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央视公益广告;传统文化;社会影响
一、央视公益广告文化传承内容的多样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思想风气的逐步开放,央视公益广告得到了迅速发展,央视公益广告的主题也日趋多样,大致可以归类为仁、礼、孝道、人文关怀几个方面。
(一)明礼
用餐、守秩序、问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中国一向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对行走起坐细节要求都非常严格,礼仪更是繁琐冗杂,现代社会中我们虽然不照搬古代礼仪,但是也应保持基本的礼貌。如公益广告《筷子的传承》:水花四溅,妇人冲洗着一大把筷子,一大家子人欢聚一堂,孩子手里拿着筷子准备去夹菜,被旁边的父亲按住手掌“等一下,让爷爷先吃”,精神饱满的老人扬声道:“祝大家万事如意”,大家才一齐动筷,字幕“明礼”两个字映出孩子单纯的笑脸。再如央视公益广告《文明中国礼》用四个小故事,分别描绘了女孩对镜整理形象、学生遇到长辈主动问好、众人有秩序地排队以及两人和睦聊天的画面。强调注意仪容、尊重长辈和守时守礼的重要性。
(二)孝道
孝道一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古代士子有忠君爱国的思想,而孝道一直和忠心被提到同样重要的位置,类似“父母在,不远游”[1]41,“守孝三年”[2]等做法一直根植于人们心中,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背井离乡,独留父母在家乡孤单牵挂。因此,加强孝道宣传、提醒人们关怀年老的父母是十分重要的。如公益广告《谁是最重要的人》,一位老婆婆问一位小朋友长大后想干什么,小朋友说长大想去美国,老婆婆无声叹气,拿着一方旧手帕来到了村子的电话室,展开帕子,是遥远的美国号码,电话拨通,却只有冷漠的英文:你拨打的电话已停用。老婆婆焦急地说道“儿子,别跟妈说洋文,妈听不懂”。又伤心地流泪“妈想你”,甚至不知道这是没有接通的电话。画外音发出疑问:你是她最重要的人,你最重要的人,是谁?再如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中,父亲和远方的女儿通电话,一字一句透露出对女儿的理解“我啊,吃得饱,睡得香,一点都不闷”“你妈妈跳舞去了,没事儿,什么事儿都没有”,但事实上父亲独自照顾着生病住院的母亲,公益广告的最后也发出了有力的诘问“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三)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不仅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又重视改善人的情感生活。环卫工、外卖小哥、服务员……这些做着最辛苦工作的弱势群体,这几年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为环卫工人买午餐,为外卖小哥买水等新闻也时有出现,在冰冷的城市中也算是一份难得的暖意。公益广告《留一盏灯,温暖他人》中,丈夫归家,见阳台灯没关打算关灯,却被妻子阻止“先别关”,原来两位环卫工夫妻正在灯光下吃着简易的饭菜。妻子的善良为他人留一盏灯,照亮别人的世界,也是为自己留了一盏灯,照亮自己的内心。再如经典的公益广告,描绘了独居老人热情地做了一大桌子菜,却接到了众多拒绝的电话,最后老人孤独地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面对着满是雪花的电视机。独居老人的日趋增多,正在呼唤着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陪伴。
(四)仁
有时人们的举手之劳可能都是小事,但从这些小事中所体现出的与人为善的品质是分外珍贵的。古语教导人们日行一善,善待他人更是善待自己,如果人人都能对他人伸出援手,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如公益广告《助人为乐》中,少年一路奔跑,在球场附近拦下了险些砸到婴儿车的篮球,帮打电话的白领青年扶住了文件夹,又帮助艰难骑着三轮车上坡的老人推了车,扶起了倒地的自行车,帮助小女孩够回了落在树上的羽毛球,最后他想将地上的易拉罐踢进垃圾桶,易拉罐却落在地上,这时迎面跑来一位女孩,将易拉罐扔进了垃圾桶。公益广告的最后“关爱别人,快乐自己”八个大字显现出来。央视公益广告的主题并不是固定的,它涉及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有对孝道这一概念的阐释与解析,呼吁人们回归家庭,关爱父母;也有对儒家传统美德“仁,礼”的传承,提醒人们树立行善明礼;还有对人们生存状态的关怀,培养公民的道德感与责任感。这些主题都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一脉相承,也都体现出了对人性的关怀,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对提高社会道德感的追求。
二、央视公益广告具有文化传承作用和社会影响的原因
央视公益广告选取传统文化中的精粹部分作为主题,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诠释,以极具针对性和顺应文化传统的内容深入人心,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产生了积极的文化影响。
(一)央视作为主流媒体的推动作用
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最大的主流媒体,具有极高的收视率与社会关注度,央视制作并播放的央视广告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家家户户在茶余饭后打开电视都可以看到央视公益广告。央视作为人们广泛认可的官方平台,人们对央视广告的内容及想要传达的理念也就更加容易认可,央视公益广告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观念与感受。此外,央视公益广告在播放时往往选择黄金时段,并且高频率播放,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将公益广告看了许多遍,在心中留下的感受也就更加深刻了。近年来,央视还出现了“春节篇”系列公益广告,选择在大年三十晚上播放,春节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是最重要的节日,大年三十,一家团聚,人们的心中被团聚温暖的气氛笼罩,这样气氛下的公益广告更使人容易接受。近年来央视公益广告往往以系列形式反映传统文化,如诚信系列、家系列、职业道德文化系列等,同一系列的公益广告往往起到了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作用,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概念的印象和了解,从而起到了传承传统文化、提升社会道德感的作用。
(二)央视公益广告内容的传承性与针对性
近年来,央视公益广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的比重大大增加,央视公益广告从单纯作为广告节目逐步发展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平台。精美的画面、巧妙的构思、接地气的理念与内容,都使大众对央视公益广告的接受度与关注度大大提高,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央视公益广告在广告主角方面,既体现普通人的生活点滴,使人们有认同感有共鸣,也请来了具有较高国民度的演员出演,濮存昕主演的公益广告,其中的台词“一条公益广告就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令人记忆犹新,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浩然主演的公益广告中,那一句“妈妈,洗脚”是许多“90后”的童年记忆,在许多人幼小的心灵中第一次根植了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概念,也是许多人第一次对“孝”这一概念有具体形式的了解。近几年央视推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系列公益广告,也请来了人气很高的青年明星出演,就是为了使公益广告能得到更多青少年的关注,使传统文化起到相应的教化作用。央视公益广告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央视公益广告的策划是具有较高目的性与策略性的,央视公益广告一脉相承,从儒家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新兴的媒体形式中汲取灵感,它不是刻板冰冷的文字要求,也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以人民喜闻乐见的视频形式,从身边小事入手引起共鸣,从国家大事中激起爱国热情,用活泼生动的动画形式吸引注意,极大提高了人民对公益广告的喜爱度。央视公益广告的受众群体也具有针对性,如动画形式的《family》画风活泼可爱,针对青少年儿童设计,唤起孩子们对家庭的关注,对家人付出的了解。如《谁是最重要的人》针对海外留学的年轻人,呼吁人们关爱孤单老人,回归家庭。再如2008年推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公益广告,既是为了庆祝我国举办奥运会,加大对奥运会的宣传力度,也是为了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及内心的自豪感和自信感,唤起炎黄子孙心中的骄傲。
(三)央视公益广告顺应文化传统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文化传统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几千年前的周礼文化就对饮食、起居、祭祀、丧葬做出了规范,如在长辈面前经过时要小步急走而不能平稳走过。儒家思想也大力推崇仁礼,子曰“不学礼,无以立”。[1]235中国人骨子里始终有着文明的传统,而央视公益广告顺应这种文化传统、顺应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出现的善意之举,顺应了中国人时不时出现的恻隐之心,顺应了人们天生的不可抗拒的对父母的依赖和对温暖家庭的追逐,顺应了人类对所有真善美的信任与渴望。央视公益广告不断探索抒情与讲理的平衡,努力唤醒人们心中的美好与善意。央视公益广告《最美的风景叫文明》中,分别批判了将矿泉水瓶扔在湖水中、踩踏花草、在名胜古迹上刻字等行为,提醒人们注重文明礼貌。公益广告《文明中国人》中,一位年轻人在电影院中大声接打电话,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强调人们要注意礼貌,不应在公共场合影响他人。
