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范文1
1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西医诊断标准:年龄>60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称为老年高血压。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中医上高血压主要分为五种证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瘀血阻络证[1]。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眩、视力模糊、心脑肾功能改变等症状。在病因上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是由情绪紧张、劳累、思虑过度、嗜食肥甘、饮酒过度造成。
2中医护理
2.1情志调护情志调护是指通过护理人员的自身行为包括语言、气质态度等影响和调节患者的情绪,解除困惑和烦恼、消除引起不良情绪的行为,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情志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凡情志之属,唯心所统",内伤七情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2]。心情舒畅、肝气调达,利于疾病疾病的康复。 解疑释惑,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血压,通过健康教育、疾病知识普及等方式耐心向老年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正常血压的控制范围、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治疗的相关措施,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血压,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调适心理,可以鼓励老年患者多参加社区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其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疾病方面。
2.2生活起居护理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年人所处的房间要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清洁卫生,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老年人在上下楼梯时注意步幅不易过大。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功能稳定,有利于血压的平稳。
2.3饮食调护过食甘肥厚腻可致脾胃积热,烧伤阴津,或伤及脾胃,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在"药食同源"、"食药同治"理论指导下对老年患者进行辨证施膳。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禁暴饮暴食。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增加禽类及鱼类等含优质蛋白质丰富且脂肪较低的动物性食物。平时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保护血管和降压作用的食品,像是苹果、豆类、大蒜、玉米等。
2.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提高服药依从性。首先与患者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耐心解答老年患者的疑惑,取得其信任,使患者对治疗有安全感,按医嘱服药。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用药应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严格遵照医嘱,逐渐加量不要过急过猛,以免加重靶器官缺血,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服用药物后很容易引起性低血压,服药前及服药后患者自测血压,并记录血压值,老年人服药后卧床30min~1h后,缓慢改变后下床活动。
2.5健康教育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发现,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可明显控制血压及其症状,有效的提高治疗依从性[3]。定期检测血压,测量血压前应当保持安静10~15min,情绪紧张激动、劳动和剧烈运动时不宜测量。测量血压时,袖带缚扎的部位保持与心脏高度在同一水平,同时还应注意在固定的时间、条件下做好血压与服药的相关记录。由于老年人容易出现性低血压,应加测立位血压。进行适度的养生保健锻炼,老年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血压的平稳,可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限制饮酒,提倡戒烟,控制体重,肥胖症者容易有高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脂肪,同时结合相应的体育锻炼。
老年高血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中医护理凭借历史悠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中有独特优势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通过情志调节、饮食调护、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血压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75.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范文2
[关键词]高血压 中西医 社区健康教育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New Health Education Initiative
Zhang SuQiong
Nan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Guangyuan Central Hospital,Sichuan 628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he feasibility of new education initiatives.Methods:Nanhe Community 585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re,family care and education,skills,education,health of diet and Chinese medicine care,Massage,and other points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the new health education initiatives,compar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Results585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receive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efore and after,Master Massage and Chinese medicine care as X2 test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Hypertension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007-0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开始走出医院,走进社区,面向家庭[1]。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得到控制,不能很好地预防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发生,必须结合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进行防治[2]。现将2005~2007年南河片区585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
