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现代行政管理 传统文化 融合

一、引言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源于西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深受其影响,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不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完全移植西方的理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

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合”与“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

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是儒家的“人性可塑说”。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经营人性”,只有在“人”的意义上,才能够对行政管理的良性、持久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道理很简单:管理,只有基于对中国人内在价值观与幸福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获成功。

相对而言,西方管理学注重对物化结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控制,强调控制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偏重于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的标准模糊、不精确但更具柔性。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恰是最有效的控制。这一思想被彼得.圣吉称为“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给下属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不再通过传统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通过学习来控制”,致力于改善思考品质,加强反思与团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老子讲的“无为”是达到“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切地说,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契合绝不是一种偶然,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物质文明是可以共生的。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曾这样谈及他在《孙子兵法》中学到的东西:“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它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诸多文化遗产瑰宝,在形成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一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

现代行政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已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才能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等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宋光华,王文臣.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李涛.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传统借鉴.2005年.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 传统节日文化 探究性学习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53-01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有着鲜明的特点。但是今天的学生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可对于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性学习中培养语文能力”是我们学校教育科学规划开展的研究课题。我们以主体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开展扎实的研究,取得了终结性的成果。在实验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从灿烂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

一、课题的提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另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009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经说过,“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其中,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挂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的情感。

1.主体教育理论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2.现代教育学理论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我国古代经典文化,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过一个个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节日,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3.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4.让学生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选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这五个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习俗、相关故事及传说、相关的经典诗词、相关的歌曲等。

2.从近两年中央电视台,每逢传统节日播放的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和“中华长歌行”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学习并积累经典古诗词;从朗诵中,培养语感。

3.从于丹、易中天等文化名人对传统节日的“寄语”中,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历史传承,以及在新时代的意义。

4.围绕着这五个传统节日,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活动,例如收集春联、写春联、编节日祝福短信、出专题手抄报(《春到,福到》、《欢天喜地闹元宵》、《清明时节雨》、《端午粽米飘香》、《中秋月明人团圆》)、写新闻稿、写感想、开辩论会、传统节日诗词朗诵等。在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题实验的具体措施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等。

1.文献法。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课题研究,吸纳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

2.调查法。主要调查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效果,掌握课题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教学与管理行为。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4.经验总结法。针对成功体验与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五、课题实验的反思

1.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

2.语文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统一体,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提高的园地。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生学习语文的伙伴;学生不时语文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礼与法 无讼思想 刑事和解

一、关注当今社会一些案件的处理

2009年5月,沈阳小贩夏俊峰与执法人员发生争执,导致两死一重伤的案子,于2011年5月,辽宁高院终审维持死刑判决。2013年9月25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夏俊峰被执行死刑。

夏俊峰乃一个为生计奔波的社会底层民众,作为平民百姓的代表,此案备受官方、媒体、学界及民众等各方关注。夏俊峰被执行死刑,舆论界同情的呼声压过了法律理性的声音。甚至有网友关注了类似案件中官与民的不同结局:2013年6月,贵州民警枪杀2名村民案,获刑8年;2011年11月,辽阳市城管打死人案,主犯获刑11年,两从犯获刑3年。还有网友质疑死刑面前并非人人平等,如薄谷开来和夏俊峰均被法院裁定谋杀罪名成立,前者是精英阶层,后者则是普通百姓,然而夏俊峰被执行死刑,薄谷开来仍在服刑。

此案能引起公众的同情,还在于夏俊峰被临刑前曾要求与家人合影遭拒,法理不外乎人情,且死囚刑前与家人合影早有先例。如若让他在最后时刻与自己的妻儿合照,那么司法正义也能在此时展示人性光辉,民众也许还能感受到司法的人性化,进而相信法治还存在正义。

二、传统的“礼”与现代的“法”

中国传统的“礼”。中国以“礼仪之邦”而闻名,礼治所维护和倡导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说周公创造了“礼”文化,那么孔子则开创了更深层的文化即仁学,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反对重刑、酷刑,甚至对死刑持否定态度。礼在传统社会中常与法并行,有“礼法兼治”、“礼刑并举”之理念。将刑罚纳入礼这个道德的范畴,能给社会带来一些人性化的导向。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本就是一种伦理道德型的法律文化,礼法合一,在今天法治的现代化进程中仍是宝贵的精神资源。