三、文化传承视角下央视公益广告的价值
央视公益广告在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道路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官方宣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最为人民大众所接受的宣传方式,在无声无息中渗透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文化观念,推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善和民众道德感的提升。
(一)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优秀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它的影响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从古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如今的爱国主义;从古代的“父母在,不远游”到如今的孝道;从古代的兄友弟恭,尊老爱幼到如今的家庭观念……虽然在过去的百年间,由于外来入侵、社会动荡、文化争论以及经济过快发展带来的文化巨变,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文化传承青黄不接。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是生生不息的,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大力提倡国学,正与央视公益广告一直以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的做法不谋而合,央视作为传播正能量的官方媒体,也推出了国学系列公益广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的公益广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适应新时代下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央视公益广告的官方性、公开性与大力度的宣传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央视公益广告内容中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广告画面中如筷子、年画、传统工艺品等传统元素的运用,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心中对传统记忆的回忆,还可以使人们更多关注中国逐渐衰落甚至消亡的传统技艺、传统艺术和文化习俗,加大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增强对传统思想传统习俗的承袭。即使不能做到传承所有的传统,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二)文化传承改善社会风气,提升社会道德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设计;现代艺术教育
近20年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有了长足化、快速化的发展,在早期,艺术设计教育主要是针对西方的一系列模仿学习,没有较为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而目前看来,部分高等学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正抛弃原有的发展模式与观念,不断深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以往盲目跟从西方的局面开始改变,逐渐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从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我们从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民间美术相结合的角度来考察,从而加强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民间美术的现状展现和特性分析
1)现状分析
①民间美术越来越难以生存。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追求个性化、新颖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变化,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对于传统美术的发扬也存在着误区,不仅如此,各类传统非物质文化都受到冲击,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越来越难以生存下去。②民间美术的教育严重匮乏。如今的学校美术教育上,对于民间美术的教育严重缺失,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几乎很少有学校开设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更多的是对西方油画和素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缺乏给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③法律文件及国家政策越来越侧重于民间美术的保护。我国近年来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意义和重要性,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程度有所加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耶维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民间美术的特性分析。
我国民间美术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传承性、二是民俗性、三是多元性。正因为这三个独特的特性,中国民间美术得以延续发展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现在传统民间美术以一副比较成熟完善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民间美术有着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和深厚积淀,因此体现了它的传承性。各地的民间美术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当地的民俗风情,例如河南的剪纸艺术就体现了当地浓厚的风土色彩,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与接受。民间美术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并融合了不同的元素,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是很多种民间艺术的杂糅和融合,因此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生存力,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多元性。
二、加强民间艺术传承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方法
1)加强民间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教育的开展是依据广大的人民教师队伍开展的,因此要传承民间美术,必须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能够培养出专业的民间美术传承和创新人才。目前我国政府也很重视对民间艺术传承人才的保护,并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改善民间美术的市场环境,硬件措施,提高传承人员的社会福利和待遇来鼓励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延续。但是仅仅依靠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传承人必须要把他所掌握的技艺传授给他人,传承给更多的对民间美术感兴趣的人,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将传统民间美术发扬光大。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点,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该花费更大的力量,多邀请一些具有很高的民间艺术水平的人到高校进行宣传教育,让民间美术真正走进大学课堂,通过一些大师级别的人物对民间艺术的讲授和自身的经历,来感化学校师生,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民间美术的传承中来,并为之不懈努力。高校还应开展多方面的民间美术交流方式,不断创新,进行学术研讨,办专业培训班,进行国际交流等,将传承方式搞活。不仅如此,还要号召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到真正富有民间美术气息的当地进行学习,与老一辈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弥补课堂上书本教育的不足。只有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探索,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够真正做到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近几年来,很多学者对于传统民间美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值得推崇和发扬。