我院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内的南河片区高血压病患者,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8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kpa(90mmHg);或服降压药2周,血压<18/12kpa(140/90mmHg)者也纳入确诊高血压组[3]。愿意接受中西医护理措施的高血压病患者585例,其中男211例,女374例,平均年龄(64±16)岁。
2方法
2.1人员组成
社区护士10名,全部均为中医护士,参加了正规全科护士培训合格,掌握中医基本的望、闻、问、切,定期考核。能达到准确判断患者的神、色、形、态,以及舌诊、脉诊的动态观察,保证中医保健的质量,使中医药特色的高血压病防治能顺利开展。
2.2系统管理和干预
2.2.1建立高血压病患者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高血压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建立中医专项档案,提供相关中医药技术服务和日常中医药服务指导,进行系统管理和干预。
2.2.2理论知识讲座。每季度由所在的社区服务中心组织高血压病中西医知识讲座一次。
2.2.3上门随访。通过每季度上门随访,特殊病例专访、座谈会等形式,提高相关人群中西医护理知识。
2.3中西医健康教育
2.3.1高血压病中西医护理知识、技能教育。开辟“高血压病中西医知识专栏”、组织“专题讲座”等,介绍中西医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高血压病中西医护理的基本技能。如:血压的自我监测、限盐、控制体重、药物使用方法等。
2.3.2饮食治疗:饮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多维生素。忌烟酒、辛辣油腻之物、动物内脏、硬固类食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如,保持大便通畅。
2.3.3运动治疗指导: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生活习惯,帮助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打太极拳、散步、爬山等。运动时注意要以自己不感到疲劳为宜,要持之以恒,生活规律、处事和气、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
2.3.4家庭中西医护理:在家庭巡回的过程中,要警惕早期脑卒中的发生。如发现患者有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说话咬字不清或血压持续不降低者及时转诊治疗。对血压稳定的高血压病患者可帮助其选择服用一些适宜的中药膳。如龙井茶、决明子(每次100g)粥、山渣叶茶(高血压并有血脂过高、肥胖者),黄精茶饮(黄精30g、15g同煎取汁代茶饮)。
2.4中医药对症护理措施
由于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社会上患者对中医汤药治疗可信度高,较易接受,社区护士遵医嘱向患者提供简单易服的中医方剂以及对症护理。中医认为,异常血压值的病理机制为“气血失和”,气盛血逆则表现为血压升高,临床上可出现“头痛、晕眩”或“心悸、怔忡”或“胸、水肿”或“中风”。其病因有“根源在肾,变动在肝,关键在脾”之说。护士教会病人掌握对症护理的简单方法。①大便易干结者,忌辛辣、煎炸等燥火之物,建议早晚空腹新鲜蜂蜜20―30ml,用温开水调服。蜂蜜有较强的抑菌和调肠通便的作用。并指导患者作提肛运动,双手按摩腹部阿氏穴、尾骨末端长强穴,促进肠蠕动和血液循环,解除便秘之苦,避免便秘导致血压升高。中成药麻仁丸也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如便秘严重则可中医辨证施治采用《济川煎》加减等方剂。②失眠者,忌食生冷、羊肉之品。可压迫相应的耳穴,直至局部胀痛、发热酸麻,逐渐入睡,良好的睡眠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③眩晕者,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九蹲后改变动作应缓慢。④对脑卒中偏瘫转入社区康复的患者,协助患者选用适宜的拐杖和轮椅,最大限度利用健侧的功能和保持患侧功能位置。⑤对稳定期患者教会其打太极拳、按摩头部百会穴、太阳穴等穴位,按摩缺盆处或按摩颈动脉处至有酸麻胀痛感为止,一天反复多次。四肢有偏瘫者按摩肘关节曲池穴,使之手部有酸麻胀痛感为止,一天多次,次数越多功能恢复越快。⑥嘱其不能随变停药并讲明停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最好现身说法。
2.5中西医护理效果评价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表。内容有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掌握中药护理知识认知程度和平均血压变化情况。由社区护士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南河片区的585例愿意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评价,共发出585份,回收585份,合格率100%。
2.6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干预前后中药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卡方检验,对中西医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
3结果
585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前后对中药护理知识认知程度和平均血压比较见表1
从表1可见:585例高血压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实践前后,掌握中药护理知识大大
提高,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4讨论
4.1中西医护理实施后提高了高血压病患者中药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通过3年的实践包括上门访视、建立中医专项档案,提供相关中医药技术服务和日常中医药服用指导,开展高血压病中西医知识讲座,采取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高血压的中西医防治知识,中西药物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在社区巡回中,充分利用家庭支持系统,高血压病患者对中药的接受率、运用率高,将养生之道与医疗保健兼于一体,促进患者与家属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提高生活质量起到显著的效果。表1显示:585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实践前后对中医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
