家的源头在中原并非因为孔子的祖籍地在中原,因为毕竟从孔父嘉到孔子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时间。正是周公在中原地区开创的礼乐文明才是儒家真正的源头。

寻根并不是简单地认祖归宗,更多地是追求文化之根,精神之根。相对而言,根亲文化注重血缘宗亲,中原根文化注重精神信仰。根亲文化是狭隘的,中原根文化是广博的。中原根文化中有根亲文化的内容,但中原根文化也远远超越了根亲文化的范畴。中原大地是民族血脉的根源,但中原大地更是精神灵魂的根源。

中原根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中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原根文化和中原文化一样,都是从属于华夏文明的。中原根文化在华夏文明之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越了中原文化其他非根源性的内容。

首先,中原根文化是联系华夏文明各组成单元的纽带。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在所有的文化体当中,地域性特征最为明显的就是中华文化,地域文化单元最多的也是中华文化。比如黄河流域的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迥然有别。即便是同处黄河流域,山海兼备的齐鲁文化就不同于处于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同处长江流域,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的楚文化、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华文化各地域文化单元自身文化特征的彰显,并没有导致中华文化的分裂。各地域文化单元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有机的整体。这一点恰是中华文化高度发达的结果。越是原始简单的文化体,他自身的结构越简单,其内部地域性特征越不明显。越是复杂的、成熟的文化体,他内部的分化也越鲜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性。构成华夏文明的各地域文化,并没有随着自身地域性特征的发展而走向分裂。相反,各地域文化都对华夏文化有着很强烈的认同。

地域歧视的现象在很多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比如沿海歧视内地,经济发达地区歧视经济落后地区,但他们对中国有着很强烈的认同,一些人歧视“乡下人”,不过他们并不否认自己与“乡下人”都是中国人这一事实。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各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联系的纽带。中原根文化就是构成各地域文化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中原根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各地域文化之间最主要的交集。

中原根文化从属于中原文化,中原根文化既为中原文化所有,又能与各地域文化构成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原根文化之中的汉字文化。起源于中原的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工具。但汉语是这个世界上方言最多的语言,各方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吴方言和粤方言之间的差别就要大于英语和德语的差别。之所以吴方言和粤方言还都是汉语,被认为是属于一种语言,江浙一带的人们和岭南一带的人们依然能够顺畅地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的存在。

其次,中原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内容,构成了华夏文明的文化传统。如前所述,中原根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精神信仰的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它已经内化到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成为华夏文明的文化传统。比如作为中原根文化重要内容的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被公认为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内容。不管人们是否读过《十三经注疏》,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依然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各地民风虽然迥异,但人们大体遵循着共同的行为准则。

再次,中原根文化是华夏文明复兴的根基。何谓传统,正如先生所言:“传统就是经验的积累。”传统也就是一些思想行为的惯性,但传统往往是人们应对挑战的资源。当人们遇到新的挑战之时,首先想到的是从传统之中寻求帮助。当传统不足以应对挑战的时候人们又会去寻找新的文化资源,并将对新文化资源的运用沉淀而为新的传统。传统是不断变化着的,因而朱维铮先生用“音调未定”来形容传统,朱维铮先生同时也指出:“传统本身是一个过程。”因而,传统是不曾中断的,也是不能人为割裂的。中华民族进入近代以来,遭遇到西方文化空前的挑战,在应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中,当传统不能提供有效应对资源的时候,人们纷纷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西方文明不足以解决现代社会中诸多问题,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开始向传统之中寻求解决我们所面临困惑的资源。内化于传统之中的中原根文化,无疑是文化自觉后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对象。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包括了经济的崛起,还包括了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复兴也必将是根植于传统之上的复兴。中原根文化恰是我们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不仅是指引我们灵魂的归宿,而且也是华夏文明复兴的根基。

综上所述,从属于中原文化的中原根文化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原的范围,中原根文化的内容也不简单局限于根亲文化,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中原根文化在华夏文明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并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话语置换;话语回归;文化;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B03 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3-0161-05

在当今时代,文化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而言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外而言,文化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丰富与发展的独特贡献,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所特有的身份“标识”,也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内而言,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民族内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时,它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日益发挥着强大的经济功能。