现代的“法”。法治社会的建设发展到现在,各类法律都在不断的通过修正案、司法解释等形式逐渐完善。法条中也处处透着尊老爱幼等人性化的执法思想;新刑诉中关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这与沉默权是否受保护直接相关;一般案件中近亲属有拒绝出庭作证的权利,虽然不享有拒绝作证权,但也已然在一定程度上向中国“亲亲相隐”的传统靠拢。

传统的礼与现代的法的协调。中国古代的礼在现代社会中部分演化成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等形式。然在司法实践中,总会存在制定法与民族习惯之间的冲突,即传统的礼与现代法律的冲突。究其原因,传统的礼非常重视礼之下的人伦纲常。而现代的执法处处依据法律明文规定,我们不能否认其体现着法律理性,但在今天的执法中,仍会遇到一些法无明确规定的道德伦理上的灰色地带,我们该如何取舍?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礼教已延续了几千年,即使到现在,它对中国的立法及司法仍具指导价值。因此,在当下的执法环节中,应该在法律理性之外尊崇传统的礼法文化,多一点儿人性关怀,让刑犯感受到人间仍有温暖。

三、“无讼”价值观下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刑事和解制度

“无讼”思想及其历史可行性。“无讼”是存在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及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属于精神和理想的范畴。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证“无讼”思想的是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后来法家的“以刑去刑”和道家的无为而治与孔子的“无讼”殊途同归。

“无讼”观在当时有其实施的可行性:首先,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次,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最后,天道和谐的宇宙观以及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以致统治者大力宣传教化、劝讼、止讼,甚至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无讼”的目的。

刑事和解制度承继“无讼”价值观念。“无讼”观在古代有其可行性,但在当今社会,有人认为“无讼”道路是永远行不通的。笔者认为,尽管“无讼”价值观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但其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仍然具有时代价值。现代的法治建设仍可秉承无讼理念,为司法实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如中国传统“重调解”对于今天的人民调解制度就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现在虽有刑事和解制度,在2013年新刑诉的修订中,亦将刑事自诉和解扩大到适用轻微刑事案件,但笔者认为刑事和解的力度还可以适当扩大,比如以人身伤害为主的刑案,都可以主持和解,并且在刑事和解中,应强化原谅,弱化赔偿。

有人认为当事人会滥用和解制度规避法律,或高额赔偿拒不认罪,或漫天要价。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出于哪种目的,都应把它看成一个正常现象,进而加以引导,刑事和解的目的绝对不是简单的以钱买刑或以钱买命的问题,而是通过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对话与协商,形成相互的沟通与理解,最终使犯罪所造成的后果得到妥善的解决。所以,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刑事和解,做好和解工作,发挥它的正面价值,减少刑案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

当今的法治建设中,虽不能将礼的内容纳入现代法制体系,但礼的价值、精神在法治中仍应得到弘扬。司法人员在处理案件时,应秉承“无讼”价值观,尽最大努力促成刑事和解,或免罚或减刑,特别是涉及到生命刑的案件,应从人性化角度多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4

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世代相传并不断提高民族素养的根本大计,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通过礼仪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收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吸取其中的精华,对于我们下一代健康成长对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礼仪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重要载体。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文化也常常被人称之为“隆礼重义”的伦理型文化。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层面上,如果不了解礼,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层面上,如果不能继承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内核,弘扬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句空话。”

礼仪教育是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它把优秀的中华传统礼仪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结构;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现在小学生道德教育很多停留在简单说教、灌输,缺少有效载体,礼仪教育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缺点,礼仪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成为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者和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因此,加强小学生礼仪修养,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取得道德教育具有良好的实效性基础。

二、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强大动力

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总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的礼仪修养表现出来,正所谓,“德诚于中,礼行于外”。礼仪本身既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是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其理论核心主要是围绕如何严于修身律己、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而形成的伦理道德的一整套体系,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没有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的判断能力。对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引导小学生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 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真正做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

礼仪可以从内部塑造一个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优良素质的造就。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基本礼仪的养成和强化,比如见到老师同学要鞠躬问好,这是礼貌待人,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这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都是自身良好素质的优良体现和个体道德养成的有效途径。

三、礼仪教育是塑造形象气质的有效手段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礼发诸外”的结果就是塑造人外在的良好形象,礼可以起到修饰作用。“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意思是说,礼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是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