4.2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后降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平均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通过社区护士中西医结合护理指导,形成了正确的健康理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我护理,保持平静、乐观的心情,血压下降。从表1可见,585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实施前后血压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谢惠琼.对产妇进行产后家庭访视的效果评价[J]. 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45~46.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范文3
【关键词】 中医护理;老年;高血压病;干预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29-02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中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科学规范的用药和良好的护理干预对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我院对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6935±740)岁;体重54-78kg,平均体重(6463±538)kg;病程1-16年,平均病程(534±172)年;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7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0例、大专22例、高中36例、初中43例、小学14例。
所有患者均剔除合并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精神疾病、智力低下、意识障碍、严重听力或语言障碍者。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患者62例,B组患者63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指导,包括严格遵医嘱用药、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充分休息等。
B组患者同时接受中医护理。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舒适、安静,保证良好的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力劳动和运动锻炼,可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缓和的运动形式,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教会患者或家属按摩穴位,取太阳、百会、风池等穴位,以达到降压、清脑、宽胸、安神的作用。嘱患者取坐位,保持姿势端正,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置于大腿上,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由患者家属用拇指按揉患者太阳穴、百会穴风池穴,均为顺时针方向旋转,10min/次。双手五指自然分开,采用小鱼际自前额向耳后弧线按摩,10min/次[1]。
指导患者调节情志,针对老年患者敏感、多疑、老稚化等性格特点,经常与其沟通,使患者认识到情志失调对病情的不利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剧烈波动导致气机升降失调、气血运行紊乱,进而影响五脏功能,加重高血压病情[2]。
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指导合理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为总原则,忌食辛辣刺激之品。肝阳上亢型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海带、紫菜等,选择甘菊梗米粥、海带决明汤海带、芹菜大枣汤等药膳。肾精不足型患者多食用黑木耳、银耳、鲜笋等,选择绿豆黑芝麻羹、黑木耳柿饼汤等药膳。痰浊中阻型患者多食用鱼类、水果、豆制品等,选择夏枯草猪肉煲等药膳[3]。
13 评价指标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且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降压水平[4]。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 结 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 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发现,B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理论中“头痛”、“风眩”之范畴,与七情过极、嗜食膏粱厚味等有关。患者性格急躁易怒、精神抑郁等情志过极状态下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或加重病情。中医学理论认为药食同源,在日常饮食中加入食疗药膳方有助于调节人体阴阳,起到平肝潜阳、补益肾精、祛痰化浊之功效。在运动形式的选择方面,中医传统的养生运动方法具有运动和缓、依从性高等特点,长期坚持有助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控制血压[5]。
本研究中采用中医护理的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仅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者,提示中医护理可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与药物治疗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较低,提示中医护理有助于调节机体各系统功能,减少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丽金,郑丽维,郑智慧,等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8B):1-4
[2] 胡彪中医调护对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113
[3] 洪余香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422,424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范文4
关于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即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相关记载,后世较有名的论点有朱丹溪“无痰不作眩”之说,张景岳的“因虚致眩”论及虞抟的“血瘀致眩”之言。近现代医家结合临证经验,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使高血压病因病机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目前对高血压前期的发生发展机制认识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现有研究者多认为,血压升高是一个线性过程,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的早期阶段,故而认为其机理符合高血压早期特征。满秋珊[10]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25例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发现,高血压前期以实证为主,也表现为阴虚。陆峰等[9]采用证候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山东省平原县机关事业人群中年龄在18岁以上的194例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显示,高血压前期以实证及虚实夹杂居多,机制与气机失调、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证有关。杨洁等[11]基于高血压前期“急躁易怒”“面赤”“夜尿频多”等症状较常见,提出情志因素在高血压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性。总之,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禀赋不足与体质因素等是高血压前期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前期发生要点在于风、火、痰、瘀、气、虚,机制以实为主,涉及肝、肾二脏。