文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角色的变迁与地位的凸显,带来了文化理论研究的繁荣。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9世纪70年代出版第一部文化学专著、留下第一个明确的文化定义以来,短短一百余年之间,关于文化的论著汗牛充栋,关于文化的定义竟达数百种之多。学者们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切入,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与观点。21世纪初,伴随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地位作用的进一步凸显以及全球范围内文化交融与交锋的日益增强,学界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更是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发散性与多元性趋势。关于文化的各式各样的新名词与新“话语”层出不穷,着实令人眼花缭乱,文化理论研究已经被淹没在形形的西方“话语”或当代“话语”之中。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后时代,国际冲突将主要不再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摩擦与对峙,而更多地表现为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尤其是不’同宗教传统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文化将成为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他还将文化视为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源,主张“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各种社会,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解释它们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亨廷顿所主张的显然是一种文化决定论,更早一些的斯宾格勒、汤因比等人也持此类观点,把人类历史归结为文化史,把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因归结为文化,其错谬之处是显见的,因而亨廷顿等人的观点早已招致学界的广泛批评。在当今的文化理论研究中,如此露骨而直接的文化决定论实不多见,但各种隐蔽或委婉的类似观点却依然层出不穷。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等等,便属此列。

就当前国内学界来看,文化研究的“去唯物史观”倾向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两种观点上,一是“大文化观”,二是人本主义文化观,这两种观点又往往相互交织渗透着。

有学者着眼于从人类社会这个“总体”出发来界定文化,强调文化的“总体性”特征,把和凡与自然物相区别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现象、社会过程和社会事物都看成文化,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自泰勒开创了“大文化观”之先河后,西方大多数文化人类学家都延续这一思路,从广义上来理解文化。对文化的此种理解在国内学界也较普遍。如梁漱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对文化的这种理解是不合理的,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困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观”将“文化”等同于“社会”或“人化自然”,按照这一思路,那么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也就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历史”或“社会历史”也就等同于“文化史”。很显然,这一观点模糊和混淆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等其他社会现象之间质的区别,偏离了马克思所开创的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说明历史及其规律的理论路向。从实践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观”根本不具有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我们说“先进文化建设”,这里的“先进文化”自然是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政治制度相区别的;再如我们将文化称为“软实力”,自然也是相对经济或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如果把“文化”等同于“社会”,我们的文化理论研究将失去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失去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有学者曾撰文指出,在当前对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即概念上的“大文化”与研究中的“小文化”现象。研究者们常常在著作或论文的开头对文化做出一个包罗万象的宽泛定义,可一进入到对文化的某些具体层面、具体问题、尤其是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的探讨时,要么事先声明自己在这里所讲的是狭义上的文化,要么就直接将广义文化概念偷换成狭义文化概念。这种现象的存在,恰恰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大文化观”所包含的悖论。

另一种具有“去唯物史观”倾向的观点是人本主义文化观。这类观点从人与自然或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文化,认为文化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或自然存在物的根本特征,文化表征着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与自由性。文化就是人化,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对文化的这种理解思路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启蒙思想家,如维柯、赫尔德、伏尔泰、康德等。20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从人的主体创造性与主体自由的角度来理解文化的思路与倾向进一步增强。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把人定义为一个“符号的动物”,而所谓“符号”实际上就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形式。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也提出了“人是文化的创造物”的命题。在中国学界,对“文化”持这种理解的学者也不鲜见。如《中国文化论争》中关于“文化”的界定:“从过程的意义上看,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自然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对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不断加以改造,使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当今的文化哲学研究者也大多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化本质。

这种观点注重从人与文化关系的视角来理解文化,强调人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重视文化对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意义,其理论的深刻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中,往往抬高人的文化属性,而忽视或降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同时,他们赋予“文化”以将人类从动物世界中提升出来并加以规定的“提升者”和“规定者”的地位与角色,文化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是同一过程,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是文化的差异使得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民族,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时代。这无疑隐含着主张文化对人类及其历史的决定性意义的倾向,无论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或是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上,都偏离了唯物史观,并最终在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上陷入自相矛盾。 经济、政治与文化进行区分既是徒劳的,也是错误的;二是认为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或干脆将文化等同于人类社会,如前述观点),倘若从经济与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就必然导致对文化及其作用的贬低或忽视。

稍加推敲便可发现,上述反对理由中存在两个理论误区:一是混淆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理论上的可区分与经验上的不可区分之间的关系。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或日三类事物,从经验的层面而言,的确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在现实中,它们从来都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文化深深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和角落,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便有文化的痕迹。我们并不否认文化无所不在。但经验上和现实中的不可区分并不等于理论上的不可区分。从理论上区分经济、政治与文化,并不意味着否认三者在经验上的不可区分。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目的,正在于从相互交织、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根据事物各自所包含的矛盾的特殊性,将事物区分开来,进一步探究每一类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从理论的层面,对经济、政治与文化各自的理论边界做出相对清晰的划分,是可能的,亦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厘清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才能从这种复杂关系中最终把握人类历史的总体逻辑。