2)开设民间美术课程。
学校教育是对于民间艺术改变目前艰难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够使民间美术真正地富有活力。在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探索出新的不同方式,例如组织民间艺术家和专业教师之间进行探讨交流,将民间美术和现代传承方式相结合,实现民间美术的再次诚创新。不仅丰富了民间美术的内容,使其焕发新的时代的色彩,而且为民间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式,一举两得,产生了新的生命力。理论和技法研究是民间美术课程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在理论方面,专业教师讲授传统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传承特点,并广泛介绍民间美术的丰富内容,以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真正爱上民间美术并未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民间美术技法方面,多传授学生一些民间美术的作画方法和技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民间美术制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将制作技法为学生所熟练掌握。
3)丰富民间美术传承的多种形式。
民间美术传承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需要积极去探索,开展不同的形式去推动民间美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办民间美术专题讲座的形式,倡导高校教师和民间艺术家多走进大众,在人民大众之间开展专题讲座,并通过现场表演的形式让群众感受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民间美术的传承不能脱离当地的本土文化土壤,否则就会失去其独有的特色,因此可以将民间美术引进高校教育的同时,要加入民间美术的本土色彩,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多民间美术增加了解,对民间美术有更加生动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应当在高校校园内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美术文化展,让整个高校校园充满着民进艺术气息,以此带动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既能够改变民间美术的尴尬境地,又能够使学生对其有一个主观认识和了解,还能提升大学生的自身文化素养。当今,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影响是深刻而又广泛的,不仅为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且为现代艺术注入了深刻的内涵。反过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也为传统美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更为广泛的平台,使得传统民间美术焕发时代气息和新的生命力,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着民族艺术向前发展。
作者:巩固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视传系
参考文献
[1]康乐.对当前我国民族美术教育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2(12)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近年来,青少年传统教育缺失的问题已开始引发社会的关注。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目前青少年德育发展状况看,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1.儿童德育的现状,证实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必要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道德的国家。无论是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还是《礼记》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许多教育家都讲求德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德育对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如此丰厚的德育精髓在当今的基础教育中却很难显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许多中小学中,德育与智育发展严重失衡。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往往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更重视对学生学科知识的灌输、技术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致使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情况。教师与家长在过分追求分数的同时却忘记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念。即便是思想品德教育,有时也缺少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如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甚至很难看到“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优秀传统的品质了。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这个时代的继承者,更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中流砥柱。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已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认知与判断的能力。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儿童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与文化的重要群体。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着青少年未来的身心发展,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盛与衰落,甚至是整个国家文明的延续。因此,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急切需要社会的关注。
2.外来文化的冲击,坚定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必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样的外国文化正影响着中国青少年的受教育环境。我们在欣喜于多元文化为孩子们带来广阔视野的同时,也应该冷静地看到这种文化的输出正渐渐地影响着国内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正常接纳,它已潜在地影响到中国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可。近年来,随着日韩剧、欧美剧在中国的盛行,一些“哈韩族”“哈日族”“血腥”与“暴力”等观念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蔓延,许多孩子盲目地追捧国外文化,不禁让我们为之担忧。面对近年来一些亚洲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摇与冲击,我们在气愤之余是否应该理性地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呢?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道德和传统了解的并不多,许多人都曾感叹如今的传统节日已少了以往传统佳节的气氛。民族传统文化与习俗的传承已开始日渐淡化。长此以往,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不免会缺乏对民族传统的了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然而,一个对本民族文化都不了解的人,又何谈让他爱祖国、爱家乡呢?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紧抓传统文化的教育已势在必行。