2高血压前期证候研究
关于高血压前期人群症候方面研究尚少,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现有结果表明高血压前期症状分布较广泛。杨洁[11]对194例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发现,其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急躁易怒”、“舌象”、“健忘”、“头晕”、“夜尿频多”、“口干”、“面赤”等。杨川洲[12]对30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发现,高血压前期症状以“反复头晕”、“头痛”、“急躁易怒”“、口干”、“面赤”“、耳鸣”“、失眠”等较为常见。
3高血压前期辨证分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高血压前期中医辨证分型报道较少,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标准的不一致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及临床推广价值。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将高血压前期分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虚湿阻、肺脾气虚、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肝郁脾虚和痰热内扰八型。顾健霞[8]等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的分型对300例健康体检的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发现,高血压前期辨证分型多为肝郁脾虚,肝郁化火及痰热内扰型。沈丽[13]对135例高血压前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肝肾阴虚型、肝阳上亢型、脾虚痰浊型、阴阳两虚型四型辨证治疗。官杰[14]等认为老年人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比例较高,提出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进而论治高血压前期的重要性。满秋珊等[15]主张辨证施膳、辨证用药发挥中医保健预防在高血压前期干预中的特色,但对于如何辨证未做进一步说明。
4高血压前期方证结合研究
方证的结合研究,是理法与方药的桥梁。目前方证结合作为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已深入微观层面。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及蛋白组学等技术手段为方证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关于高血压病的方证结合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高血压前期相关研究正逐步展开。周宝宽[16]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前期人群给予滋阴平肝潜阳汤调治,与杞菊地黄汤组比较,总有效率达95%,从疗效上证明滋阴平肝潜阳汤与阴虚阳亢证的对应关系。陈素红等[17]通过观察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的一般特征,得出天麻钩藤方、羚角降压方具有平肝潜阳之功效,能改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之“面部烘热”、“腰膝酸软”、“狂躁易怒”,降低收缩压,具有一定的方证相应性。胡小勤等[18]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制作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细胞模型,找到某些差异蛋白可作为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的标志蛋白或补阳还五汤的作用靶点,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方证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一。
5高血压前期中医证本质研究
证候研究一直是中医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证候标准化、客观化、微观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学者们试图从证本质的研究中找到突破点揭示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5.1证候模型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最佳动物模型。屈会化等[19]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宏观表征及行为学观察得出,14-1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基本符合高血压辨证分型的肝阳上亢证。江秀东等[20]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以长期激怒联合高质饮食法,成功建立了肝旺痰阻型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熊新贵等[21]结合蛋白质组学研究,试图揭示不同模型证型间相同蛋白质及差异蛋白质的表达,为证候模型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证候模型的建立是深化证候物质基础认识的重要思路与方法。目前,高血压前期证候模型的研究尚属空白阶段,如何从已有的高血压证候模型中寻找构建思路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5.2证候与基因多态性研究中医证是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某一阶段的综合表现和概括,近年来关于高血压中医证候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备受关注。蒋卫民等[22]发现,PTP-1B基因IVS6+G82A位点G突变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肝阳亢盛证候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廖慧玲等[23]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中医实证、虚证与AGT基因M235T多态性存在相关关系。陆曙[24]研究证明,RAAS系统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中医证型之阴阳两虚证具有显著相关性。高血压前期证型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未见报道,但高血压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无疑将成为高血压前期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6高血压前期体质研究