学习礼仪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容、得体的着装、礼貌的谈吐构成了一个人外在美的形象。清新可人的外表形象会让人赏心悦目,端庄大方、谈吐不俗的举止也能让人平添好感。我们应该重视对于小学生站姿坐姿走姿、用餐礼仪、开会纪律的培养,因为学习礼仪能更充分的展示小学生良好的教养与优雅的风度,对于成长道路上个人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催化剂

首先,礼仪教育有利于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礼仪本身具有人际协和功能,《礼记・礼运》说:“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此外,中华礼仪还特别强调人格的平等。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举止得体、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就能很快与同学之间安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国饮食文化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职委教改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CLJZW2011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它还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承受者与创造者,无疑应该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这既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当属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中国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民俗、饮食思想等内容。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类。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地含蕴着大量的哲学因素。“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烹饪喻治国”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充分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饮食礼仪文化”、“饮食风俗文化”等章节的内容,我们每节饮食文化课上,指导学生诵读10分钟《论语》经典著作,借此使其懂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半部论语治天下”,通过《论语》经典诵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文化的精华。要求学生诵读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过程。

(一)礼德传承。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比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上大学的目的普遍是为了个人将来的飞黄腾达,所以一旦毕了业,就拼命挣钱,过好日子。至于民族的发展、社会存在的问题,都与自己没有关系。目前,大学生普遍没有文化自尊,也没有文化自觉。这是非常可悲、甚至是可怕的现象。

中国传统之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经国家,定社稷,立人民”的“疗疾”良方。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认为“礼者何,即事之治也”,他还把礼作为做人的道德规范和个人及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在讲授“酒文化”时有座次之礼、迎送之礼、宴饮之礼、谦让之礼;在讲授“茶文化”时要学会茶艺表演的注目礼、端坐礼、应答礼、制茶礼、奉茶礼、谢茶礼;在讲授“食文化”的节日礼仪时,介绍我国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礼仪,通过这些礼学的学习,就会让学生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继承和完善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

(二)人格素养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为主要内涵。

1、培养推己及人的博怀。“仁”是先秦儒家的最基本的道德思想。孔子“仁”的核心是“爱人”。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强调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相互友好。就是说,一方面对别人要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自己要将心比心,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而不能苛求他人。这一点对当今的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也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2、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好学不倦。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诚信教育。《论语》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要诚实可信,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民众的生活与生命息息相关,对于以后要从事餐饮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在今天,我们搞市场经济,强调效率、重视利益,而重利轻义、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事情时有发生,从“毒奶粉”、“苏丹红”到 “红心鸭蛋”、“毒馒头”、“地沟油”……不法商贩在“吃”上造假的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求实、讲“诚”、“信”、“义”等思想,可以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有利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体系,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又使社会更加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各种文化体系、观念形态,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在《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上,结合“古代饮食器具文化”、“筵宴文化”等章节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古文化的好奇,以及展示自己才华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把相关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搜集资料制作成PPT,从中选择一部分选题和制作都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让学生上讲台介绍,内容有:中国古代精美食器、酒器、茶器;中国古典名画欣赏;古代精美瓷器欣赏;宋代五大名窑;青花瓷等。

幻灯片制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习幻灯片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台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胆量。

观赏中国古典名画、精美瓷器,体味中华文化之美,从而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以期使学生进而身体力行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一)视觉是文化教育的具象载体。通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设计物,比如远古的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先秦古色斑斓的青铜器、汉代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北朝的雕塑、唐宋以来的瓷器、家具、建筑等等,这构成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感知和印象。

1、彩陶。彩陶的造型和色彩简洁凝重,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这些纹饰给人以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审美享受。

2、青铜器。具有威严、神秘、凝重之美。

3、佛教艺术中的图案。佛教艺术的建筑、雕塑、壁画是实用性、艺术性、宗教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4、我国各个时期的传统图案。春秋时期的图形以云兽纹飘逸流动的线条为特点,秦汉时期瓦当的装饰丰富、概括、简练,汉代画像石(砖)的《播种图》、《戈射收割图》、《五陵母》等构图疏密得当,人物动态生动、唐代的图案华丽,饱满富有生命力,宋代陶瓷图案丰富多彩,明代家具造型简洁优美。

(二)德音之谓乐。乐音出于人心,但又能成为一种新的外物,给人心以反作用。今日的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尽管都属于乐音的范围,但给听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认为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的乐音,有益于人类的进步;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乐音,会将社会引向混乱。