第二个误区在于,这种观点实际上曲解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原理。唯物史观将文化界定为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区别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并指明: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社会文化结构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及相应的社会政治结构所决定的。经济结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基础和根源;文化是派生的,是以前者为条件并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经济结构的性质和水平最终影响文化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本质变化或快或慢但却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的变化。然而,强调经济因素的最终决定作用,并不等于说文化与经济之间是一种机械的对应关系,并不意味着经济因素的变化会立即、直接地体现于文化结构之中。唯物史观从不否认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相反,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历代者的著作中,反复强调过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问题,认为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二者的互动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和间接因素。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因此,强调考察文化现象的唯物史观视野与方法,并非贬低或忽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在当今时代,文化对于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生活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民主政治制度的维护与完善、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乃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等,皆有着不容置疑、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从未否认这一事实。但是,文化的作用越是重要,我们对于文化起作用的性质、方式、程度与范围就越是需要作出一种恰如其分、合理科学的界定与说明。唯如此,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才能够始终清醒地洞察各种文化矛盾与文化危机的深层根源,才能真正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才能够找到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真正有效的途径与方式。

强调考察文化的唯物史观视野与方法,并非排斥其他视野与方法。文化人类学的、哲学人类学的、一文化形态学的、文化批判的、符号学的、生态学的,等等,各种视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意义,都从某些侧面揭示了文化的特性、功能、规律或本质。唯物史观不仅不排斥这些视野,而且以这些视野以及由这些视野出发所得出的理论成果作为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其中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与方法,可以在批判、过滤之后被汲取和包含在唯物史观话语体系之中。在一些具体文化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采纳或借鉴除唯物史观之外的其他研究视野与方法。但这样做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研究者必须对自己所采用的视野与方法有明确的批判反思意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采纳的视野与方法的前提与合法性限度。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管理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树立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不同于工作满意度,它关注的是员工如何认识组织文化的特征,而不是员工是否喜欢这些特征。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具有相同的看法,它能够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强烈而广泛的认同,从而让这种高度的认同感在组织内部创造出一种浓厚的行为控制氛围。企业文化在组织中具有多种功能。第一,它起着界定边界的作用,即:它使得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第二,它表达了组织成员的一种身份感。第三,它促使组织成员认同和致力于比个体的自身利益更高层次的事物。第四,它增强了社会系统的稳定性。企业文化是一种社会黏合剂,它通过为组织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恰当标准,从而帮助把整个组织凝聚起来。最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以作为战胜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来源的一系列资源和能力。核心竞争力能够凸显企业的竞争力和反映企业的独特个性,它是组织在长期积累以及学习如何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源和能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与能力、资源以及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关系图来表示:,企业资源整合在一起可以创造企业能力,企业能力可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如:苹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创新。作为一种能力,研发活动是这种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苹果公司将某些有形与无形资源整合起来完成研发任务,并通过强调研发能力,不断创新为顾客创造独特价值的方式,来进一步表明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

企业文化能够创建组织氛围。实践证明,当人们和一个持积极态度的团队在一起工作时,能够激发自身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当人们和一个缺乏激情的团队共事时,则能让自身变得毫无动力。企业文化在这方面就像是组织中的团队精神,当每个成员对于什么是重要事项或事情进展如何具有大致相同的感受时,这种总体态度的影响会大于个体态度的简单加总。在实际工作中,一种积极的整体氛围通常能带来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财务绩效。而这些正是企业的无形资源,这些无形资源又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

2.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下,成功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核心竞争力与机遇相匹配时,企业才能获得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利润。没有一种竞争优势是长久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会运用自己独特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不同的价值创造力,凭借这种能力,竞争对手可以复制企业的竞争优势。要有效地管理核心竞争力,企业就必须认真分析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尤其是作为组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力资本所拥有的知识。因此,企业要想让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创造一种企业文化,让员工的知识能够相互交流、整合,从而使企业拥有重要的价值创造知识。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措施