6.1高血压前期证候与体质关系研究体质类型是个体在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的描述,中医证候则是在亚健康及疾病状态下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情况及病因、病位等方面的概括。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部分因主观不适症状不明显而陷入“无症可辨”的僵局,通过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却可得阳性结果。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四诊合参已不能满足现代诊察疾病的需要,辨证与辨体相结合的方式既可祛除四诊的盲区,又可从辨体施治角度为高血压前期防治提供新思路。
6.2体质辨识干预研究项颖等对98例高血压前期人群实行生活方式指导,并依据体质类型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随访一年,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均值明显下降,体质改善率达到80%。满秋珊等认为阴阳气血失调是高血压发生的病机,提倡运用气功、穴位贴敷、磁疗、足浴等养生保健方法结合体质辨识辨体养生,调整阴阳平衡,延缓高血压进展。韩颖萍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养生保健的思路主张运用王琦的9种体质分类标准进行辨体饮食调护达到降压的目的。张洪钧认为应当纠正高血压病的易患体质来防治高血压,因食品有一定偏性,集补养、通气血、驱邪气于一体,所以食疗可望成为调整体质、根治疾病的方法之一。王河宝等认为体质作为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贯穿高血压病的整个过程,应当运用体质学说对高血压进行体质分型,针对性应用药物调理和养生保健。由此可见,中医体质学说为辨体防治高血压前期提供了临床指导。
7总结和展望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范文5
【关键词】中医护理;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1]。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2]。高血压病的中医辅疗保养必须遵循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一般以西药为主控制血压,结合中医药方法进行辅疗保养。对高血压患者护理主要目的是,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保证患者在护理期间的人身安全,让患者在患病期间身体处于舒适的状态,以及保持患者的良好心态,达到医疗效果促进患者后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结合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作出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70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73岁,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程度的情况等方面来看,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病房护理、用药指导等方面。观察组实行中医护理:治疗原则,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遵循长期、系统、个体化的原则,从而起到稳定安全的控制血压,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服用降压药之外,还要注意避免患者紧张吸烟和饮食方面的问题。(1)生活起居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起居进行规定计划,保持良好的护理环境,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适当锻炼,劳逸结合。(2)观察病情。在护理期间,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关注,并且对患者进行定时检查,避免出现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如出现情绪紧张等情况,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情绪护理。对患者进行言语开导,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鼓励患者,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努力积极的配合治疗。(4)饮食护理,建议患者多食用降压类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晚餐少而清淡。补充维生素,多吃含钙食品,有利于患者血压下降。
1.3结果评定标准
结果可分为三种疗效判定:满意为患者痊愈出院;较满意为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并发症;不满意为患者急性心绞痛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有些甚至更加严重,出现复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满意15例,满意率为60%,较满意为9例,较满意率为36%,不满意为1例,不满意率4%;对照组满意10例,满意为40%,较满意为8 例,较满意率为32%,不满意为7例,不满意率2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较满意率以及不满意率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3.讨论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3]。另外,血液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因此,若血液中的负离子含量不足,就会导致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的细胞膜电位不能被修复,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护理主要是从生活起居护理和观察病情以及情绪护理等方面,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让患者在患病期间身体处于舒适的状态,以及保持患者的良好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有效改善心肌病症,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促进患者后期身心健康发展[4]。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作出探讨。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满意15例,满意率为60%,较满意为9例,较满意率为36%,不满意为1例,不满意率4%;对照组满意10例,满意为40%,较满意为8 例,较满意率为32%,不满意为7例,不满意率28%。对患者实行中医护理,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有效的达到治疗效果,患者病情恢复效果明显,更加能促进患者后期身心健康发展,应推荐于临床应用[5]。
【参考文献】
[1]邱少娟,李华,肖灿等.中医护理对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干预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3349-3351.
[2]梅文静.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74-75.DOI:10.3969/j.issn.1007-2349.2013.(3).041.