二、小学德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文明的发展程度。如果说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那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思想道德建设中最直接的思想源泉。作为国家的小公民,青少年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小学德育管理及教学工作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价值,更为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最直接的教育平台。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包含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着中国人民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格、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在小学教育阶段,为满足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传统美德的内容应以生动、形象的神话故事、通俗上口的诗词名句等形式为主。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也保证了传统美德教育的质量。目前,除小学语文教材与小学思品教材涵盖部分传统美德教育外,《三字经》《弟子规》在小学教育阶段已日渐成为比较热门的儿童国学教材。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德育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爱国爱民的社会责任感。如《望庐山瀑布》《文成公主进藏》等课文。第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小英雄雨来》《》等课文。第三,笃志好学、奋发成才的求学精神。如,《孔子拜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第四,仁爱孝敬、尊师重道的人伦意识。如,《慈母情怀》《我最好的老师》等课文。第五,机智勇敢、虚心谦让的个人品质。如,《草船借箭》《完璧归赵》等课文。第六,勤劳节俭、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落花生》等课文。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而言,如果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基于国学名著来展现的,那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涉及义务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以达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的。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例,传统文化教育可部分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等;学习传说神话,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学习中国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咏春拳等;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如,古典乐器、民族戏曲等;学习民间传统手工,如,剪纸、风筝、年画等。除此之外,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体现在诸如古筝、围棋、书法、国画、歇后语等方面的学习活动中。
三、扭转传统文化缺失的对策建议
在小学德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校教书育人的社会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不仅能够增强校本课程的特色性,它更是为丰富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有利的教学基础。因此,学校、教师及社会急需转变教育理念,以增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传文载道”的德育价值。
1.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教师应有计划地增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比重,以便在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近年来,由于教育功利化及现实社会对历史文明的淡漠,许多教师在观念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已有忽略。这样的现状急需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根源保证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传统历史文化内容与现实存在时代差异,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为枯燥的历史课堂注入生命活力。首先,学校可带领学生通过参观文化历史遗址、探访革命老前辈等活动亲身感受历史的变迁,或通过举办古典乐器、国画、书法、诗词朗诵等比赛,在展示学生才艺的基础上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展现国粹文化,如“,走进京剧脸谱世界”“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特色的主题实践课,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自然地融入我们的小学课堂。最后,班会、升旗仪式等活动也是重要的德育宣传阵地。如,以“一起来过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学生在固定主题下搜集相关资料,包括节日由来、传统习俗、相关诗词乐曲等内容,在相互展现搜集成果的过程中学国传统文化。
3.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是未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所以,高等教育应重视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师范生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提升预备教师的个人素养,为今后的小学教育提供保障。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金秀瑶族 黄泥鼓舞 发展现状 传承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69-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形成了较稳定的思维、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其中瑶族是一个很有自己文化个性的民族。瑶族有多个支系,各分布在我国西南各省区,广西中部偏东大瑶山区内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是我国瑶族主要的聚居县之一。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古陈村一带居住着瑶族支系之一的坳瑶,坳瑶本地所用瑶语叫“勉语”,“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语支之一。古陈村一带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因而原生态的坳瑶黄泥鼓舞得以保留下来。
一、黄泥鼓演奏特点及黄泥鼓舞的由来
(一)黄泥鼓的制作及演奏。黄泥鼓分公鼓和母鼓,公鼓鼓身长170cm,中间细小、两端粗大,像两个喇叭倒接;母鼓鼓身长100cm,两端呈圆筒形。演奏时,打公鼓的鼓手将鼓挂到胸前,用左手抓住鼓腰,以右手掌心托鼓并拍打鼓底;打母鼓的鼓手将鼓横挂在腹部,左手拿竹板敲击左边的鼓面,右手徒手拍打右边的鼓面。母鼓的鼓手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而他的徒弟则担任公鼓的鼓手,鼓手都是男性。演奏时,公鼓围绕着母鼓而舞。鼓手们一边击打着黄泥鼓一边跳着黄泥鼓舞。
黄泥鼓舞是为祭祖而跳的,用以祈求神灵保佑与人畜兴旺。每年到“盘王节”,就由师公选定地点,请来宾客,晚上祭祀活动开始时,先由四人抬一尊盘王木雕塑像走在前并放到供桌上,后面一帮坳瑶男女敲锣打鼓跟随着。供桌上还放着“土地公”、“雷神”、“雨神”、“白娘娘”等各路神灵的木壳面具。祭祀开始,锣、鼓、镲等齐鸣,母鼓率领四公鼓穿过“尘世”向“圣地”而来,环绕供桌几圈后,公鼓随着母鼓跳起了持重而古拙的长鼓舞。四公鼓同时不断往返穿插,表演各种令人目眩神迷的舞步动作。这时师公戴着面具、手摇摇铃加入其中,并边跳边唱,唱腔苍凉悲壮,怀古叹今。接着众人齐舞,将祭祀场面推向。
(二)黄泥鼓舞的由来。黄泥鼓舞是当地坳瑶举行祭祀祖先盘王的一种重要仪式。在瑶族世代传颂的《过山榜》中记载:盘王是瑶族的祖先,曾救民族于危难。盘王与国王的三公主结婚后生育了六个儿子,后盘王带六个儿子上山打猎,在与一只大山羊搏斗时不幸落崖牺牲。公主守着盘王的尸体,叫儿子将一根泡桐树砍下锯成七段,制成一个母鼓和六个公鼓的鼓架,用剥下的那只山羊的皮做鼓面,母子边敲打山羊皮边跳着舞悼念盘王,用以发泄心中的悲痛。母鼓造好之后,正巧当晚下了一场大雨,雨水把屋顶的黄泥浆冲到鼓皮上,雨过天晴,鼓面上厚厚的黄泥被太阳晒得干裂剥落,工匠剥去鼓面干黄泥再一敲,鼓声洪亮震耳。从那以后,坳瑶人民在打鼓之前,就用涂抹稀黄泥的方法来绷紧“母鼓”的鼓皮。
在古书记载中,证实了瑶族黄泥鼓舞久已流传。如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记载:“瑶本盘匏之后……有乐器名‘长篌’,长三尺余,刳梓木为之,皮冒两端,涂泥而后击。”明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衡人赛……以木为腰鼓……绕身而舞。”所说的都是指瑶族黄泥鼓舞。
二、黄泥鼓舞的文化意蕴
(一)自然崇拜。瑶族先民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奉行多神崇拜,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自然崇拜的对象又包括天体神和动植物神:天体神有日、月、风、雨、雷、电等,动植物神有树、草、谷物、牛等。在坳瑶先民还不具备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能力,却又不能对生命及各种自然现象置之不理的情况下,跳黄泥鼓舞成为他们表达对盘王和众位自然神的崇敬和恐惧的最好形式。