1.企业文化的构建与维系。

一个企业的文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一旦形成,就很难消失。企业文化创建的源头来源于创始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这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被不断的灌输给每一位员工。但企业文化的维持则需要组织通过为员工提供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将这种文化推广和传承下去。在企业文化维系的过程中,有三个因素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应聘者甄选活动。企业在选拔应聘者时除了考察应聘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外,还需考察应聘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第二,高层管理者的活动。高层管理者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建立起规范,并使其渗透到各个组织层级,让员工认识到在组织中什么样的着装是得体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得到加薪、晋升或奖励的。第三,社会化。不管组织在人员甄选和录用过程中做的多好,新员工都不可能完全适应组织文化的要求,组织需要帮助新员工适应组织文化。

2.创造核心竞争力,将价值创造最大化。

企业的整体能力最有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以及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应该以一种竞争对手看不见的、难以理解的、难以模仿的方式,来开发和支持核心竞争力。只有那些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必须不断支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核心竞争力能够促使企业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为顾客创造价值时,它才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通过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四个具体标准和价值链分析了解公司成本结构和识别哪些活动可以创造价值后,将那些不能创造价值的活动应考虑外包出去,从外部供应商那里购买价值创造活动。

3.注重人才和技术资源的积累。

毋庸置疑,当今社会人才和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应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创建有道德的、积极的组织文化,让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降低员工离职率,同时企业应积极开展与管理公司人力资本相关的活动,如:为了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行人力资源的选择、培训、保留和报酬活动等。另外,为了获取和管理公司的知识信息企业应积极开展各项相关活动,如:识别和利用先进技术、确定收集和传播知识的最佳方法,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与组织的功能联系在一起,避免员工离职而致相关的重要知识和信息丢失。

4.规划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远景。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企业文化应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不断的进步与完善,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对企业文化的效果进行描述,充分挖掘组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潜力。并根据企业所处的历史时期,所处的国情和客观形势,对企业文化提出阶段性和总体性目标。

四、结语

总之,基于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应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是具有统一性和相关性的,企业文化的构建能保障核心竞争力的创造,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与发展能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与完善,帮助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娄彦红,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中国商贸.2010(20).

[2]吴素春,项喜章,基于企业文化的中国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J].当代经济管理.2013(5).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邯郸;地域文化;城市特色

一、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相关概念

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指在先秦时代,我国差别地区的文明。其中有学者提倡,地域文化特指中国特定地域内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段形成的具有明显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对于地域文化,部分专家将其区分作广泛含意与狭隘含义,提出,在狭隘含义上,地域文化特指在先秦时段,中国不同地区范畴中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泛含意上,地域文化专门指中国土地不同地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通过多次探究、重复讨论,很多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认可地区文化特别指的是中国特殊地区积厚流光、具备独特的特色,继承到现在依旧发扬沿用的固有文化体系。

2.城市特色

特色属于一个事物本就有的、特有的特性,是区别、识别事物的基础。城市特色,即用来区别都市的实质性特性。主要有细则与层级两方面的分类。就细则来讲,能够展现在环境、固有文化体系、社会金融等的一个方面,还能够是以上一些部分的重组展现。单层级来讲,能把城市特色细分成中国特色、地区特色、本市特色3个层级。组成城市特色的因素关键包含生态情境、地域文化、都市面貌与都市职责等部分。任何都市均是在特定的生态情境与地域文化环境中形成的,都市中的土地和物质均深刻记录了过往时空都市生态情境转变与地域文化转变的痕迹,都市中许多具有意义的时空印痕就像生命的痕迹,是生长的源泉,是财富,是宝藏,是特色。生态情境与地域文化是组成城市特色非常内部、特别长久的根本因素,是城市特色产生的根基。以都市空间特点、建筑格调作为主导的都市形象及以行业开发作为基本的都市功能是都市内部特色的外部物质展现模式,是鉴于都市生态情境、地域文化的基础条件,另外还是都市特色极其直白,方便被认知的展现因素。