[3]王丽.预防高血压的中医护理浅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9):159-159.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范文6
关键词 高血压 综合干预 管理率 控制率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4-0024-03
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有了显著提高。对比1991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和2002全国营养调查数据,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由26.30%提高到了30.20%,治疗率由12.10%提高到24.70%,控制率则由2.80%提高到6.1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1]。为探索适合上海市中心城区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方法,我们于2011年在南京西路社区进行了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综合管理,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南京西路社区共有10个居委会,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区南京西路社区5个居委会在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的诊断标准;②排除继发性高血压;③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恶性肿瘤;④生活自理,能坚持参加社区综合干预各项活动;⑤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活动。剔除标准:因动迁、住院、出国、死亡等原因,干预时间少于1.5年者。符合条件患者共4 776人,其中男2 206人(46.19%),女2 570人(53.81%);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2.3±6.58)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8.9±5.7)年。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2]将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分低危组2 089人,中危组1 865人,高危组822人。
1.2 方法
1.2.1 非药物治疗
1)合理膳食 每人每天食盐量以6 g为宜;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戒烟限酒。
2)运动锻炼 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方式。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40 min,并持之以恒。
3)保持健康心理 建立谈心室,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放松技术,有规则地、交替地紧张和放松全身肌肉群。
4)高血压自我管理 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俱乐部,每2周举办1次,每次1.5 h,每次指定一个目标,由患者进行自我教育、经验分享,相互督促。
5)健康教育 各卫生站点组织每年不少于4次高血压及相关性疾病的健康讲座,发放高血压管理手册,通过小区黑板报,宣传栏等进行卫生宣教,提高群众高血压防病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1.2.2 药物治疗
通过健康管理提高患者对规范治疗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社区医生上门或电话随访、短信等方式进行服药督导;发挥家属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1.2.3 中医中药
根据辨证施治、整体干预的原则,对患者进行体质测试,根据不同体质类型采用情志调摄、饮食调护、拳操锻炼、中药内服等;发放中医宣传手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药枕、推拿、食疗及养生保健操等。中医高血压穴位敷贴按摩是我们承担的中医高血压课题。取耳穴降压沟,磁石贴压,1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穴位按摩取穴:风池、桥弓、太冲,每日1次,每次7~8 min。
1.2.4 高血压随访
低危组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中危组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高危组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管理。随访内容包括血压测量、体质指数测量、健康教育、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情况、饮食和运动指导。
1.3 评估标准
干预时间为2年,对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控制率进行比较[2]。规范管理率=规范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度高血压管理人数×100 %;控制率=最后一次测量血压达标人数/年度高血压管理的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通过2年的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三组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虽然很多,但由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普通药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西药副作用多,部分药品价格昂贵等,使部分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以下优势[3]:①保护心脑肾等器官,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从患者整体出发,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调整体内环境,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心、脑、肾及血管功能得到保护;②症状改善明显,中药治疗高血压,在血压下降的同时对改善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也有较好的效果,不适症状随之改善;③中西药合用能降低副作用,西药近期疗效高,与中药同服可减少药量进而减轻毒副作用,中药降压既可提高近期疗效,也有远期降压作用,故中西药合用治疗高血压效果更佳;④中医降压平稳和缓,不会因血压波动造成损害,即使较重的高血压病配合中药治疗,也可防止血压大范围波动;⑤中医除了药物外,还有很多颇具特色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敷贴等,这些治疗均已证实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气功适用于各期高血压,可以调整大脑皮层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降低血压;针刺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一些高血压患者也有明显疗效。在社区高血压管理过程中,采用中医中药适宜技术,为高血压三级管理增加了新的内容,提高了患者参与高血压管理的主动性、提高了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其结果是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血压控制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本研究显示,中危及高危组患者血压的控制率无统计学变化,可能与两组患者大多合并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临床疾病,且有靶器官(心、脑、肾)的损害,使血压控制的难道加大,需要血脂、血糖、体质指数等全面达标。所以今后社区高血压管理应重点关注这部分人群,完善干预方法,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勇,范维琥. 严格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致死亡率和致残疾率[J]. 上海医学, 2003, 26(9): 621-624.
[2] 刘力生, 王文, 姚崇华.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 年基层版) [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1): 11-30.