(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随着鬼魂崇拜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瑶族先民认定盘王为本民族的祖先,认为生命是依托灵魂才得以存在的,便将祖先的灵魂寄托在鼓上。黄泥鼓是作为纪念瑶族祖先“盘王”的乐器而存在。自古以后,当地瑶族每逢盘王节都会跳起黄泥鼓舞。
(三)母性崇拜。黄泥鼓舞是一种祭祀先祖的仪式,但从中我们可以挖掘出瑶族最原始的包括民族心理性格、民族习俗等文化内涵。黄泥鼓舞在演奏过程中,始终是以四公鼓围绕着一个母鼓而舞,或伴舞,或分舞,但母鼓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公鼓是作为辅助作用而存在。这种形式体现了母性崇拜的心理,体现了瑶族人民祈求团结、繁衍兴旺的心理内涵。
(四)娱乐功能。黄泥鼓舞原本是在盘王祭祀仪式上的一种神圣的娱乐,它是为纪念盘王之死而出现的。在黄泥鼓舞中,舞者们敲打着黄泥鼓,随着节奏通过舞蹈动作直接表达对盘王的纪念,祭祀中有了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师公的加入,使得黄泥鼓舞中的“人神共娱”成分更加浓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黄泥鼓舞陷入低潮期。改革开放后,黄泥鼓舞又重新回到了瑶族的生活当中。但经过现代社会文明的熏陶,传统的黄泥鼓舞的宗教色彩慢慢减弱,舞蹈中的“神”的成分也慢慢削弱,娱乐的成分逐渐增多。祭祀舞蹈中的娱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祭祀成员亲自奏乐舞蹈,从中得到自我娱乐:一种是请外来人员表演,从中得到欣赏的娱乐。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的黄泥鼓舞是祭祀与娱乐合一的文化载体。
三、黄泥鼓舞的发展现状
(一)黄泥鼓舞在现代生活中边缘化。现代社会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外面世界的诱惑和生存的压力,很多瑶族青年人离家外出打工挣钱,留下的也不愿学习跳黄泥鼓舞,因为学跳黄泥鼓舞既不时兴又不能来钱。现下,因为发展旅游的需要,景区组织当地人为游客跳黄泥鼓舞,并给予一定的报酬,但来参与的年轻人大多数也只是为钱而来,并没有对黄泥鼓舞产生兴趣或主动学习,只有在上面要求参演时才临时应付。有些年轻人甚至担心黄泥鼓舞跳得好会被作为师公的传人来培养而有意与之保留一定距离。据调查,在当地青年人群体中,占大多数认为跳黄泥鼓舞没啥用,甚至有人不懂得什么叫黄泥鼓舞。
(二)保护单一导致商业化。由于当地民众的认识局限,再加上缺乏主动有效的保护,瑶族传统黄泥鼓舞的原生态性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其明显表现就是保护流于形式或单一化,甚至目的在于商业利益。比如因为利益的驱使,金秀瑶族自治县古陈村成立了一支专门为演出而跳黄泥鼓舞的队伍,只要给钱,就可以为客人表演,传统的黄泥鼓舞被烙上商业的印子。有利而来无利而往,这对黄泥鼓舞的传承极其不利,黄泥鼓舞的未来生存堪忧。
四、对黄泥鼓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一)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传统的黄泥鼓舞慢慢被人们所熟知,也作为了一个旅游观赏项目进行了开发,在让旅游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应该同时注重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问题,不能一味地存在利益心理。
现在很多的景区民族文化表演,慢慢被商业化,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内里,在表演的时候也多是敷衍了事甚至仅为博得游客的笑声。传统的黄泥鼓舞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那在保护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无价值的应付演出,应注重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入介绍,使更多的人了解、体验与接受,这将有利于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加强传承人保护,促进传承工作的开展。面对了解与学习黄泥鼓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的情况,应对黄泥鼓舞的传承人进行保护,并促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黄泥鼓舞。比如古陈村盘志强是值得保护的传承人之一,他是上任师公盘日新的徒弟,17岁便开始学习跳黄泥鼓舞,30岁出师。他也是当地收藏黄泥鼓最多的人,是为数不多的制作黄泥鼓水平较高的人之一。1996年,盘志强曾带队赴日本跳黄泥鼓舞,将这一坳瑶传统文化带出了国门。现在他收了盘志坚和盘振松两个徒弟。盘志强老人一直关心黄泥鼓舞的传承问题,他对后辈们说:“你们不学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迟早是会后悔的。”他的徒弟盘振松现在正在记录黄泥鼓舞,因为黄泥鼓舞是代代相传,完全属于口传身教,要记录下来确实困难。这些传承工作都需要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与积极推动。
(三)政府采取切实措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坳瑶的黄泥鼓乐舞列入其中,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展现了瑶族文化魅力。黄泥鼓舞的传承人盘振松受邀参加了“民族艺人团”演出,盘振松与下古陈村的另外两位黄泥鼓舞的表演者一同乘坐飞机去了日本的柏崎市、神户两地演出,观看表演的人多为学者,对黄泥鼓舞非常感兴趣,演出后,甚至有人想买下黄泥鼓。从这些事件中不仅让我们看到瑶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这些非物质遗产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地县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调拨资金,组织人员开展调查、宣传及整理抢救工作,促使这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
(四)通过学校教育促进黄泥鼓舞的传承工作。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展开:
1.在学校教育中融入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理念,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金秀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阶段应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黄泥鼓舞的内容融入课程建设之中,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开设本地课程以及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从小就对黄泥鼓舞有所了解、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据了解,金秀当地已有些中小学开始尝试在艺术教育中加入黄泥鼓舞的内容,并请黄泥鼓舞传承人到校进行指导,有些学校还组织学生以黄泥鼓舞参加当地的文艺汇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对黄泥鼓舞的了解、体验和爱好。
2.通过高校推动黄泥鼓舞的开发与传承。高校文化、艺术教育应注重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传承工作,特别是在一些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的地区,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就应该在高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形成调研―开发―专业建设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例如,广西一些高校开设了广西民间舞这一课程,课程内容所学习的便是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的舞蹈,其中也包括了瑶族的黄泥鼓舞,课上所学的也是老师亲自进行田野调查得到的,没有较多的修改,保持了舞蹈的原生态,让学生学到了原生态的舞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了解到了这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同时也用行动去体现了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春生.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录[K].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
[2]李运生.走进大瑶山[K].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刘佳家.坳瑶传统黄泥鼓舞蹈文化研究[J].民族艺术,2005(4)
[4]孙亮.广西瑶族长鼓舞的起源与发展[J].大众文艺,2009(4)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现代化