我们要求学生在制作“饮食文化”幻灯片作业时,要插播背景音乐,音乐要选择中国古典名曲,这样学生在展示精美图片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古典美的乐曲的熏陶。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中国人审美精神的又一文化,它注重对“心性”的抒发和表达,能与中国文学与绘画建立良好的“通感”关系,倾听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是提高学生领悟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至真、至情、至善、至美的健康文化的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价值追求,启蒙和引导学生浸透在传统文化之中,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学生的文化学习当中,有利于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心境。

四、“中国饮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

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第二章饮食原料文化”、“第三章主食面点文化”、“第四章 菜肴文化”、“第五章烹调文化”等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做“五味调和”、“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宜”、“五果为助”等专题宣讲。把内容相关章节设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从提出问题开始,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含了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涵盖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人文、饮食医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起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各个领域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指出饮食文化的调和,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运用其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饮食文化。

五行是古时人们对构成合规律的整体宇宙的五种基本要素的认识。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把阴阳五行看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人如果阴阳五行不调,就会生病。所以饮食必然也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中国饮食文化中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酸、甘、苦、辛、咸”——“五味”之说,而且还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畜”、“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而药、食同源于五气,各具五味,日常摄入饮食五味,既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为了调和阴阳之平衡,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去协调人体五脏的阴阳平衡。

五、《黄帝内经》与“中国饮食文化”

根据“第十章:饮食保健文化”等章节内容,把古代经典养生名著《黄帝内经》中的理念充分地与授课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写成演讲稿,上台宣讲,可以深入理解“以食疗病”、“四季养生”等古代养生文化的内涵。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认为,天人是合一的,人与天地、时空、万物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把人放在四时中来认识。四时不同气候也不同——春风、夏火、秋燥、冬寒,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疾病的病因。《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伤于风,病为洞泄;夏伤于暑,病为疟疾;秋伤于湿,病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与五脏有对应关系,《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长夏应脾。把人放在时间中来认识,就可以认识四时养生的哲理——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养生养在五味上,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四时调之以甘。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经典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修养。其倡导的谦让、孝敬、勤勉、礼貌、诚实、善良、互爱等品德对今天的大学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它能促进形成尊师自爱、诚信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就没有枝叶繁茂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每个细胞无不吸吮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无不受其巨大的影响。它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天杰,陈煦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张林.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丁翔.论在大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世界,2011.2.

[4]陈驰.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研究[J].才智,2011.8.

传统文化中的礼的理解范文6

1.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重要鉴证。在初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祖国的未来更是有义务将这些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2.有利于初中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价值观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的,对初中生在语文课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帮助迷茫的青春期学生更好地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3.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

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这一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深化与内涵提升有很大的作用。语文学科是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在这样一门学科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使语文教学在内容上更加多元化,在文化内涵上更加丰富。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呢?如何才能使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好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展示出来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值得思考:

1.从字斟句酌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诗词歌赋的美,体现在它的韵律上,更体现在它的用词上,因此在对古诗词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体会其中的美感,而这些传统文化的代表――诗词歌赋是值得学生一字一句去感受去体会的。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去感受传统文化

之美。

如果教师仅仅将这些事物从诗句中拿出来,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而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在诗句中对这些事物进行逐一地思考与斟酌,就能够使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秋郊夕阳图,感受其中的美感,感受到祖国文字的优美之所在。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更深的感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将这些诗词中出现的事物用纸笔勾勒出来,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首诗词中作者遣词造句的理解。

2.从文章赏析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除了采取“字斟句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韵味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与阅读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世说新语》中《陈太丘与友期》时,当采取“字斟句酌”的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文中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就可以在文言文理解基础之上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渗透、启发。其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与我家先生约定在中午见面,但中午您?s没来,这就是不守诚信;骂我家先生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节。)当教师对学生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礼诚信”,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升华。

3.从思想感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很多时候,在语文课文中并不会直接展示出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但在字里行间依旧会渗透着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因此在讲解与道德、文化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应该抓住机会对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羚羊木雕》这一课时,从表面上看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与传统文化并无任何联系,但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始终是围绕父母让我要回我已经送人的木雕而展开的,因此教师就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对“我”父母的行为进行思考,从“我”的苦衷进行思考,从而从“诚信”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君子一言九鼎”“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