3.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分析

(1)地域文化中技术文化和都市建造特色的关联对于技术文化,主要是对都市建造特色的干扰,表现的直白且明显,其涵盖了在地区都市建设中各种特有的技术措施,在策划中的观念源头,以及有关艺术文明的模式,用来描绘与表述都市建造的特色。因为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建设技术力量不断的增强,能够不断扩大地区建筑的尺度范围,颜色更加丰富多彩。在国际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优良的技术能够快速在地区间进行传播,一方面,推动了建造技术的国际化,导致了城市特色被埋没,同时,优良的技术同样供应了和本地化联合后越来越大的概率。(2)在地域文化中民俗文化和都市建造特色的关联民俗文化的种类多样,地域文化体系中的民俗文化部分,主要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商业来往、民俗习气及节庆活动等等。对于民俗,其为人们日常活动中非常直白的展现形式,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其为人们日常活动本身,民俗文化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点缀,具有十分纯正古老的特征。而城市特色与人们的日常多动密不可分,静态的物质情境仅是特色的表面,某个城市特色的实际意义是人们日常活动内容的总和,因此民俗文化对城市特色的感染属于隐性的,然而同样是非常基础的,同时由于民俗文化通常意义上来源于人们的自主性活动,所以对城市特色的感染同样带有较强的持续性,其特点具备渗入性与长久性。(3)地域文化中体制文明和都市建造特色的关联对于某个国家与区域的崛起,源自经济开发的效率和政治纯熟程度的相互适宜性,体制文明,想要符合个人生活和社会开发的需要,人们应当自主创建的有秩序的规则系统。其涵盖政治体制及各类别的体制,比如金融体制、司法等,然而当中的政治体制十分首要和关键。体制文明通常具备3个特色:由权威制定;具备确切的目标或导向;对社会具有威望的价值实施分派。在文明的平稳性方面,体制文明十分容易改变,在体制文明中,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展现的十分显著,另外,其还是地域文化系统中的主要架构,都市体制文明干扰了都市运行的寻常性,对于行政,其体制的优劣与运作效力的大小确定了都市开发的速率和利润,在都市中,对各种职责的分工实施调整,对体制和规则实施完备改良展现了都市体制文明的好坏。和都市开发彼此适宜的体制文明可以推进城市特色开发,反之,会变成都市开发的约束和牵绊。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与城市特色的传承危机

1.邯郸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1)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在磁山文明遗迹被挖掘出来的文物说明,远在8000年之前此处便出现了人们行动的痕迹。产生半地穴房子,喂养家鸡,培育粟,种植胡桃,产生精致有用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日常物品,均为人们的文化史掀开了崭新的页面。(2)宏伟的王城遗址对于如今保存的赵王城遗迹,作为古城遗迹,其为中国现在保留极其完备的一个战国年代的遗迹。赵邯郸故城到现在为止已有2000多年,尽管饱经磨难,然而它的都市方位没有改变,名字没有改变,遗迹保留完好,此在国内外都市史中都极其少见。但是在以赵邯郸故城作为核心的周边50km范畴中,仍然保留了大名城、邺城、易阳城、王郎城、固镇城、广府城、店子城、午及城、九龙口城、讲武城及界侯城等,这十几个或大或小的古城遗迹,民间曾经称为“十二连城”。(3)以赵文明为首的丰饶多样的多样性文明邯郸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兴起在殷商末期,昌盛在战国与秦汉,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融合成一个整体,构建了赵文明旷达豪迈、激昂放歌的基本格调,另外邺都文明、磁山文明、广府太极文明、北朝佛教文明、成语故事、大名府文明、晋冀鲁豫边区文明、磁州窑文明以及革命文化等构建了邯郸多种多样的文明层级,其时代更迭较长,细则丰饶,层级显著,网络完备,在中国著名古城中较为少见。

2.邯郸地区地域文化现状分析

(1)文化产业观念落后目前,在邯郸很多区县意识到开发文明行业十分核心,并迫切需要,并且主动制作整体计划或专门计划推进文明行业的开发,然而有些县政府文明理念相对陈旧,以为缺少天然山水、历史遗址便无法开发文明行业、“民办县域文化产业无所作为”、县区文明行业缺少前景、县区文明行业极难步入全球墟市,对文化业开发的因素、样式、途径、前景等产生了含糊与延迟的认知。此外,邯郸市目前对于文化业开发的计划、方针、举措早就相对丰饶,然而贯彻方面仍然具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情况。(2)文化能源丰富,然而采掘、转换、开采欠缺对于邯郸,其文化史是7500多年,其建城市3100多年,此外还拥有年建都史,滋生了“十大文化脉系”,并形成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到现在为止,在邯郸的文物保护机构中,国家级的是34个,省级的是98个,市级的是340个;在已经建好的33处开放景区中,A级18处,涵盖4A级11处;在非物质文明遗产中,国家级的包含25种、省级的包含种。在丰饶的文化能源本性的前提下,邯郸市产生了部分特色区县有关文化行业的群与商标,比如永年广府“古城•水城•太极城”、馆陶黑陶、磁县磁州窑、大名草编、武安京娘湖•七步沟•长寿村旅行产业等。然而,整体而言,邯郸文明资源转变成文明行业的纵度与宽度十分欠缺。邯郸文化古迹“地下多地上少”“名气大景点少”,具备可见化物资媒介的文明能源不多,而且缺少新意,推广不到位,对于邯郸有关文明的能源,其采掘较浅,转换量较小,开采较少。比如磁县北朝墓群,丰饶多样(134处墓穴,有天了冢、兰陵土墓等)、特点鲜明(比如水声台阶)、质量较佳(是国家A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事丰饶(比如曾被传为曹操72疑家)、周围文明能源丰饶(比如溢泉湖、西门豹祠等)、交通便利(107国道旁边),这样具备研发意义的文明旅行能源,现在则十分沉默,著名程度与赞誉程度十分受限。