二十一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响亮的名字走进了中华民族的语境中,成为文化界的“焦点”和举国上下所有国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今,更是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的、系统的保护工程。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进入立法保护时代,保护工作的重心已由普查申报的初期阶段进入到探索“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途径与方式的纵深发展的重要阶段。越是在重要的关键时期,我们就越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核心是什么,目的何在,保护的思想理念是不能有丝毫偏离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定义的: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核心强调的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就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实就是保护传统、传统的文化,就是要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那部分遗产,留住历史的文化记忆,传承中华文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在现代化的今天来保护传统文化,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与农业文明
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宽泛,相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历史上形成并流传至今的文化,具有民族性、草根性、传承性等特征,其主脉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所谓“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基础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农耕文明、农业文明的产物。没有农业文明,我们今天就没有文明,就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史,更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劳作中总结出了一门绝活手艺或技艺,一辈辈地传承,传给了爷爷,爷爷传给了父亲,父亲再传给你,你再传给儿子,就是在这代代的传承中,经验在不断积累与丰富,每一代人都可能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加之自己在实践中的点滴创造,一点一滴地积累,一代一代去传承,最终成为传统,形成传统文化。这一切都跟农业社会、农业文明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是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孕育发展的,最终成为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农业文明具有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性决定了农业文明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也造就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有近四百个地方戏剧种,这些都是先辈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不能否认这些剧种大部分因在当下面临自身传统与现代化的不适应而流失,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但这绝对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这就是特殊的、悠久的农业文明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农业文明重视传承,它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代一代积累传承下来的。另外,因为有传承,所以整个农业文明从它的产生、发展、鼎盛到逐渐衰落,在整个过程中它的精神实质,包括审美观、价值观都是一脉相承的,伴之农业文明产生的传统文化也是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与进步中得到优化传承至今的。如最早的诗经是四言的,发展到五言诗、七言诗,到了唐代诗歌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齐言体诗,到了宋代,宋词的出现打破了齐言体的形式,而改用长短句。宋词代替唐诗,或者说唐诗代替诗经,明清戏剧代替宋词,这些都是发展,都是传承,但其精神实质、价值观念、审美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唐诗和宋词在这些问题上没有根本的区别,无论从豪放派、风花雪月到爱国主义诗词和唐诗没有本质区别,内容是一样的,变化的只是形式。另外,在传承性中也包含着牢固性的一面,也就是它内在的不变性、稳定性。比如我国自古有之的“诚”、“信”、“勤俭”的社会美德;“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自强不息”的人格意识;“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积极进取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这些忠孝仁义传统与中华美德,一千年,两千年都没有变,也不能变。这是农业文明的特点,更是我们要保护的优秀传统。
农业文明在面对今天高速发达的现代文明,其历史的局限性不断被凸显出来,在现代化面前很多传统的东西表现为不适应甚至落后,有被现代化所淘汰的危险。正是因为农业文明的局限性决定了在其土壤中孕育的传统文化并不都是精华,也有糟粕的基因,这需要用科学的态度,一分为二地剖析,汲取精华、弃其糟粕,有批判地继承。
谈到精华与糟粕的问题,不能不从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环境来分析。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鲁迅先生曾在1925年《华盖集·忽然想到》中说过一段话,喊出了当时的强音,曾经震撼无数五四青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这里的“三坟五典”是三皇五帝时期的遗书;“百宋千元”指清代两大藏书楼,分别因藏有100部宋版书和1000部元版书而著称;“天球河图”是指古代的传统历法及八卦等;“金人玉佛”是珍奇的宗教工艺品;“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则是珍贵的中医药财富。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恰恰几乎都是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认为,“脱离反帝反封建狂飙突进的时代环境而用今天的标准和视野来苛责鲁迅先生,当然是不应该的。但是,在80多年过后,在我们跨越生存、温饱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再用那时候的偏激观点来粗暴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相当不公正的。”
“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精华’与‘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所谓的糟粕,也就是不能适应今天主流价值观的那些思想、行为方式等,但这些所谓的糟粕在当时年代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只是在今天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与现代化的精神存在相悖的一面,我们不提倡不倡导而已,如旧社会的“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传统落后思想,与传统丧葬习俗相关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相关行业、相关产品,以及束缚人性,残酷的“三寸金莲”、“凌迟”、“车裂”等传统的落后的行为方式、封建陋俗及古代酷刑,等等。但这些所谓的“糟粕”,不为今天时展所接受的文化行为与文化事项,也属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包容的态度,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客观真实地挖掘、记录与保存遗产的所有文化基因与元素。因为这些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都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历史真实的直观体现。对其进行保存层面的保护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知价值、文化研究价值及教育启示后人的价值,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区别对待“保存”与“保护”两个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否能适应今天现代化的发展都首先要完成“保存”层面的抢救性保护,而对能够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为新文化的创造起积极作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是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继承与弘扬式的保护。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融合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现状堪忧,其生存传承的原生土壤和社会环境正已惊人的速度被损毁、消亡和流失。一些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少数民族的建筑、手工艺品、音乐舞蹈、服饰、借助语言传承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诸多门类缺乏必要的保护,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属独门绝技、靠口传心授的民族民间艺术,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等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就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的比物质的更脆弱,也更濒危。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心记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生态的改变,农耕文化孕育的民间文化正遭到毁灭性重创,可以说,如果传承断裂,很多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断绝。”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抢救、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正是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现代化基因的起源不在中国,而在西方,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变革过程,对于我国来讲是一个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化、信息化转化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老祖宗留给我们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面对现代化时或是抗拒或是融合。西方的现代化不仅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还有西方所谓的“先进文化”。根据原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与思想两个层面,思想的上层建筑也可称之为意识形态范畴。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发展并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它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鲜的西方文化,难免会发生冲突与碰撞。传统文化就好比是身居高墙内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在面对高墙外的世界时会表现出或好奇,或羞涩,或排斥等复杂的内心状态。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所产生的冲突“更多的则是指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冲突,是传统心理、现代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冲突,而物质上的冲突并不主要,故人们又把它称为‘深层型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是指人们对保护理念、目的、价值、意义等的认知,以及如何采取适宜各类别、各项目的保护方式与方法的探索上。
我们谁都不可否认,现代化带来了我国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快速腾飞,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产生了很多不曾有过的现代文明。我国目前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现代化。我国现代化不仅仅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几年,其实从“”就已经开始了。但仔细审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会发现在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绩背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太多的痛苦、血汗、曲折,走了太多的弯路,损失了太多的东西,特别是我们的传统。我国的现代化毕竟不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不是在我们自身的文化土壤中自然孕育的、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迫使。这些就决定了现代化必然要与传统文化发生剧烈的冲突,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这种斗争往往都是以本土传统文化的失败与妥协而告终的。假如我国的现代化是在没有八国联军、没有外国列强的入侵及战争的威胁下,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变法来实现的话,它必然是自然的、健康的,在整个过程中也不必完全地抛弃自身的传统。但当时的现代化是把传统文化看成是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不折不扣的绊脚石。比如“”提出的“打倒孔家店”,以及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中慷慨激昂的陈词等,都见证了当时的社会趋势是要现代化,要科学,要民主,不要传统,视传统为现代化的天敌,要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我国的现代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当然,在今天我们不能仅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存在的就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所幸的是,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国现代化从起步到现在的时间还并不长,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现在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还为时不晚,关键是要吸取经验教训。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慎重行事,对待现代的高科技要客观地认识,特别是事关人类生存及食品安全的相关领域,更引起重视,避免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畸形”发展。比如现在很多母亲十月怀胎剖腹生产,而非顺产;现在吃的转基因食品,激素催肥的鸡、鸭、鹅等家禽,反季节培植的蔬菜与水果等,可以这样讲,这都是现代化带来的便捷与物质的丰富,但这其实是违背人类自然生理需求及动植物生长规律的,从长远考虑是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我国现代化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思想认识在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开始意识到顺产对于母亲与胎儿身心发展的益处,也逐渐开始认识到用传统方式生产的非转基因食品,传统方式饲养的溜达鸡等家禽,以及应季蔬菜和水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人们在对待传统问题上认识的转变,体现出人们在置身当前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明、传统文化所进行的重新审视与理性认识的过程。
近些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优质基因愈来愈多地被重新发现,并为现代所服务。如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复苏热”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这绝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学术探讨,而是一种以传统文化为焦点的重塑国人文化认同的理性回归。“一个民族,尤其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必须要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就是重新寻找文化定位,找到遗失的自我。”目前,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在面对强势的西医文化面前,所表现出的自信与自觉,以及世人对它的重新认识与认可,也完全说明这一点的。现代化就要在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寻找融合点,应该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上的现代化,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而构筑一种全新的完全非中国化的现代化。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传统舞蹈 瑶族 传承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22-02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据史料记载,其发源地是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中上游一带,而后经过长期的南迁,如今大量居住在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形成了大分散、小聚集的居住格局。瑶族人民从远古一直不断地迁徙,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这个民族蕴含着人类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瑶族传统舞蹈属于民间舞,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它不受语言文字的局限,可以沟通感情,使舞者和观众心灵共振;可以积淀古代文化,传承民族审美心理,通过舞蹈者的表演汇入时代精神,孕育新的创造,而使之富有生命力。”可见,瑶族传统舞蹈也是瑶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瑶族传统舞蹈也到了濒危状态。如何继续传承瑶族传统舞蹈,将是所有文艺工作者最紧迫、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 传承瑶族传统舞蹈的意义