3.邯郸地区城市特色的传承危机分析

在改革开放以后,邯郸都市的数目增加快速,都市的范围逐渐增大,同样,都市化的速率逐渐加快,很多昨日的县区就成为了今日的城市。摩天大楼、立交桥、及大的公共建筑充斥着都市空间。然而,都市策划的办法、思想,尤其是都市策划完美理论的延迟与都市开发脱节。开采商想要谋求商用收益就会毁坏历史文明遗产;都市领导者想要追逐成绩就会莽撞模仿他人,毁坏生态情境;都市经管者单单符合于都市部分区域表层的点缀与美化;很多都市舍弃了特色,失去了方向,很难找出能够代表自身特色的广场、标记物及建筑。仅是重视效仿他人,用来自己使用,追逐所说的当代化都市,都市开发最终定然要被掩盖在都市化的浪潮中,至于都市美感,根本无从谈起。主要因为其都市空间建造缺少坚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根基,在起初的新奇感结束以后大家就会对其失去兴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传承的思考

1.深刻采掘邯郸地域文化资源

邯郸地域文化是广博高深的中国文明构成的一份子,经过了数千年的时代变迁和历史更替,具有特别厚重的文明内涵。唯有深刻采掘文明资源,方可对其传承与发挥,以开发邯郸地域都市的特色。

2.发扬地域文化的主动作用

克制负面干扰邯郸地域文化和全部国家文明相同,对当代城市特色开发一样具备正面和负面两部分的差别干扰。比如邯郸文明中的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的习尚,兼收并蓄和开辟革新的精神,此类对推进邯郸都市的建造及金融的开发均具有显著的主动效用,是值当大家在文明建造中全力发扬的。但是在邯郸地域文化中,重视文化忽视科学、重视成绩轻视金融、重视经历忽视理智及道家文明中的潜隐退守思绪等部分理念与思考样式会在某一水平上对邯郸都市及社会的开发形成了负面干扰,这些则是我们要努力克服和消除的。

3.综合维护邯郸珍稀的历史文明遗产

对于邯郸的非物质文明遗产,其内容丰饶,种类繁多,关于此类具备地区特色的历史文明遗产,对其进行维护的价值要比“完成都市的现代化”高很多。集成体现在具有文明史的老街道、古城遗迹、文物古迹及老旧居。长久以来,此类文明遗产被当作是都市的标记,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此外外观优雅,对丰饶都市情境,建造城市特色具有正面价值,还对都市的空间状态具有核心的美学价值。

4.以行业计划为方向,开发主流文明行业

确认邯郸县区文明行业开发样式,也就是需要制作各个县区文明行业开发计划,科学定格各个县区文明行业开发的方针目的,确定行业布局,确认主流与关键行业,制作实际有效的保护举措,加强核心项目的执行。当中核心是处理好主流文明行业的开发,这些具备确定性价值,能够发扬“以点成线,以线带面,一面突起,众面拱之”的作用。

四、结语

目前,全球迅速开发,在这种情境下,急切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对综合的地域文化观和开发观进行确认,对都市的地域文化传统和文明遗产进行确切的尊敬与维护。因此,此文主张社会各方尊敬都市文明传统,建立综合准确的都市地域文化价值观,来维护都市文化,使其避免受到好大喜功的开发进程的毁坏。另外,策划者务必意识到都市地域文化的核心性,在都市建造时,联合都市整体计划把都市的地域文化融进至各项现代化的建造中,在这个前提下持续进行开发、革新,建造出新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都市格调。

参考文献

[1]何小娥,阮雷虹.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J].中外建筑,2004(2):52-54.

[2]江保山,段晓惠,王红霞.构建生态绿网,塑造古赵文化——邯郸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分析[J].中国园林,2004(7):82-85.

[3]何川.探寻城市文化的建筑表达[D].重庆:重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