1.瑶族传统舞蹈在广西贺州的分布情况
瑶族的支系非常多,而且分布广,各个支系各个地区的舞蹈都各不相同。在广西贺州,只要是信奉盘王的瑶族支系都有“盘王舞”,主要流传在贺州市部分地区及贺州管辖的富川瑶族自治县。舞蹈一般是在瑶族人民“还盘王愿”仪式中出现,其功能主要为娱乐神灵、保佑家畜平安、五谷丰登等。“盘王舞”包括:做屋长鼓舞、铜铃舞、上元棍舞、打铁舞、约标舞等舞蹈。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大井村、虎马岭村为平地瑶支系,主要流传着芦笙长鼓舞,舞蹈共有七套动作,分别是“头拜上四拜”“竹鸡扒泥”“美女双双”“坐边七”“座堂七”“堂堂上”“五脚尖”;而在钟山县两安瑶族乡的瑶族主要有“春堂舞”“猪头舞”“仙女出堂”“跳头堂”“羊角长鼓舞”等;还有“单人还愿长鼓舞”“赶羊做鼓长鼓舞”等舞蹈主要分布在贺州市各瑶族地区。
2.生产劳作、节庆、祭祀中的瑶族传统舞蹈
人类在远古时期,劳作知识的传播、相聚愉悦的节庆、求拜神灵的祭祀等活动都要有舞蹈。瑶族先民由于长期不断的迁徙,世世代代过着游耕的生活,舞蹈大都是直接反映生产劳作的生活题材,从流传至今的舞蹈中还能看到瑶族先民辛勤的劳作场景,此类舞蹈蕴含着几千年以来瑶族的文化内涵,极具民族性和历史性,可称得上是瑶族历史的“活化石”。瑶族的节庆活动特别多,大大小小的节庆数不胜数,除前面提到的盘王节以外,还有春节、祝著节、社王节、六月六、耍望节等,这些节庆在瑶族中属于大节。除了大节以外,瑶族还有非常多的小节,瑶民几乎是月月过小节,这应该与他们的“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有很大关系。由于瑶民居住得较为分散,节庆成为他们沟通、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瑶族人利用举行节庆的日子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在娱乐中交流生产生活的经验,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舞蹈也是瑶族节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瑶族的比较特别,他们信奉多神和崇拜祖先。瑶族先民长期生活在大山中,认为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雷电是由神灵控制的,他们对此产生了崇拜心理,认为万物皆有神灵,认为生产生活中所有事物都是由“神”“鬼”主宰。进入深山打猎前要先拜祭山神,劳作耕地时要祭拜五谷神,遇到病痛时要请求祖先庇佑消除疼痛。这些祭祀活动都会有舞蹈贯穿当中,并且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生产劳作、节庆、祭祀活动中的瑶族舞蹈与瑶族先民一起迁徙,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发展,这些舞蹈传递着瑶族人民的思想信仰与文明,这些舞蹈为我们深入了解瑶族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对在不同领域中研究瑶族文化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二 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现状及教育传承情况
1.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现状
瑶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下,贺州市人民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贺州瑶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成功申报并公示了12项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盘王节”“瑶族芦笙长鼓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跳瑶族传统舞蹈,精通瑶族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也陆续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虽然这些措施为保护瑶族传统舞蹈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瑶族生活环境的变化,瑶族传统舞蹈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外来文化的冲击,瑶族人民的民族思想、风俗习惯逐渐淡化,传统的节庆、祭祀活动越来越少;年轻人对传统技艺不感兴趣,学习者不多,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导致会跳瑶族传统舞蹈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
2.瑶族传统舞蹈的教育传承情况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广西贺州瑶族传统舞蹈的教育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1)家族的教育传承,如:贺州市贺街镇
联东村瑶民李××,瑶族师公(法名:法贵),62岁,会跳瑶族传统舞蹈。李××的爷爷是一名师公,其主要在爷爷的引导下开始学习瑶族的传统技艺,其后还主动跟随其他师傅学习。爷爷去世后,家族中只有他一人是师公,为将这门传统才艺传承下去,现已经开始传授给自己的儿子,并准备以后还要传给孙子。(2)通过学校进行传承,如:贺州学院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开设了一门“广西民间舞代表性舞蹈”,这门课程为舞蹈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以广西贺州当地的瑶族舞蹈为主,并邀请贺州当地瑶族舞蹈方面的专家来授课。贺州市还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初中建立“瑶族长鼓舞”传承保护基地,在当地文化馆的配合下,学校邀请长鼓舞艺人进校担任舞蹈老师,教学生学习长鼓舞,学校晨练的内容就是练习瑶族长鼓舞,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晨练方式,同时也很好地巩固了长鼓舞的学习内容。贺州市第一实验小学还邀请了贺州瑶族舞蹈专家,采集瑶族传统舞蹈中的动作元素,创作了一套“盘王操”,作为学生的课间操。
但是,由于瑶山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瑶族青年逐渐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失去了兴趣。家庭教育的传承方式变得乏力,没办法让瑶族传统舞蹈得到正常的发展和传播。虽然一些学校也致力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经济的压力等情况,其传承效果并不理想。
三 传承瑶族传统舞蹈的对策
1.从青少年人群中培养
青少年是国家的接班人,是一支新生力量,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求学的欲望,要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国家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使他们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生力军。要给现在的青少年制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将传承瑶族传统舞蹈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们身上。具体方式如下:(1)从感知开始,带青少年下乡体验生活,参与瑶族节庆、祭祀活动,感受瑶族的民族风情,欣赏瑶族老艺人表演舞蹈。(2)在活动课中安排他们学习瑶族传统舞蹈,学习过程要从简单易学的动作学起,先培养孩子们的舞蹈感觉,让他们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后再加深学习。
2.加大学校教育的传承力度
虽然贺州市已开始在学校中传承瑶族传统舞蹈,但辐射的面还不够广,力度还远远不足。“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一定的文化精神的载体,对学生产生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人类学认为,学校课程是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被列入课程的文化就有可能被传承、发展,是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化。”因此需要聚集贺州的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的力量,一起编制瑶族传统舞蹈的校本教材,力争把瑶族传统舞蹈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大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3.利用网络平台传承
网络是现代人学习、掌握信息、搜集资料的重要途径,瑶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也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实现。我们可以先把瑶族艺人们表演的舞蹈摄录好,通过后期制作成纪录片和教学视频等,再将制作好的视频文件上传到网络数据库中,实现资源共享。这种传播方式不但节省资源,其辐射面也广,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学习瑶族独特的舞蹈表演,以提升瑶族传统舞蹈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